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684
颗粒名称: 人物
分类号: K825.4
页数: 36
页码: 249-384
摘要: 本文收录曾在长春市“满映”、东北电影公司、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过的人物并介绍其生平事迹。
关键词: 电影人员 列传 长春市

内容

张绍柯
  (1918—1948)
  张绍柯,电影摄影师。河北省磁县人,1918年出生于一个贫苦的书香门弟,自幼喜爱绘画,由于天资聪颖,刻苦好学,12岁时就常被亲友邀去绘画山水人物,被誉为“小画家”。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参加县里抗日救国会,1938年奔赴延安,在抗大学习,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平西挺进军政治部,在《挺进画报》任编辑。后任平西电台指导员。他以《挺进画报》为阵地,绘制了大量抗日宣传画,鼓舞群众。抗日战争胜利后,他随军进入张家口,在晋察冀画报社任编辑和特派摄影记者。在内蒙两年多时间,他足迹遍布内蒙草原,拍摄了许多反映内蒙人民新生活的照片,后来把这些照片编辑成《内蒙剪影》画册出版。1947年11月调入东影,先任制作处秘书兼党支部书记,1948年8月提为摄影师,带摄影队随军到辽西前线拍摄新闻素材。在参加义县战斗中,他表现勇敢,1948年10月5日在从义县向锦州进军途中,国民党飞机轰炸,他只顾组织别人隐蔽,自己不幸中弹,英勇牺牲,年仅30岁。
  杨荫萱
  (1924—1948)
  杨荫萱,电影摄影师。吉林省长春市人,1924年生于一个贫苦家庭,因家境贫寒,15岁到长春旭东照相馆学徒,三年满徒后做照相技师。1945年12月,参加东北电影公司,翌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影助理。194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北解放战争开始后,他先作为摄影助理,随军参加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战斗和1947年的夏秋攻势,抢拍了大量镜头。1947年8月提为摄影师,带摄影队到西满前线,在攻打义县时,他不顾敌人密集炮火封锁,从东关进入城内,随军参加了巷战。在总攻前,他拍了我军炮火阵地,敌人的堡垒群等;进城后,拍摄了我军突击作战,解放义县,恢复城镇秩序,保护古迹等宝贵资料。义县战斗结束后,他又迅速赶到锦州,随突击部队从锦州外围进入城内,参加了激烈的巷战,他冒着枪林弹雨,拍摄了我军英勇杀敌的实况。1948年10月15日,在这次巷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4岁。
  王静安
  (1921—1948)
  王静安,电影摄影师。四川重庆人,1921年生。1935年在四川巴中求学时,就开始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抗日宣传队,宣传抗日救国道理。1939年5月到延安参加革命,1943年参加延安电影团。1946年随团来东北,到东北电影制片厂工作。1947年8月提为摄影师,1948年3月带领摄影队随军到前线拍片。王静安到部队后,同战士一起练习爆破、刺杀和冲锋,一次负了轻伤,部队领导劝他休息,他仍坚持训练。1948年辽沈战役中,在深秋夜渡大凌河时,部队领导考虑到他有严重的关节炎,给他一匹马,他执意不肯骑,同战士一起渡过了冰冷的河水。在锦州外围五里屯战斗中,他随尖刀排运动到离敌人只有30米的交通沟里,抢拍下我军向敌人冲锋的许多珍贵镜头。在攻打锦州老城时,他随水冷式机枪班的十几个战士运动到三关庙,一出庙门隔道就是敌人的堡垒,敌人的炮弹落在庙内,他们被埋了起来。他爬起后整理摄影机继续拍摄,表现出英勇无畏精神。锦州战役后,他随部队参加了辽西追击战,足迹踏遍彰武、新民、法库、营口大地,1948年11月2日在解放沈阳战斗中,在铁西区李普屯拍战士抢挖工事时,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7岁。1948年11月25日,东影党总支根据王静安生前的要求,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王瑞麟
  (1905—1956)
  王瑞麟,电影事业家。1905年生于陕西省汉中市的一个封建家庭,祖父是前清汉台书院首事,父亲叔伯都是读书人。幼时在本地读书,1923年到北平一所教会学校读中学。他喜爱话剧,中学毕业后,不顾家庭反对,报考了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戏剧系,家里拒付学费,他靠到饭馆当跑堂,坚持读完戏剧学业。
  1931年在戏专毕业后,先在北平小剧院当演员,主演话剧《醉了》,不久到上海联华影业公司当演员。首在孙瑜执导的影片《故都春梦》里饰演主角朱家杰,塑造了一个沉浮宦海,腐化堕落的旧知识分子形象,引起影坛的注目。不久,他又回到北平,为上海联华公司在北平开办电影训练班,从事培养影人的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到武汉,参加了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三厅领导的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制”),担任演员培训和剧务工作。其间,他利用新闻素材,编辑了纪录武汉伤兵重上前线的短纪录片《精忠报国》。武汉失守后,他随“中制”转到重庆,负责该厂附属的中国万岁剧团工作。抗战胜利后,“中制”迁到南京,王瑞麟担任“中制”副厂长。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为配合向解放区的进攻,国民党文化特务头子邓文仪命令“中制”拍摄《共匪暴行录》和《共匪祸国记》,作为正直爱国知识分子的王瑞麟和厂长罗静予便秘密与中共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他们根据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建议,厂长罗静予借故离开,王瑞麟表面接受,利用各种借口拖延,直到1949年4月南京解放,没有拍摄。
  全国解放后,王瑞麟积极参加上海联营电影制片公司的筹建工作。1950年调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制片处长。他为了更好地组织生产,总是亲临拍摄现场,了解情况,调查研究,对生产做出有力部署,对影片的预算、周期等严格审查,想方设法帮助摄制组降低影片成本,把生产组织得井井有条,成为导演们的知心朋友。
  1954年他被选为吉林省人民代表,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并任吉林省文化局局长。1956年7月4日因病逝世,终年51岁。
  王震之
  (1916—1957)
  王震之,著名电影剧作家。祖籍河北省定县,1916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后迁居北平。1927年,入北平第四中学读书。“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是校学生救国会的领导人,后又参加北平抗日救援会领导的救护队。1935年考入同济大学。在“一二•九”运动和上海“一二•二四”学生入京请愿事件后,秘密参加上海学生联合会工作,用文艺形式宣传抗日,写出以抗日为主题的独幕话剧《骨肉》。1937年,他参加上海学生组织的晓光剧社,并为剧社写了一个揭露日本浪人走私活动的三幕话剧《关员》,因此被学校警告,便愤然离校,投身于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与人共同创作了话剧《保卫芦沟桥》,初露头角。之后他又创作了两个独幕剧,并加入了中国剧作者协会。1937年8月,他加入上海救亡演剧一队,从上海到西安,沿途进行抗日救亡宣传。1938年4月,经八路军临汾办事处介绍,他和崔嵬等人一起到了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戏剧教员。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延安,他先后担任过鲁艺实验剧团主任,鲁艺戏剧系副主任,部队艺术学校副校长,文工团团长等职务。创作出《顺民》、《咆哮的河北》、《八百壮士》(与崔嵬合写)、《矿山》、《大丹河》、《流寇队长》、《冀东起义》、《潞庄战斗》、《一心堂》、《松林恨》、《打虎沟》、《沉冤》、《把兄弟》、《摩擦鉴》、《平江惨案》、《佃户》、《过节》、《剿匪》、《老辈子》、《保卫边区》、《松花江》等多部戏剧,从不同侧面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主张,揭露了国民党假抗日、真反共的面目,反映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以反对流寇主义为内容的《流寇队长》和以抗日为主题的《松花江》,受到党中央的鼓励和中央领导同志的称赞。
  抗战胜利后,他担任吕梁军区宣传部副部长。不久,随延安联政干部大队到东北。1946年10月,到东北电影制片厂任编剧、编译组长、剧团团长。1947年,他创作了反映我军野战部队医务人员忘我工作精神的电影文学剧本《白衣战士》,同年由冯白鲁拍摄成影片。这是王震之的第一部电影剧作。接着,他又创作了描写东北解放区翻身农民踊跃参军的《卫国保家》,1950年由严恭拍摄成影片。1949年7月,他完成了电影文学剧本《内蒙人民的胜利》(原名《内蒙春光》),1950年由干学伟拍成影片。影片以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第7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编剧奖。
  1949年7月,王震之被调到中央电影局任编剧。1951年4月到1953年8月任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所长。1953年9月调回东影任编剧。正当他艺术生命旺盛之时,1957年被错划成“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同年9月23日含冤而死,年仅41岁。
  1979年2月6日,王震之的错案得以纠正。政治名誉得到恢复。
  张国昌
  (1922—1959)
