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科研与开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电子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712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科研与开发
分类号: F426.34
页数: 79
页码: 147-225
摘要: 本章记述长春市电子工业科研与开发,其中包括了科研机构、工艺记述开发、新产品开发、科研成果。
关键词: 长春市 科研与开发 电子工业

内容

长春市电子科学研究与工艺技术开发在国内起步较早,并取得多项开创成果。其发展虽然较为曲折,但科技力量较为雄厚。至1988年,已经形成以高等院校及中科院所属研究所设置的电子类科研机构为主,从事基础研究;以专业技术研究机构为主,从事应用技术研究;以厂办科研机构为主,从事新产品与工艺技术开发的科研开发体系。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及对长春市电子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节 科研机构
  长春市专业电子科研机构最早出现于长春沦陷的日伪时期。据康德12年5月(1945年5月)伪《满洲帝国国务院大陆科学院概要》(以下简称:伪“大陆科学院”)记载,至1945年5月,在该院已经建立的23个研究室中,有电气、应用物理两个研究室从事电子管等方面的技术研究。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几经战火摧残,国民党政府接收转移,兵灾、盗抢、伪“大陆科学院”已近废墟。据1949年5月25日由佟诚编写的《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工业研究所概要》记载,长春解放时伪“大陆科学院”损坏程度十分严重长春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长春市电子科研机构以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工业研究所(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前身)电机研究室的建立为开端。历经曲折,至1988年长春市共有22个电子类科研单位,其中从事基础研究7个,从事专业技术研究7个,从事新产品与工艺技术研究8个。
  一、基础科学研究机构
  长春市电子科学基础研究机构设置始于1956年。至1988年,在32年的曲折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以高等院校及中科院所属研究所设置的电子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基础科研体系。
  1.开创性的建立
  1956年2月,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在留美学者高鼎三副教授的主持下,成立半导体实验室,在国内开创性地开展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方面的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1958年,随着物理系半导体专门化班首期12名应届毕业生的加入,科研队伍得到加强。这期间,吉林大学(1958年8月由东北人民大学更名)物理系半导体实验室除在半导体器件研究方面取得了极为突出的成绩外,还在国内开创性地进行了砷化镓单晶制备的研究,为苏联来校访问专家桑都诺娃所惊讶。1959年3月,吉林大学半导体系成立,由16名教师组成半导体物理(10人)与半导体化学(6人)两个教研室。其基础实验设备由校物理、化学两系支援一部分,并由学校拨款5万元,作为实验专用设备费;先后自制了拉晶机、切割机、磨片机、点焊机、加上由二机部十局支援的高频炉,构成了当时从事半导体研究所必需的“五机一炉”配套设备,为科研提供了基础设施。
  同年,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建立第六研究室,从事半导体超纯硅材料的研究与制备。由此,开创了长春市半导体科学基础研究的基业。
  2.在调整中发展
  1961年,中科院东北分院将在长春市的固体物理、磁学、金属物理、电子学、半导体、冶金采矿、硅酸盐等学科合并,成立吉林固体物理所,使长春市电子基础科学研究机构得到扩充。1962年,经中国科学院机构调整,将辽宁、黑龙江、吉林、甘肃、陕西、山西等省有关学科研究机构调整到吉林固体研究所,改称中科院东北物理研究所,电子科学研究力量再次得到加强。1965年,根据中国科学院调整,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从事半导体物理性质测定及SiC制备研究部分先后调迁外地,减弱了长春市半导体材料研究方面的力量。同年,东北物理研究所从事半导体、固体物理、金属物理等研究部分调迁外地,同时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固体发光研究室调进东北物理研究所,组成中科院吉林物理研究所,奠定了新型发光材料、发光器件、发光显示、显像技术和光电子技术的研究方向。年底,长春市电子基础科学研究机构主要为吉林物理研究所及吉林大学半导体系研究室(尚未正式命名),分别从事发光材料及半导体科学方面的研究。
  3.“文革”中的挫折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长春市电子科研机构亦遭受严重破坏,一切科研课题均被迫停止。1970年,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第10研究室根据国防科委下达的任务,先后开展了太阳能电池和半导体物理化学方面的研究。1973年,吉林省辽源市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死伤多人,应辽源市市长要求,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在第10研究室开展气敏半导体课题的研究。同年,该所成立第11研究室,开展激光、发光材料及稀土固体化学等方面的研究,直至1976年仍局限于很狭小的范围。
  4、新时期的发展
  1977年,长春市电子科学研究工作逐步得到恢复。1978年,中科院吉林物理研究所改称中科院长春物理研究所。1985年,吉林大学成立计算机科学研究所,长春邮电学院成立邮电科学研究所。1986年,吉林大学成立电子科学技术研究所,下设光电子与集成光学研究室、半导体敏感器件与传感器技术研究室、半导体材料研究室和应用开发研究室。1987年,吉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清华大学联合筹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集成光学电子联合实验室。由此使得长春市电子科学研究站在当代科学研究的前沿。
  1988年,长春市共有电子科学研究机构5个,在集成光电子学、半导体科学、发光学、计算机科学、邮电通信科学等5个主要领域开展研究(详见表4—2)。
  二、专业技术研究机构
  长春市电子专业科研机构主要为省属科研所。
  1、起步创建与调迁
  1948年12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决定在原伪“大陆科学院”残存的旧址上建立工业研究所。研究所组建期间,条件十分艰苦,全体职工吃陈高粱米,喝盐水白菜汤,睡地板或办公桌;为建立研究室,职工们四处收集流失于市场、街头的图书和试验器材,在冰天雪地里把战火中被国民党军队扔在外边的零散设备、仪器一一拣回、维修。至1949年5月,在原伪“大陆科学院”电气研究室和配电室残存部分的基础上建成了电机研究室及电子管中间工厂,主要开展电子管、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电子技术研究,成为新中国最早的电子专业科研机构。
  1953年,经中国科学院调整,将长春综合研究所(1952年长春工业研究所归属中国科学院后改称)机械、电机两个研究室分出,组成机械电机研究所筹备处。1954年10月,中科院机械电机研究所正式成立,成为长春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独立的电子专业研究所。1956年中国科学院决定将原电机研究室调迁至北京,成立中科院电子科研所。在此后的两年中,长春市电子专业技术科研机构出现空白。
  2、再度兴起与调整
  1958年,中科院吉林分院成立吉林半导体研究所。11月,吉林省邮电管理局成立吉林省邮电科学研究所。1960年,吉林省机械电机研究所成立并设置半导体研究室。此时期成为长春市电子专业科研机构发展的兴盛时期。
  1962年,吉林半导体研究所撤销,并入中科院东北物理研究所,同年吉林省邮电科学研究所撤销。1964年吉林省机械电机研究所半导体研究室撤销,与另外两家企业组建长春半导体厂。至此,长春市电子专业技术研究机构再次出现空白。
  3、恢复与发展
  1973年,吉林省电子产品例行试验中心站成立,专门从事电子产品检测试验研究。1974年,吉林省邮电科学研究所恢复建立。1975年10月6日,吉林省电子技术研究所成立。1978年1月,吉林省广播电视研究所成立,同年吉林省计算机研究所成立。长春市电子专业技术研究所得到恢复与发展。
  1984年11月,吉林省邮电科学研究所与吉林省邮电设计所、邮电工程公司合并,成立吉林省邮电通信技术开发公司。1985年,东北师范大学成立静电技术应用研究所。1986年1月,吉林省邮电科学研究所再次独立。1987年11月,吉林省邮电科学研究所与吉林省邮电通信设备厂合并,合并后称吉林省邮电科研所,成为以科研为先导,集科工于一体的科研生产企业。
  1988年2月,长春市曙光电子技术科研究所成立,成为长春市电子科研机构中的唯一的民办集体所有制性质的科研机构。年底,长春市共有电子专业技术科研单位7家,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邮电通信技术及广播电视技术等4个领域开展研究(详见表4—3)。
  三、厂办科研机构
  长春市厂办电子科研机构主要从事新产品研制与生产技术开发。最早出现于1956年,至1988年,在32年的发展中,历经起步组建、遭受挫折、再度发展三个阶段。
  1、起步组建
  1956年7月30日,邮电部长春器材厂为研制12路载波机及长途交换设备,引进了相关配套设备,工厂在机构调整时,首先设立设计科,成为由长春市电子工业企业最早设置的以新产品研制为主要任务的厂办科研机构。设科长1人,工程技术人员12人,资料、制图、描图5人。1957年7月至1961年,邮电部长春器材厂曾一度将科研机构与技术管理部门合并为技术科。1962年7月设计科再次独立(设三个组:电路组、结构组、元件组,设科长1人,主任工程师1人,工程技术14人,标准化2人,资料、制图、描图4人)。
  1964年4月1日,长春半导体厂成立。为承担研制砷化镓单晶材料及器件,工厂组建研究室,并成立试制生产线,成为长春市电子工业第一个较为正规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厂办科研机构。
  1966年4月,四机部决定将设在北京的部属第十一研究所(元件与材料研究所)第六研究室(有机介质电容器研究室)合并至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成立工厂设计所,使长春市电子工业厂办科研机构得到壮大。至此,长春市电子工业共有厂办科研机构3个,奠定了长春市电子工业新产品研制及生产技术开发的基础。
  2、遭受挫折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长春市电子工业厂办科研机构遭受严重挫折。
  1967年,长春邮电器材厂设计科撤销,技术人员下放到车间劳动。1968年9月,在“无政府主义”状态下,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设计所由北京调入人员自行返回北京(不久人员改行分散),剩余人员亦下放到车间劳动,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设计所解体。1976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设计所恢复。这是当时长春市唯一的一所厂办科研机构,由于没有实验设备,只是负责生产线的技术改造。
  3、恢复发展
  中共中央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后,长春市电子工业厂办科研机构逐步得到恢复发展。
  1977年,邮电五一三厂恢复成立工厂设计部。1979年5月后,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设计所试验室相继建成,开始进入新产品开发研制阶段。
  1983年,长春电话设备厂成立通信设备研究所。1984年,长春市微电子工厂、长春宇光电子工厂先后成立厂办研究所。1986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成立广播电视产品研究所。1987年,长春市科委以“长科(1987)99号”文件批准长春市无线电二厂成立厂属独立核算的长春市汽车电子技术研究所。1988年1月,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成立箔片研究所。年底,长春市电子工厂共有厂办科研机构8个,共有科研人员359名(详见表4—4),对推动长春市电子工业企业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主要专业技术科研单位
  1、吉林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
  吉林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座落于长春市新民大街11号。面对吉林省银贸大厦,背靠吉林省电子器材公司及繁华的长春市“科技一条街”,南与风景秀丽的南湖公园相接,北经吉林电视台与著名的“地质宫”相连。隶属于吉林省机械电子工业厅,属服务性科研试验单位。
  吉林省电子产品检验所创建于1973年,始称吉林省电子产品例行试验中心站,1983年更为现名。1987年,经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子器件质量评定体系(LECQ)审查批准,成为该组织在中国注册的3家IEQC独立试验室之一;同时被国家批准为中国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体系内的独立试验室及生产许可证确认试验单位。
  吉林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成立15年来,共完成新产品鉴定、产品例行试验、优质品鉴定复查试验、IEC标准摸底评比及创优试验3000多个批次,其中先后完成了全国电子元器件质量评比15次,五、六、七级电子元器件失效试验52个批次,彩色电视机电子元件认定试验14次,同时还承担了安全防范技术产品检验及各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委托的科研成果检测鉴定,进出口电子商品检验;并向有关部门和企业提供了具有一定水平的试验报告和质量分析报告百余份,尤其是彩色电视机用电子元件认定试验,为国内有关生产厂家确定彩电国产元件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亦先后与有关单位协作研制出了晶体管可靠性试验台、电容器浪涌试验台;自行制造了铝电解电容器压力释放装置、交流电动机电容器损耗测试仪等。其中与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共同研制的电容器浪涌试验台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为国内同行业和企业所采用。
  1988年,吉林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拥有建筑面积4357平方米,各类检测仪器221台,试验设备118台,固定资产420万元,职工总数11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5人,工程师34人。下设电子元件、电子器件、电子整机测量试验室、环境寿命试验室、计量室等,可按照GB标准、IEC标准、MIL标准、JIS标准、企业标准进行电子产品的性能测量,可以进行机械试验、环境试验、理化检验、安全试验、新产品鉴定试验、委托试验、仲裁试验、电子产品国产化认定试验等,成为全国电子元器件产品的主要试验基地织一。
  2、吉林省电子技术研究所
  吉林省电子技术研究所座落于长春市新民大街11号,与吉林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同处一楼,主要从事电子技术应用研究。
  吉林省电子技术研究所成立13年来,共取得8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30项处于国内领先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项科研成果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或优秀微机应用项目奖,此外在办公室自动化方面做出了大量研究工作,并为长春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队成功地研制了国内第一个交通业务管理微机网络系统。在激光技术方面,已研制出二氧化碳和氦氖激光器,在质量和性能方面达到或接近了国内先进水平;同时还成功地研制了光纤断点试验仪、激光印字机、激光治疗机、激光孵化机等应用项目。特别是在利用微电子技术改造工业窑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对直流石墨化电炉、玻璃窑炉、热处理电炉、烧结炉、加热炉的改造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直流石墨电炉、玻璃窑炉改造项目于1988年被电子工业部列为第一批向全国推广应用的32个计算机应用项目当中的两个项目。
  1988年,吉林省电子技术研究所设置了计算机软件、系统工程、电子技术应用、激光仪器应用室、情报室、标准化室及试验工厂等科研部门,成为综合性的电子应用技术科研单位,同时吉林省电子工业科技情报总站亦设该所,成为吉林省电子工业科技与信息的中心。
  3、吉林省邮电科学研究所
  吉林省邮电科学研究所座落于长春市工农大路19号,正面是科技一条街,南连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北接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该所隶属吉林省邮电管理局。
  吉林省邮电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1月,编制为30人,规模较小。1961年撤销,至1974年8月再度恢复建立。建所30年来,先后研制成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供农村电话线路故障系统测试使用的SXC—1数字显示障碍测试仪,甲地长途台直接拔叫乙地的长途台市内用户的长途拨号设备CT—B长途半自动接续机,XYZ—市话用户载波机,属国内先进水平的SME—数字集成电路母子钟等多项科研成果。
  1987年,吉林省邮电通信设备厂并入吉林省邮电科学研究所,成为科研先导型的科工一体化企业。1988年,吉林省邮电科学研究所有职工112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23人,设置3个研究室,1个情报站、1个计量站及6个生产车间。拥有建筑总面积26846平方米,其中科研生产用15953平方米,各类设备290台(其中金属切削机床187台、锻压设备86台、汽车17辆),固定资产原值1162万元,工业生产总值1035.4万元(现价),全员劳动生产率9918元/人。
  4、吉林省广播电视研究所
  吉林省广播电视研究所位于长春市新民大街副5号,是隶属于吉林省广播事业厅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
