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影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661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影片
分类号: J951
页数: 114
页码: 51-164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40年~1988年“满映”、东北电影公司、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影片发展情况。
关键词: 电影 影片 长春市

内容

第一节 故事片
  一、“满映”的故事片
  (一)初期(1938—1939)
  “满映”从1938年开始拍摄故事片,当年完成8部,1939年完成9部,两年共拍摄故事片17部。
  “国策片”:
  “国策片”是“满映”故事片创作的生命线,他们通过电影这种易于为群众所接受的形式,向东北沦陷区人民宣传“日满亲善”、“一德一心”、“五族协和”及傀儡政权统治下各方面的面貌,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直接为傀儡政权反动统治服务。本期拍摄的《壮志烛天》、《大陆长虹》、《国法无私》、《国境之花》、《田园春光》,就是通过故事情节,美化日伪政权中的军人和警察,鼓吹他们的“勇敢精神”,美化沦陷区农村的面貌,掩盖日伪统治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李香兰主演的几部影片:
  李香兰,日本人,本姓山口,祖籍日本佐贺县,1920年(日本大正九年)2月12日,生于沈阳市东北郊的北烟台(今辽宁省灯塔县)。1938年6月,由于她演唱中国歌曲轰动一时,被“满映”聘为特邀演员。她到“满映”后接连主演了《蜜月快车》、《富贵春梦》、《东游记》、《冤魂复仇》和《铁血慧心》等5部影片。这些影片有的是情节片,有的则是典型的“国策片”,如《东游记》旨在通过对日本的“介绍”,向东北沦陷区人民进行政治宣传,美化日本帝国主义;《铁血慧心》歌颂日伪警察,都带有明显的政治宣传性质。
  娱乐性影片:
  同典型的“国策片”相比较,娱乐性影片虽然没有明显地进行政治宣传,但仍然蕴含着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本期拍摄的《明星的诞生》、《七巧图》、《知心曲》、《慈母泪》、《真假姊妹》和《万里寻母》,属于这类影片。其中除《明星的诞生》是描写招考演员外,其余都是描写市民生活,表现夫妻间、姊妹间和父母子女间的关系的。
  (二)中期(1940—1942)
  1939年11月,“满映”新摄影棚建成并投入使用。生产能力有了提高。同时,甘粕正彦就任“满映”理事长。此期故事片生产有了明显的发展,1940年生产故事片19部,1941年26部,1942年19部,3年共摄制故事片64部,较前两年有了成倍的增长。
  “国策片”:
  “国策片”仍然是“满映”故事片创作的重点。本期拍摄的具有代表性的“国策片”是《黎明曙光》和《黄河》。前者描写日伪政权中的军警联合围剿东北抗日武装力量;后者描写日本侵略军和汪伪皇协军,修复决口的黄河,为日本侵略军及伪军涂脂抹粉,思想极其反动。《爱焰》、《现代日本》、《现代男儿》、《地平线上》、《王属官》、《新生》等影片,也都属于“国策片”。
  表现婚姻和家庭生活的影片:
  由于“国策片”普遭冷落,为占领影片市场,本期娱乐片的数量明显上升。其中,描写婚姻与家庭生活的影片所占比重很大。《如花美眷》、《情海航程》、《篱畔花香》、《谁知她的心》、《她的秘密》、《双姝泪》、《有朋自远方来》、《新婚记》、《天上人间》、《雨暴花残》、《巾帼男儿》、《幻梦曲》、《恨海难填》等都属于这类影片。反映底层人生活的影片:
  在这时期,“满映”也出现了一批反映社会底层人生活的影片。这些影片主要描写穷苦工人、流浪艺人和小手工业者及小商人的生活,表现他们的痛苦遭遇。《风潮》、《艺苑情侣》、《流浪歌女》、《歌女恨》、《患难交响曲》、《满庭芳》、《铁汉》、《王麻子膏药》、《夜未明》等影片,都属于这类影片。
  喜剧和荒唐故事片:
  出于占领影片市场的需要,本期“满映”拍摄了一些喜剧和荒唐故事影片。如《人马平安》、《运转时来》、《明星日记》、《黄金梦》、《镜花水月》、《一顺百顺》、《雁南飞》、《皆大欢喜》等影片,属于喜剧影片。《花瓶探案》、《荒唐英雄》、《青春进行曲》、《胖瘦闹三更》属于荒唐故事片。
  古装片与戏曲片:
  为了同上海片相竞争,“满映”在这时期还拍摄了一些古装片及戏曲片,如描写穷秀才和富家小姐忠贞爱情的《龙争虎斗》(上下集),根据流传于东北的民间故事《王母娘娘》改编的《娘娘庙》,《水浒》故事《花和尚鲁智深》、《豹子头林冲》,带有神秘色彩的古装武侠片《黑脸贼》,取材《聊斋》同名故事的《胭脂》,描写古代魁量国公主智选驸马的幻想故事《璎珞公主》等。
  (三)后期 (1943—1945)
  “满映”的故事片生产,经过初期准备,中期发展,到了后期,走向了逐步衰落的过程。本期共拍摄故事片27部,其中1943年生产12部,1944年11部,1945年只完成4部,还不到前个时期的一半。
  在这时期,“国策片”仍然得到重视,先后拍摄了《大地逢春》、《碧血艳影》、《夜袭风》和《兰花特攻队》等。《大地逢春》是一部美化伪满国军,污蔑八路军的典型政治宣传片。《碧血艳影》是一部美化伪满警察的侦探片。《夜袭风》是一部描写伪满宪兵侦破美国间谍盗窃制造飞机情报的侦破片。《兰花特攻队》描写日本空军偷袭珍珠港的故事。《银翼恋歌》也属于这类影片。
  在这时期,“满映”拍摄了一些表现爱情及家庭生活的影片,如《求婚启事》、《劫后鸳鸯》、《白雪芳踪》、《富贵之家》、《今朝带露归》、《一代婚潮》等。
  “满映”后期继续拍摄了一些古装片,还拍了几部武打片。古装片有取材于《水浒》故事的《燕青与李师师》;有取材于《三国演义》故事的《百花亭》;有描写侠客的《白马剑客》;有描写旧戏艺人辛酸生活的《晚香玉》。武打片有《血溅芙蓉》、《夜半钟声》、《虎狼斗艳》等。
  二、“长制”的故事片
  金山领导的长春电影制片厂(简称“长制”),在长春共摄制了两部故事片。
  《松花江上》(1947年,编导金山,摄影杨霁明,主演张瑞芳、王人路、周凋等):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东北人民的抗日活动。
  《小白龙》(1948年,编剧高梁,导演朱文顺,摄影冯四知,主演张静、李显廷):内容是反映东北义勇军抗日斗争活动的。
  除此以外,“长制”还在北平拍摄了《哈尔滨之夜》(1948年,导演张天赐,摄影陈民魂,主演虞静子、周凋等)。
  三、东影和长影的故事片
  东影在1949年5月摄制完成第一部故事片《桥》,从此揭开新中国电影生产的史页。到1988年底,长影共生产故事片417部。
  (一)生产初期(1949—1950):
  东影在兴山时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生产设施也很不完善。但东影的创作人员却以极大的热情深入生活,创作剧本,在故事片生产刚刚起步时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49年完成故事片6部,1950年完成13部,两年共完成影片19部。
  工业题材影片:
  于敏编剧,王滨导演的《桥》(1949年),是一部工业题材影片,该片通过东北某铁路工厂,克服重重困难,按期制造出修桥所需要的桥座和全部铆钉的动人事迹,反映了工人阶级的创造精神,塑造了梁日升和老侯头两个新中国工人的典型形象和以厂长为代表的革命干部形象。该片上映后,引起强烈反响。《东北日报》发表短评说:《桥》“在中国电影史上,这是第一次以工人阶级为主角”的影片,它标志着“中国电影史上从此开始了新的一页”,“这是一部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编剧于敏,1914年3月生,山东省潍县人。青年时做教师,1938年春到延安,1947年冬到东北电影制片厂任编剧。他深入铁路机车工厂体验生活,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创作出了《桥》的电影文学剧本。1949年又创作出电影文学剧本《赵一曼》。全国解放后,他长期在鞍钢深入生活,创作了《炉火正红》等多部反映工人生活的剧本,是中国著名的电影剧作家和电影评论家。
  革命战争题材影片:
  颜一烟编剧,凌子风、翟强导演的《中华女儿》(1950年),描写了东北抗日联军的八位女战士,为牵制敌人,掩护主力,在敌人密集炮火追击下,退至江边,英勇不屈,最后投江,为革命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事迹。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以胡秀芝、冷云为代表的抗联女战士的光辉形象。苏联功勋艺术家列•瓦尔拉莫夫在《消息报》上发表文章称赞道:“从东北电影制片厂所摄制的《中华女儿》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伟大革命斗争的情景。”苏联著名导演希•格拉西莫夫撰文说:“苏联观众以不倦的注意和兴奋来欣赏这部片子,” “影片中主人翁所表现的甘苦共尝,善于克服一切困难和英勇勇敢的性格,就是为争取人权,为历史的前途而斗争的革命人民典型特征。”
  于敏编剧,沙蒙导演的《赵一曼》(1950年),描写抗联女战士赵一曼深入农村,组织农民武装,参加抗日战争。影片着重表现了赵一曼在革命斗争中的英勇牺牲精神和受伤被俘后的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成功地塑造了共产党员赵一曼的英雄形象。影片放映后,在国内外都受到称赞。印度艺术家们认为“《赵一曼》这部影片对反对侵略战争有伟大贡献,他鼓舞人民反对侵略战争的罪恶。”
  成荫编导的《钢铁战士》(1950年),描写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东北人民解放军排长张志坚、炊事员老王、通讯员小刘等奉命在牛脯山坚持五个昼夜,完成阻击任务,在突围转移时,不幸被俘。他们在严刑拷打面前,坚信革命必胜,毫不动摇,先后壮烈牺牲。《钢铁战士》以其鲜明的思想艺术成就,和对军事斗争的激情及史诗般的风格,赢得了观众的称赞,苏联电影评论家白里亚夫斯基评价这部影片说:“这部影片不论在主题的现实性上或是对主题的艺术处理上,都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真挚朴实的,是接近千百万观众并为他们所理解的作品。”
  农村题材影片:
  水华、王滨、杨润身创作,王滨、水华导演的《白毛女》(1950年),描写的故事情节是:在华北一个偏僻的农村,佃户杨白劳的女儿喜儿和青年农民大春相爱,恶霸地主黄世仁霸占了喜儿,大春投奔了红军。喜儿被奸污后逃出虎口,在深山野林生活了两年,成了 “白毛仙姑”。大春随部队回到家乡,来到深山,找到喜儿,两人团圆,村里清算了恶霸地主黄世仁,穷人报仇伸了冤。影片上映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钟惦棐、王朝闻等著名理论家一致称赞:“《白毛女》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总的说来,电影主题好,故事统一完整,现实性强……它以突出的人物性格与感情,充分表现了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行为,表现了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进行的翻天覆地的革命斗争。”法国电影史家乔治•萨杜尔在他的著作《电影艺术史》中称赞《白毛女》为“动人心弦的现实主义”作品。
  在这时期,陈波儿编剧、许珂导演的《光芒万丈》,王震之编剧、干学伟导演的《内蒙人民的胜利》,刘白羽编剧、翟强导演的《人民的战士》,也达到了较好的艺术水平。
  (二)50年代(1951—1960)
  长影在50年代,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10年共生产故事片109部,戏曲艺术片20部,共计129部。这些影片题材广泛,一大批影片的质量达到了国内较高的水平。
  革命历史题材影片:
  邢野、羽山创作,苏里、武兆堤导演的《平原游击队》(1955年),反映的是华北抗日战争的斗争生活。影片描写了游击队长李向阳,为拖住日军松井部队,保住李庄的公粮,支援山区人民“反扫荡”,神出鬼没地同松井部队周旋,经过一连串的紧张斗争,最后全歼了松井部队。影片真实反映了华北军民进行游击战争的壮丽图景,成功地塑造了游击队长李向阳的英雄形象,并在刻画英雄群像方面取得了成就。影片上映后,受到观众的喜爱,扮演李向阳的演员郭振清,表演真实,风格粗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被人们称为“李向阳”。
  郭振清,1927年8月生,天津人。原为电车工人,1952年初登银幕在吕班导演的《六号门》中饰演工人胡二,扮演李向阳使他一举成名。此后他又在《花好月圆》、《换了人间》、《独立大队》、《英雄儿女》、《济南战役》等影片中饰演主角,是我国受到广大观众喜爱的男演员之一。
  剧中人松井扮演者方化,1924年生于大连,1946年参加金山领导的“长制”,曾在《松花江上》、《小白龙》中饰演配角。全国解放后,参加北影,在《智取华山》中饰国民党旅长。1955年参加《平原游击队》的拍摄。成功地刻画了日寇中队长松井的凶狠狡诈。1956年调长影,参加拍摄《两家人》、《甲午风云》等多部影片。1980年调珠江电影制片厂工作。
  丁洪、赵寰、董晓华编剧,郭维导演的《董存瑞》(1955年),反映了解放战争后期的斗争生活。影片以生动的画面,描写了董存瑞由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成长为真正的战士,在1948年5月解放隆化的战斗中,为铲除敌人的暗堡,打开我军前进通路,毅然手托炸药包,炸开敌人暗堡,光荣牺牲。影片摆脱了流行的公式化概念,“成功地创造了一个真实的、动人的、革命青年战士的典型。在这个人物身上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有文章说,“董存瑞称为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千秋英烈。那么,影片《董存瑞》也可称之为我们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一部不朽之作。”
  导演郭维,1922年10月生于天津,1937年在陕北参加革命,1939年6月到延安,1950年调北影任导演,执导《智取华山》取得成功。1955年调长影,除《董存瑞》外,还执导拍摄了《花好月圆》、《铡美案》等影片。粉碎“四人帮”后调北影工作。是我国著名电影导演之一。
  林杉、沙蒙、曹欣、肖茅共同创作,沙蒙、林杉联合导演的《上甘岭》(1956年),是一部气壮山河的史诗性作品。影片反映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战士在上甘岭同美军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影片以杰出的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八连长张忠发、七连指导员孟德贵、通讯员杨德才、一排长陈德厚和卫生员王兰等一组英雄群像,歌颂了我志愿军战士的崇高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
  林杉编剧,林农导演的《党的女儿》(1958年),描写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江西老根据地严酷的斗争环境里,女共产党员李玉梅率领群众坚持革命斗争的故事,通过李玉梅坚贞不渝的表现,歌颂了共产党员高度自我牺牲精神和无限忠于党的高贵品质,表现了共产党人不可战胜的力量。影片上映后,著名作家茅盾亲自撰文,称赞《党的女儿》是一部好影片。
  编剧林杉,1914年10月生于浙江省慈溪县,1930年6月参加革命活动,1939年到延安。全国解放后,在电影局剧本创作所任编剧,曾将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改编成电影剧本,创作了《刘胡兰》、《上甘岭》(与曹欣等合作)等剧本。此后还参与创作了电影剧本《风从东方来》、《两家人》、《冬梅》等多部剧本。1961年8月任长影副厂长,1979年后调京,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和《大众电影》主编。是我国著名电影剧作家。
  乔羽编剧,苏里导演的《红孩子》(1958年),描写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西苏区红色儿童同敌人斗争的故事,歌颂了红色少年大胆无畏、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成功地塑造了苏保、虎崽、细妹、冬伢子等少年儿童形象。
  王家乙、纪叶编剧,王家乙导演的《金玉姬》(1959年),描写了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生活,塑造了朝鲜族女共产党员金玉姬平凡而崇高的形象。通过她,生动表现了共产党员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英雄品质。
  纪叶,1923年11月生于山西省原平县。1938年4月参加八路军,1942年开始创作,1952年1月调电影局剧本创作所任专业编剧,与郭维等创作了电影剧本《智取华山》,此后独立创作了《妈妈我要出嫁》、《母女教师》,又与王家乙合作创作了《金玉姬》。70年代还创作了《延河战火》。1979年7月任长影副厂长,1983年8月任长影党委书记,1986年10月离休。
  王炎、陆柱国编剧,王炎导演的《战火中的青春》(1959年),以传奇性的情节,轻松愉快的喜剧格调,展示了解放战争中期的战斗生活画面,它以高山、雷振林之间的思想斗争为贯穿动作,表现了两个人物的性格冲突,表现了他们的阶级友爱和真诚团结,成功地塑造了花木兰式的巾帼英雄高山和排长雷振林的革命战士的典型形象,影片以题材新颖、风格清新,受到好评。
  雷振林的扮演者庞学勤,1929年5月生于江苏省滨海县,1944年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52年入北京电影学校表演班学习,1956年调长影工作。曾在《边寨烽火》、《古刹钟声》等片中饰演配角,1959年主演了《战火中的青春》,此后在《独立大队》、《甲午风云》、《花园街五号》中扮演主要角色。曾任长影党委副书记、副厂长。1985年5月到珠海工作。
  农村生活题材影片:
  郭维根据赵树理的小说《三里湾》编导的《花好月圆》(1958年),通过三里湾开渠、扩社两个事件,展现了合作化初期农村各阶级和各种不同类型人物对合作化的思想状态,并通过一系列充满生活情趣的事件,描写了王玉生等三对青年的爱情。影片富有喜剧风格。
  马烽编剧,苏里导演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1959年),描写一群年轻人为改变家乡面貌,以坚毅不拔的精神,开山劈石,引水进村的故事。影片以生动的画面,表现了年轻人的劳动和爱情,充满青春活力,富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趣。影片做为国庆10周年献礼片放映。
  孔淑贞的扮演者金迪,上海人。1953年到东北人民艺术剧院作演员。1957年在《花好月圆》中初登银幕,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一片中饰演孔淑贞,使她蜚声影坛,成为全国二十二大明星之一。1975年调峨眉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导演。
  程士荣创作,刘国权导演的《黄河飞渡》(1959年),通过甘肃省永靖县在黄河上修建160米长大渡槽的事迹,展现了那个时代沸腾的生活图景,表现了人在征服自然中同落后保守思想的斗争。
  少数民族题材影片:
  海默、玛拉沁夫、达木林编剧,徐韬导演的《草原上的人们》(1953年),描写了蒙古族姑娘萨仁格娃和青年桑布的劳动、爱情以及他们对敌特英勇斗争的故事,反映了内蒙人民新的生活风貌。
  林农改编,林农和朱文顺导演的《神秘的旅伴》(1955年),通过我国南方国境线上军民合作,侦破偷运武器的故事,表现了我国国防力量的强大和人民群众的高度政治觉悟,塑造了边防侦察员机智勇敢的形象。
  彭荆风、陈希平编剧,于彦夫导演的《芦笙恋歌》(1957年),是一部反映我国西南边疆拉祜族人民劳动、爱情和对敌斗争的影片,它描写了拉祜族青年坚贞不渝的爱情,展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绮丽风光和美妙的歌舞。
  林予、姚冷、彭荆风编剧,林农导演的《边寨烽火》(1957年),通过人民解放军一个连队帮助景颇族人民开挖水渠的故事,反映了景颇族人民的觉醒,表现了边疆地区的生产建设。
  赵季康、王公浦编剧,王家乙导演的《五朵金花》(1959年),通过阿鹏到苍山脚下寻找情人金花而发生的一连串有趣的喜剧情节,描绘了白族人民新的生活面貌和精神风貌,赞美了社会主义时代青年的新的恋爱观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塑造了阿鹏和金花等许多可爱的人物形象。影片在建国10周年时做为献礼片放映,放映后受到热烈欢迎,一时间里金花成为人民学习的榜样,在云南开展了“千朵金花”、“万朵金花”的生产竞赛活动。影片在国外放映,反响强烈,缅甸朋友称赞说:“片子好极了,整个剧情合情合理,扣人心弦,丝毫也没有作戏的感觉。这是一部非常完美的电影。”影片在香港的都城、快乐两影院放映,“两院观众连绵不绝,特别是快乐戏院,观众更挤得水泄不通,晚上两场座位全告满座。”
