第十五章 礼仪、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032
颗粒名称: 第十五章 礼仪、习俗
分类号: K892.26
页数: 15
页码: 318-332
摘要: 本章记述了长春市分水村礼仪、习俗的情况,包含了礼仪,服饰习俗,饮食习俗,居所习俗等。
关键词: 礼仪 习俗 分水村

内容

第一节 礼仪
  一、祝贺礼仪
  一、贺喜:屯中邻里,亲朋好友,遇有男婚女嫁时,有互为贺喜之俗。至期,亲友临门,先到礼帐交付礼金,记入薄册,谓之“随礼”,有的合伙向喜东赠送礼物。关系越密礼金越厚,此俗至今有增无减。
  (一)生日:第一胎孩子出生后满月,通知亲友前来探望祝贺,谓吃满月。看婴儿需拿看钱,孩子到一周岁时,亲友还要来做生日。现在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皆视子女如掌上明珠,做生日之风更为盛行。此外,给小孩拍生日照,周岁照以为留念的习惯亦渐形成。
  (二)祝寿:为老人做生日,谓之“祝寿”。届时亲友馈赠寿礼、寿金。古稀老人,耄耋老人更为隆重,大摆宴席、拍照、录像、祝词、歌唱,热闹非常,寿糕是必备之礼,头带寿帽,点燃蜡烛,寿星闭目双手合十许愿,晚辈行祝寿礼,喜庆气氛甚浓。一般祝寿年龄始于六十岁,由子女操持。
  (三)乔迁,迁移新居,至亲厚友,乡族邻里须前往祝贺。分水村各自然屯自嘉庆元年(1796)建屯以来,养成适应本地生活的礼仪、风俗、习惯,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在民间广为流传。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的进步,一些新时代气息伴随其中,注入了新的内涵。
  二、往助礼仪
  (一)助丧礼仪
  遇有丧事,邻里与亲友有吊纸之俗,一般携冥纸至灵前吊唁,殡日则送挽联,挽帐、送花圈,随丧礼金,以隆礼仪,此俗盛行。
  (二)帮忙礼仪
  屯里婚丧嫁娶,修房盖屋,均视为百年不遇之大事,众皆热情相助,不计饮食,不计报酬。尤其修房盖屋时,人们常以帮忙人数之多少,衡量该户在屯中威信之高低,人缘之好坏,主人对帮忙者热情招待。1982年包干到户后,人际关系逐渐淡薄,以上诸事不复存在,各事以钱平衡。
  (三)往来礼仪
  遇有婚丧嫁娶等要事,邀请亲友时,须先发请柬,俗称请帖,以示敬意,对方应届时光临。
  三、待客礼仪
  (一)迎客:客人进门,主人起身相迎,先让座,再敬烟、献茶,款待酒饭。倒茶不宜过满,水溢杯外,是对客人不敬,斟酒要满,溢出是对客人盛情的表示。
  (二)做客:应邀赴会,未入先声,主人迎入,对先至诸客,须一一招呼,主人介绍,结识握手后,再行入座。主人敬茶、酒须躬身拱杯。就餐时,让人上座,环视同餐。去亲友家做客,茶饭已毕,须早离去,客走主宁。走时先辞行,切忌不辞而别,恐增疑虑。
  (三)送客:客人告辞,主人相送,推车或提物,让客先行或并肩同步送至大门外,女主人一般送至门里即停步。
  (四)交谈
  听客谈话,目光注视对方,中间一般不插话,以示尊重。对方发表意见告一段落,然后以谦恭之词对答,要言诚意切。
  第二节 饮食习俗
  一、主食
