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水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城市供水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536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水质
分类号: X824
页数: 13
页码: 134-1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供水水质情况的具体内容介绍,主要介绍了净化与消毒、化验与监测等。
关键词: 长春市 供水 水质

内容

长春的城市供水,在使用地下水源的时候,由于自然环境尚好,水质也比较好,而且相对稳定。及至20年代以后,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自然环境失于控制,地下水的污染日渐加重。1921年,日本侵略者对“满铁附属地”内的井水进行检查,190 口井水适于饮用的有113 口,其余的经过滤只有1 口井水可供饮用。1925年,土井水污染,使痢疾、伤寒等疾病流行。1925长春因水质污染致死的人占当时人口的1.3%。日本侵略者只是把“附属地”内污染严重的水井封闭停用,附属地以外的中国人,仍然要饮用那些受污染的井水。到了30年代以后。地下水不敷需要,转向使用地表水源。地表水较之地下水,水质变化很大。地表水在其循环过程中,容易进入各种各样的杂质,既有地球化学和生物过程的产物,又有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所产生的废物。长春市在使用净月潭水源的时期,由于这个水源自净能力较好,受污染较轻,所以不须复杂的工艺和高性能的净化、消毒药品,便可生产出水质较好的自来水。
  长春解放后,工业生产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因而相继开辟了伊通河为水源的新立城水库和饮马河为水源的石头口门水库这两个水源地。这两处地表水源,源水条件比较复杂,夏季浑浊度变化大,在200—10000度之间;冬季低温、低浊,20度至50度,也有低温高浊到100多度。因此,仅仅依靠水库有限的自净能力于事无补,必须通过复杂的工艺流程进行净化处理和采用高效能的净化与消毒药品,以获得合乎国家标准的自来水。40多年来,中共长春市委、市人民政府和供水企业,为了人民的健康,不断地提高城市供水水质。通过对老净水设备的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的净水设备和研制新型高效的净化、消毒药品,长春市自来水质现在已经达到和超过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5度),新建成的“中日人民友好水厂”的出厂水浊度,保持在零度至2度之间,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地位。
  然而,水源污染,已是世界性的危机,长春也不例外。新立城水库,由于上游城镇各种工厂不断向伊通河排泄工业废水,从水库至南岭水厂20公里的明渠两侧有许多稻田,厩肥、化肥、农药的浸渗,已使源水严重污染。污染物在水中的化合反应破坏了源水成份,以致水中缺氧。这种状况,已经超过了水厂净化处理能力。如1977年夏,南岭水厂出厂水浊度高达100度至850度,超过国家规定(当时为5度)的20—170倍。其间,每升水大肠杆菌超过230个(国家规定小于3个),水中余氯(国家规定出厂水余氯不低于0.3毫克/升,管网末梢水余氯不低于0.05毫克/升)。由于水中缺氟,致使当时全市儿童龋齿率高达70%,且难于进行预防。新立城水库下游伊通河流经城区这段,每年接纳9600万立方米污水,污染物总量愈万吨。由于伊通河流量小,稀释自净能力差,已成为一条污水河,不仅污染周围环境,而且污染了地下水。据监测,1985年伊通河水挥发酚含量超过地面水三级标准81.1倍,化学耗氧量超过标准471倍,生化需氧量超过14倍,油类超标准23倍,氨氮超标准18倍。
