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电子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70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
分类号: F407.63
页数: 18
页码: 47-64
摘要: 本节记述了长春市电子元气件制造业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 电子工业 工业经济 长春市

内容

长春市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出现于1942年,主要是空气电容器产品制造,1945年解体。长春解放后,随着电子管中间工厂及东北人民广播器材厂的建立,初步形成了电子元器件及电子整机制造业的基础。1954年后,随着两厂的调迁,1956年至1957年,长春市电子元器件制造业成为空白。1958年后,随着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长春半导体厂、长春市半导体二厂及长春市电真空器件厂相继建立。1970年,长春市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形成了以电容器、半导体器件、电真空器件三个企业构成的电子元器件制造业。1982年,虽然长春市电真空器件厂中止了电真空器件生产,但是由于国营第八二三二厂的迁入,长春市半导体器件制造业得到壮大。至1988年,长春市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在铝电解电容器及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方面,形成了较大生产规模。
  一、电容器制造业
  长春市电容器产品生产始于1942年,但在此后的16年中,一直处于无线电整机综合厂兼业生产。作为专业化生产建设始于1958年。三十年来,历经起步建设、挫折停顿、改造发展,终于成为长春市电子工业的支柱产业。
  1、“二五”起步建设
  1958年10月,一机部以“(58)机密计远字158号”文件批准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电阻电容器元件厂)设计任务书。同年12月,一机部十局组成长春联合基建筹备处。1959年下半年,建厂方案经部审查并获批准后,开始付诸实施,由王景侠厂长负责组织厂址的勘察和选定工作。1960年上半年,工厂机构基本组成,骨干力量配齐,由王景侠厂长负责基本建设工作;党委书记吴和生负责调集职工和政治思想工作;总工程师郭大智、副厂长周伟负责生产准备、技术培训工作。当时正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缺少粮食,实行“瓜菜代”,职工吃不饱,每天还要进行十多个小时的重体力劳动。于是工厂党委提出了“奋发图强、全力以赴、艰苦创业,建成工厂”的号召。领导以身作则,职工积极响应,主动克服困难,建设热情非常高涨。在向兄弟单位借用的房子无法容纳日益增多的人员和器材的情况下,厂领导采纳了职工们提出的“自己盖房子”的建议,并身先士卒,从设计、备料到施工仅用四十天的时间便盖起了800平方米的平房,不仅解决了临时工作的场地和单身职工的住房,而且增强了领导和职工的团结,提高了建成工厂的信心。在劳动力不足时,除了请长春的驻军给予帮助外,还发动全厂职工都参加了挖土方、平整场地的大量劳动。在挖上下水管道和热力地沟的土方中,当挖至地下一米左右时,地下水上来了,职工们就脱下鞋、光着脚、踩着泥水挖,将带水的泥土运到高达两三米的地面上。在抢修铁路专用线时,正值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隆冬,用镐刨,用锹挖,许多职工手磨出了泡,虎口震肿了,仍坚持不停。这期间,厂长王景侠和职工一起摸爬滚打,群众身上有多少泥水,他身上也有多少泥水;群众流多少汗,他也流多少汗。在夏季施工中,他脱掉上衣,光着膀子,脊背晒起了泡,还是和大家一样干活,使工程得到顺利进展。1962年,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三机部决定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缓建。当时,大部分工厂基本建设项目已完成,主要厂房基本全部完成,一号厂房已盖起一层,三、四号厂房和锅炉房,铁路专用线很快就要完工,并建成了职工大食堂和一部分职工宿舍,技工培训进行较早,生产准备条件也已成熟。1963年,三机部将“遍地开花”的建厂方针改为“重点建设,保证重点”,经对已进行建设的新厂排队,决定续建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1964年对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设计任务书进行调整,经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防工业办公室以“(64)计防云字0002号”文件批准,将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调整为生产电容器专业工厂(生产除纸介电容器、空气电容器以外各类电容器)。
