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四、出口商品结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759
颗粒名称:
四、出口商品结构
分类号:
F752.62
页数:
7
页码:
81-8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出口商品结构情况,建国以来,国家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独立自主地发展对外贸易,为地方全面地发展工农业商品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前景。长春不仅突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时代单一出口农副产品的历史,而且出口商品结构趋于合理。随着全国各地对外贸易的发展,长春市结合地区特点,在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出口的同时,大力发展工矿产品出口。建国初期,出口工业品生产刚刚起步,出口商品仍以农副产品为主。
关键词:
长春市
出口商品
结构
内容
建国以来,国家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独立自主地发展对外贸易,为地方全面地发展工农业商品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前景。长春不仅突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时代单一出口农副产品的历史,而且出口商品结构趋于合理。随着全国各地对外贸易的发展,长春市结合地区特点,在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出口的同时,大力发展工矿产品出口。1953年以来,累计出口收购额46.5亿多元,其中农副产品占60%,工矿产品占40%。各时期出口商品结构由于客观形势变化的影响,不断发生转折性的变化。
建国初期,出口工业品生产刚刚起步,出口商品仍以农副产品为主。1953年到1958年的出口收购额中农副产品占91.3%,工矿产品占8.7%。
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工农业出口商品收购额变化较大。60年代初,3年自然灾害和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对苏联出口大量减少,致使农副产品出口收购额下降。同时,70年代以援外汽车为大宗的出口工矿产品收购额却大幅度增加。1959年至1978年出口收购额同建国初期年均相比,农副产品下降22.8%,工矿产品增长15倍。出口商品结构也因之与建国初期出现大的反差。1959年至1978年出口工矿产品比重一下由建国初期的8.7%上升到68.2%,出口农副产品比重则由初期的91.3%下降到31.8%。
10年改革开放,工农业出口商品收购额全面大发展。1979年至1988年同前期年均相比,出口工矿产品增长87.8%,但以玉米为拳头的出口农副产品则增长近4倍。从而这个时期的出口商品结构与前期又发生新的变化,即农副产品比重由前期的31.8%回升到60%,工矿产品比重由前期的68.2%下降到40%。
长春市目前出口农副产品占优势,这是全国大中城市特有现象。充分体现了农业是长春优势的基础产业,产量高,商品率高,为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的特点。1988年长春市出口农副产品收购额近4亿元,农产品的出口商品率高达16.5%。
为充分利用长春地区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在发展传统的出口农副产品的同时,努力发展以农副产品和农村资源为原料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如充分利用粮豆及其副产品加工成腐竹、改制酒、白酒、玉米脐油、糠醛、大豆蛋白粉等食品、油脂化工原料及化工产品;利用省内及长春地区内特产的人参、鹿茸、灵芝、黄芪、蜂蜜、烟草及森林资源,制成人参蜂王浆、蜂乳浆、参茸精针剂、鹿尾巴精、男宝、参茸糖、灵芝软糖、人参茶、三鞭酒、人参烟、胶合板、木家具、卫生筷子、象棋等高级补品、高级糖果、高级补酒、卷烟及木制品出口;还利用蒲草、柳条资源及树根、树皮等加工木刻、木画、草柳编织等手工艺品出口;在大力发展畜禽饲养业及果树、蔬菜种植业,发展鸡、兔等肉食品及蔬菜出口的同时,大力发展各种肉类罐头、蔬菜罐头及糖蜜蒜等加工食品出口。并利用牲畜的毛皮等发展鬃刷、皮褥子、挂毯、图案坐垫等裘皮制成品出口;充分挖掘矿藏资源,经过加工,发展膨润土、石墨粉块、花岗岩、珍珠岩、大理石等非金属矿产品出口 。 1979年到1988年以农副产品和农村资源为原料的工业制成品及矿产品出口品种达到32种,出口收购额1.3亿元,占同时期出口工矿产品收购额的11.9%。但与同时期出口初级农副产品相比,仅占7.9%,增加出口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产品仍是需要继续努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40年来,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领域的不断拓宽,不断填补了出口商品门类的空白。1958年以前仅有粮油食品、土畜产品、轻工业品、纺织品、化工医药品、机械产品等6类出口商品。到1978年增加了工艺品和机械设备两类,共8类出口商品。进入80年代后已拥有门类齐全的粮油食品、土产品、畜产品、轻工业品、工艺品、纺织品、医药保健品、化工产品、五金矿产品、机械产品、机械设备等11大类出口商品。
