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管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城市供水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531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管网
分类号: TU991.36
页数: 39
页码: 95-133
摘要: 本章记述了长春市城市供水管网历史建设发展概况。
关键词: 市政工程 管道工程 长春市

内容

长春的城市供水管网,是在特定的地理、历史条件下建设的。长春市区是:中、西、南部为高地,平均高程235米;东部与北部地势较低,高程在196米到216米之间。除了伊通河东部比较平坦外,其它地区被头道沟、二道沟、杏花村、同光路一带的低洼带和伊通河分解成6个起伏的小丘陵。这种地形使供水管网输水阻力增大。现有的两座大型水厂,一个处在市区东南,一个居于市区东端,供水管道即使平直穿过市区也不能少于12公里长。按防冻要求,供水管道要平均埋深1.7米,管道平面随地势而起伏。可是供水管道是按需要因地而辅设的,曲折延伸,更加长了输水距离。最长的输水距离(按流向计)达24公里,如从二水厂到大房身机场;最短的输水距离也有11公里,如南岭水厂到长春纺织厂,因而水头损失大,耗能量也高。尤其是主要输水管道均从低处向高处输水,必须加大扬程,使出口水压力达到一定标准,末端才能接到水,因而必须选用大马力电机。出口压力越高,水头损失越严重。阻力越大,能量消耗越大。如南岭水厂到解放广场和新民广场两条口径600毫米管道,口径、流速、走向基本相同,只是前者比后者长2.205公里,地势高出17.84米,供水情况便大不一样。如两条管道流速同为1.2米/秒,阻力系数同为4.475,沿程水头损失同为27.75米,局部水头损失同为3米,但是,前者出口水压力为7公斤/平方厘米,末端压力为0.4公斤/平方厘米;后者出口水压力为5.5公斤/平方厘米,末端压力则为1.5公斤/平方厘米;前者压力差为6.6公斤,后者为4公斤,前者比后者动能消耗多用65%。即使如此,前者末端压力也只能保证一楼有水,而后者则能保证三楼有水。从水源条件看,由于水源贫乏,尤其是地下水贫乏,长春市半个世纪以来都依赖伊通河水源,把南岭水厂做为发展供水能力的中心,也成了输水中心。全市有9条输水干线都由这个中心放射式地向全市分布。水的流向只能在扇面(市区水管)部位调配,一条管道出了故障,该管道供水的配水管道水量调剂到其它管道后,口径小的向口径大的倒流,水头损失严重。这种树枝状供水管网,虽使市区管线有了联接,并未使输水距离缩短,供水半径仍然很大。偏远地带虽然对配水干管加以环接,由于压力低,其相互调配能力也是很有限的。如二水厂干管,在西安广场与铁西线连接,由于两线都很长,水压至此已不足1公斤/平方厘米,到正阳街则只有0.5公斤/平方厘米,再分配到配水干管,压力就更低了。沦陷时期辅设的供水管网,虽然日本侵略者采用当时较先进的技术,把沙俄修建宽城子火车站辅设的供水管道与“满铁附属地”自成系统的供水管网,均统一于整个城市供水管网系统,但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着眼于殖民统治和日伪统治者的需要,所以管网辅设均集中在斯大林大街(原大同大街)以西,即伪满洲国统治机构所在的一级居住区,而且管道口径小,最大干管口径也只有600毫米。1945年以前日本侵略者铺设的460.21公里的管网中,口径300毫米以上的管道仅120公里,口径100毫米以下的管道则为358.21公里,在市区东部中国人居住的贫民区,则根本没有供水管道。日本侵略者设计的供水管网布局和铺设的小口径管网,对长春解放后供水管网的改造、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
