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电子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725
颗粒名称: 一、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
分类号: F426.6
页数: 15
页码: 321-3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的创建、经济以及发展的几个时期。
关键词: 工业经济 企业 长春

内容

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又名国营第七九三厂)地处长春市建设中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座落于朝阳区湖光路5号。工厂东近长春邮电学院,西临兵器工业部第五研究所,北靠吉林工学院,南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划新工业园相连。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是全国铝电解电容器和腐蚀化成铝箔的重要生产基地,隶属于长春市电子工业局。
  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始建于1958年,1966年经国家验收合格开工投产。三十年来,历经筹组创建、曲折发展、改造提高三个时期,至1988年已形成年产五大类电容器5406万只,腐蚀化成铝箔390吨的生产能力,成为电子工业部大型骨干企业之一。
  1、筹组创建时期
  自1958年开始筹建,至1960年10月工厂开工生产,是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筹组创建时期。这一时期,工厂历经筹组规划、艰苦创业、建设调整三个阶段。
  筹组规划:1958年8月,一机部十局决定在长春市西南郊(现朝阳区前进大街以西,湖光路一带)兴建无线电工业区。同年10月,第一机械工业部批准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设计任务书。12月一机部决定成立长春联合筹备处,开始了无线电工业区统筹创建工作。1959年7月,长春联合筹备处撤销,各厂分别筹建。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成立工厂筹备处,借用长春工业专科学校(现吉林工学院)一间办公室,吉林省委党校一间宿舍,开始了工厂的筹备组建工作。当时王景侠任厂长负责厂址勘察和选定工作,吴和生(由一汽调入)任党委书记,郭大智(由北京调入)任总程师,周伟(由北京调入)任副厂长,负责工厂设计考查和方案审定工作。9月,工厂成立产品试制小组,在吉林大学物理系实验室开展产品试制工作。10月试制成功KEJ—N瓷管纸介电容器、KCO—5型云母电容器、1/4W碳膜电阻器向吉林省委报喜,受到省委书记赵林同志的赞扬。同年下半年,工厂设计方案经多次考查、修改、审定,通过部局审核批准。根据部局决定,在第一汽车制造厂、部属国营第七一八厂、国营第七七四厂的支援下,1960年3月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组织机构基本健全,骨干力量大体配齐,建厂工作全面展开。
  当时正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粮食不足,实行瓜、菜代,职工吃不饱,每天还要坚持10多个小时的重体力劳动。在这种情况下,工厂党委提出了“奋发图强,全力以赴艰苦创业,建成工厂”的口号。参加建厂的全体职工积极响应,任劳任怨,以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主动克服困难。没有工作房间和宿舍,职工们主动提出“自己盖房子”建议,工厂领导及时采纳并以身作则,带领职工自己动手设计,土法上马自己制矿渣水泥,自己施工,奋战四十天,建成了800平方米的四栋砖瓦房。在工厂建设中,因劳动力不足,长春驻军给予了大力的支援。工厂再次发动职工参加挖土方平整场地的工作,在挖供水管道和挖热力网地沟的工作中,职工们脱下鞋,光着脚,踩着泥水,将下的泥浆往一米多高的地面中抛,弄得满身全是泥水,不叫苦喊累;在修建铁路专用线时,正值零下20多度的寒冬,地面冰封坚硬,许多职工脱下棉衣,抡起大镐,手掌磨出了血泡,仍然坚持不停,受到了过往行人的赞叹。这期间,工厂领导身先士卒的模范带头作用,对职工影响很大,王景侠厂长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他在主持筹建工厂建设的繁重工作中,经常和职工一起摸爬滚打。职工们说:“群众身上有多少泥水,王厂长身上就有多少汗”。在这一系列的艰苦创业中,由于上下一致,团结奋斗,仅一年多时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一号主厂房已建起一层,三、四厂房和锅炉房、铁路专用线很快即可完工,并建成职工大食堂和部分职工宿舍,成为长春无线电工业区同期建设最快的单位。
  建设调整:正当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职工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工厂建设的时候,由于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国家处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1961年,第三机械工业部以“(61)基字445号”文件,决定停建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
