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企业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二轻和纺织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896
颗粒名称: 第五节 企业简介
分类号: TS118
页数: 30
页码: 37-66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58年~1988年长春市郊区纺织工业企业发展情况。
关键词: 工业企业 纺织工业 长春市

内容

一、长春纺织厂
  长春纺织厂是吉林省大型纺织企业,厂址位于长春市春城大街52号。到1988年底,工厂总占地面积41011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4190平方米,其中生产建筑面积94216平方米。拥有纱锭97600枚,气流纺864头,线锭12540枚,织布机1354台(其中宽幅织布机234台)。固定资产原值5631万元,净值3213万元,流动资金3900万元。年生产能力为15000吨棉纱和3500万米棉布,工业总产值上亿元。1988年末在册职工7264人,有管理干部825人,其中专业人员311人,工程技术人员144人。
  长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国家投资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国营全能纺织厂。1958年开始计划筹建,1960年4月在破土动工,1961年末下马缓建,1965年7月又开始续建,1967年1月投料试产,同年接受国家计划进行生产。建厂投产20多年,长纺在上级领导和全厂职工的努力下,经过不断地发展壮大,已成为能生产纯棉、涤棉、中长纤维3大类织物、几十种产品的现代化纺织全能企业。
  长纺从1958年计划筹建,先后经过两次厂址选择,3次停建缓建,4次较大地变更设计方案,到1967年5月正式投入生产时已历时10年。由于工期长、浪费大,所以共用建厂投资2487万元,且还造成某些“先天不足”,成为今后发展的障碍。
  由于投产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省市一些管理机构已处于半瘫痪状态,所以长纺没有经过正式的竣工验收,但是仍然按正规进行了生产准备,为正式投入生产奠定了基础。
  1968年上半年,长纺实现群众组织“大联合”,8月份成立“革命委员会”,11月开始停产45天“清理阶级队伍”,使得人人自危、思想恐慌,加之各项规章制度尚未建立,管理混乱,结果当年亏损197万元。紧接着是3年的工、军宣传队进厂,在“狠抓生产领域里的阶级斗争”干扰下,工厂正常的管理制度得不到贯彻,使刚刚建厂的长纺无从下手抓管理,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健康发展。直到1975年,长纺才开始把工作重点放到生产上,开展了8个月的“育人夺纱”大会战,实现了“产值、棉纱、棉布”三不欠,使全员劳动生产率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231元。
  从1977年开始,长纺进一步加强了企业管理,建立健全了岗位责任制、考勤制、质量检查制和安全生产制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基本上改变了那种“有章不循、无章可循”的混乱局面,使企业管理和生产秩序开始趋于好转。这一年里,撤销了“革命委员会”,恢复了厂长负责的行政体制。1978年,根据《工业三十条》要求,开展了企业整顿工作,实行了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理顺了行政关系,为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加强基础管理,奠定了组织基础。
  在生产建设和发展上,由于受计划管理宏观控制的影响,产品一直是包销,所以企业的生产只是处在完成上级生产任务为己任的认识上。在生产建设上没有把“促进生产发展,增强企业活力”当作长远的战略任务。这种短视的观念是导致长纺10年内徘徊发展的根本原因。如产值一直徘徊在5000万元左右,与全国同规模的厂家相比处在下游。就产量而言,一个8万锭的大厂年生产棉纱才5~6万件(最好的1976年生产能力为6.2万件)远远达不到设计生产能力。从产品质量上看,棉纱一等一级以上品率徘徊在90%左右,棉布入库一等品率徘徊在75%左右,都没有进入部颁三档水平,在全国大中型纺织企业中处于中下游水平。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从1979年起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79~1981年的3年时间里,长纺狠抓了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狠抓了企业整顿和强化企业管理工作,二是加大了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的力度,三是积极扩大出口创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通过3项工作的狠抓和落实,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得到加强,产品质量得到提高,企业后劲和产品竞争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使长纺在生产建设、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3个方面上,3年迈出三大步。
