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电子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730
颗粒名称: 人物
分类号: K825
页数: 12
页码: 376-387
摘要: 本文记述长春市电子工业人物传、人物录、名人表。
关键词: 长春市 人物 电子工业

内容

一、人物传
  李之峰
  (1943~1987)
  李之峰,男,汉族,祖籍广东省文昌县城郊乡官坡村,1943年3月28日生于印度尼西亚国东加里曼丹省三麻林达埠。1959年11月归国,1968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1970年在长春市非金属材料试验机厂参加工作,1980年当选为吉林省和长春市归侨联合会委员,1982年12月在长春市无线电二厂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晋升为工程师。李之峰多次被工厂评为先进生产者、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1986年任技术科副科长,同年被授予“长春市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1月4日,李之峰病世于长春市,终年44岁。
  解放前,李之峰的父亲12岁离开故乡,在海口“安益利”客店学徒,16岁跟一姓张的人到印度尼西亚国东加里曼丹省三麻林达埠为其做伙计。李之峰出生时已有3姐1兄,全家7 口人靠父亲一人做伙计艰难维持生活,1945年举家迁至麻里八板埠,1947年与人借钱全家人以做面包、糕点及卖茶水为生。
  1950年1月,李之峰在当地华侨进步学校——中华学校上学。1952年转入距家较近,由华侨新办的进步小学——新民学校。在这所学校里,李之峰和同学们每天一起唱着“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护公共财物”的校歌,开始接受爱国主义的启蒙教育。也是在这所学校,李之峰学会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曲。从此在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向往祖国,回归祖国的种子。1958年12月,李之峰在当地进步中学——新华中学毕业后,毅然做出只身回归祖国的选择。当时由于不满16岁,不能单独办理护照,在家等了几个月,终于在1959年11月3日在深圳下车,回到祖国怀抱。11月10日由广州乘火车到达北京,就读于北京华侨学生补习学校。1960年1月分配到北京第一中学,插班初中三年级学习,同年9月在本校被保送进入高中学习。1962年,李之峰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3年李之峰高中毕业,通过考试被北京邮电学校录取,在有线通讯系学习电报电话专业。
  李之峰归国后,在经济上父母无力帮助,在生活上享受国家发给的人民助学金及冬季补助棉衣、绒裤。暑假参加学校组织夏令营活动,每逢节日或在人民大会堂组织联欢或由组织安排请中央首长接见、做报告,在海外倍受歧视的游子,只身归国后得到健康成长。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李之峰由于“海外关系”亦受到不公证待遇。报考北京邮电学院虽经过了严格的政治审查,学校“工宣队”仍然不准李之峰参加北京市国庆游行活动。1968年12月李之峰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二九七部队驻浙江省仁安农场劳动锻炼,同年12月李之峰被所在部队后勤部评为“五好战士”。1970年1月在部队支援地方改变北煤南运的工作中,李之峰因工作积极,完成任务好受到连队口头嘉奖。1970年5月,李之峰由部队直接分配到吉林省时,仍由于有“海外关系”不宜在电信部门工作为由,被分配到长春市非金属材料试验机厂工作。同年11月,李之峰自愿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仍因“海外关系”、“旧学校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等原因而不能如愿。