  张国昌,电影作曲家。山西省忻县人,1922年10月生于一个地主家庭,父亲是前清举人。中学毕业后,1938年入山西川至医学院读书,1939年2月到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总校一大队学习。1941年8月任抗日军政大学文工团团员,1942年8月在晋冀鲁豫地区任太行陆军中学音乐教员,1943年8月任抗大文工团音乐组组长、队长,1946年5月21日在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10月任东北人民解放军十二纵队宣传队长,1949年10月调东北电影制片厂任作曲。
  张国昌担任作曲的影片有:《钢铁战士》(1950)、《鬼话》(1951)、《葡萄熟了的时候》(1952)、《英雄司机》(1954)、《怒海轻骑》(1955)等,他的音乐通俗易懂,具有民族特色。
  1958年7月在反右派斗争中他被错划为“资产阶级右派分子”,1959年10月3日含冤而死,终年37岁。1979年3月6日,他的问题得到改正,恢复了政治名誉。
  王滨
  (1912—1960)
  王滨,著名电影导演。原名王绍杰,山东省昌邑县人。1912年1月24日出生于小康之家,16岁到烟台入美国教会创办的英语专科学校读书,1929年入北京大学西洋文学系旁听,开始接触进步思想和进步的戏剧活动。1930年底,考入上海联华影业公司在北平设立的演员养成所,经过短期训练,1931年在“联华”北平分厂拍摄的影片《故宫新怨》中饰主角,从此步入电影界。“九•一八”事变后,北平分厂停办,他和吕班等人一起到了上海,在“联华”一厂做了短期剧务工作,不久失业。1934年,天一影片公司聘他为编剧。1935年,他自编自导了具有鲜明进步思想倾向的影片《海葬》,还创作了《母亲》、《重逢》等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电影文学剧本。1936年初,他离开坚持反动落后制片方针的天一公司,到太原加入西北影业公司,后因经济拮据回到上海。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从上海辗转到武汉,1938年初到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抗大学习期间,他和田方一起,奉命创办了抗大文工团。1939年7月,他被调到鲁迅艺术学院实验剧团任副团长和戏剧系教员。1940年,他导演话剧《日出》,获得很大成功,显示了优秀的组织才能和艺术才华。1942年初,他与水华联合导演了大型话剧《带枪的人》。同年,他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亲耳聆听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3年,延安党校为演出话剧《前线》组织了导演团,王滨主持并参加了导演团的工作。1944年,他又组织并参加了大型歌剧《白毛女》的集体创作、演出和导演工作。1945年9月,他从延安调往山东解放区,任山东军区文化委员会委员。1947年夏到东北电影制片厂任导演。
  1948年,他导演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做为主角登上银幕。1951年,他又与水华联合导演了故事片《白毛女》,是年,在第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该片获特别荣誉奖;1957年,又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一等奖。1955年,他与汤晓丹联合导演了《怒海轻骑》。1958年,他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导演了他的最后一部影片——《画中人》。还与胡苏等人一起改编了电影文学剧本《换了人间》。
  王滨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每次接到剧本,他都苦苦思索,夜不成眠。他导演的影片,以严谨、精细、经得起推敲而见长。就在他孜孜不倦地进行艺术探索和创作时,于1960年1月17日病逝于长春,终年48岁。
  侯健夫
  (1920—1962)
  侯健夫,电影演员。又名侯志昂,1920年11月5日出生,祖籍山东省掖县。侯健夫的父亲是一个小职员,收入微薄。1933年,正在上小学的侯健夫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到哈尔滨道外同记工厂当学徒,4年后,因反抗老板的欺压而失业。以后当过工人和铁路局雇员。1937年9月,“满映”演员训练所招考第1期学员,他一试而中,从此和艺术结缘。1943年底,他离开“满映”到华北电影公司任副导演,后入“中电三厂”做演员。1949年2月北平解放后,他参加北影做演员。1955年底调长影演员剧团工作。侯健夫在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先后参加了《胭脂》(1939),《内蒙人民的胜利》、《民主青年进行曲》(1949),《新儿女英雄传》(1951),《怒海轻骑》(1955),《古刹钟声》(1958),《烽火列车》、《炉火正红》(1962)等近20部影片的拍摄工作,扮演过各种角色。
  1962年7月20日,他在上班的路上不幸遇车祸罹难,年仅42岁。沙蒙
  (1907—1964)
  沙蒙,著名电影导演。原名刘尚文,河北省玉田县人。1907年出生。幼时在本村读小学,1919年以后到北平读书,1922年考入法文高等学校,1925年因参加政治运动受到处分而愤然退学,第二年考入中法大学服尔德学院预科。由于时局动荡,一年后辍学,回家乡当小学教员。1929年冬,考入哈尔滨满绥长途电话局做话务员。1932年参加吉林自卫军左路军任上尉通讯参谋,两个月后,看到这个部队并非真正的抗日队伍,便又回到绥芬河电报局做话务员。1933年3月,经人介绍入上海美专学习,不久即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戏剧活动,先后参加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大雷雨》等戏剧演出,并在影片《夜半歌声》中饰艺术家,在《十字街头》中饰刘大哥。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参加了上海救亡演剧三队,后转入抗敌演剧二队。
  1940年,沙蒙准备去延安,因“皖南事变”发生未能如愿,便辗转去了香港,加入旅港剧人协会,参加了《雾重庆》、《北京人》等戏剧演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又回到重庆,加入中国艺术剧社。
  1944年3月,沙蒙在中共党组织的帮助下到达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做教员兼任鲁艺实验剧团团长。这期间,他与人联合导演了著名话剧《前线》。抗战胜利后,他同舒群、田方一起率领东北干部团第八中队(1945年11月到东北后改称东北文工一团)奔赴东北。在硝烟弥漫的解放战争战场上宣传、演出。1948年9月,他和东北文工一团一起加入东北电影制片厂。
  从1949年起,沙蒙致力于电影导演工作,他导演的第一部影片《赵一曼》(1950),以朴素通俗的手法较好地塑造了共产党员赵一曼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该片女主角石联星在第5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荣获演员奖。接着,他又导演了《上饶集中营》(1951)、《丰收》(1953)、《上甘岭》(1956)等影片。他注重生活,在拍摄影片《上甘岭》时,不顾体弱多病,坚持和大家一起到朝鲜前线深入生活,使影片比较真实、深刻地反映了上甘岭战役的艰苦斗争生活。
  1957年,沙蒙被错划为“资产阶级右派分子”,被剥夺了创作权力。60年代初沙蒙调到北影工作,1962年,与人合作导演了影片《汾水长流》,成为他的辞世之作。1964年6月26日,沙蒙与世长辞,终年57岁。1979年8月6日,他的错案得到纠正。
  高平
  (1917—1965)
  高平,电影演员。又名高顺先,河北省丰南县人,1917年11月21日出生于一个铁路工人之家。中学毕业后,他到伪满齐齐哈尔铁路局工务段做杂工和事务员。1945年日本投降后加入国民党,担任过国民党区分部执行委员。1946年4月,他到齐齐哈尔铁路局政治部做宣传干事,从此加入革命队伍。同年10月,到齐铁文工团做演员,参加了《白毛女》、《血泪仇》等戏剧演出。1947年,到东北文工一团做演员,1948年底随东北文工一团集体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代理过演员剧团副团长。
  他曾先后在《光芒万丈》(1949),《卫国保家》、《赵一曼》、《白毛女》、《在前进的道路上》(1950),《鬼话》(1951),《葡萄熟了的时候》(1953),《土地》(1954),《怒海轻骑》(1955),《黎明短笛》(1956),《党的女儿》、《古刹钟声》、《女代表》、《患难之交》、《快马加鞭》(1958),《两家人》(1962),《山村会计》(1964)等影片中扮演过各种角色。其中,《党的女儿》中的秀英爷爷,《古刹钟声》中的张中发,《两家人》中的猫胡子,《山村会计》中的俊琴爹,都给观众留下了较深的印象。此外,他还参加了翻译片《魔种》、《教师》的配音工作。由于工作成绩突出,1950、1952和1959年,他分别被评为厂一等先进生产者、厂级模范工作者和“红旗手”。1952年11月12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4年8月25日,他因长期隐瞒曾任国民党区分部执行委员的身份被清除出党,并受到行政降四级的处分。1965年8月12日病逝,终年48岁。
  1986年5月14日,长影党委撤销了“关于清除高平出党”的决定,恢复了他的党籍,行政上也撤销了处分。唐漠
  (1923—1966)
  唐漠,著名电影编辑。原名聂崇彬,又名聂恩铭。浙江省常山县人,1923年11月生。1944年在重庆朝阳法学院读书时因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开除学籍。1945年进重庆复旦大学,继续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选为1947年学生会领导成员,并曾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