  乔羽编剧,苏里导演的《刘三姐》(1960年),通过以刘三姐为代表的壮族劳动人民爱唱山歌和以财主莫怀仁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禁歌作为主要矛盾冲突,表现了刘三姐以山歌为武器,对封建统治阶级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打击。影片成功地塑造了聪明智慧的刘三姐的典型形象。影片把优美的山歌和旖旎的桂林山水溶于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
  导演苏里,1919年生,安徽省当涂县人。1938年4月到延安,是抗大文工团首批团员之一。1949年2月率东北军政大学文工团到东影协助拍片,当年调入东影任演员、副导演。1955年与武兆堤联合导演了《平原游击队》,此后导演了《红孩子》、《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和《刘三姐》等影片多部。1979年7月至1984年5月任长影副厂长,是我国著名电影导演之一。
  工业、儿童、体育题材影片:
  陈明编剧,吕班导演的《六号门》(1952年),描写了码头搬运工人在解放前,遭受严重剥削,生活艰难,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同封建把头进行斗争,获得解放,成为国家的主人的变化过程。反映了受压迫的工人只有彻底推翻封建统治,获得翻身解放,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命运,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救星这一伟大主题。
  林兰编剧,严恭导演的长影第一部儿童片《祖国的花朵》(1955年),描写北京某小学班主任老师和中队长帮助两个有缺点的同学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一群天真可爱、聪颖活泼的儿童形象,反映了新中国儿童在党和国家关怀下的幸福成长。
  导演严恭,1914年1月生,江苏省南京人。解放前在上海从事戏剧电影活动,1949年冬调东影任导演,除执导《祖国的花朵》外,还导演了《罗小林的决心》、《青春的脚步》、《朝霞》、《炉火正红》、《满意不满意》等影片,是我国著名电影导演之一。80年代初调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
  武兆堤、房友良编剧,武兆堤导演的《冰上姐妹》(1959年),以轻松愉快的手法和明朗优美的画面,叙述了3个业余速滑运动员对待事业和爱情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冰上运动员的成长,歌颂了乐于助人、关心集体荣誉的共产主义风格,影片做为国庆10周年献礼片放映,受到观众喜爱。影片在香港放映时,“卖座情形甚佳”,香港各大报刊以大量篇幅介绍了影片的故事和几位年轻的女演员。
  剧中人丁淑萍的扮演者卢桂兰,原是沈阳体育学院学生。导演武兆堤在挑选演员时,邀她担任主角。卢桂兰的表演取得成功,由此成为专业电影演员。60年代拍摄了《特快列车》,70年代拍摄了《女交通员》,80年代初调北影工作。
  惊险样式影片:
  应慈、任桂林、王玉堂编剧,黄粲导演的《虎穴追踪》(1956年),通过我公安人员侦破敌人撤退时留下的一份特务名单,将留在该城的匪特一网打尽的故事,表现了我公安人员的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赵明编剧,朱文顺导演的《寂静的山林》(1957年),描写我侦察员打入敌特内部,经受种种考验,最后机智地“调度”敌人,与我军里应外合,把敌特空投人员全部俘获。
  导演朱文顺,1920年4月生于辽宁省金县,1938年到“满映”作剧务助理和助理导演,1940年开始独立拍片。“八•一五”日本投降后,参加东北电影公司,1946年7月参加金山领导的“长制”。1948年到解放区,1949年3月参加东影。朱文顺导演的影片很多,主要影片有《牧人之子》、《快马加鞭》、《古刹钟声》、《草原晨曲》、《烽火列车》、《南海的早晨》、《沙漠的春天》、《两个小八路》、《济南战役》等。是我国著名电影导演之一。
  刘致祥编剧,武兆堤导演的《地下尖兵》(1957年),描写我地下工作人员为取得国民党一项重要军事情报,同敌人巧妙周旋,最后取得成功的斗争故事。
  讽刺喜剧影片:
  于彦夫改编,吕班导演的《新局长到来之前》(1956年),讽刺一个对群众生活漠不关心,对上级拍马逢迎,借机谋取私利的官僚主义者——总务科长牛大海,揭露了他可鄙的灵魂。
  何迟编剧,吕班导演的《不拘小节的人》(1956年),通过作家李少白一系列不拘小节的行为,讽刺了现实生活中危害公德的不良现象。
  罗太、吕班编剧,吕班导演的《未完成的喜剧》(1957年),通过三个不同的故事,讽刺了官僚主义、吹牛皮、不赡养老人的不良社会现象。
  梁剡、伊粟编剧,王滨导演的《画中人》(1959年),是一部神话片,叙述了一个忠贞而曲折的爱情故事,歌颂了庄哥和巧姐忠贞不渝的爱情和他们的反抗精神,鞭挞了丑恶,表现了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香港报纸评论说:“《画中人》是一首幽美的诗篇,是一幅彩色瑰丽的图画。”
  在这时期拍摄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草原晨曲》,工业题材影片《换了人间》,妇女题材影片《笑逐颜开》,儿童题材影片《朝霞》,以及同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合拍的影片《风从东方来》,都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平。
  1954—1960年,长影拍摄了评剧、吕剧、豫剧、桂剧、汉剧、晋剧、河北梆子、秦腔、蒲剧、滇剧、曲剧、赣剧、蒲仙戏、老调等14个剧种戏曲艺术片20部,其中,评剧《秦香莲》、《刘巧儿》,吕剧《李二嫂改嫁》、蒲剧《窦娥冤》、赣剧《还魂记》、老调《潘杨颂》,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1958年,长影拍摄了反映“大跃进”情况的影片13部,占全年总产量31部的40%。这些影片的剧本大多仓促选定,拍摄多为突击抢拍。这种只求数量、速度,不顾质量的做法,对后来产生了很坏的影响。
  (三)60年代前半期(1961—1965)
  60年代前半期,长影的创作生产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的曲折发展过程,本期共生产故事片34部,戏曲艺术片9部,共计43部。本期长影又拍摄了一批优秀影片。
  革命历史题材影片:
  沈默君(迟雨)、罗静编剧,于彦夫导演的《自有后来人》(1963年),通过李玉和一家三代人传送密电码的故事,反映了东北沦陷区人民反对日寇的斗争,塑造了李玉和、李奶奶、李铁梅祖孙三代感人的形象。
  毛烽、武兆堤编剧,武兆堤导演的《英雄儿女》(1964年),通过志愿军某部政治部主任王文清,在朝鲜前线同失散十几年的女儿王芳相遇和王芳的哥哥王成在敌群中拉开爆破筒英勇牺牲的故事,反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成功地塑造了王文清、王复标、王成、王芳等人物形象。影片处理题材角度新颖,富有人情味,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放映后,受到观众喜爱。
  导演武兆堤,祖籍山西太原,1920年生于美国钢城匹兹堡。1938年开始参加革命文艺活动,1939年到延安。1949年11月调电影局剧本创作所任编剧,改编电影剧本《沙家店粮站》。1955年与苏里联合拍摄了《平原游击队》,此后接连导演了《地下尖兵》、《工地青年》、《冰上姐妹》和《英雄儿女》。粉碎“四人帮”后,调文化部电影局艺术处工作,不久任北影副厂长。是我国著名电影导演之一。
  电影演员刘世龙,安徽省肖县人。1953年到北影作演员,1955年12月调长影,先后在《沙家店粮站》、《董存瑞》、《妈妈要我出嫁》、《草原晨曲》、《鸿雁》、《刘三姐》等影片中扮演主要角色。
  白刃、林农编剧,林农导演的《兵临城下》(1964年),以长春国民党部队起义的真实历史事件为蓝本,描写了我军敌工工作人员的机智勇敢,歌颂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揭示了人民革命必胜的真理。影片从全新的角度,反映了人民解放军在东北解放战争最后阶段的胜利。并突破禁区,着力塑造了国民党高级将领赵崇武的形象。
  陆柱国、王炎编剧,王炎导演的《独立大队》(1964年),描写了一伙从国民党部队叛逃出来的散兵,打着“共产党”的旗号进行所谓“杀富济贫”活动,后来在中国共产党派去的联络员教育、改造下,终于成为革命的部队,塑造了马龙这个从绿林好汉成长为革命战士的人物形象。影片带有传奇色彩。
  导演王炎,1923年5月生于山东烟台。1937年参加革命活动,1947年参加西北电影工学队,1948年5月到东影,担任演员和副导演。1957年导演《寻爱记》,此后导演了《三年早知道》、《战火中的青春》和《独立大队》等影片。“文化大革命”后调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是我国著名电影导演之一。
  少数民族题材影片:
  高缨编剧,王家乙导演的《达吉和她的父亲》(1961年),描写汉族姑娘达吉小时被奴隶主抢走,后被彝族老汉马赫收养,在达吉长大成人时,达吉的生身父亲任秉清为支援水利建设来到达吉所在的山区,发现了亲生女儿。女儿到底应该跟谁?两个父亲如何对待女儿?影片围绕这个核心情节,反映了凉山人民的生活特别是精神世界的重大变化,表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风貌,歌颂彝汉两个民族的团结,赞美了劳动人民的人情美和人性美。影片放映后反响强烈。
  电影演员陈学洁,原是高中学生,她在《达吉和她的父亲》中成功地扮演了汉族姑娘达吉,由此成为人们熟知的女演员。“文化大革命”后,她改任导演,1984年与王家乙等联合拍摄了《相约在凤尾竹下》,1987年与朱文顺联合导演了《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
  杨苏、李鉴尧、王家乙编剧,王家乙导演的《景颇姑娘》(1965年),反映了解放初期景颇山区民主改革的进程,表现了景颇族人民如何摆脱山官统治,发展生产以及景颇族青年一代的成长。
  历史题材影片:
  希依等编剧,林农导演的《甲午风云》(1962年),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中日甲午战争。影片以磅礴的浩然正气,歌颂了甲午战争中广大士兵和爱国军官的英勇斗争精神,无情地揭露了外国侵略者的罪恶行径,鞭挞了惧敌媚外、屈膝投降的清朝统治者。影片洋溢着高度的反帝爱国的热情,成功地塑造了邓世昌鲜明感人的艺术形象。影片放映后,反响强烈,被评价为爱国主义的好教材。
