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章 产品与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电子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717
颗粒名称:
第五章 产品与生产
分类号:
K923.4
页数:
63
页码:
226-288
摘要:
本章记述了长春市电子产品的生产发展情况。
关键词:
地方志
电子工业
长春
内容
长春市电子工业产品生产始于长春沦陷时期。当时全部由日本人经营生产,主要产品为空气电容器、电子管收音机、通信机、广播发射机等。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长春市电子工业产品生产全部中止。
国民党统治时期,长春电子工业生产一片空白。长春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从起步创建到发展提高,历经40年的艰苦努力,建成了基础类产品、投资类产品、消费类产品三足鼎立,并驾齐驱,主导产品方向明确,同步发展的工业生产格局。
第一节 基础类产品生产
电子工业基础类产品主要包括电子元件、电子器件及电子接插件,是电子工业终端产品生产必备的基础产品。
长春市电子工业基础类产品生产起步较早,门类较全,除电子接插件只经过短暂生产外,其它门类主导产品集中,产品生产水平、专业化程度较高。至1988年,已经形成了在全国较有影响的以铝铂腐蚀赋能为基础的铝电解电容器国家定点生产基地及以砷化镓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为基础的半导体发光显
示器件国家定点生产基地。
一、电子元件产品生产
长春市电子元件工业生产始于1942年,延续发展起步于1959年。在产品门类上,主要有电容器、磁性元件、电阻、电声器元件等。其中电阻、电声器元件等生产时间较早,但一直未能形成规模。电容器产品的生产在国营东光无线电厂建立后一直在较高的起点上不断得到发展,成为长春市电子工业的支柱产品之一。
1、电容器产品生产
长春市电容器工业生产有形于1942年。当时伪“新京中央工作局”为配合无线电发射设备制造,利用其金属切削机床较为配套的条件,开始生产空气电容器、空气可变电容器。1945年,随着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电容器生产中止。
长春解放后,为适应广播事业发展的需要,东北人民广播器材厂经过1952年扩建后,开始生产纸质电解电容器。至1954年初,形成年产3万只纸质电解电容器的生产能力。同年11月,因隶属关系变更,工厂调迁外地,电容器生产中断。
1958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筹建,成为长春市电容器生产延续发展的开端。
①、起步创建时期
在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建厂期间,根据第一机械工业部提出的“边建设、边试制、边生产”的“三边”方针,1959年9月,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成立产品试制小组。同年底,KCJ—N型瓷管纸介电容器、KCD—5型云母电容器(均为仿苏联产品)试制成功,完成了工业生产的前期准备工作。
1960年,长春市地方电子工业企业相继建立。根据吉林省重工业厅安排,有5家地方电子工业企业从事电容器产品生产(详见表5—1)。这些地方企业有的是刚刚建立,有的是转产改建,生产条件差,生产规模小或是兼业生产,产品质量水平较低,1961年7月期间,在国民经济调整中相继合并或下马。同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亦根据第三机械工业部决定缓建,产品试制工作暂时停止。吉林省无线电厂做为调整后无线电综合厂成为电容器生产的唯一厂家。1962年起,开始试生产双联可变电容器,为收音机生产自我配套。同年,中央决定对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续建,至1964年由中国自行设计与装备的电子元件生产厂建成。经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防工业办公室批准,将国营东光无线电厂由阻容元件厂调整为生产除瓷介电容器、空气电容器以外的各类电容器专业生产工厂。1965年10月25日,经国家验收委员会验收审查确认,工厂生产大纲为六大类,形成电容器产品804万只的生产能力,其中纸介电容器械420万只、金属电容器70万只、薄膜电容器90万只、电解电容器100万只、高压纸介电容器4万只、云母电容器120万只,批准启用开工生产。自1959年四季度至1965年国家验收,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先后试生产各类电容器材9个品种,其中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的有纸介(包括高压纸介)电容器、薄膜电容器、云母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4大类15个品种,各类电容器总产量达149.08万只(详见表5—2)。这期间,长春市地方工业企业的电容器生产数量较小,多为自我配套。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生产的电容器基本上是仿制国内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的国营第“七一五厂”和国营第“七一八”厂的老产品,产品技术水平基本达到当时苏联同类产品FOCT标准,相当于国际上40年代末50年代初期水平。同年,国家为国营东光无线电厂从日本引进一条固体电解质烧结钽电容器成套生产线,虽未正式投入生产,但工厂自行设计的CDFG(CA)型固体电解质烧结钽电容器于12月8日通过生产定型。同年,自行设计的高压纸膜混合介质电容器其产品质量已相当子国际上50年代初期到中期发展起来的同类产品水平。从此,长春市电容器生产进入了专业化、在规模生产时期。
以上资料为吉林省档案馆71号1960年14卷《吉林省地方无线电工业生产和新产品试制计划(草案)》
②、曲折发展时期
1966年初,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引进的固体钽电容器生产线正式投入生产。同年4月19日,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自行设计的液体钽电解电容器通过生产定型后投入生产。两种钽电容器的生产不仅提高了工厂自行设计产品的比重,而且缩小了工厂生产产品与国际同类产品的差距,产品水平达到国际60年代初期到中期水平。同年4月,部属第十一研究所六室合并到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成立工厂设计所。铝金属工艺品金属化涤沦电容器、高压复合介质电容器、聚异丁烯浸渍电容器等新产品相继投入生产,国营东光无线器材厂达到了生产大纲规定的六大类产品的品种要求(详见表15—3)。
1967年至1968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破坏,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技术科、检验科、设计所相继解散,工程技术人员被下放到车间劳动。1968年9月,第十一研究所六室调入了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的全部设备,绝大部分人员自行迁回北京,工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至1968年底两年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电容器生产为514.54万,平均每年产量仅为1966年的58%。
1969年后,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电容器生产虽有一定恢复,年产六大类产品817.27万只,达到了生产大纲规定的产量要求,但在林彪反革命集团“高指标,大储备”的口号影响下,产品产量虽然成倍翻番,由于生产管理混乱,忽视产品质量,造成销售产品大批退货,库存产品大量报废,致使一些产品废型停产。其中CDF液体钽电容器就是这个时期倒的牌子,被迫在1973年废型停产;CB14精密聚苯乙烯薄膜电容器也由于这个时期产品质量问题,后来虽经几年努力,改进了产品结构和工艺,800只可靠性换底试验达到六级标准,仍未能取得用户信任,因订货量少,也被迫于1980年废型停产。
1970年,在“三线”建设的高潮中,根据第四机械工业部决定,调迁了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由日本引进的固体钽电容器生产线的三分之二设备和317名人员至河南省组建国营794厂。同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又抽调部分领导干部、技术管理干部和工人支援吉林省在永吉县组建“小三线”工厂——国营第八二七〇厂,使长春市电容器的生产装备和技术力量受到很大削弱。
1971年,在“全民大办”的口号下,长春市两家地方工业企业开始生产瓷介电容器、薄膜电容器和铝电解电容器,主要是为吉林省无线电厂收音机生产配套,规模较小。
1972年以后,长春市地方企业生产电容器产品收缩为一家(兴隆山陶瓷厂)一个品种(瓷介电容器),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相继开始为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七工业部提供军用配套产品,并于1976年筹建了可靠性试验室;同时开展了电容器产品的可靠性试验,为以后发展高可靠“七专”产品(专人、专机、专料、专批、专检、专筛、专卡)打下了基础。同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恢复了设计所,为新产品的开发创造了条件,使得电容器产品生产逐步恢复正常。当时在产品水平上,仿苏老产品虽然提高了当时的部标水平,仅相当于国际50年代初期水平;自行设计的新产品比重虽不断增加,产品水平只相当于国际上50年代中期到末期水平。钽电容器仍停留在国际上60年代初期到中期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由原来的10年左右拉到15年至20年(这阶段产品鉴定情况见表5—6)。