  这期间,在香港工作的哥哥和二姐几次来信劝李之峰到海外工作,李之峰亦想有一个学有所用,能发挥与施展自己技术特长的机会,虽思想上也曾动摇过,但他想起在海外倍受歧视的童年,回国后党和国家对自己的关怀,更相信这一切不公正待遇终会过去。于是在给哥哥和二姐的回信中写道:“哥哥、姐姐为我考虑,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但我回到祖国,决不想再离去。”仍以一腔报效祖国的热情,投入到实际工作中。
  李之峰在长春市非金属材料试验机厂工作期间,正值吉林省大上微波通讯工程,工厂承担研制“208”工程微波通讯机的制造任务,李之峰负责60路微波通讯机的核心——自态源部分的试制工作。他想这是自己报效祖国的第一个机会,再重的担子也要挑起来,于是晚间查阅资料,白天和同志们一起研究、设计。为攻克技术难关,他经常工作到深夜,实在累了,就在机器旁打个吨。在安装调试时,为避免振动损坏设备,李之峰和另一名同志背着50多公斤重的机器,爬上了在七八百米高陡峭山顶的微波站。经过精细调试,线路顺利开通,为吉林省微波通信工程做出了实际贡献。
  1974年,李之峰调入刚组建的长春市无线电二厂,承担了为华北石油勘探指挥部对“渤海一号”石油钻井船的微波通讯任务。为把微波通讯机及电源架等设备搬到塔顶,无起重设备,李之峰主动把20多公斤重的设备用绳子捆在背上,一步步地爬上50米高的塔顶。一天夜里,突然刮起九级大风,风雨交加,李之峰和同志们被惊醒,冲出去一看,盖在塔顶机器上百余斤重的帆布已被狂风撕裂成了几段。为保护机器,李之峰建议上塔稳固,可是在茫茫大海中,夜黑、风狂、雨猛,上塔后简直不敢想象,但不及时抢救,设备很可能毁于一瞬。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之峰第一个冲了上去,领队和另一名同志也随后跟上。三人艰难地爬到塔顶,你拉我拽把设备稳固好,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完工。
  1975年,李之峰承担了为东北石油管道指挥部在沈阳至新民之间建立的微波通讯任务。在沈阳测定新民方位及俯仰角时,由于其他同志对这方面技术不熟悉,上下塔的调试任务只能由李之峰一人承担。69米高的铁塔,有时一天上下塔多达6次,有时需在塔顶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饿了就咬口饼干充饥,还要随时调整几百公斤重的平板反射天线,在沈阳完成测定任务后,李之峰又匆匆赶到新民,顾不得多休息,即上塔工作。当从塔上下来时,天已经黑了,这时发生了辽南地震。地震刚过,李之峰和同志们便立即返回试验场地,冒着余震上下塔继续工作,经过日夜紧张工作,终于按时完成了试验任务。
  1979年,李之峰承担试制红外测距仪工作,在野外测试时,数九寒冬,李之峰的手冻裂了;炎热酷暑,脸晒黑了,肩膀晒出了水泡,终于出色地完成了新产品试制任务。
  1982年,李之峰和另外4名同志一起承担试制杂光仪任务。这个项目是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蒋筑英烈士生前的最后一个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李之峰接受任务后,一位在工厂附近住的老工人说,每当半夜醒来,李之峰工作的四楼办公室总是亮着灯;也有人说,老李从来没有星期天。就这样,李之峰和同志们一起完善了杂光仪电路设计上的焊板布线。解决了光学透镜的定量测量检查,改进了光功率计装配结构,增设反向开关,使“小积分球”横向扫瞄实现自动返回。这期间,李之峰经常感到腰部疼痛,工作时不得不用手按摩、捶打,同志们劝他去医院检查,他总是一笑了之。
  1984年夏,李之峰从杭州安装、调试杂光仪归来,上午一到工厂,听说组织准备安排他与长春汽车研究所合作研制汽车爆震限制器新产品,他找到厂长要求立刻工作,厂长劝他休息两天,李之峰执意不肯,下午就到长春汽车研究所,又开始了新的一轮工作。在样机试制时,一次产品的电路部分做了改动,急需重新绘制改进后的黑白图,负责此项工作的同志第二天上班时,发现平时需要一两天时间才能完成的图纸,李之峰已悄悄地利用一个晚上赶制出来。为了节约开支,李之峰和同志们一起主动承担了产品试验台及工装的制作任务,为工厂节约资金一万多元。为帮助青年技术人员提高业务水平,李之峰不仅主动从理论上讲解,在工作中也有意为他们创造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并一丝不苟严格要求。在产品做台架实验时,发动机的嗓音震得耳朵嗡嗡叫,排出的废气熏得头疼落泪,李之峰从来不叫一声苦。