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二轻和纺织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890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293.4;F429.34
页数: 20
摘要: 本节概述了自清代至1988年长春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关键词: 地方志 纺织工业 工业史 长春市

内容


  长春市位于东经124°18′~127°02′。北讳43°05′~45°15′,地处东北大平腹地,全年平均气温4.7℃,全年平均降雨量500~600毫米,且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约7、8月份,冬春两季干旱寒冷。冬季始于10月上旬,终于4月下旬,长达半年之久。无霜期仅140~180天。因此长春地区既不能种植棉花,亦不能生长桑树,纺织原料十分缺乏,不利于纺织工业的发展,故长春地区的纺织工业起步晚,发展缓慢。
  清代末年,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外国的洋纱、铁织机和近代纺织技术也传入中国。光绪年间,洋务运动在沿海地区和关内诸省广泛掀起,“实业救国”成为时尚,纺织工业随之蓬勃兴起,纺与织分离,手工纺织为近代机械纺织所代替,城市近代纺织工业逐渐替代了农村手工纺织业。在关内和辽宁诸省已广建纱厂时,由于长春地区远离产棉区域,不具备发展纺织工业的条件,因而没有出现纺织厂家。
  据1934年出版的《吉林新志》记载:“二十多年前(约1910年左右),多山东机匠来此地(长春地区)设铺,用中国旧式木机织布;或不设铺,云游至农户承织之。俗称‘家机布’,今则亡矣。”可见在清末民初时,长春的纺织工业还局限于家庭手工纺织,且多由直(河北)、鲁(山东)乡民将“耕织结合”为特点的自然经济带到长春,将自产的棉花带到长春,进行自纺纱、自织布、自消费。这种自产自销的形式,在长春地区只局限于闯关东的乡民,为数极少,还构成不了纺织工业。
  长春地区在1912年以前,纺织工业基本属于空白,拥有5台织布机以上的作坊只有4家,都属家庭手工业性质。1912年达到12家,以后逐渐有所发展。到1919年,长春的纺织业出现了第一个黄金时代,尽管是手工纺织,还是有了很大发展。这时纺织厂包括作坊达700多家,织布机(脚踏木机)达到2800多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许多国家发生经济危机,这也冲击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使略呈生机的长春纺织业遭到挫折而一蹶不振。特别是日本等国家的纺织品挤进东北市场以后,长春纺织工业再受冲击,急剧走向萧条,织布工厂相继关闭。到1921年以后,织布工厂锐减到90家,织布机减到360台。1923年以后,随着棉纱和棉布的生产在世界上出现了稳定局面,再次开业的工厂增多。到1928年,长春有织布工厂260家,织布机1400台,年产大尺布20万尺、花旗布5万尺。此时,手工纺织逐渐被机械纺织取代,生产形式开始由家庭手工业向工厂形式转化,手工木织机逐渐被动力铁织机代替。一些有远见的民族企业家出于抵制洋货、发展自己的目的,开始注意到“品种改良”及提高产品质量的问题,成立“同业公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如民国十七年(1928年)《长春总商会第108号公函》记载:“查城埠区域,织布工业大小二百余家,粗具工厂规模者二十余家,向以木机织大布。自欧风东渐,社会习尚变迁,始仿行西法,有改用铁机者,惟所出织品仍远逊舶来之精美。土布工业大受影响,利权外溢,莫可计算。缘以营此业者,直鲁两省贫寒人居多,自幼学习工艺,每多未受教育,只知手舞足蹈,穿梭引线。对于织品应如何改良,外来布匹当如何抵制,俱各茫然莫解。长此自为风气,泥守旧法,织布工艺难望发达。商等为研究织品改良,挽回外溢权利起见,爰召集殷实同业开会公决:遵照部颁工艺同业规则,组设长春织业公会。”可见当时的企业家们已认识到联合起来,“组设同业公会”,执行统一的工艺技术标准(即“同业规则”),应用西方先进管理经验,提高产品质量(即“织品改良”),才能达到占领市场、抵制洋货、防止“权利外溢”的目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前,长春兴建的应用近代纺织技术、粗具生产规模的织布工厂有:王执理的自强工厂,建于1919年4月,有资产额13000元;孙彝三的协力工厂,建于1925年4月,有资产额3000元;杨寿昌的庆升源工厂,建于1927年3月,有资产额1000元;许子丰的福民工厂,建于1931年8月,有资产额1200元。
  比棉纺织业早产生的当属服装行业,因为服装行业是“衣、食、住、行,人之根本”,且受纺织行业影响较小。早在清代末期,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服装业户就已经存在。到民国初期,制衣行业已相当普遍。据《长春县志》记载,民国二年(1913年),长春的手工业铺已达671个,其中成衣业铺66个,占所有手工业铺的十分之一。可见制衣业早于纺织业。
