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设备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672
颗粒名称: 第六章 设备技术
分类号: TB85
页数: 29
页码: 196-2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电影设备技术的基本情况。长影生产厂房主体部分,是“满映” 1939年的建筑,配套工程是解放后陆续兴建的。
关键词: 长春市 设备技术 电影

内容

第一节 设 备
  一、房屋设备
  (一)生产用房屋
  长影生产厂房主体部分,是“满映” 1939年的建筑,配套工程是解放后陆续兴建的。
  “满映”摄影棚及办公楼,于1937年设计,设计者是日本东京照相化学研究所增谷麟,仿照德国乌发(UFA)电影制片厂布局定型,由日本清水组承建施工。1937年11月动工,1939年10月竣工,11月1日投入使用。
  “满映”当时的建筑共计21000多平方米,湖西会馆解放后毁坏,素材库、车库都曾进行改建,去掉这些不算,尚存“满映”生产用建筑20277平方米。另有“满映”在1943年购买的伪治安部大臣于琛澂别墅“小白楼”一栋,面积998平方米,总计21275平方米。
  “满映”建筑生产用房详如表16:
  解放后,东影和长影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对原有建筑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主要改造工程有:
  1949年改造了第三、第四录音室,原基础是美工间办公室,一层改造为二层,增加隔音装置,用作译制片录音场所,改造后对生产译制片起到了很大作用。
  1957年改造了洗印间大厅,把原来仅能放3台洗片机的地下室,扩大到可放6台机器,面积由原来的90平方米,扩大到194平方米。安装了从法国进口的DVC复式洗片机,保证了加工彩色片的需要。在改造地下室的同时,又改造了原有的空调设备。
  1958年开始对六个摄影棚进行改造。原摄影棚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使用面积仅360平方米左右。棚内灯光架、吸音材料、暖气设备都比较落后。改造时将原来的弧型墙壁改为平型,将暖气设在地沟里,通过地平面的铁篦子散热,从而将使用面积扩大到500平方米左右。并将原楼顶木制的二、三层井字走廊取消,只保留了三层周围的环行天桥。改造了过去的人工吊灯,人工用木杆搭灯光架的笨重设施。在隔音方面,改造了天棚的隔音板,保证了同期录音的需要和声音质量。棚内原是土地,全部改造成地板,地板粘在沥青上,行走时没有声音。在二棚还修建了凹型水池,可以搭制各种有水的布景,如河流、水池等。倘冬季需要在水中表演,可将水温提高。摄影棚大门也加了隔音层,提高了隔音效果。
  为扩大生产,提高影片质量,长影新建了一些生产设施,规模较大的工程有:
  ①1959年新建了一座大型摄影棚(第七摄影棚)。该棚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相当于两个小棚。摄影棚建筑布局合理,棚外围有为拍摄而配套的各种附属房间,如化妆室、服装室、道具室及办公室等,总面积为4454平方米。
  ②1976年修建了新录音棚。原有录音室建筑面积仅217.5平方米,无法摆大型乐队,限制了音乐录音规模。1949年改造的第三、第四录音室,隔音效果不够理想。新建的录音棚,建筑面积1847平方米,中间是音乐录音室,面积495平方米,两边是台词和音响录音室。三个录音室墙壁都是单独的,隔音效果良好。楼内隔音、吸音装置讲究,场地宽阔,满足了大型乐队录制音乐的需要。
  ③1982年由文化部投资1717万元,新建了大型洗印厂。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2500万米拷贝。
  ④1982年新建了道具楼。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五层,楼内建有各类道具间。新楼投入使用后,改变了过去由于道具库狭小,道具无处存放的状况,适应了生产发展的需要。