随着各个门类生产的不断发展,各时期各类出口商品收购额也不断发展。建国初期的1953年至1958年的出口收购额中,仅粮油食品类就占93.5%,其余6类出口收购额都很小,合计仅占6.5%。其中纺织品和医药化工两类分别占出口收购额的比重不到0.1%。1959年至1978年,在加强出口商品基地建设,积极扶持和发展出口商品生产的基础上,出口商品品种的增加和收购量的扩大,各类出口商品收购额除粮油食品类因3年灾害和对苏出口大量减少的因素影响而下降外,其他出口商品收购额在建国初期起步阶段基数的基础上都有大幅度增长。特别是机械产品类因增加出口汽车,其出口收购额增加较大。1979年至1988年的10年,随着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在大力扶持和发展出口商品生产,保证完成国家指令性计划的同时,引进市场机制,从收购和推销两个方面搞活经营,积极扩大计划外收购和出口,出口品种不断增加,超百万、千万元的骨干商品大批形成,各类出口商品收购额除机械类因援外汽车中断出口下降85%外,其余各类都继续大幅度增长。11类出口商品的10年平均收购额比前20年平均收购额又增长2.2倍。其中粮油食品类增长3.8倍;土产畜产品类增长3.5倍;轻工工艺品类增长0.7倍;纺织品类增长14.2倍;化工产品类增长6.2倍;五金矿产品类增长4.1倍;机械设备类增长30.3倍;医药保健品在前期出口空白的基础上,10年来,出口收购额就达近千万元。而且除机械产品、轻工工艺品两类外,其余各类的10年收购额合计都分别比其前26年累计收购额也有较大幅度增长,:
在工农业出口商品收购额中,出口工业品比重虽只占40%,低于全国及全省水平。但如上两表所见,改革开放的10年,出口工矿产品均呈现出大发展的势头。其中纺织品、医药保健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等4大类的增长速度均大大超过出口粮油食品和土畜产品类的增长速度;五金矿产类也基本相当于粮油食品和土畜产品类的增长速度;仅轻工业品类增长速度相对慢些;机械类产品与前20年相比虽大幅度下降,但如果以1988年与70年代末中断援外汽车出口后的1978年,即改革开放的前一年相比,仍然增长近4倍。特别是纺织品、医药保健品、机械设备类增长幅度大。其中:
纺织品是改革开放10年新掘起的出口品类。50年代仅有衬衫一个品种出口,出口收购额仅占总收购额的0.1%。60年代到70年代的20年间发展了服装、人造毛毯及少量针织品,其中服装都是为北京纺织进出口公司来料来样加工,生产厂家不到10个,出口收购额也仅占收购总额的2.8%。改革开放后,根据长春市纺织行业生产潜力大的优势,开展多口岸经营,发展了棉、涤、毛各种纱、各种织布、各种面料和各种款式的服装,以及棉、绒、晴纶等针织品,目前已形成了从纺、织、印染到加工成衣及各种针织品等系列化出口产品,共24个出口品种、68个规格款式。供货厂家已发展到23个。出口渠道由过去北京、大连等4个口岸发展到7个口岸。产品主销市场有欧洲共同体、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37个国家和地区。10年出口收购额达到3.5亿多元,为前20年累计的7.5倍,占全省纺织品出口额的半数以上,居全省首位。占长春市出口收购总额的比重上升到13%,仅次于粮油食品类,居各类出口工业品之冠。
医药保健品,也是10年改革开放突起的品类。50年代仅有临时性援外出口的脑炎疫苗1种商品,基本是出口空白。60年代到70年代在土产类中有少量鹿茸及其制品等7个出口品种。进入80年代,医药保健品出口发展较快,并成立了专业公司。在培植养鹿,种植园参,发展鹿茸、人参及其制成品出口的同时,大力发展化药出口。到1988年已发展34个品种,其中中成药20个品种、化药14个品种。供货单位已由5个增加到22个。10年出口收购额近亿元,占总收购额的3.6%。
机械设备类是十年来发展比较迅猛的品类。50年代,除个别品种少量援外,基本上是出口空白。60年代后,随着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为重点的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汽车发动机、汽车起重机、吊管机、气象仪器、空气压缩机、金属材料试验机、切纸机及机床等机械设备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但当时限于生产能力,主要是作为援外产品出口,出口量不大。80年代后,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加上发展了船用柴油机、汽车压缩机等一些出口新产品。10年出口收购额达到1.4亿元,比前26年收购额累计还增长14.6倍,占出口收购总额比重由前期的0.5%上升到5.3%,是发展出口大有前途的品类,也充分反映了长春市以汽车工业为重点的机械工业的优势。
其他如化工、五金矿产品类都是发展比较快的。仅轻工工艺品类与其他工业品类比相对地发展较慢。主要是新品种发展不多,虽然也形成了一些新的骨干品种,但老的骨干商品有的因质量上不去和成本下不来等原因中断出口,有的出口减少。10年平收购额较前20年平均仅增长72%,比其它各类发展速度较慢。
由于各类出口商品增长速度不平衡,各时期出口商品构成也不断发生变化。粮油食品类在建国初期和80年代都占首位,而在中期却被机械类所替代而退居第二位。纺织品类由建国初期的第六位,到80年代跃居第二位。机械类由中期的第一位,到80年代因调整经营范围退居最末位。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88年。记述了长春市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概况,包含对外经济贸易的兴起与演变、进出口贸易、技术引进、对外经济技术援助与合作、对外经济贸易机构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