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961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农业
分类号: F327.34
页数: 26
页码: 53-78
摘要: 本章记述了长春市分水村农业的发展情况,包含了组织形式,生产,自然灾害,种子等。
关键词: 农业 经济发展 分水村

内容

从1796年赵、薛两姓在蒙地开垦荒地为始,就向蒙公纳税。道光年间,山东、河北一些流民入住赵家店,前分水岭屯、腰分水岭屯、后分水岭屯,人户有所增加,除占山户、开山户的土地外,新户中经多年积蓄,又出现了买山户,土地易主的现象的出现,形成新的土地拥有者,民国初年到1940年,后分水岭的董白玉芝就拥有土地50多垧(一说100垧)。小安龙泉屯就有长春裕昌源总经理王荆山50多垧,占去了当时总土地半壁江山还多。其他阶层的土地很少。缺地,少地的农民靠租种他们的土地维持生活。农民与地主、富农有租佃关系的,称为租地户,交租耕种,农民租种土地称为佃户。租种的土地每年按一定的租率交租给出租者。因此,那时多数农民生活衣食无着。1948年12月~1949年2月,分水村实行了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富农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每家每户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1954年成立互助组,1955年成立农业初级合社,1956年又步入高级农业生产合社,土地入社,集体出工,记分分配。1958年9月成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财产归集体所有,敲钟出工,大办公共食堂,一时间一平二调,共产风、浮夸风盛行,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深翻地过了头,使1959年产量降到了低点,口粮征尽,种子征没,连吃饭也成了问题,出现了1960~1962年三年暂时困难时期。1979年,前分水岭屯生产出现“一个打头,一个拉兜”的现象,年末分配有分无值,费用大于收入,英俊乡只好支出挂帐,由乡、村出资2000元给社员过年吃饺子。1980年春,小队以人合心马合套分成组,1981年末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了农业生产的新篇章。
  农业是分水村的第一产业。
  分水村地处新开河东岸至东南北岭边缘的中间地带,西边的新开河1962年于前赵家店屯西偏北再向西拐弯处为起点,取直重开河渠经金钱村的小白桥入伊通河,东侧的南北岭岗地绵延数百里,东高西低南北洼的地貌,属草原植被,多黑土和草甸土,土质肥沃。村南长青村的小南甸子和北金钱村的秦家屯,团结村大、小梁屯纵向低洼,呈南略高于北,而东的岭坡与草甸子低洼处形成落差20米,前赵家店、后赵家店、朝鲜族屯位于低洼地带,小安龙泉、前分水岭、腰分水岭、后分水岭的四个屯傍岭西而居。村南北干路为界,西洼地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三还多,东岭岗地面积不足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夏季雨水从南向北,从东至西鱼贯而泻,易涝面积占三分之一。1961年农工联盟,长春市各国营单位出动大批工人修建南北向东山截沟2公里,拦截东山沿流水,减少内涝发挥很好作用。本村的村民也在易涝范围内挖掘纵横交错的大、小排水沟,以解水涝之患。村路两侧的土地为平坦地势,土质肥沃,旱涝保收,人称“地眼”。宜栽培蔬菜。路东延上渐为高坡地貌,从小安龙泉至后分水岭屯南北自然形成三个类似拳头状土山包。包间两个山豁口,形成东高西低,南北错落有致的坳形地貌,土质松软,保水保肥的黑沃土地,是难得的粮食生产基地。
  分水村从建村以来,就以农耕为主。1958年开始由朝鲜族在西甸子开垦荒地栽培水稻。1961年长春市人民政府将分水村划入市区,耕地中的部分面积改种蔬菜,这样就形成了洼地稻,山上粮,中间菜的种植格局。并且逐渐向蔬菜为主的方向发展,每年的面积在计划时逐年增多,1978年达到160垧,占总面积的45%,打机井28眼,灌溉面积65垧,占40%。其中秋白菜100垧,总产1.2亿斤。是有名的蔬菜生产基地。
  1980年以后,市场经济上升主导地位,全村调整了农业产业布局,采取以农业为主,优先发展村办企业和多种经营,农、工、牧业并举,走农工商相结合的道路。1982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工牧业有了新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提高。2008年全村保护地137520平方米,塑料大棚162栋,温室58栋,14920平方米。
  第一轮联产承包15年期满后,从1997年开始的第二轮土地承包,中央决定30年不变,时间跨度为1997~2026年。计划经济的模式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农业种植结构潜移默化发生着变化:1998年因水源不足,栽培了40年的水稻因此中止,以蔬菜为主的商品生产基地也由全村6个屯集中到3个屯,大田播种的多样化变为玉米挂帅的单一品种,其他品种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取消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一切服从于并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原生产队组织形式的大帮哄已经不能再继续了。1980年春,开始了以人合心马合套的自我组合的生产组织形式,经过1980~1981年的实践,这种小而全的模式与生产队如同一辙,消极因素和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一些社员不以农为业,进城做临时工,农业劳动力严重缺少。