  吉林省广播电视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1月21日。建所10年来,先后研制成功有线广播“三遥一讯系统”设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填补了国内空白。PF—1平均调整幅度仪荣获广播电影电视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电视节目短程光缆传输系统技术要求已成为国家标准TBI—12型广播电视停播记录仪分别获部级四等奖,在国内均处于领先地位。此外,尚有13项研究成果荣获吉林省广播电视厅合理化建议和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四等奖1项。研制的高山台遥控自动化系统达到了“无人值守、定期维护”,并在几方面取得多项研究成果。
  1988年,吉林省广播电视研究所共有职工32人,其中科研人员24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人、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4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3人),下设第一、第二研究室,情报研究室、勘察设计室、计算机房、屏蔽测试机房等。
  5、吉林省计算机技术研究所
  吉林省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又称吉林省计算中心)位于长春市前进大街6号,地处长春市正在兴建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与新工业园区毗邻,是吉林省科委直属的科研机构。
  吉林省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建所10年来,承担开发研制70多项科研任务,取得科研成果40多项,其中受到国家部委和省市奖励6项。其中QDJ—1型驱动器电脑检测仪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八十年代水平。单扳机控制碳黑袋过滤系统属国内首创,1985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同时,在玻璃熔窑炉微机控制系统、办公室自动化软件及计算机应用网络汉化方向取得多项成果。
  1988年,吉林省计算机研究所共有职工119人,其中高级工程师8人,工程师46人,拥有美国引进的IBM3031—2大型计算机系统1套及各种进口和国产微机30多台。
  第二节 工艺技术开发
  一、电容器工艺技术开发
  1、低压铝箔交流腐蚀新工艺
  铝箔腐蚀是铝电解电容器制造的关键工艺技术之一。
  1979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成立低压铝箔交流腐蚀新工艺研究试验组。在杨鹤民、杨宏奕主持下,经过一年多努力,先后突破交流联动腐蚀设备样机的总体设计模式、铝箔部位的控制装置及各部位零件材料的选用等关键问题,解决了工艺操作过程中的最佳控制条件,在国内首创成功低压铝箔交流腐蚀新工艺及相应的设备。彻底改变了过去国内一直采用的直流(食盐)腐蚀法原材料消耗大、效率低、成本高、腐蚀条件难以控制、腐蚀的铝箔比容值低、不均匀、不能切割成卷,不能适应铝电解电容器自动化生产所组成的自动刺铆、自动卷绕装配线要求的落后工艺方法。该项新工艺研究1980年12月10日通过部级设计定型。低压铝箔交流腐蚀新工艺生产效率是原直流(食盐)腐蚀工艺的6倍,阳极箔由原来采用100u铝箔改为70u铝箔,阴极箔由原来采用80u铝箔改为50u铝箔,原材料及动力消耗均有大幅度降低,使铝电解电容器成本费节约50%,且铝箔机械强度高、参数一致性好,性能达到1978年日本同类产品水平。该项突破性的新工艺荣获电子工业部授予的1980年度电子工业优秀科技成果奖。
  2、钽粉、钽丝技术指标试验
  1980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圆满完成钽电解电容器用钽粉、钽丝技术指标试验,为钽电容器生产提供了重要参数。该项试验研究荣获电子工业部1980年科技成果奖
  3、镀锡铜包线项目研究
  1980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厂由时常安、高万声、丁庆来负责与国营第七七四厂合作,镀锡铜包线研制成功。该项研究荣获电子工业部1980年成果奖。
  4、铝外壳连续自动引伸新工艺
  带料连续自动引伸在国内早以采用,但引伸长度与直径比值较大的铝电解电容器外壳1979年以前尚未采用。1979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成立铝外壳连续自动引伸工艺研究试验组。在黄巨雄、齐法信等同志的努力下,经过一年时间的研究试验,在国内首次实现电解电容器铝外壳连续自动引伸。该项新工艺从原来冷挤工艺的8道工序降到2道工序,以生产1亿只铝外壳计算,提高生产效率1.4倍,提高材料利用率1.5倍,减少设备69%,节约劳动力76%,节约电力97.6%。1980年12月,通过部局组织的现场鉴定验收,并荣获1980年度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奖。
  5、浸涂低温银浆新工艺
  固体电解质烧结钽电容器的阳极引出线以前一直采用喷涂铅锡合金的工艺方法。这种工艺一是容易引起产品短路,二是材料浪费大。1981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在刘基乾的组织下,采用国产低温银浆浸涂方法进行应用研究并取得成功。由此形成了固体电解质烧结钽电容器浸涂低温银浆新工艺,采用新工艺生产的产品通过了2000小时高温负荷试验。该项新工艺于同年9月在广州五五研究部通过上级可靠性试验,后正式应用于“七专”固体钽电解电容器生产线,不仅提高了产品合格率,且工艺简便,节约材料,有利于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的实现。
  6、涤沦薄膜电容器树脂包封工艺的改进
  涤沦薄膜电容器的树脂包封工艺,在生产中最大的难题是树脂添加固化剂后,在操作过程中逐渐变稠,造成使用时间短,材料浪费大,产品体积大,一致性不好。
  1982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合作研究,经反复试验,通过采用新型树脂固化剂,使树脂使用时间长,用料少,工艺性好,产品体积小,外形一致性好。经1983年生产考核,包封材料消耗只有旧工艺的1/6,每只电容器降低成本0.02元。
  7、水汽被膜新工艺
  被膜是固体电解质烧结钽电容器制造的关键工艺技术之一。
  1983年以前,国内一直采用在大气条件下,分解硝酸锰的方法获得二氧化锰(即固体电解质),这种工艺方法繁复,被膜次数高达21次,周期长,且被膜层致密性差,产品质量不够稳定。
  1982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首先在“七专”固体电解质烧结钽电容器生产线开展水汽被膜新工艺(即采用在水蒸气的条件下分解硝酸锰)的研究试验,后又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所进行联合攻关,于1983年在国内首次研究成功。12月,通过部局主持的联合鉴定。该项新工艺技术把固体电解质烧结钽电容器被膜次数由旧工艺的21次降至8~14次,大大地缩短了生产周期,改善了被膜质量,提高了膜层的致密性,从而减少了产品耗损角的正切值这一重要的电性能指标,使产品的合格率获得较大提高,且有利于产品向IEC标准、MIL标准过渡。
  8、铝电解电容器装配工艺的改进
  1985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对“六五”期间由日本引进的中高压铝电解电容器装配工艺进行了改进,解决了铝电解电容器盖板上焊片与铝铆钉的连接,铝铆钉与正负极引线的连接问题;由原工艺的机械铆接改为焊接,形成整体,彻底根除了机芯铆接不牢,接触电阻大的弊病,并取消了产品芯包与外壳灌注APP树脂固定工序,降低了产品成本,明显提高了产品的抗振性。
  9、铝箔赋能工艺技术的改进
  1986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针对由日本引进的腐蚀赋能设备生产的箔片比容值达不到“夏普”等机型彩色电视机配套要求,组成研究试验组。通过改进工艺,技术攻关,并自行设计创造了国内第一台铝电解电容器用铝箔烧片炉,技术指标达到同类引进设备水平,使低压箔片比容值比原来提高20.58%,生产的电容器满足了整机要求,并为无锡电视机厂批量供货。
  同年四季度,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在对160V箔片采用80u国产光箔代替100u进口光箔的国产化研究试验中,对日本引进设备的工艺技术进行了大胆改进,并将一台原低压赋能设备改制成中高压赋能设备,使比容值在0.68—1.2微法/平方厘米的中压箔实现了国产化。1987年,工厂共生产中压箔片50400平方米,折成光箔比进口同类箔片节约外汇15万美元。
  1988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进行调整箔片热处理工艺试验,箔片比容值有大福度提高,使25V、36V、50V、16V大部分铝电解电容器产品生产用箔片实现了国产化。并以此种箔片开发了闪光灯电容器新产品,由此形成了闪光灯电容器所用箔片生产的新工艺和电解液配方,替代了由国外进口的同类产品。
  10、带有防爆装置的铝外壳冷挤工艺技术
  1987年初,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根据彩色电视机生产厂家提出对中高压铝电解电容器必须采用壳底防爆的要求,组成研究试验组。经过反复研究、试验,采用冷挤工艺自行设计,实现了中高压铝电解电容器具有壳底和壳盖双防爆特点的梅花瓣结构,满足了彩色电视整机厂家要求,提高了产品的安全可靠性。
  二、半导体器件工艺技术开发
  1、超声键合新工艺
  GaAs高速开关二级管是由长春半导体厂于1964年在国内最早研制的,并于1965年通过设计定型进入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初期的生产中,一直采用当时国内较普遍采用的点接触工艺。此种工艺的固有弱点是产品稳定性差,在振动冲击、敲击下常出现规律不一的变化,由此带来了整机应用中难以克服的困难。
  1970年,长春市半导体厂在开发体效应器件时,一次工人王秋英对没有制作正极接触的GaAs芯片进行键合,发现了异常,不良的欧姆接触,具有非常良好的二极管伏安特性。由此产生了干脆用这种方法制作开关管的设想,即在GaAs芯片上直接键合。当时由连长(即车间主任)邹德山责成胡志道负责制造器件,厂内借调朱和中负责GaAs液相外延。在很快提供合格外延片的基础上,立即大量生产出超声键合的GaAs高速开关二极管。这一新工艺的形成,使GaAs高速开关二极管的生产和实际应用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满足了普及推广的条件,并在高速宽带仪器上获得了广泛应用。年需求量由过去的几千只特种需求,上升为上万只以上。
  2、单异质结激光器半密封结构液相外延工艺
  1974年,长春市半导体厂根据四机部下达的任务,移植了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单异质结激光器项目。在试制中,由承接此项目负责人李景春首次提出半密封结构的液相外延工艺代替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原设计的开管液相外延工艺。经反复试验、改进,使得Zn的高温挥发减小,熔体的使用次数增加,从而使单异质结激光器件生产重复性得到保证,且降低了成本。
  三、电子整机工艺技术开发
  1、电路连接工艺技术
  长春市电子整机生产的电路连接早期基本上是采用在较薄的绝缘板上,利用外引线连接电子元器件,以手工进行焊接的工艺方法。这种工艺技术较为原始,虽然满足了整机装配要求,但致使整机结构不紧凑,生产工序多,全部手工操作,质量不易保证。
  1963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首次在台式半导体收音机产品上,采用印制线路板,虽仍然采用手工插件与焊接,但由于取消了外部连接线,改为采用在敷铜片按设计线路印刷腐蚀直接焊接的方法,使连接质量获得提高,为批量生产创造了条件。
  1974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由天津无线电专机设备厂购置波峰焊机。但由于设备设计及制造技术方面问题,可靠性较差,加上工厂对工艺条件及材料(焊接温度、传送速度、助焊剂等)不成熟,而没能在生产中正式使用。
  1983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在对汽车收音机生产流水线进行二次改造时,增加了进口波峰焊接,使长春市电子整机电路连接生产获得了一次飞跃。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减经了生产工人劳动强度,而且使电子整机自动化装配生产成为可能。
  2、机壳生产工艺技术
  长春市电子整机产品主要包含两大类,其一是投资类,其外壳一般是以薄铁板为原材料,经历了从手工制作到冲压成型两个阶段。在表面处理上从手工刷漆到喷漆或烤漆(大多外协)两个阶段。其二是消费类产品,其机壳生产工艺技术大体上经历了以下4个发展阶段。
  长春市消费类电子整机机壳生产早期是以木材为基本原材料,以手工制作而成。制作工序多,周期长,且结构尺寸不宜很小,主要适用于台式机壳。
  60年代初期,吉林省机械电机研究设计院试制成功第一台晶体管袖珍型收音机,其机壳采用热固型塑料模压而成。当时虽然由于工艺技术不成熟未能批量生产,却成为长春市电子整机外壳生产,以新型材料、利用新的工艺方法成型的开端。
  1963年4月,吉林省无线电厂委托国营七一八厂设计加工模具,采用热塑型塑料由北京塑料总厂试验生产6管袖珍型半导体收音机外壳。1964年工厂正式在袖珍式收音机上使用。1965年,吉林省商业厅研究所部分设备、技工并入吉林省无线电厂后,工厂开始自行设计模具并生产收音机外壳及有关塑料件。1973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生产出口袖珍式半导体收音机,成为利用这种新工艺技术批量生产的开始。
  1985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从日本引进850MF—160型注射机(4Kg)及机壳模具,首次实现14寸电视机外壳的自行加工配套,形成年产15万套件的生产能力。1986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通过引进设备,建成塑料成品二次喷涂生产线,以先进的工艺技术使电视机机壳外观质量再获提高,新工艺技术已接近世界同类产品生产水平。
  2、整机装配工艺技术
  长春市电子整机产品自投入生产以来,早期为手工操作单机装配。1963年吉林省无线电厂由麦森自行设计、制造,建成第一条机械传输流水式装配线,成为流水装配生产的开端(该条生产线后随产品转移到通化无线电厂),实现了以工序为单元进行流水作业生产,但仍以手工操作传递为主。1972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自行设计建成收音机流水装配生产线,使得1973年工厂生产袖珍式半导体收音机的产量是1972年的6.9倍。1980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自行建成晶体管黑白电视机流水装配线,形成班产400台电视机的生产能力。当年生产12寸黑白电视机16909台,是1979年的3.8倍。
  1982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自行设计建成汽车用收音机生产线。1983年开始采用波峰焊接,使该生产线实现了单机自动化。同年该厂从日本引进140台关键设备、仪器仪表,改造电视机生产线,形成了单机联动的半自动彩色、黑白电视机兼容的装配生产线,生产能力达到年产10万台,生产工艺技术获得了一次显著提高。
  1986年9月上旬,长春市无线电一厂引进荷兰飞利浦国际有限公司彩色电视机生产线系统开工生产,使电子整机装配生产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工艺技术达到80年代初期国际先进水平。
  四、通信设备工艺技术开发
  1961年,邮电部供应局长春器材厂建立生产流水线,由单机装配生产进入流水作业。
  1964年,长春邮电器材厂开始采用电火花新工艺。1965年,长春邮电器材厂在“双革”中自制成型磨床、万能夹具、自动绕簧机等较精密复杂的工艺设备,生产效率有显著提高。1975年10月7日,邮电五一三厂研究成功的绕结新工艺项目通过部局级鉴定,并由邮电部工业局确定在邮电五〇五厂、邮电五〇六厂、邮电五二〇厂试用推广。1976年、邮电五一三厂自行研制成功线切割机床。1985年,邮电五一三厂在焊接技术上采用浸焊新工艺。1988年,长春电话设备厂电镀车间进行技术改造,相继引进镀锌、镀镍生产自动流水线,成为长春市最先进的电镀生产设备。
  第三节 新产品开发
  一、电容器类新产品开发
  长春市电容器类新产品开发始于五十年代初期,至1988年,共开发钽电解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纸介、纸膜混介电容器,金属纸、薄膜电容器,瓷介电容器,空气电容器等8个种类。其中空气电容器新产品虽然开发最早,但集中在两个特定的时期,一是长春沦陷期间,由日本人进行的开发,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而中止;二是六十年代,吉林省广播器材厂等电子整机企业,为广播器材、收音机产品自我配套生产而进行的仿制开发,均未形成专业生产或规模生产,且产品水平较低。其它7类电容器新产品四十年来,共成功开发78个品种(详见表4—5),仅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即有22个型号电容器分获市、省、部、国家奖励(详见表4—6)。其中属于开拓性成果、获国家优质品金奖五项,为长春市电容器类产品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钽电解质电容器开发
  长春市钽电解质电容器产品开发始于1965年,从业企业为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23年来,历经5个发展阶段,产品水平不断提高,并为国防重点工程和军用整机配套做出了重要贡献。
  ①开发起步阶段
  1965年至1966年是长春市钽电解电容器的开发起步阶段,两年间共开发两类新产品。1965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在试生产期间,开始试制固体电解质烧结钽电容器,并于同年第一只CDFC(CA)型固体电解质烧结钽电容器试制成功。12月8日通过设计定型,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为:一55℃—+85℃,6—25V,l—100µF,I≤0.04CU(µA),tgσ4<10%,开创了钽电解电容器产品发展的基础。
  1965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开始研制液体电解质电容器。1966年,CDF型半密封中性液体电解质钽电容器试制成功。同年4月17日通过生产定型,并投入生产。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为:—55℃—+86℃,6—70V,1—50µF,I≤0.03CU(µA)。两半间,使得长春市钽电容器生产完成了固体与液体电解质两大系列产品的开发。
  ②十年挫折阶段
  1966年10月至1976年10月是长春市钽电解电容器产品开发经受挫折阶段。由于“文化大革命”动乱,产品开发机构瘫痪,工程技术人员下放到车间劳动。10年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仅在1970年6月完成了对CAS(CA30)型半密封酸性液体电解质钽电容器的生产定型。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为:—55℃—+86℃,6.3—125V,3.3—1000µF,I≤4×10-3CU(µA),产品性能虽然有了一定提高,但由于液体电解质钽电容器漏液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产品质量尚未完全过关。1974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成立全密封非固体电解质烧结钽电容器试制组,进行以漏液攻关为主的新产品开发工作,该课题1975年列入国家“五五”规划项目。至1976年10月,仅取得一些阶段性的工艺技术成果,新产品开发尚未成功。
