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出口商品集散市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750
颗粒名称:
一、出口商品集散市场
分类号:
F752.62
页数:
5
页码:
23-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出口商品集散市场农副产品资源情况。
关键词:
长春市
出口商品
集散市场
内容
长春大豆出口曾在全东北占有重要地位,这与当时长春具有广泛的经济势力范围,形成全东北的出口农副产品集散市场和铁路集散地有直接关系。
长春周围农副产品资源虽属丰富,但仅就长春管辖区而言,因耕地面积有限,生产的豆谷除当地消费外,可供出口的商品量并不多。据有关资料记载,宣统元年(1909年)长春府管区年产大豆30万石(6.7万吨),当地消费10万石(2.2万吨),剩余仅20万石(4.5万吨),而当年就出口17万吨,四分之三是靠周围产地内集运来的。民国后,长春府改为长春县,根据长春知县调查,1914年长春全县大豆播种面积虽占耕地面积的23%,也仅6万垧,收获量只有2.3万多吨,去掉当地食用、种子、饲料及加工后,仅有万余吨的剩余量,而当年就经长春出口25万多吨。长春能出口大量大豆,当时主要是以出口农副产品集散市场为依托。
长春是传统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但集散区域范围不断随着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宽城子设治前,这里就是当地最大的农副产品销售市场,不过当时在市场进行交易活动的主要是四乡赶集的农民。宽城子设治后,特别是粮豆经营口港出口后,随着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聚集到这里的农副产品区域已经超过长春府管辖区域,而成为周围的双阳、伊通等十几个县镇农副产品的集散市场。随着中东、南满两铁路俄日分治,长春由一个普通中间通过站变成为南北货物运输的中转站,长春便成了南满铁路沿线的最大进出口货物集散中心。这时长春豆谷集散地除周围产区外,进一步扩大到哈尔滨以南和吉林以西地方。年仅登市大豆50万吨以上,由于大量豆谷云集到长春,除市内各粮栈货仓待发的大豆外,还大量在长春站内露天存放。下图为宣统元年(1909)长春站内露天存放待运南满两港(大连、营口)出口的大豆。又据有关资料,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二月至宣统元年(1909年)四月南满铁路沿线十个主要中间站发至大连港的大豆689.9万担,其中长春(包括长春站、宽城子站和孟家屯站)发383.8万担,占55.7%,居各站之首。
民国以后,随着大豆远销国家和地区的扩大,同时也由于中东铁路在与南满铁路在吸收货物上玩弄高运费政策的失败,以及苏联十月革命前后,日本海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参崴)一带政局不稳,航运不及时、不安全等因素,促成以哈尔滨为集散中心的松嫩平原豆谷产区也大量用马车集运到长春,经大连出口,长春的中转站和中继市场的作用越来越显赫。到1920年前后,长春已成为全东北出口农副产品的最大集散中心,经济势力范围空前广阔。据有关资料记载,1914年以后,特别是1917年至1921年长春自然形成的出口农副产品经济势力圈几乎吸收了松辽平原中部和松嫩平原的大部分粮谷产区。东部从老爷岭以西;西部延续到内蒙古草原;北部不仅越过哈尔滨,且远达绥化、拜泉、齐齐哈尔等地。其中仅在吉林省境内的经济区居住的人口有二百六、七十万,已开垦的土地有二百数十万垧,人口占全省的42%。
清末和民国时期,以长春为中心自然形成的经济势力圈包括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30多个县邑、150多个主要村镇,方圆千余平方华里。
由于集散区域广阔,每到冬季豆谷登市季节,四面八方登市的马车在长春大街上川流不息,日登市马车数千辆。根据有关调查资料,1921年仅从哈尔滨及以北一带往长春登市豆谷的马车达73.2万辆。登市季节日平均登市马车达5400辆,全市登市豆谷近110万吨。根据附属地内4个所出入货运马车统计,最多时日登市马车达8000多辆。如包括经中东、吉长铁路集运的豆谷,在1921年前,年仅大豆登市量不低于150万吨,也正是出口贸易的最兴旺时期。但1921年后经日本海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出口量增多,部分北满豆谷登市产区被哈尔滨所吸收,长春集散市场区域范围缩小,登市豆谷明显减少,出口贸易也开始萎缩。
1931年长春沦陷后,随着铁路网的扩充,新线路通车后,豆谷登市径路变化,长春的集散市场进一步缩小。1933年9月拉滨线通车,同年10月京图线通车,特别是1935年3月“满铁”收买中东铁路南部支线,南北铁路直接通车后,长春火车站又成了哈大铁路线的普通中间站。从此,哈尔滨以北豆谷有些被中东路东部线吸收,经苏联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口出口;哈尔滨以南、长春以东产区的豆谷,有些被拉滨线或京图线吸收,经北鲜三港出口;有些直接通过哈大铁路运输,经南满三港出口。从而不仅以桦甸、磐石、双城等地为中心的登市豆谷完全被新线路所吸收。就是以五常、榆树、合隆、万宝、双城堡、长春、双阳、奢岭、土顶子以及伊通、农安、德惠等地为中心的登市马车也显著减少。根据有关资料,新线路开通后,长春的经济势力圈比沦陷前约减少三分之二,比豆谷登市最兴旺的1919年前后减少五分之四。1933年五常、榆树、永吉、伊通、双阳、德惠、长春、扶余、农安等县登市大豆21.4万吨,到1935年减少52%。长春出口农副产品占南满三港到货比重也因此逐渐下降。至此长春本来就是凭借交通上的特殊地位而繁荣起来的全东北出口农副产品集散中心的作用,又被新线路的开通而大大削弱,这也是出口贸易萎缩的因素之一。
附注
①(《满洲地方志第二辑》(黑龙江省图书馆))。 ①(《东清铁道南部沿线地方调查资料》(满铁总务部事务局调查课),大连图书馆)。 ②(《满洲地方志》(第二辑)宣统元年)。 ①(《满洲大豆及豆饼的大势》(太平洋杂志译件))。 ①(《新京经济的基本动向》(满铁新京支社业务课中岛宗一))。 ②(《满洲事情》(日本国外务省通商局))。 ③(《满洲事情》、《国都新京经济事情》、《新京经济的概况》、《新京经济的基本动向》》及《长春事情》(泉廉治))。 ①(《满蒙的马车运输》(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临时经济调查委员会))。 ②(同上)。 ③(《满洲事情第一辑》(日本外务省通商局))。 ④(《新京经济的概况》(满铁地方事务所))。 ⑤(同上)。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88年。记述了长春市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概况,包含对外经济贸易的兴起与演变、进出口贸易、技术引进、对外经济技术援助与合作、对外经济贸易机构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