1977年至1979年是长春市电容器生产恢复整顿阶段,长春市电容器生产企业为三家,即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长春市磁性材料厂、长春市宽城无线电元件厂。这期间,生产装备没有大的改进,主要集中抓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生产恢复与产品质量整顿工作,使生产秩序、产品质量均取得了一定进展。1978年底,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根据铝电解电容器产品社会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决定采取专业化分工,由原来的一个车间扩大到三个独立车间,成立了低压小型铝电解电容器车间、中高压铝电解电容器车间和铝箔腐蚀赋解车间,使得长春市铝电解电容器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提高一步,而其它产品仍停留在原有水平。
1979年,在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指引下,企业进入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新时期,恢复整顿工作从根本上得到落实。企业建立了相应的经济责任制,中断十多年后,晋升了第一批工程师。同年5月,国营东光无电线器材厂设计所建立了试验室。10月,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成立了以厂长为组长的“高可靠领导小组”,负责领导“七专”产品的生产工作,为发展高可靠电容器产品奠定了基础。
③、改造提高时期
1980年至1988年是长春市电容器生产的改进提高时期。这一时期,长春市地方电子工业企业电容器产品生产逐渐收缩,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历经“六五”改造和“七五”一期改造获得飞速发展,成为国内铝电解电容器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
1980年1月,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成立钽电容器“七专”质量控制实验线,为高水平钽电容器生产奠定了基础。同年5月,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开始对低压铝电解电容器生产线进行以内涵为主的技术改造。同年成立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加强对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同时,以补偿贸易的方式从香港引进15台铝电解电容器生产用的自动卷绕机和制铆机等。1982年12月开始,以技术合作方式,从日本引进铝箔腐蚀、赋能技术和4台铝电解电容器生产的大型关键设备与全部技术,对长春市电容器产品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实施“六五”改造的同时,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在组织生产、开发新产品的工作中,充分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对制约生产发展的工艺技术进行一系列的技术攻关。至1983年的4年间,相继开发并采用了低压铝箱交流腐蚀新工艺、铝外壳连续自动引伸新工艺、国产低温银浆浸涂新工艺、水汽被膜新工艺、簿膜电容器热定型新工艺,并采用新型树脂改进树脂包封工艺。1983年大型铝电解电容器生产线改造成功并投入生产。1984年研制成功“浪涌试验设备”,完善了电容器产品的检测试验手段。1985年形成了年产腐蚀赋能铝箔90吨、低压铝电解电容器2000万只大型铝电解电容器的生产能力。5年间共生产各类电容器23490.73万只(详见表5—5),其中铝电解电容器产品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1984年12月,国营东光无线电厂“六五”改造项目验收投产后,立即着手对引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一系列的消化、吸收的研究工作。1985年7月,按照高起点的要求,以技术难度大,单台引进价格高,体现80年代水平的机电一体化大型全自动卷绕机为目标进行开发改造。同年9月,组成以80年代大学毕业生和机械工程师为主体的试制组进行翻版研制。1986年四季度,为解决160V箔片只能在高压设备上腐蚀、赋能,影响高压箔片生产的矛盾,生产车间提出改造低压设备为中压设备的建议,这一方案得到工厂的充分支持与鼓励。在认真论证后,立即组织力量改造施工,实现了原用进口 104μ铝箔在高压设备腐蚀、赋能生产,改为用国产80μ铝箔在低压腐蚀中压赋能生产,在国内开创了国产化的先例。1987年3月,国营东光无线电厂再次组织了高压赋能设备电源部分的消化、吸收、翻版工作。同年12月20日,翻版自制大型全自动卷绕机一次试车成功,并制出符合工艺要求的电容器芯片。
在消化、吸收先进设备的同时,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对引进的技术也不断地进行探索,“六五”期间引进的高压腐蚀、赋能技术生产出的箔片保证值为0.22μF/Cm2,目标值为0.3μF/cm2,满足不了国内彩色电视机配套要求。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不迷信、不守旧,经过多次调试,找出相关的一系列参数用于生产,使腐蚀、赋能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技术参数均超过引进技术目标值,并将这些宝贵的工艺数据应用于“七五”改造。按新参数设计腐蚀、赋能设备主机3台,1988年初投产,生产的高压箔片比容值400WV为0.51μF/cm2、330WV为0.75µF/cm2,已达到和非常接近国际一流的日本JCC公司同期同类产品水平(详见表5—6)。
同年,对低压腐蚀赋能箔片比容值提高的工艺实验进行了开发,通过调整箔片热处理工艺,使25V、32V、50V及16V大部分的产品生产不再用进口国外箔片,并形成了闪光灯电容器用箔片的新工艺和电解液,替代了由国外进口的此类产品。采用断膜蒸发新工艺,为彩色电视机生产行输出薄膜电容器。为保证彩色电视机安全开发了带有防爆装置的铝外壳冷挤技术,改铆接引线为超声波点焊,提高了产品性能。年产400V中高压铝电解电容器600万只,年产160万伏中高压小容量的电解电容器4200万只。由于一系列生产装备的改造,工艺技术的提高,使得电容器产品的生产和质量均获得巨大的提高。至1988年底,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三年共生产6大类电容器18468.75万只。其中1988年生产8512.4万只,与1985年相比增长28.4%(详见表5—7)。1988年产品优质品产值率年平均为59%,铝电解电容器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际上80年代中期水平(详见表5—8)。
2、磁性元件产品生产
长春市磁性元件产品生产从业企业为长春市磁性材料厂,其产品生产始于1969年。在近20年发展中,较为缓慢,规模较小,并于1987年因与“三线”搬迁企业合并而转产。
①生产准备
根据第四机械工业部在北京召开的无线电元器件配套生产计划会议精神,1967年长春市计划委员会决定将长春市区属建筑材料厂更名为宽城区磁性材料厂考察,试制无线电整机配套用磁钢,工厂进入改建。
1968年5月,宽城区磁性材料厂派人去天津磁性材料厂考察,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基本掌握了磁钢的生产过程和检测方法。同年9月,吉林大学物理系磁学教研室提出,愿意与宽城区磁性材料厂合作试制磁性材料,60多名师生搬进工厂,与职工一起吃住。当时工厂仅有3台制钢管的旧设备和四台机械设备,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厂校合作开始了磁性元件产品的试制工作。
②生产起步与发展
1969年4月,在吉林大学磁学教研室的协助下,宽城区磁性材料厂第一批磁钢试制成功,由此开始了磁性元件的批量生产。这时由国家调拨了一台液压机,工厂又自制了一些土设备,建立了恒磁生产车间,很快形成了生产能力。1969年共生产磁钢15.1万只。
1970年,宽城区磁性材料厂为适应生产发展,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吃大苦,耐大劳,流大汗”的口号下,发动群众自己动手,从车间调整人力组成基建队。车间和科室干部轮流参加劳动,解决劳动力不足。拣砖、石头解决材料,对原厂房进行维修改建,成立了软磁生产车间,为长春市无线电一厂梅花鹿牌收音机配套生产天线磁棒。同年7月,根据吉林省“战备”办公室在南湖宾馆召开会议精神要求,宽城区磁性材料厂承担了为省内“208”工程(微波通信)及军工产品“582”雷达配套生产微波铁氧体磁性元件——3公分、7.5公分环行器、单行器及碳基铁粉芯、铝硅铁粉芯等产品。同期,在吉林大学磁学教研室的协助下,宽城区磁性材料厂建立了试验室,开始了色码电感,羰基铁、喇叭磁钢、耳塞机磁环、电流表磁钢、环行器、单行器等新产品的试制工作。10月,长春市革命委员会决定将宽城区磁姓材料厂划归长春市电子工业局,更名为长春市磁性材料厂,纳入电子行业管理。
1971年,长春市磁性材料厂被第四机械工业部确定为东北大区磁性材料定点生产厂。为扩大产品生产,工厂进行了一系列准备工作,至1972年6月,工厂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新建厂房780平方米,建造了大小隧道窑二座,自制各种专用设备仪器84台,修复旧电气设奋128台,制造设备附件100多台,完善了生产条件。为解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矛盾,1971年7月,在吉林大学磁学教研室的支持下,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才的道路,先后举办了 4期脱产培训班,培训了 76名学员,占磁性元件生产工人的50%以上;先后完成了原计划新产品的试制,满足了当时生产发展的需要。1973年长春市磁性材料厂开始筹建例行试验室,并且加强了产品质量管理,组织技术攻关,使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B4.5×17×100天线磁棒在当年大批量生产中,成品率由年初的23%提高到80%以上,产品平均成品率达到78.6%。至1973年底,长春市磁性材料厂形成年产各类磁性元件70万只的生产能力。