  1979年,工业总产值实际完成5816万元,比1978年提高了13.4%;实现利润787.2万元,是1978年的2.46倍。1980年工业总产值完成8349.5万元,比上年提高43.6%;实现利润818万元,比上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1981年,工业总产值完成了9762万元,接近亿元大关,比上年又提高17%;实现利润1032万元,比上年又提高26.2%,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以1978年的产值5129.5万元和利润320万元为基数,3年内产值接近翻了一番,利润翻了两番还多。
  1982年下半年后,纺织品市场发生变化,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国家开始对纱、布由全部收购变为选择收购。长纺的产品出现滞销,产销矛盾日益突出。从1983年以后,这种矛盾日益加剧,长纺的经济效益开始下降,实现利润逐年减少。1982年,由于部分产品“免税让利”,长纺实现利润为1045万元,还是千万元大户。到1983年,实现利润只有170万元,下降了84%。到1984年就亏损了20万元。全国纺织行业的萧条和经济效益滑坡,使长纺经受了严峻的考验。面临困境,长纺从企业内部着手,适时地改变了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方法,为度过难关、走出低谷做了很大努力。
  一是积极消化不利因素,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企业的承受能力。针对“产品成本高,消耗浪费大,质量不领先,市场覆盖小”的内部原因,企业重点抓了“减成本,增效益”的3项工作:1.开展“增收节支,优质低耗”的群众运动,以“少投入,多产出”来降低产品成本。2.掀起“清仓挖潜修旧利废”的高潮,挖掘企业内部潜力,降低固定资金占用率。3.成立“厂内银行”,加强厂内经济承包管理和限额指标费用管理,严控各项开支,收紧银根。通过这3项工作的开展,储备资金占用由1983年的3034万元下降到1984年的1632万元。超储积压金额由1981年的93万元下降到1984年的39万元。基本扭转“消耗浪费大,产品成本高”的落后局面,提高了企业的承受能力。
  二是企业及时转轨变型,改变经营策略。通过积极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建立自己的销售系统,扩大自销网点和承包范围,用经济责任制强化企业管理等方法,使企业由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以适应市场的选择。
  三是积极扩大出口创汇,向国际市场要效益。1982~1984年,国际市场也同样不景气,但长纺注重产品质量,讲究企业信誉,供货及时准确,赢得了香港客商的信赖,保证了产品出口。3年中共出口棉纱31344件(折合5687吨),棉布748.87万米,出口产值为4318万元,占3年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
  四是抓紧技术改造,为增强企业后劲作好准备。1982~1984年,企业经济效益虽然暂处低谷,但是企业素质却明显提高。特别是1982年末,长纺设备改造经过3年的抓紧安装,中长纤维生产线配套工程全部竣工,企业增加了12000枚纱锭、144台宽幅织机的中长生产能力,1983年正式投入生产。1984年,利用新设备开发研制了33种新产品、17个花色,其中有11种产品先后投产,适应了市场选择,缓解了不景气的产销矛盾。
  总之,长纺在组织上、管理上、设备改造上和生产经营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缓解了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虽然在全国纺织行业不景气的大萧条中“无力回天”,但却为走出“低谷”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1985年,纺织行业的春天来了。纺织产品在市场上由滞销逐渐变为畅销。长纺由于有3年整顿时打下的基础和3年“低谷”中作好的准备,在恢复卖方市场后,通过狠抓企业体制改革和生产建设的发展,使企业素质和经营管理有很大提高,在产品畅销的大好形势下,4年迈出4大步,连续4年保持利税创千万元的佳绩。198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707万元,比1984年提高25%;实现利税1047万元,比1984年提高了74.5%。198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051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利税1560万元,比上年提高49%。198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036万元,再超亿元大关;实现利税1775万元,比上年又提高13.8%。1988年,在原材料涨价供应紧张的不利因素影响下,仍完成产值9626万元,实现利税2011万元,创建厂以来最高纪录。