  南湖,是城市的辅助地表水源,也是一处供人们游览的水面。由于污染严重,连续几年进行污水截流,水质虽有好转,但水中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酚、油、悬浮物等都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经常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在“引松入长”工程中,即将成为长春主要水源的松花江,是全国水质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它受吉林化工公司的排污污染,污染物以汞为主,最大值达0.01毫升/升,超过国家灌溉用水规定标准一倍,势必给日后净化处理造成沉重负但。作为松花江支流、石头口门水库水源的饮马河,过去一直水质较好,现在也呈现出污染趋势。除前述水源污染外,长春城市供水中又出现了二次污染问题,即许多单位和居住小区设置的公用水池、水箱因卫生管理不善造成的污染,使一些居民不能饮用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水质的清净水。
  长春市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新兴工业城市,虽然工业区迅速发展,但城市的经济实力仍然有限,对于贫水状况,偏重于解决生活用水,无力把工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用水在净化处理与供水设施上分开建设。生产与生活用水水质同一,无疑是源水、药品等方面的巨大浪费,也是城市供水建设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一节 净化与消毒
  供城市生产与生活使用的自来水,并不是普通的水,既有数量要求,又有质量标准,首先必须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为了获得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对于长春这个贫水城市来说,则须投入大量的资金,从远方引来地表径流的水作为源水,再把浑蚀的、受到污染的源水进行净化处理,通过城市供水管网系统,送到千家万户。通常所说的城市供水能力,就是指城市的净水设备每日或每年可以生产多少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自来水的能力。显然,自来水是需要投入大量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并通过复杂的工艺流程加工的结果。以“中日人民友好水厂”的自来水生产为例,当浑浊度在200~10000度之间的石头口门水库源水进入取水泵站后,运行8公里到放牛沟加压泵站,在此进行预氯除藻的工序处理后,运行20多公里进入苇子沟净水车间的配水井,在此投加助凝剂以加速水中杂质的凝固,之后进入混合池,投加混凝剂,使水中杂质发生反应加速沉淀,其后进入沉淀池,经一定时间的沉淀后流入滤池,经过滤池的复杂工序过滤后的水,最后进入清水调节池,在这里,经过氯气消毒,才成为浊度在零度至2度之间的优质成品水,通过送水泵站输入市区供水管网。
  一、净化
  长春源水条件比较差,尤其是一水厂的源水,由新立城水库排放后,经20公里的泥沙河道流入取水部位。所以,夏季源水浑浊度变化大,一般为200度至10000度之间,而且存在低温低浊、低温高浊现象。为了保证水质和净化系统的安全运行,各水厂按规定不允许浊度300度以上的源水进入净化系统。为了降低源水浊度,1983年以前的几年中加强了源水的预测和预处理工作。在一水厂投资修建了河西7立方米/日的取水预沉池,增加简易投药混合、反应设施和表面取水装置。对河东取水15万立方米/日的预沉池还进行了清淤工作。这些都有效地提高了高浊度源水的预处理能力。当源水浑浊度超过300度时,就进行源水的预沉淀处理,从而使源水经过两次沉淀,降低源水的浊度负荷。为了贯彻执行国家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保证供水水质,1986年~1988年,对一水厂净化设施进行了改造。一水厂原设计净化能力为16万立方米/日(5度标准),为保证城市生产与生活的需要,从1958年到1985年,一水厂的净化设施一直在超负荷运行,送水量达到23.92万立方米/日,因此严重影响了出厂水水质。