在做跑车试验时,为争取时间,利用更为恶劣的气候条件,李之峰和试制组的同志们经常在深夜连续试验。看不见标杆,就穿上棉大衣,打着手电,在凛冽的寒风中,站在标杆处代替标杆。1985年7月,李之峰再次瞒着领导和同志们,带病与另一名同志去北京、成都、昆明、宝山、海南岛等地做产品可靠性试验。在云南试验时,正值三伏酷暑,由于整天在野外跑车,嘴角及口腔都破了。到四川,餐餐都离不开辣椒,每吃一口菜满嘴象针扎火烧般的疼,李之峰就在桌上放一碗凉水,吃一 口菜喝一口凉水。同年冬,回到东北试验,正赶上一股寒流,气温达零下37度,晚上收车后,露天检查、安装,一干就是三四个小时,冻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只能向同志们点头示意。就这样,车跑到哪里,就吃、住、工作在哪里,取得了大量宝贵的数据,并解决了功率管易损坏的问题,为产品生产定型,上车安装作出积极的贡献。此期间,李之峰连续两年被评为工厂劳动模范。
  1986年初,李之峰越来越感到身体有些力不从心,依然不声不响坚持工作。4月,工厂党委派人总结李之峰的先进事迹,每次找他,他都推说工作忙,没有时间谈。有一次宣传科的同志抓住他,说啥也不放,李之峰也就是这么几名话:“劳模那是过去,年年有新劳模、新典型、我求你们千万别写我。”“人,总要做一点工作,不工作就没有意思了。”5月工厂举行职工歌咏比赛,李之峰积极组织技术科排练,亲自担任合唱指挥。比赛时他虽感到体弱乏力,仍然挺直腰板,走上指挥台,满怀深情地和同志们一起高唱在海外就已学会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演唱结束,李之峰汗如雨下。6月下旬,李之峰病情发展较快,有时接连几天不能进食,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劝说下,李之峰到医院检查,初诊为“非甲非乙性肝炎”,建议住院治疗。李之峰怕影响工作,不肯住院,早晨六点半到医院挂号,七点半看病,八点多赶回厂里工作,后经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肝癌。工厂领导得知后,立即召开会议,研究治疗办法。厂长立刻表示:“只要治好李之峰的病,工厂不惜任何代价”。7月12日,工厂派4名同志陪同,乘飞机送李之峰到北京肿瘤医院住院治疗。7月21日做第一次手术,7月30日做第二次手术。每次手术下来,刀口剧烈疼痛,李之峰总是咬紧牙关,从不哼一声,手术后第四天就坚持自己下床活动。领导和同志们去看他,李之峰见面就问新产品试制进展情况,同志们如何想办法也叉不过话题,身边的同志都感动得流下泪来,连为李之峰做手术治疗的老教授也感动地对前去看望的工厂领导说:“我工作这么多年,还没见到象老李这么坚强的好同志。”两次大手术后,李之峰身体极其虚弱,全靠输液维持体力,体重由70公斤降至47公斤。8月18日工厂党委书记代表职工前去看望,紧紧地握住李之峰的手说:“老李,你为工厂做了很多工作,同志们都很关心你,祝你早日康复。”李之峰久久地凝视着领导,诚恳地说:“我没做什么贡献,厂子为我花这么多钱,我病的不是时候。”1986年9月2日,中共长春市无线电二厂委员会做出“关于广泛宣传李之峰同志事迹,深入开展向李之峰学习”的决定,9月26日李之峰被长春市政府授予“长春市劳动模范”称号,10月24日长春市电子工业局主持召开了向李之峰同志学习的演讲会,号召全局职工向李之峰同志学习。同年,李之峰为之付出大量心血的“汽车爆震限制器”荣获长春市十佳优秀新产品及吉林省优秀新产品称号。英灵有知,亦该欣慰。
  马子英
  马子英,男,汉族,1923年4月出生于河北省清苑县,1940年参加革命,194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8月至1979年8月任长春市电子工业局局长。1993病世于长春市,终年70岁。
  马子英同志在任长春市电子工业局领导期间,组织建立了长春市无线电二厂、长春市半导体二厂和长春市电真空器件厂,为长春市电子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不断发展长春市电子工业,马子英同志不顾年老体弱,发扬革命传统,经常骑自行车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指导工作,搞市场调查,并协助开发了发光二极管、晶体管黑白电视机、便携式激光通讯机、红外测距仪等多种新产品;他注重提高产品质量,使梅花牌袖珍收音机出口到港澳,为国家出口创汇做出了贡献。
  冯立身
