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598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生产
分类号: TU996
页数: 47
页码: 26-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煤气公司的基本生产方针是“为人民生活服务、为工业生产服务”。始终坚持企业效益服从社会效益的原则,解决供需矛盾,努力发展煤气生产。
关键词: 长春市 煤气生产 产品

内容

长春市煤气公司的基本生产方针是“为人民生活服务、为工业生产服务”。始终坚持企业效益服从社会效益的原则,解决供需矛盾,努力发展煤气生产。新中国成立40年来,不断更新设备,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先后淘汰了日伪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水平炉,建立了机械化程度较高、能减轻体力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的六六型焦炉、伍德型直立炉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JN4.3—80型42孔焦炉,因而生产供应能力不断提高。50年代末,日制气能力12.48万立方米;60年代末,日制气能力17.68万立方米;70年代末,日制气能力29.8万立方米;1988年末,日制气能力31万立方米。1989年9月29日新建成东郊煤气厂,使日制气能力增加到59.8万立方米。
  产品品种也不断增加。50年代初,只有沦陷时期留下来的煤气、煤气焦、软沥青3种,人称“老三样”。60年代末,增加了炭黑、氨水、煤皂酚液、萘球,达到7种。70年代末,又增加了冶金焦、液化气,达到9种。1988年产品调为煤气、煤气焦、冶金焦、炭黑、液化气、煤焦油、煤气表,共7种。
  产品的质量,特别是煤气、焦炭的质量是困扰长春市煤气公司几十年的大问题,从50年代到70年代,远远达不到国家质量标准。80年代的前4年,国家投资2000万元,完成了老厂技术改造,煤气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但质量还是达不到国家质量标准。其根源主要是设备问题,长期使用沦陷时期遗留下来的陈旧落后设备,使煤气产品4项杂质的含量长期达不到国家标准,使焦炭因质量不高,在一段时间内积压滞销。直到1986年初,长春市煤气公司总结分析产品质量问题,才找到了问题所在:煤气净化设备影响煤气净化质量。为提高煤气产品质量,下决心挤出自有资金50万元,完成了电扑焦油器洗氨、脱硫工艺等设备改造,完成了油洗萘工艺设备,使煤气净化能力大幅度提高,使1987年煤气杂质含量综合合格率由1986年的72.93%提高到79.35%,1988年提高到91.5%,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第一节 生产厂
  一、站前煤气厂
  位于长春市宽城区杭州路41号的煤气厂,俗称站前煤气厂,占地面积95304平方米,建筑面积48607平方米。始建于1924年初,当时的厂名叫长春瓦斯制造所。1945年“八·一五”光复时,有制气设备水平炉5座,生产使用4座,日产煤气能力9.28万立方米,储气罐3座,总储量2.86万立方米,净化设备3套,日净化能力8万立方米。产品有煤气、煤气焦、软沥青。
  国民党长春市政府接收后,1947年复工生产2个月11天。气源厂为长春市煤气公司制造部。生产恢复使用一号有底式水平炉。
  长春市解放后,气源厂为长春市煤气厂(1954年改名煤气公司)制造部,1962年改称长春市煤气公司煤气车间。“文化大革命”时期,改名长春市煤气公司煤气一连、煤气二连。1973年又改名长春市煤气公司煤气一车间、煤气二车间。1981年改名长春市煤气公司煤气一厂、煤气二厂。1988年4月,长春市煤气公司经济体制改革,成立站前煤气厂,包括原煤气一厂、煤气二厂、化工厂、动力厂、装卸队、计量仪表科等单位和部门,下设7个车间,14个科室。站前煤气厂组织机构详见表12。