  与棉纺织相配套的印染业发展也较早,清末民初或更早些时候,长春就有染坊,利用原始的技术对纺织品进行手工染色,加染粗布(当时的大尺布)、市布和洗染旧衣。到民国初期(20世纪20年代前)印染业已发展到54家,从业人数501人,拥有染槽等设备47台(套)。据民国十五年(1926年)《长春总商会公函》记载:长春染色向以靛染为主,所染各种布疋,为人民日用所必须,而颜色优美,尤为内省各埠所公认,故长春染商在东三省商务历史上曩称兴盛。”当时的染色技术用植物泡制染料,虽然颜色优美,但色泽单一,以青蓝色为主。20年代以后,进口染料(化学染料)进入长春,特别是舶来洋花布充斥市场,使长春的印染业受到冲击,一些染坊纷纷关闭。到1932年时长春的染厂仅存两家,资产额为5600元,从业职工24人。
  长春的针织业中织袜业发展较早,由于中国人有穿袜子的习惯,家庭手工业把生产袜子看作是一种有利可图的营业。当时在长春,舶来品虽精美,但价格与人民生活水平不相适应。因而,在城内内盛兴小规模的手工织袜厂。1930年以前,长春的织袜厂家约有50多个,从业人员二、三百人。1931年后,受日本织袜业者的冲击,一些手工业织袜作坊相继倒闭,织袜业的盛况不见了,仅剩下十几家工厂维持生产。其产品比较优良,当时可与奉天、辽阳等地产品相媲美。到1931年止,长春兴建的织袜厂主要有:姜会沈的恒利工厂,建于1925年3月,有资产额500元;郭长瑞的瑞兴成工厂,建于1926年8月,有资产额100元;周公甫的公亿盛工厂,建于1929年1月,有资产额500元。
  由于长春地区不产羊毛和蚕丝,毛纺织和丝织业发展为更为落后,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前,毛、麻、丝纺诸业均属空白。
  二
  1932年,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成立,长春成为伪满“国都”。为加紧对中国军事侵略和物资掠夺,日本在纺织工业上严密控制,廉价掠夺劳动力。一方面输入比较先进的设备,加大对纺织工业投入;另一方面利用廉价劳动力疯狂掠夺纺织原料资源。1931~1937年期间,用于纺织工业的投资增多,电力织机和其它设备输入量增加,长春新建了一批织布工厂和织袜工厂。据不完全统计,1932年时长春有织布和织袜工厂14家,资产额236500元。新建的工厂有福和厚、顺兴、源兴成、兴发、长发、志升祥、顺记等。1934年后,又新建启明、文兴成、同源泰、德源成、福和、永兴长等工厂,生产能力逐年增强。
  印染行业是从染坊发展起来的,1932年有较大的染厂两家。1934年,陈国兴、陈国隆兄弟组建了东兴染色厂,当时有卷染槽4台,工人16名。1937年,东兴染厂发展到38人,有染槽24个,年产染色布100万米。1938年,新建了裕华染织厂,有染槽18个,织布机50台,年生产能力将近100万米。这两个厂的产品主要有:青布、蓝布、灰布和草绿布。
  随一些日本人来长春开设工厂和店铺服装业,加工西服和时装一时兴盛起来。据《新京特别市工商名录》记载,长春有据可查的服装厂(店)97家,从业人员均是中国人。
  1937年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战争打响,因军费开支很大,已无暇顾及伪满洲国的发展。由于纺织原料缺乏,机械设备和零配件难以购求,能源供应不足,加之中国人民抗日活动加剧,使伪满洲国内外交困,致使纺织工业陷于混乱状态。1937年5月1日,伪满政府公布“重要产业统制法”,开始实行“纤维国策”。结果是杂纤维生产原价超过棉花两倍有余,而制成织布质量又较之棉布相差甚远,既难解决原料缺乏,又难销售产品,迫使纺织工业再陷困境。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实行经济统制,设立很多管理机构,控制所有的纺织品生产和销售,造成一些纺织企业倒闭破产,所剩几家工厂也被迫合并成立股份公司,被控制在日伪统治者手中。据《东北经济小丛书》记载:沦陷时期,在长春设有“东亚工业股份公司”进行棉织生产,有职工50人,裹腿机24台,织带机17台,每月生产裹腿5000副、织带62000米;“新京机械染色加工工业组合”有11个工厂搞染色加工,职工134人,资产额13500元,染布机98台,干燥机9台,拉幅机5台,每月生产染布43000匹、棉线6810捆;“新京织物制造业组合”有11个工厂,职工450人,资产额44000元,宽幅织机503台,窄幅织机267台,每月生产棉布28342匹、毛巾16000打、裹腿1600打;“新京编织工业组合”有11个工厂,职工258人,资产额33500元,电力织袜机39台,人力织袜机607台,织手套机70台,织丝袜机369台,每月生产棉线袜119160打、军袜及手套12360打、丝袜33210打。由于后期侵略战争加剧,伪满洲国的经济更加萧条,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剥削和疯狂掠夺,使东北人民生活更加痛苦不堪。到1945年“八·一五”光复时,残存下来的几家纺织厂几乎全部由于原料不足、设备配件缺乏而处于停业和半停产状态。