  在经济效益巩固提高的同时,企业抓紧技术改造和对外开放。1987年开始筹建15000锭厂房,成立专纺车间。到1988年末,已基本安装了10000锭环锭纺(FA503型细纱机25台)和4台RU04气流纺及全部配套的前纺设备,使长纺增加了纺纱能力,提高了企业竞争力。1986年开始与香港合资在深圳建厂,1987年“春明针织股份有限公司”建成投产,长纺开始对外开设了窗口,增强了企业出口创汇能力。
  长纺从1967年建成投产,经过全厂职工的辛勤劳动,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截止到1988年末,总计生产棉纱124.8万件(折合226437吨),生产棉布54277万米,向国家上缴税金2.5亿元,相当于建厂总投资2487万元的10倍。
  20多年,长纺为国家和长春人民做出了贡献,同样也得到上级领导机关的重视和关怀,并给予了崇高的荣誉——
  1980年,被市政府表彰为“新长征先进集体”,被省政府评为“企业整顿优秀单位”;
  1981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吉林省先进企业”;
  1982年,被市政府命名为“出口先进单位”,被中共长春市委命名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1984年,长纺生产的“参花牌”精梳32支纯棉纱和JT/C45×45涤棉细布,同时获得“省优质产品”称号;
  1985年,被市政府评为“企业整顿一类企业”;
  1986年,被中国纺织工业部表彰为“安全生产连续三年‘三无’先进单位”和“全国纺织系统教育先进单位”。
  1987年,被省政府评为“企业管理省级先进企业”。
  1988年,被省政府评为“省全面质量管理创奖予评企业”。
  长纺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还注意职工的物质利益,逐步改善职工的生活条件和提高职工的收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职工年平均收入643元,月平均收入53.58元;10年后的1988年,职工年平均收入1748元,月平均收入145.67元,提高了2.72倍。建厂后共建筑职工住宅楼和平房109栋,住宅面积达67557平方米,共有1919户职工家属居住在厂区,有1400户职工用上了液化气。除此之外,子弟学校、职工医院、液化气站、职工食堂、保育院、倒班宿舍、浴池等生活福利设施也日益完善。
  在改善职工物质生活的同时,还注意丰富职工的文化娱乐生活。长纺先后建成了俱乐部、图书室、游艺室、体育场等文体娱乐设施,经常开展读书指导、知识竞赛、文艺汇演、服装表演、书法、美术、摄影展览及各种球类、田径等体育比赛活动。1987年又修建了一个320平方米、设施齐全的舞厅,使全厂职工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在环境方面,全厂绿化植树1.6万株,绿化覆盖率为28%,绿化面积约5万平方米。有120平方米的花房暖窖,每年为全厂培养各类花卉近万株。每到夏季,厂区大道两侧鲜花竞放,为职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二、长春市棉织厂
  长春市棉织厂是1959~1962年间逐渐由3家公私合营企业合并而成的。1962年更名为“地方国营长春市棉织厂”,厂址在长春市二道河子区岭东路21号。建厂初期由市一轻局主管,1979年划归长春市纺织公司所属。
  长棉的前身是东泰棉织厂,该厂最早开工年限是1949年,当时长春解放后,政府号召私营业主重振私营企业,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辛德贵等私营股东开设的东泰棉织厂在此时应运而生,最初厂址在南关区二马路。1956年1月,由23家私营业户合并成“公私合营东泰棉织厂”,当时有职工289人,织布机166台,其中旧式(日本产)铁机54台,木制织布机112台,年产棉布68415疋,产值201.7万元。1958年“大跃进”中,职工人数增加到414人,织布机124台,其中铁机54台,木机减少到90台,其他纺织设备开始增加。厂址经扩建后迁到二道河子区岭东路21号,占地面积4785平方米,建筑面积2181平方米,生产厂房面积1808平方米。主要产品为劳动布、斜纹布和花条布等,年生产能力230万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6万元,净值2.4万元,均为私方资产。
  长棉的另一个前身厂是四海棉织厂,最早开工年限是1939年,初期地址在二道河子区恒河四条,后迁到东盛大街121号,占地面积79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99平方米,生产厂房面积2099平方米。该厂是1956年1月由25家私营业户合并而成的,刚合营时拥有职工242人,织布机140台,其中铁制老机28台,木制织机112台,正常开动120台。年产棉布34437疋,产值171.6万元。1958年职工人数增加到439人,设备不变,生产品种为棉布、帆布,年生产能力260万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万元,净值0.9万元,均为私方资产。
  当时,东泰和四海两厂均隶属于长春市棉织公司,1959年两厂合并为一厂,称“长春市公私合营东泰棉织厂”。1962年,东泰棉织厂又兼并了南关区毛纺织厂,3家合并后更名为“地方国营长春市棉织厂”。