  1988年末,长春市煤气公司站前煤气厂职工1328人,其中管理人员112人,工人1216人,工人的平均技术等级为3.8级。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511万元,净值4411万元。以生产煤气为主,焦炭为辅,包括煤气净化、输送以及其他副产品,实行连续性生产。生产方式,以机械和半自动化为主,辅之部分手工操作。主要制气设备“六六型”焦炉3座,日产煤气能力19.6万立方米,伍德型直立炉1座,日产煤气能力11.4万立方米,总共日产煤气能力31万立方米,与其相适应的辅助配套设备齐全,为国内煤气行业人工煤气生产规模较大的厂家之一。
  二、设备修造总厂
  长春市煤气公司设备修造总厂,是公司所属的二级单位,位于长春市青年路25号。其前身是长春市煤气厂修配部,成立于1949年(位于长春市杭州路41号)。1959年为长春市煤气公司检修车间。1968年长春市煤气公司革命委员会成立时,检修车间改名四连。1973年5月又改称检修车间,迁到青年路25号,新建厂房,1981年改名长春市煤气公司设备修造厂。1988年4月,经济体制改革改称长春市煤气公司设备修造总厂,将原长春市煤气安装工程公司(集体所有制)所属的器材厂、基建队在生产技术管理上划归设备修造总厂,但在经济上、人员安排上,仍属长春市煤气安装工程公司。
  设备修造总厂的主要任务,是负责长春市煤气公司制气设备的大修、中修、备件的加工制做以及旧煤气表的维修(1983年前)。长春市旧煤气表,是日伪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20年代产品——焊接式煤气表,工艺落后,体积大且重,耗用焊锡、羊皮以及各种油料量太大,修理时费工、费料,操作工人时有铅中毒现象。1980年开始研制装配式煤气表(即ZPM—2A型装配式煤气表)。1982年完成了样机的试制和试用,1983年1月29日,长春市公用局、计量局、长春市第一检定测试所等领导参加了鉴定预备会,审查了所有资料并对样机进行了抽检,质量合格,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1983年5月26日至28日,召开了ZPM—2A型装配式煤气表产品质量鉴定会,参加鉴定的有省市计量管理、计量检测等有关部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鞍山、锦州、大连等市煤气公司及丹东、凤城煤气表厂等17个单位41人。鉴定委员会测试组测试各项指标均符合企业技术标准要求(国家未发布煤气表国家标准);技术资料审查组认为:“技术文件基本齐全、完整,能够起到指导生产的作用”。5月28日,发布鉴定会纪要:“ZPM—2A型装配式煤气表具有结构合理、体积小、重量轻、表形美观、成本低、安装维修方便、计量性能比较准确、经济适用等特点,用户试用比较满意,可以投入批量生产。”1983年10月1日,长春市标准计量管理局,以吉长Q/CS9055—83号文件,发布《ZPM—2A型装配式煤气表产品企业标准》,并开始实施。1983年10月4日,长春市公用局,以长公用[83]100号文件,通知长春市煤气公司,批准ZPM—2A型装配式煤气表批量生产。
  1984年生产ZPM—2A型装配式煤气表8000台(块),1985年生产12000台,1986年生产18491台,1987年生产23447台,1988年生产26000台。5年间新生产出的ZPM—2A型装配式煤气表有75938台,先后在用户家安装使用,占用户在用表的65.93%,使供气计量工作明显改善。
  1988年,设备修造总厂内设4个科室、2个车间(详见表13),职工197人,其中管理人员19人,工人178人,技术工种齐全,工人平均技术等级为4级,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88.2万元,净值184.1万元。机械加工设备85台,满足了煤气公司各部门对设备安装、维护、制做等方面的需求。
  设备修造总厂主要设备,详见表14。
  第二节 建设中的东郊煤气厂