  东影和长影新建主要生产用房如表17:
  除上表所列各项建筑外,从1950年到1980年,东影和长影还建筑小型项目暖房、供应仓库、美工工作间等共40项,总计8470.48平方米,从1949年到1982年,东影和长影共建生产用房总计为40158.06平方米。
  (二)生活用房屋
  生活用房屋包括医疗、教育、保育、饮食、洗浴等用房。属于此项用房共有如下各项:
  子弟学校,三层,2405.5平方米,砖木混凝土结构,是日伪统治时期修建,解放后划归长影使用。
  职工食堂,一层,1226平方米,砖木结构,1950年修建。
  剧场,三层,2441平方米,砖木结构,1950年修建。
  卫生所,一层,241平方米,砖木结构,1951年修建。
  保育院,一层,974平方米,砖木结构,1951年修建。
  招待所,四层,3623平方米,砖混凝土结构,1978年修建。
  子弟学校,三层,1500平方米,砖混凝土结构,1973年修建。
  招待所食堂,一层,555平方米,砖混凝土结构,1978年修建。
  新职工食堂,五层,2007平方米,砖混凝土结构,1985年修建。
  以上九项共计14972.5平方米。
  (三)宿舍房屋
  “满映”时期,“满映”人员带家属的多住市内,在“满映”厂区仅建有单身宿舍数栋,这些宿舍用房大多在1946 —1948年被毁。现在留存的“满映”宿舍仅有“满映养成所”用宿舍1栋,二层,898平方米,现为长影乐团办公用房。“满映”独身宿舍4栋,平房,共840平方米。现为长影乐团琴房。两项共计1738平方米。
  为解决职工住房,在建国前后,长春市人民政府将电影厂附近的一些老房划归长影作为宿舍使用。这些房屋包括伪满“满池医院”、“满洲必需品株式会社”、“满洲土木株式会社”用房和“第六官舍”(第六公共住宅区)等一些公共住宅。共有平房79栋,二层小楼27栋,四层楼房1栋,总计107栋,39465平方米。
  随着人员增加,职工宿舍不敷需要。为此,长影从1956年开始修建少量职工宿舍。当年建成第8宿舍1栋,建筑面积1978.83平方米,使用面积976平方米。1958年建筑了第9宿舍3栋,建筑面积883.02平方米。1959年又修建了第6宿舍2栋,建筑面积550.63平方米。1966年又续建第6宿舍4栋,建筑面积527.06平方米。1956—1966年,长影总共修建职工宿舍3939.54平方米。
  70年代长影修建职工宿舍有所增加。从1973年到1975年,修建第4宿舍三层二居室宿舍8栋,总建筑面积8863.4平方米。1978年又在第4宿舍及和光胡同修建三层二居室及三居室(9户)宿舍5栋,总建筑面积5577.71平方米。这些宿舍房屋的建成,使长影住房的紧张情况初步得到一些缓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长影的创作生产连年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加快了修建职工住宅的速度。1979年到1981年共建四、五层二居室宿舍5栋,五层三居室宿舍2栋,四层五居室高级知识分子楼1栋,总建筑面积18328平方米。1982年到1985年,长影又建筑四、五、六层的二居室、二居室半和三居室的宿舍9栋,总建筑面积23747.9平方米。这些房屋建成投入使用,使长影职工住房情况得到较大改善。
  二、机器设备
  长影的电影专业机器设备,最初(1945—1949)是接收“满映”的设备。这些设备是30年代中期美国、法国和日本制造的,在当时较为先进。50年代初,东影首先在录音和洗印方面开始引进苏联电影专业设备,使“满映”留下来的设备最早得到补充。60年代及70年代前半期,长影在摄影、录音、洗印方面引进美国、丹麦、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的先进电影专业设备,使长影的电影专业设备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70年代后半期及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长影在摄影、录音、洗印、特技方面更多地引进美国、英国、法国、瑞士、丹麦等国家的电影专业设备,使长影的电影专业设备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更新,基本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作为进口设备的补充,长影在摄影、录音、洗印等方面,每个时期都购置了一些国产专业设备。在照明、剪接等方面一直以国产设备为主。国产电影专业设备在生产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第二节 技 术