1981年末全村土地由组继而到户联产承包。当时一部分农户不要土地,口粮由粮食部门每人每月定销27.5市斤成品粮。后赵家店、小安龙泉的农户有31%~34%的人没有土地耕种。经过几年的农业发展,没有承包土地的农户存在的问题突显出来,鉴于实际情况,分水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制定调整土地方案,分别于1991~1993年对全村7个屯分批进行调整,解决了土地分配存在的问题。2003年分水村与个人签订《经营承包及经营合同(三)》。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有了自主经营权,剩余劳动力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朝鲜族屯1991~2008年有45人,95人次到前苏联、韩国从事劳务,累计签署合同195年。农民生活富裕,在奔向小康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温室:1977年春,第一生产队(前赵家店)始建温室,取代冷床育苗。设计座北朝南方向,东西60米,宽7米,一栋建筑面积420平方米。两山和后墙厚37公分红砖砌,脊高2.5米,开始时后坡木板薄,后改为1.8×0.6×0.06米的条型预制板,前坡红松木方镶嵌3毫米玻璃,后改为丁字钢镶嵌玻璃。1982年一律改为塑料薄膜,温室主要用于露地生产育苗。1月初,营养方土,草炭土,腐殖马粪,炉灰,大粪干等所需物资移入室内,提高温度,为育苗提前做准备。初时的燃料是朝鲜进口无烟煤,热量大卡1200,27.5元一吨。2月下旬或3月初撒籽育苗,白天室温不低20度,夜间保持12度。分苗座方,锻炼幼苗。4月15日大棚定植和5月15日露地定植后,温室便投入生产阶段。10月以后的初冬多生产蒜苗。包干到户后建的温室面积较小,住宅间和作业间连接温室,至2008年96栋。
  塑料大棚:1980年三队(小安龙泉)始建大棚,为全村推广保护地生产起到拋砖引玉的作用。翌年,分水村认真总结生产经验,用对比的方法分别与露地生产的产量、产植、费用做比较,大棚生产的上市时间提前一个月,单季改为复种,单位价格提高2倍,明显的经济效益引来无数参观者,示范作用纷纷效仿,随即在全村推广。四队(前分水岭)和五队、六队(腰分水岭)大棚面积迅速扩大。彻底改变直播低产的传统做法。塑料大棚的推广,是蔬菜生产史上的重大改革和历史性的突破。它开创了蔬菜生产的新纪元。春提前秋延后,旺季不烂,淡季不淡,四季保鲜。塑料大棚开始时的支架主要是小径松木杆、竹杆,缠绕草绳以防塑料磨损,投资少,但易烂,使用时间短。1982年联产承包后,松竹杆大棚逐渐淘汰,复建和新扩建的大棚骨架改为12~14Ф钢筋双层。拱型无立柱棚,最高处2.5~3米,有的4米,外用8号线拦住塑料栓于两侧地脚,以防春风,虽然成本较高,但实用时间一般在二十年以上。大棚面积没有固定标准,根据地块而定,一般宽10~12米,长50米,生产面积500~600平方米,大的也有1000平方米左右,小的只有300平方米,覆盖的塑料薄膜由原来的一年一茬,改为一次性连续使用3年。幅宽从2米到2008年的6~14米大棚多为南北走向,也有东西方向的但较少。棚内的主栽品种:黄瓜、柿子。多采取间作混种,复种采用直播,7月1日下种,生产延续到9月末或10月上旬。间混种小白菜,油菜、芫荽、葱等。生长期超过100天的不能套种,以免影响下茬。
  分水村一、二队(前赵家店和后赵家店)从1962年种菜以来的疏菜基地,在集体生产时,一队起步早发展快,到了个人经营阶段南菜北移,三队成为后起之秀,基层较差的四队和五队紧随其后迎头赶上,就连卡伦的都来批发,成为远近有名的蔬菜批发基地。
  第一节 组织形式
  一、土地改革:1948年10月,长春县全境解放,中国共产党长春县委员会,根据《中国土地法大纲》的规定,把农村阶级划分三种类型,9种成份。三种类型是:贫农、中农、富农地主。9种阶级成份是:雇农、佃贫农、贫农、佃中农、中农、富裕中农、佃富农、富农、地主。
  二、互助组: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响应党中央“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号召,在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原则下,组织各种类型的互助组。分水村1954年实行互助组。试点地方还要早。
  三、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初级社。随着生产深入发展,互助组的组织形式已不适应生产再发展的需要,逐渐扩大组织规模。分水村1955年走初级社道路的有5个。
  四、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高级社。1955年10月,党的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农业合作社问题的决议》提出“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方针。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土地无偿入社,车、马、农具作价转归集体所有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村经济组织,一般是一屯一社,居住集中的一屯两社。实行集体劳动,统一管理,按劳分配。分水村从1956年至1958年8月为高级社阶段。
  五、人民公社: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8月,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人民日报》发表了毛主席“还是办人民公社好”的号召,1958年9月17日兴隆山成立人民公社。