  1982年4月,长春市煤气公司成立第二煤气厂筹建小组。1982年5月17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复长春市第二煤气厂设计任务书的函。同年10月,长春市煤气公司党委书记李柏青、工程师傅祚鹏等人去上海、大连、鞍山、沈阳、锦州、天津等地考察,一致认为上大焦炉,从经济上、技术上是合理的。1983年5月13日,长春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长春市第二煤气厂工程筹建领导小组,组长孙力(副市长);副组长蔡为武(副市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开始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成立第二煤气厂工程筹建处。1983年6月7日,吉林省计划委员会批复第二煤气厂项目建议书。1984年5月9日,第二煤气厂工程改名东郊煤气厂工程。1984年10月10日,吉林省计划委员会批复东郊煤气工程气源厂部分设计任务书,批准建设规模为日产焦炉煤气28.8万立方米,初步设计投资8520万元(不包括锅炉蒸气系统),同意引进日本JSW制钢所气化炉两个系列,做为焦炉加热的气源。1984年10月10日,吉林省计划委员会批复煤气输配工程设计任务书,批准投资为4540万元。1985年2月15日,吉林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批准气源厂投资为11220.96万元,在设计任务书的基础上增加了锅炉蒸气系统。1985年2月15日,吉林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批准东郊煤气厂控潜节能工程投资为4530.25万元。1985年10月15日,东郊煤气厂工程在长春市东郊环城公路1公里处的净月乡长青村城乡结合部破土动工。北靠吉长铁路,西邻长春市跃进水泥厂,南靠长春至九台公路,东邻排水渠,占地面积94.2万平方米(31.4公顷),建筑面积53085平方米。
  东郊煤气厂工程兴建的项目包括:主要制气设备JN4.3—80型42孔焦炉1座及其配套设施,日产煤气能力28.8万立方米;主要生产车间有备煤(贮煤场、配煤室、破碎、粉碎等)、炼焦(筛焦、贮焦等)、煤气净化(冷凝鼓风、硫铵、经冷油洗萘、黄血盐、粗苯、脱硫、煤气精脱萘、油库等)等车间;生产辅助设施主要有中央变电所、车间变电所、空气压缩站、冷凝水泵站、污水处理站、循环水泵站、新水加压站、软水站、冷冻站、煤气贮配站(煤气贮罐、煤气加压室)、机修、电修、仪表、维修、中心化验室、环境监测站、仓库、汽车库等;生活福利设施主要有厂办公室、车间办公室、生活间、浴池、食堂、托儿所、教学楼等。
  东郊煤气厂工程,1985年末完成了建设的前期工程,即“三通一平”工程(通水、通电、通道路,平整场地),基本建设工程,完成累计投资1265万元,完成计划投资100%。1986年工程开工63项,完成工程投资2518万元,完成计划投资98.9%。1987年工程开工113项,完成工程投资6477万元,竣工54项,10余个单项工程交付使用,输配系统完成煤气管线路3093米,建设阀门井14座,抽水口41处,完成2座5.4万立方米煤气大罐工程及其配套安装调试,并具备了送气条件;厂区公用设施完成敷设各种管线4万余米;生产辅助设施中的变电所、高压站、电修间、仓库等,全部交付使用。从日本引进的JSW气化炉装置,安装工程提前4个月具备了试车条件,经日本制钢所卖方验收全部合格,达到日方的技术要求。1987年10月7日点火温炉,11月5日正式升温运转。当炉温达到650℃时进行投料。前后反复试运转15次,每次都不能正常运转(详见表15),进行过80余项的改造,终因日方技术不过关,而宣告失败。日方赔偿全部经济损失,共人民币3886万元。
  1988年新开工项目60项,续建55项,总面积49145平方米,全年挖土方6365立方米,浇筑混凝土16977立方米,完成毛石基础363立方米,砌砖5591.8立方米,敷设上下水管线866延米。全年完成投资6025万元。
  1989年5月18日,长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文件,下达《关于调整东郊煤气工程气源厂概算审查的批复》,根据几年来施工预算定额的调整,施工管理费率的提高,材料、设备价格上调和设计变更等因素,对东郊煤气厂气源厂工程概算进行了调整,批准为26200万元,加上原批准输配工程投资2970.67万元,总投资为29170.67万元。
