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企业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二轻和纺织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914
颗粒名称: 第五节 企业简介
分类号: TS118
页数: 13
页码: 115-127
摘要: 本节介绍了1951年~1988年长春市针织复制业各企业发展情况。
关键词: 工业企业 针织工业 长春市

内容

一、长春市第一针织厂
  长春市第一针织厂是地方国营全民所有制企业,厂址位于长春市宽城区龙川路23号。全厂占地面积79321平方米,建筑面积12133平方米,其中生产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拥有专用生产设备150多台。到1988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344万元,净值1021万元,职工1351人,其中技术人员60人,占4.4%。全厂分8个生产车间、17个职能科室,共有管理人员131人,是长春市最大的针织企业,也是省内较大的针织骨干企业之一。主要产品为经编、纬编涤棉面料,纯棉绒布类、棉毛类、晴纶类内外衣裤,涤盖棉运动服、汗衫背心及中低档大针织类产品。产品质量较好,销往东北三省和关内等12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日本、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
  长春市第一针织厂的前身是长春市针织生产合作社和南关区棉织生产合作社,两个生产合作社在1958年10月合并,成立“地方国营长春市棉针织厂”,以后逐渐发展为现在的企业。
  长春市针织生产合作社建于1955年12月5日,由48家个体手工业户组成,厂址在南关区南大街72号。隶属于长春市手工业生产联社管辖。合作社分4个生产车间,有职工318人,有设备400余台,其中大部分为手摇织袜机和手套机,主要产品是线袜、手套、青年衫,1955年生产袜子17.8万双。合作社经过1956年的发展和1957年的整社运动,到建厂时已设有生产、劳资、财会和销售等管理经营系统,职工达470人,已开始生产纯棉和混纺等较大宗的批量针织产品。
  南关区棉织生产合作社建于1952年6月,由17家个体手工业户组成,厂址在南关区二道街,隶属于长春市手工业生产联社。当时有职工100多人,设4个生产车间,主要产品是毛巾、手套、浴巾、片带和腿带等。1957年增加了染整生产,可生产染色毛巾等针织复制品。到1958年建厂时,职工发展到120人。
  1958年10月,经长春市手工业局批准,长春市针织生产合作社与南关区棉织生产合作社合并成为长春市棉针织厂,改为地方国营全民所有制,厂址设在原市针织生产合作社处,隶属于长春市手工业局管理,任命金古山为党支部书记,杨德厚为第一副厂长(执行厂长工作)。当时拥有职工600多人,下设4个生产车间,拥有手摇织袜机、手套机和横机等针织设备450台左右,另有棉毛机4台、漂染大缸6口。主要生产品种为线袜、线手套、腿带和少部分青年衫。1961年企业精简人员,从业职工从千余人减到500人。1962年,利用长纺下马改建厂址遗留的原厂址,进行了迁址建厂,地点即龙川路现址。
  一针织厂1958年建厂后,经过两次较大规模的发展期。第一次是1959年到1965年期间,工厂先后自制50台木制毛巾织机,更新24台台车、18台棉毛机和80台自动织袜机等设备,扩大了生产能力。并建成了漂染车间和印花生产线,使产品扩大到能生产棉毛衫裤、卫生衫裤、印花毛巾、染印汗背心和尼龙袜等多种花色品种,1966年生产棉毛衫裤等大针织产品70.1万件,工业总产值达298万元,创利润20.8万元。
  第二次是1969年到1982年期间,企业利用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等先后对简陋的厂房、陈旧设备和公用工程不配套等状况,进行了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主要是两次扩建染整车间厂房2000多平方米,并在1980年引进一条新的染整连续生产线,填补了省内无连续染整生产的空白。1981年,企业又先后从日本、德国和罗马尼亚3国分别引进纬编大圆机各5台,建成了具有国际70年代水平的纬编生产线,生产出省内第一批纬编纯涤纶和棉涤交织等新产品。同时还安装了国产经编机,生产出经编纯涤纶面料。在扩大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的同时,还配套改造了一些公用工程设施,如解决缺水的引水工程和解决供汽的锅炉改造工程等,使水、电、汽工程完善配套,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出现了一针织厂历史上生产形势最好时期。1980年,工业总产值完成1909万元,实现利润160.2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1982年以后,国家经济政策开始改变,产品由包销改为选择收购,以后自销比例逐年增加,企业面临着转轨变型的严峻考验。一些产品开始出现滞销,经济效益大幅度滑坡,利润从1981年的160.2万元降到1982年的34.4万元。从1984年开始,一针织厂加快了转轨变型的内部机制改革,推行了厂长负责制和企业内部经济承包责任制,调动了职工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对外还加强了横向联合,在销售上变坐门待客为上门推销;在产品上积极开发新品种,开展全面质量管理,以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同时开展企业内部的增产节约活动,提出“生产自救”口号。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企业在连续3年纺织行业不景气时期,仍维持微利,渡过难关。1985年后,企业又迎来第二次经济效益高峰期,1985年实现总产值1592万元,创利润75万元,比1984年提高了1.6倍。到1988年末,完成工业总产值1800万元,实现利税总额107万元,其中纯利润19万元。