  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之后实现了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980年分水村七个自然屯12个小队全部实行土地承包到组,1982年又由组承包到户。由于相当一部分农户不要土地,口粮由国家定销,经营几年后,土地分配中出现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在一轮承包期一定15年不变的基础上,1990年至1992年利用3年时间对人在户不在、户在而人不在、升学、提干、转非的、应分土地而没承包的进行了土地调整。第二轮承包从1997年开始,中央一定30年不变。又出现了死亡人口占有土地,出生的没有土地,征用后土地减少,建房、筑路、绿化等占用,这些因素,程度不同的又出现了与现状有很大差异,而且日趋严重。
  第二节 生产
  一、大田
  自嘉庆元年(1796年)赵、薛二姓定居后,土地垦植的农业品种多以大豆、玉米、高粱、谷子为主,杂以小米,稗子等作物,1800年长春厅建治到1889年设长春府期间不足100年,农作物中的大豆播种面积占70%以上,所产大豆销往“豆城”长春。大豆是豆油的原料,又是工业不可少的资源,在人们日常生活占有重要位置,除内销外,还远销日本和西欧、德国等国家。
  从十九世纪初,本村各自然屯人口逐渐增多,种植玉米(俗称苞米)的面积扩大,多以解决口粮不足,余则作牲畜饲料。在耕作上倒茬顺序:谷子~大豆~玉米~高粱~谷子。这些轮作的品种,是农作物的主播品种。
  东北沦陷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掠夺大豆资源,强令种植大豆,其他农作物均为次要地位。1938年春,日本一个开拓团在腰分水岭屯西、常家店屯东后赵家店北草甸子上辟荒种稻。但时间不长。
  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翻身后的农民分得了土地。农作物品种随之增多,春小麦,粳稻开始小面积播种,品种杂粮增加了十多种,出现了品种齐全,花样繁多的种植结构。
  大豆上年的茬次是谷子。下茬是玉米。因为谷子中的莠子(狗尾草)较多,次年地荒,将谷茬浅扣垅沟里,踩好底格,点播一步4、5、6粒(不止)垧施种量120~150斤,然后大犁深掏墒,成垅后木滚子压实。播种期高岗地一般在每年4月15日左右,即谷雨前,洼地由于湿度大,地温低,煞浆慢,播期一般要在谷雨后。解放前垧单产(地力好,不受旱涝灾,管理好)3500斤。洼地块多在2500斤上下。大豆的病虫害主要是根瘤菌和蚜虫,旱年较为严重。1958年以前是自由耕种。以后是计划经济下的指令性播种。1975年“农业学大赛”实行科学种田,改“扎眼大豆”播种。1980年以后,放开搞活后的市场经济,几乎没有种植大豆,所有耕地(除蔬菜)全部是玉米,人称“苞米挂帅”。其他农作物已不多见。
  玉米:玉米的前茬是大豆。下茬是高粱。传统的播种方法是人工镐刨坑埯种,行距2尺多,株距1.5尺(50公分),垧苗25000~30000株,产量多在6000斤徘徊。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选育优良品种,垅距改为60公分,施用硝氨作底肥500斤/垧,株距40公分,垧苗40000多株,平均单产7500斤。1982年包干到户后,种子更加优化,垧施用二氨复合肥达千斤,行距60公分,株距20公分,垧苗83000株,平均单产22000~23000斤,个别好的土块折垧单产27000斤。玉米的播期为每年的4月15日至25日。1975年实行科学种田后垧施种量150斤。2003年推行扎眼机播种,垧只用80斤。玉米虫害主要是玉米螟,滴滴畏灭之。1980年开始至今全村几乎清一色的玉米。
  高粱:由玉米换茬而耲播,下茬是谷子,后扶拉子培土跟随踩格子。高粱属高棵作物,在3米上下,品种分红、白两种。播期为每年的5月上、中旬。高粱一般7天出土,低温易粉种,因此必须适时播种,幼苗出土扒锄开苗7~8寸。垧单产多在7000斤,易得蚜虫,危害很大。9月放“秋垅”铲地头,锄去杂草,为下年耲谷子打好基础。1980年~2008年已绝迹。
  谷子属草科作物,抗旱强,4月下旬或5月上旬(分岗地和洼地)耲播,耕种方法与高粱同。它的上茬是高粱,因地净而少杂草便于侍弄,所产小米质优口适,是孕妇生小孩后的补品佳肴。谷物在管理上主要是梳苗子,即间苗定苗,多铲多耥,有“谷铲八遍饿死狗”之谚。成熟后的谷子碾成的小米做饭粒净汤清。谷子是粗粮食中之精品,其营养价值在其他农作物之上。1960年以前视为“细粮”,待客上品。1960~1978年计划播种,国家收购列入品种粮。1979年以后,尤其是包干到户以后很少有人播种。大米、白面做为食之主粮,“细粮”的历史地位已不那么显现,但人们早、晚以小米熬粥还经常食用。
  其他农作物有:
  (1)豆类:小豆、绿豆、红云豆、豌豆、黑豆在解放前都有种植,以小豆为多,豆包馅原料为正宗。绿豆次之,除自用外,多销售市场。1978年以前这些豆品种很少种植,以后已不见。
  ⑵杂类:粘谷(小黄米)、稗子、糜子(大黄米)、粳子、荞麦、春小麦等品种,十分适宜生长,这些食粮不仅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使餐饮丰富多彩,1949年前后,这些品种十分常见,1960年以后逐渐离开人们的视野,今已不见有人种植。粘谷、糜子的粘食,其米煮粥或面包馅、炸制糕饼等。逢年节或冬季烹之调口味。粳子、春小麦为粗之细粮,1960年以前,因生活水平低下,种之以改善生活。稗子耐涝、草科,分水村境内西域低洼,宜种稗,虽产量低,但粮草兼得,米食用,草作牲料或苫房等用。荞麦生长期短,产量很低,又含糖少,很少成片种植,只有到了8月上旬(三伏时)有的地块缺苗断条,或坐苗,或粉种,或蝼蛄(俗称刺刺蛄、土狗子)拱地缺苗等原因,为挽回损失而补种。
  (3)麻类:分青麻和小麻籽两种,面积较小。麻用于纺绳,农具、骡马家什用,麻籽种于地头,即得籽又护地。葵花多种于薄地但易涝。与麻籽同为炸油原料,由于青麻、小麻籽、向日葵为经济作物,沤麻纺绳,杆做燃料。
  (4)苜蓿:多年生草本植物,重要的牧草。1955年合作化以后,因缺少饲草,各自然屯种植了小片的苜蓿,多则3亩,春秋牲畜放牲啃吃,有的人用手采摘叶子喂羊,是十分难得的天然饲料。1960年困难时期,人们挑选嫩绿枝叶,伴玉米面蒸吃或切碎加添盐包菜团子充饥。1965年开始秋翻地,逐渐缺少,今已不存。
  耕作与管理:
  (1)农业作物中的春小麦是每年的清明节播种,分平年与润年,有“二月清明麦在头,三月清明麦在后”的农谚,春初顶浆播种,起垅较浅,三伏收获,拔麦后不再复种,因此管理较少。以玉米、大豆、高粱、谷子为主的农作物定苗后一般三铲三耥。生产安排得当,每十天铲一遍。“紧赶慢赶芒种开铲”,播后一个多月,至6月初,气温上升,草苗同时出土,是田间管理的最佳时期,至6月末挂锄,产耥结束。春抓墒情适时播种,一次播种一次拿全苗。夏抓及时铲耥,做到地净苗清,及时消灭病虫害。秋抓收获,颗粒归仓。
  (2)施肥:6月末,铲后三遍,玉米需追肥。上个世纪70年代,施用硝氨,垧400~500斤,随之大犁推上封土。80年代施用二氨长效肥,方法同上。21世纪开始,春播时一次性施用复合肥做底肥,不再追肥,量垧增到1000斤。播后喷洒除草药,苗出土后人工间苗定株,不再铲耥,直到收获。
  (3)植物保护,农药灭虫
  蚜虫、玉米螟、叶盗虫、蝗虫和甲虫是危害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从5月下旬至6月中旬根据虫害程度喷洒敌敌畏、敌百虫、辛硫磷,按比例配制,多则数遍。
  肥料:
  1960年以前,施用有机肥料,有猪、狗、马、牛粪、草木灰、旧房框土、炕土、坑底沤肥,人粪尿、青草伴牛马粪等。秋攒春用,由于有机肥料资源少,只能集中使用,“能施一条线,不撒一大片”。无机化肥使用后,促进农作物茎和叶子生长的施用氮肥,如硝酸铵。促使作物子粒饱满,提早成熟的施用磷肥,如过磷酸钙,磷矿粉等,多用于追肥。钾肥的施用多在春播时做底肥,钾肥是农作物的需要的重要物质之一,促进光合作用来产生糖类和淀粉,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是理想的选择。近年研制的复合肥含有以上三种成份,且一次性施用,是农民的首选肥料。
  收获与储藏、销售:
  解放以前,每到收获季节,农民喜忧参半,获丰喜上眉梢,忧者交租后所剩无几,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生活艰难。
  解放后,农民分得土地粮丰自给有余,积极交公粮,支援社会主义建设。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到1981年,除三留外(口粮、种子、饲料)全部交给国家。1982年包干到户后,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取消统购包销,价格由市场调剂,收获后的玉米,农户自行搭玉米楼储藏,多在次年初春卖给代收粮贩。
  调整种植结构:
  1949年以前,传统的种植属自行安排,以自己需用和经济效益为基点安排种植。据统计,占90%的农民只占有10%的土地,而地主富农不足10%的人口却占有90%的土地,这种颠倒的比例使贫苦农民根本谈不上效益种地,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粮”度日,只有地主富农靠长工做活,盘剥剩余价值而统管土地。
  解放以后,结束了土地私有制,翻身后的贫苦农民获得新生,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响应党的号召把粮食卖给国家。1950~1958年农户依据自己需求和国家需要安排种植。1958~1981年计划经济,由政府下达种植品种和面积。1962年开始栽培蔬菜,1974年增加到120垧,同年建设温室,1976年发展大棚,均以上级下达的春、夏、秋菜计划种植,就连复种指数也在其中。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种植结构开始调整,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不受约束的种植,到目前为止,以小安龙泉、前分水岭、腰分水岭为主的蔬菜基地已经形成,2008年大棚保护地生产已达13.36万平方米。粮食除玉米外,其他农作物品种很难见到。
  二、稻田
  分水村栽培水稻始于1958年。当年春,九台县卡伦镇八家子朝鲜族金福首、金福基兄弟二人等5户在今前分水岭屯西一华里的草甸子上开垦荒地首先辟稻,后由小安龙泉屯(时3队)、腰分水岭屯划拨一些土地,形成20多垧的水田栽培区。水源:1.打机井提取地下水。2.利用安龙泉。1966年全村普遍种稻,开挖上、下水道渠5公里,以“引污上山”工程为主要水源,在西新开河拦河围堰提水灌溉。初植水稻为散播,后改育苗插秧,株行距为8×3或9×3寸。
  1958年~1981年集体经济时垧产7500~8000斤。1982年包干到户后垧单产13000~15000斤,提高了近1倍。
  水稻育苗,3月末浸种5天左右,4月5日露地旱床育苗,一般苗床宽1~1.2米,长10米,5~7床一池,平方米1~1.2斤稻种,上覆盖沙子2厘米,竹架塑料拱棚。后推广鸡、鸭粪育苗。
  幼苗期管理:苗出土后浇水,出现高温通风,做到三防:防冻、防烤、防风。及时拔除杂草。1982年改为塑料大棚沙盘育苗。
  防治病虫害,幼苗易得瘁倒病、痢枯病。
  在5月初翻耕稻田,打好池埂,中旬泡田,耙平,5月下旬插秧,多在月末插完秧,如水不足,延至6月上旬。返青后的秧苗,易得潜叶蝇,分蘖期影响正常生长。水池不论大小,要求寸水不露泥,灌溉做到三深三浅到秋。水田的杂草主要有:稻稗、水稗草、水上漂、针叶草。1970年全村水田扩大180垧,1980年开始水源不足,当年减至120垧,主要压缩腰分水岭屯(5、6队)和后分水岭屯(7、9队),保证朝鲜族屯(8队)。1982年污水断流,水田全部改种大田作物。只后分水岭屯彭玉用手扶拖拉机提取井水灌溉,也仅一垧。
  从1958年开始的朝鲜族植稻,到利用南北低洼的地势和借“引污上山”改灌稻田,扩大到全村,总产最高135万斤,不仅增加收入,提高分值,其口粮占60%(鲜族屯100%),很大程度改善社员的生活,这在当时还不富裕的年代,已经是其他地方望尘莫及了。1982年,复种大田作物,结束25年种稻历史,时间虽然不长,但在种植结构上也是历史性的突破。
  三、蔬菜
  (一)技术与品种
  1962年以后开始植菜,蔬菜种植基本是按自然气候直播,除大葱外,都是坐定苗。陆续采取温床、温室、塑料大棚育苗的方法,提高了地温,增强了地力,使蔬菜生产淡季不淡,旺季不烂,常年不断。