  ③突破性进展阶段
  1978年至1980年,是长春市钽电解电容器产品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阶段。1978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全密封液体电解质烧结钽电容器试制组”在项目负责人李瑞祥主持下,历经四年艰苦努力,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和改进,成功解决并制成新型耐酸绝缘子,解决了银外壳与绝缘子的焊接难题,还采用氧气保护的办法解决了焊点质量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CA35型全密封非固体电解质烧结钽电容器试制成功。同年12月通过设计定型,成为国内首创的电子工业重大科技成果,获第四机械工业部1980年度电子工业科技成果奖。
  (G)CA35型全密封非固体电解质烧结钽电容器产品设计定型时,产品高温额定负荷只能达到1000小时,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为:—55℃—+85℃,6.3—125V,4.7——1000µF,I≤4×10-3CU(µA)。为进一步提高产品性能,试制组又经过四年技术攻关,并把原试制组改造成采用“七专”管理方法实施的专用生产线,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产品寿命突破了2000小时,经可靠性摸底试验,产品失效率为4.49×10-6时,又经航天工业部第5研究院以50只产品的两年温度交变试验(80℃24小时,常温24小时)及用300只产品的各种环境试验(包括48℃、2×10-5的高温低气压试验和整机连续三年半试验),未发生任何产品质量问题,证明产品性能良好,工作正常。1984年1月29日,成功地应用在中国发射的一颗试验卫星(331工程)在空间的二次电源中,成为中国液体电解质烧结电容器使用在航天技术中的重大突破。产品电性能已接近CL65MLC、MIL—C—39016/90水平(详见表4—7)。同年2月27日,该产品通过第四机械工业部质量司高可靠处组织的“七专”液体电解质烧结钽电容器漏液攻关成果鉴定。7月18日,获第四机械工业部无器件科技管理局颁发的“试验通信卫星工程科研成果奖”。
  1980年1月,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固体电解质烧结钽电容器试制组试制的(G)CA型固体电解质烧结电容器通过部局级设计定型,产品符合QZJ840628标准,主要性能指标为:—55℃—+85℃,6.3—100V,0.01—470µF,I≤0.0lCU(µA)。投产后,成功为506航天电台配套应用,做出了贡
  ④无极性、小型化发展阶段
  1982年至1986年是长春市钽电解电容器向无极性,小型化发展阶段。
  1982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产品试制组试制的(G)CA70型无极性固体电解质烧结钽电容器试制成功,采用QZJ840628标准,通过设计定型。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为:—55 ℃—+ 85 ℃,6.3—100V,0.01—470µF,I≤0.02CU(µA),成功地为宇航工程和国防尖端武器配套。
  1983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产品试制组研制的(G)管状非固体电解质烧结钽电容器研制成功。采用QZJ840628标准,通过生产定型,主要性能指标为:—55℃—+85℃,6.3—160V,1—1500µF,I≤0.002CU(µA),该产品批量投产并为国防重点工程和尖端武器配套,荣获1987年度电子工业部优秀产品称号。
  1984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产品研制组试制的HQ—7(G)CA30小型液体电解质烧结钽电容器研制成功,12月通过设计定型。主要性能指标为:-55℃—+85℃,16—125V,3.3—150µF,I≤2×10-3CU(µA),成功地为“红旗七号”工程及尖端武器配套。荣获1987年度电子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1985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产品研制组试制的CAG小型固体电解质烧结钽电容器研制成功,采用QZJ840628标准,通过生产定型。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为:—55℃—+85℃,16—25V,22—47µF,I≤0.02CU(µA),该产品批量投入生产。同年12月,产品研制组试制的(G)CA43H小型塑封单向固体电解质烧结钽电容器采用工厂RTO.46041/JT企业标准通过了部局级设计定型,成功为“红旗七号”工程配套。
  1986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生产研制组试制的(G)CA7H塑封无极性固体电解质烧结电容器研制成功,采用工厂RTO.646029JT企业标准,通过设计定型。主要性能指标为:—55 ℃—+ 85 ℃,0.1—0.22µF,I≤0.5uA,成功地为“红旗七号”工程配套。
  ⑤高可靠、无引线开发阶段
  1987年至1988年是长春市钽电解电容器向高可靠、无引线的发展开发阶段。
  1987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研制的无引线片状钽电容器新产品取得突破性进展,4月15日,在长春市电子工业局的主持下,通过了对产品的技术认证。
  1988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钽电解电容器新产品开发取得了空前丰收,一年时间先后7个型号新产品通过设计定型(详见表4—8),产品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相当于国际水平。
  2、铝电解质电容器开发
  长春市铝电解质电容器产品开发始于1964年,从业企业为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24年来,历经3个发展阶段,产品水平不断提高,对市场应变能力不断增强,并为国防重点工程及电子整机国产化配套做出了重要贡献。
  ①开发起步阶段
  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筹建期间,根据第一机械工业部提出的“边基建、边试制、边生产”的方针,组成铝电解质电容器试制小组。1964年3月30日,DX—N型轴向小型铝电解质电容器通过生产定型。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为:—40 ℃—+70℃ ,4—150V,0.5—50µF,I≤0.02CU+3(µA)。
  同年12月30日,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CDX—C(CD11)型单向小型铝电解质电容器通过生产定型并投产。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为:—25 ℃—+ 55 ℃,3—30V,1—100µF,I≤0.2CU+3(µA)。
  这一阶段开发的铝电解电容器产品水平基本符合当时苏联同类产品FOCT标准,相当于国际上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期水平。
  ②“文化大革命”阶段
  “文化大革命”中,由于产品开发机构瘫痪,工程技术人员被下放到车间劳动,十年动乱期间,长春市仅有两种型号铝电解质电容器开发成功。
  1972年一季度,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CD26型低压大容量铝电解质电容器通过设计定型。在此基础上,又经过两年攻关,于1974年通过生产定型。产品采用SJ1043—76标准,主要性能指标为:—55℃—+85℃,6—150,50—2000µF,I≤0.03CU(µA)。
  1976年3月,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CD27型焊片式低压大容量铝电解质电容器通过生产定型。产品采用SJ1043—77标准,主要性能指标为:—55℃—+85℃,6.3—160V,330—10000µF,I≤0.3CU(µA)。
  这一时期开发的铝电解质电容器基本符合部颁标准。
  ③新产品开发空前发展阶段
  “文化大革命”后,长春市铝电解电容器新产品开发经过七年恢复整顿,1985年后形成空前发展阶段。
  1977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CD90型高温铝电解电容器试制成功,7月29日通过设计定型。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为:—55℃—+125℃,10—160V,1-2200µF,I≤0.01CU(μA)。
  1981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CD264小型低压大容量铝电解电容器试制成功,并通过生产定型。主要性能指标为:—55℃—+85℃,6.3—32V,150—10000µF。同年,CD265型扭耳固定式铝电解质电容器开发成功并通过生产定型。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为:—55℃—+85℃,6.3—160V,100—10000µF。该产品系单向引线结构、自带扭耳式安装环,可直接装机固定。以上两型号新产品体积均比CD26型缩小一个壳号,向小型化迈进了一步。
  1982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CD11A型单向小型铝电解电容器开发成功,并于同年7月14日通过生产定型。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为:—40℃—+85℃,6.3—160V,l—3300µF,产品体积比CD11型缩小了 1~2个壳号。
  1984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在通过“六五”改造验收后,1986年是铝电解电容器新产品开发出现空前发展并取得多项成果的一年。仅一年时间,先后开发成功9种型号铝电解电容器新产品,其中5种型号产品获奖(见表4—9),占新产品开发总数的56%,国优金奖四种型号占新产品总数的44%,产品技术水平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些产品已接近日本ELNA公司同期标准。
  1986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CD91H型高纹波大容量铝电解电容器开发成功,并于12月25日通过设计定型。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为:—40℃—+85℃,63V,15000µF,I≤0.002CU(µA)纹波电流,在+ 85℃时可达 6A。该新产品成功应用在“红旗七号”上,为国防重点工程做出了贡献。
  1987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在毕荣生、刘德敏的主持下,先后攻克了高比容穿透型箔片及其工作电解液的技术难关,CD21F闪光灯电容器开发成功,8月27日通过设计定型。
  该产品执行吉Q/DZ191—88标准,与IEC384—4—1(1985)国际标准等效,达到了日本松下公司水平,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1987年12月10日,被评为长春市“十佳”产品。1988年3月31日,荣获吉林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
  1988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铝电解电容器新产品开发再次获得丰收,一年时间共开发6种型号铝电解电容器(详见表4—10)。
  3、纸介、纸膜混介电容器
  长春市纸介、纸膜混介电容器新产品开发始于50年代初期。为适应东北人民广播事业发展需要,由东北人民广播器材厂仿制成功纸介电解质电容器,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做出了积极贡献。1959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在“边基建、边试制、边生产”方针下,成立了产品试制小组,由此成为长春市纸介、纸膜混介电容器产品开发的开端。30年来,历经3个发展阶段,产品水平不断提高,至1988年,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①仿制改进开发阶段
  1959年9月,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成立产品试制组,在吉林大学物理系实验室进行产品试制工作。同年,KB型瓷管纸介电容器仿制成功,受到当时中共吉林省委书记赵林的赞扬。1962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仿制成功CZM—J(CZ30)型金属管密封纸介电容器,1965年投产。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为:—60℃—+70℃,200—600V,0.01—0.25µF。1963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仿制成功CZM—W(CZ41)型卧式金属壳密封纸介电容器,1965年投产。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为:—60℃—+70℃,200—1500V,0.01—3×0.25µF。1964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开发成功CZY—L(CZ82)型立式高压密封纸介电容器新产品,1965年投产。产品性能指标为:—60℃—+70℃,2—30KV,0.01—10µF。1965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仿制成功CZM—L(CZ40)型立式金属壳密封纸介电容器并投产。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为:—60℃—+70℃,200—1500V,0.25—2×2µF。同年,CZC型穿心式密封纸介电容器仿制成功并投产。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为:—55℃—+70℃,110—1500V/50—500V,0.1—2µF。同年,CMMR(CH82)型耐热密封纸膜混合介质电容器试制成功,12月18日,通过生产定型,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为:—55℃—+70℃,110—1500V,50—500V,0.1—2µF,通芯电流为10—70A。
  这一阶段,历时6年时间,共开发7种型号纸介、纸膜混介电容器,其中仿制6种型号,占新产品开发总数的86%,产品水平相当于国际上40年代末期,50年代初期水平。
  ②自行设计起步阶段
  1966~1976年是长春市纸介、纸膜混介电容器自行设计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10年间,仅在初期开发成功两种型号新产品,且均为部属第十一研究所第六研究室与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合并后成立工厂设计所带入的科研成果(详见表4—11)。
  这一阶段开发成功的两种新产品技术水平一般相当于国际50年代中期水平。
  ③自行设计提高阶段
  4、有机介质电容器
  长春市有机介质电容器新产品开发始于1964年。24年来,历经仿制开发与自行设计开发两个阶段。
  ①仿制开发阶段
  1964~1965年是长春市有机介质电容器仿制开发阶段。这一阶段,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在工厂筹建的同时,新产品开发取得了突出的成绩。1964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成立有机介质电容器试制组。1964年至1965年,先后有5种型号有机介质电容器新产品仿制成功,并于1965年投产(详见表4—12),产品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②设计开发起步阶段。
  1966~1979年是长春市有机介质电容器新产品自行设计开发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只于1976年研制成功CBB12型无感式聚丙烯有机介质电容器新产品,7月8日通过部级设计定型。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为:—55℃—+85℃,63—1000V,0.01—0.33µF。
  5、金属纸、薄膜电容器开发
  长春市金属纸、薄膜电容器新产品开发始于1963年。二十几年来,历经3个发展阶段。
  ①仿制开发阶段
  1963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成立金属纸、薄膜电容器产品试制组。1965年,CZTX(CZ10)型轴向金属化纸介电容器仿制成功并投产。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为:—55℃—+70℃,160—250V,0.22—1µF。1966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CZJ—L(CJ40)型立式矩形密封金属化纸介电容器仿制成功,3月投入生产。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为:—55℃—+70℃,160—1600V,0.1—30µF。
  这一阶段仿制产品基本达到当时苏联同类产品FOCT标准,相当于国际上40年代末50年代初期水平。
  ②自行设计曲折发展阶段
  1964年4月,部属第十一研究所第六研究室并入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成立工厂设计所。第十一研究所带入的铝金属化新工艺很快进入应用,为工厂自行开发金属化、薄膜类电容器新产品提供了工艺技术保证。1966年10月以后,四种型号新产品研究项目很快转化为新产品成果(详见表4—13),成为长春市金属化、薄膜类电容器自行设计开发的起点。
  1966年11月,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CZJ—Z型耐热密封金属化纸质电容器新产品仿制成功并投产。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为:—55℃—+100℃,160—1000V,0.1—25µF。1968年9月,部属十一所第六研究室并入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全部设备与绝大部分人员自行迁回北京,金属化、薄膜类电容器新产品自行设计开发工作受到重大损失,再次回落到仿制开发。1970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CZJ—T(CJ30)型筒形密封金属化纸介电容器仿制成功并投产。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为:—55℃—~70℃,250—1000V,0.022—1uF。同年,CZJ×2(CJ11)型单引出金属化纸介电容器仿制成功并投产。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为:—55℃—+70℃,63—160V,0.01—0.47µF。
  在经过近10年产品开发实践的基础上,1973年2月23日,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CHJ(CH43)金属化中压大容量电容器通过生产定型。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为:—55℃—+70℃,l000—1200V,330—2000µF。