为了既保证城市供水的数量,又要执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投资780万元,对一水厂原有净化设施进行一系列改造。首先是修建一水厂北山露天沉淀池,完善北山露天沉淀池的投氯、混合、反应等设施,增加日沉淀能力5万立方米;二是改造第三、第四、第五净化系统的投药系统,加强集中投氯管理,将混凝剂干投法改为液体投加,转子流量计量,使混凝剂达到均匀、稳定,消毒剂达到气化均匀、投量稳定;三是对第一、第二、第三净化系统的混合反应室,进行大修,使药剂有充分的混合时间;四是改造第一、第三净水系统的滤池滤料和滤管,提高了滤料的含污能力。在进行上述改造之后,修改了净化工艺运行管理参数,特别是对沉淀后水浊度控制标准做了修改,由过去的25度降为10度,最高不超过15度,时间一般不超过4小时,使出厂水质有了保证。
  沉淀,是水处理一个重要环节,沉淀后水质与滤后水质直接相关。1986年以前,一水厂一直按20度标准控制滤前水浊度。随着供水量增加和沉淀设施超负荷运行,滤前水浊度逐渐升高,直接影响了滤后水质。1986年到1988年改造并新建两个露天沉淀池,提高日沉淀能力5万立方米,把一水厂滤前水浊度的标准从20度降到15度以下,加强了水厂的二级沉淀能力,提高了滤后水的水质。
  1986年以来,长春市各水厂引进新技术,采用新工艺,提高了水处理水平。在“中日人民友好水厂”净水系统建设中,从适应低温低浊的水质状况出发,确定工艺参数和设施结构,引进了日本的侧向流钭板沉淀、陶瓷滤砖、水质监测仪、电子计算机系统等先进的水处理工艺和设备,使该水厂滤前水浊度达到5度以下,滤后水浊度达到2度以下。一水厂第五净化系统反应池原设计为孔室机械搅拌反应,1980年年投产以来一直效果不佳。1988年,为加强对低温低浊状况的处理,将第五净化系统的机械反应改为网格反应。投产后,沉淀水浊度由原来的30多度降至10度以下。城市供水中,净水药剂一直使用硫酸铝。1988年以前,研制“氢氧化铝一步法制取聚合氯化铝”成功,在制水生产中有了良好的效果。为了探索处理高浊度水和低温低浊水的新路,1988年经过反复试验,又研制出无机高分子混凝剂PASC。这种药剂混凝时反应速度快,形成颗粒大,沉降性能好,对不同条件的源水均有较好的适应性。
  二、消毒
  消毒,是净化处理水质的最后一道工序。达到国家规定浊度的洁净水由滤池进入清水调节池后,须投入消毒药品,经充分消毒后,进入供水系统。长春城市供水,一直使用氯气消毒。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出厂水游离余氯不低于0.3毫克/升,管网末梢水余氯不低于0.05毫克/升。
  长春解放初期,曾以漂白粉作为消毒药品,即将溶解调配好的漂白粉放入消毒室,从高位槽中流入清水池进行消毒,每天约用300公斤。由于制水量的增长,1956年采用液氯消毒。为了保证消毒药品的供应,1959年南岭水厂自力更生,电解食盐制氯,以硝石灰为原料,生产漂白粉。1960年,日产氯气80公斤,1962年160公斤,到1965年已日产氯气320公斤,基本可以自给。当时市区供水管网余氯合格率由过去的80%达到98%。
  由于生产氯气的工艺是先电解食盐产生氯气与氢气,再用硫酸封闭的气泵送入下一道工序,因而每年需要60吨高浓度硫酸。高浓度硫酸的使用,造成了气泵和管道的腐蚀,而且一旦硫酸供应不上,就会被迫停产。特别是这样下去也污染水厂环境。有鉴于此,从1981年起便停止自产消毒氯气,采取外购氯气消毒至今。
  南岭水厂是不断扩建起来的大型水厂,占地面积大,5个净化系统,6个送水泵站,设置较分散,消毒剂的投加管理也分散在各个送水系统。这种分散设置的投氯消毒方式,不便于维修管理,难于实现机械化,液氯气化效果不好,出厂水余氯不稳,同时又易于污染环境,损坏氯瓶。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消毒方式,1986年南岭水厂对消毒药剂投加设施进行改造,实行集中投氯。集中投氯采用的工艺流程是:高位瓶液氯→并联低位瓶氯气→干燥瓶→过滤罐→加氯机→架空输氯管→氯化混合分配器→清水池。这一改造主要是利用原来81号制药间建成集中投氯间。投氯间由氯瓶库、加氯机室及其他辅助间组成,总建筑面积727平方米。其中,氯瓶库面积325平方米,可储存500公斤的氯瓶180个,足够水厂3个月的用氯量。投氯间内配备LD—5型单梁全方位吊车;加氯机室面积108平方米,内装上海产ZJ-1、ZJ-2型加氯机7台,其中1台备用。整个投氯过程实现了机械化。水厂第一至第六送水系统的6个清水池上,也就是6个投氯点上,均安装氯水混合分配器,氯气与水在混合器中充分混合后投加到清水池中进行消毒。由集中投氯间到6个投氯点,架设了6条输氯管,输氯管采用口径15毫米聚乙烯塑料管,管线长达4400米。集中投氯的改造工作完成后,高低氯瓶串联运行的方式,使氯瓶中液氯残留量减少,每月节约液氯3~5吨,每年节约液氯36~60吨,价值36~60万元。由于搬运设备的完善,每年不再损坏上百个氯瓶了,可节约20万元。同时,管理方便,环境清洁。