  1962年,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三机部在对已投入建设的新厂进行排队调整时,部党组鉴于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是中国自行设计与装备的工厂,基本建设已完成大部分,技工培训工作也着手较早,生产准备已近成熟,再投入少数资金即可建成的事实。于是决定对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续建,延缓在两年内建成。同时将长春无线电工业区停建的国营东北电子管厂(即国营第七七九厂)除调迁外地人员外,剩余人员合并到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半导体车间,工厂由下半年开始继续施工。1963年上半年,根据三机部十局决定,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半导体车间人员、部分设备及厂房划归吉林省无线电厂。1964年,第四机械工业部对国营东光无线电器厂设计任务书进行调整。经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防工业办公室以“(64)计防云字0002号”文件批准,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由阻容元件综合厂调整为电容器专业生产厂,生产除瓷介电容器、空气电容器以外的各类电容器。同年,工厂土建工程全部完成,工厂建设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1965年10月,国家验收委员会根据工厂设计任务书,对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进行全面验收。经审查,工厂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验收标准,生产设备已能满足开工生产要求。25日,通过验收,同意开工生产。
  经国家验收委员会复查核定,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建设总投资为2959.88万元,工厂形成总建筑面积55263平方米,其中生产用建筑面积36552平方米,生活用建筑面积18711平方米。拥有各类设备、仪器仪表1534台(件),固定资产总额达成2201万元。工厂有职工1374人,8个生产车间。自1959年9月进行产品试制,到国家验收,先后试制成功各类电容器19个品种。1965年批量生产的有纸介(包括高压纸介)电容器、薄膜电容器、云母电容器和铝电解电容器四大类15个品种,共计生产145.9万只。其中铝电解电容器CDX—N型轴向小型铝电解电容器和CDX—C型单向小型铝电解电容器两种型号产量为44.43万只(详见表7—1)。
  2、曲折发展时期
  自工厂建成至1978年是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曲折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工厂历经了起步发展、挫折与恢复、两年调整三个阶段。
  起步发展:1965年11月9日,四机部决定将中国第一条从日本引进的年产300万只固体电解质烧结钽电容器生产线的三分之二设备安装在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
  1966年初,从日本引进的固体钽电容器生产线安装调试完毕,正式投入生产,形成了年产100万只固体钽电容器的生产能力。同期,工厂自行设计的非固体电解质烧结钽电容器也相继投产。不仅增加产品生产种类,钽电容器的生产水平亦达到日本同类产品六十年代初期到中期水平,并成功地应用在许多国防重点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66年4月,部属第十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元件与材料研究)第六研究室(有机介质电容器研究室)的人员与设备划归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成立工厂设计所。铝金属化工艺、铝金属涤沦电容器、高压复合介质电容器、聚异丁烯浸渍电容器等研究成果很快投入生产,对发展有机介质电容器产品起到了促进作用。
  至1966年底,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仅一年时间就有七个型号电容器相继定型投产。由于金属化纸介电容器和钽电容器投产,工厂达到了生产大纲认定的产品品种的要求,其中纸介电容器148.66万只、金属化电容器54万只、薄膜电容器38.99万只、铝电解电容器79.11万只、云母电容器112万只(这一阶段工厂自然状况详见表7—2),成为建厂后稳定发展的一年。
  挫折与恢复:196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冲击破坏,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工程技术入员相继下放到车间劳动;工厂技术、检验部门瘫痪,管理制度被“砸烂”,工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1968年9月,由第十一研究所第六研究室并入的全部设备和绝大部分人员自行搬回北京第十一研究所(不久设备处理,人员转行分散,造成极大损失)。1969年2月,部属“长春无线电技工学校”停办合并到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同年,工厂先后建立了厚膜电路试制生产线和为其配套的半导体试制生产线。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干扰,对微小型化发展方向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发展缓慢。1969年批量生产六大类电容器产品817.万只,达到了生产大纲812.77万只产量的要求。但由于这期间在林彪反革命集团盲目追求高指标、高速度的影响下,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产量成倍翻番,产品质量急剧下降,大批产品退货,库存产品大量报废,造成某些产品废型、停产的严重后果。1970年,在“三线建设”高潮中,根据部局规划,分迁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钽电器生产线三分之一的设备并抽调大批干部和工人支援在河南省鹤壁组建的国营第七九四厂。同年还为吉林省“小三线”建设支援了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使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的生产装备和技术力量均受到很大削弱。