  新中国成立后,长春城市供水管网的建设,在充分利用原有管网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新的管网建设和对旧的管网加以改造,总共铺设供水干管300多公里,支管2300多公里。到1988年长春市区共有输配水干管767公里,其中口径300毫米以上的管道有266公里,口径100毫米到250毫米之间的管道501公里,比例为1:1.9(解放前的460公里干管中,口径300毫米以上管道与口径100毫米到250毫米之间的管道比例为1:3.5)。管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3公里。其中口径300毫米以上的管道密度为每方公里2.5公里。由于管道口径的加大和管道数量的增加,使全市管网输配水能力比旧管道提高10倍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了克服地理、历史因素给长春城市供水管网建设带来的困难,保证2000年后长春城市生产与生活的巨大需求,国家和长春市人民政府在开始“引松入长”工程的同时,一面进行市区管网配套建设,以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供水管网布局;一面对市区旧管网加以彻底改造,重点是那些年代久远、锈蚀严重的管网和那些水压不足入口密度大的中心区,而且要把管网改造与旧城区改造结合起来。
  第一节 管网布局
  长春城市供水管网布局,大体上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满铁附属地”时期。日本侵略者鉴于“附属地”内日本人少,居住集中,所以开采地下水源后的供水管网取树枝状,由西广场水塔升压输送,形式简单。
  第二阶段为沦陷时期。这个期间,日本侵略者在建设水源地和净水场同时,铺设了由南岭水厂经盘石路、工农大路至解放广场的配水主干线,沿程分枝泻流。为了保证高地势区用水,在解放广场建立一座40米高的配水塔(南长春水塔)引出2条口径300毫米管道,分别向建设街和东朝阳路一带的日伪官邸区送水;在三马路和永安街各建一座小型给水塔;在盘石路至工农大路方向又铺设一条配水主干管。还有一条准备经南岭大街、吉顺桥至铁西的干管,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修到般若寺便停了下来。沦陷时期,长春市区供水管网布局、配水特点,是以主干管直接分流,以水塔、地下水泵站分散进行的区域加压供水(见图3—1)。
  第三阶段为长春解放后到1981年。第一个5年计划开始后,针对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为了解决第一汽车制造厂、客车厂等大中型企业的生产用水,辅设了由南岭水厂经南湖至汽车厂以及经市中心人民广场、西安大桥至客车厂口径600毫米的3条专用线(见图3—2①)。60年代初期,随着二道河子区工业发展和用水人口增加,铺设了由南岭水厂穿过伊通河,沿一面街、惠工路至铁北凯旋路口径为600毫米至900毫米的主干管(见图3—2②);70年代中期,为了解决南关、宽城两区工业与生活用水,又由南岭水厂经永安桥、全安广场沿大经路到二商店附近,铺设了口径600毫米至900毫米的干管(见图3—2③);80年代初,为了解决城市西部缺水问题,辅设了由南岭水厂沿南湖南侧、宽平大路,过宽平桥北上,至结核病院的主干管,管径为600毫米至900毫米(见图3—2④)。从以上管网发展情况来看,解放后逐步由东至西铺设了
  [=此处为插图页:图3—1 =]
  主要干管。由于缺乏供水管网总体规划,管网建设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态,逐年建成的各枝状管网间,均没有大管道连接。总的说来,1981年以前长春市区主干管网状况,基本上是幅射型树枝状布局。这种管网布局,能量利用率低,巨大能量损失在水头上,还有一部分能量被浪费了。二道河子区、南关区和客车厂三条给水干线,担负着市区东部与北部的供水任务,服务范围是二道河子区、南关区和宽城区,服务面积占全市40%以上,日供水量在15万立方米左右,3条干线总长为31300米。这3条干线能量消耗状况是:
  二道河子区主干管,总长14300米,日供水量7.3万立方米,其口径900毫米的管道长2900米,口径700毫米管道长4900米,口径600毫米管道长6500米,在高峰用水时50%的管道内水流速达1.5—2.1米/秒,由于管线长,转输流量大,大量能量消耗于管道内水头损失上,尤其是二道河子区地势低洼,而干线末端的凯旋路地势又高,所以中途能量浪费更大,阻力消耗能量占总能量的56%,而有效能量只占总能量22%,能量利用系数只有0.7。
  南关区主干管,总长8355米,日供水量4.3万立方米。其中口径800毫米的管道长3900米,口径700毫米的管道长600米,口径600毫米的管道长2100米。这条干线口径600毫米以上的管道在最大负荷下,水头损失只有17米,能量潜力很大。但是,在干线末端(二商店附近)联接两条口径300毫米配水管,其中一条方向为大经路、北京路、西一条,这条支线主要是为解决宽城区火车站前一带和煤气公司用水。由于站前煤气公司一带人口密集,工业用水量大,因此该支线担负转输流量为236公升/秒,高峰用水时管道中水流速度达3米/秒左右,阻力消耗的大量能量,使站前一带水压提高不上来,是全市供水最薄弱的地段之一。这条干线的管线阻力消耗能量占总能量的56%,而消耗在300毫米口径配水管上的能量,就占去总能量的41%,有效能量只占总能量的15%,能量利用系数为0.71。在口径800毫米至600毫米管线上,由于水压超过沿线用户的需要压力,又浪费了巨大能量。
  客车厂主干管,总长10400米,日供水量3.4万立方米。其中,口径600毫米管道长7400米,口径400毫米管道长1500米,口径300毫米管道长1500米。这条干线原为客车厂生产与生活用水专用线,由市区东南角南岭水厂经市中心人民广场至市区西北角客车厂,全长7公里多的600毫米口径输水管,虽然经过市区,但不能向市区配水,使一部分能量被浪费在输水途中,待到达客车厂区后,管径变为400—300毫米,增加了阻力能量消耗,最后有效能量仅占总能量的17%,阻力能量占总能量的70%。
  从上面3条干线能量消耗上看,总有效能量仅占18.9%,阻力能量却占59.5%,平均总能量利用系数为0.78,其余21.6%的能量被浪费了。实际情况是:当出口水压力在7公斤/平方厘米时,末端水压只有0.5公斤/平方厘米左右。
  1978年后,为解决城市西部地区缺水问题,铺设了一条12.5公里长的干管向铁西一带送水,管线沿南湖南侧,经前进大街、宽平大路、正阳街至西安广场。由于该线向长春市最高地区送水,供水半径长,水头损失更大,加之施工质量差,所以输水不能满负荷运行,出口水压只能控制在5.5公斤/平方厘米以下,而末端水压则仅剩0.5公斤/平方厘米。同时,由于这条管线的设置仍属树枝状,所以,工程结束后并未收到设计效果以解决西部地区的用水问题(见图3—3、3—4、3—5)。
  长春城市供水管网布局的第四阶段,是1982—1988年。这个期间,由于“中日人民友好水厂”的建成,不但使长春城市供水有了新的水源地,而且以此为基础,对全市管网布局进行了调整,使全市主要给水干线联成环形,构成南北汇流,双向供水的大环状供水格局。在这总的格局下,又进行局部调整改造,形成许多小环状供水区域。这个期间在主要街区铺设了口径100毫米以上的配水管网187公里,显著改善了市区输配水管网分布不均、管径过小、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形成大小环状相结合的供水管网布局,这在长春城市供水管网发展史上是带有革命性的转折,是城市建设中一个重大成就(见图3—6)。与“中日人民友好水厂”建设同时,长春市区管网由东向西逐条连结,形成全市主干管环网体系(图3—7)。第一、“中日人民友好水厂”输水干线与二道河子区干线连结。从“中日人民友好水厂”输水干线的一匡街、凯旋路路口处,接出口径600毫米管道,沿凯旋路南下,经西道口沿西三条与客车厂的600毫米口径干管连结,形成市区一条主干线,既满足宽城区西部工业与生活用水,又使一、二水厂主干线连通,形成环网骨干之一(见图3—7①);第二、“中日人民友好水厂”输水干线与南关区干线连结。