  早、午、晚一日三餐,冬春二餐。1980年以前高粱米、玉米为主。1960年前后,由于处于三年困难时期,粮食极为短缺,杂草青菜、豆腐渣、酱渣子、糠充饥,三合面到1972年还在食用,以后粮食充裕,遂以玉米磨面糊大饼子,只有春节时能食普通面粉包饺子,平时难见,辟稻植水田后,大米增多,有的困难贫户还以大米到市内兑换高粱米、玉米面。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连年丰收,人民群众生活普遍提高,绝大部分人家以大米、面粉为主食,玉米作饲料,很少食用。早以小米粥、豆浆、牛奶为辅。
  二、副食
  为节约粮食,调剂生活,冬备储白菜、胡萝卜、粉条、土豆、红萝卜为主,腌制酸菜,掺入粗粮中包菜团子,酸菜炖粉条,炒豆角丝,腌制咸菜,煮白菜,酸菜炖土豆。而今各种蔬菜已成为村民主要副食,肉类不断,鱼种繁多,果品必备,奶入家户,蛋每即食,常年鲜菜不断,即使冬季市场屡见不鲜,天天是年,顿顿是节。
  三、特色菜、饭
  腌酸菜:由于冬季寒冷,村民有腌制酸菜的习俗,将冬储大白菜摘成净菜,用沸开水将白菜炒好,控净水,放入缸里踩实,月余即可食用,味酸,食用切细,放入锅里加粗或细土豆粉,少许五花肉,味美汤鲜,传统的食用有:炒酸菜丝、炖酸菜、酸菜汤。
  猪肉炖粉条:猪肉包含有很高的热量和脂肪,粉条属淀粉类,含糖很高,两者合一配以佐料炖食,美味可口,尤冬季用,即解寒气又改善生活,民众喜之今仍不减,是传统的佳肴。
  臭玉米〓子:前些年村民将破碎的玉米磨成颗粒后,置水缸里,多放水,夏季发酵后做条食。而后,懂得酵后含有大量细菌,对人体有害,这种独特的食法今已较少。
  高粱米水饭:用高粱米煮熟后,放入凉水,杂以青菜、咸菜食之,清凉可口,夏季老少皆宜。今很少食用。
  四、饮酒
  饮酒之习较为普遍,好酒者,一日三喝,一般三两好友必饮,无事约几人喝酒叙旧,增进友谊。凡遇婚嫁、丧葬以酬宾客,朋友聚会,借酒谈心,乃至修房盖屋,均须以酒招待,其丰简视家境而异。近几年来,生活水平提高,饮酒之风更为盛行。老年人喜欢在饭前饮酒数杯。至于饮酒无度,猜拳行令,扰民伤俗,甚至酗酒闹事者,则受到舆论谴责。
  五、饮茶
  饮茶之习,近些年逐渐盛行,尤其喜欢茉莉花茶。讲究冬用红茶,夏饮绿茶,春秋花茶,多备有茶具。亲朋登门,先烹茶招待,倘若宾客聚至,一时无茶,也须以白开水代茶奉客。
  六、下大酱
  筛选优质黄豆作原料。一般正月用铁锅先将泡好的大豆烀烂,然后搅碎,摔成方块或馒头坨,用纸包装后放置闲处自然发酵。农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是下酱的日子,可选择其中一天,气温越高越好。酱坨掰成块按黄豆重量配盐,多在每斤豆3至5两。加水三天后打酱缸,撇出杂物,如此月满,即可食用。此俗在民间延续很多年,至今农家各户仍然普遍下酱,由于盐比重不等,其咸淡不一,故有“一家大酱一个味,百家大酱各不同”的说法。而今大酱的原料除大豆外,还掺花生、芝麻,其味更加可口,小葱、小青菜蘸酱,沁人心脾。下酱的方法也不尽一致,比较传统的要发酵百日左右,有的在下酱前一天烀好豆,按一定比例配好水、盐,直接投入缸里,利用自然天气的温度发酵,百姓称之为“闷酱”。有的搅碎,也有烀好的豆晒干后,放在纸箱或容器里,封闭严实,使其发酵,称为“豆瓣酱”。还有在烀豆前,用铁锅把黄豆炒熟,意在加深色重,增强食欲感。大酱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还可以炸酱,腌制黄瓜等其他菜,味美独特。
  七、腌咸菜