1971年至1972年,长春市磁性材料厂共生产磁性元件各型号磁性元件343.77万只(详见表5—9),1973年无统计资料可查。
③高指标的影响
自1974年开始,长春市磁性材料厂磁性元件产品产量逐年增加,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在片面追求高指标中不注重产品质量管理,加上设备陈旧,至1977年产品生产虽有8年的历史,已筹备了 4年的产品例行实验室依然未能建立起来。按部标产品应做的4项参数检测,工厂只能做一项还是象征性的,致使产品质量逐年下降,其中天线磁棒合格率由1976年的70%下降到40%以下。在1977年长春市电子工业局组织的产品质量抽查中,长春市磁性材料厂已入库的天线磁棒中,出口磁棒40%为不合格产品,5×17×100规格的天线磁棒60%为不合格产品。职工一针见血地指出:产量越干越大,质量越干越低,品种越干越少。这种状况1978年虽有所改善,仍未能从根本上扭转。
1974年至1976年,长春市磁性元件产品生产情况(详见表5—10),1977~1978年无资料可查。
④整顿调整时期
1979年,长春市磁性材料厂领导亲自深入生产车间,搞工艺试验,解决产品生产存在的问题,虽然产品质量问题有好转,但产品质量在局内仍属最低。造成产品质量如此低下的原因除生产设备陈旧外,个别工序不按工艺技术规程操作亦是原因之一。在恒磁车间磁钢的生产中,擅自去掉水选工艺、磁选工艺,对原料的粘度也无具体要求。8月,在长春市电子工业局组织的产品质量巡查中,在抽检的20只磁钢中,仅外观检查就有两只表面有严重裂纹。在以后的几年工作中,虽几经努力成效依然不大。至1982年,长春市磁性材料厂由于产品质量低劣(天线磁棒计划合格率75%,实际平均仅为50%),产品销路不好,库存大量积压(按80年不变价数计算,1981年工业总产值为299万元,1982年库存积压产品价值为74.15万元)。10月,根据长春市人民政府决定,长春市磁性材料厂被限令半年停产整顿。
1983年3月,长春市磁性材料厂恢复生产,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7月在长春市电子工业局组织的全面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检查中,抽检30只导磁体,产品外观及电性能全部合格。
1984年,长春市磁性材料厂通过企业整顿,生产组织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1985年至1986年企业仍连年亏损,两年累计亏损达158万元。1987年5月19日,长春市人民政府73号文件批准,长春市磁性材料厂与由“三线”迁入长春市的吉林省胜利零件厂合并。5月30日长春市人民政府召开办公会议,落实交接工作,由此结束了长春市磁性元件产品的生产。
1979年至1986年,长春市磁性元件产品生产情况(详见表5—11)。
3、其它电子元件产品生产
长春市电子元件产品生产除了主导产品电容器及磁性元件生产外,还生产过扬声器、接插件、电位器、开关及各种无线电整机用变压器等产品。但其生产企业一般均是小型集体企业或是兼业生产,生产规模较小,产品质量水平一般,且有的产品仅是间断生产。
50年代初期,东北人民广播器材厂由1951年开始生产舌簧式扬声器,1952年扩建后,开始生产炭膜电阻器,至1954年形成年产高音喇叭2万余只,碳膜电阻器30万只的生产能力。产品主要销往张家口、内蒙古等地,当时曾出现过供不应求的局面,对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做出了积极贡献。同年11月,因隶属关系变更等原因,东北人民广播器材厂调迁外地而中止生产。60年代初期开始,吉林省无线电厂、长春市中原无线电器材厂、九台县扬声器厂、长春市井岗山扬声器厂、长春市电阻电容器厂曾生产过电阻器、波段开关、扬声器等电子元件产品,主要为收音配套元件。这一时期,掌握的资料仅为几个年度的计划生产数(详见表5—12)。
70年代,电子元件产品增加了接插件,生产规模虽有些提高,但产品质量依然较低,这一时期产品生产情况(详见表5—13)。
80年代,电子元件其它产品依然维持在70年代的低水平,其产品生产情况(详见表5—14)。
二、电子器件产品生产
长春市电子器件产品生产就发展过程看,电真空器件生产最早,1953年试制出中国第一只示波管。在半导体器件方面,1956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只晶体管,并率先在全国开展化合物半导体器件方面的研究,1964年进入工业生产。在集成电路研制方面,长春市与国内科研单位相比几乎同时起步,于1968年开始试制,1971年投入小批量生产,1980年由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使工业生产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电真空器件
长春解放前,伪“大陆科学院”电气研究室在从事电气通信研究的同时,进行过真空电子器件的试制工作(具体资料不详)。长春市解放后,电真空器件生产从真空电子器件起步生产较早,虽时间较短,但取得了开拓性的成果。1956年,因行业调整,工厂调迁,使得早期科研、生产中断。60年代后,长春市真空光电器件生产再度起步,从60年代中期的特种电光源的试制,到70年代中期的显像管、摄像管试生产,虽几经努力,终因工业基础较弱,于1979年而停止生产。
1949年,东北工业研究所电机研究室及所属电子管中间工厂在室主任赤冢夏树(日籍留用人员)、朱其清(研究员)的主持下,利用原伪“大陆科学院”残留的电子管制造器材和自己动手搞起来的真空设备、测量设备,从简单的整流管开始到仿80型整流管、866型大功率整流管及12A、12F、47B等通讯管的试生产。至1952年末,已生产80型整流管1500支,866大功率整流管200支。这期间,在科研攻关中,解决了电子管生产工艺中比较困难的阴极(氧化物)沉淀和喷涂、荧光粉的涂复、阳极碳化等技术问题。据《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志》记载,866A型大功率整流管寿命达600小时以上,5Y3G7型全波整流管寿命运1000小时以上,性能均超过英国、美国、日本同类产品水平。
1953年后,电子管中间工厂在小批量生产各种真空电子器件的同时,开始研制并试生产示波管、光电管及光电倍增管等多种真空光电器件。其中示波管是中国首次试制成功,其科研及试生产成果经华东电子管厂改进完善而投入批量生产,使得长春成为新中国电真空器件科研与生产策源地之一(另一为南京)。1956年,由于中国科学院对所属科研所进行专业化调整,1956年电子管中间工厂调迁北京,使得长春市电真空器件的生产中断。
1960年,第四机械工业部投资兴建了长春灯泡电子管厂(后改称长春市灯泡厂)。该厂投产开始只是生产普通灯泡,自1965年开始试制脉冲氙灯、氦灯及805型电子管、避雷管等。其中028型脉冲氙灯于当年试制成功,样品经中国科学院光机研究所上海分所测定,光电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可以适应单脉冲使用。同年12月,长春市重工业局组织了鉴定会,确定该产品初步定型,此后开始试生产,并于1967年列入吉林省重工业厅生产计划,但由于“文化大革命”干扰,致使该产品一直未能批量生产。
1970年,长春市玻璃总厂成立显像管车间。经3年努力,至1973年初步形成了电子枪元件制备、装枪、制玻璃壳、涂屏、真空排气等试制生产线,并试制出第一批黑白电视机显像管。在国营第七七三厂的协助下,经电气指标的全面测试,性能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1973年11月3日,长春市电子工业局提出筹建长春市电真空器件厂的报告。1975年将长春市玻璃仪器厂研制显像管人员及设备调至长春市半导体厂成立电真空车间,进行黑白电视机显像管复明试验。同年4月至10月,长春市半导体厂派28名同志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学习摄像管制作工艺。10月起筹建摄像管生产线,半年后建成。1976年4月6日,长春市电真空器件厂与中国科学院吉林物理研究所签定协作试制投影电视显像管协作书。长春市电真空器件厂技术攻关组在吉林物理研究所有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下,经过一年努力制出投影管样管,并参加了第四机械工业部在无锡召开的投影电视经验交流会。同年9月,长春市电真空器件厂试制成功第一批摄像管样管,并送交第四机械部参加电子工业展览会展览。
1977年下半年,因国家财政压缩投资金额,长春市电真空器件厂已建立的试制生产线设备尚不配套,加上缺少资金,试制生产均遇到困难。在这种情况下,1978年3月,玻璃圆炉还是开炉了,并自制出玻璃件。1979年后,长春市电真空器件厂在资金不足,又要确保电真空器件尽快上马的情况下,不得不开发“吃饭”产品,工厂虽由减亏到扭亏为盈,但电真空器件生产却不得不逐渐停下来,至1980年并入由“三线”迁入长春市的吉林省宏伟机械厂,真空器件产品生产中止。
2、半导体分立器件生产
长春市半导体器件生产始于1962年,历经20多年的建设发展,至1988年,长春市半导体分立器件生产已成为在国内较有影响的,以砷化镓材料为基础的半导体发光显示器生产基地。
①开创性的科研试制时期
1954年9月,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物理系在中国首次开办了“半导体专门化”大学本科生班,为长春市半导体器件的科研试制、工业生产准备了人才。(29名学员中,朱和中即为后来建立的长春半导体厂主要技术人员之一,1982年就任长春市半导体厂副厂长)。
1955年6月,旅美学者高鼎三排除国外种种阻挠、干扰,毅然归国。同年9月来长春,就任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副教授,成为长春市开展半导体器件科研试制的带头人。1956年2月,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建立由9人组成的半导体实验室,利用高鼎三副教授无偿提供的半导体锗单晶片(由高鼎三个人从国外带回一盒,归国时无偿送给中国科学院。到东北人民大学任职后,又以学校名义取回一部分),率先在中国开始了半导体器件的研究与试制工作。在高鼎三副教授的主持下,由陈炯明讲师、汪国兴技术员协助,仅用5个星期的时间,制成中国第一只点接触锗半导体二极管。并以此种半导体器件制成中国第一个锗半导体大功率整流器(输出功率500W,最大电流可达15A)及锗半导体检波器,成为中国半导体器件研制与应用的开端。为此,新华社以《东北人民大学用半导体锗制成锗功率整流器》为题,于1956年4月13日,在《人民日报》第三版进行了报导,同年还制成新闻电影纪录片进行了播报。