  1965年8月2日,四机部以“(65)四元字3139号”文件批准,将国内从日本引进的第一条固体电解质烧结钽电容器成套生产线在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安装。该生产线共引进39种201台设备,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安装150台,设计规模为年产100万只固体钽电容器,使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生产设备在大多是翻版苏联、民主德国五十年代初期设备,机械水平较低,手工操作多,工艺也较为落后的基础上,增添了国际上六十年代初期水平的固体钽电容器生产装备。同年9月,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建成。12月25日,经国家验收复查核定,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建厂总投资2959.88万元,拥有固定资产2201万元,其中建筑面积5526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36553平方米),形成年产六大类电容器804万只的生产能力。认定工厂符合设计要求,达到国家验收标准,工程质量总评为“合格”,生产准备工作已能满足开工生产的要求,批准验收,同意开工使用。
  1966年4月,根据四机部决定,将部属第十一研究所(电子元件与材料研究所)第六研究室有机电容器部分合并到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建立工厂设计所,完善了工厂生产与科研体系。
  此期间,长春市地方电子元件制造业自1958年后,虽也有建设,除吉林省无线电厂兼业生产外,其余均属非电子企业转产,生产规模均未形成批量生产能力。1962年调整后相继下马,至1963年只有吉林省无线电厂仍兼业生产。年底,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固定资产原值2418万元,净值2374万元。
  2、挫折中的停顿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长春市电子元件工业建设受到严重干扰与破坏,致使工业建设停顿。
  1968年9月,在“文化大革命”的“无政府”状态下,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设计所由北京迁来的全部设备及大部分人员自行迁回北京,不久设备处理,人员改行分散。
  1970年,在“三线”建设中,根据四机部规划,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分走钽电容器生产线设备的三分之二,总计设备仪器171台,在河南省鹤壁市建立国营794厂,削弱了工厂的生产装备。
  1972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根据四机部1970年北戴河规划会议,围绕收音机配套问题,决定进行铝电解电容器半自动化生产线改造,但由于闭关自守,不能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没能发挥国内专用设备厂的作用,只靠自己独家从头摸索,至1975年共耗资120万元,除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技术队伍外,实际效果较差。
  3、“六五”改造建设
  1982年,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铝电解电容器前部工序(腐蚀赋能铝箔)项目被电子工业部列入全国为彩色电视机配套的十八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计划总投资956万元,其中含外汇130万美元。
  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对项目进行了周密细致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以技术合作的形式,改造铝电解电容器前部工序生产线,节省下外汇,引进铝电解电容器装配线(后部工序)的方案。同年7月,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与日本ELNA公司签定技术台同。12月,中日双方国家对合同正式批准。1984年12月25日,经电子工业部验收并批准投产,该项目实际投资1256万元,其中含外汇170万美元,完成了铝电解电容器三条生产线的技术改造。