  一、摄影技术
  (一)摄影设备的发展
  1937年,“满映”成立初期,电影正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虽然已经完成了从无声向有声的过渡,但摄影设备技术状况比较落后。“满映”当时只有一批中、小型摄影机,这批摄影机只配备有单镜头,相对孔径很小,都是内部暗盒装置,采取手摇驱动拍摄,速度不稳定,噪声大。这种摄影机,通过胶片目视取景,现场拍摄很不方便,也不能进行同期录音。
  “满映”建立初期,仅有利用宽城子火车站旧机车库改装成的简易摄影棚一座,面积较小,棚内又无隔音设备,也无固定灯光装置,条件很差。所以当时影片很少在棚内拍摄。
  1939年底,“满映”新厂房建成。新厂区内部,建有中型摄影棚6座。比较现代化。每个棚的建筑面积为600平方米,规格为20米×30米。棚内墙壁及天棚装有吸音材料。棚的上部架有灯光天桥,地面为三合土捣固。摄影棚内部,三面装有固定式天幕背景片供绘景之用,棚内有热风装置,供冬季取暖之需。摄影棚的残响时间为0.8秒左右,适合同期录音需要。
  由于新建摄影棚的投产,为同期录音拍摄影片创造了条件。此后,故事片多在新棚内进行拍摄。
  为配合同期录音影片的需要,“满映”从1940年开始,补充了一批大型摄影机。其中,捷克造的“西尼风”大型摄影机配有防音罩,外部暗盒,容片量为1000呎,便于同期录音使用。这批摄影机属于技术换代产品,配备交流电机驱动装置,可以保证24格/秒的恒定速度。由于摄影机频率精度大大提高,为同期录音摄影创造了先决条件,对现场拍摄的音、画同步起到了保证作用。这批摄影机的投入使用,结束了手摇摄影机拍电影的历史,标志着电影技术的一大进步。
  1948年10月,东影拍摄的第一部故事影片《桥》,就是采用同期录音工艺拍摄的影片。
  (二)电影由黑白片向彩色片的过渡
  长影从1956年起,开始引进美国“米曲尔”BNC型和NNC型摄影设备。
  这些摄影机把过去通过胶片目视取景改为不通过胶片旁侧直接取景,为拍摄彩色片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957年,长影第一部彩色故事影片《边寨烽火》摄制完成。长影从此开始了彩色影片的生产。
  1958年,长影开始正式使用国产摄影设备进行影片生产。其中,“上海”中型反光叶子板摄影机的补充,为彩色片的拍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为了解决摄影器材配套的问题,这一时期,长影研制生产了一大批摄影专用移动道轨和摄影移动车,增强了摄影的辅助手段。
  (三)新品种电影的开发
  伴随着世界上电影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长影从1958年起,开始拍摄宽银幕电影,长影的第一部宽银幕影片是同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合拍的《风从东方来》。
  这种宽银幕电影是以“西尼玛斯柯普”命名的一种变形法宽银幕系统。影片画幅宽高比为2.35:1(普通画幅为1.37:1),是一种采用加装变形摄影镜头拍摄,加装变形放映镜头放映而获得宽银幕影像的一个电影新品种。此后,长影采用这种系统拍摄了《创业》、《希望》、《济南战役》等一批宽银幕影片,填补了长影宽银幕电影的空白。
  为了进一步开发新品种电影,1976年,长影第一部遮幅法宽银幕电影《新航线》摄制完成(未发行)。
  这种宽银幕电影是在摄影时改变片窗的宽高比例(画幅规格由标准的1.37:1改成为1.66:1),放映时改换短焦镜头放映,以获得宽银幕效果的一种近期发展起来的宽银幕系统。由于这种宽银幕电影具有投资较少、拍摄方便、放映简便等特点,很快便被推广开来,成为一种发展很快的宽银幕系统,并逐步取代了变形法宽银幕系统。