  国民党占领长春期间因受战乱的影响和破坏,本已衰落的纺织工业更加残破不全。由于原料十分缺乏,只好靠再生纤维加工,使多数工厂开工不足或破产倒闭。这时,个人织布业却迅速发展起来,一人一机手工操作的原始生产方式开始重现,使本来就十分落后的长春纺织工业一下子倒退了几十年。光复以后,一些实业家想励精图治重振家业,但是客观环境使他们不得施展。虽然当时也兴建了一些织布工厂,如辛德贵等7家股东集资37000元兴建了东泰棉织厂,有动力织机34台,其它附机5台,从业人员68人。但是总的趋势是经济凋零,走向衰败。到1948年解放前夕,吉林省无一枚纱锭,只有简单落后的单织厂、织袜厂和麻袋厂,全省约400多台织布机分散在长春、吉林和四平等地区,仅能生产质量低劣的粗布800多万米、麻袋20多万条,以及用纱量不到500件(折合90吨)的针织品(摘自纺织工业部1981年编的《新中国纺织工业三十年》)。1948年长春市较大的单织厂有协力、裕昌源、东泰、四海、益发合等,染色厂有裕华和东兴。这些企业规模小,设备简陋、工艺落后,生产品种单一,产品技量差,成本高,且又大多属于半成品加工性质,长春市的纺织工业因此呈现出有织无纺,有染无印,相互不配套,形不成体系。因而根本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在市场上更没有竞争力,城乡人民需要的纺织品几乎全靠外省供应。
  长春的纺织工业从20世纪20年代到解放,近40年中徘徊踏步、发展缓慢,有原料缺乏、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的原因,也有外敌入侵、长年战争的影响,加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致使长春的纺织工业渐渐衰落,走向谷底,落后于关内诸省几十年,比辽宁省和本省的四平、辽源等地也落后十几年,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
  1948年10月长春解放,长春市的纺织工业开始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1949~1957年是中国国民经济走向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长春市人民政府对纺织工业企业进行了接收、恢复、建设和发展工作,积极鼓励和扶持私营工厂,拿出一定资金投入生产,使一些倒闭和停产的企业迅速恢复生产,一些小工厂和手工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产量大幅度增加。到1952年时棉布年产量由解放前的不足500万米增加到1167万米,年产值由不足200万元增加到1321万元,分别提高133%和560%。在战争时期背井离乡的服装业户也纷纷回长春重操旧业,服装业恢复得最快。到1949年时,已有成衣店307家,职员605人;有被服缝纫业199家,从业人员381人,总计986人。到1953年时,服装业户已达846家,从业人员1621人。
  1953年国家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开始。由于全市的小企业、小作坊十分多,给管理带来很多麻烦。企业大多规模小,设备陈旧,资金少,生产水平低下,产品的质量差、浪费大、成本高。为强化归口管理,1955年10月,市政府成立了“长春市棉织工业公司”,这是长春市第一个纺织行业管理部门。当时长春市棉纺织业户77户,从业职工1198人。其中私营工厂59户,公私合营1户,共有职工1005人;个体手工作坊17户,从业人员85人。经过近一年的合并改造,到1956年时全市的棉织工厂合并为恒利、协办、益发合、东泰和四海等几大家公私合营工厂。东兴染厂和裕华染厂合并为东兴染色厂,有职工120多人。针织手工业户成立了长春市手工业合作社针织厂。全市的服装业户相互合并,组成了21个被服生产合作社。同年,一些手工业户自动组合,建成了长春市棉毯厂和长春市轴线厂等集体企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58年,国民经济发展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同时“高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运动风卷全国。在“总路线”指引下,长春市加快了纺织工业建设步伐,使生产迅速发展。到1959年形势急转直下,刚刚起步的纺织工业建设跌入低潮,接着又受到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1963年后,按照“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长春市纺织工业进行了部分调整,有些企业得以充实,为1965年获得生机奠定了基础。