  1989年9月29日,东郊煤气厂具备投产供气条件,正式投产。生产班子提前建立,投产时东郊煤气厂组织机构详见表16。东郊煤气工程筹建处的主要工作基本完成,结尾尚有许多工作,此时东郊煤气厂工程筹建处的组织机构详见表17。东郊煤气厂工艺流程详见图1。
  东郊煤气工程历年完成投资总额为306041357.35元,超概算14274357.35元,占批准概算的100.4%(超概算的主要原因,是贷款利息发生过多)。
  东郊煤气厂的产品有煤气、冶金焦、焦油、硫铵、粗笨5种。其中焦油和粗苯已经出口日本,打入国际市场。
  东郊煤气厂的建成投产,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春市煤气气源紧张的局面,在节约能源,净化环境,改善长春市居民的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1990年12月,东郊煤气厂JN43—80型焦炉,被冶金部评为红旗炉,这是全国煤气行业第一家创冶金系统红旗炉。
  1993年6月15日,长春市政府受国家建设部、吉林省建设厅的委托,对东郊煤气工程进行验收,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这标志着长春市以东郊煤气厂为中心的煤气生产基地已经形成。
  第三节 制气设备
  一、制气炉
  1.水平炉
  第一号有底式水平炉是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长春瓦斯制造所于1924年初动工建立的。1925年11月19日投产供气,日产煤气能力5600立方米。第二号贯通式水平炉是满洲瓦斯株式会社新京支店于1938年建成投产,日产煤气能力2.32万立方米。第三号贯通式水平炉,是满洲瓦斯株式会社新京支店于1940年建成投产,日产煤气能力3.2万立方米。第四号贯通式水平炉是满洲瓦斯株式会社新京支店于1941年建成投产,日产煤气能力3.2万立方米。第五号贯通式水平炉是满洲瓦斯株式会社新京支店于1945年秋建成,因日本战败投降而未投产使用。1955年长春市煤气公司修复投产使用,日产煤气能力3.2万立方米。第六号贯通式水平炉,是长春市煤气公司于1963年12月1日建成投产,日产煤气能力2万立方米。
  水平炉的操作方式:一号有底式水平炉(1960年改60号炉)的上煤、扒焦完全是靠繁重的人工劳动,作业环境十分恶劣。二三四五六号贯通式水平炉,仅装煤、排焦部分使用机械,大部分仍靠手工作业,作业环境亦十分恶劣,高温辐射、煤粉、灰尘,构成了对生产工人健康的三大害。水平炉工艺落后,不适应大城市煤气事业发展的需要。从1975年开始淘汰五、六号贯通式水平炉,至1984年止全部拆除。
  2.焦炉
  焦炉生产始于1962年9月27日,当时建成革新二号小焦炉,日产煤气3.2万立方米。革新二号小焦炉机械化程度较水平炉高,体力劳动程度有所改善,后因其耗能较大、产气量小、热效率低、大修周期短、费用较大等缺点,使用不到一个大修期,终于在1971年报废拆除。
  一号、二号20孔六六型焦炉,分别于1970年2月3日、1972年10月1日在长春市煤气公司建成投产,日产煤气能力均为6万立方米。三号25孔六六型焦炉,1982年11月6日在长春市煤气公司建成投产,日产煤气能力7.6万立方米。六六型焦炉较革新二号小焦炉和水平炉先进,可生产冶金焦,热效率高,耗能较革新二号小焦炉低,排焦、加煤虽有污染,但较水平炉污染少,机械化程度类似革新二号小焦炉,机械化操作方式较水平炉先进。
  正在建设中的东郊煤气厂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的JN4.3—80型42孔焦炉,是当前国内炼焦炉中较先进的炉型,热效益高,用精煤生产冶金焦,炉子的大修周期长,产品品种多。
  3.直立炉
  1976年2月4日,长春市煤气公司建成伍德型直立炉一座40门,日产煤气能力11.4万立方米。直立炉用煤适应性比较广泛,操作环境好,不污染城市,改善环境,机械化程度高。生产煤气焦,不能生产冶金焦。
  长春市煤气公司的制气设备,发展到1988年,用人工控制的机械化程度已达90%以上。制气设备详见表18。制气设备工艺流程图,伍德型直立炉详见图2,六六型焦炉详见图3。
  二、制气炉辅助设备
  1.WG—3型机械发生炉