  温室:主要为春季保护地蔬菜栽培和露地茄果类及早甘蓝等早熟蔬菜育成苗和小苗。
  塑料拱棚:可分为大、中、小三种棚。大、中棚先期用于露地早熟栽培茄果类、早期甘蓝移苗,后期用于瓜果类栽培,促进早熟。
  温床:在床土下面铺放发酵后的马粪、格荛,以提高地温。
  蔬菜育苗床土:用腐熟草木灰、腐熟马粪、大粪、陈炉灰、田土。蔬菜育苗播种期,主要根据蔬菜种类、育苗设备、定植时期和苗龄长短来确定。主要蔬菜播种在2月下旬或3月上旬,撒籽均匀,复土1~1.5厘米,然后覆盖薄膜,晚上盖上草苫子,保持温度。
  黄瓜育苗:适时播种,苗龄60天左右,适宜温度20~25℃,低于10~12℃或高于30~3S℃,生产要受阻碍。大棚黄瓜苗龄55~60天,露地黄瓜育苗35~40天。
  茄子、青椒育苗:种子皮厚,出芽慢,可采用55~60℃水浸种,达到灭菌和加快出芽的目的。温室白天25℃左右,夜间15~18℃。
  番茄育苗:苗龄60天左右,温度白天20~25℃,夜间15℃左右,育苗温度不能过高,防止突长。
  甘蓝育苗:早、中、晚生甘蓝都需要育苗。早生4月下旬定植,中生5月上旬定植,苗龄50~60天;晚甘蓝5月上旬育苗6月下旬定植,苗龄30~40天,白天温度15~20℃,夜间6℃左右。
  地膜覆盖,一般地畦高5~10厘米,宽60~80厘米,适用穴播的快豆、角瓜和育苗移栽的茄子、青椒、甘蓝等。沟栽地膜覆盖,一般种苗部位在60~80厘米宽的高畦上,开一条宽20~25厘米,深15~20厘米的沟,将苗斜栽或卧栽在沟内,然后盖好地膜。适用于甘蓝、青椒、茄子等。还有可在畦上开2条10厘米深的播种沟,进行点播或条播,幼苗出土后生长5~10天,再引苗出膜。适用于角瓜、快豆、水萝卜等。
  平畦地膜覆盖:整地作畦后,将地膜盖在畦面上,可先播种后覆膜,也可先覆膜后播种,适合栽培密度较大,喜冷凉条件的蔬菜,元葱、大蒜、芹菜和菜花等。
  平畦近地面覆盖:根据膜幅做成平畦,在畦埂上横放些竹杆或木杆,播种后盖上地膜,将四边压埋在畦埂上,适于种植香菜、芹菜、水萝卜等。
  蔬菜品种:
  葱:海洋葱、鸡腿葱等。
  菠菜:光头、大叶、尖叶、秋根等。
  白菜:吉研一号、长春快、大青帮、核桃纹、兴城麻叶、唐山菜。
  菜豆:沙哈、5月仙、自来油、花皮、马蹄弯、青皮、猪耳朵等。
  番茄:长春粉红、可果美、小黄柿、小红柿、牛奶柿、大红桃等。
  茄子:长茄1号、吉茄1号、紫水茄、鹰嘴青茄等。
  韭菜:马莲宽、大马莲、二马莲、竹杆青等。
  甘蓝:吉春等。
  青椒:麻辣、三根筋、平头、羊角等。
  黄瓜:长春密刺、津研四号、七号、叶三、9月青。
  萝卜:灯笼红、青头、心里美等。
  辣椒:油椒、尖椒、朝天椒。
  芹菜:空芹、京芹等。
  角瓜:青皮、花皮、白皮等。
  长豆:十三粒、一尺青。
  香菜:紫根、延西、山东、蒙古香等。
  蔬菜病虫害:
  病害有:枯萎病、霜霉病、炭疽病、黄萎病、瘁倒病、软腐病。
  虫害有:蚜虫、蛴螬、蝼蛄、地老虎(截根虫)、蛆虫、夜盗虫、菜夜蛾、黄条跳甲(地蹦子)、地蛆、菜青虫。
  (二)各屯温室、大棚
  小安龙泉屯分水村种植蔬菜始于1960年,沿用传统直播方式,登市晚,产量低,为适应市场需要,推广冷床育苗法,4月初育苗,5月中旬定植,苗龄50天。1978年10月行政区划到英俊公社,推广温室育苗,塑料大棚生产。1976年始建育苗温室3栋,1080平方米,茄子、柿子2月中旬育苗,苗令90天,比温床提前上市,产量茄子垧80000斤。大棚生产黄瓜苗令40~60天,间套种春秋两茬,一般每平方米产植25~30元。1979年开始指定在屯北,屯西18垧范围内构建塑料大棚,作为蔬菜棚化生产基地。
  2008年小安龙泉屯温室27个,3930平方米;大棚77个,65200平方米。合计69130平方米。
  前分水岭屯温室始建于1978年,2栋720平方米。前分水岭屯蔬菜生产起步较晚。1980年包干到户后的几年,高产的塑料大棚不被大多数所认识。1985年开始蔬菜生产受小安龙泉屯规模生产的影响,大棚面积迅速扩大,至2008年保护地生产面积达44550平方米,仅次于小安龙泉屯,位全村第二。先进的生产设施,科学的种植栽培技术和优良的品种,党和国家赋予农村的惠民政策,给菜农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空前高涨的积极性和科技就是生产力被农民所接受。棚化生产的间混套作和早晚排开,南菜北种,特菜引进,淘汰式生产模式被接受,重视植物保护和更新换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传统的植菜操作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
  前分水岭屯温室19个,6650平方米;大棚58个,生产面积37900平方米。合计44550平方米。
  3.腰分水岭屯
  1978年由生产队建红砖墙温室2栋720平方米,结束了温床育苗的历史。1980年始建钢骨架塑料大棚,长50米,宽10米,覆盖面积500平方米。有的不等,依地块而宜。温室与小拱棚配套,主要用于育苗,导苗,而塑料大棚则用于生产,是提前延后的生产设施。初为竹杆或松杆做骨架,其优势成本低见效快,但易损坏,使用期短。随着收入的增加和支付能力的增强,改为钢骨架,一般折旧在20年,虽一次性投资大,担持久耐用,经济效益好,抗风、雪压能力强。
  四、家庭饲养
  (一)牲畜
  马:是农耕主畜。解放以前,只有地主、富农等富户才能拥有,据统计1948年全村共有52匹。解放后升至61匹,1958年人民公社社化后,5个生产队89匹。农忙时,多用于春耕地,秋拉地,农闲搞运输,民国初年长春开埠后,腰分水岭屯薛占山是远近有名的驭手,冬季手使长鞭,架驭7套马车往返京、津、沈阳、营口,运输大豆。1970年,手扶拖拉机问世后,农业用之耕地,马的数量下降,2008年全村只有6匹。
  黄牛:也是农耕主畜之一,虽不及马的速度快,但耐力大,便于饲养。解放前是拥有少量土地的中农或贫农的私有财产。除了农耕外,闲时放养。贫户自育为多,“小牛变大牛,三年五个头”。解放后黄牛减少,1960年全村10头,1982年养牛户3家18头,肉食牛,2000年以后很少见。
  奶牛:1962年,前赵家店集体饲养奶牛6头,发展到20余头,此为之始,鲜奶销往长春市奶站。平均每头年产8000斤,好的超万斤。取得好的经济效益。1975年分水大队成立畜牲场,饲养奶牛15头,1982年包干到户,奶牛转给个人饲养,2008年存栏30头。