  1987年,长影的又一新品种电影——立体电影开发成功。同年,第一部立体影片《湖心岛之谜》摄制完成。
  长影采用的是单机立体偏光工艺,拍摄时采用一台摄影机,用偏转分光的办法,将一幅画面一分为二地拍摄记录到胶片上去。成为一组上下排列的“立体偶”画面。放映时,也是采用单机偏转分光放映的方法,在银幕上呈现立体影像。这种新工艺是继双机偏光立体电影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立体电影新工艺,它具有投资省、效果好等优点,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一种新工艺立体电影。
  二、录音技术
  (一)光学录音时期
  “满映”建立初期,采用的是光学录音工艺。主要录音设备是“东宝”和“光音”光学录音机,没有正规的录音棚,工作条件很差。
  “满映”新厂建成后,启用两个录音棚,其中,台词录音棚的容积为3.5米×7米×10米(兼作放映室);音乐、混合录音棚为9米×11米×17米。
  东影在兴山时期,改建一个简易台词录音棚,供后期配音使用。当时的录音设备都是接收“满映”的陈旧机器,勉强应付生产使用。
  1949年,东影搬回长春,改建了第三、第四两个台词录音棚,第三录音棚容积为6米×9米×16米,第四录音棚容积为6米×7米×14米,两个录音棚的混响时间均为0.6秒。这两个录音棚投产后,不仅缓解了录音场所不足的矛盾,对提高影片的声音质量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50年,对原有音乐、混合录音棚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改造。此次改建,针对原有录音棚存在的缺陷,拆除了棚内的刨花板,改成多层胶合板的弧形墙壁,从而改善了棚内的声响扩散条件,使棚内混响时间达到0.9秒,提高了音乐录音的质量。
  1951年,引进苏制录音设备器材一批,采用双倍推晃式声带,大大提高了录音技术指标。由于携带式光学录音机的引进,外景也开始部份采用同期录音工艺。
  为了适应译制片的工作特点,1951年自行研制了放映循环盘,提高了翻译片对口形、录台词、录音响的工作效率。
  1952年,淘汰一批陈旧的混录设备,引进了一套苏制混合录音设备,该设备可一次混合8条声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录音质量。
  (二)光学录音向磁性录音的过渡
  为跟上磁性录音的发展潮流,1953年,长影引进苏制35毫米磁性录音机,开始了磁性录音的试验工作。开始阶段将6.25毫米磁带粘贴在35毫米片基之上,用以进行台词的初次录音。然后再转成35毫米光底,最后用光学声带进行混合。采用此种方法,降低了光学声底的作废率,对提高影片的声音质量也有明显的好处。
  1956年,为了解决光学声底洗印加工质量损失问题,自行研制了“声音失真测试仪”,用以录制交叉调幅的声迹。测试声底经洗印后产生漫延的程度,据此决定底、正片的洗片加工密度,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光学声带的声音失真,提高了光学录音的质量。
  1957年,为了加速录音磁性化的进程,自行研究将苏制光学录音机改装成为磁性录音机,实现了用35毫米磁带直接录制台词的新工艺。
  1957年,引进美国RP205A和HP330B电声测试仪器,提高了录音设备的技术测试工作。
  同年,还引进西德“纽曼” U 47型电容话筒一批,装备了录音车间。
  1958年,自制一批以“长春牌”命名的35毫米磁带录音机,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为录音磁性化创造了条件。
  1960年,制成大型移动话筒架一批,改善了现场同期录音的条件。
  1962年,引进一批丹麦电声仪器,进一步加强了电声仪器的测试手段,在保证录音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1964年,将混录工作室的光学还音机全部改为磁性还音机。至此,长影的录音工序全部实现了磁性化。
  (三)磁性录音由单轨录音向多轨录音方向发展