  ①、腐蚀赋能铝箔生产线(前工序),由日本ELNA公司提供腐蚀、赋能设备的制造图纸,关键是电气控制设备,药液自动供给系统及国内暂不能解决的机械电气配件,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仅用77.4万美元(原计划130万美元)就自行加工制造了低压赋能、中高压赋能等六台六型设备及其配套设备。1984年5月,一次试车成功,经验收合格后,投入生产,形成阳极腐蚀、赋能铝箔90吨(含55吨赋能铝箔)的生产能力,质量达到1982年日本ELNA公司技术水平,与成套引进腐蚀、赋能生产线(需用外汇410万美元)相比,节约外汇332.6万美元。
  ②、大型铝电解电容器装配线
  该生产线引进日本ELNA公司大型铝电解电容器关键生产技术和7BL大型自动卷绕机等4台(套)关键设备和仪表。工厂自行设计、改造6台专用设备(真空浸渍设备、真空干燥设备、套管热缩炉、小切管机等),国内采购配套6台设备,形成年产彩色电视机用大型铝电解电容器160万只的生产能力,产品性能达到日本ELNA公司1984年水平,满足了国内彩色电视机配套的技术要求。
  ③、低压小铝电解电容器装配线
  该生产线引进日本JCC、桑野等公司生产小型铝电解电容器主要设备33台,经验收合格后投产,形成为彩色电视机配套小型铝电解电容器6000万只的年生产能力。产品性能达到日本ELNA公司1984年水平,满足了国内彩色电视机对小型电解电容器的技术要求。
  至1985年底,长春市唯一的电容器生产企业——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固定资产原值为4833万元,净值为2221万元。
  4、“七五”改造发展
  1986年,电子工业部以“(86)电子0576号”文件,批准“关于七九三厂建设铝箔腐蚀、赋能生产基地,扩大中高压铝电解电容器生产能力的项目建议书”。同年,电子工业部以“(86)电子1081号”文件,批准“关于七九三厂为彩色电视机配套中高压铝电解电容器引进项目(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期工程以引进高水平的中高压铝电解电容器生产线(后工序)关键设备、测试仪器为主,并配套部分国产设备,计划总投资520万元,改造后形成年产2000万只中高压铝电解电容器的生产能力。
  该项改造建设工程1987年1月开工。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在与外商洽谈签约的同时,首先进行大型自动卷绕机的翻版制造工作。同年3月,设计图纸、资料、技术准备工作大体完成(1985年9月开始),并进入加工制造阶段。5月,引进设备陆续到厂。6月13日至17日,日本皆腾制作所的现场技术指导福和隆先生及六棱产业株式会社雇员李秀丽来厂开始对引进设备进行调试和技术指导,同时进行质量方面的验收。7月,17台引进设备全部投入试运行,同期由美国引进第二批测试仪器。11月10日,自制大型全自动卷绕机进入总装,经三十八个昼夜的奋战,完成总装,一次试车成功,卷制出符合工艺要求的电容器芯包。这台自制设备与进口价为2440万日元的原机性能完全一样,工厂仅用26万元(其中含引进部件用外汇2.5万美元的配套人民币)。年底全部工程建设竣工,经半年试运行,通过验收。该项改造工程投资578.425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贷款250万元,吉林省工商行贷款20万元,市工商行特种贷款100万元,工厂自筹108.425万元;共引进日本KAW—7BL型自动卷绕机等设备、仪器19台(套),国内配套设备43台(套),工厂自制设备14台(套),形成了年产6000万只中高压铝电解电容器和14000万只中高压小容量铝电解电容器的生产能力。
  1987年12月30日,电子工业部以“(87)电计函字777号”文件批准“关于七九三厂铝箔腐蚀赋能和中高压铝电解电容器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期改造工程)。同意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引过关键部件和配件,自行制造铝箔腐蚀赋能设备,新建腐蚀赋能等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建立年产390吨铝箔腐蚀赋能生产基地;同意引进部分装配设备和测试仪器,建立一条年产4800万只铝电解电容器(其中400伏中高压铝电解电容器600万只,160伏中高压小容量铝电解电容器4200万只)的生产线。该项目计划投资2358万元(含外汇340万美元)。其中专项贷款1000万元,企业自筹1350万元,新增工艺设备66台(进口42台、国内配套24台),测试仪器25台(进口21台、国内配套4台),新增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
  1988年底,长春市电容器制造业唯一的企业——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建筑面积135197平方米,拥有各类设备、仪器1435台(其中金属切削机床115台、锻压设备72台、无线电专用设备868台、电子测量仪器361台、载重汽车19辆)。固定资产原值7090万元,净值4311万元,形成年产电容器5407万只的生产能力。
  二、半导体器件制造业