  这一阶段,七种型号仿制新产品的开发成功,提高了当时的部颁标准水平,相当于国际上50年代中期到末期水平,自行设计的新产品CH43则相当于国内先进水平。
  ③自行设计开发提高阶段
  1976年12月11日,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CBB30型圆管交流密封金属化聚丙烯电容器通过生产定型。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为:—55℃—+ 70℃,额定工作频率为400HZ,115—250V,0.1—2µF。同年,CBB40立式交流密封金属化聚丙烯电容器通过生产定型。产品性能指标为:—55℃—+70℃,额定工作频率:400HZ,125—250V,2—10µF。1987年12月30日厂级设计定型新产品有:CH44、BCMJ、CB22Z。1988年12月24日,国内先进的CL81型金属化聚脂膜介质高压直流电容器设计定型。
  6、云母电容器开发
  长春市云母电容器新产品开发始于1959年。近30年来,历经两个发展阶段,至1988年,产品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1959年9月,(仿制开发阶段)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成立产品试制组,在吉林大学物理系实验室进行产品试制工作。同年,KCO—5型云母电容器仿制成功,受到当时中共吉林省委书记赵林的赞扬。
  1965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CY—1—6型压缩云母电容器仿制成功并投产,产品性能指标达到SJ58—65标准。
  二、半导体器件类新产品开发
  长春市半导体器件类新产品开发始于50年代中期,成为中国半导体器件开发的策源地。60年代中期,以长春半导体厂砷化镓半导体器件为新起点,再次取得开创性成果。20多年来,从半导体分立器件到半导体集成电路,先后共开发11个种类,100多个系列,600多个型号新产品,其中获奖新产品32项,为长春市半导体器件类产品发展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1、半导体激光器件开发
  1961年12月31日,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试制成功(比美国晚一年)。1964年,长春市半导体激光器件开始试制,与国内半导体激光器研制时间基本同步。从业企业为长春半导体厂,二十多年的研制开发,可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4年至1968年,研制低温脉冲相干同质结激光器,主要技术负责人为朱和中。1964年,长春半导体厂成立后,即开始研制1WCaAs激光器(028),当年制出样管,1966年通过设计鉴定。1965年开始试生产,当年生产500只。1968年,采用砷化镓基片,利用Zn扩散工艺,得到同质P—n结,试制77°K、120W脉冲同质结激光器。1968年12月试制成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脉冲功率达60W,并于1966年用上述器件连机在四川省成都第10研究所等单位,进行语言通讯试验,根据试验单位反映,器件优于国内其它单位同种器件性能。
  第二阶段,1973年至1976年研制开发室温同质结激光器(用于激光通讯机)和异质结激光器件(用于打靶模拟机)。本项目是第四机械工业部下达的任务,移植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科研成果,1973年长春市半导体厂开始试制、生产。主要技术负责人为李景春(生产鉴定时负责人为于学林)。
  同质结激光器是长春市半导体厂把多年从事GaAs器件的欧姆接触工艺转移到由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移植的同质结构上,使器件生产稳定,使用可靠。主要工艺特点为:采用砷化镓台面腐蚀工艺,器件的P面欧姆接触采用Au—Zn—A1多层蒸发工艺,使欧姆接触电阻小,并稳定可靠,器件背面采用Aa、GeNi合金,Au多层蒸发手艺。
  单异质结激光器由长春市半导体厂首次提出采用半密封结构的液相外延工艺,代替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移植的开管液相外延工艺。由此,使Zn的高温蒸发减小,熔体的使用次数增加,从而使单异质结激光器件生产重复性得到保证,成本降低。
  这期间,还设计了叠层器件,其水平达到I = 50—70A、P = 50—100W。为军工炮弹引信、红外跟踪应用提供了器件。
  上述各种产品均属国内先进水平,在国内为独家生产的同质结激光器,1976年迈进省级产品管理。至1982年,同质结、单异质结激光器件通过鉴定。
  第三阶段:1976至1982年,研制室温连续相干半导体激光器件,主要技术负责人为李景春。
  1976年,长春市半导体厂同吉林大学半导体系、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合作,共同研制出“山字台条双异质结激光器”,是当时国内采用半导体工艺首次研制成功的连续相干激光器件,达到国内最高水平。技术指标:Ith:40-80MA,P = 2mw。此种半导体激光器件成为国内科研院校重点使用电子器件。采用此种器件清华大学、三十四所研究成功的可视电话在北京首次连试成功;采用本器件九院十所在核反应试制中(原子弹爆炸)用光路取得信号首次成功;采用此种器件武汉54159部队试制了 10公里激光测距机,其精度为2CM;采用此种器件长春市半导体厂李景春、石福生、徐松臣等人制成激光光纤耦合器、发射机、接收机终端采用彩色电视机,长春卫星地面站进行了 500米以上的光纤连试,通过彩色电视信号,图象清楚,彩色鲜艳。本器件获得1978年国家科技大会奖,1981年通过1万小时寿命实验,达到当时国内先进水平。
  1982年至1985年,开展激光器与光纤藕合以及器件的实用化工作。采用EQ—4、EQ—5实用化管壳,装置了JBES102 GaAeAs/GaAS双异质结激光器及JBES103 CaALAS/CaAs双异质结激光耦合器,通过了吉Q/DZ93—86标准。1984年,此种器件参加了国家科委举办的“全国半导体短波长激光器件技术评比会”,成为参加单位中唯一的一个生产企业(其余为: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武汉邮电学院研究院,上海光机所,永川四十四所)。长春市半导体厂两种器件的技术指标均居中,而激光输出功率达到最高水平,单面出光功率为98MW,受到国家科委的好评。
  第四阶段:1986年到1988年为半导体大光腔激光器研制开发阶段。
  1986年,长春市半导体厂在做了大量市场调查后,决定研制具有优良性能的新一代半导体激光脉冲器件——大光腔激光器。主要技术负责人为:苏昌萍。
  半导体大光腔激光器结构复杂,工艺难度大,成品率低。长春市半导体厂试制工作的一开始,就把重点放在提高产品成品率,降低材料成本上。从最基础的原理入手,自行设计器件和各种结构,经过近半年时间,试制出样管,并送到用户。在这之后,长春市半导体厂一方面努力提高产品的性能,另一方面不断地改进生产工艺,以进一步提高产品成品率,降低材料成本,为形成批量生产打下基础。1986年正式投入生产,广泛地应用在军事上各种轻重武器的射击模拟、激光制导和激光引信等一些国防科技领域中。
  长春市半导体厂在大批量生产大光腔激光器单管的同时,1986年和1988年,又先后开发研制了由多管芯组合起来的叠层和列阵激光器,完成了为天津8358所和洛阳014中心重点工程配套的任务。
  2、隧道二极管系列产品开发
  长春市砷化镓隧道二极管开发始于1963年,由吉林省无线电厂半导体车间开始研制,1964年由长春半导体厂制成样管。以此为开端,于70年代后期,再次开发成功高优值砷化镓隧道二极管及锗高速开关管。
  1963年,吉林省无线电厂半导体车间由全淑英、汪宇宁负责研制。首先选用P型砷化镓材料,由于拉制的单晶达不到1020立方厘米以上的浓度,制出的管芯没有隧道效应,于是改用对P型砷化镓单晶进行扩散的办法来提高单晶浓度。为此试制组自己动手制作护散炉,装备真空机组,使管芯产生了隧道效应。之后对烧结的芯片采取电解腐蚀的办法提高峰谷比,减少电容,于1964年制出样管。
  经1965年完善,使IP/IV逐步得到提高,同时确定各项筛选条件和验收标准,并由试制组李国安等人安装了隧道二极管测试仪,1966年通过设计定型。在生产中经70年代改进,达到当时美国HF公司同类产品水平,并为上海无线电21厂、南京电讯仪器厂、西安八六九厂、成都七六六厂、太原无线电仪表厂等上百家用户所使用。
  1977年,长春市半导体厂根据上海无线电仪器厂生产频率计数器需求高优值砷化镓隧道二极管的要求,由侯英民自行设计2ES34型隧道二极管并主持试制。为达到优值高、电容小,在工艺上采用脉冲冶成法。在试制中克服了欧姆接触,电解腐蚀,管芯清洗等工艺上的困难,1978年试制成功并进入小批量试生产,1979年进入批量生产,满足了用户的要求。
  2BS21是高频取样示波器配套电子器件,1977年国家重点攻关项目。长春市半导体厂在侯英民的主持下,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先后解决了所用锗材料的浓度、相关工艺技术、脉冲冶成法及合金配比、电解腐蚀、管芯清洗等技术问题,试制出上升时间小于20PS的样管,达到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与砷化镓隧道二极管相比,具有更快的速度。在此基础上,根据用户对小电容金属封装锗隧道二极管的需求,派生出2BS22锗隧道二极管,由于其Cr小,因此优值为2BS4锗隧道二极管的3—4倍。
  3、砷化镓变容二极管2EC系列产品开发
  长春市砷化镓变容二极管产品开发,始于1964年,从业企业为长春半导体厂。
  1964年至1969年是单晶材料变容二极管试制生产时期。主要技术负责人是康庄,参加试制的工人有马余力、王秋英、潘铁生。
  1964年4月开始试制时,条件十分艰苦,试制设备、测试仪器等条件几乎均不具备,主要参考文献资料进行研制。当时采用的是单晶衬底扩散台面结构,以后制作同轴管壳,当年制成样管,并于1965年获东北地区优秀科研成果奖。
  这一时期,虽然已经开展了陶瓷金属化工艺、电极工艺等,但存在密封性不好,性能尚不稳定,串联电阻大,截止频率不高等缺点,为了降低串联电阻,当时便筹备开展外延工艺。这一研制的启蒙阶段,几乎具备了成熟工艺的一切工艺测试条件,为日后变容二极管的批量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康庄同志在这一阶段工作中表现出活跃的思想,敢于实践精神,对产品试制成功,起到了积极作用。
  1971年至1974年,为外延台面变容二极管试制、生产阶段,主要技术人员为:罗福拥、刘玉梅、杨乃彬、张永强、王秋英等人。
  自1971年开始,长春市半导体厂开始采用外延材料,计划开发平面结构变容二极管,以提高产品性能。平面结构中掩蔽材料是700℃下正硅酸乙酯在氨气中热分解得到的1000A°的氮化硅,经过一年来的试制,一直存在不能降低结电容的问题(始终维持在1PF左右),后来经过朱和中计算,表明这1PF电容值并不是结电容,而是来自Si3N4的介质电容;并指出为了做到总电容能保持0.1—0.2PF,Si3N4的厚度应不小于10000A°或者SiO2的厚度不小于5000A°为了证明这一计算结果,试验了台式结构,使总电容能达到0.1PF,从此变平面变容管的试制为台面变容管试制。1972年6月,很快便试制出大量合格的砷化镓台面变容管。其工艺要点为:ZnAs2低温浅结扩散,上下欧姆电极料选择为:下电极采用AuAgGe合金蒸发,上电极采用Au—AgZn网膜掩蔽蒸发,氧化烧结的管座,Fs203胶内涂复,环焊封帽,建立了 10千兆赫频率。Q值测量线采用了 10-18立方厘米N型衬底上的(0.5—1)×10(7次方)/cm33µM优质n型外延材料。
  1972年11月16日至12月28日,经北京五〇六厂、七六一厂、天津电子仪器厂、南京九二四所、南京14所、上海26所、21所、新华无线电厂、西安五〇四厂等共二十五家用户现场直接试验,得到用户好评。与南京25所研制的变容管比较,性能相近,甚至一部分优于南京25所。为此南京25所派4人到长春市半导体厂学习一个月的GaAs外延技术,表明长春市独自开发的变容二极管水平达到了国内最好水平。
  1974年4月,第一次全国范围的四项微波器件鉴定会在长春市召开,长春半导体厂生产的2EC30系列变容二极管通过了鉴定。
  2EC30系列砷化镓变容二极管采用外延扩散台面结构,主要用于参量放大器,变频、小讯号限幅开关等,器件结构为CaAsP+NN+型,N型CaAs的迁移率比其它半导体材料高(比硅高7倍),截止频率高;并采用了薄层外延结构,可降低结串联电阻;正负极采用高掺杂CaAs上直接形成,欧姆接触有利于降低串联电阻。
  2EC30系列砷化镓变容二极管投产后,做参放使用的主要用户有:广西兴安五三二厂、南京九二四厂、四一五〇厂、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云南87394部队、总字第761部队、南京1014所、北京七机部二院23所、25所等;做为通讯用的主要用户有:邮电部五〇六厂、五〇三厂、江西省邮电公司、青海邮电器材公司、福州微波总站、湖北省微波总站、河南省邮电器材公司等做;限幅器的主要用户有:上海船舶研究所、上海无线电四厂、上海一〇一厂等。用户对长春市半导体厂生产的2EC30砷化镓变容二极管反映良好,产品质量稳定,上机率高,对参放应用3cm、5cm情况下,增益达15db,噪声为2.2—2.3db。该产品1978年获吉林省优质产品称号。
  1974年开始为2EC31系列砷化镓变容二极管开发生产阶段。
  1974年,长春市半导体厂做为“331工程”的配套单位,在试制450分机时,急需2EC31系列变容二极管。于是在厂长辛洁的组织下,成立了以杨玉芝为组长,刘玉梅技术员参加的试制组,开始承担试制2EC31任务。试制组全体同志不分白天和黑夜,吃住在车间,在较短的时间内,首先由管壳组技术员蒋风田、梁丽君完成管壳图纸的设计工作。经五车间和管壳组的努力,直径1.8同轴管壳制作成功,较好地满足了试制需要。管芯组在原2EC30工艺基础上对电极引线工艺,管芯腐蚀工艺,涂胶工艺进行了改进。1975年试制成功,1979年通过设计定型,做参放用其电参数指标为:零偏压优值:10—25、零偏压截止频率fco=250GC,零偏压结电容CjO.1~1.5pf,反向击穿电压VB≥8,做为582雷达、583船用雷达的参放和限幅用。当用于7.5cm参放时,泵频fp= 2510Gc,带宽为300mc,增益为13db;当用于5cm参放时,(单调谐参放)泵频Fp = 26.2GC,信号频率Fc = 5.1GC,带宽为125mc时,增益为10db,双调谐参放上,Fp = 25.8GC,FC = 5.1GC,当带宽为450mc时,增益为9db;当用于3cm、4cm参放时,Fc为10.7GC和9.7GC,带宽为180mc和200mc,增益G≥15db。该器件成功应用于国家重点项目——“331”工程,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1979年获长春市科技成果三等奖,1980年获部优质产品称号。
  2EC42、2EC43系列砷化镓器件自1984年至1985年为电调变容管开发时期,主要试制人员为长春市半导体厂刘玉梅、陈俊华、王玉华等。
  电调变容二极管主要用于固体微波源的频率调谐,其调谐带宽可以从百分之几(如参放泵频)到倍频程(如扫频振荡器、电子对抗的跳频设备等)。同时,电调变容器二极管在电压调谐滤波器、预选器、连续变相的移相器等方面,也都有应用。
  在整个研制过程中,试制组综合分析肖特基势垒工艺和扩散工艺的优缺点,大胆采用了准平面扩散工艺,获得成功。从而去掉了侧面电容和M03电容,提高了电容变化倍数。为选择较低的上——下欧姆接触,对上欧姆接触采用与砷化镓具有较好沿附性、较低电阻率、较好化学稳定性、机械性和温度性、便于光刻的铬一金结构,下欧姆接触采用了 AU—Ge—Ni的合金。为实现浅结表面浓度,采取低温扩散、源温610 C、片温650 C等项工艺技术。于1984年12月制成样管,1985年4月鉴定,通过设计定型,进入生产。
  2EC42、2EC43系列砷化镓电调变容二极管,其性能指标为:零偏压结电容在0.2—2.5Pf之间,电容变化倍数为10左右,击穿电压Vb在20—50V之间。3cm零偏压优值可达15以上,室温反向漏电流在15MA以下(80%击穿电压下测试),器件可在—40℃—+ 85℃范围内正常工作。在—40℃C和+ 125℃之间的电容温度系数为:200PPM/℃(—10V偏压下)使用,使用表明器件可在整个厘米波段使用。在航天部704所C波段场效应压控振荡器上试验,当控制电压为0—23V时,电调频范围大于90MHZ,压腔斜率平均值为4MHZ/V,能较好地满足振荡器的需要。在航天部三院33所用于—YJ8、YJ—82、HY—2工程配套的无线电高度表,作为发射机调频器件,温度在60 ℃——45℃范围内,相对电容变化较小,调制频率稳定,满足了整机需要。邮电部五〇六厂用于7.5GHX微波机,混频效率可达10%。
  4、2EK砷化镓高速开关二极管开发
  长春市2EK砷化镓高速开关二极管研制始于1964年,开发单位为长春半导体厂。
  1964年,长春半导体厂研制2EK砷化镓高速开关二极管主要技术负责人是王晓贤、付太一等。
  在2EK高速开关二极管研制初期,厂研究室材料组孙文涛、孙超富、贾咸阳等7人在上海冶金研究所实习回厂后,很快提供出满足试制使用的砷化镓单晶,为新产试制提供主要的材料。产品试制组采用当时较普遍使电的点接触工艺,于当年试制成功2EK50样管,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2EK50高速开关管采用点接触工艺,稳定性差,在振动或冲击下常出现规律不一变化的先天缺欠,给推广使用带来难以克服的困难。1970年,长春市半导体厂采用超声键合工艺,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砷化镓高速开关管的实际应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市场的需求量由每年的几千只上升到万只以上,产品品种形成了 2EK50、2EK60、2EK70三大系列,其中2Ek70荣获78年名优质产品称号。1978年后,长春市半导体厂针对超声健合工艺重复性差的缺点再次攻关,以平面肖特基势垒混频结构代替超声键合工艺,为产品的大批量生产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1980年产量上升到10万只以上。1977年起,在不断完善三大系列产品的基础上增加2EK69档,并开发2EK20、2EK80、2EK90三个系列,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整机的需求。与此同时还研制成功高阻取样门环型组件、桥式(半桥式)组件等新产品,使砷化镓高速开关二极管从一般到特需,从单只到组合,形成了多范围、多功能、型谱化、系列化。在产品性能方面,长春市半导体厂研制的砷化镓高速开关二极管开关速度(trr)突破了 28PS,完成了电子工业部三大器件之一的攻关任务。应用频率达到8Gc、12.4Gc、18Gc,正向压降达到0.85V,反向电压大于20V,且温度特性好、速度快、噪声小、是取样仪器设备,箝位保护电路,微波锁相电路及各种门电路比较理想的关键器件之一。至1986年,已能部分取代进口的高档门管,例如美国HP公司5082系列的2815、2811、2817型号产品及取样门电路的部分门管等产品。(这些门管进口价格有的每只高达500美元)。二十年来,在国内被06单位504部、25所、704所;08单位20所、54所、14所、10所等科研单位及上海新亚无线电厂、南通电子仪器厂,上海无线电21厂,上海无线电26厂、北京无线电仪器厂、北京七六一厂、成都七八四厂、七六六厂、西安八六九厂、哈尔滨九三五厂等单位使用,并获得好评。
  5、砷化镓体效应二极管开发
  长春市体效应二极管开发始于1970年,开发单位为长春市半导体厂。
  1970年至1975年,为3cm砷化镓体效应管(2Ey13)开发阶段,主要技术负责人为熊小平。
  1970年开始研制的3cm砷化镓体效应管的结构是:(5—10)× 107/CM3n型砷化镓衬底上外延生长10um厚的1×1015/cm3外延层,经过正负极真空蒸发形成AuGeNi合金的欧姆电极,然后在直径3mm同轴管壳烧结芯片,焊接引线,封帽而制成,当年制出样管并通过设计定型。但由于当时不能重复地得到性能优良的外延片,加上欧姆制备技术上的问题,做出的器件合格率很低。
  1976年至1981年为1.25cm砷化镓体效应二极管开发阶段。
  1976年,由于国家重点项目“331”工程需要,长春市半导体厂开始试制1.25CmGaAS体效应二极管2EY14。为更快更好地试制出合格产品,以满足国内各卫星地面接收站和“331”工程的需要,工厂组织人员去电子部1425所学习。在1425研究所的热心帮助下,长春市半导体厂当年制造出样管,产品工作电压低,一般5—7V都能正常工作,效率高,寿命长,其质量水平相当于美国阿尔法公司的DGB444—8446标准,1977年已能批量生产。