  毛纺织厂是1956年由60家个体业户合并的,原名是“南关区格线厂”,隶属于南关区工业局主管。1956年合并时有职工331人,拥有木制捣线机11台,木制拈线设备62台(3460锭)。设备均为自制木制手动设备,十分落后。主要产品是:股格线、青光线和兰、排球网、手提网袋等。生产能力为:32s/2股格线每月30捆,青光线每月1万只,鱼网线每月2400斤,球网2000个,旅行网袋2000打。该厂址分散在南关区桃源路一带的5处生产点,管理十分不便。
  1962年合并后,总厂区占地面积94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24平方米,生产厂房面积3907平方米,厂区分为二处。合并初期人数为851人,1962年精简后为764人。拥有主机设备362台,其中织布机246台(铁制老机82台,木制机164台),整经机11台(铁制机4台,木制机7台),木制络经机13台,木制络纬机12台,木制捣线机11台,木架拈线机3517锭/63台,土钢领式拈线机540锭/6台。以上设备均是无型号的老式和自制设备,十分陈旧,生产效率低下。生产能力为年产棉布320万米,主要产品有鞋用帆布、脱脂纱布和脱脂棉等。当时因开工不足,设备利用率仅为55.76%。1962年实际年棉布359.2万米,工业产值451.6万元。
  1963年,长棉第一次扩建厂房990平方米,从上海购进旧铁制织布机143台(这是国产1511M系列织机的第一代型产品)。1964年后,6跨锯齿式厂房竣工,并全部淘汰了木制织机。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建筑面积达6075平方米,厂房面积5350平方米,职工人数达822人。拥有各类纺织设备528台,其中织布机275台,开动225台,全部是铁制动力织机。生产能力从1963年的350万米提高到650万米,生产品种是帆布和棉坯布2大类7个花色品种。1966年生产棉布709.3万米,完成产值747.6万元,实现利润92.9万元。
  1967~1978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企业的生产水平提高缓慢,但经过全厂职工辛勤劳动,企业的总趋势还是不断发展。1972年全厂职工841人,其中生产工人624人,非生产人员217人,其中管理干部94人,工程技术人员8人,仅占全厂职工的0.95%,技术力量相当薄弱。拥有主机设备285台,其中织布机248台(1511型自动织布机80台,1511型普通织布机60台,国产喷气织机12台,永生型老机40台,迪更生式老机40台,1515W型织机16台),拈线机12台,并线机2台,槽筒机7台,络纬机9台(其中自动络纬机6台,旧式木制机3台),整经机6台(其中铁制机3台,木制机3台)浆纱机1台。这些设备除自产12台喷气织机,其余还是1966年以前的老设备。年生产能力857万米,其中棉帆布560万米,浆纱织物297万米,综合生产能力是720万米(考虑到主、辅机配套和劳动力情况)。1972年实际生产811.1万米,设备利用率达到93.23%,单产综合水平是4.72米/台时。完成产值1011.6万元,实现利润80.57万元。在品种上除生产棉布、帆布外,还开发了维棉产品。
  1978年以前,职工人数达903人,其中生产工人728人,管理人员89人,工程技术人员10人,占1.1%。设备主机拥有量263台,其中织布机216台(1511型自动织机增加到120台,1511型普通织机60台,喷气织机36台),全部应用国家定型产品,淘汰了日产老式织机。年生产能力达900万米,综合生产能力为780万米。1978年生产的产品有303斜纹布、帆布:48×36,56×44,76×30和68×25计2类5个品种。年产量834万米,完成产值1078万元,实现利润80.2万元。
  1963~1978年的15年期间,长棉先后用于设备更新和基本建设投资共计约186万元,使生产能力由原来的320万米提高到780万米,翻了两番半。固定资产原值增加到186.5万元,是1962年建厂初期的6.2倍。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1979年开始,长棉开始了整顿企业基础管理和加快技术改造步伐,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推动了企业更快地发展。
  1979~1988年的10年时间里,总计投资112万元,新建厂房1241平方米,购进了1515M-75″宽幅织机68台,同时配套安装了G142-240浆纱机和1452-180高速整经机各1台、R812复拈机4台,设备总投资达66万元。使年生产能力从1978年的780万米提高到1000万米。
  在企业管理上,1979年长棉成立企业管理办公室,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从1980年开始进行恢复性整顿工作,抓了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的思想建设,调整了领导班子,理顺了全厂的管理机构,并且建岗建制,狠抓各项管理工作。1980年在上级检查验收时,获得1098分的好成绩。1983年后企业进入建设性整顿阶段,进一步修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320条及各种岗位责任制156项。同时狠抓了“四全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经济核算、全面计划管理和全员培训),在职工中培训了一批骨干,在全厂实行了三级核算等。通过这些管理制度的落实,提高了全厂职工的质量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促进了企业素质的提高,使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突破,棉布综合入库一等品率进入部颁二档水平。1985年后,企业又推行了厂长负责制。1986年,又通过抓升级工作,进行了“抓管理、上等级、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的活动。通过抓企业升级和推行厂长负责制,长棉的基础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呈现出一片新面貌。