  从1958年建厂到1988年末,30年的风风雨雨,企业逐渐发展壮大,生产能力和基础装备有很大提高。但是,由于企业基础差、底子薄、素质和应变能力比外省的同行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适应能力较差,经济效益时好时坏。企业为改变这种落后状况,下了很大气力从基础设备上进行更新改造,30年中已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1980年以后,企业产值年年超千万,花色品种逐年增加,产品质量在稳中逐年提高,反映出企业素质正在提高。
  [=此处为表格页:(1988年末长春市第一针织厂主要主机设备及生产能力)=]
  二、长春市第二针织厂
  长春市第二针织厂也叫长春市袜厂(1988年时更名为“袜厂”),是1975年6月从长春市第一针织厂分离出来的,以前是长春市第一针织厂的第四车间(织袜车间)。根据市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工交小组批准,从一针织厂分出后独立建厂,成立长春市第二针织厂。建厂初期占地面积为12600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1790平方米,职工人数197人,主导产品为各种袜子、锦纶弹力手套和涤纶弹力衫裤等。厂址位于长春市宽城区青龙路27号,距一针织厂西走200米处。
  1976年以后,二针织厂生产能力不断扩大,先后更新和增添了横机60台,成立了绵纶弹力衫车间。1980年又投资40万元,购进低弹机1台,为加工锦纶弹力丝等建成加弹丝车间。1982年从南京购进纬编大圆机4台,开始生产纬编涤纶产品,先后试织成功涤纶编织布和涤盖棉面料等。1986年又增添了95台自动织袜机,扩大了织袜生产能力。
  在注重扩大生产能力、加紧设备更新改造的同时,企业还不断加强基础管理,深化企业的经营机制。从1979年开始,企业修定和完善各类规章制度40多项,1982年在厂第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工厂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使工厂管理有了一个完整的规章制度。1983年以后又推行了浮动工资制和划小核算执行单位经济承包责任制。这些制度的深化改革,有效地加强了职工的责任感和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强化职工队伍建设,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为全面提高企业素质,1986年还与上海同兴袜厂达成设备技术改造和技术培训的联合协议,以外厂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工艺来提高本企业的水平。由于坚持技术更新改造和强化企业基础管理,企业有了长足进步。
  1988年末,工厂占地面积为17280.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1226平方米,主厂房建筑面积9964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86万元,净值583万元。1988年末,职工人数1269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6人,占2.8%;一线生产技术工人690人,平均技术等级为3级。拥有各类机器设备408台(套),其中织袜机198台、高弹机2台、低弹机1台。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化纤加弹丝150吨、各类化纤丝袜500万双。198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51.2万元,生产化纤加弹丝102.5吨、化纤袜409.2万双、锦纶针织外衣11万件,完成销售收入727万元,实现销售税金27万元,实现利润13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6731元。
  三、长春市毛巾厂
  长春市毛巾厂是长春地区唯一的一家毛巾制品生产厂,厂址位于朝阳区红旗街。其前身是由军属麻线厂和金属编织厂合并成立的长春市福利纺织厂。
  1954年,由5名军烈属和街道赤贫户在一无厂房、二无资金的情况下,依靠政府扶植,自己动手用泥和稻草堆墙建起420平方米厂房,成立了金属编织厂。同年,另一个由几家军属组织的合作社在东大桥成立,他们在45平方米的平房里加工麻袋线和麻绳,以后发展成军属麻线厂。这两个小厂在政府“生产自救”的号召下逐渐发展起来到1957年5月合并成立了“长春市福利纺织厂”。当时从业人员有350人,厂址设在长春市钢厂汽车库内,分为织造、编织、格线3个生产车间。合并后增加了20台织布机,产品开始向织布方面转移,主要产品有卫生布(纱布)、再生布、豆腐包、玻璃丝布等,另外也加工弹棉花和纺麻袋线。1958年企业进一步扩大,职工增加到400多人。
  1965年,福利纺织厂更名为长春市毛巾厂,隶属于长春市一轻局,从民办集体企业改制为全民地方国营。当时拥有木制和铁制织布机共20多台,职工410人,主要产品是白毛巾。同年10月,长春市棉针织厂(现在的一针织厂)将本厂的毛巾设备和部分技术人员拨给毛巾厂,为毛巾厂增添了装配和技术力量,从此一个专门生产毛巾类织物的国营企业诞生了。