  集中投氯工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实现机械化,第二步实现自动化,采用自动加氯机,信息自动反馈打印储存,投氯量自动调节。到1988年,已完成第一步工作。
  第二节 化验与监测
  “满铁附属地”时期,开始了水质检查。当时每月检查一次,检查14个项目:浊度、色度、臭味、硷性反应、盐份、硫酸、硝酸、亚硝酸、氯、高锰酸钾、硬度、固体物总量、1立方厘米水中含细菌数、铅等。1922年5月17日,“满铁附属地”负责公共卫生的警务署对当时的自来水水质作过如下记录。
  长春解放以后,1950年,市人民政府制定了保护水源水质的管理办法,禁止在净月潭、南湖水源地放牧、捕鱼、洗澡及砍伐树木。同时,建立了水质净化与消毒规程。1951年,购置了水质化验设备,成立南岭水厂化验室。当时,水厂化验室还不能独立检验水质,需送市防疫所。水质情况每天向市公用局、市防疫所报告。检查的水样,在南岭水厂、市区深井、售水所和重点单位选取。当时的检查标准参照解放前的旧规程。水厂化验室成立以后,缩短了化验周期,便于及时处理水质问题,1毫升水含细菌数由500个降低到40个,水质浊度由20度稳定在10度以下。1953年以后,开始了全面水质检查。1957年,建立了8个水质检查站,这年自来水的细菌合格率为100%,余氯合格率达到98%。1959年,开始执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的水样取自净月潭水库源水、南湖源水和南岭水厂、市区深井与管网等重点部位,化验项目达到29项。在供水企业中,建立了水质检验制度和化验室送水制度。1976年以后,执行国家修订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983年,按照国家颁发的更高标准,逐步建立起水质管理体系,全面加强城市供水水质的管理。
  一、水质管理体系
  长春城市供水的水质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和三级检验。三级管理是:供水企业的总工程师和有关的副总工程师对水质全面负责,由水质管理部门实行日常水质管理;各水厂负责本厂水处理工艺及水质管理;各水厂净水工段和送水工段负责净水工艺及送水工艺的质量管理。三级检验是:净水工段和送水工段的班组工人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浊度余氯进行自检;各水厂化验室对本厂源水、中间产品和成品水进行化验分析;供水企业中心化验室对各水厂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水进行监测与化验。供水企业每月召开一次水质工作例会,各级水质负责人在会上通报各水厂水质与管网水质情况,之后针对近期可能发生的水质问题进行研究,制定改进和预防的措施。在三级管理、检验体系下,供水企业建立各项水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水质检验标准和工艺质量控制标准。如《水质管理工作条例》9章27条;《水质管理制度》8项27条;《质量管理标准》7项17条;《质量检测制度》3项9条;《质量考核标准》3项10条;《QC小组活动管理条例》4项8条,等等。对执行这些制度,规定了严格的检查与考核方法。
  二、检验项目
  把水质检验作为掌握水质状态的重要手段。开始,水质检验项目只有10多项,到1960年随着检验手段的加强,发展到29个检验项目,包括:1.浊度2.可溶性物质3.悬浮物4.总固形5.PH值6.总硬度7.永久硬度8.碳酸盐硬度9.碱度10.余氯11.溶解度12.耗氧量13.氨氮14.亚硝酸盐15.硝酸盐16.氯化物17.硫酸盐18.总铁19.锰20.钙21.镁22.碘23.铜24.锌25.砷26.汞27.细菌总数28.大肠菌群29.铅。1978年以后,对管网水规定了10个检验项目:1.浊度2.余氯3.细菌总数4.大肠菌群5.硒6.镉7.汞8.铬9.氯化物10.砷。1981年规定水厂化验室水质检验项目为:1.浊度2.余氯3.PH值4.水温5.色度6.碱度7.硬度8.氨氯9.亚硝酸盐10.耗氧量11.氯化物12.氟化物13.细菌总数14.大肠菌群。在执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还具体执行吉林省地方标准6项:1.氨氮不得检出2.亚硝酸盐氮 不得检出3.硝酸盐氮≤3毫克/升4.毫氧量≤3毫克/升5.氯化物≤100毫克/升6.硫硫盐≤100毫克/升。