  1971年3月22日,根据中国和罗马尼亚共和国两国政府协议,第四机械工业部决定,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承担援建罗马尼亚共和国年产100万只钽电容器生产线成套设备的任务(同时参加援建工作的专用设备仪器厂有国营第七〇六厂、国营第七〇九厂、国营第七九七厂和泉州仪器厂)。1972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根据北戴河规划会议精神,围绕收音机配套问题,决定对铝电容器半自动化生产线进行改造。由于不能很好学习国外先进出口技术,没能有效的利用国内专用设备制造厂的优势,只靠自己独家摸索,从头做起,结果历时三年时间,除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上技术队伍外,实际效果很差。
  1973年,工厂恢复了技术科,情况有所好转。1974年9月至12月,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为罗马尼亚共和国培训了15名钽电容器技术人员,圆满完成培训任务。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调整国防工业管理体制的决定》,1975年1月1日起,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下放给吉林省,实行部、省双重领导。1976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恢复设计所,为新产品开发提出供了条件。10月30日,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援助罗马尼亚共和国建成固体钽电解电容器生产线,并移交生产。
  这一阶段,由于十年动乱,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生产的产品多数仍属仿苏老产品。十年间仅有12个型号新产品定型投产。其中自行设计产品9个,占新产品总数的75%,其中1972年至1976年四年间定型投产6个型号新产品,全部是自行设计产品,标志着工厂已由单纯仿制进入到自行设计阶段。但由于极左路线的影响,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仿苏老产品虽然超过了当时的部级标准水平,仍只相当于国际上五十年代中期到末期水平。新设计投产的产品质量还未完全过关,如铝电解电容器和液体钽电解电容器的漏液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从日本引进的固体钽电解电容器仍停留在国际上六十年代初期到中期水平,且品种有限,生产产品总体水平与国际上差距越来越大,由1965年10年左右差距拉大到15年到20年(这一阶段工厂自然状况及产品生产详见表7—3,表7—4)。
  两年调整:1976年10月,中共中央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从而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1977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初步整顿了领导班子,老干部先后恢复了工作,重新走上领导岗位,抓了生产秩序和管理工作的恢复和整顿。1978年,工厂根据铝电解电容器社会需求的增加,由原来一个车间扩大为三个独立的车间,即低压小型铝电解电容器车间、中高压铝电解电容器车间、铝箔腐蚀赋能车间。由于采取专业化分工,为铝电解电容器的大规模生产创造了条件。
  1977年到1978年,两年间共生产各种电容器1734.6万只,平均每年生产867.26万只(详见表7—5),生产有了一定发展。工厂经过两年调整,终于迈出了前进的步伐,但这种发展是恢复性的,是遭受挫折后的回升。其中产品质量上存在的某些严重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如漏液问题,生产技术仍停留在较为落后的水平(这一时期工厂自然状况详见表7—6)。
  3、稳步提高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通过调整、改革、整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更新改造、开发新产品为重点进入稳定提高时期。
  整顿发展:1979年4月,在间断了十几年后,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晋升了第一秕工程师,充分调动了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同年10月,工厂成立了以厂长为组长的“高可靠产品领导小组”,负责“七专”产品工作,为发展高可靠产品提供了组织保证。1980年1月,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建立钽电容器“七专”质量控制实验生产线,研制为国防重点工程配套的“七专”高可靠钽电容器产品。同年5月成立“八二一办公室,负责组织低压铝电解电容器生产线以内涵为主的技术改造。并以来料加工方式,从香港远东电子公司引进自动卷绕机、刺铆机等15台铝电容解电容器生产设备,增强了铝电解电容器的生产能力。12月10日在国内首创低压铝箔交流腐蚀新工艺。经部局组织样机鉴定通过定型,投入生产并获1980年优秀科技成果奖。从而使铝电容器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