1958年7月,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半导体专门化班首期12名应届毕业生全部投入到大搞科研的热潮中,开展锗光电二极管、光敏、热敏器件及砷化镓单晶制备等课题的研究。如此诸多的半导体器件前沿课题的广泛研究,为苏联来校访问专家桑都诺娃所惊讶。
1959年3月,东北人民大学正式组建中国大专院校的第一个半导体系,在国内尚无定型产品的情况下,开始了半导体器件研制与生产专用设备拉晶机、切割机、磨片机、点焊机、涂膜机的制作;加上由第二机械工业部十局支援的高频炉构成了当时从事半导体器件研制与生产所必备、专用配套设备的“五机一炉”,为长春市从事半导体器件工业生产,准备了物质条件。
②工业生产的起步建设时期
长春市半导体电子器件产品进入工业生产始于1962半,生产企业为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又名国营第七九三厂)半导体车间(1958年开始筹建的东北电子管厂,1962年停建后,同年7月,部分从事半导体专业的技术人员划归七九三厂后组建的车间),主要产品为半导体锗器件。
1963年6月,由于国家专业化调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半导体车间一部分人员调出,支援辽宁锦州晶体管厂,余下人员划归吉林省无线电厂,仍为一个车间,继续从事半导体器件的试制、生产。
这期间,由于生产企业两次较大调整,加上一些技术人员的调出,工业生产基础较弱,虽几经努力,但一直处于小批量试生产阶段。
1963年下半年,吉林省重工业厅决定改造大成仪表厂,组建长春半导体厂。根据第四机械工业部指示,确定了长春半导体厂的生产大纲,即近期产品方向为年产锗半导体器件10万只,远期产品方向为年产砷化镓半导体器件40万只。1964年4月1日,长春半导体厂正式成立。工厂组建一个生产车间生产锗半导体器件,一个研究室进行砷化镓器件研制及一个辅助车间,由此开始了长春市半导体器件的工业生产。
1964年,长春半导体厂共生产3AX系列、3AG系列锗器件4.5万只,并移植第四机械工业部第十三研究所成果,试生产出lW、GaAS激光器(028)样管、3.22cmGaAS隧道二极管(2ES)样管、GaAS开关二极管(2EK50)样管等微波器件。
1965年,长春半导体厂经过生产装备的进一步完善,建成了锗高频三极管和锗低频三极管两条生产线,工业生产初具规模。1965年共生产3AX、3AG两个品种(仿苏∏6、∏401—403)锗半导体器件13.8万只,实现工厂近期产品设计纲要。同时研制出3AD锗高频大功率管100只。GaAS激光器通过了产品技术鉴定,完善了 2ES隧道二极管工艺技术,通过GaAS开关二极管(2EK)设计定型,并开始了 3.10cmGaAs变容二极管的试制工作。
③工业生产的曲折发展时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长春市半导体器件工业生产受到严重干扰。但是由于国家重点工程的需求,在广大职工的积极努力下,半导体器件工业生产历经曲折仍得到一定发展。1966年,长春半导体厂锗半导体器件生产达到13.6万只,GaAs激光器(028)试生产500只,2EK完成生产定型并生产500只,2EC试产800只,2ES完成设计定型,同时承接部属第十三研究所科研成果,试制30—100MW坦克用红外光源,同年3AD下马。
1967年,长春半导体厂的生产锗半导体器件19万只,生产GaAs变容二极管(2EC)1万只,30—100MW坦克用红外光源产1000只。GaAs隧道二极管(2ES)系列产1200只。
1968年,长春半导体厂生产GaAs隧道二极管(2ES)600只,GaAs变容二极管(2EC)4000只,GaAs高速开关二极管(2EK)9000只,坦克用红外光源50只,同时开始试制120W脉冲激光器、硅高速开关二极管2CK,锗半导体器件产量急速下滑,年产仅达6.2万只,与1965年相比下降55%(详见表5—15)。
1969年5月7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亲自参加了由四机部召开的半导体紧急会议,会上确定长春半导体厂为全国22个半导体骨干企业之一。同年,长春半导体厂建成2CK硅高速开关二极管生产线。1970年6月,长春半导体厂新厂区改造完工,工厂主体迁入新址。同年长春半导体厂在老厂区试制锗调频、变容二极管;在新厂区开始试生产砷化镓变容二极管及3DK系列、3DG系列硅三极管。
1970年后,长春半导体厂划归长春市电子局,更名长春市半导体厂。同时,长春市相继有9家区(县)属及校办企业(长春市宽城铆钉厂、长春市宽城区衡器社、长春市第11中学工厂、九台县营城煤矿永红工厂、东北电力设计院“五七”连、长春市宽城刺绣厂、长春地质学院工厂、吉林大学半导体系工厂、长春市南关服装社)从事半导体器件生产。1971年,长春市半导体器件总产量为124.4783万只(锗半导体器件65.0129万只、硅半导体器件50.7052万只、化合物半导体器件8.7602万只),其中,长春市半导体厂产量为79.6602万只(锗半导体器件47.5万只、硅半导体器件23.4万只、化合物半导体器件8.7602万只),归口企业产量为44.8181万只(锗半导体器件17.5129万只、硅半导体器件27.3052万只)。1972年,半导体器件总产量为105.5938万只(锗半导体器40.2986万只、硅半导体器件19.7328万只),其中长春市半导体厂产量为79.198万只(锗半导体器件17.238万只、硅半导体器42.227万只、化合物半导体器件19.7328万只),归口企业产量为26.3958万只(锗半导体器件23.0606万只、硅半导体器件3.3354万只)。与1971相比,化合物半导体器产量增加125%(详见表5—16)。
1973年3月,长春市半导体厂在老厂区的六车间独立建厂,成立长春市半导体二厂,主要生产3AX系列、3AG系列锗半导体三极管及2CK硅高速开关管。长春市半导体厂在保留硅半导体器件的同时,以生产化合物半导体器件为主。当年,因半导体一厂和二厂分家、整顿,生产受到影响,两厂总产量仅为34.5万只。
1974年,长春市半导体器件3家从业企业总产量达185.2641万只,是1973年的5倍。此后产量逐年上升,1975年产量为245.8万只,1976年为328.75万只(详见表5—17)。
1977年后,由于整顿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产品产量明显下降。1977年总产量为285.9188万只,1979年产量为51.1924万只。1980年,长春市半导体厂硅高频小功率塑封二极管(3DG202)产品投产,长春市半导体二厂硅整流二极管2CZ新产品投入生产,长春市汽车拖拉机铆钉厂锗二极管新品种开发生产,当年总产量达409.8万只(详见表5—18)。
1981年,在全国日用机电产品工作会议上,长春市半导体厂被确定为收录机配套生产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定点厂。同年,国营第八二三二厂与长春市半导体二厂联营,产品生产列入长春市电子工业局计划。当年,长春市半导体器件总产量达792.67万只,是1980年的1.9倍。其中,锗器件142.8万只,硅器件510.2万只,化合物半导体器件139.67万只,化合物半导体器件总产量由1980年的4.1%上升到17.6%。
1982年,长春市半导体厂器件总产量由1981年的187.77万只上升到412万只,产量增长1.2倍。国营第八二三二厂与长春市半导体二厂因产品结构调整,半导体器件产量分别由1981年117.9万只、345万只降至24万只、36万只。年底长春市半导体器件总产量由1981年的792.67万只降至472万只(长春市半导体三厂产量不详,故未含入)。
1983年,长春市半导体厂通过引进材料和设备对发光二极管生产线进行改造,半导体器件总产量上升到781万只。长春市八二三二总厂硅半导体三极管实现了塑料封装,产量增至97万只。年底,长春市半导体器件生产总产量为912万只。同年,长春市半导体厂生产的2EF0561磷化镓红色发光二极管荣获吉林省优质产品,经上海无线电四厂对长春市半导体厂生产的发光二极管拿到日本进行质量认证,主要参数达到日本信越公司同类产品水平。同年底,长春市半导体厂转让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GaAs同质结激光器并建成试制生产
线。1984年6月,在试制线的基础上建立激光器生产线,并进行生产。
1984年,长春市八二三二总厂与长春市第二半导体厂正式合并,成立长春市微电子工厂,原第二半导体厂生产的半导体器件全部下马,当年产量14.13万只。长春市半导体厂发光二极管产量突破1千万只(2EF产量为1319.93万只)。年底长春市半导体器件产量为1485.38万只,其中长春市半导体厂产量1458.03万只,占长春市半导体器件总产量的98%。
1981年至1984年,长春市半导体器件产量累计为3662.05万只(详见表5—19)。
1985年,长春市锗、硅半导体器件产品相继下马,长春市半导体厂成为唯一的从业企业。同年,砷化镓微波器件产量为4.1万只,光电显示器件产量2059万只,总产量为2063.1万只。其中2EF磷化镓红色发光二极管2EF601、2EF602、2EF612、2EF641、2EF651、2EF0261——0461、2EF0661——0761荣获吉林省优质产品。
1986年,长春市微电子工厂开始生产显示管,当年产量为1.47万只。长春市半导体厂砷化镓微波器件产量为1.4943万只,光电显示器件为2051.74万只,其中2EF系列发光二极管产量2042.25万只,5EF数码管产量为4.82万只。年底,长春市2家半导体器件总产量为2054.4343万只。其中光电显示器件产量为2052.94万只,占总产量的99.9%。
1987年,长春市半导体厂发光二极管生产线扩充技术改造完成,建成国内第一条LED后部工序自动生产线,并在前部工序的管芯制造上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国内第一个生产发光二极管管芯的厂家。年底,长春市半导体器件总产量达2782.26万只。其中长春市半导体厂生产2EK砷化镓微波器件1.16万只,5EF磷化镓数码管63.8万只,长春市微电子工厂生产LED砷化镓发光管166.84万只。
1988年,长春市半导体器件总产量为4063.904万只。其中2EF系列产品3621.1万只,LED系列产品362万只,数码管39.9万只,2EHF红外发光管2.3万只、2CU、2DU光电二极管0.034万只,3DU光电三极管0.2万只,JBEP、JBES激光器件0.07万只,光电耦合器3.6万只,微波器件2.5万只(2EC0.3 万只、2EK1.6 万只、2EH0.3 万只、2ES0.1 万只、2BS0.003 万只、2EY0.1万只、WCS0.06万只、2EV0.01万只)。
