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雷达及计算机制造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电子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70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雷达及计算机制造业
分类号:
F407.63
页数:
6
页码:
81-86
摘要:
本节记述了长春市雷达及计算机制造业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
电子工业
工业经济
长春市
内容
一、雷达产品制造业
长春市雷达产品制造业建设始于1965年。1969年,因“三线”建设,调迁至吉林省桦甸县而中断。1980年,吉林省宏伟机械厂与长春市电真空器件厂合并,成立长春市宏伟机械总厂,划归长春市电子工业局。1983年,长春市宏伟机械总厂迁回长春市,雷达产品制造业建设得以再度发展。至1988年,已形成较强机械加工,电器装配生产能力及较完备检测手段的雷达产品生产的中型企业。
1、起步建设与调迁
1965年,在吉林省重工业厅洪学智厅长的努力下,吉林省取得了“582”低空测高雷达的生产权,吉林省无线电厂承担了部分组件生产及总装调试任务。为此,同年10月,吉林省重工业厅以“(65)重工赵字80号”文件批准《吉林省无线电厂扩大初步设计方案》,按年产120部雷达的生产大纲,利用吉林省无线电厂原有厂房,建设雷达产品总装厂。同年8月30日,四机部以“(65)四基字3523号”文件下达基本建设投资60万元,并要求在一、二年内把吉林省无线电厂改造建设起来。由此开始了长春市雷达产品制造业的建设。
1966年1月,四机部以“(66)四基字0176号”文件批准吉林省无线电厂为保证“582”雷达生产,增添设备仪器投资40万元(其中设备仪器款项39万元,设备安装款项1万元)。并已落实部管统配设备14台,投资额32.7万元(详见表2—14)①(吉林省档案71室1966年23卷)。在厂房建设上,原计划利用吉林省无线电厂已有的职工食堂改建为总装厂房,但由于该食堂檐高3.17米,而“582”雷达车在运输状态中高度为3.55米,工作车无法进出。另外,食堂柱间距为2.53米,工作车宽度为2.4米,工作车出入有很大困难。食堂天窗高度6米,而雷达天线竖起后高度为8.5米,如将防寒棚拆除,使天线竖在房架间,只能在固定地方作俯仰调试,但实际产品调试既要作俯仰动作又必须做方位转动(方位转动动作直径4.6米,现房架间距3米),因此无法利用。根据南京14所技术人员建议,2月28日,吉林省重工业厅以“(66)重工基字第12号”文件提出,吉林省无线电厂新建总装车间厂房2100平方米,包括上下水、动力、照明、采暖、通风等工程,需增加21万元;同时除四机部统配的14台设备,尚需省内配套制作10台(成型磨床5台,电火花设备5台),尚需增加20万元投资的请示报告。6月7日,四机部以“(66)四基字1735号”文件批复,同意将吉林省无线电厂1966年基本建设投资由40万元调整为60万元,由吉林省包干使用,以保证“582”雷达生产所需。6月16日,吉林省重工业厅以“(66)重工洪字第47号文件”向吉林省计划委员会提出《关于省无线电厂1966年投资计划的报告》,拟安排吉林省无线电厂1966年基本建设总投资57.5万元。6月24日,吉林省计划委员会以“(66)计工字302号”文件批准同意将四机部增拔的20万元对吉林省无线电厂的投资增加17.5万元(另2.5万元增加白城无线电厂投资),新建砖木结构雷达总装车间1240平方米,投资额为13.64万元;购置及安装54马力考克兰采暖锅炉1台,投资额为2万元;建设上下水管路150米,投资额为0.3万元,待安排投资1.56万元。6月25日,吉林省重工业厅以“(66)重基洪字51号”文件正式下达吉林省无线电厂执行。
1969年9月,吉林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和吉林省军区决定调迁吉林省无线电厂雷达生产部分至吉林省桦甸县,组建吉林省宏伟机械厂,11月份开始搬迁,使得长春市刚刚起步的雷达产品制造业建设中断。
2、“三线”建设
吉林省宏伟机械厂迁至桦甸,面对荒废多年的油母页岩矿旧址,在吉林省军区代表及工厂领导岳大海、孙兆明、张玉安、张凤祥等同志的带领下,全厂职工坚持自力更生,提出了“搬迁不误生产”的口号,自己动手修复电气线路,改建维修旧厂房,用手推、绳拉、肩扛等土办法,把搬迁来的设备一台台安装就位。在解决水源的过程中,面对混浊而有刺激性气味的辉发河水,加之用水管道年久未修,管道阻塞,出水不畅,生产用水及生活饮用水均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为此,工厂领导紧急动员,掀起了“西大井大会战”。职工们脱掉棉衣,顶着刺骨的寒风,喝上一口酒,钻进直径只有0.8米的管道,排除污泥浊水。经过36小时的连续奋战,终于疏通了管道,保证了职工生活及生产用水,安定了人心。为恢复生产,吉林省第二建筑公司、吉林市第一建筑公司积极援建,1599平方米的整机厂房,842平方米的机修木工车间,1600平方米的机加车间相继建成。至1973年,工厂建成,国家累计对吉林省宏伟机械厂投资486万元,其中用于生产性建设投资377万元,非生产性建设109万元,工厂占地面积6.75万平方米,房屋占地面积5.3874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283万元(净值1027万元),其中建筑面积53870平方米(其中生产用建筑面积26038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20804平方米,职工子弟校、医院、食堂、托儿所等建筑面积7028平方米),拥有供水设备25座,供水管线11359米,锅炉4台,热力网络1701米,变压器28台,机械设备11台,金属切削机床及锻压设备68台,动力设备16台(不包括电动机321台),大型、重型、高精度关键设备9台,电子专用设备2台,无线电测量仪器仪表236台,绕线设备1台,高频加热设备1台,木工专用设备6台,起重设备1台,运输汽车13辆,拖拉机1台。生产车间由建厂初的3个扩建为7个,产品生产由建厂初期的两省配套协作,实现了省内配套。吉林省雷达工业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达20部,成为中国生产地面3CM波段雷达的唯一厂家。