  导演林农,1918年1月生于四川省南充县,1939年8月到延安,在鲁艺实验剧团当演员。1948年参加东影,先当副导演,1953年与谢晋联合执导了《一场风波》,1955年与朱文顺联合拍摄了《神秘的旅伴》。此后接连导演了《边寨烽火》、《党的女儿》、《试航》、《船厂追踪》、《甲午风云》和《兵临城下》。“文化大革命”后还拍摄了《艳阳天》、《金光大道》(上)(与孙羽联合)、《闯王旗》、《大渡河》(与王亚彪联合)等影片,是我国著名的电影导演之一。80年代调北影工作。
  演员浦克,1916年1月生,山东蓬莱人。1938年入“满映”作演员,全国解放后参加北影,1955年调长影。先后在《马兰花开》、《国庆十点钟》、《新局长到来之前》、《寂静的山林》、《地下尖兵》、《徐秋影案件》、《画中人》、《风从东方来》、《英雄儿女》、《甲午风云》等影片中担任角色,饰演了性格各异的许多人物。是观众悉知和喜爱的老演员。
  惊险样式影片:
  白辛编剧,赵心水导演的《冰山上的来客》(1963年),叙述了边防军战士阿米尔和其女友古兰丹姆的命运。解放前,古兰丹姆被匪首热力普买去为奴,并带到国外。解放后,阿米尔参军。敌人派来女特务,冒充古兰丹姆,接近阿米尔,妄图窃取边防军情报。边防军杨排长识破敌特诡计,巧妙安排,将匪徒一网打尽。影片成功地塑造了边防军杨排长和战士阿米尔的形象。影片惊险而又抒情。音乐优美动听。
  电影演员梁音,1926年9月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947年春参加齐齐哈尔铁路剧团,1948年12月调东影作演员。在多部影片中扮演工人、农民、战士和干部。1959年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一片中,成功地扮演了男主角“七十三行”曹茂林。
  喜剧影片:
  费克等编剧,严恭导演的《满意不满意》(1963年),描写一个饭店服务员轻视服务性工作,后在同志们和顾客的帮助下,服务态度发生变化的故事。影片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反映了清除旧的思想影响的艰巨过程,宣扬了社会主义新风尚,歌颂了普通劳动者。影片有喜剧情趣。
  体育题材影片:
  耿耿编剧,刘国权导演的《女跳水队员》(1964年),描写了一群中学生在业余体校跳水教练的指导下,锻炼坚强的毅力和勇敢的意志,在德育、智育、体育上获得全面发展,使人们看到了一代体坛新人的成长及其新的思想风貌。
  在这时期,长影还拍摄了农村题材影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青松岭》;戏曲艺术片《朝阳沟》、《花为媒》、《节振国》、《墙头马上》。
  (四)“文化大革命” 10年(1966—1976)
  长影从“文化大革命”开始到1970年,处于“停产闹革命”局面。1971—1972年奉命拍摄了革命样板戏《沙家浜》和《奇袭白虎团》。1973年恢复故事片生产,到1976年共生产故事片18部,戏曲艺术片2部,加上革命样板戏影片在内,本期共生产影片22部。
  集体创作由张天民执笔,于彦夫导演的《创业》(1974年),以60年代大庆石油会战为题材,以帝国主义封锁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撕毁合同为历史背景,紧紧围绕着是艰苦创业,走自己的路,还是崇洋媚外,跟着人家后面爬行的原则性冲突,生动地表现了中国石油工人敢想敢干,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影片以磅礴的气势,激动人心的画面,浓重的色彩,强烈的节奏,热情歌颂了中国工人阶级大无畏精神,成功地塑造了周挺杉和华程两个英雄形象。影片调子昂扬激越,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影片放映后,引起强烈反响,被称赞为划时代的作品。
  编剧张天民,河南省涿县人,1954年入电影局剧本创作所,1956年调长影任编剧,50年代主要从事诗歌创作,1960年后发表电影文学剧本《鸿雁》、《路考》、《七十三贤人》等8部,1973年开始到大庆深入生活,历时两年,创作了电影剧本《创业》,表现了中国石油工人的志气。粉碎“四人帮”后,又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希望》、《宏图》、《自豪吧,母亲》、《但愿人长久》等,80年代初调北影工作。是我国著名的电影剧作家之一。
  导演于彦夫,1924年2月生,辽宁省丹东人。1942年入“满映”作演员,1945年10月参加东北电影公司。1955年首次执导影片《夏天的故事》,此后导演了《芦笙恋歌》、《徐秋影案件》、《笑逐颜开》、《万木春》、《自有后来人》等。1974年导演《创业》获得成功,受到电影界高度赞誉。80年代导演了《勿忘我》、《十六号病房》、《黄山来的姑娘》(后两部与张圆合作)。是我国著名电影导演之一。
  这时期拍摄的质量较好的故事片,有农村题材影片《艳阳天》,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车轮滚滚》。
  (五)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7—1988)
  在本期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影片题材广泛,反映现实生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影片占有突出的位置。本期拍摄故事片191部,戏曲艺术片13部,共计204部。
  反映现实生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影片:
  谌容编剧,王启民、孙羽导演的《人到中年》(1982年),通过眼科大夫陆文婷,因“超负荷运转”而发生心脏“断裂”的故事情节,提出了应如何对待中年知识分子的社会问题,成功地塑造了任劳任怨、克尽职守的一代新人陆文婷的典型形象。影片有力地说明,中年人是衔接新旧两个时代的桥梁,是除旧布新的社会中坚力量,影片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很高的审美价值。影片放映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有的评论说:《人到中年》“是纯真的,它象一株水仙不着遑然衣履,不标娇娆花色,却放出沁人心脾的幽香,它是宁静的,它用宁静来打动读者,打动观众。”
  
  导演王启民,1921年生,辽宁省复县人。1937年9月入“满映”演员训练所,1945年10月加入东北电影公司,任副总经理。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在北影任摄影师,1953年回东影。他拍摄了《陕北牧歌》、《人往高处走》、《秦香莲》、《芦笙恋歌》、《党的女儿》、《战火中的青春》、《甲午风云》、《兵临城下》、《独立大队》等许多部影片,80年代初改任导演。
  导演孙羽,吉林省扶余县人。1947年参加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底调东影作演员。1961年改学导演,1975年同林农联合导演了《金光大道》(上),翌年独立执导《金光大道》(中),以后又导演了《丫丫》、《花开花落》,并同王启民联合导演了《绿色钱包》。在拍完《人到中年》之后,调珠影工作。
  万捷编剧,张辉导演的《不该发生的故事》(1983年),描写东北农村某生产队,在实行生产责任制划分作业组时,5名党员全部遭到冷落,他们为改变自身形象,用劳动的汗水洗掉了自身的尘污,终于赢得群众信任。影片提出了端正党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说明党有能力、有力量克服自身的缺点,领导群众前进。影片大胆触及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认识教育作用。影片放映后,许多省、市党委宣传、组织部门,为放映影片专门发了通知。《人民日报》等主要报刊,都做了大量的评介。
  导演张辉,河北省乐亭县人。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9月起先后在北影和长影当演员。曾在《董存瑞》、《战火中的青春》、《冰山上的来客》等影片中饰演角色。1974年从事导演工作,拍摄了戏曲片《燕青卖线》,故事片《元帅与士兵》。《不该发生的故事》是他的成功之作。
  史超、李平分编剧,常彦导演的《在被告后面》(1983年),通过中华机械厂厂长李江川在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面前,想顶而又抵制不住,不得不随波逐流的故事情节,反映了这股不正之风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影片放映后,受到评论界的瞩目。
  导演常彦,山东省朝城县人。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底调入东影,1956年到民主德国专修摄影,1959年回国后任摄影师。曾拍摄《再生记》、《雁红岭下》、《长城新曲》等影片。1976年开始尝试导演工作,1979年以导演兼摄影的身份,拍摄了《保密局的枪声》,此后导演了《情天恨海》、《心灵深处》和《在被告后面》等影片。是我国有影响的电影摄影师兼导演。
  李玲修编剧,姜树森、赵实导演的《花园街五号》(1984年),通过一幢楼房的历史,围绕着谁来入主花园街五号这幢象征权力的楼房,展开了改革与争权的激烈斗争。影片反映了改革的现实,称颂了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改革者,批判了思想僵化、不肯选贤任能的保守者,鞭挞了玩弄手段、觊觎权利的阴谋家式的人物。影片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上映后,受到各方面的好评。中央领导同志称赞这部影片“人物刻画得比较深,写工业,写城市经济改革,这是比较好的一部。很有教育意义。”
  编剧李玲修,1959年11月入长影作演员,曾主演《女飞行员》。70年代从事写作,发表报告文学多篇。80年代开始创作电影文学剧本,先后改编了《心灵深处》(与常彦合作)、《赤橙黄绿青蓝紫》和《花园街五号》。
  导演姜树森,黑龙江省肇东县人。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9年调长影任副导演。1973年与刘国权联合导演重拍《青松岭》,1978年与王家乙联合导演《豹子湾的战斗》,此后独立执导了《赣水苍茫》、《残雪》、《赤橙黄绿青蓝紫》和《花园街五号》等。
  描写普通人生活的影片:
  斯民三等编剧,王家乙、罗泰导演的《小字辈》(1979年),描写了公共汽车司机、售票员、交通民警、餐厅服务员、幼儿教师等一群年轻人的日常生活,讴歌了他们的劳动、爱情和为四化建设的创造精神。影片富有喜剧情趣。
  刘子成、王兴东、王浙滨编剧,陈家林导演的《飞来的仙鹤》(1982年),其故事内容是:养鹤人贺凤翥夫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收养了插队的芭蕾舞女演员的一个男孩。10年后,贺家发现孩子的生母在寻找亲生骨肉,为成人之美,便把孩子送还生母。可是孩子过不惯城市生活,想念养父母,终于又回到了养父母的身边。影片通过养子、送子、收子的情节,揭示了人与人的新型关系,赞扬了劳动人民的人情美。