  青萝卜,芥菜、苤拉、布拉克、地环、姜不辣等,各种蔬菜都是腌制的原料,摘好洗净。放入缸或其它容器里,加注颗粒状咸盐,其比重和浓度根据个人适宜而调剂。如果太淡夏季易烂,叶类菜腌制时间月余可食用,如芹菜、芫荽等。但果类菜半年后才能腌透,时间越长口感越好,但必须口重。腌制各种咸菜,历史久远。解放以前,农民调剂食欲,代为菜肴。而今的咸菜佐料多样,添加酱油、味精、大料。调拌食用时切成条状,还要适量放些辣椒油、鸡精、香油和味素。
  八、晒干菜
  入秋以后,天气转凉,夏季所产蔬菜子粒逐渐饱满,吃后有余,遂将黄瓜、茄子、豆角、辣椒等切成片、块、丝,晾干晒透,收贮存放。待到冬季或初春取出,用温水泡开烹炒食之,补充淡季缺少蔬菜。今虽鲜菜四季不断,此俗仍存。
  九、三烀一卷
  谷雨前后播种的牙苞米、白苞米、黏苞米,到了8月上、中旬,浆已灌满,同时间的三喷四面斗茄子正值旺盛期,土豆也已成果,采摘后洗净烀熟,再炸肉酱、鸡蛋酱或辣椒酱,干豆腐夹酱卷大葱,民间称“三烀一卷”。烀熟的苞米,浆满肉厚,香甜可口,饭前饭后都喜欢吃上一、两穗。而烀熟的茄子和捣碎的土豆拌在一起,添加味素和鸡精,蒜泥和炸酱,是民间很有特色的一道美味佳肴。
  十、黏食
  红黏谷和黍子脱皮后的小黄米和大黄米为原料,用水浸泡后淘净,加工成面粉。小红豆、红云豆煮熟烀烂,做馅的攥成泥团状,辅以砂糖、黄豆面。
  切糕:锅或屉铺好布,将面粉撒入其上,蒸气穿透后再撒入,如此反复多次,厚约15至20厘米,上层撒上厚厚的已煮熟的红云豆,盖严后蒸熟。出锅后上下立切置碗、盘或垫纸托着吃。有“卖切糕的好狠心,拿着四两当半斤”的民谚。
  豆包:和好面发酵后,放入添加砂糖攥成泥丸状小红豆馅包成圆型,紧凑的装入锅中(俗称撞豆包)蒸熟即食,凉热均可,小孩有吃零食啃冻豆包的习惯。
  黄面饼:将和好的黄面,揪成剂子,擀成圆型面片,锅里放油,反复翻烙,熟后即食。喜甜的加糖,但一般不加盐。由于黄色泛黄,外观增强诱人的食欲。
  豆面卷子:用蒸熟的切糕揣入水,和成胎状,擀成片,撒上炒熟黄豆磨成的面粉,卷成圆筒,切成块即食。黄豆面起不沾的作用和吃起来香、口感又好。
  油炸糕:黄面揪成剂子,揉团压成片,包入豆馅,椭圆形放入锅内用油炸。腊八粥:腊月初八,多在一月的中旬,是“三九”“大寒”季节,有“冻掉下巴”的民谣,习惯上煮黏米粥喝,寓意能沾住冻掉的下巴。也有年味之意。
  打糕:黏大米作原料。用水浸泡若干小时,搓洗干净,放入石臼或木臼,用木质槌上下捶打,反复多次,越打米越碎,最后成粉末黏状,揉成团拍扁放入锅里蒸熟,就是打糕。是朝鲜族独有的一道十分有特色的主食。如果将蒸熟的打糕放入锅内用油炸一下食用,更是老少皆宜的美味佳品。汉族也有模仿制作的。
  十一、豆制品
  豆腐:黄豆为原料,泡好磨成浆,用布过滤后煮沸,卤水点制,成脑后放入模内压出浆水即豆腐。生食可小葱拌豆腐,熟食切成块炖或做麻辣、鸡刨豆腐等。
  冻豆腐:传统的食用方法,入冬以后,室外结冰,利用天然低温将豆腐冻实。食用前用水化开,切成小方块,与白菜等配伍,汤多为炖菜,由于冻豆腐化开后有蜂窝,很有韧性,适宜寒冷时慢火炖食。今有冰箱、冰柜,平时亦可随冻随用。
  干豆腐:卤水点制成脑后放入木模内,铺层纱布浇一层脑浆,如此多层折叠,加压挤出豆浆,即是干豆腐。生可切丝与黄瓜等拌凉菜,熟可炒或炖食。
  豆腐脑:用石膏点浆成整脑,薄勺盛入碗内,加芡卤,放蒜、芫荽等食之。
  水豆腐:卤水点脑后,撇出多余水,盛入碗中,添加作料食用。
  生豆芽:黄豆或绿豆用水泡好,放入筐、盆、篓里,要求15℃以上,早、晚浇水,一星期后长成食用。炒豆芽或用开水焯一下加作料凉拌,清凉爽口。
  第三节 服饰习俗
  一、样式