  1966~1976年,毛巾厂生产能力逐渐扩大,设备和职工均有增加,原在东安屯的旧厂址已不适应,加之1976年一场电火将旧厂址烧毁,市里决定将毛巾厂迁往朝阳区红旗街,同时进行扩建。1978年工厂迁厂时,厂房建筑面积2191.5平方米,由原来的3个生产车间扩大到5个生产车间,职工人数增加到440人,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27.1万元,实现利税总额11万元。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过渡,1982年企业也相应地进行了转轨变型。毛巾厂从企业基础管理入手,开展了建岗建制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等工作,同时还在全厂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完善生产工艺配套,狠抓新产品开发和产品质量提高等工作,使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都有一定提高,职工人数也增加到725人,生产形势进入建厂以后最佳时期。198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76万元,实现利润12.1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1983年,工厂实行了管理岗位责任制,在全厂推行了定额、定员、定编的管理制度,加强了岗位责任制考核,理顺了职能机构,使生产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1984年,由于受纺织市场呈买方市场的大气候影响,毛巾厂产品也开始滞销,经济效益开始滑坡。这一年又根据市纺织局指示与市色织布总厂合并,工厂成为色织布厂的毛巾染整分厂,经济上相对独立,自负盈亏。由于管理上双层制约,加之本厂管理不严,生产产品又不适销对路,所以连续两年亏损87.9万元。
  1987年12月,市政府下文:“毛巾厂脱离色织布厂,独立经营,为市政府工业预算内企业。”1988年1月,工厂成立新的领导班子,理顺了内部机构,恢复了原来的生产系统和经营系统,工厂的生产很快步入正轨。在这一年里产品开始出口,当年出口产值75万元,企业的生产和经济形势有所好转,走向减亏。到1988年末,毛巾厂有固定资产原值371万元,净值273万元,拥有职工2871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8人,占3.2%。拥有毛巾织机46台、毛巾被织机48台,年生产能力为毛巾422万条、毛巾被10万条。1988年生产各类毛巾265万条,完成工业总产值344万元,实现销售税金11万元。
  四、长春市第五针织厂
  长春市第五针织厂是长春市纺织工业管理局直属的大集体企业,厂址在宽城区青洲路12号。该厂前身是长春市第一针织厂的“五七”家属厂。1971年4月,由1名退休老工人带领8名职工家属借用一针织厂几台缝纫设备,租借1间土坯民房,为一针织厂带料加工针织内衣和袜子。1973年实际完成32万
  件针织内衣裤,总产值达13万元,上缴国家积累2.4万元。到1974年,工厂全部资金5.5万元,固定资产0.8万元,生产有所发展,职工逐年增加。
  1975年时,工厂由一针织厂划出归宽城区工业处领导,成为区属集体企业,职工达到303人,改名为“长春市宽城区针织厂”。1976年,将民航“五七”厂合并给宽城区针织厂,使人员、设备、固定资产进一步增加。当时已占地521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7.9万元。197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3万元,年销售收入42.7万元,上缴税金1.9万元,实现利润6.8万元。
  1977年以后,企业发展更快,产品开始扩大为棉毛衣裤、卫生衫裤和汗衫背心。1981年又开发了绣花晴纶衣、化纤喇叭裤等新产品,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当年生产各种针织服装128万件,完成工业总产值49万元,上缴税金3万元,实现利润8万元,职工人数发展到305人。
  1982年,工厂改名为长春市第五针织厂,直属长春市纺织工业管理局管辖。当年工厂已占地2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33万元,净值25万元,年工业总产值72万元,工业净产值39.5万元,年总产量138万件,期末人数369人,实现利润10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951元,人均创利润达271元。
  1982年以后,企业注重内部管理,开展技术操作练兵和优质高产红旗竞赛等活动,使生产一线工人的操作水平明显提高,产品质量也相应提高。1987年,为拓宽产品开发、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又引进了一套瑞士产的钩编设备,使钩编织物生产能力提高了一倍,其产品由于质地优良,在市场上十分畅销。
  到1988年末,企业总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职工人数209人,拥有固定资产98.6万元,工业总产值181万元,产品销售收入191万元,上缴税金10.2万元,实现利润11.3万元。其经济效益在长春地区15家针织复制业中是最好的。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二轻和纺织工业志

《长春市志·二轻和纺织工业志》

出版者:长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本志上限因事而异,下限止于1988年底。分志分别记述了长春市分水村二轻工业和纺织工业的发展史。总志与大部分分志都设《大事记》一章(不标数序),原则上采取历史编年体,记录足以反映历史进程和各历史阶段基本特征的大事。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