1985年至1988年长春市半导体器件总产量10598.894万只(详见表5—20)。
3、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
长春市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始于1977年。在12年的生产中历经起步与发展两个阶段。
1977年至1981年是长春市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的起步阶段,从业企业为长春市半导体厂。
1977年,长春市半导体厂经多年研制,TTL半导体集成电路投入生产,PMOS半导体集成电路进入试生产。当年共生产半导体集成电路2.56万块,其中TTL半导体集成电路2.16万块,PMOS半导体集成电路0.4万块。此后根据市场需求,1979年,长春市半导体厂生产半导体数字电路0. 4万块,1980年生产半导体数字电路0.2万块。1981年,长春市半导体厂生产PMOS半导体集成电路0.1万块。
1982年至1988年是长春市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的发展阶段,从业企业发展为2家。
1982年,长春市八二三二厂引进集成电路后部工序生产线,形成年产100万块电视机、音响功放用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生产能力。1983年产量为78.36万块,1984年产量为103.1792万块。1985年,长春市半导体厂分别引进CMOS半导体集成电路后部工序和前部工序生产线,形成年产半导休集成电路200块的生产能力。至1988年7年间,长春市2家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共生产半导体集成电路563.8041万块。其中长春市半导体厂生产190.2819万块,长春市微电子工厂生产373.5222万块(详见表5—21)。
第二节 消费类电子产品生产
长春市消费类电子产品生产从电子管收音机生产起步,始于1942年。历经46年的发展,至1988年,形成了以音响、音像、电子钟表为主导的三大类别四个系列产品。
一、音响类电子产品生产
1、收音机产品生产
长春市收音机产品生产最早始于1942年,伪“满州无线工业株式会社”以日本产电子元器件、自制木质机壳、冲压连接件生产四灯再生式电子管收音机(生产规模及产量不详)。1945年因日本帝国主义投降而中止。
长春市解放后,为适应广播事业发展需要,1951年东北人民广播器材厂曾小批量生产电子管收音机(规格型号及产量不详),1954年11月因工厂调迁外地而中断。
1956年,长春市无线电修配合作社在装配矿石式收音机的同时,曾单机装配生产电子管五灯交流收音机,1958年是长春市收音机产品试生产阶段。
1959年,以长春市广播器材厂和吉林省广播器材厂进行收音机产品生产为开端,至1988年长春市消费类收音机产品生产先后经历了电子管式、半导体化、袖珍型高峰期、收缩期五个发展阶段(汽车用收音机生产见本章第三节、汽车电子产品目)。
①电子管收音机产品生产
1959年,吉林省广播器材厂以125平方米的简易泥板房为生产车间,在厂长郝吉明的组织下,利用简单的生产工具,当年生产电子管式五灯交流收音机2006台。
1959年2月至9月,长通街电机厂扬声器车间及朝阳区无线电器件厂先后并入长春市广播器材厂,至1960年成立长春市无线电厂,共生产四种型号,电子管收音机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1960年,吉林省广播器材厂生产电子管七灯交流收音机500余台。同年,在吉林省广播事业局的支持下,新建一个12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和2000平方米的生产办公楼,并添置了生产设备,仪器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1961年7月1日,吉林省广播器材厂与吉林省无线电厂筹备处合并,当年生产长春牌电子管七灯交流收音机700台。
1962年,长春市无线电厂生产的六灯收音机质量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已进入正常生产。根据吉林省重工业厅指令性计划,全年共生产7500台六灯收音机,一季度实际完成1500台,二季度可望完成1600台,下半年计划完成4400台①(吉林省档案馆71案1962年8卷《关于省无线电厂和市无线电厂合并方案(草案)》1962年5月)。6月1日两厂合并后,集中了两厂的生产能力,加强了技术力量,工厂生产进入正常发展轨道,共生产六灯收音机台、七灯收音机713台。
1963年9月12日,吉林省无线电厂试制的梅花鹿牌62—01型三波段电子管收音机通过吉林省重工业厅组织的产品鉴定。但鉴于半导体收音机的广阔发展前景,当年共生产5273台后停止生产,从而结束了长春市电子管收音机生产的历史。
②半导体台式收音机生产
1963年上半年,吉林省无线电厂两管、三管台式半导体收音机先后试制成功。同年7月3日和11月16日,经第四机械工业部分别批准JB263型来复式两管半导体台式收音机、JB363型来复式三管半导体台式收音机相继投产。从此,掀开了长春市半导体收音机生产的历史。吉林省无线电厂在简单的生产条件下,以木桌为工作台,手工操作装机调试,至年末共生产两种型号收音机13272台。
同年11月,吉林省无线电厂试制的B636型六管台式半导体收音机通过部属第十二研究所鉴定并投产。该产品荣获1964年全国收音机评比一等奖(第三名)。
1964年3月,吉林省无线电厂试制的B464型三管台式半导体收音机(系JB363半导体收音改型)通过部属第十二研究所鉴定。9月,第四机械工业部批准批量生产。该机荣获1964年全国收音机评比二等奖(第九名),成为1965年主要生产产品。
同年,根据半导体收音机几年来在全国的快速发展,第四机械工业部地方工业司以电传下达了“不要再继续生产两管收音机”的指令。吉林省重工业厅鉴于吉林省无线电厂与商业部门及广播电视部门已签订的25247台销售合同,6月末已生产并交货20157台,尚有5090台尚未交货,工厂已经投料1000台件,加之由于两管机与三管机相比音量与选择性基本相近,仅灵敏度稍差(据工厂派人外出试听证实,在同一条件,三管机可收听二十个台左右,两管机能收听十七个台左右),在已销售十余个省的广播事业部门纷纷来信,要求订购两管机,而三管半导体收音机的生产准备工作在8月份才能就绪等方面实际情况,以“(65)重工电字第1号”文件,报请第四机械工业部继续生产两管半导体收音机①(吉林省档案馆71宗,1964年44卷,《吉林省重工业厅申请继续生产两管半导体收音机的报告》(64)重工电字第1号)。使吉林省无线电厂两管半导体收音机又延续生产了时间,满足了市场需求。
1965年3月16日,吉林省无线电厂试制的JB664型半导体六管超外差袖珍式收音机通过了吉林省重工业厅组织的技术鉴定,即投入生产,至年末共生产930台。该机成为工厂以后多年生产的袖珍机的原始机型。同年5月,吉林省无线电厂试制的适合边远山区使用的梅花鹿牌166型两波段半导体六管台式收音机投入生产,当年共生产1491台。
1966年,根据吉林省重工业厅决定,经第四机械工业部同意,为支援吉林省“小三线”建设,调整吉林省电子工业布局,将吉林省无线电厂多年试制生产的三管、四管、六管台式半导体收音机产品及其相应的图纸资料、工模具及用于流水线上的全部仪器、93名职工一并转给通化无线电厂,使长春市刚刚发展起来的收音机产品受到了极大的削弱(这期间1至4月吉林省无线电厂共生产三、四管台式收音机16254台,6月底前可完成半成品6746台,计23000台②(吉林省档案馆71宗,1966年41卷(66)重工技洪安第88号,1966年5月25日。)。
这一阶段,历时四年,共生产四个品种半导体收音机,总产量达132856台(详见表5—22)。
③袖珍型半导体收音机生产
1967年,长春市收音机产品生产处于历史的“低谷”。一是由于产品及相应生产人员、设备的调迁,生产出现单一产品(六管半导体袖珍收音机)的局面;二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从业企业已处于半停产的状态,7、8月份,群众组织夺取工厂领导权,宣布“停产闹革命”。当年,850名职工的吉林省无线电厂仅生产六管半导体袖珍收音机2316台(主要为上半年生产)。
1968年4.5月份,吉林省无线电厂生产开始逐渐恢复,产量缓慢上升。1970年六管半导体袖珍收音机产量为15583台,1971年改进操作方法,以手工焊点改为浸焊工艺,产品质量有所提高。1972年又降至7339台。
1973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1970年12月28日由吉林省无线电厂更名)对已经连续生产七年的梅花鹿牌JB664型六管半导体收音机进行改型开发的梅花鹿牌672—1型、672—1A型两种新型号六管半导体袖珍收音机相继投产。工厂自行建造的收音机流水装配生产线投入使用,当年收音机产品产量一跃至50504台,是上一年的6.88倍,产品质量也有显著提高。同年秋,梅花鹿牌672—1A型六管半导体袖珍收音机首批出口港澳地区,在国际市场取得很高的信誉,被用户誉外“袖珍之冠”。至1975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六管半导体袖珍收音机年产量突破20万台,是前八年半导体收音机产量总和的1.16倍。1976年共生产154600台六管袖珍收音机,产量下降(详见表5—23)。
1977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试制的4X—2型、4X—3型、4X—4型三种型号六管半导体袖珍收音机及ST1型半导体台式收音机相继投产,彻底突破了十年来单一的产品结构。全年共生产半导体收音机115819台,其中各式收音机819台,袖珍型半导体收音机115000台。
1980年,长春市无线电二厂、长春市半导体二厂亦相继组织收音机产品生产。全年收音机总产量达327058台,其中长春市无线电二厂生产台式半体收音机22798名,长春市半导体二厂生产台式半导体收音机4246台,形成历史的最高峰。
1981年以后,由于市场需求变化,电子整机厂家产品结构调整,长春市半导体收音机产品生产逐年收缩,至1986年两个生产厂家共生产半导体收音机49567台(详见表5—25),后中止生产。
2、收录机产品生产
长春市收录机产品生产始于1981年,起步较晚,均是兼业生产。在八年的生产过程中,经历了落地式收录机生产和引进组装生产两个阶段。
①落地式收录机生产
1981年,长春市无线电二厂自行开发的落地式收录两用机产品投入生产。当年共生产整机1736台,机芯847台。同年,长春市电真空器件厂自行开发的落地式收录两用机,当年生产452台。