从南关区干线上全安广场口径600毫米干管接出400毫米口径管道,沿永长路与长通路400毫米口径管道相接,形成纵跨市区环网骨干之二(见图3—7④);第三、“中日人民友好水厂”干线末端与朝阳区干线连结。从二水厂输水干线末端青年路处,用口径600毫米管道沿西安大路铺设,与朝阳区600毫米口径干管相接,形成南北汇流的市区环网骨干之三(见图3—7⑥);第四、从“中日人民友好水厂”在东环城路的干线接出管道,沿远达大街铺设口径400毫米管道与二道河子区口径600毫米干管连接(见图3—7③);第五、“中日人民友好水厂”输水干线与客车厂干线连结(见图3—7⑤);第六、从“中日人民友好水厂”输水干线,经东大桥进入市区,沿伊通河南下,经全安广场沿解放大路,直至市区西部的绿园新区,形成横贯市区的东西干线(见图3—7②)。在全市供水管网主干管实行连结后,形成了6个大环状走向的供水管网系统:一是从南岭水厂至宽平大路,经正阳街沿西安大路、青年路向柳影路和铁北至“中日人友友好水厂”的系统(见图3—7①),管道口径变化序列为800毫米、600毫米、900毫米、1000毫米,循环于朝阳区、宽城区和二道河子区;二是从南岭水厂到一面街、远达大街,经东荣大路、兴业街至永长路、永安桥、南岭大街到南岭水厂的环状系统,管道口径变化序列为900毫米、600毫米、400毫米、600毫米、800毫米,循环于二道河子区、宽城区和南关区;三是从北环城路至远达大街,沿东荣大路、天光路、兴业街至二水厂输水管道的系统,管道口径变化序列为1000毫米、400毫米、600毫米、300毫米、1000毫米,循环于二道河子区和宽城区;四是从一匡街至凯旋路、西三条、北安路转朝阳路、解放大路向全安广场、永长路、兴业街的系统,管道口径变化序列为600毫米、600毫米、400毫米、400毫米、600毫米,循环于宽城区、朝阳区和南关区;五是从南岭水厂至自由大路、吉顺路、民康路转向同志街、西安大路至正阳街,沿宽平大路到南岭水厂的系统,管道口径变化序列为600毫米、500毫米、600毫米、800毫米,循环于南关区、宽城区和朝阳区;六是从南岭水厂至工农大路、开运街转向宽平大路、228厂到南岭水厂的系统,管道口径变化序列为600毫米、800毫米、800毫米、700毫米、600毫米,循环于朝阳区内。
  与大环状走向的供水管网系统相结合,在市内各个区域经过改造又形成了一些小环状供水系统:
  在朝阳区,形成了7个小环状供水系统:从正阳街至西郊路,转向春城大街,经创业大街至正阳街的系统;从建设街至解放大路,转向东朝阳路,经民康路到建设街的系统;从西安大路至同志街、白菊路、建设街到西安大路的系统;从翔云街至西安大路向正阳街,经西郊路到翔云街的系统;从东开运街至宽平大路转向红旗街,经工农大路到东开运街的系统。还有两个小环状系统:一个形成于1952年,从工农大路至红旗街、宽平大路,经延安大路到工农大路的系统;一个形成于1940年,从工农大路,经斯大林大街到工农大路的系统。
  在宽城区,形成了6个小环状供水系统:从北安路至白菊路,经嫩江路向大经路、西三马路到北安路的系统;从西三条到嫩江路,经斯大林大街、杭州路到西三条的系统;从西三条到杭州路、黄河路,经兴业街、一匡街、凯旋路到西三条的系统;从上海路至东三条、黑水路、辽宁路,经西三条、大经路到上海路的系统;从白菊路至西三条、凯旋路、柳影路,经青年路、西安大路到白菊路的系统;从铁北三条至东荣大路、天光路、一匡街,经凯旋路到铁北三条的系统。
  在南关区,形成了3条小环状供水系统:从大经路至五马路、永长路,经头道街到大经路的系统;从永长路到长春大街,经东大桥、长通路到永长路的系统;从永长路至东天街、东大桥,经长春大街到永长路的系统。
  在二道河子区,形成了3条小环状供水系统:从一面街至岭东路,经乐群街、吉林南胡同到一面街的系统;从吉林大马路至乐群街、吉林南胡同,经一面街到吉林大马路的系统;从远达街至北环城路、兴业街,经东荣大路到远达大街的系统。
  上述大小环状相结合的供水格局形成以后,均衡了市区的水压和水量,比较充分地利用了各种能量,提高了城市供水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从1982年二水厂投产运行以来,虽然发生了多年罕见的大旱,水库水位下降,水源不足,但由于新的供水管网布局的形成,仍使市区的水量与水压得到改善。尤其是在节能上,效果更为明显(见图3—8)。