  编剧王兴东、王浙滨,原从事业余文艺创作,1975年入长影任见习编剧,1981年开始发表电影文学剧本《明天回答你》、《白桦林中的哨所》,1982年与刘子成合作创作了《飞来的仙鹤》,此后还创作了《请把信留下》、《奔向银幕的马》、《狼犬历险记》、《鸽子迷的奇遇》、《陆军见习官》和《解放》等。其中很多电影剧本有独特的艺术视角。
  鲁琪、刘畅园编剧,于彦夫导演的《勿忘我》(1982年),通过错划“右派”的中年医生周虹和插队知识青年雯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坎坷经历,展现了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歌颂了他们的心灵美和人情美。
  乔雪竹编剧,于彦夫、张圆导演的《十六号病房》(1983年),通过住在同一病房内的四名知识青年的不同生活阅历、不同处境和对疾病的不同态度,表现了年青一代的觉醒和新的追求。
  刘春桦的扮演者宋晓英,原为吉剧演员,1974年初登银幕,参加拍摄《金光大道》后调长影作演员。她先后在《萨里马柯》、《大河奔流》、《丫丫》、《刑场上的婚礼》等影片中饰演主角。
  彭铭燕、毕昌鉴编剧,于彦夫、张圆导演的《黄山来的姑娘》(1984年),通过安徽农村来的小保姆玲玲在三户不同人家工作的人生际遇,揭示出这位当代年轻姑娘的性格发展和她的美好心灵,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的新型关系。
  导演张圆,河南省汲县人。1949年参加革命,1950年底入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学习表演,1953年到北影作演员,1958年调长影,曾在《祖国的花朵》、《地下尖兵》、《徐秋影案件》、《笑逐颜开》中扮演主角,成为全国二十二大明星之一。1980年与薛彦东联合执导影片《红牡丹》,后同于彦夫联合导演了《十六号病房》和《黄山来的姑娘》。
  属于这类题材的影片,还有《路边吉它队》、《城市假面舞会》、《怪圈》、《嘿,哥儿们》、《陆军见习官》、《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等。
  反映当代工业、农村和部队生活的影片:
  黄世英编剧,广道导演的《男儿要远行》(1987年),描写了80年代海上石油勘探工人艰苦创业,为祖国寻找石油的生活场景。影片没有过多地表现生产过程,而是通过平台长梁正、井队长符坪、轮机长龙大海、地质工程师袁方等人的不同际遇,热情赞美了新时期创业者勇往直前的献身精神。影片把油田开发和人物命运紧紧扣在一起,具有激动人心的力量。评论界认为,在娱乐片大潮占主导时出现这样一部影片,是难能可贵的。
  导演广道,全名广布道尔基,是我国第一位蒙古族电影导演,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人。1947年开始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55年调长影任导演,1957年首次拍片,同朱文顺联合导演了《牧人之子》,此后独立执导了《东风》、《前哨》、《我们是一代人》。“文化大革命”后,又分别与林克、蔡元元联合导演了《暗礁》、《刑场上的婚礼》,独立执导了《客从何来》、《家务清官》、《父女情》、《女模特儿之死》等。李杰编剧,李前宽、肖桂云导演的《田野又是青纱帐》(1986年),通过三棵柳屯修筑公路,农民开饭馆、跑运输等新事物的出现,反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东北嫩江平原农民在改革浪潮中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变化。影片所表现的新老事物的并存,新旧思想的撞击,反映了改革的艰巨性,也显示了历史性改革不可阻挡的力量。
  导演李前宽、肖桂云,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分别于1964年和1965年来长影。肖桂云于1977年先同于彦夫联合导演《希望》,此后独立执导《包公赔情》和《桃李梅》。李前宽先任美术设计,从1982年起两人联合执导,先后拍摄了《佩剑将军》、《甜女》、《黄河之滨》、《逃犯》和《田野又是青纱帐》,1988年又拍摄了《鬼仙沟》。是我国有影响的中年电影导演。
  周振天编剧,华克导演的《蓝鲸紧急出动》(1985年),以80年代我国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为背景,描写我海军某舰艇支队980舰全体指战员秘密远航赤道,经历千辛万苦,保证火箭发射成功,热情讴歌了人民海军的爱国主义热忱。
  导演华克,1960年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来长影任副导演。1979年首拍故事片《谁戴这朵花》,此后导演了《诱捕之后》,1985年拍摄了《蓝鲸紧急出动》,1986—1987年又拍摄了《密令截击》和《山雀儿》。
  革命历史题材及历史题材影片:
  陈立德编剧,李光惠、齐兴家导演的《吉鸿昌》(1979年),以抗日战争为历史背景,以国共两党对待抗日不同态度为矛盾冲突,表现了吉鸿昌生命后期——他生命中最光辉的一段战斗历程,这部影片以传奇性的情节,生动地揭示了吉鸿昌的思想性格和他做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精神境界,影片基调雄浑,悲壮有力,放映后受到各方面的好评。
  导演李光惠,辽宁省昌图县人。1941年入“满映”学习美术,1945年10月加入东北电影公司改任摄影,1948年开始拍摄故事片,先后拍摄了《回到自己队伍中来》、《内蒙人民的胜利》、《平原游击队》、《青春的脚步》、《红孩子》、《炉火正红》、《战洪图》、《奇袭白虎团》等10多部影片。1979年以导演兼摄影师的身份,同齐兴家联合拍摄了《吉鸿昌》。此后还与白德彰联合导演了《自豪吧,母亲》。
  导演齐兴家,辽宁省开原县人。1946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9月入东影任演员、译制片导演。曾译制导演了苏联影片《天职》等10余部。“文化大革命”后任故事片导演,.1979年与李光惠联合执导了《吉鸿昌》。此后还独立导演了《张铁匠的罗曼史》、《大地之子》、《街上流行红裙子》、《解放》等。
  张笑天、石征先编剧,肖桂云、李前宽导演的《佩剑将军》(1982年),以著名的淮海战役为背景,描写了两位特殊的共产党员贺坚和严军,他们以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身份为掩护,长期坚持地下斗争,同敌人巧妙周旋,最后在关键时刻率部起义,从此拉开了淮海战役的序幕。影片着意表现了贺坚、严军等战斗在敌人营垒里的共产党员的崇高品格和牺牲精神。
  编剧张笑天,1961年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1975年创作电影文学剧本《雁鸣湖畔》(与王维臣联合),并调入长影,此后创作了《严峻的历程》(与侍继余、李劼合作)、《春眠不觉晓》、《她从雾中来》,1982年与石征光共同创作了《佩剑将军》。此后他的电影创作一发而不可收,接连有《家务清官》、《远离人群的地方》(与张天民合作)、《十三号地区》、《雷北利号沉没在印度洋》、《末代皇后》、《天鼓》、《最后一个皇妃》等投入拍摄。1985年5月任长影副厂长,主管剧本。是我国高产的电影剧作家。
  刘耕路编剧,陈家林导演的《谭嗣同》(1984年),描写了戊戌变法中,谭嗣同奉诏进京到伏尸菜市口的30多天的活动,展示了当时朝野之间、宫廷之间和官场之间的复杂斗争及各阶层对变法的态度,热情讴歌了谭嗣同等变法志士的爱国献身精神,成功地塑造了谭嗣同、梁启超、康有为等维新派人物形象。光绪皇帝的形象,也富有新意。影片放映后,受到各方面好评。
  导演陈家林,1965年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后到长影作演员。1978年拍摄科教片《鸟岛》,显露艺术才华。1980年拍摄故事片《零公里》。1982年执导《飞来的仙鹤》,引起影坛注意。1984年拍摄《谭嗣同》,在历史片创作上取得新的突破。此后拍摄了电视连续剧《努尔哈赤》、《袁崇焕》,博得全国好评。成为令人瞩目的中年导演。
  陈泽远编剧,王亚彪导演的《李冰》(1984年),描写了战国末期的秦国水利学家李冰,在治理洪水中,同大自然、同华阳侯为代表的地方昏庸官吏及残存在人民头脑中的愚昧迷信思想的斗争,多侧面地塑造了开明郡守、伟大水利专家李冰的典型形象。
  导演王亚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1948年12月入东影作译制片配音演员,参加译制影片多部。50年代任长影艺术秘书,1959年起担任纪录片导演,拍摄了纪录片《欢庆的节日》、《松辽油田》和《吉林新闻》等多部。1976年和1978年分别与王枫和可人联合导演了故事片《长空雄鹰》和《瑶山春》。1981年独立执导《明天回答你》,1984年拍摄了《李冰》。
  描写不同人物命运的影片:
  胡苏编剧,周予导演的
  《北斗》(上)(1979年),通过申长源和谢桂兰两家两代人的苦难遭遇和人生命运的变化,反映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大救星这一重大主题。影片富有鲜明的革命倾向性,又同真实性较好地结合起来。
  导演周予,河北省丰润县人。青年时在部队从事戏剧活动,1955年转业到长影。他先后与赵梦挥、张天民、房友良合作,创作了《绝代名姬杜十娘》、《绣江山》、《宦娘曲》、《七十三贤人》、《路考》等电影文学剧本,并将《绣江山》、《路考》摄制成影片。1979年导演了《北斗》,此后还导演了《杜十娘》、《直奉大战》等影片。
  张弦编剧,常甄华导演的《苦难的心》(1979年),描写了从海外归来的外科医生罗秉真的痛苦而屈辱的命运,真实地再现了灾难年月的历史面貌,严厉鞭挞了野心家式的人物,热情歌颂了老一代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操。
  导演常甄华,山西省长子县人。1938年7月参加革命,长期在部队从事文艺工作。1958年2月调长影任副导演。1960年同赵心水联合执导《鸿雁》,1966年独立导演了《雁洪岭下》。“文化大革命”后拍摄了《苦难的心》。此后还导演了《仇侣》、《归乡》,戏曲片《佘赛花》、《斩花堂》(与贺米生联合)等。
  阎丰乐编剧,薛彦东、张圆导演的《红牡丹》(1980年),描写了旧社会穷苦杂技艺人的生活。王莲幼时被父亲抛弃,后成为马戏红角红牡丹,马戏班主欲霸占红牡丹为妾,幸被好人搭救。原来想霸占红牡丹的竟是其生身之父。影片通过红牡丹的坎坷命运,反映了马戏艺人在旧社会的苦难遭遇。这部影片以紧张的情节和精彩的马术表演,受到观众的喜爱。