1982年,长春市电真空器件厂连续生产落地式收录两用机106台,长春市无线电二厂在接续生产1260台落地式收录两用机的同时,开发并生产落地式收录三用机117台。
这一阶段,两年间两厂共生产落地式收录两用机3354台,两用机机芯847台,落地式收录三用机117台,因市场需求情况不好而中止生产。
②引进散件组装生产阶段
1983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引进香港东南电子有限公司H—G8小型筒式收音机。
同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引进散件组装1100台收录机。1984年引进散件组装2406台双卡式录音机。
1986年,长春宇光电子工厂引进AP—900型双卡收录机散件,组装生产9508台。
同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以国内代理方式,引进香港丰利公司、香港恒力公司MC—700型、CF—900型两种型号双音道组合式录音机散件,共组装生产7400台(其中MC—700型3800台)。
1988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接续组装生产CF900型双卡收录机5281台。长春宇光电子工厂组装生产AP—900型双卡收录机540台。
这一阶段,长春市3家电子工业企业从事收录机产品生产(详见表5-25)。
二、音像类电子产品生产
长春市音像类电子产品生产的品种主要有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录放像机、放像机及为电视机产品配套的天线放大器五个类别。其中电视机为长春市音像类的主导产品,录放像机为阶段性引进散件组装生产产品,天线放大器为兼业生产产品。
1、黑白电视机产品生产
长春市黑白电视机产品生产始于1971年。在18年的生产历程中,经历了电子管式、半导体化,引进技术生产三个阶段。共生产三大类别四种规格17个型号黑白电视机44.19万台。其中半导体黑白电视机两大类16个型号43.6992万台。
①电子管黑白电视机生产
1971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自行开发的火炬牌701型电子管35cm(14寸)黑白电视机进入试生产,当年生产185台。开创了长春市电视机产品生产的历史。
经过5年连续生产,1976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自行开发的751型35cm电子管式黑白电视机投入生产。打破了单一产品生产的局面。当年两种型号电视机共生产447台,至1980年,结束电子管电视机的生产,10年间共生产电子管式35cm电视机4908台(详见表5—27)。
②半导体黑白电视机生产
1979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自行开发的梅花鹿牌H31—1型31cm晶体管黑白电视机新产品进入试生产,当年产量为4400台。开创了长春市半导体化电视机生产的历史。
1980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自行设计建成晶体管黑白电视机流水装配生产线,形成班产400台电视机的生产能力,为大规模生产创造了条件,当年31cm黑白电视机产量首次突破万台,达16909台。
1982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改进设计开发的梅花鹿牌H31—2型晶体管黑白电视机投入生产。当年产量达18119台。
同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自行开发的梅花鹿H35—5型35cm(14寸)晶体管黑白电视机投入生产。当年产量为640台,成为长春市35cm半导体黑白电视机生产的开端。该产品于1984年7月在全国第四届黑白电视机质量评比中荣获二等奖,10月获吉林省优质产品奖。
同年,长春市宏伟机械总厂自行开发的H35型晶体管黑白电视机投产,当年产量为320台。
1982年是长春市半导体黑白电视机生产第一个活跃时期,全年共有两种规格三个型号晶体管黑白电视机新产品投入生产,为生产向多品种、系列化、大批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一阶段,历时4年共生产两个规格4种型号晶体管黑白电视机62969台,其中35cm电视机1442台(详见表5—27)。
③引进技术生产
1983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从日本三洋公司引进黑白、彩色电视机兼容的生产线关键设备、仪器仪表140台,改造电视机生产线,并增加了波峰焊机,结束了手工焊接的历史,形成了年产10万台电视机的生产能力。同年,H35-5型半导体黑白电视机新产品投产,当年产量达32341台,该产品1984年7月,获全国电视机评比二等奖,10月获吉林省优质产品奖。当年共生产三个型号晶体管黑白电视机37650台。
同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从香港恒发国际贸易公司引进COHONAH、HI—14、HI—17型两种规格集成化机芯,电调高频头,六个预选器的黑白电视机散件,组成CKD生产线,当年共组装生产30431台,拉开了集成化黑白电视机生产的序幕。
1984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自行开发的H44—1全频道集成化44cm黑
白电视机新产品投入生产,成为长春市自行开发生产集成化黑白电视机生产的开端。
同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自行开发的H35—6型、H35—7型两个型号半导体黑白电视机新产品相继投入生产。由日本引进的12P—41P黑白电视机散件组装18台。
1984年成为长春市黑白电视机生产的第二个高潮年份,为下一年的大发展做好了准备。
1985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自行开发的H35-8型半导体黑白电视机新产品投入生产,当年生产40167台。以集成化为标志,实现了长春市黑白电视机产品的第二次更新换代,共生产半导体黑白电视机9930台,创造了黑白电视机年产量的最高记录。这一阶段,长春市共生产三种规格11个型号半导体黑白电视机238341台(详见表5—28)。
④企业内联与国产化开发生产
随着彩色电视机的逐渐普及,八十年代中期,国内黑白电视机市场出观供大于求的状况。长春市唯一生产黑白电视机厂家——长春市无线电一厂生产的梅花鹿牌黑白电视机产品亦出现严重滞销。为以名牌产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满足市场需求,1986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在全年生产梅花鹿牌黑白电视机的同时,实现了与南京无线电厂的横向经济联合。
1987年开始“挂牌”生产国内名牌——熊猫牌35Cm、44cm黑白电视机。
同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参照国外电视机原型,先后开发了35cm、44cm长飞牌黑白电视机,并于1988年先后投产,两种型号新产品共生产28153台,实现了黑白电视机产品的第三次更新换代。
这一阶段,历时三年,长春市共生产半导体黑白电视机两种规格,4个牌号130168台(详见表5—29)。
2、彩色电视机产品生产
长春市彩色电视机产品生产始于1984年。做为高新技术产品,虽然生产时间仅历时5年,由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从散件组装、部分配套到国产化整机生产,因而起点高、发展快。至1988年,长春市彩色电视机生产已形成年产20万部的生产能力,共生产三种规格八个型号323362台彩色电视机,其中长飞牌C51—1型、长飞牌C51—2型两个型号彩色电视机四次获奖,产品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1984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先后从日本三洋电机公司引进CKD散件,从荷兰飞利浦国际有限公司引进SKD散件,进行组装生产三洋牌及飞利浦牌彩色电视机,成为吉林省彩色电视机生产的开端。
1985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先后从日本引进4000g大型注塑机,从香港引进塑料二次喷涂生产线及彩印、烫金、移印等设备,使彩色电视机外壳、结构件等实现了国产化。
1986年9月上旬,长春市无线电一厂由飞利浦国际有限公司引进的年产20万台彩色电视机自动生产线一次试车成功,生产出第一批符合飞利浦技术标准的51cm彩色电视机。同年11月,自动生产线开工剪彩,正式投入使用,开创了吉林省彩色电视整机生产的历史。
1987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开发的梅花鹿牌C51—1型(三洋国产化)彩色电视机新产品投入生产,当年产量为999台。
1988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开发的长飞牌C51—2型(飞利浦国产化)彩色电视机新产品投入生产,当年产量为550台。该产品各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彩色电视机技术标准。同年11月荣获长春市“金鹰杯”奖。1989年1月,获吉林省优质产品奖。
1984年至1988年长春市共生产彩色电视机334908台(详见表5—30)。
3、录放像机、电视游戏机产品生产
长春市录放像机、电视游戏机产品生产始于1987年。两年间三个企业先后共引进散件组装电视游戏机1986台、放像机20760台、录放像机4671台(详见表5—31)。
4、电视机配套应用类产品
长春市电视机配套应用类产品主要为:电视机用室内外天线及天线放大器。此类产品生产始于1985年,均是电子工业生产厂家兼业生产的“短线”产品。5年间共生产各类电视用天线及放大器46528台(套)(详见表5—32)。
三、电子钟表类产品生产
长春市电子钟表类产品生产始于1982年,至1988年。经过了引进组装、国产化开发、多品种生产三个阶段。主要从业企业为长春市微电子工厂,1983年被电子工业部确定为全国第四代电子表定点生产企业。
1982年10月13日,长春市八二三二总厂(长春市微电子工厂的前身,下同)引进的电子表组装生产线启动生产。当天以引进散件组装生产出100块电子表。10月25日,日本三洋公司的代表在已生产的2500块电子表产品中任选5块,带到香港进行质量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日本三洋公司的技术标准,日方同意以三洋商标生产和销售。产品投放市场后,很快被抢购一空。