  1958年,长春市合并和改建了一批单织厂,变公私合营为国营企业。如:将协力和益发合合并改建为长春市色织布厂;将恒利棉织厂合并改建为长春市绒织厂。同时,开始计划筹建长春纺织厂。1959年,长春市卫生材料厂、长春市针织厂相继改建投产。同年,东泰和四海合并成长春市棉织厂。到1965年以前,一大批区属纺织企业建成投产,如南关区桃源格线厂、市二针织厂、市三针织厂、南关区化学纤维纺织厂、南关区全安针织厂、二道河子区八里堡棉织片带厂等。1965年1月长春市服装鞋帽公司成立时,下属服装企业40个,共有职工4744人。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项目增多,生产能力得到增加。但从1959年始,产值和产量却停滞不前。以1964年与1958年相比:1964年局直属纺织企业产值为2491万元,1958年的3073万元低582万元。1964年棉布总产量11465万米,扣减卫生材料厂生产的4804万米卫生纱布(因1958年该厂没建),实际棉布产量为666.1万米,比1958年的765.9万米少99.8万米。
  1966~1975年是国民经济第三和第四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同时也是“文化大革命”动乱的10年。“文化大革命”运动使全国的经济受到极大干扰和破坏,长春市的纺织工业也不例外,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特别是1967、1968两年,纺织工业生产急剧下降,以后又逐步地发展。总的来说: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长春市纺织工业取得了成绩,结构日趋完善,产品品种和花色日益增多,产品质量有所提高,逐步地向比较完善的纺织工业体系发展。
  1965年11月,纺织工业部批准长纺续建工程扩初设计,在1962年下马停建的基础上进行续建。经过一年多的基本建设和设备安装,1967年1月开始有一万锭试车投产,5月开始有4万锭三班倒正式生产。长春市自此拥有80400枚棉纺纱锭、1120台织布机的中型纺织企业,有了完整的棉纺织配套生产体系。同时,长纺也是当时东三省较大的纺织厂,结束了吉林省长期“有织无纺”的历史。单织厂也有较大的发展,除原有的工厂扩大生产外,1966年新建了长春市二道河子区毡织厂,1970年又建成了农安县棉织厂。
  1966年,长春市东兴染色厂改建,“文化大革命”中改厂名为长春印染厂,1970年迁厂同时进行扩建,1974年后建印花生产车间,使吉林省纺织工业印染配套,结束了几十年“有染无印”的历史。1975年该厂从日本进口2套新设备,增加1条的确良生产线,使印染能力提高到4000万米,接近中型企业规模。至此,长春市的纺织工业中纺纱、织布、染色、印花开始配套生产,但纺、织、染加工能力不平衡,织布能力大于纺纱和印染能力,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状况。
  针织复制业也有了较大发展。长春市针织厂1965年购置80台自动袜机,又投资5万元建成漂染车间,1966年又建成印花车间。同年,长春市毛巾厂建成投产。1970年成立长春市第二针织厂(从一针分出,为国营厂,与1959年建的二针织厂不是同一个厂),同时扩建化纤锦纶丝弹力车间,专业生产棉、化纤和尼龙丝袜。
  除新建、扩建工厂外,还对老厂增加投入,扩大再生产。1971~1975年第四个五年计划中,仅对长纺、长印、长色织布、毛巾厂和一针织5个厂就投资433.26万元,把这些企业“填平补齐”,完善了配套改造,使生产能力得以更好的发挥。
  但这10年中,也正是受“文化大革命”干扰的10年,由于政治运动造成管理上的混乱,使本该高速发展的纺织工业处在徘徊前进和低速增长的阶段。以新建厂的长春纺织厂为例,刚刚建成投产的新厂没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10年中一直没能达到设计最佳生产能力。并在很长时间里管理混乱,生产没能走上正轨,妨碍了企业素质的提高。该厂建厂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受“工业学大庆”影响,砍掉了一些必要的配套设计,造成“先天不足”,以后不得不“填平补齐”进行技术改造,加大了浪费,影响了企业的后劲。特别是大搞“狠抓生产领域里的阶段斗争”,造成职工思想混乱,领导干部不敢理直气壮地抓生产,结果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迟迟不能建立和落实,影响了生产力发展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文化大革命”10年中,长纺刚刚建成投产,设备新,是设备状态的最佳年龄,本应生产出最好、最新的产品,结果由于企业素质低,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波动十分大,且产品产量、产值、利润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低速徘徊,产品档次在低水平上延伸。如10年中产值一直徘徊在5000万元左右,与同规模的兄弟厂家相比,属中、下游水平。产量一直徘徊在5~6万件上,历史最好的1975年年产61000件,与设计生产能力年产8万件相比,低24%,远远达不到设计生产能力。在质量上,棉纱一等一级品率徘徊在90%左右,棉布入库一等品率徘徊在75%左右,都远远没有进入部颁三档水平。在同时期,与同行业比都属下游水平。