  导演薛彦东,1948年底入东影第4期训练班,毕业后作演员。1956年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青春的脚步》,后任场记、副导演。1977年同张辛实联合导演了《风云岛》,1980年同张圆联合执导《红牡丹》,此后还独立导演了《春归红楼》、《流泪的红蜡烛》、《老君寨传奇》、《黑旗特使》等。
  电影演员姜黎黎,1975年入长影演员剧团作演员。1976年在《雁鸣湖畔》中初登银幕,此后主演了《神圣的使命》、《红牡丹》。1982年在《赤橙黄绿青蓝紫》中扮演女配角叶芳,荣获《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
  刘厚明、肖尹宪编剧,孙羽、王启民导演的《绿色钱包》(1981年),描写了失足青年韩小元,在工读学校老校长的耐心教育下,思想上的污垢得到洗涤,终于成长为健康儿童的故事。影片表现了儿童片中很少表现的挽救失足儿童的主题,受到评论界的注意。
  编剧肖尹宪,1964年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到长影任编辑、编剧,参加集体改编《金光大道》,后与孙羽、吕绍廉联合改编《花开花落》和《药》。又与刘杰、于彦夫等合作,创作了电影剧本《飘逝的花头巾》和《中国的“小皇帝”》等。
  惊险、武打样式影片:
  郑荃、金德顺改编,常彦导演的《保密局的枪声》(1979年),描写的故事是:上海解放前夕,党的地下工作者刘啸尘打入国民党军统局上海某站,巧妙隐蔽下来,战胜敌人考验,终于搞到敌人潜伏计划,胜利归来。影片巧妙地运用了悬念手法,在惊险片创作上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谢文礼编剧,孙沙导演的武打片《武当》(1983年),是长影第一部武打片,影片以捻军起义时期为背景,表现了武当派的武林高手同炫耀武力、狂暴肆虐的日本武士的斗争。影片跳出私报家仇的狭隘圈子,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紧密联系起来。
  导演孙沙,1958年考入长影演员剧团作演员。1962年调沈阳军区空政文工团,1969年回长影任场记、副导演,1981年首次执导《第三个被谋杀者》,1983年拍摄《武当》。此后他还导演了《当代风格》、《白雾街凶杀案》、《怪圈》、《橄榄绿屋顶》、《最后一个皇妃》等影片。
  王宗汉、白德彰编剧,白德彰、徐迅行导演的《关东大侠》(1987年),描写东北沦陷时期,居住在吉林东部山区的农民关云天,不堪忍受日寇的残酷压榨,走入绿林,率领带子军同日本侵略军和汉奸高玉臣进行殊死斗争的故事,塑造了关东大侠关云天、二兰子等具有反抗精神的抗日战士的形象。影片表现出的野气、豪气、乡土气,受到观众的称道。
  导演白德彩,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9月随东北青年文工团调入东影。在50— 60年代,曾在《画中人》、《冰上姐妹》、《冰山上的来客》等数部影片中扮演主要角色,1979年在《吉鸿昌》中饰师长。1980年执导《自豪吧,母亲》,开始导演创作。
  导演徐迅行,1957年到长影作演员。70年代曾执导科教片《红麻》(与黄世光合作),1980年开始同白德彰合作,联合导演了《但愿人长久》、《远离人群的地方》、《现代角斗士》和《关东大侠》。
  韩汝诚、徐亚力编剧,高天红导演的《风尘女侠吕四娘》(1988年),描写了历史传说中吕四娘的故事。她为报父仇,杀死了雍正皇帝之后,收养了查嗣良后裔,隐姓埋名,伺机寻找陷害吕查两家的仇人。12年后,在登州同仇敌马龙相遇,展开一场血战。吕四娘历险脱身,归隐深山。影片以复仇的心理情绪推进情节的发展,使人物“动于衷而形于外”,使情与打结合起来。影片上映后受到评论界的好评。
  导演高天红,1960年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来长影任场记、副导演。1976年首次执导《雁鸣湖畔》,此后导演了《玉碎宫倾》、《神奇的土地》、《神丐》和《风尘女侠吕四娘》。
  孙沙编导的《第三个被谋杀者》(1981年);峻禳、华克编剧,华克导演的《诱捕之后》(1982年);毛秉权、张刚编剧,刘文余导演的《五号机要员》(1984年);杜丽鹃、孙沙编剧,孙沙导演的《白雾街凶杀案》(1985年);木耳编剧,李耿导演的《梅山奇案》(1985年),都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平。这时期拍摄的武打片《镖王》、《神丐》、《天下第一剑》、《游侠黑蝴蝶》、《黑旗特使》、《复仇大世界》,也受到观众的欢迎。
  喜剧和戏曲片:
  谭力(执笔)、张英惠、珊珊编剧,李耿、贝聿城导演的《大小夫人》(1988年),通过某市群众艺术馆一套住房分配这个核心事件,描绘了在这个馆工作的大大小小的夫人们的能量和面孔,鞭挞了依仗权势,夫贵妻荣的陈腐陋习。影片中所表现出的“平民意识”,具有反腐败的意义。电影局审查后认为“这是一部较好的又有深刻内涵的轻喜剧片”,上映后受到观众好评。
  导演李耿、贝聿城,1964年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来长影,曾任场记、副导演。1981年两人联合执导《没字的信》,此后两人接连导演了《生活从这里开始》、《三十层楼上》、《土裁缝与洋小姐》、《私奔》和《大小夫人》。1986年李耿还单独导演了《梅山奇案》。
  孙持正编剧,荆杰、黄延恩导演,吉林省京剧团演出的京剧《火焰山》(1983年),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影片的成功之处不只是在思想主题上较原小说有了新的升华——把原来借扇的目的仅仅是为扫除取经路上的障碍,升华到了为解救四方百姓的苦难,更主要的是它在戏曲片电影化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它打破了戏剧建立在虚拟动作基础之上的虚拟空间和虚拟时间,把人物移到了真实的环境中,造成电影新的流动时空,发挥了电影自由表现时空的特长。影片运用了新的特技技巧,为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展示环境、渲染气氛等,做了有力的表现。为我国特技摄影做出了新贡献。
  顾锡东编剧,陆建华、于仲效联合导演,浙江省越剧“小百花”演出团演出的越剧《五女拜寿》(1984年),是一出七场古装家庭伦理剧。通过明朝户部侍郎杨继康一家的荣辱兴衰,写了五个女儿、女婿和亲家、丫环对待这场变迁的种种态度,描绘了一幅封建社会人情世态的风情画。这出戏的最大特点是人物众多,行当齐全,演员大都豆蔻年华,扮相俊美,唱做俱佳。影片发挥了电影自由表现时空的特长,把舞台场景拉开,增加了剧情表现力。还采用了多角度、多层次、多镜位的拍摄,增加了视点,丰富了视觉形象。
  导演陆建华、于仲效,1960年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到长影后先在长春电影学院任教,1962年后,陆建华任场记、副导演,于仲效到吉林省话剧团任导演,1979年调入长影。陆建华导演过《黄河少年》、《延河战火》、《排球之花》、《西子姑娘》。1984年两人联合导演《五女拜寿》,此后还联合导演了《美丽的囚徒》、《难忘的中学时光》和《游侠黑蝴蝶》。
  第二节 纪录片、新闻片
  一、“满映”的纪录片、新闻片
  (一)纪录片
  纪录片是“满映”非常重视的一个片种,是“国策电影”的重要表现手段。纪录片在“满映”成立时称为“文化映画”,1940年12月改称“启民映画”。“满映”的“文化映画”和“启民映画”,主要是指纪录片,同时也包括一些科学教育片和宣传片。“满映”纪录片的题材,在头3年主要是宣扬日本侵略东北的武装力量——关东军和“日满亲善”活动,美化伪满军队,粉饰伪满的面貌及纪录日伪反动头目的活动,鼓吹“日满协和”,向东北沦陷区人民进行奴化教育。
  在纪录日本关东军和“日满亲善”活动方面,拍摄了《关东军》、《黎明的华北》、《战斗的关东军》、《大陆之晓》、《日满一如》等,这些影片意在炫耀日本关东军的武力和侵略中国的“武功”,为日本侵略者大唱赞歌。
  在纪录伪满军队活动方面,拍摄了《西部国境战》、《兴安军凯旋》、《战斗的国军》、《慰劳军人大会》等,为伪满傀儡政权的军队撑腰打气。
  在纪录伪满面貌及日伪反动头目活动方面,拍摄了《发展的国都》、《向北满延伸的国道》、《光辉的乐土》、《光明的大地》、《郑孝胥国葬典礼》、《安钦呼图访问新京》、《秩父宫视察建国大学》、《大谷拓相视察移民地》等,鼓噪伪满的建设“成就”,把殖民地人民的灾难描绘成“光明的乐土”,并宣扬日伪反动统治者的活动。
  “满映”中期3年纪录片的题材有所扩展,除了上述几个主要方面之外,特别加强了对日本的介绍,对伪满建设“成就”及产业的介绍,同时对日伪政权的重大活动、溥仪及其宫廷活动,风物河流、庙宇法事、青年、学校、移民、旅游等,也都有涉及。
  在介绍日本方面,拍摄了《光辉日本》、《日本海的黎明》、《皇纪二千六百年庆记》、《日本产业——制铁篇》、《大东亚共荣圈》、《日本军队与国民》、《日本陆军》等影片,鼓吹日本的先进和武力强大,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张目。
  在介绍伪满建设“成就”方面,拍摄了《满洲建国史》、《满苏国境设定》、《建国十年庆祝歌》、《乐土满洲》、《建设满洲》、《满洲国境确定》等,这些影片掩盖殖民统治真相,鼓吹傀儡政权的“功绩”,欺骗东北民众。
  在介绍伪满产业发展方面,拍摄了《本溪湖的煤与铁》、《铁都》、《满洲棉花》、《满洲盐产》等影片,掩盖日本侵略者疯狂掠夺东北资源的真相。
  在纪录伪政权、溥仪及其宫廷活动方面,拍摄了《皇帝狩猎》、《宫廷造林记》等等。
  本期拍摄的科学教育片有《预防沙眼》、《满洲军犬》、《包装》、《废品再生》、《保护马匹》等。 “满映”后期3年纪录片产量骤减,纪录的方面大为缩小。颂扬日本关东军的侵略“战功”,仍是纪录片的重要主题,拍摄了《热河肃正》、《胜利之声》、《北之兵队》等影片。此外也拍摄了科教片《军用鸠》、《马鼻疽病》等。
  “满映”纪录片生产开始较早。“满映”成立当年生产7部,1938年生产22部,1939年生产31部,1940年生产30部,1941年生产45部,1942年生产35部,1943年生产15部,1944年一1945年共生产4部。总计189部。
  (二)新闻片
  “满映”的新闻片,当时称为“时事映画”。“满映”成立后,即编辑出品时事片。“满映”的时事片,分汉语和日语两个语版,汉语版称《满映时报》,日语版称《满映通讯》。到1945年8月15日“满映”解体,共制作《满映时报》313号,《满映通讯》307号。大约从1940年开始编辑发行《满洲儿童》,到1942年6月10日,共制作《满洲儿童》22号,到1945年8月15日“满映”解体,共制作《满洲儿童》55号。
  “满映”生产的纪录片如表6:
  二、东北电影公司的纪录片
  东北电影公司成立前,即由“东北电影工作者联盟”拍摄了长春市庆祝“九•三”胜利大会的纪录片。该片制作完成后,送交苏联红军驻长部队观看,得到赞许。
  东北电影公司成立后,又拍摄了《欢迎苏联红军进长春》、《八路军进长春》、《欢迎苏联红军》、《李兆麟将军被害》、《庆祝十月革命节大会》、《宋美龄来长》等纪录片,纪录了这个时期的重要历史活动。
  三、“长制”的纪录片