1983年,长春市八二三二总厂在深圳特区创办了吉林省首家中外合资企业——长春三洋电子(蛇口)有限公司钟表厂。电子表生产亦进入国产化开发生产阶段,至1984年,电子表国产化达40%左右(主要产品国产化完成情况见表5—33),1985年,电子表按元器件件数计算,国产化占87%,按产品成本计算,国产化占68%。
在这期间,由于沿海地区大量走私电子表对国内市场的严重冲击(走私电子表市场价格低于工厂成本),长春市微电子工厂电子表为降低成本,国产化自行开发工作停止,转入国内配套,多规格、多款式的组装生产。
1987年,长春市半导体厂开发的各式电子钟相继进入试生产,至1988年,除长春市微电子工厂生产的4个品种系列几十种型号的电子钟表外,又增加5个品种新产品,形成了手戴式、悬挂式、台式三大类别产品。7年间共生产各类电子钟表100多万块(其中简易式第四代电子手表因款式、型号繁多,产量数字无法分开,故统一以第四代电子表统计列出,详见表5—34)。
第三节 投资类电子产品生产
长春市投资类电子产品生产始于沦陷期的1942年,从通信设备类产品生产开始。做为特定的历史时期,完全由日本人经营的产品生产,是以扩充日本侵略者军事、通信装备为目的,随着日本帝国主义投降而中止。国民党占领时期,由于战火摧残,一点残存的工业生产基础亦被破坏贻尽。
长春市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近四十年的不懈努力,投资类电子产品生产形成了以通信设备、广播电视设备、雷达、汽车电子四个类别为主导的产品系列;同时电子计算机、医疗电器、电子报警器,电子仪器四类产品亦得到相应发展,为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及长春市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通信设备类产品生产
长春市通信设备类产品生产始于1942年,以伪“新京中央工作局”生产军用便携式报话机为开端。此后相继由伪“满洲川井电气株式会社”、伪“满洲通信机株式会社新京支店”生产磁石式电话机、交换机等通信设备产品(规格、型号及产量不详),以服务于日本侵略军及通信部门需要,1945年全部中止。
长春市解放后,1952年末,东北邮电管理总局电信机械厂开始生产磁石式电话机、交换机产品,完成了由单纯通信设备零部件制作到通信设备整机生产的转变。由此掀开长春市解放后通信设备产品生产的历史。36年来,主要生产的有线、无线通信设备产品有:通信交换设备、载波设备、激光通信设备、微波通信设备四个门类产品。其中激光通信设备与微波通信设备为阶段性生产产品,通信交换类产品为主导生产产品。
1、有线通信设备产品生产
长春市有线通信交换设备产品生产自1952年末由东北邮电管理总局电信机械厂生产磁石交换机为开端,至1988年,先后经历了机电制人工交换设备、半电子人工交换设备、自动交换设备3个生产时期。
①机电制人工交换设备生产
1952年至1974年是长春市机电制人工交换通信设备产品生产时期。这一时期先后经过了过渡准备、起步发展、调整徘徊、恢复提高四个阶段。
1952年至1953年,是长春市机电制人工交换设备生产过渡准备阶段。
1951年前,东北邮电管理总局电信机械厂主要从事ST、SH型交换机零部件的修配制造,尚无通信设备整机产品生产。1952年,先后仿制生产了磁石共电交换机、磁石式小市话交换机、有线电报收文机及SH型市话用测量台、长途局用市话测量台等配套设备,成为由单纯修配制造向整机产品生产转变的起点。1953年,新开发的通信整机产品虽然尚未正式投入生产,做为产品生产的过渡阶段,初步完成了通信整机产品的生产准备,为以后专业化生产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阶段产品生产情况详见表5—35)。
1954年至1960年是长春市机电制人工交换通信设备产品生产起步发展阶段。
1954年,东北邮电管理总局电信机械厂在国内首创550型长途交换机新产品投入生产。同年12月4日,根据邮电部决定,电信机械厂更名为邮电部供应局长春器材厂,从产品结构到规划方向,再次完成了由综合生产向专业化发展的转变,成为长春市机电制通信设备专业生产的起点。
1956年,邮电部供应局长春器材厂班长台、共电查号台、长机室电源架、列架告警信号盘四种新产品先后投产。1957年,长途线路、记查线入、磁石双向、共电双向、对共电出五种中继器新产品再次相继投产,使得长春市机电制人工交换设备产品向设备系统生产迈出了一步。
1958年,吉林省有线电厂成立并开始生产磁石式交换机、长途人工交换台等产品,壮大了长春市通信设备生产队伍。同年,邮电部供应局长春器材厂3812平方米装配生产楼落成。1960年邮电部工业局长春器材厂新厂区建设的机加、热处理、电镀、喷漆、成品包装五个生产车间完工,工厂初具规模,极大地改善了生产条件,扩大了生产能力。至1960年底,长春市区划内的两家企业共完成工业生产总值1628.9万元(其中邮电部工业局长春器材厂1507.4万元,均含载波设备生产产值),创造历史上的最好水平(详见表5—36)。
1961年至1969年是长春市通信交换设备生产曲折发展阶段。
1961年,邮电部工业局长春器材厂新厂区锻造车间及装配车间建成,在550型交换机的基础上,改型设计的JT10型交换机新产品投产,首次采用标准化结构与标准零部件及元器件,为实现产品的规模生产做了准备。同年,吉林省邮电管理局决定将吉林省有线电厂、长春市电信局机械厂、长春市邮政局摩托车厂合并,成立长春市有线电厂,地方企业有所扩充,工业生产产值亦有提高。但是由于国民经济出现困难,中央部属企业——邮电部工业局长春器材厂生产产值急速下降,致使长春市区划内通信设备工业生产总值降至734.7
万元(长春器材厂为49407万元),仅占1960年的32.8%。
1962年,由于国民经济调整,长春市有线电厂下马,筹建的8000平方米厂房转给吉林省无线电厂,由工业生产转为以通信设备维修为主,兼业生产有线通信线路器件。同年长春邮电器材厂新厂区建设暂停,工业生产再度收缩。至1963年,长春市通信设备工业生产总值仅为244.3万元(其中长春邮电器材厂229.3万元),仅占1960年的15.2%,成为自1957年以来的最低点。
1964年,根据邮电部工业调整规划,确定长春邮电器材厂为通信设备专业生产厂。1965年,吉林省邮电管理局将修机室扩充为吉林省邮电修配厂,共电式交换机新产品投入生产。1966年3月长春邮电器材厂试制的JT501型长途交换设备新产品通过部级生产定型并投入生产,通信交换设备生产逐渐得以恢复。1966年通信设备工业生产总值达974.3万元(其中长春邮电器材厂为952万元),是1963年的3.99倍。
1967年,长春邮电器材厂502型、503型、504型交换设备新产品相继投产,形成了第一个定型生产的系列产品。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生产秩序被打乱,长春市通信设备产品生产再度下滑。当年工业生产总值为463.4万元(其中长春邮电器材厂为441.51万元),仅占1966年的47.6%。
1969年,根据邮电部军事管制委员会决定,长春邮电器材厂435名职工调迁至西安邮电学校,组建邮电五二七厂。同年,吉林省有线电厂抽调200余人(包括吉林省邮电学校最后一届毕业生)支援吉林省邮电管理局在磐石县组建的“小三线”工厂——吉林省七〇二厂,使得长春市通信设备产品生产力量受到很大减弱。年底,长春市通信设备生产工业总值为600.4万元(其中长春邮电器材厂为556.4万元)(详见表5—38a.38b)。
1970年至1974年,是长春市机电制人工交换设备生产的发展提高时期。
1970年,吉林省有线电厂实行军管制,长春邮电器材厂列入国防工业企业,更名为电信总局五一三厂,长春市通信设备生产逐渐得到恢复。1974年,邮电五一三厂螺簧式纵横交换机新产品投入生产,国内首创自动交换机核心元件研制成功,为通信设备产品向半电子式发展奠定了基础。至年底,长春市通信设备产品工业生产总值达1270.76万元(其中邮电五一三厂为1057万元),首次突破1千万元大关。
1970年至1974年,长春市有线通信设备4年工业生产总产值为4549.7万元(详见表5—39a.39b)。
②半电子人工交换设备生产时期
1975年至1984年是长春市半电子人工交换设备生产时期。
1975年,邮电五一三厂JT507型晶体管式无绳交换设备投入生产,成为长春市由机电制向半电子人工交换设备生产的开端。
1976年,吉林省有线电厂生产的1000门半电子式人工交换设备在吉林省农安县邮电局开通使用,提高了长春市半电子人工交换设备生产产品水平。1979年47式步进制交换机投入批量生产,成为吉林省有线电厂的主要生产产品。同年,邮电五一三厂JT508型晶体管人工长途交换设备通过部级鉴定并投入生产。此后,JT508型(1980年)、JT509型交换设备(公安专网1983年)相继投产,形成了长春电话设备厂生产的系列产品。
1983年,长春电话设备厂JT02II型长途接续台投入生产,成为长春市第一个生产的以单片机控制计时功能的接续设备产品,与同期投产的JT03型长途接续台形成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可配合长途自动、半自动交换设备进行自动、半自动接续,并使脉冲信号与多频打字合为一体,为实现通信设备自动化做了准备。同年,长春电话设备厂先后有HEDD镀锌、HEDD—ATMP—SD镀金、HEOP镀铝锡合金、电子镀铅锡四项新工艺通过部级鉴定,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1984年,长春市两家生产企业完成工业生产总值2501.1万(其中长春电话设备厂为1815.9万元)。
这一时期历时九年,累计实现工业生产总值18248.7万元(详见表5—40a.40b)。
③自动交换设备产品生产时期
1985年,长春电话设备厂研制的JDD04/05型长途半自动对端设备、JDB01型半电子长途自动交换设备同时通过部局级鉴定并投入生产、开创了长春市自动通信设备生产的历史。1986年,吉林省通信设备厂引进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的SG—1A型全电子小型交换机投产,成为长春市第一个生产的全电子式交换设备。同年,长春电话设备厂引进法国CTR160/E用户线路集中器生产技术及33套散件,进行国产化开发。1987年长春电话设备厂首创激光控制长途自动交换机接口设备及对端设备通过部局级鉴定并投入生产。同年,国内引进的日本C400型、C460型纵横制交投机用人工长途电话交换、接口设备通过部局级鉴定并投入生产。为使用先进技术,配合设备综合开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这一时期,4年间累计生产总值为16157.3万元(详见表5—41a.41b)。
2、无线通信设备产品生产