  唐漠于1948年11月奔赴解放区,在张家口《察哈尔日报》任编辑。新中国成立后,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新闻处,由此进入电影界。在北影曾编导纪录片《烟花女儿翻身记》。1953年调《大众电影》杂志编辑部任评论组长,后任编辑部副主任,主要从事电影评论工作。1957年调到湖南电影制片厂任新闻纪录片组组长,1961年调长春电影制片厂,先后任编辑、《电影文学》杂志副主编、编辑室副主任等职。他在编辑之余,曾撰写电影评论文章《艺术形象杂感》和《谈李准的电影剧作》等,并与林杉、袁乃晨合作,共同改编了电影文学剧本《两家人》,由袁乃晨于1963年拍摄成影片。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唐漠作为“黑线代表人物”遭到冲击,7月6日含冤而死。粉碎“四人帮”后,长影党委为他恢复了名誉。
  郭镇铤
  (1930—1967)
  郭镇铤,电影摄影师。辽宁省铁岭市人,1930年农历6月8日生于一个中农家庭。解放前在沈阳读中学。1948年11月东北解放,12月考入东影4期训练班,1949年6月结业后,入东影厂任摄影助理。195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升为副摄影,拍摄了《罗小林的决心》。1957年升为摄影师独立拍片,拍摄了戏曲艺术片《借年》和《李二嫂改嫁》。1959年他同导演苏里合作,拍摄故事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崭露艺术才华。这年还拍摄了另一部故事片《流水欢歌》。1960年担任了故事片《刘三姐》的摄影,桂林的旖旎风光,如诗似画的漓江山水,激起他对祖国美好江山的无限热爱,他精心拍摄,把桂林风光尽收镜里,影片上映后,受到国内外广泛好评,1963年荣获第2届“电影百花奖”的最佳摄影奖。1963年他同苏里再次合作,拍摄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1965—1966年拍摄了戏曲艺术片《一颗红心)和歌舞片《哈尔滨之夏》。正当他处于创作的最佳时期,病魔夺去了他的生命,1967年11月13日逝世,年仅37岁。
  张巨光
  (1929—1968)
  张巨光,电影演员。回族,辽宁省沈阳市人,1929年生。1946年考入辽东学院音乐系,1947年曾到北平艺专音乐系旁听,1948年9月入东北大学文艺系音乐科学习。他擅长声音模拟与艺术表演,参加过歌剧《二流子转变》、《刘胡兰》,话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民主青年进行曲》等剧目的演出。
  1950年12月,他由东北大学调东北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当演员,先后参加拍摄《草原上的人们》(1953),《平原游击队》(1955),《皮包》、《上甘岭》(1956),《地下尖兵》、《母女教师》(1957),《徐秋影案件》、《她爱上了故乡》、《列兵邓志高》(1958),《金玉姬》、《战火中的青春》(1959),《再生记》、《铁道卫士》、《刘三姐》(1960),《甲午风云》、《炉火正红》(1962),《山村会计》、《三进山城》(1965)等多部影片,扮演各种角色,塑造了众多的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他表演自然、流畅,具有一定的深度,无论是《平原游击队》中的老寿头,还是《刘三姐》中的老渔夫,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还参加《为了生命》、《顿巴斯矿工》、《格林卡》等70多部译制片的配音,通过声音塑造了不同性格的人物。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受到冲击,1968年8月24日去世,时年39岁。粉碎“四人帮”后,他得到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徐渭
  (1914—1969)
  徐渭,著名电影美术师。原名徐一支,江苏宜兴人。1914年出生。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就到无锡一个肖像画室当学徒。后考取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又转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美术。毕业后,回到家乡宜兴,在县立农民教育馆搞美术工作。不久,教育馆关闭,他到乡下当小学教员。
  1934年,他进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任美术设计,1937年转入天一影片公司。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参加了上海救亡演剧五队。同年11月到延安。先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到鲁迅艺术学院。不久,又被调到鲁艺实验剧团,担任舞台布景设计和制作工作。1938年底,他随剧团到晋东南敌后游击区工作。在艰苦、险恶的环境里,他在作战之余,绘制了许多八路军战士英勇战斗的宣传画和连环画,刊登在油印的《鲁艺画报》上。回到延安后,他被调到鲁艺美术工厂工作。1942年又调到部队艺术学校任美术系副主任兼教员。抗战胜利后,他随部队北上到哈尔滨,在《东北画报社》任秘书。1948年被调到东北电影制片厂任制片处秘书兼美工科科长。
  他钻研业务,对创作认真负责。平日里搜集艺术品成癖,这给他的学习和美术设计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长影工作的20年里,他先后担任过《光芒万丈》(1949),《在前进的道路上》(1950),《结婚》(1953),《董存瑞》(1955),《心连心》(1958),《铁道卫士》、《空印盒》(1960),《自有后来人》(1963),《英雄儿女》(1964),《哈尔滨之夏》(1966)等10多部影片的美术设计工作。
  徐渭美术设计的特点是朴素、庄重,结构严谨,真实性强。他有部队生活的经历,熟悉战争环境,在《董存瑞》、《英雄儿女》等影片的美术设计中,无论是对战斗环境的设计,还是对战争气氛的渲染,都搞得逼真,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效果。
  1969年2月26日,徐渭因脑溢血突发病逝于长春,终年55岁。
  王春泉
  (1913—1969)
  王春泉,著名电影摄影师。原名王士元,1913年生于上海。幼时家境不佳,无力读完中学。1931年,经人介绍到上海天一公司当摄影练习生。第二年,随摄影师沈勇石入艺华影业公司任第一助理。后来又给著名摄影师吴蔚云当助理。1935年冬,吴蔚云离开上海,公司决定由王春泉接着拍完吴蔚云没有完成的《花烛之夜》,这是王春泉独立拍片的开始。接着,他又拍摄了《百宝图》、《喜临门》、《弹性女儿》等影片。1937年底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他拍摄了《三笑》、《秦香莲》、《化身姑娘》、《啼笑姻缘》等一些迎合小市民趣味的“时装片”;也拍摄了个别比较严肃的反映现时生活的《女子公寓》等影片。1941年12月,日军占领上海,王春泉不愿为日伪工作,与友人办了个小小的干电池厂维持生计,直到抗战胜利。
  1946年冬,王春泉到香港,在良友影业公司任摄影师,1948年夏入永华影业公司。这期间,他拍摄了吴祖光导演的《山河泪》,但被国民党电影审查机关改得面目全非。为此,他感到在香港同样没有出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回到解放后的北平。随即,又奔赴东北解放区,参加了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基地——东北电影制片厂。
  从1950到1966年,他先后拍摄了《钢铁战士》、《荣誉属于谁》(1950),《葡萄熟了的时候》(1952),《草原上的人们》(1953),《无穷的潜力》(1954),《怒海轻骑》(1955),《新局长到来之前》、《不拘小节的人》(1956),《民兵的儿子》、《她爱上了故乡》(1958),《金玉姬》、《五朵金花》(1959),《还魂记》(1960),《达吉和她的父亲》(1961),《墙头马上》(1963),《景颇姑娘》(1965),《天天向上》(1966)等近20部艺术影片,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61年,他被任命为长影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和总摄影师。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王春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摄影艺术风格。构图优美、光影柔和、色彩丰富、层次细腻是他摄影风格的主要特点。他拍摄的《五朵金花》、《景颇姑娘》等片,充分发挥了彩色片的特长,讲究画面构图,多角度、多层次地把边疆风光拍得绚丽多彩,清新优美。无论是水光潋滟、百花盛开的蝴蝶泉,还是树木葱笼、青翠欲滴的景颇山,都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极大的美的享受。
  王春泉于1969年10月8日,因病在长春逝世,终年56岁。
  张翚
  (1918—1972)
  张翚,电影摄影师。又名张羽军。1918年12月21日出生,辽宁省辽阳市人。他从小喜爱绘画。1937年春到照相馆当学徒,后又与人合伙开照相馆,自己担任照相师。1941年10月,他到伪满“新京”(长春)投考“满映”养成所,被录取为第3期学员,毕业后留在“满映”工作。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他加入东北电影公司。1946年4月东北电影公司北迁时,他因爱人怀孕留在长春。1948年长春解放后,他参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宣传部搞电报工作。1949年4月调东影任摄影师。他先后拍摄了《怒海轻骑》、《秦香莲》(1955),《未完成的喜剧》(1957),《患难之交》(1958),《达吉和她的父亲》(1961),《冰山上的来客》、《朝阳沟》(1963),《白山新歌》(1965)等10多部影片。
  1972年2月9日晚,他突遇车祸不幸身亡,终年54岁。
  雷铿
  (1917—1973)