  四
  1976~1988年是长春市纺织工业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变化最大、发展最快的时期。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1979年开始,经过了3年的国民经济新的调整时期,各个企业都得到较好的整顿,管理水平和企业素质有较大提高,在生产建设、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上3年迈出三大步。
  在企业整顿和强化管理上,重点抓了3个面的工作。一是大打质量翻身仗,突破产品质量关。各企业都建立健全了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完善各个半成品车间和小指标考核制度,并配合打质量翻身仗,开展了各种以质量为中心的生产竞赛活动。通过这些措施使产品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棉纱一等一级品率3年完成的指标分别为:1979年98.75%,1980年99.61%,1981年99.78%,年年都有新突破,进入部颁一档水平。棉布入库一等品率,长纺3年的指标分别为:1979年83.68%,1980年93.54%,1981年93%,长棉在1980年达到94%。这些指标已进入部颁二档水平。二是狠抓均衡生产,强化生产调度管理,合理发挥各工序的效能,提高设备运转率和使用效率,使产量大幅度猛增。棉纱1979年为10320吨,1981年为13620吨,提高了32%;棉布1979年为4198万米,1981年为5994万米,提高了42%(局直属企业数字)。三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操作水平。从1980年开始,纺织系统内大面积开办文化补习班,举办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班和技术表演赛。通过职业练兵,职工的操作水平普遍提高,涌现出一大批操作能手的技术标兵。如长纺的细纱挡车工马杰和刘国英,代表吉林省出席了全国纺织女工技术操作表演大赛。马杰荣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刘国英被命名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在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上,一是从1979年以后纺织工业加大了投入,促进了纺织工业的的发展。通过总结30年的经验,各企业都充分认识到: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企业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技术进步上。因此各企业都相继新建、扩建和改建一些厂房,增加了当时颇为先进的设备和生产线。1977年,长春市卫生材料厂开始筹建1万锭纺纱车间,1980年投入生产,使该厂增加了4600平方米的厂房和1万锭纺纱生产车间。长春市南关区化纤厂扩建后,形成1万锭中长纱生产能力,1980年正式投产。长春纺织厂1980年更新了30台A513M细纱机,形成了1.2万锭中长纤维纺纱生产线,并自建7500平方米厂房,增加了144台75″宽幅织布机,形成中长纤维从纺到织的一条龙生产线。1980年,长春印染厂更新了1套8色印花机,扩建了印花生产线,还新增了涤棉和中长两条染整线。为了生产涤棉产品,又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解决了涤棉染色印花问题。到1982年,长春印染厂达到年产5000万米的生产能力;其中涤棉1000万米,纯棉3000万米,印花1000万米。1981年,长春市第一针织厂从德国、日本等引进经编机和纬编提花大圆机。长春市第二针织厂新增了涤纶和锦纶加弹丝生产线,逐渐完善了长丝产品的配套生产。1979年,长春市毛纺织厂投资462万元进行了扩建,开始生产纯毛毛毯和化纤毛毯。1981年,长春市第一毛纺厂开始计划筹建。除这些较大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外,还进行了设备更新改造。如长棉1978年更新了60台1511—44″自动换梭织机和配套安装浆纱机1台。绒织厂安装了感光印花机、起绒机、烧毛机等染整设备8套等一些重大的技术改造项目。这些更新和改造不仅扩大了生产能力,而且使产品档次和质量也有了很大改善,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增强了企业基础素质。二是在强化技术改造的同时注意开发新产品,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1980年市场上化纤产品走俏,特别是精梳的确良产品十分畅销。长纺和长棉二厂都及时把握信息,开发了精梳45s涤纶纱和JT/C45×45涤棉细布。长绒,1978年开发出色织平绒布、1981年开发出精细灯芯绒布,这些产品在当时市场上都走俏一时。