  到1988年,长棉总占地面积3115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750平方米,其中生产厂房面积10970产方米。全厂职工1342人,其中生产工人1068人,管理人员121人,工程技术人员42人,占职工总数的3.13%。技术力量有所提高。拥有主机设备358台,其中织布机322台,年生产能力为1000万米。生产品种达到棉布、帆布和化纤3大类8个品种。1988年生产棉布854.7万米,完成产值1268.5万元,实现利润60.8万元,分别是1962年建厂初期的2.38倍、2.8倍和13.2倍。拥有固定资产510万元,是1956年的44倍,是1962年的17倍。
  三、长春绒织厂
  长春市绒织厂(简称“长绒”)的前身是恒利棉织厂,它是1956年1月由25家私营企业和手工业作坊合营成立的。合营初始隶属南关区工业处管辖,厂址在南关区南大街65号。
  建厂初期共有职工313人,工程技术人员13人,原定资产26.47万元,流动资金4万元。厂房占地面积为5290平方米,分散于南关区和二道河子区等6处规格不一的旧式平瓦房里。拥有设备总计为110台织布机,其中铁制老式机器42台,木制织机68台。厂房面积狭窄,设施简陋,主机设备陈旧,大部分生产工序还是手工操作。生产的主要产品是粗平布、帆布、派利斯和斜纹布等。
  1958年“大跃进”中,职工人数增加到779人,生产的主要品种除棉布外,还有麻布、再生布。在“自力更生,勤俭建国”方针的鼓舞下,长绒的职工以很大的热情投身于新产品开发上。当时人们把灯芯绒和平绒这些产品看成是高档产品,工人和技术人员反复试制利用木制织机改装成绒织机。厂方对此也十分重视,派出一批工人赴沈阳、辽源等地学习。1960年长绒的职工用木制织机织出了第一米灯芯绒,填补了长春市绒布产品生产的空白,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推广普及(因为当时正是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高潮中)。在当时全厂的140台织机上,灯芯绒织机118台,平绒织机22台,全部成为绒织机。这时的绒布生产还十分落后,绒布下机后靠人工用剪刀割绒,起绒是人工用马蔺根刷子一点一点地刷起,不仅慢而且质量上也不易保证。1963年,工厂安装第一台起绒机,提高了起绒生产效率,质量上也迈出一大步。为扩大绒织生产,1964年国家投资更新了100台上海产的1511M型织布机,淘汰了一些手抛脚踏的人力木机,在主机装备上改变了旧面貌。到1965年时,全厂共有职工429人,企业占地面积12475平方米,拥有织布机168台,其中100台是国产1511M-44〃新型织布机,68台动力铁制机器,并建立起配套的公用工程设置,还设有机修车间,安装金属切削机床13台,工厂初具规模。生产的产品以绒布为主,当年生产灯芯绒和平绒68万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企业将“公私合营恒利棉织厂”改名为“长春市绒织厂”,成了名符其实的全民公有制企业。
  长期以来,长绒的产品停留在“有染无印”上。1972年,长绒创历史最好水平,年产各类绒布196万米,实现产值536万元,上缴税金29.8万元,实现利润206.7万元,利税总额达236.5万元,占产值的44%。利用这一时机,企业开始在1973年开发印花绒布新产品,当时还是手工印花,但是却填补了“有染无印”的空白。印花绒布的诞生为企业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一年企业产值实现526万元,上缴税金47.8万元,企业实现利润175.5万元。但是手工印花费工费力,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长绒的职工不满足手工印花,向更高的标准——机器印花攀登。1976年开始机制印花的设计,1977年1月,在全厂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努力下,第一台半自动印花机诞生了。同年,印花绒布正式投产。色泽鲜艳的印花灯芯绒、印花平绒在长春市场上深受欢迎。
  1979年,长绒又开发了宽条灯芯绒、粗细条灯芯绒等产品,其中宽条灯芯绒还开始出口。1981年,开发了特细灯芯绒产品,以后又相继开发出中长灯芯绒等混纺绒织品。1980年以后,中条灯芯绒,杂色印花平绒、杂色细条灯芯绒等产品相继出口,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
  1984年以后,纺织品市场走向萧条,绒布产品也同样被冷落,长绒生产开始滑坡。由于资金短缺,长绒的老厂房没有得到改造,1984年1月造成了平绒车间倒塌,20台平绒织机停产一年,影响产量35万米,少获利润28万元。同年,印染车间天棚又脱落,造成停产一个月。由于这些天灾和市场不景气,使长绒1984年亏损105.9万元。直到1986年才开始扭亏为盈,实现利税23.1万元。