  雷铿,电影导演。原名贾绍谊,山西省太原市人,1917年9月28日生于一个职员家庭。中学毕业后,1935年秋考入太原西北剧社当演员,后曾在军队、地方供职。1939年12月,在晋西事变中参加革命工作,到鲁迅艺术学校任戏剧教员。1940年秋至1943年在晋西北决死第二纵队任宣传队艺术指导员、副队长。194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10月调抗大文工团工作,随团转东北后,任戏剧队长、副团长。1947年秋调四十七军(十纵队)任宣传队长、文工团长。1950年秋调任中南军区第四野战军政治部文工团一团任政治委员。1952年4月文工团编入中南部队艺术剧院,任艺术指导科科长、歌剧团艺术指导。1954年调中央军委总政文工团歌剧队任艺术指导。1955年2月调长春电影制片厂任副导演,1965年9月任导演。
  雷铿独立执导的影片有《列兵邓志高》、《服务员》(1958),《流水欢歌》(1959),《大家庭主妇》(1960)和艺术性纪录片《为革命做生意》(1966)等。
  1973年1月31日,因病在长春逝世,终年56岁。
  温亚奎
  (1927—1973)
  温亚奎,电影特技设计师。又名温振宇。辽宁省辽阳市东园村人。1927年1月15日出生于一个封建大家庭里。读完中学后,1944年进入“满映”特殊技术科做线画员。1945年到长春自强小学教书。1946年11月,考入长白师范学院劳作图画专修科学习,并随校迁往北平。1949年2月北平解放后,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学习。11月毕业,分配到东影,历任字幕组技术员,特技车间副美术设计师,科教片室动画设计等职。1956年,因工作表现突出获得“立功”奖励。
  1973年7月23日,他因患癌症病故,终年46岁。
  张禹田
  (1919—1974)
  张禹田,电影作曲家。吉林省长春市人。1919年10月11日出生于一个职员家庭。青年时在长春读中学,1933年到1937年在伪满“燕乐传习所”(后改为“满洲国乐社”)学习民族音乐。1939年开始工作,先在伪满音乐院国乐部教授国乐,后在广播电台做音乐工作。1949年3月在兴山参加东北电影制片厂,先担任乐团民乐队长,1958年后担任专业作曲。他对民族音乐有较高的修养,专长演奏琵琶、箫,也能演奏古筝。1954年和1955年,他以琵琶演奏家和民乐指导的身份,先后两次随中国艺术团出访民主德国、法国和苏联等国家,演奏的琵琶曲受到国际友人的好评。在电影作曲方面,他曾为十多部不同剧种的戏曲艺术片配制音乐,包括创作片头序曲、中间曲,给戏曲音乐配器。这些影片有:京剧《传枪记》、《红管家》和《好媳妇》,评剧《三勘蝴蝶梦》、《东风第一枝》、《花为媒》,豫剧《朝阳沟》,吕剧《借年》、《李二嫂改嫁》,山西上党梆子《三关排宴》,赣剧(弋阳腔)《还魂记》,吉剧《白山新歌》。
  1974年10月12日,因病在长春逝世,终年55岁。
  蔡振亚
  (1917—1975)
  蔡振亚,电影导演。曾用名蔡若昕,1917年12月12日生于江苏省吴县一个地主家庭。在上海读高中后,1936年9月起在杭州等地从事盐务工作。1946年9月在台湾盐务局任助理员。1947年10月在吴江县田赋粮食管理处任科员、代科长。1948年9月失业,1950年6月自荐来东影,先后任场记、副导演、导演。
  蔡振亚执导的影片有《三勘蝴蝶梦》(1959),《暑假的礼物》(1961),《柳毅传书》(1962),《墙头马上》(1963),《红管家》、《好媳妇》(1964)和《传枪记》(1965)。其中除《暑假的礼物》是故事片以外,其余都是戏曲艺术片。蔡振亚能够很好地研究原剧的特点,利用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突出人物,突出主题,因此他拍摄的戏曲艺术片艺术质量都较原剧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三勘蝴蝶梦》(评剧)、《柳毅传书》(越剧)和《墙头马上》(京剧),被公认为优秀戏曲艺术片,受到观众的喜爱。
  1975年6月24日,他因患癌症在苏州逝世,终年58岁。
  王健华
  (1924—1976)
  王健华,电影演员。又名王喜凤,女,1924年9月6日出生在山东省馆陶县南拐渠村的一个中农家庭。9岁时在本村上小学,14岁时因抗战爆发而失学。在人民群众高涨的爱国热情的激励下,她于1939年7月参加冀南三分区群众剧团当演员。1940年3月随剧团到晋东南鲁迅艺术学校学习。1941年5月到冀南三分区八旅先锋剧团做演员。194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6月到冀南军区联合宣传队做宣传员,翌年4月在开荒生产运动中,被冀南军区评为三等劳动模范。是年5月,她随剧团到冀鲁豫党校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8月到冀鲁豫平原剧社(后改为二纵平原剧社)任分队长。1947年调入二野三兵团十军文工团任戏剧队长。1950年3月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先在人事科工作,5月转入演员科做演员,10月被保送到北京电影学校学习2年,1957年8月回厂继续担任演员工作。
  她从事演员工作几十年,先后参加了《老先生》、《白毛女》等20余部话剧及歌剧的演出。参加过《土地》(1954),《夏天的故事》(1955),《黎明河边》、《红孩子》、《患难之交》(1958),《黄河飞渡》、《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康庄大道》(1959),《大家庭主妇》、《烽火列车》(1960),《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两家人》(1963),《路考》、《三进山城》(1965),《战洪图》、《艳阳天》(1973)等多部影片的拍摄工作,她的表演朴实真挚,为广大观众塑造了许多性格各异的、慈祥的老大妈形象。其中,《黎明河边》中的小陈妈,《康庄大道》中的十奶奶,《红孩子》中的虎崽奶奶,《三进山城》中的田大娘,《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的孔大妈,都给观众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1969年,她和长影许多艺术工作者一道被下放到浑江市六道沟公社上乱三队插队落户。1972年抽调回厂。1976年5月10日,因癌症病故,终年52岁。
  吕班
  (1913—1976)
  吕班,著名电影导演。原名郝恩星,山西省榆次县人。1913年3月24日出生。他家境贫困,当过杂役、学徒和矿工。1929年到北平自谋生路。1930年考入北平联华电影演员养成所,学习表演、化妆和导演,由此踏上了艺术活动的道路。结业后,他留在联华影业公司北平分厂当场记,参加了《故宫春怨》的拍摄。不久该厂停业,他到山西加入太原西北影业公司任剧务。
  1936年,吕班到了上海,投入左翼文化运动。先参加业余剧人协会,参加演出了《大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都会的一角》等戏剧。1937年,他进入上海“明星”二厂当临时演员,在《十字街头》中饰大学生阿唐。之后,又在上海新华影业公司参加了《青春进行曲》的拍摄。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参加了上海救亡演剧三队,沿京沪线北上,深入民众演出《我们的故乡》、《东北之家》、《放下你的鞭子》等剧,积极从事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1938年8月抵达武汉,又由武汉奔赴延安。先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到抗大总校文工团任艺术指导。1942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实验剧团团长。后又被派到一二九师任宣传队副队长。1946年至1948年,他先后担任晋鲁豫军区艺术科科长和太行边府北方大学艺术学院秘书等职。
  1948年8月,他奉调到东北电影制片厂工作,并参加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的拍摄。在影片中成功地扮演了厂长一角。此后,他担任过《无形的战线》的副导演。1950年他被借调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和伊明一起导演《吕梁英雄》,1951年又与史东山联合执导《新儿女英雄传》。1952年回到东影,先后独立执导了《六号门》(1953)和《英雄司机》(1954)两部影片。影片《六号门》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3等奖。
  吕班的性格开朗而幽默,对喜剧电影感兴趣。1954年参加了喜剧电影研究小组,并先后导演了《新局长到来之前》、《不拘小节的人》(1956)、《未完成的喜剧》(1957)等讽刺喜剧片。寓讽刺于夸张之中,鞭挞了社会上的一些陋习,对探索现实喜剧电影风格做了大胆尝试。
  1957年,吕班被错划为“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停止了艺术创作活动。“文化大革命”中,他因私下揭了江青的老底,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受到残酷迫害,于1976年10月14日病逝,终年63岁。
  1979年2月26日,吕班的错案得到纠正,恢复了党籍和名誉。
  田烈
  (1913—1976)
  田烈,著名电影演员。原名田树炎,山东省肥城县人。1913年2月1日出生。田烈幼时不喜读书,却爱好京戏和胡琴到了入迷的程度。1928年,他瞒着家里偷偷考取了山东民众剧场,在那里学了半年舞台表演、化妆和京戏、胡琴等。1929年,民众剧场扩建为山东省立实验剧院,田烈成为正式演员。1930年,他在北平参加晦鸣剧社。1931年加入上海集美歌舞剧社当演员。1933年秋又回到济南,加入重建的晦鸣剧社,并随剧社到南京、上海等地演出。在上海,他曾加入狮吼剧社等左翼进步戏剧组织,参加了一些进步剧目的演出,还参加了《街头巷尾》、《生死同心》、《新旧时代》等影片的拍摄工作。