  1977年为提高2EY13型砷化镓体效应二极管工艺水平,长春市半导体厂派人去南京25所学习,由张永强、阳玉旺负责。从此采用了二次外延N+层电镀热沉,倒装工艺,产品质量相对稳定。产品性能指标为:工作电压范围较大,一般在8—13V均能正常工作,工作频带较宽,YAG调谐带可达8—12.4Gc,效率较高,可达3%以上,1985年2EY13通过省级鉴定,该产品达到美国阿尔法公司的DGB8421—8425标准。
  1982年到1988年,为2cm体效应二极管开发阶段。
  1982年,由于电子对抗的需要,由电子工业部1029研究所提出要求,长春市半导体厂开始研制宽带2cmGaAS体效应二极管2EY16。本产品由阳玉旺负责,在工艺上解决了引线电感及管壳寄生参数对带宽的影响,设计了适当的管芯,使器件满足了用户的要求。本产品工作电压宽,一般可在6—12V使用,工作带宽,用YIG调谐,可使器件在8—12.4Gc工作,也可从12.4—18Gc工作,用电调变容管调谐带宽可达20%以上,寿命长,效率高。1985年通过省级鉴定,并获省级优秀新产品称号,成为国内同类产品之首,与美国阿尔法公司DGB8431—8435标准相当。
  6、红外发光三极管开发
  长春市红外发光二极管开发始于1964年,开发单位为长春市半导体厂。
  1964年,长春市半导体厂成立后,即接受四机部下达的大功率砷化镓红外发光管的研制任务,项目负责人是孙秉胜、马洪庆。该项新产品整套工艺技术由部属第13研究所移植,采用半球面状结构,1966年研制成功。技术参数为:1A电流下P0=50—100mW,主要为军用夜视仪提供红外光源。
  1971年,长春市半导体厂利用外延CaAs、Si反转技术研制中、小功率红外发光管,该项新产品开发由长春市半导体厂与吉林物理所合作(长春市半导体厂技术负责人是李景春)。主要采用液相外延技术,欧姆接触技术,荧光转换效率;烧结键合技术,把红外光转换成可见光源,进而制成绿色发光二极管。1980年8月由吉林省电子工业局主持召开并通过了砷化镓HW1红外发光二极管产品鉴定。11月,由冶金工业部主持召开并通过了 FL1磷化镓绿色发光二极管产品鉴定。1983年8月由吉林省电子工业局主持召开并通过了2EHF106半导体红外发光管产品的鉴定。
  7、半导体光电探测器开发
  长春市半导体光电探测器的开发始于1979年,开发单位为长春市半导体厂。
  1979年开始试生产的硅光电PIN管、2CU11、2CU21是四机部1444研究所科研成果,设计定型后移交长春市半导体厂试生产,由张贤能工程师主持,经过一年的试生产,完善了工艺技术,成品率符合批量生产的要求。按总技术条件(吉Q/CS4004—80)进行环境试验、高温贮存试验和功率负荷试验,各项考核合格,1980年8月通过生产定型,正式开始生产。
  1983年,根据市场需求,长春市半导体厂开始试制硅光电三极管,由李亚夏同志负责研制,首先根据上海电器电子元件厂生产的3DU5技术指标做出样管后,在上海无线电仪器厂清纱器上试用,及在汽车点火器上试用,情况还可以,但可靠性存在问题,经筛选后,仍出现击穿电压不稳定现象。于是在由美国引进的硅电路生产线上重新摸索工艺,由于采用了高纯携带气体和无菌颗粒含量小的高纯去离子水,磷扩散后击穿电压由120V下降到10—20V的现象被根除,暗电流小;其原因为去离子水中含有的颗粒物(包括细菌)在P—N结的光刻圈沉积,导致不规则的P—N结边缘所致。工艺上的改进,不但提高了成品率,同时彻底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器件的可靠性问题,于1986年通过省级鉴定,开始批量生产。
  1984年,为满足市场和科研单位需求,长春市半导体厂又开发了硅光电二极管2CU、2Du产品,由赫淑兰同志负责研制。从版图设计到工艺参数经过认真计算,进入试制后,关键的问题是减少表面漏电的问题。2CU采用N型高阻单晶,暗电流比较好控制,而且一致性也比较好。2DU设计了两套版,一套N环,一套P环。P环采用高阻单晶,在经过高温氧化、扩散等工艺后很容易沟通,产生表面漏电。经程一凡同志对工艺进行反复试验,N型环试几次均不成功,改用P环版,暗电流比较好控制,尤其在氧化前,高温清洗管道后,暗电流明显减少,其参数也均能满足要求。1984年底,2CU、2DU通过设计定型,3DU、PIN管投入批量生产。
  8、砷化镓肖特基势垒混频管的开发
  长春市砷化镓肖特基势垒混频管的开发始于1972年,开发单位是长春市半导体厂。
  1972年,长春市半导体厂试制2组朱和中、熊栋禄、曹德广、李红松、夏益新、李军等同志从文献查阅起步,开始研制2EH30砷化镓肖特基金热垒混频管,在试制中采用2×102—1×10-6乇高真空下直接蒸发金得到正向IV特性理想因子,n为1.05—1.1为理想的肖特基金势垒,克服了直径10µm孔内势垒点与压焊点环直径30µm之间断层现象;探索了蒸发后最佳处理温度及微波整流电流与势垒孔径大小的关系。经过3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制作出重复性良好的GaAs平面结构金势垒肖特基混频管2EH30。11月至12月,混频管2EH30在全国25家厂所实验室进行实测,在3cm、5Cm、7.5cm频段各类混频器上测得的噪声系数普遍比过去沿用的20DV炮弹壳式混频管小0.5—ldb,得到用户的肯定,1974年4月,2EH30系列混频管通过省级鉴定。
  1975年,长春市半导体厂将势垒金属由金改为镍之后,不仅降低了成本,进一步改善了器件高温特性。
  1976年,由于“331”工程需要,开始研制2EH31—37系列GaAs混频二极管,作为雷达、通讯设备微波测试等接收机前端,作信号混频或检波用。十几年来,经06单位504部、08单位20所、08单位一总厂、北京五〇六厂、西安五〇三厂、宝鸡七八二厂、航天部23所、704所等单位使用,一致反应该产品电气性能好、噪声低、可靠性高,满足了各类整机的要求。此后,由于光刻孔设计由大到小,通过不同的管壳封装形式,开发出了 2EH31—39系列化产品。同时由于选择适当的材料浓度及光刻孔径,派生出2EK80大电流平面工艺开关管。
  1985年以来,根据国家重点工程需要,长春市半导体厂开发研制了 1GC微型GaAs混频管、2—18GC宽带混频管、18—26GC小同轴型混频管、8—12GC混频器,均已完成样管,有的已经过用户使用,基本达到了使用要求。
  1987年初,长春市半导体厂承接(G)2EH37、(G)2EH70混频管的“七专”攻关任务,到1988年已完成设计认证,正在进行工艺突破工作。
  9、微波混频器开发
  长春市微波混频器产品开发始于1978年,开发单位为长春市半导体厂,主要开发人为耿靖玉。
  1978年,长春市半导体厂开始研制WJH3—1型3cm微波宽带混频器,并于当年研制成功,主要用于歼七飞机机载雷达的改装及其它微波设备。在电子对抗技术中,用于722厂干扰机接收机的前端,这是我国第一批国产电子对抗干扰机,为中国电子对抗干扰机的小型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80年,长春市半导体厂开始研制8mm正交场混频器,于当年完成。用于毫米波微波通信机的前端作为接收部件,为我国毫米波通信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84年,长春市半导体厂开始研制WJH2—4型2cm微波正交场混频器,并于当年完成。用于国营782厂的772机载雷达和773甲弹载雷达(YJ-6导弹)接收机的前端,为提高中国机载、弹载雷达性能作出了贡献。
  1987年,长春市半导体厂开始研制8—12.4GHZ微波宽带混频器,于当年完成,用于国营722厂3cm全频段电子对抗干扰机的前端,为扩展干扰机的高频段和提高干扰机性能作出了贡献。
  10、砷化镓双栅场效应管开发
  长春市砷化镓双栅场效应管开发始于1984年,开发单位为长春市半导体厂。
  为适应移动通信、微波通信和高质量彩色电视接收机发展的需求,1984年,长春市半导体厂由曹德广负责,以上海冶金研究所推广产品1GH3CaAs双栅MESFET为基础,开始试制WCS30砷化镓双栅场效应管。在试制中,采用简便易行,成本低,有较好的重复性、可靠性的技术方案。在器件结构的参数确定上,尽可能放宽栅长、源栅间距和两栅间距离,以提高成品率;在材料送取上,采用了具有精确控制浓度和分布以及重复性好的半绝缘衬底上直接注入Si+28离子代替外延法形成有源,双重注入形成有源层及SiDn+层;在工艺上,源和漏的欧姆接触采用AvX—Ge—Ni—AU合金直接蒸发剥离形成在氢气保护下快速合金,栅的制备选Ae做为栅金属带胶蒸发金属剥离工艺,管芯表面采用低温CVD生长SiO2膜作为管芯的纯化,对内引线采用了涤胶保护,最后以陶瓷封装。于1985年4月制出样管,经过两年来的试生产,工艺基本稳定,有较好的重复性、可靠性,于1986年12月正式通过生产定型鉴定。
  WCS3。砷化镓双栅场效应管投入使用后,在卫星通信中继和2GC480路PcM数字通信及150兆、400兆移动通信中作为低噪声放大、混频和AGC放大得到应用,并取得满意效果。上海广播电视技术研究所使用的Kn波段卫星直播电视接收机在1—1.5G等试样中取得了满意结果,其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日本样机;在150兆通信机中使用该器件后,比采用Si场效应管增益高8—10db,相对噪声小2—3db,在50兆80系列电台上应用其功率增益和噪声系数均优于美国的3N204产品。
  11、光电耦合器产品的开发
  长春市光电耦合器产品的开发始于1984年,开发单位为长春市半导体厂。
  1984年,长春市半导体厂由于学林同志负责,参加人有蒋庆和、李亚夏两位同志。至1985年,长春市半导体厂筹建了光电耦合器的试制线,确定了光电耦合器具体开发的3个系列9个品种的研制任务,并重点就三极管接收型光电耦合器开始了研制工作,并就光藕合器总体结构的合理性及适合军工生产的封装工艺进行了探讨性的研究工作。
  1986年,李亚夏接替了于学林的工作,这一年主要完成了二极管、三极管、达林顿三个系列的单通路、双通路的军用和民用光电耦合器的工艺设计及总体结构设计。针对军工产品封装工艺的难点,采用性能好、成本低的锡基2#焊料代替一般气密封装用的金锡20(含金80%)的焊料,进行气密性封装。8月工艺技术得到解决,10月送样品到航天部试用,信息反馈较好,而且设备及工艺较简单,当年进行了小批量试生产。
  1987年,重点就光电耦合器的品种进行了开发。金属同轴型、高压型两个品种当年开发,当年见效益。盛国祥同志试制的直流大于3KV的高压光电耦合器在外形封装上采用了中线双列直插式,体积小,使用方便,很受用户欢迎。同时对小型光电藕合器和高速光电耦合器着手进行研制。
  长春市半导体厂开发的光电耦合器具有环境适应性好,工作性能稳定,技术指标先进的特点,其主要参数之一的传输比CTR从30%到300%,总垮度大,档次全,可满足军民两用不同需要的各种用户的要求。金属同轴型光电耦合器在争取南京微分电机厂数控分厂的用户时,与国内最大的光电耦合器生产厂家苏州半导体厂和上海器件八厂进行竞争,最后由于长春市半导体厂产品技术指标好,性能稳定取得用户信任。
  12.锗调频变容二极管的开发
  1970年6月,国家208微波工程建设指挥部下达给长春市半导体厂锗调频变容二极管500~1000只的生产任务,要求同年11月末完成。
  该器件的重要参数n值的测试仪器(非线性测试仪)当时国内只有无锡市有一台从日本进口的设备,如每批样管都拿到无锡测试,势必增长试制周期,无法按期完成。为此长春市半导体厂组成以张树声为组长及器件技术员史永昌、陈宜和及仪表技术员张桂林参加的攻关组。首先由陈宜和提出将n值表达式用级数展开法,取其前三位线性值的近似理论作为试制n值测试仪的理论基础,之后由张桂林负责设计、制造n值测试仪,为按期完成锗调频变容二极管奠定了基础。经试制组不分昼夜的努力工作,终于按期试制成功1000只锗调频变容二极管合格产品,为此长春市半导体厂受到208微波工程建设指挥部的表彰。
  13.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开发
  长春市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研制工作始于1972年,开发单位为长春市半导体厂。
  1972年10月,四机部在北京召开的半导体器件质量攻关会议上,第一次把研制磷砷化镓半导体发光器件列为重点攻关项目,并决定长春市半导体厂等单位开展磷砷化镓材料的研究工作。由于长春市半导体厂在1964年就生产砷化镓单晶材料,这为研制磷砷化镓材料提供了较好的客观条件。1972年10月开始研制时,参加研制主要技术人员有李怀珠、景佐国、张庆维等。材料结构采用了GaAsP/GaAs,外延工艺采用水汽法,管芯制造采用台面工艺,解决的关键问题是P(磷)和As(砷)的配比(0.4:0.6),经过1972年到1973年8月份的努力工作,研制出能发出6500A0红光,长出网格状外延层的外延片,制造出了发光二极管。由于材料研制工作有了较大进展,四机部于1973年8月底在长春专门召开了磷砷化镓材料研究技术交流会,会上四机部又确定长春市半导体厂为发展半导体发光器件的三个基地厂之一。会后,长春半导体厂组织技术人员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技术资料,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工艺探索,形成了自己的外延工艺和制管技术。外延工艺在水汽法的基础上,同时采用磷压法和砷压法。为了加快材料研制进度,1974年,工厂采取措施,由技术科长陈宜和,以及马学之、张雨荔、全英淑组成攻关小组,深入车间,解决发光二极管管芯制造工艺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将台面工艺改为平面工艺,外延工艺以水汽法和磷压法为主,解决了失配位错问题、过渡层问题、晶格失错问题,制出生长有明显网格状外延层的外延片。
  为了赶上国际发光器件的水平,长春市半导体厂1974年从美国进口了一批发光二极管。经过对比分析发现本厂研制出的发光二极管,亮度明显比美国的低,达不到使用光强的要求。1976年,长春市半导体厂研制出的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光强接近0.1mcd,并于1976年12月,由长春市电子工业局组织,召开了首次发光二极管鉴定会,2EF1磷砷化镓发光二极管通过了设计定型鉴定,参加研制的主要技术人员李怀珠等。1978年长春市半导体厂进一步改进发光二极管制造工艺,采用SiC隐蔽方法,从此平面工艺基本形成。1978年5月,由长春市电子工业局组织,通过了 2EF3发光二极管生产定型鉴定,参加研制的主要技术人员康庄等。
  1979年,在国际上,日本以GaP为主体的发光二极管已开始大批量生产。1980年长春市半导体厂从日本进口两种红色发光二极管管芯(GaAsP/GaAs,6500A°,0.2mcd/10ma;GaP/GaP7000A°0.5md/10ma)进行试生产,取得了好的效果。1980年8月由吉林省电子工业局组织,2EF303镓铝砷发光二极管通过了生产定型鉴定,参加研制主要技术人员景佐国、康庄等。1980年11月,由吉林省电子工业局组织,通过了 FL1磷化镓绿色发光二极管设计定型鉴定,参加研制的主要技术人员景佐国等。从此打开了长春市半导体厂生产发光二极管的新局面。
  随着市场对发光二极管需求量的增大,原发光二极管生产线适应不了大批量生产的需要。为此,长春市半导体厂于1982年决定对发光二极管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这次改造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列为全国“六五”期间机电行业550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之一。总投资(货款)555.6万元,内含外汇73.4万美元,从国外引进设备61台,国内配套设备155台。经过三年的努力,1985年形成生产5000只发光二极管能力的生产线。1986年3月通过P级验收,获国家经委颁发的“六五”技术改造全优奖,长春市半导体厂评为全国技术进步先进企业。到1986年底,改造后的发光二极管生产线累计创利润750万元,提前一年还清了银行贷款。发光二极管的品种由红、绿两种颜色几十个品种,增加到红、橙、黄、绿四种颜色400多个品种,生产人员从几十人增加到200多人。1984年2EF0561、1985年2EF全系列被评为吉林省优质产品,1986年2EF601.0561.641被评为电子工业优质产品。在此期间又研制出一批新产品,1987年9月,由吉林省电子工业局组织通过了 2EF508、2EF602,604,610,614发光二极管生产定型鉴定,参加研制主要技术人员张超英等。
  1985年起,为适应彩电国产化需要,长春市半导体厂开始研制彩电用发光二极管。为了提高发光二极管的质量的可靠性,1986年至1988年,长春市半导体厂又引进了全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建立起一条自动化发光二极管生产线,新增年生产能力2000万只。由于质量提高,红色发光二极管的失效率通过6级可靠性试验,不良品率100PPM以下,被电子工业部列为“七五”期间彩电国产化39种配套元器件之一。
  为使半导体发光器件管芯尽快国产化,1983年起,长春市半导体厂在原来研制发光材料的基础上,利用引进的外延片进行自制磷化镓管芯的研制工作。1984年下半年开始小批量进口外延片自行生产红色管芯。1986年9月GaP/GaP红色发光二极管管芯,由吉林省电子工业局组织通过生产定型鉴定,主要参加研制技术人员陈向东等。1985年开始试生产绿色发光二极管管芯,1987年9月,由吉林省电子工业局组织,通过了 GaP/GaP绿色管芯生产定型鉴定,参加研制的主要技术人员陈向东等。红、绿管芯研制生产的成功,填补了我国LED芯片制造的空白,制造水平接近日本八十年代信越公司和昭和电工公司同类产品的水平,并建立起年生产能力1亿粒的生产线,成为全国第一个生产发光二极管管芯的厂家。
  根据军工生产的需要,长春市半导体厂从1984年起,采用液相外延工艺自制GaAlAs/GaAs外延,从事高亮度发光二极管管芯和高亮度发光二极管的研制工作。从外延系统、工艺探索到制造管芯、高亮度发光二极管进行了全面的技术开发。1987年做出了 30mcd/10mA的高亮度红色发光二极管,同时开发出GaP/GaP高亮度的发光材料。利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提供的GaP单晶,采用液相外延工艺,制出接近国际水平的外延片(φ45—50)。1988年由长春市科委组织通过了 2EF101高亮度发光二极管技术鉴定,参加研制的主要人员曲洪海等。
  14.半导体发光数码管开发
  长春市半导体数码管研制工作始于1972年,开发单位为长春市半导体厂。1972年四季度从数码管管芯研制开始,1974年研制出样管。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研制出一批新成果,开始小批量供给用户使用。1980年8月,由吉林省电子工业局组织半导体数码管首次进行了设计定型鉴定,型号为5EF33,参加研制的主要技术人员康庄等。1983年,由吉林省电子工业局组织,5EF603数码管通过了生产定型鉴定。这种产品是参照日本同类产品研制的,它具有功耗低、亮度高、频率响应快、寿命长等优点,适用于数字式仪器仪表和其它设备的数字或显示,参加研制的主要技术人员丁晓民等。至此,数码管的研制工作进入了新的使用阶段。1986年12月由吉林省电子工业局组织,5EF131,1312、5EF5076,607、5EF1181,1182型数码管通过了生产定型鉴定。这类数码管字高80mm,光源由GaP发光管组成,这种产品显示尺寸较大,显示效果好,具有电压低、功耗小、寿命长、驱动电流小、频率响应快等特点,用于交通运输广告显示。参加5EF1311,1312、5EF507,607研制的主要技术人员丁晓民等,参加5EF1181,1182研制的主要技术人员商壮丽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适应市场的需求,数码管的研制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三、集成电路新产品开发
  1968年,长春市半导体厂由孙秉胜、马学之等人开始研制小规模TTL与非门集成电路,对工艺技术开发做了大量工作。1971年,由刘景儒、赵正旭、张贤能等人制成7My23、7My24与非门电路,8月进入小批量试生产。随后由刘景儒、常凤春、徐秋霞等人负责,组建试制生产线,打通工艺,并试制出双D触发器、4D触发器,译码器、4×3与非门中规模集成电路,由张贤能负责。1979年,译码器电路等产品通过省级鉴定。
  1980年后,长春市半导体厂相继开展了由孟元龙、赵景泉负责设计的CB322产品及由孟元龙主管的CB7666(仿TA7666)、CB1405(仿LB1405)等新产品的开发。1985年4月,CB322、CB7666驱动电路通过吉林省电子工业局主持召开的产品鉴定。