1979年,长春市毛纺织厂生产的人造毛提花毯被命名为省优质产品,在市场上十分抢手。长春印染厂开发生产的的确良印花布不仅填补了省内空白,在纺织市场也十分畅销。这些新产品适应了市场选择,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如长纺1980年新产品的产值为4201.1万元,占当年总产值的50%,获得利润282.9万元,占当年总利润的34.6%。三是使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扩大企业的销售渠道,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1978年局属10个企业(当时不包括长纺、长纺是1984年下放市属的。也不包括服装行业,服装是1987年划归纺织的)出口总额为306万元,到1980年已上升到1530万元,增长了4倍。长春纺织厂的产品是1980年开始打入国际市场的,当年出口棉纱1700件(折306吨)、棉布50万米,出口产值739万元,占全年总产值的9.25%。1981年出口棉纱2008件(折361.4吨)、棉布520万米,出口产值1462万元,比1980年提高了1倍,占全年总产值的14.33%。而服装行业从1972年就开始出口,到1980年已累计出口服装790万件,出口交货值近1.7亿元。这些出口产品不仅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而且为国家创造大量外汇。
  1982年下半年后,纺织产品市场发生变化,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国家计划开始由全部收购变为选择收购,产品出现滞销,各企业的经济效益滑坡,实现利润逐渐减少,到1984年部分企业开始亏损。
  1985年纺织产品由滞销逐渐转为畅销,纺织工业又迎来了春天。由于长春市的纺织工业在3年整顿中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暂处“低谷”的1982~1984年中,又都注意到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强化企业管理、提高应变能力问题,因此在恢复卖方市场后如虎添翼,重振雄风。1985年当年,纺织行业中的所有局属企业全部扭亏为盈,除长纺创利税过千万元外,过百万元的利润大户有3家。
  1981~1985年是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这5年里中间经过了两年半的产品滞销,又经过两次纺织品原料价格大调整冲击,影响了纺织工业的正常发展。但总的来说,长春市的纺织工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还是获得了较大发展。1985年,纺织局直属企业工业总产值25356万元,比1980年增长16.4%,平均年递增3.1%。棉纱1985年生产15072吨,比1980年增长20.7%,其中化纤纱占33%,比1980年提高13.2%;棉布1985年生产5298万米,比1980年增长6.9%,其中化纤布占40%,比1980年增长13.8%;印染布1985年生产2228万米,其中化纤布占32%,比1980年提高11.2%。1984年,长春市第一毛纺织厂建成投产,1985年生产精纺呢绒55万米,填补了长春市没有精纺毛织品的空白。人造毛毯1985年生产26万条,比1980年增长106%,其中混纺毛毯占26.9%,填补了长春市的空白。1985年出口产值1450万元(不含服装),占全年工业总产值的5.7%。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总投资8815.6万元,平均每年投资1763.13万元,使生产能力得到增加,品种结构发生变化,纺织工业的行业布局达到基本合理。在“六五”期间新形成的主要生产能力有:4800锭精梳毛纺生产线;中长印染布1000万米生产线;绒织染整600万米生产线;圆网印花布600万米,丙纶针刺地毯180万平方米,中长纱纺锭22000枚及配套宽幅织布机395台等。以上新增生产能力在1985年前已全部建成投产,发挥出应有的效益。此外,已经转入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继续实施的项目有:色织布染整700万米及配套110台“窄改宽”的技术改造;长纺增加的90台宽幅织机改造等。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新技术、新工艺6项,推广国内新技术7项,其中获奖6项。共开发新产品134项,其中被评为省优秀新产品19项,评为省优质产品17项,开发新花色3412个。
  1986~1988年是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前3年,也是我国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3年。这3年里,纺织产品继续保持卖方市场,客观条件十分有利,是纺织工业高速发展的3年。主要标志为:
  1、企业体制深化改革