  冯立身,男,汉族,原籍河北省沧县,1938年1月参加革命,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一二0师三五九旅通讯员。1947年,在“三下江南”战斗中负伤后转业到地方。历任中共吉林省税务局图们市支局党支部书记、局长,九台县人民政府县长、延边地委武装部长、吉林省民政厅厅长、长春市民政局局长、冶金局局长、重工业局局长。1978年9月,任中共长春市电子工业局核心组成员、副局长。1979年8月任中共长春市电子工业局核心组组长、局长。1981年任长春市人民政府视察室视察员。1988年12月2日,因病逝世,终年66岁,骨灰安放于长春革命公墓。
  二、人物录
  1、劳动模范录
  徐庆业
  徐庆业,男,汉族,1929年3月15日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41年在沈阳一兵工厂学徒车工,1944年到沈阳白川制作所当车工,1948年转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六五师兵械所车工,1949年调入沈阳电信机械厂(现长春电话设备厂)车工,1982年12月晋升为车床加工技师。
  1949年徐庆业调入电信机械厂第一车间六角小组后,工作积极钻研技术,在党号召的“学习赵国有开展创造新纪录”的运动中,大搞技术革新,改进工具,减少工序,提高生产率,连续在四种部件上突破了定额,创造了新纪录,被评为东北邮电职工的一等劳动模范。1951年被选为吉林省邮电职工劳动模范。1952年创造了三个季度完成了全年生产任务的较好成绩,并提出小改革九项,被选为吉林省二等工业劳动模范。1953年,徐庆业刻苦专研技术,改革技术,工作效率提高156.4%,一年完成二年六个月20天的任务。并制造了自动化和半自动化工具四种,如脚踏自动定料法,提高了效率115%;自动单簧卡子,解决了小零件或二道工序卸活的困难;切刀靠楞,减少倒角的工序;反卡工具,解决了小熔丝管头不好卡的问题,并在全组推广,带动六角小组共同创造新纪录,因此在1953年被选为长春市一等劳动模范。1954年在劳动竞赛中,又连续获得四个月的质量优胜者,提出五项合理化建议:1、六角摇把改搬把;2、利用自动刀具刀槽;3、用六角车床试制元宝螺丝帽;4、双手操作端子杆;5、采用斜切刀切元头螺丝。1954年被评为长春市劳动模范。1955年被评为吉林省一等劳动模范,长春市一等劳动模范。1956年被评为长春市劳动模范。
  王荣恩
  王荣恩,男,汉族,1929年9月29日生于辽宁省辽阳县,1951年8月20日参加工作,1974年4月2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荣恩对待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业务,大搞技术革新。1969年他自制成功的自动打帽机,提高工效八倍;1971年他自制的打管机,不仅节省两台冲床,2个劳动力,而且提高工效5倍,按年生产数量计算,每年可为国家节省29000多元资金。1973年以后,他还先后成功地制造了小弯曲机模具3套、胶桩注射机1台、冲床自动送料装置1台,仅这几项,按年计算,就可为国家节约资金17400多元。1978年,王荣恩又和同志们一起成功地制造出自动挤扁机1台、自动敦管机1台。王荣恩被群众誉为革新能手,1979年、1981年王荣恩两次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杨书春
  杨书春,男,汉族,1938年2月生于河北省,1956年4月21日参加工作,197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杨书春参加工作以来,坚持边生产边学文化,边搞技术革新。一人能掌握钳工、电工、铣工等8、9项业务本领。1964年,杨书春自制了一台自动组合机床,不但提高工效两倍,而且可以节省一个劳动力。同年,他还制作了 3台自动六角车床。1970年,杨书春仅用几个月的时间就设计制造了 6台五吨小冲床,还先后革新了“V型插杆自动组合机床”、“015接触角自动组合机床”等设备,使工厂摆脱了人多设备少的困境,保证了生产任务的完成。1974年,杨书春和其他同志一起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绕线枪,为我国邮电工艺填补了一项空白。1976年,杨书春制造了一台动簧自动挑选器加到动簧机上,可以把好坏件自动分开。1977年,他又革新制造了 12台群控自动卷簧机。1978年,杨书春和大家一起革新自制成功了一台轭铁自动攻丝机,提高工效两倍。多年来,杨书春大胆实践,不断创新,被群众称为“土专家”。他曾多次出席省、市和部局工业学大庆会议。1960年,杨书春被长春市评为先进工作生产者,出席了全市群英会。1975年至1978年被命名长春市劳动模范,1979年被评为吉林省劳动模范。