  以二道河子区、南关区和客车厂3条主干线的节能效果为例:
  二道河子区干线,在新的供水格局中,这条干线仅担负二道河子区铁南工业与生活用水,输水干线便由总长14300米缩短到6900米,日供水量由7.3万立方米减少到4.4万立方米,出厂水压由7公斤/平方厘米降到4公斤/平方厘米。南关区干线,在新的供水格局中,宽城区站前一带用水转由二水厂担负,使该干线出厂水压力由7公斤/平方厘米降至4公斤/平方厘米,供水量由4.3万立方米减少到2.7万立方米。客车厂干线,在新供水格局中,客车厂厂区附近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均转由二水厂供应,而将原输水干线转为市区主要配水干管,担负起市区中部的配水任务,日供水量为1万立方米,充分发挥了该管线的能量作用。在二水厂投产前的供水格局中,上述3条主干线能量总和为124088米·公斤/秒;在新格局中,能量总和则为38302米·公斤/秒,3条主干线总能量消耗降低了69%。二水厂投产后,新增加的能量为71479米·公斤/秒,在新格局中,3条主干线降低能量总和为(124088—38302)85786米·公斤/秒。因此,在新格局中,3条主干线节省的总能量为(85786—71479)14307米·公斤/秒。
  在有效能量利用上,原供水格局中,上述3条主干线的有效能量总和为23444米·公斤/秒,有效能量利用率为(23444÷124088)18.9%;在二水厂投产后的新格局中,3条主干线有效能量总和为27257米·公斤/秒,有效能量利用率为〔27257÷38302)71.2%,就是说在新的供水格局中,3条主干线有效能量利用率由18.9%提高到71.2%。
  在管道阻力能量消耗上,原供水格局中,上述3条主干线阻力能量消耗总量为〈73613÷124088)59.5%;在二水厂投产后的新格局中,3条主干线阻力消耗总量为8249米·公斤/秒,阻力能量消耗率为(8249÷38302)21.5%,就是说在新的供水格局中,3条主干线在阻力消耗能量上,由59.5%降至21.5%。
  在浪费能量上,原供水格局中,上述3条主干线总浪费能量为2800米·公斤/秒;在二水厂投产后的新格局中,3条主干线节能量为(25832—2800)24032米·公斤/秒,总节能量为(24032+14307)38339米·公斤/秒。
  70年代以前,由于城市供水管网布局缺乏统一规划,以致市区管网比较混乱。如一水厂在50、60、70三个年代相继扩建的三个净化与送水系统,都是单独向市区供水,使一水厂竟有9条出厂水管向市区供水,造成水量、水压的不均衡和能量的浪费。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引松入长”工程中,与其配套的城区管网布局,将遵循近远期结合、充分利用原有管网、节约能源和有利于大小环网相结合的原则,使城市供水管网布局日趋合理。
  在“引松入长”工程中,一水厂将扩建成日供水45万立方米的规模,除利用原有9条供水干管外,还将增设2条口径1000毫米的管线向市区供水。这两条管线出厂后首先进入自由大路、新民广场,之后一根口径为900毫米,沿延安大路至南湖广场,利用原有的口径800毫米、400毫米管;另一根口径1000毫米管则沿东民主大街、解放大路、西民主大街、西朝阳路、西郊路至普阳街,变径为900毫米、700毫米2条管,其中900毫米口径管继续沿西郊路西行,700毫米管则沿普阳街北上,向该区域供水。
  在“引松入长”工程中,将新建日供水20万立方米的二道岗子净水厂。该水厂位于市区西南,接近长春市最大用水点西南工业区,与扩建后的一、二水厂形成由城市西南、南和东三个方向对市区供水。这一布局,不但使配水管网水量分配均匀,而且减少了配水管网转输流量,使管径大为减小。二道岗子水厂建成后,出厂水压为7公斤/平方厘米,由2条口径1200毫米干管沿电台街至开运街,然后,变径为2条1000毫米管道,由宽平大桥穿越铁路后再变径向市区西部供水,既保证生产与生活用水,又减少水厂送水泵扬程,节约能量。