  “七•七”事变后,他在上海参加了话剧《保卫芦沟桥》的演出。在人民群众爱国热情的鼓舞下,报名参加了上海救亡演剧二队。1937年12月随演剧队到重庆,自编自导自演了《东北的烽火》。后来又到成都,参加了《雷雨》、《日出》、《阿Q正传》等话剧的演出。1939年秋,他应金山邀请,到香港加入中国救亡剧团,演出了一些抗日剧目。1940年1月回到重庆,在中国电影制片厂当演员,兼任剧务和场务工作,参加拍摄了《白云故乡》(1940)、《日本间谍》(1943)等影片。此外,他还兼任中国万岁剧团的演员,参加演出了《国家至上》、《虎符》等话剧。1947年,他回到北平,在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三厂当演员,参加拍摄了《满庭芳》、《碧血千秋》等影片。1949年北平解放后,他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当演员,1955年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在北影和长影工作期间,他曾在《新儿女英雄传》等20多部影片中扮演过重要角色。
  田烈是个以扮演反面角色著称的演员,他扮演的汉奸申耀宗(《新儿女英雄传》1950)、土匪萧五(《神秘的旅伴》1955)、匪首老和尚(《古刹钟声》1958)等角色,都逼真传神,各具特色,把人物的奸诈狡猾、阴险毒辣、凶狠残暴等性格表演得恰到好处,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6年11月,田烈因病去世,终年63岁。
  殷秀岑
  (1911—1979)
  殷秀岑,著名喜剧电影演员。天津市人,1911年6月13日生。幼年在学校读书时,就对戏剧发生兴趣,时常参加文艺活动。1930年考入北平联华电影人材养成所,学习后,分配到联华影业公司北平分厂当演员,与白杨、王滨、刘莉影等合演了该厂处女作《故宫新怨》,由此初登银幕。随后调到联华影业公司上海一厂,同时参加了未名剧社和狮吼剧社等文艺团体的新剧活动,在《钦差大臣》和《大雷雨》中扮演滑稽角色。从1931年开始参加拍片,在《迷途的羔羊》、《狂欢之夜》、《无愁君子》、《联华交响曲》、《三人行》、《小五义》、《王老五》和《天作之合》等影片中扮演各种角色。他与韩兰根搭档,一胖一瘦,表演滑稽,令人发笑,在当时引起影坛注目。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以后,他参加了话剧《保卫芦沟桥》的演出。在上海“孤岛”时期,先后在“新华”、“中联”和“中华”等影业公司当演员。参加拍摄了《乞丐千金》、《生死恨》、《家》、《儿女英雄传》、《武则天》、《中国三剑客》、《王先生做寿》、《中国白雪公主》、《木兰从军》、《一夜皇后》、《乡下大姑娘》、《恭喜发财》和《三笑》等几十部影片,在片中扮演了众多角色。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参加了《从军记》、《马路英雄》、《异想天开》和《女贼》等影片的拍摄。同时参加上海华光影片公司和香港永华公司的《山河泪》、《碧血红颜》和《九死一生》的演出。全国解放初期,他组织大喜话剧团(后改为金鸡话剧团)任团长,从事舞台喜剧表演,在汉口和长沙等地演出。他还担任广西宜山地委文工团副团长、宜山地区文化馆艺术指导,对活跃当地文化生活起了积极作用。1952年他参加中央军委总政评剧团,后又调到中国评剧团工作,与新凤霞一起参加了《刘巧儿》的演出,扮演巧儿父亲一角。1954年5月调长春电影制片厂做演员,在《不拘小节的人》、《未完成的喜剧》和《满意不满意》中扮演主要角色。还参加话剧《刘巧儿》、《升官图》的演出,并在《没落之家》等数十部译制片中担任配音工作。
  1979年3月3日因病逝世,终年68岁。
  刘国权
  (1914—1979)
  刘国权,著名电影导演。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1914年9月13日生在一个医生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931年毕业于沈阳南满中学堂。“九•一八”事变后辍学。1931年10月至1932年底,先后在呼伦县公署和海拉尔邮政局当雇员和职员。这期间,他积极投身到抗日救国的浪潮之中,先参加了抗日军事后援会,后来做抗日护路军司令部的翻译工作,并随军退却到苏联的西伯利亚。1932年原军事后援会改为抗日归国团,他随团回到北平,参加了北平反帝大同盟的地下组织。抗日归国团被遣散后,他于1933年到上海,考入沪光影剧演员学校学习,参加了《艺术家的本色》、《怒吼吧,中国》的演出。1934年3月回到沦陷的故乡,在海拉尔市政筹备处任秘书兼日文翻译。后曾入伪满大同学院学习,不久因故辍学回到海拉尔。1940年11月到“满映”当助理导演,从此进入电影界。1942年,首次导演短片《黑痣美人》,1943年,又导演了影片《碧血艳影》。
  1943年11月,曾经从事过抗日活动的刘国权,迫于形势离开“满映”,携家眷逃到山东济南市。在那里与周刍、林默予等人组织大陆剧团,排演了舞台剧《秋海棠》、《雷雨》、《原野》等。1944年,他到北平加入华北电影公司任导演,拍摄了反封建题材的影片《梦难成》。1946年12月,他到“中电三厂”任新闻片剪接和导演,导演了《白山黑水血溅红》等片。
  1949年北平解放后,他参加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同年10月调到东北电影制片厂任导演。从1950年起,他担任译制片导演,在人员少、条件差的情况下,他兢兢业业地工作,先后导演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夏伯阳》、《难忘的1919年》等20多部译制片,为建国后的译制片工作做出了贡献。
  1955年,他调任故事片导演,先后导演了《打金枝》(1955),《花木兰》、《关不住》(1956,与张辛实联合),《借年》、《李二嫂改嫁》(1957),《火焰驹》(1958,与张辛实联合),《黄河飞渡》(1959),《涧水东流》(1961),《三关排宴》(1962),《女跳水队员》(1964),《青松岭》(1965,1973年与姜树森联合重拍)等十多部传统戏曲影片和现实题材的影片。
  刘国权是我国文学艺术界第3次代表大会代表,长春市第5、6、7届人民代表。“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打成“反动艺术权威”,横遭迫害,身心受到摧残。1979年8月31日病逝,终年65岁。
  周文斌
  (1907—1981)
  周文斌,电影演员。江苏省无锡市人,1907年11月22日生于一个工人家庭,幼年在北京读书,18岁到上海谋生,在英商荣丰洋行、上海小卖店、闸北火柴厂、江阴烟叶局、上海老白渡大板轮码头仓库等做过收帐员、售货员、收发员。1937年考入上海新华制片厂演员训练班,当了演员。1945年在华北从事话剧活动,1947年到上海中国电影制片厂二厂做演员,不久转入香港永华电影公司,1951年到上海大光明二厂做特邀演员。1951年12月到汉口中南军区部队艺术剧院话剧队做演员。1953年3月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
  周文斌到东影后,先担任翻译片配音,参加译制影片数十部,他的略带沙哑的声音,成为塑造个性人物的特征,为观众所熟悉。
  1956年参加拍摄故事片,先后在《怒海轻骑》、《马》(1956),《边寨烽火》(1957),《党的女儿》(1958),《钢珠飞车》、《试航》、《冰上姐妹》、《海上神鹰》(1959),《铁道卫士》(1960),《冬梅》(1961),《甲午风云》(1962),《英雄儿女》、《景颇姑娘》(1964)中扮演各种角色。他扮演的《甲午风云》中的方伯谦,《英雄儿女》中的王复标,《景颇姑娘》中的勒乱,较好地塑造了人物个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970年6月20日退休回上海定居,1981年2月22日因病逝世。终年74岁。
  包桂芳
  (1932—1981)
  包桂芳,花腔女高音歌唱家。黑龙江省海伦县人,1932年农历正月28日生。生父姓朱,在她出生刚六个月时,父母因传染病同时故去,兄妹三人成为孤儿。姐姐被送到乡下做了童养媳,哥哥和她由姑母收养,被带到齐齐哈尔市。姑母婆家姓包,她改为包姓。在齐齐哈尔读小学,1948年春参加齐齐哈尔市文工团。
  她从小酷爱音乐,天生一腔美妙声音。她到文工团后,参加过歌剧《复仇》的演出。1949年9月,她随文工团调到东北电影制片厂,在乐团从事声乐演唱工作。
  1953年底,她去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1959年被保送到保加利亚索非亚音乐学院深造。1961年她在维也纳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节,还到过芬兰、匈牙利等地,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组织的活动。
  1961年,她学成回国,先在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任教,这期间先后在北京、天津、青岛等地举办过独唱音乐会。1963年调回长影乐团,在长春举办过多场个人独唱音乐会,还到大庆、哈尔滨和沈阳等地演出。她的演唱深受听众欢迎。
  粉碎“四人帮”后,她致力于培养音乐新人,在中共吉林省委有关领导同志关怀支持下,成立了包桂芳教学小组,她带病坚持教学,培养了一批学员,1981年4月27日,因手术感染病逝,终年49岁。
  董萍
  (1920—1982)
  董萍,电影美术师。1920年7月出生于上海。1937年考入上海新华艺术学校专学绘画,1940年毕业后到上海国华影业公司任美术助理。1942年,上海几家电影公司合并,成立中华联合制片股份有限公司,他在该厂从事美术设计工作。1947年进入上海国泰影业公司,不久又到上海大同影业公司做美术师。在此期间,他先后担任了《天涯歌女》、《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蝴蝶梦》、《柳浪闻莺》、《哑妻》、《欢天喜地》、《梨园英烈》(又名《二百五小传》)等近20部影片的美术设计工作。
  1950年6月,他奔赴东北,参加东北电影制片厂,从此开始了他新的电影艺术生涯。在长影工作期间,他先后担任了《高歌猛进》(1950),《打金枝》(1955),《虎穴追踪》、《妈妈要我出嫁》(1956),《地下尖兵》(1957),《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流水欢歌》(1959),《红管家》(1962),《好媳妇》(1964),《传枪记》(1965),《黄河少年》(1975),《冤家路宽》(1981)等十几部影片的美术设计工作。
  董萍工作勤恳,艺术上精益求精,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他参加拍摄的多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影片,为此,他注意深入生活,观察了解农村的深刻变化。他设计的影片,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我国农村的新面貌、新气象,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产生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1982年1月20日,他因病去世,终年62岁。