  1970年,在拍“样板戏”电影时,为了调整各声部的层次,提高唱腔的质量,改造了两台单声轨录音机为双声轨录音机,开始了多轨录音的实践。
  1974年,引进西德“西门子”混合录音设备一套,这套设备具有7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大大改善了混录条件。
  鉴于老录音棚陈旧落后,技术指标低下,1976年,长影新建一组新录音棚。包括:大型音乐录音棚一座,容积为9米×18米×27.5米。台词录音棚两个,容积为6米×9米×16米。此外还包括两个整备室和三个放映室。这组新棚1977年建成投产后,对提高音乐录音、台词录音及音响录音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7年,为充实音乐录音的调音设备,购进国产12路调音台一套,与“西门子”三声轨录音机配合,开始采用三声轨音乐录音的新工艺,向多声轨录音方向又前进一步。
  1978年,购进国产三声轨录音机一套,装备了转录室,使转录室也实现了三声轨转录工艺,完成了系列配套工作。
  新音乐录音棚投产后,为进一步推行多轨音乐录音工艺,引进美国ADM1600型16路输入,4路输出调音台一套和西德AKGBX20型混响器一套,使音乐录音设备走向现代化。
  1981年,为提高台词录音工作效率,引进一套美国MTE型循环录音放映设备,这套由微机控制、快速倒片、同步联锁的新设备的引进,进一步改善了后期配音工作。
  1983年,对“西门子”混录设备进行了技术革新,使“乐、效、话”磁底混录工艺和“乐、效”素材磁底混录工艺,由过去的两次分别进行混录,改为一次混录完成。从而节省了混录时间。
  为进一步开拓多轨录音的领域,1985年,引进一套英国AMEK36路输入、24路输出电脑缩混调音台和一套日本“小谷” 24声轨录音机。由于这套新设备的增加,长影首次实现了多路、多声轨的音乐录音,大大提高了音乐录音的质量。
  三、洗印技术
  (一)暗房手工操作洗片阶段
  “满映”建立初期,洗印车间是利用民房改建的,内部设备十分简陋,是典型的手工作坊。洗片暗房内部设有木制洗片槽及干燥气架,洗片员在暗房内操作,全凭经验决定冲洗条件。胶片冲洗加工质量忽高忽低,作废率很大。
  印片设备有老式“贝尔浩”连继式印片机,采用机器印片工艺,质量比较稳定。
  “满映”新厂,内部建有中型洗印车间一座。仍采用暗房手工操作洗片工艺,此时,印片设备有所增加,除了有加工35毫米的印片机外,还增加了 16毫米的印片设备。
  东影在兴山时期,利用“满映”的洗印设备,在兴山建立了一个简易的洗印车间,采用原工艺进行影片洗印。
  东影迁回长春后,初期阶段仍采用手工洗片,目测配光,机械印片工艺。
  1952年,东影洗印车间进行第一次技术改造,自制一台35毫米洗片机,开挖地下室,开辟了药液循环室,建成了配药室及管道输送系统,第一次实现了机械洗片,从而结束了传统的手工洗片的历史。
  (二)推行感光测定,Y控制洗片和以化学分析方法控制药液性能的科学洗片方法
  伴随机械洗片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改善洗印加工条件,提高洗印技术水平,引进苏制感光仪和民主德国制密度计,开始推行感光测定、γ控制洗片加工的新工艺,使洗片工艺向现代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1952年,与开展洗片机械化的同时,引进苏制“乌卡” 35毫米连续印片机、磨片机、接片机等设备,进一步改善了洗印设备配套状况。大批拷贝的技术加工质量也随之提高。
  (三)洗印由黑白拷贝向彩色拷贝的过渡
  50年代初,长影即着手彩色片的加工探索工作。1954年,开始手工试验阶段,从剖析彩色洗片配方开始,探索加工工艺,积累数据。初步取得经验后,1956年正式成立彩色片试验组,开展了生产前的试验工作。1957年,引进法国“迪布里” 40型复式洗片机一台,正式开始用机器冲洗彩色片。当时使用的彩色胶片是“阿克发” G334型和B333型,加工工艺为减色法工艺。
  长影拍摄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边寨烽火》于1957年12月完成出厂,洗印加工质量当时曾受到文化部电影局的好评。