  1979年以前,男性着中山装为多,便服少些,文化大革命开始的几年间,男女多以黄色为主,女性小开领,夏以白衬衫为主,品种单一。改革开放以后,公共场所男性西服革履,配以多色领带,显得庄重大方,女性冬季鸭绒棉袄普遍穿用,既轻便又防寒,夏季围裙、国裙、连衣裙,花样繁多,颜色鲜艳,吸引路人观看不止。秋冬多以黑、青两色为主,休闲服、便服、夹克装等品种繁杂,男性夏季也有着短裤、短袖、布衫。
  二、特色服装
  背心,只护前胸后背,多为白色,方便劳作,凉爽护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较为普遍,今以各种颜色短袖取代,背心很少穿用。
  坎肩,无袖无领的上衣,春秋季虽热还寒的交季,穿着普遍。有夹肩、棉肩,有套面不等,多为老、中年人用御寒。
  风衣,长上衣,敞领封口,出外时既防风又防寒,多春秋用,男女皆宜。
  三、首饰
  发型:1966年以前,男短发,少有剃光头。女性留一、二长辫,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剪辫子,一律短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男性分头、平头,妇女烫发,发型多样,有花瓣式、波浪式、重叠式,少女散发。
  戴耳环、耳坠、戒指、玉手镯,已婚妇女多配带,材质有黄金、白金、现盛行黄金手链、白银手镯,钻石戒指,翡翠玛脑钻石戒,价格昂贵,女定婚时,必备三金。现民间藏金意识渐浓。
  第四节 居所习俗
  一、房舍
  历史上,农村住房绝大部分为土木结构起脊房,土坯、土垡做墙,草盖,有稻草、苇子、浦草、谷草不等,布局两间、三间、三间九、五间均有。富户五檀五柩十挂椽,粗梁粗檩长椽,贫户五檩三间,两侧山四柱脚支立,基础更为简便,底垫柱脚石,夯实。冬季寒冷,墙体冬隆起春融化后下沉,几冬下来,墙体倾斜,屋南北炕。1962年后,才出现砖瓦房,样式为四不露,逐渐增多,1979年以后,草房全部拆除,基础石为1.5米左右,上混凝土钢梁,主筋φ12四道或六根,初为泥土浆墙体,径小头8厘米以上松杆架子梁,间60分公不等,上板薄铺油毡纸挂瓦带上红瓦,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砖混浇注平顶,九十年代墙体抹灰或涮石,2000年以后贴瓷砖,内始为水泥地面,改铺设瓷砖,水磨石地面,现多为木制地板或复合地板,窗为铝合金、塑钢。传统的木窗退出建筑业舞台。
  二、院落
  1978年以前,多为敞院,逐渐为秸秆杖子,红砖院墙。今生活改善,住房按城市设计,东、西厢房增多,除自己存放燃料或杂物外,还对外租赁,家家红砖院墙独院,有的院植各种果树或种菜自食。
  三、摆设
  屋内除装璜豪华外,录放机、音响、彩色电视机、电子影屏、成套沙发配茶几,迎门橱、大衣橱、高低柜、写字台、酒柜、电风扇及家用电器进入普通人家,出现了新时代的崭新格局。
  第五节 爱好及文化
  一、爱好
  (一)养鸽子农村少数青年喜爱鸽子,鸽子佩以竹哨,放飞时哨声鸣响,声闻数里,主人以此自得其乐。
  (二)养花养花之习受制于生活、家境等条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养花之风盛行,有的养花户植花商品出售,农村妇女爱花为多,家放置几盆于窗台上、屋内,增加情趣,调解氛围,净化空气。花的品种有:仙人球(仙人拳)、霸王鞭、月季、菊花、报春花、仙人掌、芦荟、龙爪、仙客来、卷莲、万年红(串红)、荷包、仙人鞭、芍药、柳桃、杜鹃等二十多种。小灌木和草本花栽于盆或植于土地。