  为了提高检测能力,各水厂在80年代中期以后,采用和引进了现代的分析仪器。“中日人民友好水厂”在制定水质控制标准时,参照了日本水质的主要参数,引进日本连续测定记录仪,对水质监测项目,如浊度、余氯、水温、PH值等,实行自动控制。南岭水厂的浊度,余氯等项目检测,由使用目测比色法,发展到使用ICL—2型余氯测定仪和上海产的CDS—3型光电浊度仪。对其他水质指标,应用了色谱仪、极谱仪和原子吸收仪等先进设备。
  三、出厂水质与管网水质检验
  出厂水水质管理,实行水厂净化车间的班组、水厂化验室和供水企业中心化验室三级监测。各水厂净化车间班组负责检验进厂源水和制水过程中的水质状况,重点检验浊度、出厂水余氯,每小时检验一次;各水厂化验室负责检验进厂源水的27项指标和出厂水的28项指标,对浊度、余氯每2小时检验一次,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色度、碱度、氯化物等12项指标日检一次,全项检验每月一次;中心化验室定期抽检各厂出厂水的4项指标,对水库源水的27项指标月检一次。从1960年开始,按国家饮用水要求,实行管网水的监测检查,在市区设立40个采水点,各采水点每周轮流检验一次,必检的项目是浊度、余氯、细菌、大肠杆菌和硒、镉等指标,每季还要抽检一次。
  自来水水质是以管网水质的4项指标,即管网水细菌合格率、大肠菌合格率、余氯合格率、浊度合格率来计算综合合格率的。为了保证管网水质,在各化验室配备了721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测氯仪和测定铜、锌、铅、镉、PH值、耗氧等仪器,并运用排列图、因果图、关联矩阵图、柱状图、对水质实行标准化管理,具体的检验与计算方法是:
  (一)确定管网水采样点
  以1987年末为例,当时,全市用水人口141.5万人,其中流动人口12万人,常住人口129.5万人。实定采样点70个,在各区域水源水、出厂水、水质易受污染地点和管网末梢以及管网陈旧部分设置采样点:
  南关区:36.2万人,采样点15个;朝阳区52.8万人,采样点25个;二道河子区:16万人,采样点7个;宽城区:23.9万人,采样点10个;一水厂:8个(水源、进厂水、出厂水);中日人民友好水厂:3个;三水厂:2个(岳阳街、重庆路);上述每个采样点检验次数为每月2次。
  (二)计算水质合格率
  管网水质合格率计算方法为:
  (三)水质检验方法和取样容积
  对管网水细菌、大肠菌、余氯、浊度进行循环检查,每月各采样点受检2次;31项全检项目由中心化验室于每季度的中月中旬进行全检,采用消毒后的出厂水为检测水样,共设18个采样点;每个月中心化验室与各水厂化验室对源水和进厂水进行全检。对检验管网水质项目的取样容积、细菌、大肠菌、余氯和浊度均为500毫升;极谱仪(Cu、Zn、Pb、Ca)为100毫升;气相色谱仪(CHCL、CCL)为3000毫升;毒理学指标为2000毫升(其中氰化物水样中加NaOH1~2粒);放射性指标10000毫升。1988年,长春市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98.4%,管网水细菌合格率为100%,管网水余氯合格率为99.3%,管网水大肠菌合格率99.9%,管网水浊度合格率为94.8%。管网水26项国标检验项目合格率为100%,超过当年国家考核标准6%。
  第三节 净化消毒药品的生产