  1956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制定的“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中,将发展半导体技术列为国家重点科学技术项目。鉴于长春市以吉林大学、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为主体的半导体科技实力,率先在全国进行开拓性研究及取得的科研成果,考虑到东北地区电子工业发展的布局。1958年6月,一机部十局决定在长春西南郊兴建长春无线电工业区,由此拉开了长春市半导体器件制造业建设的序幕。历经三十年的建设,至1988年底,长春市半导体器件制造业已经形成年产光电显示器件7000万只、数码管200万只、半导体集成电路100万块的生产能力,成为国家半导体微波器件、光电显示器件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1、起步建设的调整
  1958年10月,一机部十局决定在长春市西南郊兴建东北电子管厂(由苏联援建的半导体器件厂,代号:国营第779厂)。同期,为供应东北电子管厂半导体材料,冶金工业部决定利用长春市营城煤矿的锗资源,在长春市无线电工业区建立半导体材料厂,筹建工作分头展开。
  1960年,由于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苏联专家到北京后未到长春便撤回苏联国内。1962年7月,中央决定东北电子管厂停建,一部分技术人员调往成都970厂,余下人员与同期建设的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合并,收缩为一个半导体车间,地点设在长春市宽平大路附近(现长春市半导体厂家属宿舍小搂处)。
  1963年6月,根据中央决定,国营东光无线电器材厂半导体车间解体,部分人员调往锦州辽宁晶体管厂,余下人员及设备合并到吉林省无线电厂,仍为半导体车间。9月份交接完毕,当时半导体车间由东光无线电器材厂交来各类设备、仪器382台(件),其中通用设备31台、专用设备81台、仪器仪表102台(件)、其它设备168台(件)。此后,在吉林省重工业厅的支持下,吉林省无线电厂筹措22万元资金,新建了晶体管生产所必需的氢气站、空压机站和煤气管道等工程设施(其中所需设备尚未解决),并把冲锻焊车间迁出生产主楼,为砷化镓材料与器件的研制生产预留了作业场地。为尽快解决生产设备的空缺,在吉林省重工业厅洪学智厅长的支持下,吉林省重工业厅以“(63)重工机字第855号”文件,向四机部呈报“吉林省无线电厂晶体管车间生产纲领方案”,四机部以“(63)四机地字1536号”文件批准并拨款25万元,作为吉林省无线电厂晶体管车间技术改造经费。
  2、骨干企业的建立
  1963年11月29日,根据四机部关于东北地区电子工业规划,东北局在顾卓新书记的主持下召开会议并决定将吉林省无线电厂晶体管车间由吉林省无线电厂划出,与吉林省机械电机研究所半导体研究室、长春市大成仪表厂(无确定产品方向的企业)合并,利用长春市大成仪表厂厂址及厂房(现长春市电行23号),建立吉林省的半导体厂。1964年3月9日,四机部以“(64)四基字1086号”文件下达长春半导体厂基本建设计划(详见表2—1)。同年3月20日,四机部以“(64)四地字1254号”文件批准调拨17万元,加上1963年拨给吉林省无线电厂晶体管车间技术改造费25万元,总计42万元作为长春半导体厂技术改造经费,主要用于工艺管道和设备购置(详见表2—2),4月1日,中国第一个砷化镓微波器件厂——长春半导体厂正式成立。
  1966年3月3日,四机部以“(66)四机字0660号”文件于批准吉林省重工业厅关于“砷化镓材料和器件中间试验计划任务书”,批准长春半导体厂砷化镓材料和器件中间试验总费用72万元,其中建筑安装费16万元(含建筑中试车间1123平方米)、设备仪器仪表购置费35.01万元、中间试验费20.99万元。
  自1963年至1968年,长春半导体厂总投资136万元。其中四机部投资114万元、吉林省重工业厅投资22万元(主要是对吉林省无线电厂晶体管车间改造)。自1966年建成三个车间(晶体管车间—-锗高频三极管和锗低频三极管两条生产线,砷化镓试制车间——含一个研究组及一条中试生产线及金工辅助生产车间),形成年产4万只锗晶体管的生产能力。至1968年,工厂建筑面积6120平方米,其中生产用建筑面积5520平方米,辅助生产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拥有各类设备578台,固定资产原值323万元,净值310.3万元,形成年产60万只锗晶体管的生产能力。
  1969年5月7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半导体紧急会议(又称“五七”战备会议)。会上确定长春半导体厂为全国22个半导体骨干企业之一。同年7月,吉林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改建长春半导体厂,并将吉林省商业学校和长春市二轻工业学校两校总计1224平方米的校舍全部拨给长春半导体厂作为新厂址。同时,吉林省重工业厅将长春半导体厂下放给长春市,更名为:长春市半导体厂,四机部首批拨给长春市半导体厂改建费213万元。自1969年9月开工,至1970年5月新厂区改建完成,国家共投资260余万元,其中土建费92万元,新增建筑面积1313平方米,关键气体、动力设备费100余万元,专用设备、仪器仪表费近70万元。同年底,长春市半导体厂占地面积13895平方米,建筑面积20738平方米,其中生产用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是1966年的3倍;拥有各类设备512台(通用设备88台、专用设备424台),是1966年的1.65倍;仪器仪表430台(件),是1966年的1.43倍。固定资产达323万元,建立了4个生产车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形成了年产70万只晶体管的生产能力。