  朱云来
  朱云来,男,汉族,初中文化,1951年生于山东省招远县,1970年参加工作,198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获长春市总工会颁发的自学成材证书,历任长春市半导体厂主管技术员、工程师、工厂研究所副所长、支部书记等职。
  朱云来自1977年起担任长春半导体厂开关组主管技术员,工作后积极开发新产品,使工厂生产的开关管从当初的两个系列6个品种增加到6个系列16个品种。仅1977年至1980年,工厂生产的开关管销售额达141.5万元,利润达83.8万元。同时还先后研制成功SK—2型门管、QKM桥式门等新产品。在他的带领下,开关管组连续几年被评为工厂、市级先进班组,质量信得过优秀小组。1981年,2EK78系列开关管被评为四机部优秀产品。
  由于朱云来的突出表现,1981年至1984年连续4年被评为长春市电子工业局优秀共产党员。1982年当选为长春市青年联合会委员,1983年被评为长春市劳动模范,1984年被评为吉林省劳动模范,1985年被评为长春市模范青联委员。
  吴化珉
  吴化珉,男,汉族,1935年6月29日生于江西省南昌市,1960年6月毕业于莫斯科电信工程学院有线电专业,1961年在邮电部供应局长春器材厂参加工作,197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11月被邮电部工业局授予高级工程师职务,1988年任长春电话设备厂总工程师。
  吴化珉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通信产品设计与开发工作。他先后参加了多种制式类型(拨簧、编码、螺簧、半电子微机控制)的中、小容量人工及自动长市交换机新产品的设计和调测工作,总共30多种,其中亲自主持和审查总体设计的新产品有20多种(其中三项为大型成套设备),参加具体电路设计的新产品有6种,参加调测的为4种,主要成果受奖项目3项。吴化珉撰写的《提高交换机维护质量的有效途径——改变维护方式,完善监测手段》、《时分与空分交换网在呼损计费上的异同》等七篇学术论文,一篇译文刊登于公开发行的杂志上。由于工作突出,1978年、1979、1981年分别被评为长春市先进科技工作者,1983年、1986年分别被长春市人民政府授予长春市劳动模范称号,1983、1986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吉林省劳动模范称号,1984年被评为长春市优秀共产党员,1985年被评为邮电部系统劳动模范,1988年被长春市总工会重工委评为“立功优胜者”,同年荣立“振兴吉林立功活动”一等功。
  车云华
  车云华,女,汉族,1951年5月生于吉林省永吉县口前镇,大专文化。1970年在国营八二三二厂参加工作,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电工班长、动力车间副书记、长春——三洋电子(蛇口)有限公司钟表厂副厂长等职。
  车云华在国营第八二三二厂参加工作期间,不怕苦和累,勤奋工作,爬山越岭架设电力线路,为工厂的创建做出了贡献。提任领导职务以后,密切联系群众,工作积极主动,多次被工厂、主管局评为先进生产者,优秀共产党员。1977年出席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被授予模范标兵称号。1978年出席吉林市工业学大庆会议,被授予模范标兵称号。1979年被吉林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同年被第四机械工业部授予电子工业劳动模范。1983年,车云华参加了长春——三洋电子(蛇口)有限公司钟表厂的创建工作,关心职工,工作成绩突出。1985年被授予深圳市优秀共产党员,1986年调入深圳市蛇口工业区工会工作。
  赵步先
  赵步先,男,汉族,1932年5月生于江苏省扬州市,高中文化。1946年8月参加革命,195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计划科长、财务科长、副厂长、厂长、党委书记,是中国共产党吉林省和长春市第七届代表大会代表。