  骡子:是驴和马交配所生的杂种,比驴大,毛多为黑褐色,寿命长,体力大,不能生育。也是农耕和运输的主要畜力之一。1980年以前经常出现田间和市面,今很少饲养。
  毛驴:比马骡小,适用人骑或拉小车。解放前,交通不便,富户人家妇女走亲戚,回娘家常骑代步。解放后,个人饲养较少,人民公社后的生产队养1、2头,打发闲差,不做主畜使用,今少见。
  (二)家禽
  民间饲养家禽历史久远且十分普遍,本村只能追溯到建屯伊始的200多年前,做为家庭的补充或乐趣,男工女妇都很喜爱。
  猪是每个家庭必养的,主要育肥食用,1970年存栏多达1200头,一等售价每斤0.51元,卖给供销社,粮食部门每斤给3斤饲料,做为鼓励多养猪的措施,在物价很低的时代,已经是个人很大的收入,当时有“老母猪肚子小银行”的笑谈。1980年以后,很少有人饲养。
  狗清末民初,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盗匪四起,屯落人户较少,又没围墙,每家都有养狗习俗,一到夜晚,一处狗叫,常引吠声一片,“城里孩子屯中狗”形象比喻利害,近些年笨狗不多见,转为宠物饲养,品种很多,体形较小,待遇很高。
  猫是家中宠物,历来较少,在农药未使用前,猫还有一定数量,尤其灭鼠以来,很多猫死于食毒鼠或未死之前的鼠肉,90年代几乎绝迹,近些平又有了猫的踪影,猫虽是鼠的天敌,但其原始属性也有微妙变化,人们戏称“鼠吃猫奶”灰谐幽默。“老猫炕上睡,一辈留一辈”,年长老人喜闻乐见。
  鸡食味之佳肴,营养丰富,“小鸡炖蘑菇”更是名、特菜,历史上以家庭散养为主,每到春季,万物复苏,“鸡瘟”到来,常使活蹦乱跳的鸡雏、成鸡、蛋鸡、雄鸡发出“佝偻”声染病快,死亡率高。1982年包干到户后,出现了个体养鸡专业户,后赵家店刘金泉一次饲养2000只蛋鸡,品种有“759”等,也有养肉鸡。鸡蛋就近销售,饲料来源广,是致富的一条门路。
  鸭、鹅也是民养的重要品种,但数量不大。1960年以前,每个屯都有面积不等的小泡子,放养条件较好,野外环境十分利于鸭鹅生长。化学农药的使用,鸭鹅误食死亡率很高,今只有为数不多的农户养几只或十余只,母鸭鹅产蛋自行腌制食用。公鸭鹅成龄后屠宰食之。
  鱼塘放养鱼苗是近年才有的,1980年朝鲜族沈相培人工挖坑2000平方米水面,放养鲤子、白鲢,深水可越冬,一般春季放养幼苗,10月上旬捕捞,成鱼重1~1.5市斤,当年捕捞3000斤。遇雨水大多涝年,洼地积水或水沟野生白漂鱼多不胜数。
  鹌鹑饲养比较简单,1985年分水小学笼养1000只,效益较好。
  第三节 自然灾害
  一、低温冷害
  低温冷害分延迟型和障碍型两种,4~5月份,每当出现严重春寒和倒春寒天气时,往往推迟播种和种子发芽出土时间及幼苗生长速度,甚至造成部分地块坏种,从而使生育期推迟。1972年的低温冷害水稻减产60%,1982年水稻减产80%。其他农作物减产幅度也较大。
  二、水灾
  水灾含涝灾,多发生在夏季,分洪涝、内涝两种,是危害分水村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1970年、1985年洪涝,新开河槽溢水,使200余垧水稻淹没,西部低洼地一片汪洋,后赵家店屯西部屋进水,座于河上罗窝桥冲毁。
  涝灾比较严重的是2004~2006年,连续3年连雨内涝。
  三、旱灾
  干旱是因土壤水分不足,造成芽干、缺苗、子粒干瘪,导致产量下降的一种气象灾害。干旱分为春旱、伏旱和秋旱三种,其中春旱危害较大,秋旱造成的损失较严重。1972年和1984年为春旱。1988年7月中旬到8月上旬出现的干旱少雨,影响抽穗和颖花发育,群众称为“掐脖旱”。1988年则为伏旱。8月下旬到9月上旬期间出现的干旱,此时大田作物正处于灌浆、乳熟阶段,干旱少雨,则影响籽粒饱满,群众称之为“秋吊”。
  四、风灾
  风灾是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一般来说,常风构不成自然灾害,风力达到8级或瞬风速17米/秒的大风才能造成灾害。风灾主要出现在春季的4~5月或夏秋季7~9月,其中以春季风灾为最多,危害最大。春季风灾能刮走地表肥沃土壤,使土壤水分丧失,加重农田春旱,还能刮走播种后的种子,埋住和毁坏出土幼苗,迫使毁种补种。1972年4月下旬,风大,东山坡浮土刮光,高梁茬根须露出地外,村南北路沟填平3尺。
  五、雹灾
  降雹多出现在下午,极少出现在夜间,地势起伏较大,强对流的积云雨较多,降雹次数较多,每年的8月降雹一、二次。1977年6月13日发生的雹灾最重,庄稼打成光杆,蔬菜打掉了瓜果。
  六、霜冻
  霜冻是一种低温灾害。作物在生产季节里,由于地面温度突然下降到零度以下,从而使植物受到了损伤甚至死亡,是经常出现的一种自然灾害。霜冻分春霜和秋霜两种。春霜也称晚霜,多发生作物苗期,果树开花期和越冬作物返青期。秋霜也称早霜,多发生在作物即将成熟期和蔬菜收获期。受冷空气的影响时间较长,因而早霜来得早,晚霜走得晚,初霜日为9月26日,终霜日为5月20日,平均无霜期为159天,雪下高山霜打洼。
  七、虫灾
  农作物虫害有粘虫、蚜虫、玉米螟、金针虫、草地螟、黑绒、金龟子、蒙古象甲、大豆食心虫等。其中,危害较大的有粘虫、大豆蚜虫、高梁蚜虫和玉米螟。
  第四节 农机具、车
  清朝嘉庆元年(1796),始有山东、河北流民或兄弟结伴,或携妻担子落户本域,大多在3~5人,为了逃避荒年或战乱徒步简从而迁徙至此,并择地搭起窝铺做为栖身之所,开始在蒙地上占山开荒垦地。初时家徒四壁,只能用镐头,铁锹刨地翻地,这就是早期的农用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垦荒地的面积越来越大,搞头和铁锹的劳动效率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耕种农田,渐渐出现了新的劳动工具。
  一、原始传统农具