  1982年7月,国营八二三二厂二车间迁入长春市,开始引进设备,组建生产线,采用引进管芯,进行后部工序封装,开发并生产黑白电视机配套用青山牌三种集成电路(QS1366C、QS1353C、QS1031H2)和音响功放集成电路(TDA2003),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1983年,长春市半导体厂与国营691厂联合开发收录机用TA系列集成电路。1985年后,长春市半导体厂从美国引进双极和CMOS兼容集成电路生产线,1987年下半年进入试生产,相继制成CB1405、CB322、G555等中规模TTL电路管芯,并封装出成品。
  四、民用电子整机新产品开发
  长春市民用电子整机产品主要包括音响类、音像类、电子钟表三大类别。
  1、音响类电子新产品开发
  长春市音响类电子新产品开发始于长春沦陷时期的1942年,以日本松下无线株式会社为主要股东,松下幸之助为社长的伪“满洲无线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4灯再生式电子管收音机是长春市历史上最早开发的音响类电子产品。1943年,伪“满洲蓄音器厂”亦曾生产“圆盘式蓄音器”(即机械式圆盘唱机)。1945年,随着日本帝国主义投降而中止。
  长春市解放后,1951年东北人民广播器材厂曾试制并生产过电子管收音机(型号、规格不详)。1954年11月,因工厂调迁外地再度中断。
  1956年,长春市无线电修配合作社在装配矿石收音机的同时,开始试制电子管收音机,成为长春市音响类电子新产品开发延续发展的开端。32年来,长春市音响类电子新产品开发经历了电子管、半导体、袖珍型、落地式、引进技术5个阶段。
  ①电子管收音机新产品开发
  1956年,长春市无线电修配合作社开始装配的五灯超外差式电子管收音机,是由多年从事无线电修理的工人仿制组装而成,这项新产品虽然还很不成熟,却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8年11月,无线电修配合作社转为地方国营,成立长春市广播器材厂,再次仿制开发六灯超外差式电子管收音机,产品得以完善,正式命名为雄狮牌,在当时较有影响,成为以后一段时间内的主要生产产品。
  1959年,吉林省广播器材厂在厂长郝吉明的组织下,仿制成功5灯电子管收音机1000台。1960年,吉林省广播器材厂试制成功7灯电子管收音机,为长春市电子管收音机生产增加了新的品种。
  ②半导体收音机新产品开发
  1960年,吉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试制成功长春市第一台袖珍式半导体收音机,成为长春市半导体收音机产品开发的起点。1963年初,吉林省无线电厂由范垂凡负责,试制成功半导体两管和3管台式收音机,是当时国内新开发的产品。同年6月17日,正式提出“JB263型来复式半导体收音机设计任务书”和“JB363型来复式半导体收音机设任务书”,两项新产品分别于7月3日和11月6日获第四机械工业部批准投产。
  1963年7月,吉林省无线电厂试制成功了 B636型6管台式半导体收音机,11月通过部属第十二研究所鉴定后投产。该产品在1964年9月全国收音机评比会上荣获一等奖(第三名)。与此同时,吉林省无线电厂由李英宏负责,在JB363型半导体收音机的基础上,改进设计,试制成功了 B464型3管半导体台式收音机。1964年3月,通过部属第十二研究所鉴定,该产品荣获1964年全国收音机评比二等奖(第九名)。两项新产品成为1965年吉林省无线电厂的主要生产产品。
  同年9月12日,吉林省无线电厂由杨士越负责,梅花鹿牌62—01型三波段六灯交流收音机通过吉林省重工业厅组织的产品鉴定,结论为:“产品达到1960年至1961年全国广播接收机评比会要求的同级收音机一等水平”。
  1965年初,吉林省无线电厂先后试制成功了JB664型三级晶体超外差式收音机(由第四机械工业部下达的任务)及JB764型四级晶体超外差四管台式收音机(由吉林省科委下达的任务)。两项新产品于3月16日同时通过由吉林省重工业厅组织的技术鉴定,其中JB764型收音机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根据市场需求没有投产;JB664型收音机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部颁标准SJ30—64规定的三级要求,同意投产。成为工厂以后多年一直生产的袖珍机原始机型。
  1966年5月,吉林省无线电厂经过一年时间努力,试制成功5台适合边远山区使用的梅花鹿牌166型两波段半导体六管台式收音机样机。同年,为支援吉林省“小三线”建设,根据吉林省重工业厅决定,经第四机械工业部同意,吉林省无线电厂开发的半导体二管收音机、三管收音机及166型收音机产品转移到通化无线电厂生产。
  ③袖珍型半导体收音机新产品开发
  1972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由李晔、孙国斌、邰靖负责,对JB664型半导体收音机进行改进设计,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先后开发出梅花鹿牌672—1型及672—1A型半导体袖珍式收音机。该两项新产品在1973年秋季广州产品交易会上,被外商选中,出口到港澳,在海外被誉为“袖珍之冠”。
  1977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由邰靖、孙英立、李晔负责,先后试制成功ST1型台式收音机,4X—2型、4X—3型、4X—4型袖珍型收音机。
  1980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由杨宏、何东光负责,试制成功4F15薄型袖珍式半导体收音机。
  ④落地式收录机新产品开发
  1981年,长春市无线电二厂、长春市电真空器件厂先后自行开发成功落地式收录两用机并投入生产。
  1982年,长春市无线电二厂自行开发成功落地式收录三用机新产品并投入生产。
  ⑤引进散件开发收录机新产品
  1983年,以长春市无线电一厂从香港东南电子有限公司引进H—G8型小型耳筒式放音机为开端,至1988年先后共有3家企业引进6种型号收录机散件进行新产品开发(详见表4—14),填补了长春市小型耳放机及双卡收录机产品的空白。
  1952年至1988年共开发音响类电子产品29种(详见表4—15)。
  2、音像类电子新产品开发
  长春市音像类电子新产品开发始于1959年。近20年来,历经电子管式、半导体化、引进技术开发三个阶段,共开发了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放像机、录放像机四个产品系列。1988年主导产品彩色电视机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①电子管电视机新产品开发
  1959年末,吉林省广播器材厂曾仿制苏联记录牌黑白电视机,虽未投入生产,却是长春市电视机产品开发的开端。
  1969年,吉林省无线电厂由鲁宝林负责,以天津712厂生产的北京牌电视机为样机,进行电子管电视机新产品开发。1970年12月,第一批火炬牌701型35cm(14寸)电子管黑白电视机试制成功。经1971年试生产,1972年正式投入生产,成为长春市最早生产的音像类电子产品。
  1970年6月,由四机部组织吉林省无线电厂与国内六家企业联合试制电子管式彩色电视机产品。经过近3年时间的试制、攻关,长春市无线电一厂(由吉林省无线电厂1970年12月更名)于1973年联合试制成功35cm电子管式彩色电视机的性能样机。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技术引进受到限制,所用关键元器件得不到解决,未能投入生产。特别是1974年2月,江青借四机部赴美国彩色显像管考察小组接受康宁公司赠送的礼品——玻璃蜗牛一事,制造了所谓的“蜗牛事件”,致使国家彩色显像管生产线引进工作被迫停止。彩色电视机新产品的开发虽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也只好中止。
  1975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在郝吉明、欧阳杰的组织下,经过一年时间努力,由芦宣清解决了深水井中密封问题,研制成功工业用ST—01型井中摄像机。同年9月通过吉林省电子工业局组织的技术鉴定,填补了吉林省的空白。为此,该项新产品开发项目荣获1978年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6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由智铁笛负责,将电子管高频头改为晶体管高频头,试制成功751型35cm电子管式黑白电视机,达到国内同期产品水平。
  ②半导体电视机新产品开发
  1977年4月长春市无线电一厂由李万哲负责,经过两年时间努力,试制成功梅花鹿牌H31—1型晶体管黑白电视机,首次实现了电视机产品的半导体化。该项新产品图像清晰,性能稳定,1979年投产后,成为当时长春市电视机主要生产品种,并在以后的发展中形成第一个系列产品。
  此期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亦曾移植吉林工业大学科研成果,试制成功x光电视机。1982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在王志强的组织下,经过一年时间努力,H31—2型晶体管十二寸黑白电视机研制成功。
  同年12月,长春市无线电一厂由严文渊、朱满生负责,先后解决了可靠性及安全性问题,H31—5型晶体管黑白电视机试制成功并投入生产。1984年7月,该产品荣获全国电视机评比二等奖,10月获省优质品奖。
  ③引进技术,自行开发音像新产品开发
  1983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以引进散件方式,引进HT—14型、HT—17型黑白电视机(是CKD)散件,进行整机装配,为长春市电视机生产增加了新机品种。
  1984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由隋永斌负责,经过近一年时间努力,试制成功H44—1型全频道集成电路(十七寸)黑白电视机。同年6月,通过生产定型,技术性能均达到部颁标准,图像及灵敏度达甲级标准。同期,长春市无线电一厂分别由王志强、余大明负责,经过一年多时间努力,试制成功H35—6型、H35—7型十四寸黑白电视机。同年4月24日至25日,H44—1、H35—6两项新产品同时通过省级设计定型。
  1984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先后从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引进C35—1型彩色电视机CKD散件,从荷兰飞利浦公司引进彩色电视机,从夏普公司引进12P—41P彩色电视机SKP散件,进行整机装配,成为长春市彩色电视机生产的开端。
  1985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由王志强、杨旭经过半年时间努力,H35—8型黑白电视机试制成功,6月通过省级鉴定,12月获省优质品奖。同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从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引进C51—1型20寸彩色电视机散件,进行整机装配生产,成为长春市生产20寸彩色电视机的起点。
  1986年7月,长春市无线电一厂与南京无线电厂(国营第七一四厂)建立横向联合关系,开始生产熊猫牌14寸及17寸黑白电视机。同年9月下旬,长春市无线电一厂引进飞利浦(PHJLJPS)国际有限公司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建成投产,飞利浦牌CT0—6050彩色电视开发成功,产品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同年,长春无线电一厂由汪德全、温龙江、金重录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努力,先后解决了日本三洋电机公司(SANYO)20寸彩色电视机大部分电路元器件及结构件国产化技术问题,国产化长飞牌C51—1型彩色电视机研制成功。10月通过部级生产定型,产品达到引进电视机同等水平,成为在全国引进彩色电视机生产厂家中较早实现国产化的产品。
  1987年1月,长春市无线电一厂由吴涛、朱满生负责,H44—2A型黑白电视机研制成功,并通过省级生产定型。同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由隋永斌、郑义有、宁晓丽、姚斌负责,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在对飞利浦CTO—6050—93T机型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先后解决50多种结构件,90多种电路元器件的国产化技术问题,长飞牌C51—2型彩色电视机研制成功。7月通过部级生产技术鉴定,在国内引进飞利浦彩色电视机技术生产厂家中,第一个实现国产化的产品。同年12月荣获长春优秀产品类。
  同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参照飞利浦调试工艺,开发生产了日本NEC18寸彩色电视机。
  1988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长春宇光电子工厂、长春市微电子工厂先后引进三种型号录放像机、放像机散件,进行整机组装生产开发,为长春市音像类电子产品生产增加了新的产品类别。1988年11月开始,长春市无线电一厂由张朋义、温龙江、闰春平、于海峰负责,在南朝鲜三星株式会社CD—513型彩色电视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研制成功了长飞牌C51—4型立式遥控彩色电视机,该项新产品于1989年9月通过部级鉴定。1990年10月荣获长春市第三届金鹰杯奖。
  1969年至1988年,长春市共开发音像类电子产品26种,通过引进散件组装共开发9种音像类电子产品(详见表4—16)。
  3、电子钟表类新产品开发长春市电子钟表类新产品开发自1982年起,7年来共开发手戴式、可编程控式及屏幕显示型、光纤工艺型4个产品类别,17个产品型号,其中手戴式电子表15个型号。
  1982年10月13日,长春市八二三二总厂引进日本三洋(香港)电子有限公司电子表散件组装生产线启动试生产。当天生产出100块电子表,成为长春市电子钟表新产品最早开发的产品。
  1983年3月,长春市八二三二总厂以引进散件的方式,成功开发了 QS-5型、QS—6A型、QS—6型3个品种电子表。同年6月,由长春市八二三二总厂与日本三洋电机(蛇口)有限公司合资兴办的“长春三洋电子(蛇口)有限公司”钟表厂在合作期内开工生产,开始生产手戴式计算器电子表、手戴式收音机电子表及各种低档电子表,形成年产各类电子表150万块的生产能力,产品全部销往国外(因地处长春市区划以外,故以后略)。
  同年7月至10月,长春市八二三二总厂以引进散件方式,成功开发了R—10P型手戴式收音机电子表,C12型、C13型两种手戴式计算器电子表。
  1984年初至6月,长春市微电子工厂先后引进L550P型女式简易电子表机芯及L6P型男式电子表机芯,工厂自制表壳、表带,并配套组装成功,成为电子表类新产品部分实现国产化配套的开始。
  同年,长春市微电子工厂引进日本卡西欧公司CS—83型手戴式计算器电子表散件组装成功。使长春市电子表类新产品向高档次开发,接近了国际同类水平。
  1985年,长春市微电子工厂先后开发了 QS—6B型、QS—6C、QS—5A型三种电子表和QS—12型手戴式计算器电子表。
  此后,由于沿海走私电子表对国内市场的冲击,长春市手戴式电子表类新产品开发基本处于停止状态。
  1986年1月,长春市半导体厂自行研制开发的GXZ—01型光纤花钟通过长春市电子工业局主持召开的产品鉴定。光纤花钟上部可以转动变色,变成五彩缤纷的光纤花;下部是电子钟,是一种具有现代特点、款式新颖的高档装饰品。该产品由于春润研制。
  1987年,长春市微电子工厂研制成功可编程序控制石英钟。
  五、通信设备新产品开发
  长春市通信设备新产品开发始于1942年,延续发展于长春市解放后。
  1931年,日本侵略者占领长春市后,为充实其通信装备,以伪“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建立为开端,从通信设备修理起步,至1942年1月2日,伪“新京中央工作局”成立,首先进行了军用报话机产品的开发,成为长春市最早开发的通信设备产品。此后,伪“满洲川井电气株式会社”(从事电话机与交换机的制造与销售)、伪“满洲通信机株式会社新京支店”(从事通信机制造与销售)、伪“满洲电话工业株式会社”(从事电话工程)相继建立,使长春市当时的广播设备产品开发出现了畸形的发展(具体规格、型号、数量不详)。1945年,随着日本帝国主义投降而全部中止。
  长春市解放后,1951年7月,东北邮电管理总局电信机械厂由沈阳迁至长春市,由此开始了长春市通信设备新产品开发延续发展的历程。30年来,先后开发了人工交换设备、载波配套设备、激光通信设备、微波通信设备、自动交换设备5个系列产品,为中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交换机及配套设备新产品开发
  长春市解放后,通信用交换机及配套设备新产品开发始于1952年,由磁石式交换机起步。36年来,先后经历了人工交换机、半自动交换机、自动交换机新产品开发三个阶段。
  ①机电制人工交换机新产品开发
  1952年,东北邮电管理总局电信机械厂由孙启辉、裴永天负责,试制成功磁石式交换机,开创了长春市交换机产品开发的历史。
  1954年,经邮电部设计局对日本3—C型交换机改进后,交由东北邮电管理总局电信机械厂继续进行生产性开发。同年,550型长途交换机新产品试制成功。该机容量为90—100条长途电路,适用于迟缓接续的长途电信交换台使用,成为国内自行开发的第一个人工长途交换机产品。
  1958年,吉林省有线电厂试制成功无绳交换机。使长春市交换机产品开发迈出了从有绳到无绳的第一步。
  1961年2月,根据邮电部技术司决定,邮电部长春器材厂开始对550型交换机进行改型设计。在吴中誉的组织下,同年4月,JT10型交换机试制成功,并在延吉市装机试用。该机在保留了与550型交换机相同的信号标志、电源电压及工作条件的基础上,在长途线电路加装了假线控制设备,增加了记录台性能,全机使用的继电器由原来的十一个品种,统一为一个品种,即PR070型,统一使用了国内通用的外购元件(电容器、电阻、线圈等),统一了机架结构,广泛采用了结构标准元件,将550型的十回线一组的结构方式统一成按标准座板装置的分路分盘结构。不仅为生产与维护提供了比较有利的条件,适合于新建长话局使用,亦可与550型交换机混合装用,成为当时长途交换机较为理想的换型新产品。
  1966年3月2日,长春邮电器材厂由孙智仁、蔺善华负责试制的JT501型长途交换设备新产品获得邮电部工业管理局颁发的新产品技术鉴定书,成为长春市通信交换设备定型生产产品,并在以后继续开发中形成了系列产品。
  1967年,长春邮电器材厂先后试制成功JT502型继电器式长途接续交换设备,JT503型继电器式长途专线接续交换设备,JT504型纵横制式长途及市内合一的交换设备(为延安电信局开发生产的一次性产品),JT505型纵横制专线长途、市内合一的专线交换设备(亦为一次性开发生产产品)。
  1969年,吉林省有线电厂试制成功军用便携式10门磁石交换机。
  1974年,邮电部五一三厂(第二厂名为:长春自动交换机厂)与邮电部五〇七厂、五一二厂、五三七厂联合试制螺簧式纵横制交换机,9月27日在邮电部五一三厂总装成功。首创电子式自动交换机核心元件——螺簧接线器,为通信交换设备进入电子式奠定了基础。
  1975年,邮电部五一三厂由邓殿顺、李相秀、刘宗实负责,仅用四个月时间,试制成功JT506型继电器式无绳交换设备,首次成功安装在北京市新建成的长话大楼,使延续半个世纪的长途交换机从有绳改为无绳,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结束了北京长途电信局不让外国人参观的历史。
  ②半电子式人工交换设备新产品开发
  1975年,邮电部五一三厂由邓殿顺、李相秀、刘宗实负责,试制成功JT507型晶体管式无绳交换设备,成为长春市半电子式人工交换设备新产品开发的开端。
  同年,吉林省有线电厂,自行设计开发成功20门半电子交换设备,并在长春市郊区大屯镇安装开通。1976年,吉林省有线电厂,试制成功1000门半电子式交换设备,并在吉林省农安县邮电局安装开通。
  1979年,根据邮电部与第四机械工业部决定,将第四机械工业部所属国营第七三八厂研制的步进制交换机产品移交给吉林省有线电厂进行生产性开发。经国营第七三八厂协助,当年试制成功47式步进制交换机,成为长春市步进制交换设备产品生产的开端。
  1977年6月,邮电部五一三厂(第二厂名:长春电话设备厂)由邓殿顺、李相秀负责试制的晶体管人工长途电话交换机通过邮电部工业管理局组织的产品技术鉴定。11月17日,邮电部工业管理局颁发了技术鉴定书。