  赵步先在1981年至1984年任厂长期间,努力工作,大胆改革,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1983年创利润216万元,1984年创利润403万元。1983年、1984年赵步先同志连续两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吉林省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任工厂党委书记后,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与特点,热情支持厂长工作,企业年年被评为长春市文明单位,1987年工厂被吉林省人民政府评为文明单位。
  曾长轩
  曾长轩,男,汉族,1937年11月生于湖南省涟源市,初中文化。1956年2月参加工作,196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电焊工人。
  曾长轩参加工作30多年,工作兢兢业业,具备了较高的焊接技术水平。在厂内首先使用碳棒切割不锈钢,提高了工效,在解决优质钢模具口损坏及加热设备管子弯曲等技术难题上做出了较大成绩。仅解决长春市卷烟厂进口设备不锈钢网损坏的技术攻关一项,就减少该厂停产损失12万元,电焊技术在长春市有较高的声誉。1972年、1975年、1983年、1986年被长春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83年、1985年、1986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李万哲
  李万哲,男,朝鲜族,1941年1月7日生,历任长春市无线电一厂技术处主任,高级工程师。
  李万哲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新产品开发和工厂技术管理工作。1979年、1985年两次荣获长春市劳动模范称号。1983年、1986年两次荣获吉林省劳动模范称号,三次被中共长春市委命名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刘百川
  刘百川,男,汉族,1929年2月生于福建省泉州市,195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长途电讯系,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电子学会理事,电子工业部元件与材料编委会委员。1988年为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副总工程师。
  刘百川在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工作期间,组织领导并直接参与为彩色电视机配套的铝电解电容器系列产品的技术攻关,使工厂生产的铝电解电容器产品全部通过国家级认定试验,中高压铝电解电容器技术指标在国内领先,达到日本EWA公司水平,中小型铝电解电容器失效率达六级水平。1985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吉林省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12月,受到电子工业部供电国产化办公室嘉奖。
  姜立祥
  姜立祥,男,汉族,初中文化。1954年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工作,1957年先后调至长春市无线电机械厂、长春市无线电二厂工作。1983年在长春市无线电七厂任厂长,兼党支部书记,是长春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5年被评为长春市劳动模范,1986年的被评为吉林省劳动模范。
  1983年,姜立祥在长春市无线电七厂工作期间,广开生产门路,严格管理,企业转亏为盈,经济效益逐年提高。1985年,经长春市电子工业局检查验收,工厂进入市一类企业,1988年工厂被评为长春市先进企业。
  2、历任局级领导人物录
  艾进
  艾进,男,汉族,1925年9月生于山东省烟台市,1945年10月参加革命,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5月至1983年2月任长春市电子工业局局长兼党组书记。