  到1988年末,长春市绒织厂占地面积16950.6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0188平方米。拥有设备550台,其中织布主机292台、辅机248台,通用机床15台。在册职工1300人。1988年工业总产值实际完成1160万元,实现利税60.3万元。生产各种平布、绒布354万米,是建厂初期的3倍。产品出口从1980年到1988年,已累计出口产值1265万元,为国家创造外汇500多万美元。截止到1990年,长绒共实现利润2347万元,上缴税金1303万元,利税总额3650万元,是同期建厂投资710万元的5.14倍。
  四、长春市色织布总厂
  长春市色织布总厂(简称“色织布厂”)是长春市棉纺织系统中的色织产品专业生产厂,主要产品是床单、褥单等色织产品,以后又充分利用其色织优势,发展中长仿毛华达呢,西服呢和派力司等仿毛高档产品。厂址在长春市宽城区黑水路9号。
  “色织布厂”的前身是“协力织布厂”,最早开工年份是1925年4月,私营企业家孙彝三以3千元资产额创办该厂。初建时,仅4台木制织布机和10余名工人,生产面袋子布,年产量约2万米。到1941年,已发展到铁制织机56台,生产品种扩大到可生产面袋子布,大尺布和花旗布。但在沦陷时期,受“经济统制”影响,发展十分缓慢,历史最高年产量才4万米,后期已处在时开时停的半停产状态。光复后,由于受国内战争影响下,在1947年和1948年间,协力织布厂曾被迫关闭,改做磨玉米面生意。1948年长春解放后,在党和政府“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政策影响下,协力织布厂于1950年开始部分恢复生产,为国家代料加工麻袋,1951年全面复工。同时为表示企业获得新生,改名为“新力棉织厂”。1952年生产棉布160万米,是该历史最好年产量的40倍。1954年该厂实现了公私合营。1956年6月,“德盛棉织厂”、“三支机房”等7家小棉织厂并入该厂,使织机设备扩大到100台,职工人数增加到200多人。当年完成工业产值243.2万元,年产棉布342万公尺,4年平均递增率为21%。
  1960年,“公私合营益发合棉织厂”和“地方国营长春市轴线厂”又并入该厂,企业更名为“公私合营益新棉织厂”。厂房分成3大块,总占地面积1303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095平方米,其中生产用建筑面积5432平方米。全厂在册人数997人,主要产品有棉布、线毯、轴线和格线等。由于当时正处于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原料严重不足,设备开工不足70%,当年完成产值601万元,实现利润34.6万元。当时有固定资产原值86.5万元,净值51.2万元,隶属于宽城区工业处管辖。
  1963年,该厂隶属长春市轻工业局管辖,1971年更名为“长春市色织布厂”,1980年隶属于长春市纺织工业公司,1982年更名为“长春市色织布总厂”。
  该厂从公私合营以后,国家就多次投资进行技术改造。1956年和1959年,国家两次投资共23万元,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厂房,制造了26台木制提花织机和8台床单织机。国家的经济状况好转后,1964年国家又投资6万元,淘汰了27台集中天轴传动的杂牌旧织机,更新了74台单机传动的织布机,还加装了多梭多臂装置,开发了格褥单布和格呢新产品。
  1971年到1972年,国家又投资75.6万元,建成了新厂房4556平方米,更新了国家标准定型织布机180台,并增加了配套的辅助设备,使生产面貌有了根本改变。1978年到1980年期间,投资152万元翻建4层楼厂房1600平方米、整理车间厂房700平方米,更新1515-75″多梭多臂织机100台,及浆纱机和整经机各1台、高温高压染纱缸4台等设备。增加生产能力140万米,使床单布和装饰布的幅宽达160厘米,提高了产品竞争能力。在“六·五”期间(1981~1985年)又增加1515A-75″多梭多臂织机110台,主要用于中长织物改造,生产出市场上畅销的仿毛华达呢、西服呢等,同时增加生产能力160万米。1986年到1988年,又更新GA615-75″布机20台,年增产量28.8万米,主要用于织化纤产品。从建厂初期到1988年末,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462万元,用于基本建设投资约212.5万元,增加建筑面积12298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面积为11218平方米,用于购置设备费249.7万元,更新改造设备近300台,使企业的装备能力和生产水平大大提高,增强了企业后劲。
  但是,由于只注意投资改造而忽视了企业承受能力,也造成一定失误。如1982年利用长春市汽车发动机厂改建染整分厂的改造,工期拖了3年并白白损失620万元后,又停建下马,使企业背上一个沉重包袱,从此经济效益一直没有恢复。
  到1988年末,该厂已发展到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主机生产厂房面积087万平方米,职工1617人。拥有纺织主机设备496台(套),其中织造布机292台、准整设备73台、漂染设备5台(套)。年生产能力为600万米。产品有窄(38〃)、中(43″)、宽(63″)3种规格不同花色的格布、条布、床单、褥单和一些仿毛混纺织物。所生产的中长仿毛西服呢、华达呢和色织中厚格呢等产品被评为省优质产品和省优秀新产品,产品质量信誉较高。1988年工业总产值968.8万元,最好年份1984年产值达到1733万元。由于企业有70多年的历史,设备老化、负债较多、包袱沉重,从1982年后,经济效益一直不好,处在微利和亏损的徘徊中。