  3、地方企业的扩充
  1970年后,在“破除电子工业神秘论”、“全民大办”的口号下①(1969年10月,在当时任全国电讯工业领导小组组长李作鹏主持召开的全国电讯工作会议上提出。),长春市地方半导体器件生产企业相继成立。至1972年长春市半导体器件制造业新增区属及校办企业10家,其中全民所有制4家,集体所有制6家(详见表2—3)在10家新增企业中,除大专院校所开办的企业尚有一定的技术力量或依托,其余各企业大多是土法上马,因陋就简的情况,或是兼业生产或是由非电子企业转产,技术力量不足,设备简陋。
  1973年3月17日,经长春市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以“长革生(73)38号”文件批准,长春市半导体厂分为两厂:在新厂区成立长春市半导体厂,以生产砷化镓微波器件为主,保留半导体硅器件;在旧厂区成立半导体二厂,以半导体锗器件为主,保留半导体硅器件(两厂独立后的资产情况详见表2—4)。
  1975年,为研制、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长春市半导体厂超净车间建设列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至1978年初,长春市半导体厂完成超净车间建设投资55.4万元。工程进度为厂房主体封闭,风道砌砖夹层捣制完成,辅助车间、冷水机房、采暖内外管线设施等内部工程尚未完成。为保证1979年投入使用,在1978年已投资14万元的基础上,9月7日,长春市计划委员会以“(78)173号”文件向吉林省计划委员会提出增加投资的报告,至1978年长春市半导体厂超净车间建设项目完工,累计投资114万元②(1978年11月1日,长春市半导体厂“关于工厂不宜搬迁”报告。),形成了年产半导体集成电路5万块的生产能力。
  1980年10月7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营第八二三二厂迁入长春,与长春市半导体二厂联营合并,为长春市半导体器件制造业增加了一个中型企业(三条半导体器件生产线:即硅高频小功率管生产线、硅高频大功率管生产线、MOS集成电路试扩制生产线)。
  4、技术改造中发展
  1981年后,长春市半导体器件制造业进入以技术改造为主的发展建设时
  期。至1988年,重点改造了三条生产线。
  ①发光管生产线改造
  1981年,全国日用机电产品工作会议以“(06)号”文件确定了长春市半导体厂至1985年形成年产半导体发光管5000万只生产能力的目标。为此决定在“六五”期间对长春市半导体厂发光二极管生产线进行一期改造。8月27日,长春市半导体厂与香港先进半导体器件公司进行洽谈。1982年3月通过方案论证,4月5日吉林省计划委员会以“(82)吉计工字15号”文件批准“长春市半导体厂发光二极管生产线任务书”并进入实施,1985年改造工程峻工。1986年3月,该项改造工程通过电子工业部验收。经验收核查,该项改造工程总投资550.576万元(国家拨款113万元、贷款427.576万元,企业自筹10万元,其中含外汇73.42万美元),共购置生产设备123台(套)(其中进口设备(6台),新增建筑面积3210平方米(投资135.3万元),形成年产发光二极管5000万只的生产能力。同年12月,该项改造工程荣获国家经济委员会颁发的“科技进步全优工程奖”。
  1985年,长春市半导体厂提出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生产线扩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11月,电子工业部以“(85)电进审器字第066号”文件批准同意该项目引进关键设备31台(套),外汇额度为110万美元。12月24日,电子工业部以“(85)电计字1839号”文件同意该项目投资所需110万美元外汇额度由国家调拨解决,相应的配套人民币由长春市财政局负责解决。1986年9月2日,吉林省机械电子工业厅以“(86)吉机电字535号”文件批准该项目技术改造方案,总投资为5000万元(含外汇110万美元)。至1987年,该项扩建工程完工,实际投资350万元(含70万美元),引进设备10台,形成了发光二极管2000万只的生产能力。其中前工序95%以上的材料实现国产化,管芯制造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全国第一个生产发光二极管管芯的企业;后工序成为中国第一条自动生产线。
  ②电视、音响集成电路生产线建设与改造。