  第二节 管网建设
  长春城市供水管网,在俄、日帝国主义侵略期间,虽然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却留有殖民地城市的痼疾。新中国成立后,一面充分利用原有的基础,一面加以改造、建设,使之日趋完善。
  一、新中国成立前管网状况
  长春城市供水管道的铺设,始于沙皇俄国炮制《中俄密约》之后的1899年。当时,沙俄从清政府手中攫取了中东铁路的筑路权,强占长春西北5公里处的二道沟,作为中东铁路“附属地”,修建了宽城子火车站。在建成团山堡水源地同时,向宽城子车站铺设了约2公里的输水管道,管径在100毫米左右。
  1905年,沙俄在日俄战争中失败,被迫将长春以南的中东铁路转让给日本。1907年,日本侵略者在头道沟建设火车站,并以种种借口扩大“满铁附属地”,开始修建新水源地,铺设供水管道。1910年,铺设了第一水源地至长春火车站的输配水管道43.66公里。1913年,西广场配水塔建成后,又建设30多公里配水管道。从沙俄的中东铁路“附属地”到日本的“满铁附属地”,侵略者们铺设的供水管道近90公里,最大管径450毫米。在“满铁附属地”内,有一座配水塔,461个控制阀门,11个排气阀,302个消火栓。“九,一八”事变后,长春沦陷期间,日本侵略者在修建净月潭水源和南岭净水场的同时,在新开辟的市区内铺设了226公里的输配水管道。其中,在净月潭水库至南岭净水场之间铺设了口径900毫米、700毫米、600毫米的源水输水管各1条,总长37.8公里。在配水管道中,由南岭水厂经磐石路、工农大路至解放广场的口径600毫米输水管为市区配水主干线,长6.335公里,沿程分枝泻流。为保证高地势区用水,在解放广场建成一座高40米的配水塔(南长春水塔),引出2条口径300毫米管道,分别向建设街和东西朝阳路一带的日伪官邸区送水。1936年1月,开始用铺设的管网向新市区送水。1937年,侵略者在修建南岭净水厂第二净化系统的同时,继续铺设新市区的配水管道,同时为旧市区铺设部分管道。1940年投产时,计铺设新管道163公里。其中,在磐石路至工农大路方向,又铺设1条口径600毫米的输配水主干管,长4.13公里。
  1940年以后,长春城市人口大增,仅日本人就有10万多人,全市人口近70万。城市供水紧张,日本侵略者开始第三期水源工程。到1942年底,在建成南岭水厂澄清池、滤池各一座和第三净化系统的同时,又铺设30公里的输配水干管,其中1条经南岭大街、吉顺桥至铁西的口径600毫米管道,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使侵略者无力经营,只修到般若寺。
  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长春市区共铺设供水管网约460多公里。其中,口径100毫米的铸铁管225.56公里,200毫米的145.58公里,300毫米的35.7公里,400毫米的8.55公里,500毫米的1.73公里,600毫米的26.03公里,700毫米的15.51公里,800毫米的1.28公里,900毫米0.78公里。
  国民党统治时期,长春市供水管网仅维持沦陷时期的状况,毫无发展,且有损坏,以致长春解放初期,管网水漏失率高达90%。
  二、新中国成立后管网的拓展
  长春解放之初,城市供水管网处于恢复阶段,努力减少漏失率和浪费现象。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为了保证第一汽车制造厂、客车厂和其他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用水,共铺设了3条供水专用线。在续建沦陷时期遗留工程南岭水厂第三净化系统的同时,向汽车厂铺设2条输配水管道:一条为口径600毫米,经南湖南侧直达汽车厂;一条为口径600毫米管道,沿工农大路、延安大路和宽平大路转向西开运街,在孟家屯车站与口径700毫米管道连接,做为备用线。这2条管线总长约25公里。在汽车厂区内,还铺设20多公里的配水干管和大量分支管。