  木制梨:也称犁杖或犁。由三部分组成:选择天然犁辕,(牛样弯,多为榆木,形似弓形)朝上为主干,前端下安装木方与地接触为拖木,上端安装横橛做牵引,中间弯处朝前斜方安装城三角形的犁铧,后端斜立与犁干交叉入地约1米为平把,后边下面扶手(俗称瞎摸)为入地或到地头抬犁用,犁铧用铸铁制成,是起垅的核心部件,与之平衡的前后拖木形成三点一线。犁分大小,主要区别犁铧。犁镜是犁上的一个零件,安在犁铧的上方、向一侧倾斜的一块弯板,表面光滑,用铸铁制成,作用是把犁起的土翻在一边,开垦荒地,翻地,扣豆子破茬专用。开始的几年由人拉犁,积蓄渐多,用牛牵引,富户则用马、骡拉犁。这种传统的农具源自流民的祖籍,只不过为了本地耕种适用做了部分改进,一直沿用的二十世纪。1980年以后,木制犁杖出现了铁制。2005年以后农耕逐渐不再使用犁。
  木制耲耙:又称耲或者耲子,原宽60~80公分。1958年人民公社后,农业生产逐渐实现机械化,机耕垄作一律改为宽60公分,高25公分,长1米,上“工”字型结构,中间安设一犁,起开垄豁沟播种作用。两侧垄沟各一木方拖行沟底,四角立木支立上框,唯左前角1.2米立杆为扶手。牵引绳成三角形系于框两侧,前面用牛或马、骡牵引。耲后绳栓在框两边,长约3米,一人扶牛样弯或三角形木板为拉子,用于播种后扶土埋种子。通常一副耲耙由扶耲耙、点种、扶拉子、踩格子5~6组成。耲耙用于高粱、谷子、糜子等浅茬作物播种,统称为耲播或耲茬。
  点葫芦:是颗粒较小种子的点播器。解放以前多用大葫芦上方挖一圆或方孔,葫芦中间穿一节槽方木,下端编些细糜,长约1.5米,播种时葫芦夹于腋下,一端朝下,随着牲畜的牵引速度和有节奏的敲打,种子均匀的散入土内。1960年以后,点葫芦也有木制的方形,作用相同。点葫芦多于耲耙配套农具,点播种子都为小颗粒,如谷子、糜子、高粱等。黄豆多为扣茬,故有“浅破茬深掏墒”之谚。玉米则埯种,人工刨坑点种。
  耙:碎土和平地农具。它的用处是把耕过的地的的大块弄碎弄平。有木齿耙、钉齿耙,也有圆盘耙。开始用于刚开垦的荒地,垡块大,杂草浓密,用耙两、三遍的生土,土块越来越小,便于耕种。熟地则在旱年需要耙地。1958年垦植水田种稻,平整土地时,耙是主要农具,开始用牛牵引,后来,马的速度快,改用马或骡牵引。耙田不仅松土,使土地密度匀称,另外,还有除草,灭虫之功效,提高地力和种子出土有很大益处。
  锄、镰刀、镐:为田间经常使用的手拿工具。
  锄为锄草专用工具,由锄板、弯钩、锄杠组成。
  镰刀为秋收工具,由刀和把组成,有平刀和弯刀之分。
  镐为初时开荒主要农具,犁的出现,属次要地位,改为背垅、刨坑之用。1981年以前,多用于刨茬子。镐分尖、平和大小。
  二、近代机械农具
  洛阳产东方红~54,东方红~60履带式链轨拖拉机,俗称“铁牛”。1958年集体经济组织形成后,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产量供不应求。1972年由上级分配给分水大队一台,开始投入农业作业,燃柴油0~20#。秋翻地止于1981年,是秋翻地的大型高马力机械工具。
  翻耕机宽4米,一出6条垅,昼夜连作30多垧,深20公分。每年全村秋翻面积300垧,深受农民欢迎。翻耕过的土地不仅土松,保墒、还能除草灭虫。对下年的农业生产益处非常大。1982年包干到户后,个人小面积耕种,原来由大队统一购置的大型农机具再也没有派上用场,随之转价处理。
  耙地机,由拖拉机牵引,铁架钢圆耙,长6米,正、反圆耙12对,旋转式切耙日30垧。
  起垅器:由拖拉机牵引一人操作,一出6垅,深20公分,宽60公分,机械起垅器的投入使用,结束宽垅70~80公分的历史。从1972年前的70~80公分改为垅60公分延用至今。
  播种机也由拖拉机牵引,多用于播种玉米,一次6垅,下种均匀,施种量少,速度快,日播种20垧,是畜力的10倍。
  震压器由拖拉机牵引,播后震压,即能抗旱又能防风,确保幼苗出土。
  由拖拉机牵引的翻地机、耙地机、起垅机、播种机和震压器,一机多能,是农业走向机械化的标志,它不仅速度快、效力高、低费用,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产量增幅大,减少病虫害。
  液体喷雾器和手摇喷粉机:是喷洒化学农药消灭虫害的器具。投入到农业始于1958年,农作物的虫害防治起于化学农药,最初的“敌敌畏”、“敌百虫”和“六六六”等液体和粉状农药,是由喷雾器和喷粉机直接喷洒到农作物叶面上,达到消灭病虫害的目的。
  三、现代机械农具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1982年农村开始联产承包责任制,标志着集体经济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大面积的机械化作业已经成为过去,为了适应现代耕作的现状,新时代特征的农具应适而生。2005年以后,田间很少出现牛、马、骡农耕的影子。
  灭茬机:秋翻地被春灭茬机替代,由手扶三轮拖拉机牵引,车后安装旋转涡轮机,柴油作燃料,一次作业两条垅,宽1.2米,深15公分,将玉米茬搅得粉碎,还能起到翻地松土的作用,但远不如秋翻。
  起垅机也由手扶拖拉机牵引。春种前,一般地块已熬完浆,土质松散,一次做两垅,木磙子压实,等候谷雨节气前后播种。
  扎眼机,是近几年为适应大面积玉米播种发明的新型手播器。薄铁制作成方筒形,上端是把手,中间装种子,下部插入土内6公分。一次两粒或三粒种子,也有一次漏一粒的,根据需要可自行调剂,一人一天能播种2亩。十分轻便,种类较多,功能大致相同。一台扎眼机好的200元,也有100元左右的。亩下种量8~10斤不等。密植的行距60公分,株距20公分,垧保苗80000株,垧产量24000斤。
  双管喷雾器:种子播种3~5天,最好选择小雨后喷洒除草剂。苗出土后人工定苗,不再田间铲蹚,一直到收获。苗期的虫害喷洒化学药剂,草死苗活地发暄为现实。传统的田间管理三铲三蹚或多铲多蹚已经成为过去。
  不同年代的农具,反映不同年代的劳动水平,今天的机械农具运用到现代农业上,折射出生产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和科学水平的提高。
  四、车
  老式铁轮大车出现在十八世纪,盛期在十九世纪。东北沦陷后,胶轮大车兴起,老式的铁轮大车逐渐淘汰。其构造为:外宽约1.2米,两侧轱辘高约1米,木制圆形轮,外包铸铁,轴中镶若干铸铁条,两侧辕木长4米,多为栋木,前后车的两侧安装耳板。初为牛拉,渐由马驾辕,有两马、三马车。农忙时,牛马农耕,秋收时拉秸杆,是农业的主要运输工具。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富户在冬季栓七匹壮马或一马驾辕,中、前六匹骡搞长途运输,以赚取运费。据统计,二十世纪初腰分水岭屯2台,薛占山曾驾驭一马六骡车往返吉林、宽城子至营口、牛庄间。去时拉大豆,回拉食盐,日行驶50到80里,最大载重50担。