  (三)放风筝风筝种类有八卦、七星、蜈蚣、蝌蚪等,清明时节,男孩喜欢放风筝。春风习习,风筝凌空,摇曳多姿,乐趣横生。
  二、忌讳
  (一)迁新居旧俗,迁新居时须以凌晨由女主人抱红公鸡一只,身披红祆进入新宅,寓“大吉大利”、“洪福齐天”之意。忌讳寡妇、孤儿、孕妇及穿白戴孝者进入新宅。因此常在新宅门口“挂红”三天,以避不祥。今迁新居,邀请宾朋,宴席祝贺,礼资相送,以表心意。
  (二)观灯新妇结婚忌讳正月十五观灯。有“正月十五不观灯,观灯死公公”之说。此种陈规,虽已渐废,但在农村尚存。
  (三)出行远行择吉日,一般选择三、六、九,回家当在二、五、八,故有“要是走三六九;要回家二五八”之说。凡离家远行时,行前家人须给出行者包饺子吃,以示饯行,远行归来,要吃面条,谓之接风。所谓“起身饺子落身面”意即指此。此风至今少存。
  (四)探病探望病人一般应在午前,忌讳午后探病。此是出于午前为阳,午后为阴之说,趋阳避阴以便给病人以精神安慰。探病须视患者病情选以适当食品或礼资,以示慰问。
  三、取名
  男孩取乳名,多取吉利之意,也有的按时令、肤色、体型、属相、排行为依据:如小福、秋生、老黑、小牛、小二等。女孩取名多以兰、玲、荣、秀等。建国前,妇女社会地位低下,大多没有学名,称某氏,如张门李氏,今取学名亦不受本族行辈限制。其名时代信息明显,有的还引用外国名。如晶晶、丽丽、丽娜、琳娜等明显的欧化。
  四、修谱
  解放以前,本村都是山东、河北迁入的移民,其家族谱系十分详尽,族源、行辈、脉系代代明确,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以“四旧”为名,焚毁殆尽,今存寥寥无几,此习俗今已废。
  第六节 节日习俗
  一、春节
  俗称过年,是十分隆重的传统民间节日,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腊月二十三为辞灶日“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换贴新灶君,开始蒸年糕、炸供品、置办肴馔,迎接春节到来,今辞迎灶君之习已不见。
  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一为春节之高潮,贴春联、挂年画,树灯杆,燃放鞭炮,喜气洋洋。解放前,腊月三十,正房中悬挂本氏族宗亲亡灵牌位图,俗称影子,桌上摆供馔。今此俗已废。以观看春节晚会为主。午夜煮素馅水饺,寓意在一年中肃静过太平日子,万事称心。正月十五傍晚六时许点燃火把至祖茔,谓送灯笼。
  二、元宵节
  元宵节为正月十五,又称灯节。白天,由爱好者自发组织秧歌队,三、五十人不等,有鼓、唢呐乐队,到农户家扭秧歌拜年,到谁家要放鞭炮,以烟相待,开水饮之,结束还以资表示谢意,小孩跟随围观不止。今节日增多,休闲时子女聚父母身边,陪伴左右,美餐之余,甩扑克、看小牌、打麻将娱乐活动。晚观看焰火,火树银花,五彩缤纷,热闹非凡,晚饭后,边看电视节目边品元宵或从事其他娱乐活动,一直到深夜。
  三、二月二