  韩兰根
  (1909—1982)
  韩兰根,著名喜剧电影演员。上海人。1909年3月29日生于一个工人家庭。学生时代就对戏剧产生浓厚兴趣。因家境贫寒,中学没有念完便辍学谋生。15岁时到上海一家面粉交易所和黄金交易所当小职员。16岁时进入电影界,在上海黄埔影片公司从事摄影和剧务工作,翌年转做演员,在《豆腐西施》中扮演角色。1930年8月,他进入上海联华影业公司,参加了一些进步影片的拍摄,曾在《野玫瑰》中饰报贩,在《渔光曲》中饰小猴子,在《大路》中饰工人韩小六子,在《无愁君子》中饰穷人老韩,还在《王老五》中扮演搬运工人。在这些性格不同、身份各异的人物形象里,闪烁出韩兰根的艺术光彩。特别是在《渔光曲》中扮演的小猴子,表演自然,深深拨动了观众的心弦,他因此获得“瘦猴”的绰号。
  1942年后,他与胖子殷秀岑搭档,参加了《从军梦》、《海上英雄》、《有求必应》等一批滑稽影片的拍摄。
  解放以后,他一度到苏州新苏话剧团从事话剧活动。1957年调长春电影制片厂做演员,与殷秀岑搭档,参加拍摄了《未完成的喜剧》(1957),并参加话剧《升官图》的演出。粉碎“四人帮”后,他退休回沪,曾出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第4届代表大会。1980年被选为上海徐汇区政协委员。
  1982年1月2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73岁。
  方为策
  (1919—1982)
  方为策,电影摄影师。1919年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1932年2月,因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国民党逮捕,出狱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投身学生爱国运动。1938年底,他考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雕塑系,1941年毕业后,进入重庆“中国艺术剧社”做舞台美术工作。1947年,他到清华影片公司做摄影助理,从师于老一辈摄影家杨霁明等人。从1949年起,他先后在北影、新影和长影担任摄影师工作,共拍摄了《人民新旅大》(1949)、《全国中学生运动会》(1973)等十多部新闻纪录片和《画中人》(1958)、《换了人间》(1959)、《满意不满意》(1963)、《向阳院的故事》(1974)、《蝶恋花》(1978)、《排球之花》(1979)等十余部戏曲艺术片和故事片。
  在摄影艺术实践中,他注意广泛学习,博采众家之长。他拍摄的影片,用光讲究,描绘细腻,影调和谐统一。他拍摄的《蝶恋花》、《画中人》等影片都很有特色,表现出了较高的摄影技巧。
  1982年3月,他在重病之中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24日,他与世长辞,终年63岁。
  尹志
  (1930—1982)
  尹志,电影摄影师。1930年6月出生,原籍河北省定兴县。1948年2月入齐齐哈尔市二中师范训练班学习,6月经学校推荐,考入东影3期训练班。结业后被分配到东影做摄影助理、副摄影工作。他工作积极肯干,业务上刻苦钻研,1955年,被保送到北京电影学院进修两年,回厂后开始独立拍片。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参加了《光芒万丈》(1949),《钢铁战士》(1950),《水库上的歌声》、《徐秋影案件》(1958),《长空雄鹰》(1976)等几十部影片的拍摄工作。1960年,他和摄影师郭镇铤联合拍摄的故事片《刘三姐》,充分利用有利环境,多角度、多层次地表现了婀娜多姿的桂林山水,荣获了第2届“百花奖”最佳摄影奖。
  1982年11月,他因患肺癌离职休养,同年12月4日病故,终年52岁。
  岳林
  (1919—1983)
  岳林,厂党委书记。原名岳来宾,曾用名岳子林。山东省潍县人。1919年9月7日生于一个手工业者的家庭,幼年在本地读书,1936年11月在济南参加革命青年组织“民先”领导的革命工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1月到达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队、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文工团学习和工作。1941年11月12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4月在延安完全小学工作。1946年2月到张家口铁路小学任教。1946年7月来东北,先在哈尔滨市委工作,不久转到哈尔滨市电报电话局任副政委、副局长。1947年12月,到牡丹江省宝清县参加土改。1948年3月土改结束后,到吉林市接收电报电话局。1948年5月任辽北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1949年2月调任长春市邮电管理局副局长。1952年6月任吉林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1952年11月到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习。1954年4月学习结束后留校任副校长。1955年11月调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任副部长、部长。1962年10月调长春电影制片厂任党委书记。
  岳林从抗日战争时期起长期从事党的宣传工作和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担任长影党委书记以后,工作兢兢业业,作风平易近人,遇事能同别人商量,善于循循诱导,表现出坚强的党性和群众观点,为此赢得了艺术家们及全厂职工的尊敬。60年代前半期,他带领全厂职工,克服不利因素,使长影创作生产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迫害,多次被批斗、毒打。粉碎“四人帮”后,1980年3月重新担任长影党委书记,不久被病魔夺去了生命,1983年4月10日,他因心脏病逝世,终年64岁。
  张辛实
  (1916—1984)
  张辛实,电影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吉林分会副主席。原名张英华,吉林省辽源市人。1916年农历12月28日出生。他家境富裕,青年时期在吉林市读书。“九•一八”事变后加入东北抗日青年大同盟。1933年考入沈阳市英国人办的教会学校文会书院学习,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5年10月东渡日本自费留学,考入日本大学艺术科映画系攻读电影剧作专业。其间,他与同学一起创办了文学月刊《影艺之友》,并与人合写了话剧《曙》在刊物上发表。1938年冬回国,1939年入“满映”任文艺科脚本员(编剧),创作有话剧《春秋》、《深谷狼声》、《遥远的风沙》及长篇小说《荒火》等,还编辑出版了一套《新现实文艺丛书》,成为沦陷时期东北文坛上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1944年5月,他因编导《遥远的风沙》被日伪以“思想犯”的罪名逮捕入狱,1945年4月获释。“八•一五”日本投降后,他参加发起组织了东北作家联盟,任组织委员。此间,他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刘健民、赵东黎,积极参与了同国民党争夺原“满映”的斗争。1945年9月上旬,他受中共地下党组织委派,出面组织了 “东北电影工作者联盟”,成功地从日本人手里接收了“满映”厂,团结进步职工挫败了反动派破坏、收买的阴谋,保护了厂房和机器设备。同年10月1日,东北电影公司成立,张辛实当选为总经理。
  1946年4月14日,我党正式接收东北电影公司后,张辛实被任命为副总经理。1946年10月1日,东北电影公司改名为东北电影制片厂,张辛实被任命为副厂长。在风云变幻,政治斗争错综复杂的年代里,他坚定地跟着共产党,为我国东北电影基地的建设做出了贡献。1950年1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3年,他一度调文化部工作。1954年5月回长影后,他主动要求离开领导岗位,改做导演工作。先担任了《猛河的黎明》的制片主任。1956年,与刘国权联合导演了戏曲片《花木兰》、故事片《关不住》。1958年再度与刘国权合作,导演了戏曲片《火焰驹》。1959年,他独立执导戏曲片《窦娥冤》,以严谨明快的节奏和烘托、渲染的手法表现了窦娥的反抗精神,受到观众的好评。同年,他还导演了故事片《锡城的故事》。1960年导演了故事片《羌笛颂》。“文化大革命”中,他和其他艺术家一样,未能幸免于难,直到粉碎“四人帮”后,才又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创作。1977年,他与薛彦东联合导演了《风云岛》。1979年和1982年又分别导演了《祭红》和《他们并不陌生》。在拍这几部戏时,他不顾年事已高,和摄制组一起跋山涉水,早起晚睡,表现出可贵的创作精神。
  1982年,他担任了中国电影家协会吉林分会副主席的领导职务。1984年9月6日病逝,终年69岁。
  王玉茹
  (1911—1984)
  王玉茹,电影特技摄影师。浙江省嵊县人。1911年10月14日出生于一个小商人家庭。高小毕业后失学。1931年4月经同乡人介绍入上海明星电影公司做练习生,学习摄影技术。1938年,他到上海金星影业公司任摄影师,三年后转入伪“华影”。1946至1948年,他又先后在“中电”和大同电影厂任摄影师。这期间,他先后参加了《十字街头》、《白云塔》、《终身大事》、《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等20余部影片的拍摄工作。1950年,他到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电化教育所做摄影工作。在这里,他拍摄了《预防白喉》、《麻疹》等多部科教影片。1954年,他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任特技摄影师,参加了《怒海轻骑》(1955),《上甘岭》(1956),《寂静的山林》、《母女教师》(1957),《画中人》(1958),《甲午风云》(1962)等十多部影片的拍摄工作,为我国电影特技摄影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79年3月,他退离了工作岗位,1984年10月9日,患脑血栓病逝,终年73岁。