  1960年以前,城市供水消毒用的氯气,一直依靠到沈阳、四平等地采购。后来铁路因氯气易爆而禁运,只能用汽车运输,而且常常因为厂家无货而不能保证供水消毒用氯。在这种情况下,南岭水厂自力更生,用电解食盐的方法,自己生产氯气。到1965年,氯气产量可以满足需要。电解食盐产生氯、氢两种气体,由于仅仅将氯气用于消毒,而将氢气白白放掉,造成重大浪费。1970年开始利用氢气试验生产多晶硅,曾经列为长春市1970年“十大会战项目”之一,长春市轻化工设计院承担了多晶硅生产车间的工艺设计。由于缺少15米高的厂房,南岭水厂把不到8米高的办公室腾出来,工人们自已动手接高到15米,又利用一座破仓库,上接下挖,建成生产三氯化铁和盐酸的车间各1个,仅厂房一项就为国家节约资金15万元。设备制造、安装中没有大型冲压机和大型车床,工人们用大锤锻制出183个部件,建成了一座日产5吨盐酸的盐酸吸收塔,自制了3台急需的2000安培的硅整流器,生产出质量较高的高阻N形多晶硅,产品达到国家质量标准。三氯化铁车间,也在独立完成各种设计和自制成功主体设备后,经安装调试一次试车成功,产品达到国家标准。这样一来,氯矸车间产量翻了10番。原来的0.5平方米的水平电解槽改为立式虎克8型电解槽,有效电解面积达到8.2平方米/台,电流由400安培增到6000安培。此时,不但满足了制水消毒用的氯气,而且日产盐酸5吨,供应了多晶硅生产对氯化氢和氢气的需要,保证了三氯化铁生产所需的氯气。每日还生产出100%的氢氧化钠3吨。尤其是熬矸一项添补了长春市烧矸生产的空白。1972年,净水药品供不应求,南岭水厂的技术人员和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科技人员组成聚合氯化铝试验小组,研制成功用铝灰、矸溶酸调法生产聚合氯化铝,后又改为直接酸溶法生产聚合氯化铝。1973年,多晶硅因原料困难而停止生产,与之配套的三氯化铁生产也同时下马。但此时盐酸日产量由5吨发展到10吨,不仅满足铝灰法生产聚合氯化铝需要,还有盈余外销。这年生产聚合氯化铝1624吨,烧碱产量549吨,回收盐626吨。1974年,缺少浓度98%的硫酸,使两气处理发生困难,加上多晶硅和三氯化铁生产下马,以致消毒药品生产停滞。为解决这个问题,将盐酸生产改为负压生产,去掉两气处理工序。这样,每年节电33.6万度,节约浓硫酸60吨,固体烧矸6吨,并节省设备30余台、套,每年可节约开支15.4万元。这一次改革,解决了电解、盐酸的生产问题,保证了水质消毒用氯。当年,聚合氯化铝生产4755吨,回收盐829吨,烧碱380吨。1975年,为了进一步解决净水药品的自给问题,南岭水厂又同哈尔滨建工学院合作,进行煤矸石法生产聚合氯化铝的试验,在获取数据以后,正式设计、自制设备,经安装调试,一次试验成功,生产出合格的聚合氯化铝,并为配合聚合氯化铝的生产,自制5吨沸腾炉,此举不但节约了大量优质煤,而且解决了南岭水厂供热与化工车间生产用气。在全国基建科技成果展览中,受到国家的奖励。这一试验成功,使烧碱年产量达到1071吨,聚合氯化铝5425吨,还回收盐703吨。鉴于矸石法生产聚合氯化铝成本较高,于是1977年,扩大铅灰生产的产量,年产量达到2578吨。1978年,聚合氯化铝产量达到12044吨,是历史的最好水平。1980年,生产盐酸3500吨,消毒用氯气120吨,烧矸1528吨,铝灰法聚合氯化铝12009吨。可是,作为原料的铝灰却大幅度涨价。1981年,改为单一生产聚合氯化铝,还是由于原料涨价,消毒药供不应求,因而在南岭水厂成立“氢氧化铝一步法生产聚合氯化铝”研制小组,与哈尔滨建工学院合作。经过反复试验,于1982年研制成功,1983年安装生产设备,9月通过签定,被评为长春市和吉林省优秀新产品,同时被国家建设部和环保部评为二级科学进步奖。这一试验成果,为国内聚合铝生产走出了一条新路,其效能达到硫酸铝的1.3~1.5倍。全年生产铝灰法聚合氯化铝2297吨,氢氧化铝法聚合氯化铝1093吨。1984年,停止铝灰法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全部改为氢氧化铝法聚合氯化铝,年产量3227吨。1985年大量投产后,年产量达到5090吨,基本实现了自给。到了1987年,聚合氯化铝年产量达3628吨。
  为了保证净水药品的升级换代,又开始了“新型高效混凝剂”的研制,1988年底已取得较好的成果,准备申请专利。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城市供水志

《长春市志 城市供水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本志下限止于1988年。记述了长春市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包含水源、水厂、管网、水质、营业、管理、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