  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是儿童理发的日子,俗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之说,故借龙之日,长了一个月的长发都集中在这一天剪,多由母亲督促一定在这一天剃头,以图吉利。另外还有打仓囤的习俗。日出前用草木灰在庭院内划圆圈若干,圈内放五谷杂粮少许,以半砖头盖压,名曰粮仓,在室内里打“钱仓”,一般压硬币数枚,象征五谷丰登,金银满库,今在农村虽有,但是少见。
  四、端午节
  时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亦有五月节之称。有吃粽子、插艾蒿等习俗。吃粽子之俗,传说起源于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今此俗仍兴盛不衰。插艾蒿是在清晨将艾条分别插于门两旁,因艾有异味,据说可以避瘟解毒,驱逐虫豸,此俗近些年很少见。
  五、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俗称八月节。是日晚,家设桌于庭院,摆放月饼、水果,拜月祈福,此俗今限于老人。如有人外出,则切下一半月饼保留起来,以待团圆。另外,节日前用月饼走亲访友,以月饼互赠礼品之俗,今甚盛。
  附:传统节日一览表(阴历日期)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灯节)
  二月二龙抬头
  五月初五端午节
  五月十三雨节
  七月初七牛郎织女鹊桥会七月十五祭期祭扫坟墓
  八月十五中秋节
  十月初一鬼节上坟祭祖
  腊月初八。腊八喝腊八粥,旧有慈善放饭之举
  第七节婚丧习俗
  一、婚嫁
  旧时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儿女终身。解放后,婚姻自主,或经人介绍,或自由恋爱,男女相处同意后,择定日期结婚。婚前一般女方父母到男方家,互相认识,商榷婚前准备工作,然后男方父母回访女方择定结婚日期,各自为子女操办。当日,男方备轿车若干到新房,大摆宴席,丰俭因条件而异。如今婚仪多样,有在家操办,有酒店备席,还有旅行结婚。
  二、婚俗
  (一)童养媳旧称团圆媳妇。旧社会穷苦人家抚养不起女儿,从小经父母包办,图些钱财,送至婆家寄养。待长大后,举行简易仪式即完婚同居。男方多为当婚而未婚的穷苦人家大龄青年,夫妻年龄悬殊,女方多受岐视、虐待,建国后,此俗绝迹。
  (二)入赘旧时,男子就婚于女家并成为女家家庭成员,名曰“入赘”,俗称“养老女婿”或“倒插门”。凡此多系有女无儿之家,一般由女方办理婚仪。承担赡养岳父母的义务,方可享有继承权。解放后,提倡男到女家落户,受国家法律保护,男女一样。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七十年代一对夫妇一对孩,八十年代独生子女率越来越高,男到女家屡见不鲜,陈规陋俗不复存在,入赘这一名词的含义发生了质的变化,与旧时的入赘有根本上的不同。
  (三)改嫁旧社会,在封建礼教束缚下,少妇亡夫不准改嫁他人,迫使终身守寡,名曰守节。此歧视妇女之陋习,解放前早已废除,建国后,婚姻自由,受国家法律保护,不再受歧视。
  (四)换转亲此风之兴系穷苦人为解决婚姻困难而形成,一般男女双方因容貌不扬或年龄较大,当婚而未婚,而双方家庭又均有未婚姊妹,两家互换结亲者称换亲。三家以上推磨式转换者称转亲。其成婚后程序类同普通婚俗,只是一切从简而已,至今很少。