  张望
  (1918—1985)
  张望,副厂长。河南商城人。1918年12月19日生于一个职员家庭。幼时在本地读书,1937年秋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从事戏剧工作。先后担任安徽省青年剧团副团长,新四军北江指挥部抗敌剧团副团长,新四军二师抗敌剧团团长,新四军七师大江剧团团长,新四军军部文工团团长,新四军政治部文艺科科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华东军区兼山东军区文工团团长,随部队转战山东解放区。全国解放后,历任上海市文管会戏剧室主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副导演、艺术处处长。1956年调长春电影制片厂任副厂长,主管艺术工作,并兼任演员剧团团长。还担任吉林省第3届文联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吉林分会第1届主席、第2届理事等职务。
  张望同志从事艺术工作40多年,为发展党的戏剧电影事业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他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人正直忠厚,群众关系密切,作风正派,受到人们尊敬。
  “文化大革命”中,他遭受迫害,家庭也遭到极大的不幸。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为张望落实了政策,但不久病魔夺去了他的生命,1985年2月17日在长春逝世,终年67岁。
  艾洪力
  (1925—1986)
  艾洪力,长影演员剧团副团长兼演员。曾用名艾鸿立,1925年3月生于山东省莒南县一个农民家庭。1944年底参加革命工作,在汀水区任助理员。1946年12月入滨海专署文化训练班学习,1947年到山东省人民文工团任团员和戏剧股长。1950年到山东大学艺术系学习。1952年到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做演员和演员组副组长,1953年到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任调度组长和副团长。1955年调长春电影制片厂,先后任党委统战部副部长、演员剧团副团长,1973年以后任摄制组党支部书记。1978年复任演员剧团副团长,1984年5月到调查研究室任调研员。
  艾洪力在担任剧团行政领导的同时,还参加拍摄了一些故事片,曾在《黎明河边》(1956)中扮演参谋长,在《东风》中扮演厂长,在《伤疤的故事》中扮演魏支书,在《山村会计》中扮演田老大,塑造了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
  1986年8月28日,突发脑溢血逝世,终年61岁。
  胡苏
  (1915—1986)
  胡苏,著名电影剧作家。原名谢相箴,浙江省镇海县人。1915年农历10月初三生。幼时在本地读小学和中学。14岁时因家庭经济拮据而辍学,到上海一家商号当学徒。1934年,在宁波一家钱庄当小店员时,与友人自发组织了宁波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并出任理事。这一时期,他还组织了业余时代剧社,任社长。剧社先后排演了《放下你的鞭子》、《回声》等抗日剧目。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同一些青年组成宁波战时流动宣传队,北上奔赴延安。1937年到达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3月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转入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毕业后,任鲁艺教育科长、普通部助教等职。这时,开始从事戏剧创作,写出了独幕剧《好日子》、《买卖》、《冷淡酒》等,在延安演出。1939年6月,调入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戏剧系任教,讲授剧作法等课。1942年冬,调任冀中火线剧社任副社长。这一时期,他创作了《自己的书》(1939)、《三丫头》(1940,又名《妇女进行曲》)、《堤》(1941)和《我们的母亲》(1942,后改名《母亲》)等30多个剧目,成为晋察冀边区有影响的剧作家。抗战胜利后,他担任了冀中容城县委宣传部长。1947年,在饶阳县担任土改工作组组长和区委委员。从1949年春天起,先后担任冀中文协主任、河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长等职,并创作了短篇小说《秧歌》(1948)和中篇小说《周春贵南下》(1949)。1949年7月,他做为河北省代表团团长,出席了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会后,在河北省文代会上,当选为河北省第一任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任。
  1951年,他被调到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任编剧。1956年被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任编辑处长兼编剧。在长影,他先后创作、改编了电影文学剧本《女社长》(1958,与方荧合作)、《红旗谱》(1958,与凌子风等人合作)、《换了人间》(1959,与吴天、王滨合作)、《万木春》(1959,与潘青合作)等。这些剧作在反映新旧社会的生活上,具有一定的深度,受到了观众的好评。这期间,他还创作了话剧《闺女的心》(1953)和《敲钟的人》(1964)。
  1961年秋至1966年8月,胡苏担任了长影副厂长的领导职务。“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扣上“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受到残酷的迫害。粉碎“四人帮”后,他满怀激情,先后创作完成了电影文学剧本《北斗》(1979)和《海风寄语》(1982),并担任了长影党委副书记、长影领导小组副组长。1979年9月,再度出任长影副厂长,此外,还担任了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剧协吉林省分会主席、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和吉林省政协常务委员等职务。
  胡苏的创作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善于运用曲折的情节编织故事,长于人物性格刻画,剧本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抒情色彩。
  1986年11月3日,胡苏因病去世,终年71岁。
  王逸
  (1914—1986)
  王逸,电影导演。曾用名王家绳,1914年2月2日生于南京一个商人兼地主的家庭。1930年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学习西画。1932年在南京中学参加“南剧社”,曾参加演出左明导演的话剧《五奎桥》,这时结识了陈鲤庭、宋之的、瞿白音、舒强、水华、吕复等戏剧界人士。1932年夏入“潮剧社”,并参加南京民众教育馆的“大众剧社”,创作话剧《二升米》,并与吴天、瞿白音、水华等戏剧联盟成员创建了南京分盟。1933年8月,参加左联南京剧社,从事话剧工作。1935年3月在磨风剧社因演出《娜拉》而被逮捕,南京分盟被破坏。1935年6月获释后到南京三条巷小学、小西潮小学任美术教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到上海参加救亡演剧八队,1938年8月转抗敌演剧八队,1940年2月经演剧八队介绍,到国民党第四军“铁血剧团”担任团长。1942年1月入桂林“新中国剧社”,后又参加演剧五队。1943年2月在昆明,参加“华山剧社”、“大鹏剧社”。1945年5月到1945年9月,到美国驻华陆军联络部工作,在广西搜集日军军事情报。1945年11月到1948年10月,在广州、香港“建国剧社”任理事长兼导演。1948年初在香港参加民盟港九支部。1948年10月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导演,不久随东影编导组到电影局,1950年9月至1952年10月任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北京电影学校演员班主任。1952年11月回东影任导演。他导演的影片有《暴风中的雄鹰》(1957),《患难之交》、《新的一课》、《白手起家》(1958),《太阳刚刚出山》(1960)等。
  王逸于1976年9月离休,1986年12月17日因病逝世,终年72岁。
  廖凡
  (1914—1987)
  廖凡,电影工作者。又名廖益铭,廖巽东、廖志心,广东省大埔人。1914年5月17日出生于马来西亚吉隆坡市。1929年毕业于新加坡华侨中学,翌年考入上海暨南大学附中,毕业后回到新加坡从事教育和文艺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回到祖国,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先在广州参加了民众自发组织的“新兴抗敌宣传演剧队”,后来参加了“中国旅行剧团”,为唤起民众积极抗战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抗战胜利后,他由于体弱多病和生活困难,离开大陆到香港影界谋生,在舞台和银幕上,为广大观众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解放前后,他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在港澳等地积极参加进步活动,为祖国做了大量的工作。