  艾进在任长春市电子工业局局长期间,亲自抓了吉林省宏伟机械厂与长春市电真空器件厂、国营第八二三二厂、长春市半导体二厂的联营合并工作,长春市无线电一厂从日本夏普株式会社引进年产15万台黑白电视机生产线,长春市微电子工厂从香港引进集成电路封装工序组装线等项工作作出了贡献,为发展长春市电子工业,提高电子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做出了积极努力。
  宋海峰
  宋海峰,男,汉族,1933年10月生于吉林市,1951年参加工作,195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企业厂长,吉林省电子产品例行试验站副站长,吉林省电子工业局生产技术处副处长等职,1980年8月任长春市电子工业局副局长,1983年2月任局长兼党委书记。
  宋海峰任长春市电子工业局领导期间,全系统先后引进了荷兰飞利浦彩色电视机生产线等16项先进技术,吸引外资在深圳市蛇口工业区创办吉林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积极发展横向联合,在沿海开放城市建立了 4个经济实体公司,组建了中国电子系统工程公司长春分公司和长春市电子技工学校。此期间,长春市电子工业的产值利润连年增长,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生产总产值由1980年的0.98%到1987年上升为3.45%,为市属工业局之首。
  3、重大科技成果获奖者录
  尹正斌
  尹正斌,男,汉族,1943年5月生于山东省博兴县,高中文化。1960年10月参加工作,1981年晋升为技师,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吉林省电子研究所系统工程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尹正斌是自学成材的典型,他刻苦学习电工技术,勇于实践,自1966年起至1988年先后承担25项科研课题,其中21项为项目负责人。他主持研制的“玻璃窑炉微机控制系统”于1986年10月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被电子工业部确定为国家第一批计算机应用项目之一;该产品于1987年9月被国家经委、国家科委授予“优秀机械电子产品”,并颁发了证书和奖金。
  尹正斌1984年被聘为吉林省微机推广应用技术顾问委员会顾问,1983年被吉林省科协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1984年被吉林省机械电子工业厅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1987年吉林省政府机关党委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电子工业志

《长春市志 电子工业志》

本志包括了总序、凡例、电子工业沿革、建设与改造、队伍与教育、科研与开发、产品与生产、经营与管理、企业、人物、大事记。

阅读

相关人物

李之峰
相关人物
马子英
相关人物
冯立身
相关人物
徐庆业
相关人物
王荣恩
相关人物
杨书春
相关人物
朱云来
相关人物
吴化珉
相关人物
车云华
相关人物
赵步先
相关人物
曾长轩
相关人物
李万哲
相关人物
刘百川
相关人物
姜立祥
相关人物
艾进
相关人物
宋海峰
相关人物
尹正斌
相关人物
方杰
相关人物
丁尔力
相关人物
曹洪太
相关人物
王石
相关人物
马德山
相关人物
国麟铭
相关人物
孙放
相关人物
王干
相关人物
李晔
相关人物
白永赞
相关人物
谷源成
相关人物
李凤贵
相关人物
戴明善
相关人物
范兴祥
相关人物
陈桂英
相关人物
曹书景
相关人物
严文渊
相关人物
程洁茹
相关人物
金富吉
相关人物
朱有方
相关人物
窦梅君
相关人物
许兆欣
相关人物
毕荣生
相关人物
姜再善
相关人物
吕以华
相关人物
刘德敏
相关人物
杨乃彬
相关人物
王学信
相关人物
刘玉梅
相关人物
张永强
相关人物
胡永平
相关人物
陈志强
相关人物
张玉珍
相关人物
朱和中
相关人物
卜志鹏
相关人物
王平
相关人物
李培育
相关人物
王辉
相关人物
王利明
相关人物
刘学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