  (五)打伙拉帮套男女双方丧偶后,均同意同居而未明媒正娶之婚姻,聚散随便,时间不定,谓之打伙。男性未婚而与有夫之妇同居谓打伙,多为女方虽有家庭,子女孩子多而又贫寒,独身男愿为其承担经济援助而自然形成,有妇男忍气吞声且默认。解放前较为多见,而今属不道德行为,未经法律保护下的非夫妻关系,是不允许的。
  三、婚俗改革
  建国前,多数富裕人家追求早生子女,争取四世同堂,五世其昌,男子十几岁甚至七、八岁就完婚,而新娘少则十五、六岁,大则十八、九岁,夫妻年龄相差悬殊。男方成年以后,女方却红颜早衰,老妻少夫,抱恨终生,童养媳则与之相反,老夫少妻,抑郁寡欢。1950年《婚姻法》颁布,法定男性20岁,女18岁方可结婚。早婚之习随即废除。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倡晚婚,农业户男25岁,女23岁方可结婚。1981年新《婚姻法》颂布,将法定年龄改为男22岁,女20岁。九十年代,男子早婚之习有所抬头,一般不经登记,擅自结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观念发生很大变化,男女结婚年龄多超出法定年龄,终生一胎自然形成,有的只婚不育。
  四、普通丧俗
  旧社会,凡长辈亲人死亡,亲朋披麻戴孝,焚化纸箔,报送浆水,男扎“马”,女扎“牛”等各种“纸活”。装殓死者的棺木一般涂成紫檀色,棺头画上图案,俗称“花头棺材”,两侧二十四孝图。将死者装入棺内称“入殓”,入殓给死者“净面”、“开光”,孝子跟随主持者念叨“开眼光明亮亮,开鼻光闻香香,开耳光听八方,开嘴光吃八方,开心光亮堂堂,开手光抓钱粮,开脚光走四方”的“开光词”。棺木视家境而异,贫困者底、帮天(盖)厚1、2、3寸,中等家境2、4、6寸,富豪之家3、6、9寸,有杨、松、柏木之别。灵柩出殡后,死者的房子要由“阴阳先生”净宅,驱鬼镇邪,死者生前穿戴的衣服、被褥、枕头都要送到十字路口烧掉。
  建国后,丧葬吊祭的习俗有所改变,封建迷信活动逐渐减少,特别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殡葬改革,实行火化。遵照毛泽东主席“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的教导,198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发民政部党组《关于共产党员应简办丧事、带头实行火葬的报告》,1985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开展平坟活动,狠抓火化,1985~1996年火化率100%。但旧时丧葬礼仪仍用保留,尸体虽然火化,仍将骨灰装入棺内土葬。还增加“彩电”、“轿车”、“美元”的“纸活”,凭吊仪式“与时俱进”。
  逝者弥留之际,即置于灵棚,忌讳死到炕上,咽气后,家人大恸举哀,哀毕,往返三次哭向土地庙,谓之报庙。今仍存此俗。与此同时,乡亲邻里闻讯而至,帮助搭设灵棚,悬挂纸骨突、报丧等。一日三遍庙,烧纸祭灵,棺前摆放供馔,长命灯,香炉碗。此后至出殡前一天午后四时许送盘缠,辞灵。逝者亲眷,同族近支晚辈跪伏灵前,烧香叩拜,近支分人换供品,迎候亲友乡里吊唁,谓之辞灵。入殓一般在当晚或亲眷到齐,瞻视遗容后方可扣棺。丧期有三天、五天之分。丧期亲眷全身缟素,今时兴佩带黑纱,以取代素服。出殡为丧葬之大仪,是日辰时鸣丧开吊,举哀,起柩承重孝子执幡,余皆跟随其后,至路旁跪伏,行三拜九叩礼,孝子破盘,引棺就道至茔地或火化后安葬。有七不出八不葬之俗,此风至今尚存。