从1953年至1956年,共为汽车厂区铺设铸铁输水管道55.013公里,其中主干管6.8公里。在建设为汽车厂服务的供水管道同时,还续建了沦陷时期只修到般若寺的管道工程,这一工程是铺设口径600毫米管道,从般若寺经人民广场到西安大桥,最后到达客车厂,在厂区变径为400—300毫米。这样,就形成了从南岭水厂至客车厂的供水干线。这个期间,还恢复了沦陷时期建于崇智路与铁西的2个小型增压泵站,以提高管网水压。进入60年代,沦陷时期没有供水管网的二道河子区和铁北地区已发展为新兴的工业区。工业的发展与居民用水的增加,使二道河子区仅有的2条口径300毫米与200毫米配水管道远不能适应需要。通往铁北地区的2条口径200毫米和250毫米管道,日供水能力只有6595立方米,更难适应需要。当时二道河子区每小时用水量约为800立方米,而管网能力只有380立方米;铁北地区每小时用水量为460立方米,而管网能力只有270立方米。这两个地区水压很小,平均在0.4—0。6公斤/平方厘米之间,铁北地区有时几至无水压。为了解决这两个地区的缺水问题,随着新立城水库的建成,从1963年末开始,在修建南岭水厂第四送水泵站同时,铺设了一条由南岭水厂穿过伊通河,沿一面街西侧向北穿过吉长铁路,沿远达大街到东荣大路向西,经天光路到凯旋路的南北输水干管,干管中口径900毫米的铺设2560米,口径700毫米的铺设4540米,口径600毫米的铺设4060米,总长11.16公里,投资335万元。1965年投入使用后,基本上改变了城市东部与北部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用水难的状况。与此同时,在二道河子、八里堡和铁北地区,又铺设口径100毫米至200毫米的配水管35公里,解决了5万人口的用水问题。到1965年底,长春城市供水管网中口径100毫米以上的输配水干管总长达到了549.8公里。1969年末,因水源紧张,长春市开辟了杨家屯地下水源地。为这一工程铺设了12.5公里的输配水干管,由于水量有限,一直处于低压运行状态。
  70年代,由于城市供水建设长期“欠帐”,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干扰,长春市供水危机频繁发生。除水源紧张和制水能力不足,就是市区管网建设跟不上。如1973年,南岭水厂日净水能力为20.72万立方米,而城区管网日输配水能力只有16.2万立方米,制水与配水二者的能力相差很大,不能配套。尤其是大经路方向,原有配水管径最大只有200毫米,早已不能满足需要,沿路两侧三、四层楼长期断水。为了解决制配水能力配套和市中心区缺水,1975年6月在修建南岭水厂第四净化系统的同时,投资140万元,铺设配套输配水管线。这条干管口径为900毫米至4000毫米,管线走向:从南岭水厂经永安桥、全安广场,沿大经路东侧至七马路,然后向西沿新发路至北安路,与市医院东侧既设的400毫米口径管道连接,管线总延长7.01公里,管材大部分采用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胶圈接口,管线中间设排泥口3处,阀门21处,排气阀6处。1982年5月,这条干管又延设2公里至西广场。到了80年代,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下,长春市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供水中的管网建设,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从1977年到1988年,口径100毫米以上的输配水干管,发展了171公里,使全市口径100毫米以上的供水管线总长达到767公里。1977年后的7年间,国家投资1千万元用于供水管网建设,铺设了口径100毫米以上的管道125公里,发展用水人口23万,并为形成大环状供水格局打下基础。1980年,在南岭水厂扩建工程投产的同时,一条长12.5公里的输水干线也建成投入运行。这条干线沿南湖南侧,经前进大街、宽平大路、正阳街至西安广场,主要用于向铁西一带输水。