  1985年后,各个企业都开始实行厂长负责制,突出了厂长的中心地位,发挥了厂长的中心作用。在企业内广泛开展承包制,落实经济责任制,拉开分配档次,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同时,各企业注意抓思想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促进企业内部经营体制的深化改革,涌现出了像长纺马杰、长棉卞忠云等一批国家先进典型和劳动模范。
  2、经营管理水平普遍提高
  1985年后,各企业都在企业经营体制上转轨变型,在企业基础管理上狠下功夫,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修定完善了各种类别的保证措施。各企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开展方针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标准化管理等多种形式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市纺织工业局积极推动各企业的经营管理,开办了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全局TQC受教育面占职工人数的30%,促进了各个企业的素质提高。
  3、出口创汇大幅度增加
  1986年,国务院根据改革开放的方针、急需增加外汇储备及纺织产品在国际市场走俏的实际情况,向全国纺织系统提出了“扩大出口创汇,支援国家建设”的战略口号。长春市的纺织工业积极响应,加强了出口创汇的工作,通过省外贸、大连口岸等部门的合作,使出口创汇大幅度增加。1986年全市纺织产品出口交货值6870万元,占全年总产值的22%,创外汇1600万美元。1987年出口交货值达1.2亿元,占全年总产值的33%,创外汇2500万美元。1988年在原材料涨价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仍完成出口交货值9820万元,占全年总产值的28%,创外汇超2000万美元。长春市纺织产品出口交货额在全省同行业中占55%以上,其创汇额度仅次于粮食产品,居全省第二位。其中仅长春纺织厂一家企业,1986年就出口棉纱4412吨,出口棉布556.8万米,出口产值2574万元、占全年产值的23.3%,创外汇867.3万美元。1987年出口棉纱3615吨,出口棉布1622.3万米,出口产值5235万元,占全年产值的47.4%,创外汇1300万美元。1988年仍出口产值4280万元,占全年总产值的44.5%,创外汇超1000万美元。
  4、生产建设逐年发展
  在“六五”计划得到较大发展的基础上,“七五”期间各个企业都加快了技术改造步伐,使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生产建设逐年发展。“七五”期间,全系统用于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的资金计划为10674万元,其中外汇1450万美元,建设和改造项目45个。1986、1987两年中已完成投资额3763万元,其中用于基建工程费645万元、设备购置费2040万元、技术改造费438万元,已开工项目26项。到1988年底,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15项,主要有:长春纺织厂一万锭专纺车间,其中引进4台RVO4德国产气流纺纱机,1989年可望投入生产;长春印染厂的溢流染色机改造;卫生材料厂的脱脂纱布后整理改造;第一毛纺厂的丙纶短程纺丝工程等。其中长纺的一万锭专纺项目每年可生产棉纱2600吨,缓解了长春地区棉纱供应不足的矛盾。一毛纺厂的丙纶短丝生产线填补了长春市没有丙纶纤维生产的空白,解决了丙纶针刺地毯原料不配套的矛盾。而长春市5家服装厂引进的国外缝纫设备,对提高长春市的服装产品质量、扩大出口创汇,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1986~1988年,丝织行业产值、效益双丰收,3年迈了3大步。全地区纺织工业总产值:1986年为33097万元,1987年为36624万元,1988年为35697万元。实现利润:1986年为728.8万元,1987年为1606万元,1988年为2657.7万元。上缴税金:1986年为2116万元,1987年为1739.3万元,1988年为2365.5万元。到1988年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总计实现利税5023.2万元,比1987年提高82%。其中预算内企业实现利润2029.1万元,比1987年增长37.6%;上缴税金1467.5万元,比1987年增长32.7%;销售收入完成31741.4万元,比1987年增长11.7%。
  1988年,纺织行业棉纱总产量为15162吨,棉布产量6696万米,印染布4411万米,毛毯39万条,精纺呢绒64万米,袜子409万双,棉毛衫裤220万条,毛线263吨、毛巾258万条,针织服装130万件,各类服装175万件,针刺地毯42万平方米,弹力丝86吨,丝织品19万米,衬衫124万件。