  五、长春市卫生材料厂
  长春市卫生材料厂(简称“卫材厂”)是1959年由国家投资、利用二道河子区弹棉社和军属麻袋厂两处厂址改建成的,地址位于二道河子区岭东路。其前身两个小厂均是由个体弹棉业户和街道家庭妇女组成的生产合作社,其主要产品是加工絮棉(棉褥套等棉花加工品)、麻绳和麻袋等,设备十分简陋、工艺落后、产品粗糙,生产效率极低。1959年2月,国家投资25.2万元建成,地方国营长春市卫生材料厂,隶属二道河子区工业处。该厂改造了部分设备,转产卫生纱布30脱脂棉,1959年当年生产卫生纱布284.4万米,脱脂棉7吨。建厂初时,厂房是用夹板合泥构造的,且不足2000平方米,拥有15台木制织布机。1960年发展为3个生产车间、厂房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设备更新为上海淘汰的旧织机60台,从业人员达到480人。当年产值380万元,利润10万元。生产品种除脱脂棉、卫生纱布,还加工成脱脂绷带供应市场。使卫生材料厂初步具备了生产卫生材料的规模。
  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期间,企业将职工精简到340人,生产能力维持到1960年水平。由于当时是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企业发展缓慢。至1966“文化大革命”开始,卫生材料厂没有发展,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都徘徊在1960年水平上。
  1969年,企业自筹资金翻修了织布车间,将夹板房扒掉,改建成2283平方米的砖木结构、水泥地面的新厂房。但由于资金缺乏,不能安装空调装置,只是用土法上马解决空调问题,因而产品质量很难提高。1970~1974年的5年间,先后进行两次较大的设备更新改造,第一次淘汰了60台旧织机,换上120台国产1511M-44″布机,第二次又新增加80台1511M-44″织布机。200台织布机投入生产后,形成了年产1000万米脱脂纱布的生产能力,且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高。1974年还开发出涤棉细布等新产品,供应市场需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企业加快了技术改造步伐。1979年开始筹建细纺车间一万锭项目,到1980年来,4600平方米的新厂房竣工,厂房的锯齿式钢砼结构、水磨石地面。1981年4月安装了A512细纱机24台及全套的前纺配套设备,5月开始正式投料生产,总计投资276万元。使长春市增加了年产180吨的棉纱生产能力,卫生材料厂生产的棉纱除自给织布外,还可支援本市的棉布生产厂。
  1987年该厂又投资152.7万元,更新改造了一套脱脂棉后整理设备,同时还引进一套医用药棉生产设备、投资额为24万元。
  1986年利用危房改造,在知青厂建成面积为5400平方米的两幢二层楼建筑,扩大了生产面积和办公室面积。
  企业除扩大生产能力走技术改造的路子外,还通过积极挖潜、提高企业自身素质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效益。1979年后,先后经过企业整顿、强化企业管理、实行厂长负责制、扩大承包范围等一系列措施,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一定提高,产品质量稳中提高、产品消耗稳中有降。该厂生产的“长春牌脱脂卫生纱布”在1979年和1982年两次获得市优秀产品奖,其生产的脱脂棉等产品也深受用户好评。
  到1988年底,企业总占地面积152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5000平方米,其中生产用面积8950平方米,有职工132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3人,占3.3%。拥有设备490台(套),其中纺纱、织布和卫生敷料等主机设备319台(套),辅机生产设备177台(套)。生产品种由建厂初期的脱脂棉和纱布,增加到脱脂棉、卫生纱布、棉纱、棉布、绷带、棉签6种。1988年生产卫生纱布908万米,脱脂棉154吨,棉纱1765吨,棉布167.4万米,完成工业总产值1075万元,实现利税111万元,进入百万元利税大户行列。
  六、长春市化学纤维纺织厂
  长春市化学纤维纺织厂是生产化纤纱、线的专业厂家,1962年由几家私营小厂和手工业户合营而成。1980年9月12日化纤厂扩建,形成1万枚中长纺纱生产能力。该厂为南关区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地址在南关区东大街12号。1988年末有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共有职工86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8人,占2%。固定资产原值988万元,净值697万元。拥有设备:纺纱设备99台(套),制线设备24台(套)。