  1952年,他离开澳门回到祖国,经组织安排,由文化部分配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从此献身于新中国的电影事业。在长影工作期间,他先担任剧务主任,参加了《小姑贤》(1953),《拾玉镯》、《宇宙锋》(1954),《扑不灭的火焰》、《妈妈要我出嫁》(1956),《花好月圆》、《徐秋影案件》、《三年早知道》(1958),《钢珠飞车》(1959)等十多部影片的拍摄工作,1962年,他担任长春电影制片厂生产办公室副主任,为长影的生产发展做出了贡献。
  1980年4月,他因年事已高退离工作岗位,1987年10月31日,因肺心症病逝,终年73岁。
  贺汝瑜
  (1922—1987)
  贺汝瑜,电影演员。1922年12月19日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幼时家境贫寒,11岁才进校学习,中学毕业后,1943年2月,考入“满映”养成所第3期演员科学习表演,1944年12月毕业,留在“满映”做见习演员,1945年2月转为正式演员。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他加入东北电影公司,后来参加了金山领导的长春电影制片厂。解放后,他先后在北影和长影演员剧团做演员。
  贺汝瑜做了一辈子演员,参加了数十部影片的拍摄工作,几乎没演过一个主要角色。但他甘做扶花的绿叶,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名利,不计戏多戏少,每一个角色都认真对待,很好地完成任务。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形成了自己表演上独特的喜剧风格。1960年,他在影片《刘三姐》中饰莫管家一角,表演自然恢谐,富有个性,受到了专家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贺汝瑜对同志直爽热诚,乐于助人,有较高的群众威信。平常不上戏时,他管理剧团事务性工作,克己奉公,一丝不苟,把工作做得井井有条,成为剧团的“好管家”。1956年,他因工作表现突出受到“立功”奖励。以后,又多次被评为厂先进工作者。1984年4月,他退离工作岗位。1985年12月12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7年11月29日,因脑溢血突发病逝,终年65岁。
  荆杰
  (1927—1987)
  荆杰,电影导演。曾用名荆永贵,辽宁省本溪市人,1927年8月4日生于一个自由职业者的家庭。少年时期在本溪和沈阳读书,1946年3月6日在本溪参加东北文工一团做演员,1948年9月随东北文工一团集体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先担任翻译片演员,1954年曾为13部影片配音。1963年任影片《自有后来人》副导演,此后作为副导演参加拍摄了《兵临城下》(1964)。“文化大革命”后,开始执导拍片,1976年与姜树森联合执导了《山村新人》,1980年与黄延恩联合拍摄了《黄英姑》,1983年又与黄延恩联合拍摄了戏曲艺术片《火焰山》。在拍《火焰山》过程中,他充分调动电影手段,特别是利用特技手段,把影片拍得惊险、神奇,富有观赏性,影片上映后,受到专家和广大观众的好评,荣获1983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和第4届电影金鸡奖最佳特技奖。
  1987年10月31日离休。1987年12月18日,正在河南郑州拍摄电视片时,突发心肌梗塞不幸逝世。终年60岁。
  王家乙
  (1919—1988)
  王家乙,著名电影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吉林分会主席。江苏省南京市人,1919年1月27日出生于地主家庭。1935年高中毕业后,考入上海震旦大学医科,1937年“八•一三”之后,参加了上海救亡演剧八队,掌管灯光。1938年演剧队到了武汉,在周恩来同志的关怀下,王家乙参加了抗敌演剧二队,并于1940年底到延安,分配在鲁迅艺术学院实践剧团做演员,曾在话剧《带枪的人》、《海滨渔夫》里饰角色。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以后,王家乙和同志们一起,走出校门,深入到工农兵中去,学习秧歌等民间文艺。1943年,他参加鲁艺秧歌队演出,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和好评。当时,他在一些秧歌剧里扮演的二流子形象维妙维肖,在陕北颇有名气。1945年,他参加歌剧《白毛女》的演出,成功地扮演了穆仁智一角。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奔赴东北开辟革命根据地,担任东北文工一团艺术科长并兼任演员和导演。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9月,随东北文工一团集体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从此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
  1948年,他参加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的拍摄,在摄制组任支部书记并在影片中饰工人老梁。1949年底,他独立导演了大型纪录片《人民新旅大》。1950—1952年,他连续导演了《高歌猛进》、《鬼话》(短片)、《葡萄熟了的时候》3部影片,质量均不高。他因此3年没有拍片,潜心自学深造,从多方面丰富自己的艺术素养。1956年,他执导戏曲片《蝴蝶杯》,随后,又成功地导演了中法合拍的儿童故事片《风筝》。1958年,他参加编剧并导演了故事片《金玉姬》,使他的导演艺术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1959年,他导演献礼片《五朵金花》,带领摄制组深入云南,边生活,边拍摄,仅用4个月,就创作完成了这部优美抒情的喜剧片。影片构思精巧,镜头运用流畅自然,富有极大的艺术魅力,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该片先后在46个国家放映。1960年在开罗第2届亚非电影节上,王家乙和该片女主演杨丽坤分别荣获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女演员奖。
  1961年,王家乙导演了歌颂劳动人民崇高的人情美和人性美的影片《达吉和她的父亲》,影片上映在文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1965年,他又导演了故事片《景颇姑娘》。“文化大革命”中,他的创作生活被迫中断。1978年后,他又导演了《豹子湾战斗》(1978,与姜树森联合)、《小字辈》(1979,与罗泰联合)、《大小伙子》(1983,任艺术指导)、《相约在凤尾竹下》(1984,任总导演)等片,其中《小字辈》获1979年度优秀影片奖。
  1979年7月28日,他出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副厂长。曾任全国第4届文联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常务理事、影协吉林分会主席。
  1988年11月27日,王家乙病逝于北京,终年69岁。
  白帆
  (1927—1988)
  白帆,电影工作者。曾用名白福伟,满族,1927年12月生于辽宁省金县一个贫农家庭。青少年时期在本县读初中和高中。1946年2月在金县登沙河区参加地方政府工作,曾任村长、文书及秘书等职。1949年1月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第4期干部训练班,同年6月结业,分配到东影工作,先后任资料员、宣传资料科副科长、宣传发行科科长等职。1969年到农村插队落户,1972年8月调回长春电影制片厂任总编室编辑,1987年1月评为二级编辑。
  白帆在担任行政职务的同时,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和担任影片的翻译工作。1954年曾在文学刊物《处女地》上发表小说《吻》,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纯洁的心灵》,1954年同吴代尧合作,翻译了日本影片《不,我们要活下去》,1955年翻译了日本影片《没有太阳的街》,1956年翻译了《正是为了爱》、《这里有泉水》、《战火中的妇女》、《二十四只眼睛》(后三部同吴代尧合译)。1957年翻译了《狼》、《缩影》(同吴代尧合译》,1958年翻译了《蟹工船》及日本纪录片《日本和平歌声》,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白帆在担任编辑期间,扶植了张笑天的电影剧本《雁鸣湖畔》,达理的《无声的雨丝》及《女兵圆舞曲》等,并与张笑天合作,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杨靖宇》,拍成了电视剧。
  1988年12月22日,白帆因病逝世,终年60岁。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长春市志》

本志以长影的历史行程和长春的电影活动为基本线索,上溯下延,记述了长春电影事业的渊源和演变。全书分九章,包括制片生产沿革、体制机构、人员、影片、影片发行放映、设备技术、队伍培训、对外交流、电影刊物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绍柯
相关人物
杨荫萱
相关人物
王静安
相关人物
王瑞麟
相关人物
王震之
相关人物
张国昌
相关人物
王滨
相关人物
侯健夫
相关人物
沙蒙
相关人物
高平
相关人物
唐漠
相关人物
郭镇铤
相关人物
张巨光
相关人物
徐渭
相关人物
王春泉
相关人物
张翚
相关人物
雷铿
相关人物
温亚奎
相关人物
张禹田
相关人物
蔡振亚
相关人物
王健华
相关人物
吕班
相关人物
田烈
相关人物
殷秀岑
相关人物
刘国权
相关人物
周文斌
相关人物
包桂芳
相关人物
董萍
相关人物
韩兰根
相关人物
方为策
相关人物
尹志
相关人物
岳林
相关人物
张辛实
相关人物
王玉茹
相关人物
张望
相关人物
艾洪力
相关人物
胡苏
相关人物
王逸
相关人物
廖凡
相关人物
贺汝瑜
相关人物
荆杰
相关人物
王家乙
相关人物
白帆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