  1980年4月10日,邮电部五一三厂由吴华民、李永林、肖志义、徐恩家、马富才、张洪晨、陆荣、乔友负责试制的无绳台及螺簧式选择机在湖南省长沙市通过邮电部工业管理局组织的产品鉴定。结论为:初步定型,投入小批量生产。7月3日,颁发了技术鉴定书。其中无绳选择1985年7月11日获邮电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同年8月22日,邮电部五一三厂由郑国林、邓殿顺负责试制的长途电话质量检查台在哈尔滨市通过邮电部工业管理局组织的产品鉴定,9月13日颁发了技术鉴定书。
  1982年9月1日,长春电话设备厂由滕毓岫负责,研制成功了国内邮电通信急需的长途交换机配套设备——长话单气压传送设备,工厂召开设备样机联动试验现场会。
  同年4月3日至6日,长春电话设备厂由刁永吉、邓展顺负责,为公安部门建立有线通信网而研制的JT508B型长途电话设备(包括有绳式长途接续台、2/4线转换音终架、通用中继器架、电源铃流架和保安配线架等)新产品在河南省郑州市通过了由邮电部工业局组织的产品鉴定,并进入批量生产。4月22日,邮电部工业局颁发了技术鉴定书。
  同年12月10日,长春电话设备厂由邓殿顺、郑国林、李相秀负责试制的JT01—11型长途交换设备通过邮电部工业局在长春组织的产品鉴定。
  1983年6月,长春电话设备厂由赵秀芬、蔺善华、王玉山、刘宗实、李雅娟、张长春负责试制的JT609型公安专网长途通信设备通过部局级鉴定。1985年7月11日荣获邮电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84年4月,长春电话设备厂由赵秀芬、蔺善华、李相秀、邓殿顺、侯春祥、李立民负责,试制成功JT—02型(双座席,适用于枢纽局、省会局)、TT02型(增加计时功能、以单片机控制订时)、JT03型(适用于地市、县局用)、JT508C型(适用于长春电话设备厂早期产品并台用)的长途接续台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是以人工方式进行接续的新型有绳式长途接续台,其中JT02型、JT03型长途接续台可配合JDD04/05、JLB01型设备进行半自动接续,也可配合JT801型长途自动交换设备进行半自动接续,对纵横制市话局亦可进行多频不互控接续。这三种型号产品都配置了较先进的打号脉冲记发器装置,并将脉冲信号与多频打字合为一体,即使用同一打字键既能送脉冲,又能发多频,取消了传统的拔号方式,简化操作,使用方便,减轻了话务员的劳动强度,对多项交叉操作提供了方便且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1983年,JT02型系列产品获国家经委颁发的优秀新产品奖。1985年7月11日获邮电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③长途自动交换设备新产品开发
  1985年8月,长春电话设备厂由陈焰、郭永平、袁维卿负责的JDD04/05型长途半自动对端设备及李承恩、张鸿辰、刘永昆负责的JLB01型半电子长途自动交换机同时通过了邮电工业总公司在辽宁省铁岭市组织的产品鉴定,结论为:可以定型生产。JDD04/05对端设备是长途自动网中的终端设备,也可以在两城市之间开通点到点的半自动业务,可与国内长途电话自动网中的各种交换设备配合工作,具有稳定的性能和广泛的用途;在生产工艺上采用了工厂创新的绕接工艺,无假焊、焊点脱落等质量问题,具有无线皮损伤,连接可靠等优点。JLB01型长途自动交换机当容量为90路、180路、270路及360路时,可完成长途全自动/半自动来话、去话及转话;当容量为40路及80路时,适用于小容量的三级交换中心(地、市)及四级交换中心(县)使用。具有长途全自动及半自动去话、来话及转话功能,可为长途自动电话接汇局纳入干线网络。
  1986年,吉林省通信设备厂为开发农村电信系统工程,缓解农村通信紧张状况,引进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SG—1A型全电子小型交换机,成为长春市引进技术开发的第一个全电子式交换设备。该项新产品具有较多的特服功能和转接台控制功能,并有灵活的兼容性,运行稳定可靠,可实现集中维护,符合国内农村使用要求。
  同年10月,长春电话设备厂由徐恩家、曹文秀、孙杰试制成功JLB01B型全自动对端设备。该项新产品可做为长途自动电话网的发话终端设备,与半自动对端设备配合开办两城市间点到点的长途全自动业务服务,能完成长途全自动去话接续功能,具有电子显示功能,可开放400个长途自动有权用户。由于采用JPB01控制的自动计费设备,能自动选择局向和空闭电路。同时,该项新产品独有的特点是在与步进制设备配合时,中继器兼有市话设备出中继和长途设备全自动入中继器的性能,是长、市合一的中继器,而记发器也兼有市话对长途出局记发器和长途局全自动入局记发器两者的性能,亦是长话、市话合一的记发器。这样在与采用步进制设备局配合时,市话与长话之间采用直流脉冲方式传码,并使设备大大简化。
  同年,长春电话设备厂引进法国MET公司CTR160/E型用户线路集中器生产技术,1987年进口散件组装,该产品在国内12个省市开通运行。
  1987年,长春电话设备厂在国内首创微机控制长途自动交换机接口设备与对端设备。同年12月17日,长春电话设备厂针对国内引进日本产C400型、C460型纵横交换机用人工长途电话设备,开发研制的交换接口设备在山西省汾阳县通过了部局级产品鉴定。
  1988年,长春电话设备厂采用单板机、单片机开发成功7DD06A—E10来/10去—40来/40去系列对端设备。同年长春电话设备厂由李永林、胡继善、赵习之等负责,对引进法国CTR160/E用户线路集中器技术进行国产化开发工作。研制成功HFP16型用户线路集中器,由设置在交换局的局端及设置在用户群的远端两个单元组成,可将用户线集中在28条中继线上,为160个用户服务。该新产品样机在河北省新东县邮电局及城关支局开通运行,1991年5月10日经邮电工业总公司组织专家鉴定认为,HFP16型用户集中器制式、容量、功能均较完善、能满足电流网的需要,其性能指标达到法国原型机技术水平,核心部件已国产化,整机国产化率达97%,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获邮电工业总公司颁发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2、载波通信设备新产品开发
  1958年,在“大跃进”的高潮中,吉林省有线电厂与吉林省邮电科研所经过两个多月攻关,共同研制成功123型12路载波电话终端机,并在长春—吉林间的线路开通,开创了吉林省载波通信设备开发的历史。
  1959年3月4日,邮电部器材供应局长春器材厂试制成功60路载波通信设备,经通话试验,路路清晰,为长春市载波通信设备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跨出了新的一步。
  同年,吉林省邮电科研所与吉林省有线电厂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经过七天七夜连续奋战,于9月3日开发成功594型3路载波电话终端机。
  1960年,吉林省邮电科研所与吉林省有线电厂密切合作试制成功6路地缆载波机,并于1961年12月在长春——四平间线路上试通。从而实现了载波通信设备从明线到地缆的转变。
  1964年,长春邮电器材厂试制成功2P605型载波通信室电源架、2F701型载波室总信号盘、2F702型载波机信号盘,并通过部局级鉴定,从而使长春载波通信设备新产品开发向设备系统开发迈出了一步。
  1966年,吉林省有线电厂试制成功晶体管式3路载波机,首次实现了载波通信机半导体化。
  1972年,吉林省有线电厂试制成功12路载波增音机,提高了载波通信设备使用性能。
  1975年3月8日,邮电部五一三厂与邮电部五一五厂、五一八厂、五一九厂、五二四厂、五二五厂联合开发载波设备,集中设计15种载波设备、20架样机,在北京长话大楼通过部局级技术鉴定,成为国内超群以下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新型载波通信设备。1978年3月,荣获全国科学大会邮电系统科技成果奖。
  1980年4月28日,邮电部五一三厂试制成功明线引入,音频调线载波设备II型机。6月25日,改型样机和样盘二十种除中架柜式配线架外,均通过部局级产品设计定型鉴定。
  1987年,吉林省邮电通信设备厂试制成功1 + 1式10路载波机。
  3、激光通信设备新产品开发
  长春市激光通信设备新产品开发始于七十年代初期,至七十年代末期,先后开发了“一路话、三路报”激光通信机,便携式激光通信机和单路激光通信机3种新产品,后因国家“军转民”产品结构调整而停止。
  ①“一路话、三路报”激光通信机新产品开发
  根据现代战争对通信设备的要求及国外军用通信设备发展动向,1971年5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电讯办公室通过吉林省电子工业局、长春市机械工业局,将“一路话、三路报”激光通信机的研制任务下达给长春市非金属材料试验机厂及有关协作单位。成立了“101”(激光通信机代号)领导小组,组长刘元安(长春市非金属材料试验机厂革委会主任),副组长王长儒(吉林大学教师)、王福山(长春市第四光学仪器厂技术科长),军区代表:高径冲,技术员代表:刁世厚(长春市非金属材料试验机厂技术员)及“101”总体设计组,组长:王长儒、刁世厚。组员6人,参加研制的主要成员8人。
  参加产品研制的全体人员在缺少资料没有经验的情况下,经过日以继夜的奋战,5月份制定出整机研制方案。6、7月进行电子线路、机械、光学设计,8、9、10月进行加工制造和零部件装配,11月进入总装、光校,12月进行整机联动调试。12月28日两台性能样机研制成功,实现了室内报话联络。1972年充分利用季节气候变化,先后在长春市郊进行整机调整试验,距离、气候试验。10月上旬,在沈阳军区和吉林省军区组织下,在吉林省汪清县山区进行实地试验,除在大雾中曾中断过通信外,其它方面效果均较好。1973年3月,在第四机械工业部主办的全国激光技术展览会上,该项新产品成为激光技术应用在通讯方面的唯一展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朱德、叶剑英、邓小平、徐向前等国家领导人在参观中高兴地用该机通话并合影留念。但由于有些关键技术指标未达到设计要求,不能提供部队实战使用。
  ②便携式激光通信机产品开发
  1973年6月,长春市革命委员会根据第四机械工业部意见,将长春市非金属材料试验机厂电子产品车间划归长春市电子工业局,成立长春市无线电二厂,确定为激光通信设备整机厂。为使激光通信机更适于战术要求,同年8月,长春市无线电二厂提出的便携式激光通信机开发项目列入吉林省科委计划,以期以便携式激光通信机首先用于勘探、港口调度、舰船之间使用,待性能进一步提高后再做为战术通信装备。
  1973年12月,长春市无线电二厂在长春市第四光学仪器厂和吉林大学的协助下,在项目主要试制人员李福和、王振华、徐丙寿、黄由宝、刘日兰、史显荣、丁永庆的共同努力下,以双筒望远镜即作瞄准,又作收发天线,以头戴送话器做终端,完成两部样机,证明总体设计方案可行,但由于使用距离较近、激光束较窄,尚待进一步改进。于1975年再次试制成功两台样机,经野外试验,改进设计,1976年6部样机第三次试制成功,基本上达到技术要求。
  ③单路激光通信机新产品开发
  单路激光通信机是北京半导体研究所的科研成果。1973年12月,经第四机械工业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兵部联合召开的激光通信机座谈会研究确定,下达给长春市无线电二厂和北京东风无线电一厂共同试制。1974年1月,在长春市成立由长春市无线电二厂、北京东风无线电一厂、北京半导体研究所、北京军区和沈阳军区参加的联合设计组。联合设计机械结构组组长为长春市无线电二厂姚东及6名成员,电子线路组组长为长春市无线电二厂刁世厚及13名成员,用户代表为总参通信兵部装备研究所李信茂、黄岩、北京军区周参谋、沈阳军区冯玉涵。
  根据激光通信机座谈会议纪要及对单路激光通信机的战术技术要求,联合设计组于1974年上半年制定出以北京半导体研究所研制的单路激光通信机为基础的改进总体设计方案。于8月在长春市无线电二厂完成四部新样机,9月下旬在长春地质学院与吉林农业大学间(直线距离11公里)进行调试,主、副机遥控等野外试验,为进一步考证样机性能及征求用户意见,总参通信兵部从1974年10月至1975年,先后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的哨所前沿阵地、沿海岛屿进行稳定性考核;在吉林省白城子打集群坦克演习中做通信试验;亦分列在贺兰山区和连云港进行设计定型考核试验。1976年1月20日至24日,在长春市召开了由第四机械工业部、总参通信兵部联合召开的单路激光通信机设计定型会,到会的32个单位78名代表听取了试验总结、审查例行试验报告及设计定型考核试验报告等技术文件,还对样机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测试,参观了单路激光通信机表演,一致认为达到了主要战术技术指标,同意设计定型,建议列入部队正式装备,投入批量生产。产品设计定型后,根据鉴定委员会要求和用户意见,长春市无线电二厂针对通信机还存在密封性差、加工精度不很高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进一步完善。自1976年开始,产品发往北京军区、沈阳军区、福州军区和济南军区使用,共生产300多部,为部队提供了新型通信装备。1979年,单路激光通信机新产品在全国科技大会上荣获重大科技成果奖。
  4、微波通信设备新产品开发
  长春市微波通信设备新产品开发始于1970年,根据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微波干线工程(代号208工程)大会战需要而进行的。按照“208”工程建设指挥部要求,通过吉林省的6个站由吉林省负责建设。长春市无线电二厂负责60路微波通信机和“208”公务架的试制任务,当年试制成功3套6部60路微波通信机。1971年试制成功14部“208”公务机架,并先后投入使用。为吉林省微波通信工程做出了贡献。
  六、雷达产品开发
  长春市雷达产品开发始于1965年,开发单位为吉林省无线电厂。至1982年,形成低空测高雷达、中程测雨雷达两个种类五种型号的电子探测设备。
  1、低空测高雷达产品开发
  长春市中程测调雷达产品开发在其发展中先后开发三个型号测高雷达,即“582”雷达、“582甲”雷达、“582乙”雷达。
  ①“582”雷达开发
  582雷达是根据通讯兵部1125工程需要提出的,由第四机械工业部第十研究院第十四研究所研制,1965年移交吉林省重工业厅、辽宁无线电公司共11个厂家联合试制生产。
  1965年11月至1969年,吉林省无线电厂主要负责部分整件的制作与产品总装、调试。于1966年10月第一台样机试制成功。
  1969年冬,因“三线”建设组建吉林省宏伟机械厂。1970年初,工厂迁入桦甸刚刚安排就序,便开始了对由辽宁省厂家承担的582雷达关键件的试制工作。1971年开始,对582雷达原设计进行改进,至1973年,吉林省宏伟机械厂先后完成582雷达预选器回波箱、同步轮系等由辽宁省承担的关键整件试制工作,并完成以熔石英延迟器取代水银延迟器的研究工作,实现了 582雷达生产以吉林省宏伟机械厂为骨干的省内配套生产①(省内配套厂为:白城无线电厂承担天线和转盘,辽源无线电厂承担变压器和电感组件,公主岭汽车改装厂承担车厢,公主岭轴承厂承担全机工装。)。而且使582雷达技术性能更趋于稳定。经工厂及军方驻厂办事机构共同向雷达兵部申报批复后,于1974年正式采用。
  ②“582”甲雷达产品开发
  根据第四机械工业部关于增大582雷达威力的要求,1973年吉林省宏伟机械厂开始试制582甲雷达新产品。在保留582雷达测高精度高,分辨率大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新型的磁控管,增大发射脉冲功率,加大发射机脉冲宽度以提高探测距离。为此,重新设计了脉冲变压器、人工伐激励器、高压电源、磁控管灯丝电源校正网络等整件。同时在十四院25所研究的基础上,应用长春市半导体厂生产的砷化镓变容二极管,采用并完善参量放大器,以降低接收机噪音系数。采用参量放大器后,接收系统亦做了根本性改动。与582雷达相比,参量放大器,取代了行波器变压器;以正交场混频器,取代原平衡式混频器;增加对数中频放大器,取消了预选器;增加参放的供电电源等。加大发谢功率后,为解决由于波导功率容量的限制,在波导内引起气体击穿,从而造成打火放电,使雷达无法工作的难题。采用自动空气干燥对整个馈线系统充气,设计了手动密封绞链;在反干扰系统中,采用熔石英延迟线以代替水银延迟线,并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表面波延迟线取代了延迟电缆。并在整个试制过程中,按照第四机械部图管制度,配齐了所有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为使582甲雷达适应批量生产,重新设计制造了专用工装35套,加上与582通用工装,使工装总数达658套,工装系数达20%左右。至1979年6月,完成两部582工甲雷达的样机。同年7月16日至8月3日,由空军雷达兵部组织威力飞行鉴定。1980年5月18日至6月18日在雷达兵十团初步试用后,对出现问题及时解决。1980年7月9日至9月19日进一步试用,结果表明582甲雷达探测距离比582雷达增大约56%,性能稳定,战术、技术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同年10月18日至22日,在吉林省桦甸县召开582甲雷达定型会,27个单位41名代表出席,经过认真审查,一致同意通过鉴定,转入批量生产。
  ③“582乙”雷达产品开发
  根据炮兵部和电子工业部的要求,1982年10月,长春市宏伟机械总厂开始开发“582乙”雷达,主要技术负责人有:郑海咏、尤福纯、辛贵友。
  “582乙”雷达产品的开发是在582雷达的基础上,采取边设计、边生产的原则进行的。即为满足炮兵要求,实现加大仰角的目的,重新设计了伸缩拉杆机构,同时较大地改动了高度显现系统。在保证582雷达原指标不变的情况下,加大了仰角,取消了负角,改变了量程。为保证预定的机械行程,增设电器开关与棘轮离合器,相互配合,组成双保险,保证天线俯仰过程中稳定、可靠、安全。为提高机动性能,用正交场混频器取代平衡式混频器,并取消了预选器和行波管放大器。为满足实战需要,增加了水平装置。为加快试制进度,对582雷达未改动的整件先行投产,这样大大加快了试制进度,于1983年6月30日完成两部582乙雷达样机的试制任务,并通过了常规检查和例行试验。
  1983年7月,一号机到阵地试飞,通过历时34天,15个架次的检飞证明,582乙雷达战术、技术指标已达到设计要求,8月10日转入部队试用。在试飞试用期间,长春市宏伟机械总厂抓紧了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的整理,使其达到了产品定型要求,并新制部分工装,做好了批量生产准备。同年10月17日至19日,由炮兵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办公室主持,在长春召开了 582乙雷达产品定型会。总参炮兵部、总后军械部、电子工业部雷达局、沈阳炮兵部、沈后军代表办事处、64军高炮62师、驻军代表、吉林省经委,计委、电子局等单位65名代表参加,经审查,582乙雷达通过定型鉴定。1984年3月20日,炮兵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投入生产,为野战高炮部队提供了一种新型装备。
  2、中程测雨雷达产品开发
  长春市中程测雨雷达产品开发主要是712车载式雷达及712固定式雷达两种。
  ①712车载式雷达产品开发
  712车载式雷达是空军司令部气象部(后改为气象局)为掌握威胁空中战斗飞行,顺利实施气象保障,而提请国家试制的中程测雨雷达。该产品由四机部第十研究院十四研究所在582雷达基础上研制,于1967年列入吉林省重工业厅新产品试制计划。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1970年6月,吉林省宏伟机械厂在南京接收712雷达产品后,遗留问题较多,致使产品开发工作极为缓慢。吉林省宏伟机械厂在历经三年时间的产品试制中,不算重新设计图纸,仅下达更改命令就多达596次。其主要问题可归为以下几点:一是方控大分机振动试验有谐振点,为此结构上要重新设计,电讯上还要做相应更改。二是有的电原理图和接线图元器件参数不符,在试制中需加以修改和统一。三是有的部分图纸不全,要在试制中加以补充。四是有的整件缺少技术条件,需和使用单位一起研究进行补充,五是调机过程中发现有些技术指标达不到要求,还要对线路和结构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六是个别结构按原图生产达不到要求,还要对图纸进行了修改。至1973年6月,完成了 3台雷达整机的试制,基本上解决了712雷达移交时的遗留问题,并补充完善了设计定型的所有技术文件,新编制了生产定型的所有工艺文件。为满足生产需要,制造了 82套专用工装,加上与582雷达通用的工装,使712雷达工装系数达到20.7%。同年6月23日至7月4日,对三台712雷达样机进行质量、性能检查。7月18日至10月10日送到北京、南京进行了使用试验。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基地进行了测试,10月至11月,在空军第一训练基地进行了动态飞行试验。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吉林省宏伟机械厂开发研制的712雷达达到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对周围雷雨情况了解全面,其测高精度和威力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1974年3月,在北京召开了设计、生产定型会,顺利通过国家鉴定。