  WG—3型机械发生炉,是直立炉的配套设备,1975年12月建成三台,1976年2月4日,同直立炉配套生产,实行“二开一备”(即使用二台,备用一台)。每台生产能力,日耗煤气二级焦40吨,每小时生产低热值(5.024兆焦/标米3)煤气5000立方米,既为直立炉提供加热燃料,替换出回炉煤气供民用,又能提供直立炉煤气(高热值)掺混气源。操作方式:运料与上料机械化,运灰半机械化,工艺参数仪表控制。
  2.3AД—13型发生炉
  3AД—13型发生炉,是焦炉的配套设备。1970年建成二台,1972年建成一台,1983年建成二台。五台3AД—13型发生炉,分别于1970年、1972年、1983年同焦炉配套投产。实行“三开二备”(即使用三台,备用二台),在煤气紧张时,实行“四开一备”(即使用四台,备用一台)。每台生产能力,且耗煤气二级焦类40吨,每小时产低热值(5.024兆焦/标米3)煤气5000立方米。既能为焦炉提供加热燃料(替换出回炉煤气供民用),又能提供焦炉煤气(高热值)掺混气源。根据生产实际,在保证煤气热值不低于14.654兆焦/标米3的情况下,每天往煤气大罐掺混2—3万立方米左右的发生炉煤气。操作方式:运料与上料机械化,运灰半机械化,工艺参数仪表控制。制气炉辅助设备详见表19。
  第四节 煤源煤种
  一、煤源及吨煤产气量
  长春市煤气公司生产煤气的原料煤,来源于抚顺矿务局、鸡西矿务局、通化矿务局。
  各矿务局的煤种不一样,产气量亦不一样。以1984年为例,全年平均每吨煤产煤气量,抚顺矿老虎台气煤503立方米,鸡西矿务局恒山煤344立方米,滴道煤290立方米,西鸡西精粉煤383立方米,通化矿务局铁厂煤292立方米,湾沟煤362立方米。煤种不同,产气量不同,发热量亦不同,含硫量和其他质量指标都不一样。1984年原料煤质量详见表20。
  二、制气炉使用煤种
  焦炉:(1)气煤配焦煤。气煤高温干馏时,生成的煤气数量较多,但焦炭的裂纹多而宽、深,容易破碎。焦煤的热稳定性好,胶质体数量较多,粘度较大,固化温度较高。气煤和焦煤适当配合,可以提高胶质体热稳定性,调节半焦收缩量,提高焦炭强度。(2)肥煤配瘦煤。肥煤胶质体数量多,流动性好,热稳定性好,粘结性最强,加之膨胀压力适中,是我国炼焦配煤中的基础煤之一。由于肥煤的挥发性较高,可以从中获得较多的煤气。但是,由于其半焦热分解和热缩聚比较剧裂,收缩量和收缩速度较大,单独炼焦时焦炭裂纹多,宽且较深。所以,使用时宜取肥煤之长,把它作为基础煤,同时又要配入适量低挥发性煤以补其短。瘦煤胶质体较少,粘结性差,而且挥发分低,产生煤气较少,半焦收缩缓和,结构松弛,焦炭裂纹少、块大、强度不高。肥煤、瘦煤按一定的比例配煤,也可以混合使用。
  1982年以前,长春市煤气公司未实行配煤,使用通化矿务局湾沟矿三分之一焦煤。1982年建煤廊、焦廊,有了配煤条件,从1983年开始,基本上实行了配煤。但由于煤场有限,储煤数量和品种不多,使配煤比例不能达到最佳要求。在煤种有保证的情况下,一般配煤气煤占70%,焦煤占30%,混合使用。1983年使用城子河三分之一焦煤106151.48吨,抚顺气煤34755.43吨,滴道焦煤28068.29吨。1984年使用城子河三分之一焦煤93489.67吨,抚顺气煤62563.73吨,滴道焦煤43248.12吨。1985年使用城子河三分之一焦煤87785.66吨,抚顺气煤61036.99吨。1986年使用城子河三分之一焦煤135643.83吨,滴道焦煤46893.1吨,铁厂焦煤8324.08吨。到1987年为提高焦炭质量,以气煤65%、焦煤35%混合使用。1987年使用城子河三分之一焦煤112022.75吨,滴道焦煤55520.31吨。1988年使用城子河三分之一焦煤125788.5吨,抚顺气煤2167吨,滴道焦煤62905.68吨。
  伍德型直立炉:使用气煤和肥煤,也可以用原煤(从矿山采出没有经过洗选的煤,一般含较高的灰分和硫分)。1980年使用东海原煤100786吨,1981年使用东海原煤96804吨。1982年使用东海原煤52471.67吨,抚顺气煤32658.56吨。1983年使用东海原煤66958.3吨,抚顺气煤22286.76吨。1984年使用东海原煤28279.1吨,抚顺气煤10263.88吨。1985年使用东海原煤64756.72吨,抚顺气煤2224吨,二道气煤15553.01吨,城子河气煤7393.07吨。1986年使用东海原煤14203.68吨,抚顺气煤47292.89吨,恒山原煤32700.83吨。1987年使用抚顺气煤37777.53吨,恒山原煤60623.68吨。1988年使用抚顺气煤45533.26吨,城子河气煤50111.64吨。