1974年至1978年,是吉林省宏伟机械厂完善生产条件,扩大生产能力的建设时期。五年间,国家累计投费316万元,其中用于生产性建设277万元(建筑工程152万元,更新改造94万元,新产品试制及科研费用31万元),非生产性建设39万元(主要为职工住宅建设)。至1978年底吉林省宏伟机械厂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605万元(净值1666万元),其中建筑面积达75870平方米(生产用3600多平方米),各类设备仪器959台,建成9个生产车间,形成年产两个种类雷达20部的生产能力。
1979年至1980年,国家对吉林省宏伟机械厂累计投资102万元,其中用于生产性建设69万元(其中设备、工具、仪器仪表购置安装费46万元,新产品研制费23万元),非生产性建设33万元(主要为职工住宅建设与维修)。1980年10月7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吉林省宏伟机械厂与长春市电真空器件厂联营合并,从而结束了“三线”建设的历史。
3、返城建设与改造
1981年8月21日,长春市人民政府组成联合接收组,对吉林省宏伟机械厂正式接收。当时工厂拥有建筑总面积53588平方米,其中生产用建筑面积31193平方米。各类设备仪器仪表总计648台,其中金属切削机床125台,锻压设备39台,无线电专用设备14台,无线电测量仪器仪表506台,固定资产原值1734万元。
1981年至1984年,工厂共筹集资金598万元,大部用于工厂搬迁及搬迁后职工住宅建设,至1983年,共建5栋住宅楼11894平方米,34栋简易住房6367平方米,解决了587户职工住房,并维修改建旧厂房3300平方米,为工厂搬迁、恢复生产做好准备。
1984年9月9日至9月20日,长春市宏伟机械总厂主体搬迁结束。年底长春市宇光电子工厂(12月1日改称)拥有建筑总面积10453平方米,其中生产用建筑面积32580平方米,科研用建筑面积876平方米。拥有各类设备仪器1416台,其中通用设备141台,专用设备48台,动力设备573台(包括552台电动机),仪器仪表654台,固定资产原值总额2170万元(净值1386万元)。
1985年,长春宇光电子工厂9385平方米的7层框架结构生产主楼破土动工,1987年生产主楼基本竣工,并建成1条自动化电子整机流水装配生产线,共计投资17046.8元。至1988年,长春宇光电子工厂拥有建筑总面积87560平方米,其中生产用建筑面积37007平方米,各类设备仪器727台,其中金属切削设备167台、锻压设备22台,固定资产原值总额2229万元(净值1235万元),形成年产20部雷达产品生产能力。
二、计算机及应用产品制造业
长春市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出现较早,规模一直较小,且三起三落断续生产,至1982年后才有所发展,至1988年三度中止。
1、早期出现与下马
1960年,吉林师范大学成立电子计算机工厂,从仿制苏联103型电子计算机到自行研制103改型电子计算机,成为长春市最早的电子计算机制造业的从业企业。年底达到年产25台的生产能力,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时下马。
2、再度建设与停产
1974年,国家计划委员会责成四机部、商业部组织力量试制商业用电子自动计价秤。同年,国营第八二三二厂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采用厂校挂勾的办法,成立联合研制小组。1975年,国营第八二三二厂建立电子自动计价秤组装生产线,同时将该厂机加车间转为以生产电子自动计价秤机加件为主,年底形成年产300台电子自动计价秤的生产能力。由于当时国内电元器件可靠性差,失效率高,致使整机故障率较高,且商业部门又无修理能力,因而产品推广遇到困难,1978年停产。
3、三度起步与中止
1983年3月,长春市无线电六厂与长春地质学院以厂校联合的方式共同研制MCB型微型电子计算机并兼业生产,成为长春市电子计算机制造业三度起步的从业企业。年底长春市无线电六厂微型电子计算机生产线基本组成,工厂固定资产原值总额为6.7万元
1985年,长春市微电子工厂组成PB700微型电子计算机来料组装生产线。年底长春市电子计算机制造业2家从业企业,长春市微电子厂形成来料组装PB—700型微型电子计算机1000台/年的生产能力;长春市无线电六厂形成生产MCB型微型计算机300台的生产能力。1987年后,长春市电子计算机制造业从业企业电子计算机产品生产相继收缩转产,至1988年全部中止。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电子工业志》
本志包括了总序、凡例、电子工业沿革、建设与改造、队伍与教育、科研与开发、产品与生产、经营与管理、企业、人物、大事记。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