  东北沦陷后期,胶轮马车兴起,但在农业上老式的铁轮大车还是主要的运输工具,到1944年,全村六个屯仅有7台,还没有胶轮大车。新中国成立后,还在用老式铁车。1958年人民公社后,胶轮大车成为集体固定资产的主体。1963年全大队8个小队胶轮马车36台,三套大马车3台,已投入市场搞营运。1982年包产到户后,胶轮车逐渐减少,1990年以后很少见到三套马车。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开始,四轮拖拉机、解放牌汽车上升到主导地位。进入二十一世纪,除少量小马车外,几乎见不到畜力车,30~50吨的大型载重车成为运输的主力军,运行在蓬勃发展的高速公路上。
  第五节 种子
  二十世纪初,本地以大豆为主,玉米、高粱、谷子辅之,仅占播种面积的8%,小杂粮面积较小,其种子十分混杂,多选择籽粒饱满,穗粒肥大留作种子,有的采取易地交换种植的办法,解决种子老化问题,但受遗传基因的影响,种子的优化无法解决,退化现象严重,因此产量低下。
  1960年以后,人民政府倡导科学种田,强调杂交种系列,推广优良品种。但人们受传统思想束缚,对增产幅度很大的种子因素并不认识。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又严重冲击农业。1970年以后逐渐推广优良品种,杂交的玉米吉单“101”和“102”,高粱的“歪脖张”,并称为农业主要品种,一直延续到1980年。
  1981年开始由分组的生产模式到1982年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由国家和科研部门研制的杂交优良品种大面积推广使用。产量由解放前玉米垧单产5000斤,70年代垧单产量7500斤,提高到2000年的垧单产平均23000斤,出现人口增加了,土地面积减少了,粮食产量提高了。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大量有机肥料的施用,二是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包干到户前,在种植上受计划经济的制约,品种比较繁多,但以后市场开放,自由耕种,出现了农业单一品种——玉米,其他品种如谷子、大豆无人播种,至于小杂粮如粳子、各种豆类、粘谷、糜子、稗子、黍子等都不见踪影。市场所能见到的品种粮,都是由外埠生产而调剂入市的。
  一、玉米:解放前有火苞米,粒小而圆,米质好,产量低。黄八趟粒大稍长,米质中等。老米瘪,粒子扁而长,顶端塌陷,米质差,产量低。从1953年起,推广金顶子、马牙子、麦穗黄。1972年引进吉单101、103、104,吉双83、107、147。1982年普遍种植吉单101、102,增长效率明显。后引进的晚熟高产品种铁单4、中单2,特点是密植高产。从2000年~2008年,本村主播的北京德农,128天,胶质粮,抗病虫害强。行距60公分,株距23~26公分,垧保苗5.5万株~6万株,单产2.2~2.4万斤。内蒙古良玉八杂交,抗旱能力强,抗倒伏,垧单产2.4~2.5万斤。吉林种子公司培育的白旱2号,属于美国先玉335系列,株密23公分,垧苗7万株,单产3万斤,红轴,抗倒伏能力差,适应平洼地势或者避风地常播种。除此以外还有十余种。
  二、谷子:解放前广为种植品种:
  大粒黄,茎杆坚硬,不易倒伏。刀把齐,抗风磨,喜温喜肥,米、草质均优。
  红黏谷,米质黏,适应性广。
  1957年引进公谷6号,品种好,产量高,取代了传统品种。
  1964年引进公谷23号、27号。
  1975年以后谷子面积逐渐减少,1980年以后很少播种。
  三、高粱:解放前主要有大、小护脖子,穗大颈短,米质好,抗旱、耐涝。
  歪脖张,黑壳圆粒,抗涝喜肥,米质好150~200斤。
  1963年大面积推广杂交品种,有吉杂1号、吉杂11号
  1972年种植歪脖张,矬1号和新杂579等品种。其中共同特点是杆坚不倒状、抗旱性强、耐肥、耐低温、穗大易脱粒,亩产300~500斤。1980年以后本村不再播种高粱。
  四、大豆:解放前多为地方品种,有铁夹子、一窝蜂、小金黄、大粒黄。
  1970年主推品种是吉林3号、铁夹子、四粒黄。1980年以后很少种植大豆,今不见。
  五、水稻:1958年开始种稻,只有大红毛,生育期短,苗耐寒,茎长易倒伏,产量较低(水稻池子散播)。1970年开始推广长白6号、东农12号、耕引、旱锦、先锋等品种,其特点是无芒、抗倒伏、抗稻瘟病,但产量不高,亩产600斤左右。
  1985年后,松辽2号和长白5号为主推品种,茎杆粗壮,株型紧凑,叶短而直立,分蘖力中等,抽穗整齐,抗倒伏较差,抗稻瘟病较强,米质优良。1998年因水源不足,水稻面积逐年减少,今已不种。
  附:
  现有耕地类别状况一览表
  1982年初开始包干到户,标志集体经济结束。一队为前赵家店,二队为后赵家店,三队为小安龙泉,四队为前分水岭,五队为腰分水岭,六队为后分水岭,八队为朝鲜族屯,自留地是1958~1981年人民公社化的集体经济组织,形成保留下来的,包干到户时仍由个人耕种。2008年6月份状况如下:
  此表上数统计为:
  1.所有土地面积为现有即2008年6月20日;
  2.分地人口、户数均为分地时人口、户数;
  3.分地后土地征占用面积已相应调整,但人口、户数未均指分地时的与现户、人口变化未作相应调整。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长春市志》

出版者:长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本书共二十二章,分别记述了长春市分水村区划与建置、党政机构、农业、村办企事业单位及驻村单位、分水小学、前分水岭屯、腰分水岭屯、朝鲜族屯、人物、礼仪、习俗、谚语、歇后语、方言、民间传说、百岁寿星、长寿老人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分水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