  水平炉:使用气煤,也可以用原煤。1981年以前使用东海原煤。1982年使用东海原煤2811.2吨,使用抚顺气煤12184.5吨。1983年使用东海原煤906吨,此后不久便停炉,1984年报废拆除。
  三、原料煤耗用量
  长春市煤气公司生产煤气耗用原料煤,1950年12261吨。1960年125581吨。1970年158235吨。1980年241420.3吨。1988年312902吨。1980年至1988年各制气炉耗煤情况详见表21。
  第五节 煤气净化
  长春市解放前,建净化室(旧称精制室)3座。1925年建成第一净化室,日净化能力1万立方米。1938年建成第二净化室,日净化能力1.4万立方米。1938年建成第三净化室,日净化能力5.6万立方米。1938年以后,总计日净化能力8万立方米,解放前使用4座水平炉,煤气生产与净化设备基本平衡,煤气净化质量好。
  长春市解放初期,长春市煤气公司恢复使用沦陷时期遗留下来的第二净化室和第三净化室。1951年第一净化室报废拆除。1958年在长春市煤气公司建成第四净化室,日净化能力12万立方米。1962年在长春市煤气公司建成第五净化室,日净化能力为6万立方米。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煤气净化较好,基本上能达到国家质量标准。
  1966年“文化大革命”以后,到1982年老厂改造前,煤气净化不好,合格率很低,质量波动很大,造成煤气杂质含量高。由于年久失修,使煤气管道堵塞、腐蚀严重,甚至于煤气输送受阻,既增加了管道维修的工作量,也给局部地区用户的生活带来不便。
  1982年,在老厂改造工程中,拆除1962年建立的第五净化室,移地新建1座净化室,定称为新第五净化室,日净化能力12万立方米,比原净化能力大1倍,与新建“六六型”25孔焦炉配套。1984年又改建了40门直立炉的净化系统,改造后煤气质量大有提高,基本上达到了国家城市煤气要求的质量标准。净化设备详见表22。
  第六节 产品
  一、产品
  从1925年11月19日,南满洲瓦斯株式会社长春支店生产煤气以来,至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止,产品只有煤气、煤气焦、软沥青3种。
  长春解放后1949年复工生产的当时,产品只有煤气和焦炭。1950年,增加副产品软沥青。1951年,增加副产品甲酚。1953年,在增产节约运动中,为了扩大生产,增加经济效益,经与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协商,将该所试验生产的炭黑设备,包括火房、预热、气化釜及附属设备转让给长春市煤气公司,进行小规模的土法生产,年产量为10吨。生产近一年,由于污染严重,附近居民有意见,1954年不得不暂时停产。1955年,对炭黑设备进行改进,扩建了火房和附属设备,并改用机械化槽法继续生产炭黑。产品可用于橡胶、油墨印刷业。
  1957年,长春市煤气公司工程技术人员何树成,经过反复钻研,在东北人民大学化学系、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冶金部有色金属研究院的协助下,与助手商国平、席万发(庞树成、夏君明曾帮助提炼)用酸浸法从烟道灰里提取半导体锗获得成功。1958年7月10日开始生产准备工作,投资82350元改造厂房,购置仪器和设备,经过一个多月的突击施工,于同年8月10日正式生产锗产品。1960年10月1日,根据国家统一安排“锗”产品的生产,将“锗”的生产转让给北京某单位,从此停止生产。两年多共生产103984克,价值415.93万元。
  1958年,在“大跃进”运动的推动下,受“瞎指挥”和“浮夸风”的影响,长春市煤气公司提出大搞“百种产品”的口号,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大搞“百种产品”。
  在大搞“百种产品”的过程中,先后正式投入生产品种最多曾达21种,后由于原料、设备等原因,有的产品生产不久就停产,当年列入国家计划的产品是:煤气、煤气焦、炭黑、软沥青、煤皂酚液、甲酚、苯酚、二甲酚、二二四(二氧化锗)共9种。
  1959年,煤皂酚液、苯酚、二甲酚停产,产品品种为6种。
  1960年,煤皂酚液又恢复生产,产品品种为7种。