  ②712固定式雷达产品开发
  1975年,吉林省宏伟机械厂在张凤祥主持下,开始在712车载式雷达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布置机房,改装天线底座,重新设计了照像支架和包装运输器材,增加了 712测雨雷达固定式新产品,于1976年投入生产。
  ③712雷达性能的完善
  1976年后,为进一步改善712雷达使用性能,吉林省宏伟机械厂将工厂试验成功的正交场混频器应用到712雷达上,取代了原来的混频器、预选器和行波放大器,简化了接收机的平衡式结构,改善了 712雷达的性能。同时,根据使用单位意见,对照像支架再次重新设计,对照像装置进行了改进,使712雷达性能进一步完善。1980年,712雷达获吉林省优质产品奖。
  七、汽车电子新产品开发
  长春市汽车电子新产品开发始于1982年,历时7年发展,至1988年已经形成了汽车音响、发动机控制、计时显示三个类别两个系列的产品(汽车计时显示类产品尚处于起步阶段,未能形成系列)。
  1、汽车音响类产品开发
  长春市汽车音响类电子新产品开发始于1982年,历经车用收音机及收放机两个发展阶段,共开发汽车用收音机、扩音机、收放机、报警器4种系列产品,其中三种型号产品获市以上奖励4次。
  ①汽车用收音、扩音机新产品开发
  1982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由俞大明、金重录、魏曙光等人负责,开始试制汽车用收音机。经过近一年努力,1983年试制成功CQS—1型汽车用收音机。5月10日,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该机采用集成电路性能稳定,产品水平高于同期由上海无线电四厂、北京长城无线电厂生产的同类产品,在国内领先;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产品外观结构工艺欠佳,灵敏度及输出功率高于国外同类产品。同年10月,荣获吉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4年1月3日,荣获吉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新产品证书”。
  1983年10月,长春市无线电一厂经过两个月时间的努力,以CQS- 1型收音机为基础,改建设计,试制成功CQS—2型全集成电路汽车用收音机,由余大明负责试制成功了 CQS—3K型高灵每度,抗干扰汽车用收音机。同年12月,两项新产品同时通过省级技术鉴定。1984年同时投入生产。1984年12月,长春市无线电一厂由高威负责,试制成功CQS—4Z型汽车用收音机,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该机将收音与电子计时显示融为一体。
  1988年,长春市无线电二厂试制成功JB2型带扩音的两用电子警报器,并投入试生产。为长春市汽车用音响产品增加了一类新品种。
  ②汽车用收放机新产品开发
  1984年6月,长春市无线电一厂由魏曙光负责,经过半年时间努力,QSF—5B型汽车用收放机通过省级生产定型,成为长春市开发的汽车用收放机第一项产品。1985年投入生产,并开始为解放牌汽车配套。
  1986年2月,长春市无线电一厂由杨宏、王维东负责,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努力,试制成功CQS—5FB型汽车用收放机,同年9月8日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该机为调幅式中波收音、单声道录音磁带放音的汽车用收放两用机,在CQS—1型收音机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集成电路,性能稳定,结构可靠,灵敏度高,输出功率大,抗干扰性强,机内增设电源保护电路,安全可靠。荣获1987年吉林省优质产品。
  1987年1月,长春市无线电一厂由单永军、王维东负责研制成功CQS—5C型收放机。该机在CQS—5FB型车用收放机基础上的改进设计,将电源由12V改为24V,更加适合中型汽车使用,该产品1988年11月,荣获长春市“金鹰杯”奖。
  2、发动机控制类电子新产品开发
  长春市汽车发动机控制类电子产品开发始于1984年。至1988年,共开发汽车爆震限制器及汽车电压调节器两种三个型号新产品。
  ①汽车爆震限制器新产品开发
  汽车爆震限制器产品是长春汽车研究所根据国家科委1983年下达的“电子控制车用发动机系统研究”课题中“高压缩比爆震系统”项目开发的。经长春汽车研究所的努力,基本完成该项目的前期技术准备,于1984年6月10日长春市无线电二厂与长春汽车研究所达成共同研制BX—1型汽车爆震限制器的协议。同年完成样机试制,开始进入产品性能试验。这期间,长春市无线电二厂共产党员、归国华侨、长春市劳动模范李之峰做为该项目主要负责人,不避严寒酷暑,带病坚持跟车,先后在全国十多个地区进行道路试验,以大量的宝贵数据,为三次修改设计,两次修改工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86年10月14日,BX—1型汽车爆震限制器通过部级生产定型鉴定。经长春汽车研究所与吉林省标准计量局检测试验确认,该项产品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上八十年代初期同类产品水平。该产品1987年荣获吉林省优秀新产品特等奖。1988年被评为吉林省优质产品。
  ②发电机用电压调节器新产品开发
  1987年,长春市微电子工厂开始开发汽车电用压调节器新产品,于1984年试制成功,并投入生产。同年,长春市电子仪器仪表厂亦试制成功汽车用电压调节器并投入生产。为刚刚起步的长春市汽车电产品增添了新的品种。
  3、汽车用计时类新产品开发
  长春市汽车用计时类新产品开发始于1983年,由长春市半导体厂于瑞华负责,试制成功汽车计时显示器,并于1984年投产。
  1986年,长春市半导体厂由于瑞华负责试制成功汽车钟,于1987年投产。
  4、两用电子警报器产品开发
  长春市两用电子警报器新产品开发始于1979年6月,由公安部七局、四机部二局经吉林省公安厅、电子工业局下达给长春市无线电二厂,由卜志鹏等人负责进行开发研制的。该产品具有6种不同音调和一路扩音讲话或外接录放音设备,以装备各类特种车辆,做为警车、交通监理车、消防救护、工程抢险报警开道和现场指挥车用。1980年5月,由吉林省电子工业局、公安部七局、四机部二局联合主持召开了第一代两用电子警报器设计定型会并获通过。当年获长春市科技成果三等奖。经进一步改进完善,1981年9月,由吉林省公安厅和省、市电子工业局联合主持召开第二次设计定型会,并得到四机部二局、公安部七局批准,由此长春市无线电二厂作为公安部批准的两用电子警报器的定点生产厂家而进入批量生产。该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其主要性能指标接近国际70年代末水平。1984年该项新产品获吉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八、医疗电器新产品开发
  长春市医疗电器产品开发始于1977年,由长春市南关区曙光电器厂开发并生产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1979年,长春市激光电器厂改进设计,开发出春城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及春城牌氦氖激光治疗机(兽用)。 1980年,长春市无线电一厂开发并生产出分娩电疗镇痛仪。同年,由长春市电子设备一厂开发便携式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1984年4月26日,长春市医疗光电仪器厂开发的DJ—A型多用氦氖激光治疗机通过吉林省机械电子工业厅组织的产品鉴定。该产品分别荣获吉林省、长春市优秀新产品称号。1985年9月20日,长春市医疗光电仪器厂开发的B型兽用氦氖激光治疗机荣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四等奖。1986年,长春市医疗光电仪器厂编制的RJ—B型兽用氦氖激光治疗机企业标准被批准为省级企业标准,代号为:吉Q/DZ—58—85;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企业标准被批准为省级通用企业标准,代号为吉Q/E—78—85。
  1986年6月,长春市医疗光电仪器厂研制开发的综合激光治疗机通过吉林省重工业厅组织的产品鉴定。同年10月1日,该产品企业标准被批准为省级企业标准,代号为:吉Q/DZ97—86。
  第四节 科研成果
  一、广播电视科研成果
  1959年初,吉林省广播事业管理局抽调技术人员李惠山、孙万山等研制电视发射机。在缺乏技术资料、器材和测试仪器的条件下,经日夜奋战,多次修改设计方案,自己制作部分关键器件,仅用两个月的时间便装成了 1千瓦黑白电视发射机1部。同年10月1日,在长春实验电视台投入试验播出。
  1970年3月5日,根据全国电视专业会议精神,吉林省广播事业管理局和吉林省电子工业局联合召开了吉林电视专业会议,确定了《吉林省电视发展规划》、《彩色电视研制计划》。随后,组织人力成立了彩色电视科研攻关小组。参加单位有吉林省广播事业管理局、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吉林工业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长春第一钣金厂。1971年,攻关小组原所成、王汝田、栾中道等开始研制10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1973年,彩色电视发射研究成功,并作了实验。
  1972年,第二次全国电视专业会议确定了我国彩色电视暂定“PAL”制的规划。吉林省彩色电视攻关小组马桂卿、王志杰、贺善义、徐进士、杜国良等在技术资料缺乏、困难较多的情况下,于1974年底研制成功彩色电视中心设备PAL编码器,同时作了闭路试验。
  1974年,吉林省广播事业局和九台县广播事业局抽调张伯人、朱纯德等技术人员,组成研制小组,在九台县共同研制“有线广播三级遥控装置”。经过3年的努力终于在1976年研制成功。这套装置可在一个县构成由县广播站自动控制、公社放大站程序控制和生产大队广播室遥控的三级控制系统。这项成果受到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表彰,并在大会上展出了全套模型。在此基础上,长春市广播事业局派技术人员参加了科研小组,又着手研制“有线广播三遥一讯系统”,是供有线广播遥控、遥信、遥测和内部业务通讯的系统装置。这套装置的设计方案在1978年全国有线广播技术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了论证,科研小组在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仅用一年的时间,便完成了“有线广播三遥一讯系统”的研制工作,并于1979年9月通过部级鉴定,为国家在有线广播技术上填补了一项空白。
  1978年5月至9月,吉林省广播电视研究所电视研究室先后两次在白城地区利用103立方米流线型气球在高空进行了电视差转试验,收到了黑龙江省泰来电视台和大庆电视台的节目。同年,吉林省广播事业局向广播电视研究所下达了为吉林电台研制150千瓦大功率脉宽调制广播发射机的任务。广播电视研究所工程师王光前、蔡复江负责设计和研制工作,广播设备厂承担装机任务。
  1979年至1980年,吉林省广播电视研究所电视研究室的科研人员完成了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备项目的研究,他们设计的高效混频部分电路简单,工作稳定,图像清晰,伴音清楚。
  1980年,中央广播事业局向吉林省广播电视研究所下达了光缆传送广播电视的调研任务。有关人员用50多天的时间到北京、四川、上海等地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进行了调查,写出了《关于光纤通讯技术的现状及其在广播领域中的应用》的调查报告,上报中央广播事业局,同时还和电子工业部上海1423所协作,研制了广播电视光缆传输系统所需要的设备,在室内进行了一公里光纤传送彩色电视试验。
  1981年,吉林省广播电视研究所完成了 150千瓦大功率脉宽调制广播发射机装机任务。同时,又同吉林省广播设备厂和省六六一台的技术人员共同研制该机的自动化控制装置。主要功能有:按时间程序开机,时控钟自动校时,故障自动报警和自动倒备份机,在这些方面可代替值班员人工操作。1984年10月2日,吉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委托省广播电视厅召开鉴定会,与会同志认为该自动化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在国内尚属首创,在抗干扰方面所采取的各项技术措施是成功的。150千瓦脉宽调制发射机和该机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制工作在1984年底全部完成了装机、调试。1985年1月,整个系统在省六六一台正式启用。
  1982年,吉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召开论证会,通过了省广播电视研究所提出的采用光缆传送广播电视节目方案。同年,正式建立了广播电视光缆传输系统。这个系统包括长春微波站至吉林电视台2.95公里双向传输3路广播节目,并设有自动备份和自动报警装置。1984年12月5日,通过了吉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主持的鉴定,认为这套设备适合于广播电视系统使用,其功能较为齐全,并为我国在高寒地区、低温条件下采用光缆传输提供了科学数据。
  吉林省广播电视研究所从1981年至1985年还先后完成了《PF型平均调幅度仪》、《GT—1型发射机微机装置》、《TB1—12型停播记录仪》、《广播电视短程光缆传输技术要求部颁标准》等7项科研项目,其中《PF型平均调幅度仪》荣获1985年广播电视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并且在全国计算机应用展览会上参展。
  二、通信设备科研成果
  1、气敏半导体电缆查漏仪
  1974年吉林省邮电科研所研制成功气敏半导体电缆查漏仪。11月通过邮电部技术鉴定,属国内先进水平,已在全国普遍推广应用。
  该机用于架空通信电缆和直埋式通信电缆充气查漏,查漏仪器能快速准确地把漏洞点搜索到,以便迅速地进行修理,从而可以确保通信畅通。
  2、HJS—II型螺簧半电子交换机
  1976年吉林省邮电科研所研制成功HJS—II型螺簧半电子交换机,并通过吉林省邮电管理局技术鉴定。
  该机是适用于县城的自动电话交换设备,机器采用布线控制。接续元件用螺簧接线器,控制部分采用硅三极管。半电子自动电话交换机的研制和生产为吉林省实现市话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3、三自动取包机
  1977年吉林省邮电科研所研制成功了三自动取包机,并通过了吉林省邮电管理局的技术鉴定。
  该机适用于邮政营业。共有三百个区位,具有自动取包、自动收包、自动清库等功能。该机操作方便,改善了服务条件,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4、SXC—1型数字显示线路障碍测试仪
  1982年吉林省邮电科研所研制成功了 SXC—1型数字显示线路障碍测试仪,1月10日通过了吉林省邮电管理局的技术鉴定。
  该测式仪是一种通信线路维护设备。该项新产品对通信线路上发生的断线、混线、接地和接地不良等障碍场能准确地测试并能用数字显示出来,提高了线路障碍测试的准确性,缩短障碍排除时间。该仪器测试性能稳定,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在农话通信线路中可普遍推广使用。
  5、JL—1型10回线用户线路集中器
  1982年吉林省邮电科研所研制成功了JL—1型10回线用户线路集中器,并通过了吉林省邮电管理局的技术鉴定。
  该项科研成果是一种提高市话线路利用率的设备,适用于话务量不太大的用户集中区。集中器是利用四对用户线放出10个用户号码,使用户比原来增加一倍半,提高了设备利用率,节约了线路投资,可在市话通信上推广应用。
  6、光导纤维传输可视电话
  1983年9月,长春邮电学院光通信教研室研制的光导纤维传送彩色电视电话试验段开通。距离为1KM,效果较好。
  7、PCM30/32路脉码调制终端机
  1983年吉林省邮电科研所研制成功了 PCM30/32路脉码调制终端机,1月9日通过了吉林省邮电管理局的技术鉴定。
  该机是时分多路制脉码调制通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再生中继器联用,作长途终端设备,可提供29条话路和1条数字电路。以接口方式与载波机相通,可2线、4线开放。本机还可以作为脉码调制高次群的基群设备,是提高线路复用率增加通信能力的有效措施。
  8、SMZ—1型数字集成电路母子钟
  1983年吉林省邮电科研所研制成功了 SMZ—1型数字集成电路母子钟,1月9日通过吉林省邮电管理局的技术鉴定。
  该机采用高频率石英晶体谐振器作时钟信号源,采用PMOS集成电路及大型端面荧光数码管显示时间,设计两套走时及驱动电路,即可人工控制又可自动控制,是长途电话人工计费系统的重要工具,在吉林省内全面推广使用。
  9、LXF—1型铃流讯号发生器
  1984年吉林省邮电科研所研制成功了 LXF—1型铃流讯号发生器,1月通过吉林省邮电管理局的技术鉴定。
  该仪器是复用型振铃信号,可供磁石、共电交换机、载波机或小门数准电子交换机等作为振铃信号源使用。该机性能指标达到邮电部“电总(1983)电交字57号”文件的要求。
  10、SYE—(1 + 3)型市话用户载波机
  1984年吉林省邮电科研所研制成功了 SYE—(1 + 3)型市话用户载波机,12月通过了吉林省科委、吉林省邮电管理局的技术鉴定,已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该机应用于各程式的自动式共电交换系统。一对电话线上可装四台用户电话,各有自己的电话号码,拨号信号及通话互不影响,该机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11、JCD—1型长途程控半自动对端设备
  1986年8月吉林省邮电科研所和武汉市华中工学院计算机系联合研制了长途程控半自动对端设备。
  该机采用程序控制,具有自动测试功能、故障诊断功能、故障监测功能及话务量统计功能。本机配有LED显示器和80列打印机,对本机故障话务量统计内容和主要测试项目能通过显示器和打印机同时显示和输出。
  12、HJ—11型时分制全电子自动电话交换机
  1988年,吉林省邮电科研所研制成功HJ—11型全电子自动电话交换机,并在吉林省白城地区通榆县开通。
  该机采用计算机控制,适用于农村用户对电话交换机的需求。
  此外,长春邮电学院开发研制的“便携式自动电话检测器”参加1986年全国发明展览会,荣获铜牌奖。
  三、计算机及应用科研成果
  长春市计算机及应用技术研究主要为吉林省电子技术研究所及吉林计算机技术研究所。自1975年后,相继研制成功16项主要科研成果(详见表4—17)。
  四、其他电子科研成果
  长春市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除上述3个类别外,尚有3项具有一定水平的科研成果(详见表4—20)。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电子工业志

《长春市志 电子工业志》

本志包括了总序、凡例、电子工业沿革、建设与改造、队伍与教育、科研与开发、产品与生产、经营与管理、企业、人物、大事记。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