  从《边寨烽火》影片的完成,长影开始进入到彩色片生产的阶段,标志着长影单一生产黑白片历史的终结。
  1962年,为了提高黑白片的洗印加工质量,在改进洗片配方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并自行试验“菲尼冬”新配方取得成功,正式投产使用,显著地提高了黑白片的洗印加工质量。长影生产的《独立大队》、《兵临城下》等影片都是采用新配方冲洗的。洗印加工质量获得了好评。
  为解决从洗片废液中高效回收白银问题,1970年,长影同有关单位协作,研制成一种小型提银机(后命名为“东方红小型提银机”)。该提银机的研制成功,获得了电影界的好评。后由有关部门组织成批生产,在全国电影和照像行业中推广使用。
  长影长期以来,一直采用自来水冲洗胶片,由于自来水水质不良,压力过低,不符合彩色片加工的要求。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洗印用水问题,1972年自行筹资,在自来水公司协助下,铺设了一条由战备水源地直通长影的全长为6700米Ø(管径)200毫米的地下输水专用管道。并在厂区内新建一座500立方米的储水池及加压站一处。该水源水质好,水质硬度为5°,常年水温为9°C±2°C,完全符合彩色片加工要求。此项工程投产后,日供水量增加200%以上,保证了洗印车间大幅度提高影片洗印拷贝产量,提高洗印加工质量。
  (四)洗片工艺向全部亮室化过渡
  为了解决洗片亮室化的问题,1973年,长影对洗印车间进行了第二次技术改造。这次技术改造工程,包括改造旧洗片机,增加新洗片机,扩大循环室,改善通风系统。技术改造工程全部完成后,长影的洗印车间全部实现了洗片亮室化,洗印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五)由“减色法”向“加色法”过渡
  长影生产彩色片开始时采用传统的“减色法”旧工艺,由于这种工艺的局限,妨碍了彩色片质量的提高。为了改变这种落后局面,1974年,引进美国“海泽丁”彩色配光机和“贝尔浩” C型加色光印片机,第一次实现了加色法配光——印片新工艺。使彩色片的洗印加工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六)常温低速洗片向高温快速洗片的发展
  根据国际上电影胶片工业发展的情况,70年代初期,高温快速彩色胶片已经问世。为适应“柯达” 5247型彩底加工的需要,1977年,长影按ECN —2工艺要求,把一台国产4401洗片机改装为高温快速洗片机。这台洗片机改装成功后,首次实现了用高温快速洗片新工艺加工彩底、彩中、彩正的系列配套工作。
  1978年,为彻底解决洗印废水问题,长影改建了一座治污楼。新治污楼包括电解提银设备和药液离子交换装置。治污楼投产运行后,长影的白银回收率大幅度上升,首次达到了百公斤/百万米的全国先进水平。此外,每年还可回收大量药品再生重复使用。不但治理了污染,而且还为国家创造了一定的财富。
  1982年,为改善高温快速彩底、彩中的保管条件,新建一座低温胶片库,此库房采用温湿度自动控制装置,进一步改善了胶片的保存条件。
  为了进一步引进新技术,1983年购进美国BHP6124型35/16彩色印片机一套。此种机器为80年代世界最新产品,带湿法印片门,可修复底片划伤,又可进行35毫米和16毫米互换印片,进一步加强了洗印间的印片手段。
  (七)微机开始运用于洗印部门
  随着电子计算机向生产领域的普及应用,长影洗印车间1987年开始使用微机的尝试,首先在感光测定部门着手试验,研究用微机进行感光测定自动记录密度取得成功,并正式运用于生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布景技术
  (一)自然主义搭景方法向分解式布景迈进
  “满映”建厂初期,由于摄影棚设备落后,棚内拍片机会甚少,布景技术没有什么发展。
  “满映”新摄影棚建成后,布景随之增加,当时的搭景方法采用一般建筑模式,在摄影棚现场搭制。搭景材料用木条景板和泥土,占棚时间很长,也不卫生。这种自然主义的搭景工艺一直延续到50年代。
  为了改变落后的搭景方法,1954年,长影首次试验“分解式布景”和“纸浆布景”搭制工艺。分解式布景:即是将一堂布景合理进行分割,在摄影棚外部进行分块预制,然后再运进棚内按图纸拼装起来。这样可减少三分之二的建棚搭景时间,大大提高了摄影棚的利用率。