  1961年,为了支援农业,增加新产品氨水,产品品种为8种。
  1962年,增加了新产品生石灰,二氧化锗产品停产,产品品种为8种。
  1963年,生石灰停产,产品品种为7种。
  1964年,氨水、甲酚停产,产品品种为5种。
  1966年,氨水恢复生产,产品品种为6种。
  1969年,增加新产品萘球,产品品种为7种。
  1970年,增加产品冶金焦、苯酐,产品品种为9种。
  1971年,增加新产品古马龙、硫黄粉、粗苯,萘球停产,产品品种为11种。
  1972年,萘球恢复生产,产品品种为12种。
  1973年,硫黄粉停产,产品品种为11种。
  1974年,粗苯停产,产品品种为10种。
  1975年,增加经营液化气,古马龙、苯酐停产,产品品种为9种。
  1976年,古马龙恢复生产,产品品种为10种。
  1977年,硫黄粉恢复生产,产品品种为11种。
  1978年,硫黄粉停产,产品品种为10种。
  1981年,古马龙产品停产,产品品种为9种。
  1983年,氨水停产,产品品种为8种。
  1984年,增加新产品煤气表,产品品种为9种。
  1985年,煤皂酚液、萘球停产,产品品种为7种。
  1986年,增加产品煤焦油,产品品种为8种。
  到1988年只保留产品7种,即煤气、软焦、冶金焦、炭黑、煤焦油、液化气、煤气表。
  长春市煤气公司生产的炭黑产品中,有橡胶炭黑、油墨炭黑二种。橡胶炭黑,1984年10月3日获吉林省优质产品;油墨炭黑,1987年12月28日获化工部优质产品。
  1949—1988年产品产量详见表23。
  二、产品质量标准
  1.煤气(部标)
  H2Sg/100m3≤2.0
  NH3g/100m3≤5.0
  萘g/100m3≤冬5.0夏11.0
  焦油g/100m3≤1.0
  热值兆焦/m3≥14.654兆焦
  注:冬季:迄11月15日止次年4月15日
  夏季:迄4月15日止本年11月14日
  2.冶金焦(部标)
  3.煤气焦(厂标)
  4.炭黑(部标)
  5.软沥青(厂标)
  6.氨水(厂标)
  7.煤皂酚液(部标)
  8.古马龙树脂(厂标)
  9.精萘球(部标)
  10.工业苯酚(厂标)
  11.煤焦油(部标)
  12.三混甲酚(部标)
  13.工业二甲酚(厂标)
  14.硫磺粉(厂标)
  三、产品质量
  1.煤气
  (1)水平炉煤气 水平炉煤气的主要成份(含量为%,取1976年全年平均数):CO2(二氧化碳)5.8,CmHn(高碳化氢)1.8,O2(氧)3.9,CO(一氧化碳)9.1,CH4(甲烷)15.2,H2(氢)29.8,N2(氮)34.4,含O2合格率33.8%。
  1976年全年平均热值13.07兆焦/标米3,合格率62.2%。煤气中的杂质(不纯物,指每百标准立方米煤气中所含克数,取1976年全年平均数):硫化氢1.02,合格率为88.42%;氨64.15,合格率为1.21%;萘21.69,合格率为12.19%;煤焦油12.82,合格率为25%。1970年至1976年,水平炉煤气成份、热值、合格率,详见表24。1973年至1976年,水平炉煤气杂质(不纯物)含量,详见表25。
  (2)焦炉煤气 焦炉煤气的成分(含量为%,取1988年全年平均数):CO2为4.7,CmHn为1.8,O2为1.6,CO为13.2,CH4为18.7,H2为42.2,N2为17.8,含O2合格率为97.53%。煤气热值16.912兆焦/标米3,合格率为98.9%。煤气中的杂质(不纯物,指每百标准立方米煤气中所含克数,取1988年全年平均数):硫化氢0.93,合格率为93.93%;氨1.52,合格率为99.68%;萘2.65,合格率为99.68%;煤焦油0.07,合格率为100%。焦炉煤气成分、热值、合格率,详见表26。1970年至1988年,焦炉煤气杂质(不纯物)含量,详见表27。
  (3)直立炉煤气 直立炉煤气成分(含量为%,取1988年全年平均数):
  CO2为4.6,CmHn为1.8,O2为1.7,CO为14.3,CH4为19.2,H2为40.9,N2为17.5。含O2合格率为98.72%。煤气热值17.083兆焦/标米3,合格率为99.64%。煤气中的杂质(不纯物,指每标准立方米煤气中所含克数,取1988年全年平均数):硫化氢3.49,合格率为66.89%;氨1.59,合格率为99.34%;萘2.58,合格率为99.67%;煤焦油0.09,合格率为100%。1976年至1988年,伍德型直立炉煤气成分、热值、合格率,详见表28。直立炉煤气杂质(不纯物)含量、合格率详见表29。