长春市无线通信设备产品生产始于1970年,主要生产产品为60路微波通讯机及101单路激光通信机。1978年因“军转民”,长春市无线通信设备产品生产中止。
1970年,在吉林省“208”微波工程大会战中,根据吉林省军区通讯办公室和吉林省电子工业局决定,长春市非金属材料试验机厂成立电子车间,开始研制并生产60路微波通讯机任务。当年共生产3套6部。同年长春市非金属材料试验机厂根据四机部及吉林省军区通信办公室决定,开始研制101单路激光通信机。1971年长春市非金属材料试验机厂生产60路微波通讯机7套14部及“208”公务机架14部,安装在吉林省内的7个微波站。同年101单路激光通信机制成第一台样机。1972年,长春市非金属材料试验机厂生产60路微波通信机19套38部,供给东北地区各地广播局装奋使用。同年制成第2部101单路激光机。1973年4月19日根据长春市革命委员会“长生(73)49号”文件决定,长春市非金属材料试验机厂60路微波通讯机、101单路激光通信机、“208”公务机架等3个产品移交长春市电子工业局并成立长春市无线电二厂,1974年生产101激光通信机2部。1975年长春市无线电二厂生产101激光通信机46部。1976年生产101激光通信机64部、60路微波通讯机3套6部。1977年长春市无线电二厂生产101激光通信机44部。1978年,长春市无线电二厂生产101激光通信机133部,同年生产60路微波通信机2套4部后,该产品生产中止。1979年长春市无线电二厂生产101单路激光通信机71部后,该产品生产中止。
自1970年至1978年,长春市累计生产60路微波通讯机24套48部,101单路激光通信机362部。
二、雷达产品生产
长春市雷达产品生产始于1965年。在23年的发展中,经历了跨省协作联合生产、省内配套曲折发展、搬迁回城再度发展三个时期。
1、跨省协作,联合生产。
1965年至1973年,为长春市雷达产品跨省协作,联合生产时期。这一时期分为两个阶段。
①1965年至1969年为跨省协作,兼业生产阶段,生产企业为吉林省无线电厂。
1965年,在吉林省重工业厅洪学智厅长的争取下,第四机械工业部以“(65)四计安3945号”文件决定,将第十研究院第十四研究所研制“582”低空测高雷达移交吉林省重工业厅、辽宁省无线电公司联合生产。同年11月8日至13日,由第十四研究所在南京召集了吉林、辽宁两省有关的十一个生产企业,召开了关于“582”雷达移交计划协调会议。吉林省在重工业厅技术处濮实处长带领下,吉林省无线电厂王秉林厂长等五家生产企业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确定:由吉林省重工业厅、辽宁省无线电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共同成立“582”雷达试制领导小组,以吉林省为主,在长春市设立联合办公室,具体负责“582”雷达试制过程中计划安排及进度协调事宜。由此拉开了长春市雷达产品生产的序幕。
根据南京“582”雷达移交计划协调会议分工,作为雷达整机生产的吉林省无线电厂自1965年11月开始,立即组织雷达产品生产队伍,调整、调入技术人员,并相继对“582”雷达整机873项任务中所承担308项任务(其中包括224项标准件中的88项,余为接收、发射、反干扰等无线电分机、机械加工无难点)进行组织生产。当时吉林省无线电厂组建了机械加工、辅助及装配三个生产车间,生产设备是五十年代后期一些校办工厂生产的机械设备,以简单的工装进行手工装配。在两省其它生产企业及第十四研究所的积极配合下,1966年10月低空测试雷达由吉林省无线电厂试制成功第一台“582”雷达。至1966年底,2部“582”雷达再次总装,调试完成。经试用验证,战术与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1967年,“582”雷达生产正式列入国家计划(国家计划10部,为第十四研究所协作20部)。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干扰,虽仅投产20部,至1969年冬仍未能完成总装。
②1970年至1973年为跨省协作,专业生产阶段。生产企业为吉林省宏伟机械厂。
为适应“备战”形势需要,1969年9月,吉林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和吉林省军区决定,将吉林省无线电厂雷达生产部分的设备、人员迁至吉林省桦甸县山区(孙家屯),与郭家店模具厂等组建雷达专业生产厂——吉林省宏伟机械厂。
1969年冬至1970年,吉林省宏伟机械厂基本是边搬迁、边基建、边坚持生产。当时工厂组建三个生产车间,由于生产装备的改善,技术力量的充实,加上全体职工的努力,面对天寒地冻,荒废多年的油母页岩矿乱摊子,全体职工自己动手修复水、电、气设施,改建维修旧厂房,土法上马安装机器设备,搞大会战集中兵刀攻克难关,仅用3个多月便完成搬迁工作。1970年5月1日前,完成10部“582”雷达整机的总装、调试,并试制成功一部“583甲”雷达新产品样机,与“582”雷达相比,提高作用距离60%。至年底共生产出20台“582”雷达整机。
1973年,吉林省宏伟机械厂扩充为七个生产车间,拥有各类设备420台,其中高精设备9台,无线电测量仪器仪表236台,金属切削机床及锻压设备68台,动力设备16台(不包括电动机321台),绕线设备1台,高频加热设备1台,起重设备1台,其它设备88台。由辽宁省承担的“582”雷达关键整件预选器、回波箱、同步轮系等相继试制成功,吉林省宏伟机械厂真正挑起了“582”雷达生产的大梁,基本实现了省内配套生产的目标,成为中国地面3cm波段雷达的唯一生产厂家。
1970年至1972年,吉林省宏伟机械厂共生产雷达41部(详见表5—42)。
2、省内配套,曲折发展。
1974年起,吉林省雷达产品生产曲折发展,共历经了 2个阶段。
①1974年至1978年为改善装备,生产徘徊阶段。生产企业为吉林省宏伟机械厂。
1974年至1978年的5年中,国家对吉林省宏伟机械厂用于生产性建设投资达277万元。生产用建筑面积比1973年增加一万多平方米,电子专用设备由2台增至40台,无线电测量仪器仪表由236台增至470台,金属切削机床及锻压设备由68台增至149台,动力设备由16台增至25台,电动机由321台增至557台,绕线设备由1台增至8台,高频加热设备由1台增至6台,木工专用设备由5台增至8台,并新增点焊机4台,超声波清洗机7台,真空浸染机1台,超净工作台10张,真空零件贮存柜4台,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连年大搞群众运动,只抓革命,忽视生产,致使工厂一直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到1978年底,5年间共生产“582”雷达18部,“712”雷达18部,“582”雷达备件34套,正弦电位器20只,试制“582”雷达
样机两台(具体详见5—43)。
②1979年至1983年为开发新品,稳定提高阶段。生产企业1980年为吉林省宏伟机械厂,1981年后改称长春市宏伟机械总厂。
1979年,吉林省宏伟机械厂落实了干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调整了工厂两级班子;建立和健全了各级岗位责任制,开展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产品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年完成“712”雷达生产31部(包括上年结转的16部),582改进雷达2部,8部雷达天线和9套雷达备件,一年产量相当于前9年总和的一半,产品质量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1980年,由于贯彻落实了军民结合的方针,吉林省宏伟机械厂虽然增加了民用电子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军工产品仍保持了较好的生产势头,当年共生产“712”雷达20部和5套雷达备件的生产任务;同时完成了“582甲”雷达新产品2台样机通过设计定型,并向军方交验出厂。“712”雷达经改进,获吉林省优质产品称号。
1981年,吉林省宏伟机械厂隶属长春市电子局,更名为长春市宏伟机械总厂,当年完成712雷达10部的出厂任务,“582”大修3部,生产582甲雷达5部,582雷达备件2686件。
1982年由于军品计划减少,全年完成582雷达7部,582雷达专用备件1套,“582”特需备件1套。
1983年,全年完成582甲雷达7部,582乙雷达2部,582雷达大修理改甲8部,备件1套。同时,在开发新产品方面,582乙雷达当年投产试制当年试用定型,当年产品出厂。经费使用严格控制,层层把关,比计划节约10多万元。
1979年至1983年,5年间共生产各种雷达84部,大修或大修改型13部,雷达备件17套,天线8部(详见表5—44)。
3、搬迁回城,再度发展。
1984年至1988年,是长春市雷达生产企业搬迁回城,再度发展时期。生产企业为长春市宇光电子工厂。
1984年9月9日,长春市宏伟机械总厂正式迁至长春市。9月20日工厂主体搬迁结束。12月1日正式启用长春市宇光电子工厂厂名。同年工厂成立研究所,增设计量站,全厂共有10个生产车间,工程技术人员186人,生产性建筑面积32580平方米,科研用建筑面积876平方米,拥有各种设备仪器1447台。当年,工厂在搬迁的同时,共生产雷达6部,大修理改型10部,大修理10部,雷达备件2套,正弦电位器10台。1985年是长春宇光电子工厂在长春市组织生产的第一年,工厂经整顿,实行了厂长负责制,当年共生产雷达5部,雷达改型15部。1986年军品生产任务减少,全年共生产雷达9部。1987年,长春宇光电子工厂全年共生产雷达4部,雷达大修3部,雷达备件1套,正弦电位器20只。1988年共生产雷达6部,大修理1部,雷达大修理改型12部,雷达备件2套。
1984年至1988年,长春市共生产雷达21部,雷达改型15部,雷达大修理改型22部,雷达大修理14部,雷达备件5套,正弦电位器30只(详见表5—45)。
三、汽车电子类产品生产
长春市汽车电子类产品生产始于1983年,由长春市无线电一厂的汽车收音机产品生产起步。1984年,长春市半导体厂的汽车用显示器、长春市无线电二厂的汽车爆震限制器进入试生产,由此破了长春市汽车电子产品生产的单一结构。1988年,长春市微电子工厂及长春市电子仪器厂的汽车用电压调节器相继进入试生产,进一步增加了汽车电子产品的种类。6年来,共生产汽车音响、发动机控制、计时显示三大类产品326408台(详见表5—46)。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电子工业志》
本志包括了总序、凡例、电子工业沿革、建设与改造、队伍与教育、科研与开发、产品与生产、经营与管理、企业、人物、大事记。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