  为了顺利推行“分解式布景”工艺,采用废旧纸张制成纸浆代替泥土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分解式布景”和“纸浆布景”二者配合使用,相得益彰,使布景技术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长影研制开发的“分解式布景”和“纸浆布景”,当时曾受到文化部和电影局的好评。1954年底,在长影召开了全国电影布景专业会议,进行了推广。
  为了扩大摄影棚使用面积,1955年,对摄影棚进行了第一次技术改造。这次改造工程包括:取消弧形壁,使每个摄影棚的使用面积扩大了 60平方米。铺设了双层木制防腐地板,改善了搭景条件和移动镜头的摄影条件。更换了纸天幕片,改为永久性的布天幕片,便于冲洗,可多次利用。开挖了地沟,将暖气片移入地沟内,既可排水,又可取暖,并有利于观瞻。同时,在两个摄影棚内分别建成方形和凹字形水池各一个,便于搭制水上布景。此项技术改造工程完成后,摄影棚的面貌大为改观,为布景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新的良好的条件。
  (二)塑料布景的开发与推广使用
  长影为改善布景的搭制,在推行“分解式布景”的同时,60年代初,将塑料制品引入搭景领域。首先,研制了塑料热成型机,用以制作瓦片和大块砖片,取代实物砖瓦的使用,进一步改善了搭景条件。
  为了解决棚内人工降雨、降雪问题,又制成了降雨器和下雪机,为创造布景特殊效果增添了新的手段。
  五、特技技术
  (一)常规特技手段的运用
  “满映”时期,在电影特技方面,除了搞点模型特技镜头外,没有其他特技手段。
  1951年至1956年期间,长影补充了美国“贝尔浩”高速摄影机和捷克“埃塔”特技合成摄影机,初步改善了特技摄影设备的落后状况,电影特技技术开始有了较快的发展。50年代的特技方法,主要是模型摄影、高速摄影、叠印摄影、绘画合成摄影等技法,都属于常规特技手段,特技镜头在影片中的比例也很小。长影第一部故事片《桥》首次采用模型实景合成的特技镜头取得成功,之后,《平原游击队》、《董存瑞》等影片,在利用特技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二)新特技方法的开展与推广
  1955年,长影首次采用银幕合成特技方法的《怒海轻骑》影片拍摄了银幕合成镜头,从此打破了传统的特技方法,将现代科技手段引入特技领域,并逐步推广。
  1973年,长影建成红外线合成银幕一座,规格为160m2、434250w功率,添补了红外线特技合成的空白。
  1974年,为装备特技部门,引进新技术,购进美国RP2101型空间成像万能光学技巧印片机、捷克TK —4型特技合成摄影机等一批设备,从而,大大改善了特技工作条件。
  1976年,长影研制一种新型特技合成摄影装置——“幕前放映合成摄影设备”。同时建成玻璃珠银幕一座。两者配合,进行玻璃珠银幕合成,取代了普通银幕合成工艺,使银幕合成技术向前跨进了一步。
  1983年,长影拍摄的戏曲故事片《火焰山》,有100多个特技镜头。在这部影片中,除运用了常规的特技方法外,又运用了倒拍、空中飞人、多次曝光合成、红外线合成、“枯力马斯克”合成等多种手段。其中,“铁扇公主三劈悟空”的特技镜头就是采用“枯力马斯克”的技法完成的,取得了优异的效果。为此,该片荣获第4届金鸡奖最佳特技奖。
  1984年,长影研制的特技电子遥控飞机、舰艇模型通过电影局技术鉴定,并获得1984年度文化部科技成果4等奖。
  1986年,一种国际上近年推出的特技蓝银幕合成工艺在长影试验成功,经故事片《山村新人》组试用,效果良好。
  六、照明技术
  (一)第一代照明灯具
  “满映”建厂初期,电力照明设施条件很差。“满映”新厂建成后,情况有所改善。专门建有一座2250KVA的变电所,3300V输入/110V输出,电影照明采用低压l10V供电。全厂拍戏用的照明灯具计有:10KW迴光灯,3KW迴光灯、2KW迴光灯、5KW聚光灯、750W聚光灯、2KW散光灯数百台,都是日本产品。
  东影时期,仍使用这些灯具进行影片生产。
  (二)电力设备的改进和照明灯具的发展