  (4)WG—3型机械发生炉煤气WG—3型机械发生炉煤气成分(含量为%,取1988年全年平均数):CO2为5.5,O2为0.7,CO为27.1,CH4为1.8,H2为10.8,N2为54.1。含O2合格率为70.99%。WG—3型机械发生炉煤气热值(取1988年全年平均数):5.512兆焦/标米3。1976年至1988年,WG—3型机械发生炉煤气成分、热值、合格率,详见表30。
  (5)3AД—13型发生炉煤气3AД—13型发生炉煤气成分(含量为%,取1988年全年平均数):CO2为9.8,O2为0.8,CO为21.8,CH4为1.6,H2为11.7,N2为54.3。含O2合格率为69.08%。3AД—13型发生炉煤气热值4.876兆焦/标米3,合格率为89.97%。1970年至1985年,3AД—13型发生炉煤气成分、热值、合格率,详见表31。
  2.焦炭
  (1)煤气焦 煤气焦(取1988年平均达到的质量标准):水分6.1%,灰分22.46%,挥发分2.46%,含硫0.37%,合格率为93.55%(年化验总次155次,合格次145次)。1970—1988年,煤气焦产品质量详见表32。
  (2)冶金焦 冶金焦按粒度的大小分四级:大于40毫米的为一级,25至40毫米的为二级,10至25毫米的为三级,小于10毫米的为四级。冶金焦(取1988年平均达到的质量标准):水分18.4%,灰分18.52%,挥发分1.01%,含硫0.4%,合格率为95.79%(全年化验总次233次,合格228次)。1970—1988年,冶金焦产品质量,详见表33。
  3.软沥青
  软沥青是煤焦油的加工产品。软沥青(取1970年平均达到的质量标准):灰分0.19%,挥发分72.31%,游离炭14.45%,软化点36℃,粘滞度50℃,49″,合格率85.75%。1966—1986年,软沥青产品质量详见表34。
  4.氨水
  氨水(取1977年全年平均达到的质量标准):全氨量14.1%,比重1.115,硫化氢1.14g/升,合格率79.75%。1966—1983年,氨水产品质量详见表35。
  5.煤皂酚液
  煤皂酚液(取1984年平均达到的质量标准):末皂化物合格,含酚量49.62%,酚品质86.97%,硷度合格,合格率100%。1966—1984年,煤皂酚液产品质量详见表36。
  6.炭黑
  (1)橡胶炭黑 橡胶炭黑(取1988年平均达到的质量标准):水分0.78%,灰分0.04%,吸油值1.01ml/g,pH值3.10,合格率98.37%,等外品1.63%。1970—1988年,橡胶炭黑产品质量详见表37。
  (2)油墨炭黑 油墨炭黑(取1988年平均达到的质量标准):水分1.75%,灰分0.02%,吸油值1.00ml/g,pH值2.82,流动度24.8,黑度合格,合格率97.79%,等外品2.21%。1979—1988年,油墨炭黑产品质量详见表38。
  7.萘球
  1969年,开始生产萘球,1984年因老厂改造用地需要,萘球设备拆除停产。1969—1983年,精萘产品质量详见表39。
  8.煤气表
  煤气表产品,1983年5月通过鉴定投入批量生产,凡生产出的煤气表都经测试合格,方可出厂,出厂产品均合格。
  9.液化气
  液化气为长春市煤气公司外购产品,购入后,用槽车运回液化气厂贮存、灌装钢瓶,用汽车送往各液化气服务站,直接销售给用户。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长春市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生前所倡导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事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又重新提到日程,市委、市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加强领导,并给予多方面的支持。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