  1982年4月,国营第八二三二总厂由邢彦文厂长、明忠臣副厂长带领四名工程师先后走访调查了辽宁、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十多个城市三十几个电子整机厂家后,经工厂领导研究决定利用引进集成电路管芯和框架,建立电视机、音响功放集成电路后部工艺生产线。同年5月,经中国电子进出口公司介绍,国营第八二三二总厂在北京与日本三洋电机有限公司进行洽谈,经过努力使日方同意出售管芯与框架,开创了国内集成电路技术引进方式的先例。此后,工厂先后与日本三洋公司、美国KS公司、荷兰ASM公司、香港永光公司、华林公司、美国亚美欧公司、加拿大宏建公司、日本卡西欧公司等国外十几家公司进行洽淡。1982年,利用吉林省委批转的40万元技术改造经费,从香港引进金丝球焊机、塑封油压机、打印机等40台(件)设备仪器,共用外汇15.9万美元。1983年1月,该生产线建成投入使用。至1984年,形成年产黑白电视机、音响功放集成电路500万块的生产能力。
  1984年,长春市微电子工厂(即原国营第八二三二总厂)根据国内电视机、音响功放集成电路的需求,提出“关于集成电路后部封装线生产500万块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由吉林省机械电子工业厅以“(84)吉字528号”文件呈报。吉林省经济委员会以“(85)吉计经改字59号”文件批准,长春市微电子工厂从美国引进金丝球焊机、全自动粘片机,从香港引进96腔包封模具等9种计34台(套),总投资350万元,其中外汇90万美元,国内配套98万元(均向中国银行长春分行申请外汇贷款解决)。该项目于1985年建成,生产线配置已达到国际同期水平,形成了年产电视机、音响功放集成电路500万块的生产能力。
  ③CMOS集成电路生产线建设
  为推进微型电子计算机生产和应用,1984年4月23日,长春市半导体厂提出“关于引进全套CMOS集成电路生产线的建议书”(项目负责人:邹德山、财务负责人:张威,技术负责人:朱和中)。同年4月18日,由长春市电子工业总公司主持,在长白山宾馆召开了关于引进美国硅谷CMOS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讨论会(参加论证的专家、领导见表2—5),并获得通过。4月25日,长春市电子工业总公司以“(1984)69号”文件呈报长春市计划委员会。同年8月20日,吉林省经济委员会以“(84)吉经改字385号”文件批准长春市半导体厂引进CMOS集成电路生产线后部工序项目建议书。同年8月30日,吉林省经济委员会以“(84)吉经改字386号”文件批准长春市半导体厂引进CMOS集成电路生产线前部工序顶目建议书。1985年7月,吉林省经济委员会以“(85)吉计经字677号”文件批准从美国开来公司引进CMOS集成电路生产线的报告。至1988年,该项目基本完成,总投资为1418万元(含外汇374.4万美元)。其中前部工序生产线投资941.9万元(含外汇247.4万美元),后部工序生产线投资476.1万元(含外汇12万美元),共引进设备94台(套),其中前部工序生产线设备60台(套),可生产4~6微米互补硅CMOS电路管芯2700~3000片(φ3寸),后部工序生产设备34台,可形成通用微机电路100万块、接口设备电路60万块、交换电路28万块、计时电路270万块,总计458万块的年生产能力。其生产技术、设备水平相当国际70的年代末80年代初水平。
  1988年,长春市半导体器件制造业两家企业建筑面积74094平方米(长春市半导体厂40811平方米、长春市电子工厂33283平方米),其中生产用建筑面积28911平方米(长春市半导体厂19829平方米、长春市微电子工厂9082平方米),拥有各类设备仪器1733台(长春市半导体厂1294台、长春市微电子工厂439台),固定资产原值4595万元(长春市半导体厂3491万元、长春市微电工厂1104万元),净值3720万元(长春市半导体厂2699万元、长春市微电子工厂1021万元)(详见表2—6)。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生产总能力8000万只(长春市半导体厂7000万只/年、长春市微电子工厂1000万只/年)。电视、音响电路后部封装500万块/年、CMOS电路458万块/年,其中长春市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生产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生产基地。
  三、电真空器件制造业
  长春市电真空器件制造业建立较早,1956年电子管中间工厂调迁后出现空白。1970年再度建设,发展缓慢,未能形成规模,1979年后转产中止。
  1、起步建设与调迁
  1949年5月,东北工业研究所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恢复建立了电机研究室,并由电机研究室组织20余人,在室主任朱其清(研究员)、赤家夏树(日藉,原伪满大陆科学院留用人员)的带领下,利用伪满大陆科学院残留的电子管制造器材和自己动手搞起来的电真空设备、测量设备,建立起中国最早的电真空器件厂——电子管中间工厂,并开始了电真空器件的中间试验和生产。