  1981年8月,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企业整顿通过第四机械工业部审查验收。当年,工厂采用交流腐蚀新工艺生产的30米阴、阳极铝箔比1980年采用直流腐蚀老工艺同样产量多盈利88万余元。同年,工厂被评为吉林省先进企业。
  这一阶段,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迈出了稳步提高的第一步,生产各类电容器4679万只(详见表7—7,工厂自然状况见表7—8)。
  “六五”改造:为满足国内日益突出的彩色电视机生产需要,1982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决定以高起点,快速度全面改造铝电解电容器生产线。工厂在实现了低压铝电解电容器生产线改造的基础上,7月与日本ELNA公司签定了技术合作合同,由日本引进腐蚀、赋能技术,关键电气控制设备,药液自动供给系统和国内暂不能解决的机械电气配件,按日方提供设备图及配件,由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负责制造加工,由日方现场指导安装、调试。由日本引进4台(套)大型铝电解电容器生产关键设备和仪表,从日本JCC、桑野、CKD等公司引进33台小型铝电解电容器生产设备,扩充了低压铝电解电容器生产。此项以技术合作方式引进发行项目被电子工业部列入全国彩色电视机生配套的十八个重点项目之一,并向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投资了130万美元。11月,大型铝电解电容器生产线通过中日双方共同验收,形成为彩色电视机提供可靠的大型铝电解电容器100万套的生产能力。产品性能达到日本1983年水平,改变了国产彩色电视机用大型铝电解电容器长期一直依赖进口的局面。1984年被电子工业部授予电子工业引进技术改造现有企业全优奖。1984年5月铝箔腐蚀赋能设备投入生产,技术达到日本1982年水平,铝箔利用率达到93%,产品成本降低50%,低容器的体积比部标缩小1/3~1/2,高压电容器体积比部标缩小1/2至一倍以上。经半年试生产,形成年产阳极腐蚀、赋能铝箔90吨(其中含赋能箔55吨)。同年12月,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六五”改造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验收后新增效益情况详见表7—9)。“引进铝电解电容器腐蚀、赋能设备生产原材料国产化项目”被电子工业部授予1985年度电子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11月,国家经济委员会授予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六五”技术进步先进企业全优奖)。
  这一阶段,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在完成“六五”改造项目的同时,还于1983年10月通过电子工业部第一批企业整顿验收,10月被评为长春市先进单位,12月被评为吉林省先进企业。全密封铝电解电容器和低高压脉冲电容器应用于331工程,为中国第一颗同步卫星发射作出了重大贡献。工厂受到第四机械工业部嘉奖。工厂生产与管理再次跃上一个新台阶(这一阶段产品生产及企业统计见表7—10、7—11)。
  开发改造: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在“六五”改造验收投产后,即着手对引进出口技术和设备的消化、吸收和开发工作。
  1985年7月,工厂按照高起点的要求,选定技术难度大,单台引进价格高,体现八十年代水平的机电一体化大型自动卷绕机为课题,9月组成项目试制组,负责对7ZPsC大型全自动卷绕机的翻版制造,由此开始了对引进设备的开发工作。1986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在为“夏普”、“胜利”机型彩色电视机配套高压电容器时,引进设备的箔片比容值达不到使用要求,工厂组织技术力量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通过攻关改革原生产工艺,使产品达到了配套使用要求。同年,以超小型闪光灯电容器研制成功为开端,至1988年,共开发新型电容器7个型号(详见表7—12),为顺应市场需求,提高工厂应变能力开创了新局面。1987年1月,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扩大高压铝电解电容器生产能力,建设铝箔腐蚀、赋能生产基地项目”(“七五”改造一期工程)开始动工。为配合一期改造工程实施,工厂对原四、九车间厂房、设备、工艺平面布置进行有针对性地改造,把原有比较分散、面积比较狭小的装配线按工艺流程重新进行了布置,扩大了部分生产面积。6月,引进设备陆续到厂,6月12日到17日,日方现场指导来厂对引进设备进行调试和技术指导,同时进行质量验收。7月,17台设备全部投入试运行。一期改造工程实际投资578.425万元,其中含外汇100.21万美元。引进日本KAW—7BI大型自动卷绕机等19台(套)设备、仪表,国内配套设备43台(套),自制设备14台(套)(详见表7—13)。经半年时间试运行即通过验收,形成年生产中高压电解电容器2000万只的生产能力。工厂在一期改造工程收尾的同时,投入二期改造工程建设(预计1990年完成,届时将形成年产腐蚀赋能铝箔390吨,中高压大容量铝电解电容器600万只,中高压电容量铝电解电容器4200万只)。至1988年底,共完成投资1070万元,形成了年产五大类电容器5407万只的生产能力(历年生产情况详见表7—14)。主要产品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三年间共完成生产总值14656万元,实现利润1630万元(详见表7—1—15),成为国内铝电解电容器生产的重要基地。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电子工业志

《长春市志 电子工业志》

本志包括了总序、凡例、电子工业沿革、建设与改造、队伍与教育、科研与开发、产品与生产、经营与管理、企业、人物、大事记。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