  1952年,为了解决拍片大光源(日光色温)灯具的需要。引进苏制150A炭精灯和一批大功率聚光灯具,装备了照明电力车间。
  为了解决棚内炭精灯电源问题,1955年,长影建成直流发电室,配备一台75KW直流发电机组,投入生产使用。
  1956年,为改善外景拍摄条件,引进捷克产100KW柴油直流移动发电车。从此,结束了外景长期以来依赖反光板辅助照明的历史。
  1956年,长影仿制一批150A炭精灯投入生产使用,缓解了炭精灯不足的矛盾。
  1957年,长影将市电进户电源升压为6600V,此项工程包括改造变电室,更换部分电缆,调整摄影棚变压器组。使照明电力设备面貌大为改观。
  50年代末,长影的照明灯具开始了技术更新,逐步用国产灯具代替了国外进口的灯具。
  (三)“活动幻灯”的发展使用
  1962年,长影拍摄戏曲片《柳毅传书》时,为了解决水下龙宫的特殊效果,首次试验活动幻灯背景。这种特制幻灯,前部加装一个活动景片装置,用电机驱动,可以模拟各种自然活动景物,造成一种逼真的艺术效果。继《柳》片之后,又曾在《战洪图》、《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蝶恋花》等影片中多次使用,均收到良好效果。
  (四)照明灯光架的技术改造
  长影摄影棚以前没有固定灯光架,每次都是布景搭好后,再于现场临时搭制灯光架,费工费时,很不安全。为改进这种落后状况,自行设计了金属结构的可移动灯光吊架。这种吊架可上下调节高度,可作360°圆周旋转,根据布景状态,可架设任意角度的灯光板。同时,还在天桥下部安装了0.5吨电动葫芦,作为灯具提升工具,二者配合使用。此项工程完成后,大大改善了照明工作条件,结束了摄影棚内搭设脚手架式灯光板的落后状况。
  (五)新光源灯具运用于影片生产
  1973年,长影开始补充了一种新型轻便照明灯具——镝钬灯,淘汰了笨重的炭精灯,向照明器材轻便化、小型化方向前进了一步。
  1980年,国内500W照明用氙灯研制成功,长影开始采用这种灯具设备。与此同时,500W外景新闻灯也开始在长影投产使用。
  (六)完成第二次电力升压工程
  1976年8月,长影第二次进行电力升压,把电压由6600V升为10000V。为此,长影新建一座大型变电所,新变电所采用先进的双电源进户,联锁操作控制的安全保护装置。设备容量为8000KVA,分设20个回路供电。此次增容使长影设备容量增加了250%以上,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了长远发展用电问题。
  (七)技术革新,科研成果运用于生产
  1978年,由于市电电压波动,无法保证影片正常生产。长影组织研制了一台30KW大功率稳频稳压装置,解决了影片生产的燃眉之急。
  同年,长影在有关单位的协助下,研制成35KVA可控硅整流器,该设备采用三相全控桥式整流,采用双闭环新技术,具有自动稳压作用,可供6台大功率镝钬灯(5KW)同时使用。此设备投产后,取代了原来的75KW直流发电机组。该成果曾获得文化部1979年科技成果三等奖。
  为解决摄影棚灯光自动化问题,长影同吉林工大合作研制“摄影棚大功率灯光群控装置”获得成功。此项装置的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是:①对70回路的照明灯可任意进行预选存贮编组,以进行开闭和调光。②任意预选存贮组数为7个组。③能单存、组开、组清、单清、单开、单闭。④全棚的照明灯由两处操纵:中央控制室由手动直接操纵,现场移动控制站由线编码遥控。⑤集控调光,高度同步,异相灯间在任何开度角由不同步所引起的电压差不大于2伏。⑥同相灯间在任何开度角由不同步引起的电压差不大于1伏。⑦调光可调范围在0~180°全范围线性可调。
  此项科研成果曾获1982年文化部科技成果2等奖。
  这项成果已在长影各摄影棚(特技摄影棚除外)全部安装投产使用,改善了照明工作条件,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长春市志》

本志以长影的历史行程和长春的电影活动为基本线索,上溯下延,记述了长春电影事业的渊源和演变。全书分九章,包括制片生产沿革、体制机构、人员、影片、影片发行放映、设备技术、队伍培训、对外交流、电影刊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