  金山领导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共拍摄了两部纪录片,一部是根据长春国民党军事当局要求拍摄的《保卫长春》(1948年完成),纪录了国民党军队在长春的城防设施和军事部署。一部是利用“满映”的影片素材,由张天赐编辑的《看东北》,主要介绍东北的地理条件、自然风光、城乡面貌及矿藏等。
  四、东影和长影的纪录片、新闻片
  (一)纪录片
  东北电影公司迁到兴山以后,即派出新闻摄影队,分别到前方和工厂农村拍摄新闻素材。1947年5月,东影利用首批新闻摄影队拍摄的素材,编辑成《民主东北》1、2合辑,由此掀开了东影创作生产的史页。此后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东影不断扩大新闻摄影队伍,到1949年3月共组织32个新闻摄影队,东影靠这支队伍,拍摄制作了一组大型新闻纪录影片《民主东北》。《民主东北》共17辑,总长度为23687米,共106本。这组大型新闻纪录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它以纪录东北解放战争为重点,不仅纪录了东北解放战争的重要战斗场面,如《四下江南》、《东满前线》、《收复四平》、《公主屯战斗》等等,还纪录了辽沈、平津两个具有决定意义的伟大战役的部分实况。如《解放东北的最后战役》和《东北三年解放战争》,真实纪录了我军发动的夏、秋、冬战役,使观众看到了解放东北的艰苦历程。《解放天津》,真实纪录了我军解放天津的战斗情景。《北平入城式》,则使观众看到了我军进入北平城的激动人心的雄伟历史场面。
  《民主东北》还纪录了东北解放区人民群众加紧生产、支援前线,人民军队帮助人民群众发展生产的图景。如《接收后的鞍山钢厂》、《安东造纸厂》、《东北毛纺织厂》、《林业生产》、《伟大的贡献》等,使观众看到了各条工业战线恢复生产的动人场面,歌颂了工人阶级的创造力量。
  《民主东北》还表现了东北解放区人民群众新的生活风貌,如《翻身曲》、《中国医科大学》、《农村建设》、《“五一”在东北》、《沈阳运动会》等,纪录了人民群众解放后新生活的一些侧面,表现了他们对新生活的喜悦。
  《民主东北》各辑内容及摄制人员如表7:
  东影在拍摄完成大型纪录片《民主东北》之后,纪录片生产一度中断。1953年,长影拍摄了长纪录片《白山黑水话森林》。1957年正式恢复纪录片生产。1957—1962年共拍摄纪录片37部95本。此后又中断生产。1972年重新组织纪录片生产,1973—1977年(其中1974—1975年没有生产)共拍摄纪录片7部30本,加上1953年拍摄的1部6本,从1953年到1977年,长影共拍摄纪录片45部131本。1977年以后长影停止了纪录片生产。
  长影拍摄的纪录片数量虽然不多,但影片题材广泛。有反映工业生产发展的《为煤而战》、《通钢在建设中》、《松辽油田》、《缝补精神赞》、《战斗的指挥部》;也有反映农业生产的《黎明之社史话》、《人民公社战荒年》;有反映东北森林资源及分布的《白山黑水话森林》;也有反映渔业生产的《海上的人们》;有纪录国家领导人来吉林省和东北视察活动的《中央领导同志来长视察工作》、《刘主席视察》;也有纪录外国艺术团来长访问演出的《轻歌漫舞颂友情》;有纪录艺术新成果的《百花园中》、《欢乐的歌舞》;还有反映体育活动的《国际体育》。在1958—1959年,长影也拍摄了带有浮夸性质的反映“大跃进”面貌的《跃进中的吉林青年》、《跃进中的吉林妇女》等纪录片。1976年,在“文化大革命” “左”的思想影响下,还拍摄了《莺歌燕舞》这样内容不够真实的纪录片。
  长影摄制的纪录片如表8:
  (二)新闻片
  长影从1958年6月开始拍摄制作《吉林新闻》,内容主要反映吉林省各行各业新的面貌及新人新事。平均每月编辑出品2号。1958年完成14号,1959年完成25号,1960年完成27号,1961年完成7号,4年共拍《吉林新闻》73号。
  长影摄制的《吉林新闻》如表9:
  第三节 科教片
  1948年夏,东影在兴山摄制完成新中国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影片针对当时东北某些地区流行鼠疫灾害的情况,运用通俗易懂的方法,介绍了鼠疫的危害及几种简便易行的预防办法,如煮沸消毒、药物消毒及火烧灭蚤等等。
  东影在拍摄完成《预防鼠疫》之后,科教片生产中断了一个时期。1960年,长影恢复科教片生产,当年拍摄科教片8部14本,1961年完成2部4本,1965年完成6部14本。“文化大革命”中停止了生产。1972年又恢复生产,当年完成科教片10部22本。从1972年到1980年是长影科教片生产的黄金时期,平均每年生产科教片10部左右。1981年产量开始减少,1983—1984年只有少量生产,1984年以后完全停止生产。从1972年到1984年长影共拍摄科教片91部244本,再加“文化大革命”前生产的16部32本,长影共拍摄科教片107部276本。
  长影科教片的选题比较广泛,普及基本科学知识的题材占据主导地位,如《原子核分裂》、《昼夜和四季》、《海潮》、《祖国的海岸》,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解说,向人们介绍各种基本科学知识。
  介绍农业生产方面的先进技术,在长影科教片中也占有突出的位置。有介绍农业丰产新途径的,如《棉麦套种》、《杂交优势在农业上的应用》、《养蜂促农》,有介绍积肥和杀虫方法的,如《绿肥工厂》、《五有三勤好处多》、《草木樨》、《粘虫》,有介绍蔬菜生产贮存方法的,如《日光塑料温室》、《蔬菜贮藏》等。
  林业生产在长影科教片中也得到重视,拍摄了《保护森林》、《速生树》、《发展煤矿造林》、《固沙造林》等,这些影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发展林业生产的新技术。
  牧业和副业在长影科教片中也得到反映,拍摄了《板栗》、《池塘养鱼》、《水貂养殖》、《东北细毛羊》、《苹果大小年树修剪》、《上华养猪经验好》等,这些影片介绍了牧副渔业生产方面的新经验。
  对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是长影科教片选题的一个方面,拍摄了《梧州水电》、《梅川水库》、《地下水源保丰收》、《沈抚灌区》、《山区群众找水》等影片,通过实例说明水利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在工业新技术方面,拍摄了《自动线》、《组合机床》、《打蛋自动化》、《宰鸡流水线》、《工业三废利用》、《找铁矿》、《不重磨刀具》、《采煤综合机械化》等影片,介绍新技术的价值及应用方法。
  还有一部分科教片介绍了资源考察及风光名胜,如《蛇岛考察》、《鸟岛》、《石林》、《长白山珍奇》、《五大连池》、《避暑山庄》等。
  此外,科教片对体育活动和安全生产也有所反映,拍摄了《体育与健康》、《学习与体育》、《玻璃工人治矽尘》、《稻田皮炎》、《预防冻伤》等影片。
  长影科教片的摄制人员,60年代主要有刘斐、从连文、陈占河、李朝仁、兰馥心。70—80年代,主要有郑东、鲍月千、王健、李景超、黄世光、朱永春、徐迅行、冯秉镛、肖南、常彦、王亚彪、荣磊、张普人、张国良、阎敏军、郑全刚、彭万育、陈家林、张国仰、王爱集、王文智等。
  长影摄制的科教片详如表10。
  长影从1972年拍摄《科技新闻》,报道科技新成果,到1979年共摄制《科技新闻》45号。从1979年3月改称《科技简报》,到1980年8月,共制作《科技简报》10号(内缺第1号),以上《科技新闻》和《科技简报》共计54号。1980年以后,长影停止了《科技简报》的生产。
  长影摄制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简报》如表11。
  第四节 译制片
  东北电影公司成立后,为帮助观众理解苏联影片的内容,曾为一些苏联影片打印中文字幕,供影院放映。当时打印中文字幕的苏联故事片有:《伏尔加,伏尔加!》、《快乐的人们》、《伊凡雷帝》、《战斗到黄昏》、《库鲁干》、《列宁格勒的少女》、《养猪姑娘和牧童》。打印中文字幕的苏联纪录片有:《蜜蜂的生活》、《攻克柏林》、《解放法兰西》等。东北电影公司还把这些影片打印成日文、朝鲜文字幕,向日本和朝鲜发行。
  从抗日战争胜利到建国前,由于国产片很少,市场上放映的大多是苏联的原版片。为了能使观众看懂影片的内容,东影在缺乏经验和人员的条件下,决定译制苏联影片。根据厂长袁牧之的指示,负责译制片领导工作的袁乃晨,到哈尔滨找到苏联影片输出输入公司驻中国东北总经理聂斯库伯,向他谈了译制苏联影片的设想,取得了苏方的支持。经过商谈,于1948年7月,由袁乃晨和聂斯库伯分别代表中苏双方,在哈尔滨的莫斯科电影院(现人民电影院)二楼签定了合同。合同签定一个月后,苏联交给东影的第一部影片是《亚历山大•马特洛索夫》(译名《普通一兵》)。影片由孟广钧、桴鸣(徐立群)、刘迟翻译,袁乃晨导演,由参加拍摄《回到自己队伍中来》的东北军政大学文工团的演员担任配音。经过数月的翻译台本,聘请演员,于1949年2月25日进入筹备,1949年5月3日开始录音,到5月28日录制完成。当日给东影全体职工放映。这是东影第一部译制片(当时称翻版片,1950年改称翻译片,50年代中期又称译制片),也是新中国第一部译制片。
  在译制完成《普通一兵》之后,1949年东影又译制完成了《俄国问题》和《伟大的转折》,通过实践,不断完善了译制方法,为后来大量译制苏联影片奠定了基础。1950年东影译制了《诗人莱尼斯》、《瓦良格巡洋舰》等32部影片,极大地丰富了当时的电影市场。
  1951年—1960年,是长影译制片生产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长影共译制苏联、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埃及、日本、南斯拉夫、印度、意大利、英国、墨西哥、蒙古、法国、阿根廷、西班牙、联邦德国、希腊、阿联、玻利维亚、缅甸、挪威等25个国家的影片433部,平均每年44部。
  在这个时期译制的影片中,苏联片占有绝大比重,其中反映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影片有《伟大的转折》、《愤怒的火焰》、《斯大林格勒战役》、《攻克柏林》、《第三次打击》、《易北河会师》等;表现苏联人民生活、特别是集体农庄生活的影片有《幸福生活》、《拖拉机手》、《政府委员》、《明朗的夏天》、《金星英雄》、《乡村医生》、《蜻蜓姑娘》等;反映领袖和俄国历史上伟大人物的影片有《列宁在十月》、《库图佐夫将军》、《俄罗斯航空之父》、《天才发明家》、《海军上将纳希莫夫》、《苏沃洛夫大元帅》、《海军上将乌沙科夫》、《罗蒙诺夫》等;反映苏联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影片有《夏伯阳》、《普通一兵》、《真正的人》、《丹娘》、《保尔•柯察金》等;反特影片有《侦察员的功勋》、《最高奖赏》、《银灰色的粉末》、《鲁缅柴夫案件》、《306号案件》、《海底擒谍》等。亿万中国观众通过这些影片了解了苏联的历史及现实生活,对社会主义产生了美好的向往。