  至1988年,纺织行业产品质量稳定提高,产品结构有所改善;省考核的4项质量指标全部超额完成计划,稳定提高率为100%;市考核的17项质量指标稳定提高率达99.5%;优质产品产值率达到44.8%。
  五
  长春市纺织工业从1948年解放到1988年,已走过40个春秋,在坎坷中不断发展壮大,至1988年已成为门类齐全、具有一定实力的行业。到1988年末,全地区纺织系统共有47户企业,其中全民企业15户(局直属12户,外县归口企业3户)、集体企业32户(局属21户,二轻局、县、乡和区属11户);现有固定资产原值20132万元(其中全民企业17542万元),净值13634万元(其中全民企业11858万元);职工总人数29754人(其中局属企业2905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787人(其中局属企业777人),占总人数的2.65%;共有建筑面积762953平方米(基中局属企业738656平方米),生产面积311565平方米(其中局属企业303879平方米)。
  长春市纺织系统1988年主要分为8个小行业,基本情况如下:
  1.棉纺织行业:17个企业,其中纺织厂3个,其余为单织厂。共有棉纺锭121408枚,其中中长纺锭22000枚;气流纺896头;织布机2892台,其中宽幅织机608台。
  2.印染行业:1个企业,主机77台,5条生产线,年印染能力5000万米,其中中长印染线能力为1000万米,圆网印花能力600万米。
  3.针织行业:8个企业,有棉毛机107台(局直属企业63台),台车40台(局直属企业30台),横机396台,经编机8台,纬编机15台,袜机188台,毛巾织机94台。
  4.毛纺织企业:3个企业,有毛纺锭8000枚,其中精纺锭6800枚,粗纺锭1200枚;毛织机161台,其中精纺机96台,粗纺机65台。
  5.丝绸行业:1个企业(九台丝绸厂,归口九台县工业局),有丝绸机26台,丝绸产品生产能力为20万米。
  6.非织造布行业:在长春第一毛纺厂有一条由日本引进的无纺布丙纶针刺地毯生产线,年生产能力150~180万平方米。
  7.软装饰材料行业:1个企业(区属大集体企业),有一条由荷兰引进的层压织物生产线,年生产能力300万米。
  8.服装加工行业:有12个企业和1个研究所,其中衬衫厂是局属全民企业,另外11个厂为局属服装公司所属的大集企业;有各种缝纫机2155台,年生产能力500万件。
  除以上8个小行业外,还有一个机械加工厂,主要为行业内加工机配件,年生产能力为200吨。
  从整个系统看,虽然各个小行业已粗具规模,但与先进的兄弟省市相比,还处于布局不合理、体系不完整状态。而从各行业的装备和素质看,还存在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人员素质差、管理水平低、拳头产品少、竞争能力差、应变能力低等问题。总的趋势还是工业底子薄,基础差,与全国比处于中下游水平。
  附一
  长春市纺织工业系统企业名单(1988年)
  全系统共有47个企业:
  一、局直属企业33个
  1.直属全民企业12个:
  长春纺织厂、长春市棉织厂、长春市色织布厂、长春市绒织厂、长春市卫生材料厂、长春市印染厂、长春市毛纺织厂、长春市第一针织厂、长春市第二针织厂、长春市纺织机械厂、长春市衬衫厂、长春市第一毛纺织厂
  2.服装企业11个(不含长春市衬衫厂)
  长春市童装厂、长春市西服厂、长春市第一服装厂、长春市第二服装厂、长春市第三服装厂、长春市第四服装厂、长春市第五服装厂、长春市第六服装厂、长春市第七服装厂、长春市第八服装厂、长春市第九服装厂
  3.加工企业10个
  长春市第五针织厂、长春橡胶帆布厂、长春市纺织品加工厂、长春市针织品加工厂、长春市床单加工厂、长春市纱布加工厂、长春市毛巾加工厂、长春市劳保加工厂、长春市加热器具厂、长春市防腐器材厂
  二、县归口企业3个(全民企业)
  农安县棉织厂、九台县丝绸厂、德惠县针织厂
  三、各区、县和二轻局所属企业11个(大集体企业)
  长春市制线厂、长春市格线厂、长春市织带厂、长春市毛毡制品厂、南关区化学纤维纺织厂,南关区羊毛衫厂、长春市二道棉织厂、双阳县棉织厂、农安县哈拉海棉织厂、农安县鞋带厂、榆树县针织厂
  除以上47个企业外,尚有一些街道和村办的纺织企业,规模很小,隶属于各街道和乡村政府管辖,如:长春市八里堡针织厂、德惠升阳棉织厂、九台卡伦棉织厂等。如果把这样小企业都统计在内,到1988年全地区共有74个企业,其中全民企业15个企业,集体企业59个。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二轻和纺织工业志

《长春市志·二轻和纺织工业志》

出版者:长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本志上限因事而异,下限止于1988年底。分志分别记述了长春市分水村二轻工业和纺织工业的发展史。总志与大部分分志都设《大事记》一章(不标数序),原则上采取历史编年体,记录足以反映历史进程和各历史阶段基本特征的大事。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