年生产能力:纯涤纶600吨,纯涤纶缝纫线100吨;主要品种为60s、40s绦纶纱及60s/3、40s/2纯绦纶缝纫线,其中60支纯涤纶纱为省优质产品,60s/3纯绦纶缝纫线为市优质产品,以上两种产品在东北三省、河北省及国际市场有良好信誉,为吉林省服装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长春市化学纤维纺织厂由原手工业作坊发展成为有1万锭纺纱规模、机械化、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全纺企业,经历了由小到大、由简单手工到机械化连续生产的发展过程,填补了吉林省纯绦纶缝纫线用纱的空白。1988年工业总产值为1900万元,实现利润102万元,均为建厂初期的10倍以上。该企业自建厂以后,一直注重加强企业管理,狠抓产品质量,掌握市场动态,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曾被吉林省评为“设备管理先进企业”,省企业升级“预备级企业”,省、市文明单位、市效益最佳企业等光荣称号。
  长春市化纤纺织厂座落在风景优美的伊道河畔,主厂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3层楼房,车间安装有空调设备,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工厂为职工创造了比较舒适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单身职工宿舍、职工食堂、浴池等生活福利设施。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职工收入不断增加,是集体企业中效益较好的企业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该企业在大力抓好主业的同时,广开门路,发展多种经营,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长春市纺织工业的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七、长春市软装饰材料厂
  长春市软装饰材料厂(简称“软装厂”)的前身为长春市橡胶帆布厂,是由长春市棉织厂的家属服务厂逐渐发展起来的。过去的主导产品以帆布为主,年产值100万元左右,经济效益一般。
  1986年,该厂从荷兰司托克公司引进了一套干式热熔层压复合生产线,其主导产品开始生产汽车内饰复合材料,年生产能力为300万平方米。1987年4月更名为“长春市软装饰材料厂”。由于该生产线具有8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是中国当时第一条干式层压生产线,所生产的织物复合材料具有美观、挺括、舒适、吸音、保温、隔热等优良性能,是较理想的汽车内装饰材料,因而其产品供不应求。所以,“软装厂”一下子由一个大集体小厂而成为长春市纺织工业的盈利大户。该厂投产当年(1986年9月19日投产)产值就达424万元。1988年年产值达到1258万元,销售收入达1085万元,销售税金67万元,实现利润209万元,人均创利税达5565元,在长春市纺织工业系统中首屈一指。
  该厂自1986年9月投产到1987年8月的一年时间里,筛选出来自全国的各种面料100余种,粉状和膜状粘合剂20余种,试生产各种复合材料11类100余种,已经摸索出各种产品配方,完全达到国产化。为完善检测手段,保证产品出口,1988年又从荷兰引进了剥离强度测定仪,购置了原料熔点测定仪、抗静电测定仪、阻燃测定仪等检测设备,保证了产品质量达到汽车行业的标准要求。
  由于长春市有一汽集团公司,所以软装饰产品更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前途。1988年“软装厂”的层压复合材料已与一汽总厂、一汽轻型车厂和吉林微型车厂等签定供货合同。其材料已在CA141解放车、CA630旅游车、CA770红旗轿车、CA6440微型车和CA1046轻型车内安家落户。并且要以“一汽为主,兼顾全国”的战略,力争成为轻型、轿车发展需要的内软饰件总成配套厂。
  到1988年,“软装厂”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256平方米。现有职工73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1人。主要设备:层压复合生产线1条、样机1台及有关化验检测仪器;织布机60台、辅助设备15台。拥有固定资产451.5万元,净值404万元。年产层压材料300万平方米,产值4500万元;年产棉帆布170万米,产值450万元;总计产值5000万元左右。该厂虽小但志向很大,决心为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做出贡献。1988年该厂已与吉林工业大学联合对热压、热合工艺及设备进行开发研究,与加拿大、美国、韩国和日本等国联合合资合作经营,并进行技术交流,为引进设备与技术做前期准备工作。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二轻和纺织工业志

《长春市志·二轻和纺织工业志》

出版者:长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本志上限因事而异,下限止于1988年底。分志分别记述了长春市分水村二轻工业和纺织工业的发展史。总志与大部分分志都设《大事记》一章(不标数序),原则上采取历史编年体,记录足以反映历史进程和各历史阶段基本特征的大事。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