  在50年代译制的苏联影片中,有很多是苏联著名电影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也有些是世界影坛知名的作品,如爱森斯坦的《伊凡雷帝》;普多夫金的《成吉思汗的后代》、《海军上将纳希莫夫》;莱兹曼的《金星英雄》、《被开垦的处女地》;亚历山大洛夫的《作曲家格林卡》;瓦西里耶夫兄弟的《夏伯阳》;格拉西莫夫的《教师》、《乡村医生》;吉甘的《人民歌手江布尔》;顿斯阔伊根据高尔基自传体小说改编的影片《我的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扎尔赫依和赫依费茨的《波罗的海的代表》、《政府委员》;赫依费茨独立执导的《大家庭》;柯静采夫与塔拉乌别尔格的《马克辛青年时代》、《革命摇篮维堡区》;罗姆的《列宁在十月》、《秘密使节》、《海军上将乌沙科夫》;齐阿乌列里的《宣誓》、《攻克柏林》、《难忘的1919年》;尤特凯维奇的《带枪的人》、《斯维尔特洛夫》等。这些影片成为50年代中国电影工作者观摩学习的重点影片。
  50年代,长影译制了其他许多国家的影片。1951年首次译制民主德国影片《每日的粮食》,此后译制了《群神会》、《冷酷的心》、《秘密档案》、《台尔曼传》、《魔鬼集团》、《柏林情侣》等。
  1952年首次译制了捷克斯洛伐克影片《幸福之途》,匈牙利影片《地下殖民地》,波兰影片《魔鬼的峡谷》,罗马尼亚影片《为了美好的生活》,朝鲜影片《少年游击队》。此后陆续译制了捷克斯洛伐克影片《快乐的竞赛》、《革命的1848年》、《骄傲的公主》、《危险的恋爱》、《还我自由》、《好兵帅克》、《苏曼瓦王》。匈牙利影片《两个世界》、《革命医生》、《围城之春》、《车祸》、《雪山血泪》。波兰影片《华沙首次演出》、《最后阶段》、《战斗的青年一代》、《伊伦娜,回家去》、《华沙美人鱼》。罗马尼亚影片《理想实现了》、《在我们村子里》。朝鲜影片《重返前线》、《侦察兵》、《游击队姑娘》、《战火中的妇女》等。
  1953年首次译制了保加利亚影片《警钟》,此后译制了《在压迫下》、《人之歌》、《春回大地》、《希望号战舰》等。
  1954年首次译制了日本影片《箱根风云录》,此后译制了《不,我们要活下去》、《二十四只眼睛》、《狼》、《缩影》、《暗无天日》、《蟹工船》等。
  1955年首次译制印度影片《流浪者》,此后译制了《暴风雨》、《旅行者》、《三海旅行记》等。
  1956年首次译制南斯拉夫影片《当机立断》,意大利影片《罗马十一点钟》,法国影片《禁止的游戏》。此后译制了《他俩》、《追击者》、《那不是浪费》(南);《橄榄树下无和平》、《苦难的情侣》、《屋顶》(意);《四海之内皆兄弟》(法)。
  1957年首次译制英国影片《人间地狱》,缅甸影片《她的爱》,阿根廷影片《血的河流》,埃及影片《美好的日子》。此后译制了英国影片《天堂的笑声》、《百万英镑》。
  1958年首次译制墨西哥影片《躲藏的激流》,西班牙影片《骑车人之死》,联邦德国影片《失业的自由》,希腊影片《伪金币》。此后译制了墨西哥影片《偷渡的苦工》、《农村的妇女》。
  1959年首次译制了蒙古影片《星火》,阿联影片《和平的土地》,挪威影片《如此一个夜晚》。此后译制了阿联影片《山谷中的战斗》、《七月风云》、《生与死》。
  1960年首次译制了玻利维亚影片《瀑布》。
  长影译制的影片在全国译制片中占有很大比重,截至1953年统计,全国共完成译制片180部,其中长影为153部,占总数的85%。
  这时期担任翻译的主要人员有孟广钧、刘迟、王澍、尹广文、胡伯胤。担任译制片导演的主要人员有黄野、刘国权、徐明、王岚、张德发(张普人)、方荧、欧阳儒秋、白景晟等。中后期,庄焰、崔隐、李景超、兰馥心、林白、张其昌、齐兴家、陈占河、邸世勋、刘斐、吴静、从连文也导演译制了一些影片。
  这时期的主要配音演员有白景晟、肖南、张玉昆、车轩、向隽殊、张桂兰等。
  1961年—1965年,长影共译制14个国家的影片103部,其中,除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英国、蒙古、阿根廷、西班牙等国家的影片外,1961年首次译制了瑞士影片《海蒂》,1962年首次译制了越南影片《中线炮火》。此后译制了越南影片《纪念品》、《白烟》、《金童》等。
  在本期译制的影片中,苏联和朝鲜影片数量较多,苏联片主要有《被开垦的处女地》、《复活》、《前面是急转弯》、《初次考验》、《两种生活》、《人血不是水》、《两栖的人》、《神马的故事》等。朝鲜片有《图们江》、《海鸥号船员》、《分界线上的乡村》、《在敦化密林中》、《女教师》、《纺织女工》、《游击队的布谷鸟》等。匈牙利影片《菲利玛利的故事》、《军乐》;西班牙影片《房客》;民主德国影片《马门教授》;罗马尼亚影片《民族英雄》等也都是本期译制的。
  本期翻译人员除前期的人员外,黎歌、傅佩珩、张杲、潘耀华分别翻译了一些影片。配音演员除前面提到的人员外,孙敖、徐雁、马陋夫、陈光廷也为广大观众所熟悉。李真、潘淑兰、张慧君、陆小雅、刘柏弘也在配音实践中显露才华。
  “文化大革命”时期,前4年(1966—1969年)译制片生产处于完全停顿状态,1970年恢复译制片生产,当年译制影片7部,到1976年共译制朝鲜、苏联、罗马尼亚、波兰、英国、墨西哥、法国、越南、联邦德国、阿尔巴尼亚和美国等11个国家的影片64部。1975年首次译制美国影片《纽约奇谈》和阿尔巴尼亚影片《洁白的道路》。此后译制了阿尔巴尼亚影片《初春》、《贝尼自己走》、《最后冬天》、《斩断魔爪》等。罗马尼亚影片《达吉亚人》、《勇敢的米哈依》、《巴布什卡历险记》、《斯特凡大公》、《多瑙河三角洲》;朝鲜影片《血海》、《看不见的战线》、《鲜花盛开的村庄》、《摘苹果的时候》、《劳动家庭》、《卖花姑娘》、《空中舞台》、《金姬和银姬的命运》;苏联影片《记者》,都是这个时期译制的。
  这时期担任导演的人员有刘斐、于彦夫、赵心水、薛彦东、从连文、王亚彪、姜树森、林克、鲍月千、兰馥心、李景超、肖南、林白、陈汝斌、孙敖、李真、潘淑兰、徐雁等。担任配音的主要演员有张玉昆、肖南、孙敖、陈汝斌、徐雁、徐丹、向隽殊、潘淑兰、李真、赵文瑜、陆小雅、张慧君、刘柏弘等。
  1977年—1988年,长影共译制了25个国家的影片128部,生产数量较少,但首次译制的国家较多。除朝鲜、日本、南斯拉夫、美国、罗马尼亚、英国、埃及、法国、波兰、西班牙、意大利、联邦德国、民主德国、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家外,还首次译制了巴基斯坦影片《永恒的爱情》(1980)、瑞典影片《梦幻世界》(1980)、土耳其影片《穿黑袍的新娘》(1981)、斯里兰卡影片《横冲直撞》(1982)、巴西影片《生活之路》(1982)、泰国影片《翠彩》(1983)、菲律宾影片《飞娥》(1983)、摩洛哥影片《杀人狂》(1983)、尼泊尔影片《朱砂情》(1984)。
  在本期译制的影片中,《音乐家奇布里昂》、《神秘的黄玫瑰》(罗);《第26个画面的占领》、《临时工》(南);《摩登时代》、《舞台生涯》、《绅士流浪汉》、《蝴蝶梦》、《弗兰西丝》(美);《人证》、《柳生家族的阴谋》、《阿西门的街》、《W的悲剧》(日);《金刚山的姑娘》、《亲骨肉》(朝);《疯狂的贵族》(法);《咖啡馆》、《只有爱情是不够的》(埃及);《独立与死亡》(巴西);《战地浪漫曲》、《两个人的车站》(苏),放映后都受到观众的欢迎。
  这时期担任翻译的主要人员有:潘耀华、吴代尧、张杲、全奇福、傅佩珩。担任译制片导演的主要人员有肖南、林白、李景超、陈汝斌等。
  这时期担任配音的主要是前期的一些主要演员,男演员有徐雁、陈汝斌、张玉昆、孙敖、陈光廷、郑万玉等,吴永庆、徐丹、马静图、彭勃、高凤新配音的影片也较多。在女演员中,向隽殊、刘柏弘、张慧君、潘淑兰、李真、赵文瑜仍是主力,白玫、孙晓文也为一些影片配音。青年演员王瑞、孙佳禾、陆建艺、胡连华、孟丽、宋丽捷、金毅、刘雪婷在后期配音的一些影片中逐渐成为主力。
  第五节 美术片、电视片
  一、美术片
  东影于1947年11月拍摄完成木偶片《皇帝梦》,这是东影,也是新中国第一部美术片。1948年2月,东影又完成动画片《瓮中捉鳖》,由此揭开美术片生产的史页。1950年2月,东影美术片组全体20多人调往上海,从此美术片生产转移到上海。1958年,长影重建美术片机构,当年生产木偶片《自作聪明的小驴》1本,1961年又拍摄了木偶片《人参姑娘》3本,动画片《怒送瘟神》1本。此后美术片生产一度中止。1985年复建美术片机构,当年拍摄动画片《三只鸡》1本,剪纸片《滚桶记》、《脱险记》1本。1986年拍摄剪纸片《巧在其中》1本,动画片《虎象》2本。1987年拍摄美术片《鹰》2本,剪纸片《泼水节的传说》2本。1988年拍摄剪纸片《初诊记》2本,美术片《钱》、《蜗牛上天》1本,《童心》、《鼎》1本。
  二、电视片
  长影从1983年建立电视片机构,当年拍摄电视片1部1集,1984年拍摄3部3集,1985年拍摄3部3集,1986年拍摄3部6集,1987年拍摄1部5集,1988年拍摄4部15集,总计15部33集。
  第六节 获奖影片
  1950年我国首次选送影片参加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这是当时东欧主要电影节之一。1950—1958年,长影共有《中华女儿》等7部影片在该电影节上获奖。1959年以后,没有影片参加该电影节。
  1960年长影选送影片参加地区性电影节——亚非电影节,《五朵金花》荣获该电影节3项奖。
  80年代长影选送影片参加世界上许多电影节,有一些影片获奖。
  1956年文化部首次设立优秀影片奖,根据各制片厂的推荐,由指定的有关人员评选。第一次评选的是1949—1955年生产的影片,长影有《钢铁战士》等9部影片获奖。此后该项评奖中断。事隔24年之后,1980年文化部恢复优秀影片奖评选,每年一次(1985年起改为两年一次),评选上一年(或二年)生产的影片。长影每届都有影片获奖。
  1962年中国电影家协会首次设立中国《大众电影》百花奖,由《大众电影》公布参加评选影片,由该刊读者投票评选,每年一次。1963年长影影片《刘三姐》首次荣获该项奖励。该项奖评选两届以后,因故停止。直到1980年恢复评选。此后长影每届多有影片获奖。
  1981年中国电影家协会设立中国电影金鸡奖,由该会聘请国内有影响的电影艺术家25人左右组成评选委员会,委员会根据各制片厂推荐的影片进行投票评定。每年一届,每届评选上一年生产的影片。长影每年都有影片参评,有些影片和个人荣获了该项奖。
  东影和长影获奖影片见表12:

附注

①(《东北日报》1949年5月9日。) ①(《东影通讯》第65期。) ②(《人民日报》1950年9月17日。) ③(《新华月报》1951年5月号。) ①(转引自黄钢《影片〈钢铁战士〉和它获奖的意义》,载《中国电影评论集》第14页。) ①(《大众报》1951年9月10日。) ②(《电影艺术史》莫斯科1957年版第375页。) ①(陈荒煤:《中国电影评论集》中国电影出版社第89页。) ①(陈荒煤:《中国电影评论集》中国电影出版社第89页。) ②(贾磊磊:《当代电影》1984年第3期。) ①(《光明日报》1959年12月3日。) ①(香港《文汇报》1960年5月6日。) ①(香港《华侨晚报》1960年2月3日。) ①(《电影新作》1983年第2期。)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长春市志》

本志以长影的历史行程和长春的电影活动为基本线索,上溯下延,记述了长春电影事业的渊源和演变。全书分九章,包括制片生产沿革、体制机构、人员、影片、影片发行放映、设备技术、队伍培训、对外交流、电影刊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