  五、特殊丧迁葬
  旧俗以男为主,女先亡不得占穴,即不能按支脉葬于祖茔,暂葬于墓地一侧。待夫逝后,始起出尸骨合葬。起骨殖则由死者子女办理,破坟后,一人掌伞或布遮避日光,另一人按人体骨骼结构排放小棺材内,执招魂幡,由长子捧回如仪安葬。今此俗已废。
  六、丧葬改革
  建国后,旧有的丧葬习俗逐步得到改革,葬仪渐简。1978年以来长春市人民政府实行火化,火化率在90%以上。但木棺土葬仍沿至今,逝者骨灰存入棺内入土安葬。虽有集中骨灰存放地,农村仍按祖茔按顺序下葬,每年政府要求平坟不留坟包,过后仍由逝者家人培土隆起,至今屡禁不止。
  第八节 传统习俗
  一、跳大神
  解放以前,跳大神较为普遍,农村中多以妇女为多,年龄较大,身体欠佳,没有文化,以求平安,用跳大神的办法释解疑团,少妇不孕体弱多病者,应婚待嫁女性,稍有不适,也须跳大神,以求心里平衡。
  二、算命
  有算命、抽签、求签之分。操此业者通过察颜观色,迎合信奉者心理,骗取钱财,至今仍有人信奉,多为女性,文化层次偏低人群。
  三、看风水
  农村选宅基地须请风水先生选择所谓吉地。逝者家人须请风水先生择地阴宅,以求后人兴旺,企盼后人业达。
  四、土地庙
  至今,各自然屯的西边仍有土地庙或遗址,人死之后须报与土地。迄今农村尚存的治丧之习俗,概源于道教。民间称土地爷,管理一方土地生灵,渐渐被人演绎成祭祀场所。被理解为人死后的灵魂暂存一方的土地庙中,活着人一天三遍哭向土地,示为悼念,出殡前一天的下午日落前到土地庙送盘缠(路费)逝者家人手擎“引魂幡”,抬着供撰,风水先生振振有词,诵念起程奔向西天极乐世界的“路引”文告,内容大都某君出行,各路关隘大小鬼神提供方便,不得劫留或与之不便。从土地庙起程,男骑马,女骑牛(纸糊)一种平安,还要手执扁担(不能带铁勾),站在板凳上的一端,口称逝者名讳,面向西南,魂入西天。从此,灵魂不存土地,完成土地使命。已经先逝与后逝(指夫妻)合葬,需手擎用白纸做的“招魂幡”,这些陈旧的封建陋俗,几乎各地有异,政府虽屡禁而不止,况有增无减。土地庙的方位多在每个自然屯外的西边,也只有一处。解放前,有用砖砌的类似小屋,解放后都已拆除,近些年,村民多以方砖摆放支立,以示庙,2001年后赵家店屯西约100米处路北不知何人建一米多高,一米见方红砖土地庙,两侧写“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焚烧冥纸。分水村(除朝鲜族屯外)有六处土地庙。解放前的庙址,由于屯宅扩大,有的易址。各屯的土地庙多用青砖砌建,以此吊唁亡灵。解放后,人民政府实行殡葬改革,倡导移风易俗,取缔陋习,土地庙被拆除。但是民间的老人一旦过世,家人仍报庙于土地。根深蒂固的“报庙”丧俗在人们的心目中没有消除。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长春市志》

出版者:长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本书共二十二章,分别记述了长春市分水村区划与建置、党政机构、农业、村办企事业单位及驻村单位、分水小学、前分水岭屯、腰分水岭屯、朝鲜族屯、人物、礼仪、习俗、谚语、歇后语、方言、民间传说、百岁寿星、长寿老人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分水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