  1954年10月后,电子管中间工厂做为中国科学院机械电机研究所电子管研究室的组成部分,生产装备得到补充,并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1956年,在中国科学院对所属科研所进行专业化调整时,电子管中间工厂随电子管研究组等部门调迁到北京,扩建为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由此,长春市解放初期刚创建起的电子器件制造业的雏形群体。
  2、再度建设与中止
  1961年初,吉林省无线电厂计划建立电子管生产车间,并购置了部分专用设备,还培训了人员。同年冬,第一机械工业部十局决定调出吉林省无线电
  厂已购进的电子管生产专用设备。长春市刚刚起步创造的电真空器件生产再度中止。
  1970年,吉林省电子工业开展显像管攻关会战。1973年,吉林省科技局、吉林省电子工业局先后对长春玻璃总厂(后改称为长春市玻璃仪器厂)投资42万元,购置了6台通用设备,上级调拨和自制专用设备21台,自制工装模具560余套,购置和自制仪器几十台,建立显像管车间,初步形成了电子枪元件制备、装枪、玻璃壳、涂屏、真空排气等试制生产线,并试制出第一批黑白电视机显像管,初步具备试生产显像管的能力。
  1975年5月,吉林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成立长春市电真空器件厂,暂隶属长春市半导体厂,并将长春市玻璃仪器厂研制显像管人员及设备调拨到长春市半导体厂,成立电真空器件车间。1976年1月9日,长春市革命委员会决定将电真空器件车间由长春市半导体厂划出,成立长春市电真器件厂。至1976年末,共完成投资104万元,拥有厂房面积4874平方米(其中将原电子仪器厂铸造大厂房1050平方米改建成投影车间和熔制车间达2214平方米),设备51台。1977年2月13日,吉林省计划委员会以“(77)吉计工字13号”文件批准长春市电真空器件厂显像管车间计划任务书,确定总投资额为250万元,形成年产5万只显像管的生产能力。至1978年先后由国家计委和第四机械工业部投资新建摄像管、投影车间生产楼2629平方米,机加车间1488平方米,锅炉房167平方米,变电室153平方米,收发室35平方米,家属宿舍172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9036平方米。共铺设煤气管道500米,上下水道500米,购置专用设备40台,通用设备54台,汽车2辆,并发动群众自建双缸和4缸玻璃圆炉各一座,退火炉两座。至1979年,长春市电真空器件厂建筑总面积6650平方米,其中生产用建筑面积5450平方米,拥有各类设备174台,其中通用设备28台,专用设备76台,仪器仪表70台,固定资产原值239万元,净值233万元。
  1979年后,长春市电真空器件厂因资金不足、产品销路原因而转产,长春市电真空器件制造业中止生产。
  四、磁性元件制造业
  长春市磁性元件制造业筹建于1967年,至1969年初具规模。1970年后,因投资较少,发展缓慢。1987年,唯一的从业企业因与“三线”建设撤迁,工厂合并转产而解体。
  1、筹组与建立
  1967年,四机部在北京召开电子元器件配套生产计划会议。当时全国只有上海和天津两家磁性材料厂,磁性元件产品供不应求。会议期间,四机部元件处负责人向吉林省代表提出建议,能否改建一个磁性材料厂。会后,经有关部门研究,长春市计划委员会确定将长春市建筑材料厂更名为长春市宽城磁性材料厂,生产磁性元件,奠定了长春市磁性元件制造业的基础。
  2、自力更生扩建
  1969年初,长春市宽城磁性材料厂仅有3台制缸管的老设备和四台机械设备。同年,长春市革命委员会拨款10万元,作为长春市宽城磁性材料厂设备更新改造资金。同时工厂广泛发动群众,自力更生、自制设备、改造旧厂房。至1973年6月,长春市磁性材料厂自己烧制红砖6万块,从地下挖出旧砖4万块、石头120立方米,新建厂房780平方米,维修旧厂房1574平方米,自己烧制耐火砖40余万块,建造了大小隧道窑两座;自制各种专业设备29台,电气设备34台,21组冲磁线圈,修复旧电气设备128台,制造设备附件100多件。自制设备占全厂设备总数的38.5%,价值10多万元①(长革电字(73)第7号《关于在磁性材料厂公开自力更生助俭工厂现场会情况的报告》,长春市档案馆75—4—8卷案)。年底长春市磁性材料厂固定资产原值为148万元,净值97万元。1974年长春市磁性材料厂建筑总面积6800平方米,其中生产用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拥有各类设备仪器134台(金属切削机床15台、锻压设备16台、专用设备6台、测量仪器97台),工厂初具规模。
  3、缓慢发展与解体
  1975年后,长春市磁性元件制造业的唯一从业企业——长春市磁性材料厂由于缺乏资金无法改造项目,处于缓慢发展中(资产变化情况见表2—7)。1987年,长春市磁性材料厂与吉林省胜利零件厂合并转产,长春市磁性元件制造业解体。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电子工业志

《长春市志 电子工业志》

本志包括了总序、凡例、电子工业沿革、建设与改造、队伍与教育、科研与开发、产品与生产、经营与管理、企业、人物、大事记。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