1981年,在贫水地段远达大街至北环城路、青年路、宋家洼子、临河街等处铺设了口径300毫米以下配水管道34公里。1982年,在二水厂投产前,向该厂主要供水区铁北、铁西和二道河子区铺设主要配水管道27条。在二水厂建设中,铺设了口径1000毫米的源水输水管道28.5公里。1983年,为构成大环流配水管网格局,投资1170万元用于市区管网建设,向边远地区铺设配水管道103.6公里,使宋家洼子、绿园新区用上了自来水。同时,在市区内又铺设一条长19.8公里的配水干线,这条干线沿远达大街北部、柳影路至青年路、西安广场,与一水厂扩建工程的管道连接,使该地区供水南北汇流,水压升高1公斤/平方厘米。1986年和1987年两年中,每年投资300多万元,铺设配水管道40多公里,增大了输水分流量。从1977年到1988年,随着管网建设的发展,长春市发展用水人口57.8万,主要是解决了偏远地区,如宋家洼子、杨家崴子、孟家屯至电台街以及东环城路一带的用水问题,使这些长期使用井水地区的居民有了自来水。到1988年末,长春供水管网中,口径100毫米以上管道,发展到767公里,每平方公里管网密度为7.3公里。其中口径300毫米以上干管总长266公里,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5公里。这年,长春城市用水人口发展到150.2万人,市区用水普及率为85.8%,生活用水量为130.9升/人日。
  长春解放之初,市区输配水管网资料已经残损不全。为了加强管网建设,必须尽快掌握管网状况,1952年组织技术人员绘制了市区配水管网图。1960年,又组织专业人员对输配水管网进行普查,基本查明了口径100毫米以上的输配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位置,同时绘制了口径100毫米以上的1:2000的输配水管网平面位置图。1981年进一步对口径300毫米以上的输配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进行普查,并绘成1:10000的长春市配水管网平面位置图。
  为加速供水管网建设,采取两种投资方式:一是国家投资兴建;二是用水单位自行投资修建。用水单位投资修建供水管道又有两种形式:一是独家投资独家使用;二是多单位投资共同使用。前一种投资占绝大部分。
  用水单位增设供水管道,1965年以前,首先由用水单位提出用水申请计划,绘制用水单位平面位置图,经市自来水公司批准,在编制给水施工图和工程预算后即行施工。1966年,由各供水管理所办理。1973年,又由自来水公司统一审批统一设计,各供水管理所负责施工。
  第三节 管网改造
  长春的城市供水管网,是依据城市发展需要,不断加以改造,使之趋于合理。
  一、管网现状
  长春的城市供水管网,在市区767公里口径100毫米以上管道中,解放前铺设的有460公里,占60%。口径75毫米以下的支管共4000多公里,其中有3000多公里超过使用周期,使用15年以上的支管占75%。供水管道的使用周期是:镀锌管20年,普通焊接管6—8年,聚乙烯塑料管7年左右。市区内使用时间过长的金属管道的锈蚀堵塞和塑料管的老化相当严重,1937年在开运街铺设的口径100毫米管道,到1988年内径只有30毫米;1939年在大马路铺设的口径100毫米管道,到1988年内径只有45毫米。1986年,在修建南长春加压站时看到,经过修理的79处阀门中,管壁四周均严重结垢,其中口径100毫米的管径有的已缩小到55毫米,一般平均缩小到80毫米,过水截面缩小五分之一多。1987年,对81处管道拆检,这样的干管有305公里,全面情况更要严重。
  支管状况比干管尤为严重。全市4000多公里支管中,有2120公里为焊接钢管和铸铁管。据对南湖新村拆下来的口径50毫米支管进行检查,管内只有一条缝隙通水,几乎完全锈毁。在支管中,还有1880公里的铅管、塑料管和石棉管。其中塑料管耐老化年限为13年,而全市1000多公里的塑料管超过使用年限的已占四分之三。
  由于管道锈蚀堵塞,使水流运行的低压区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市区水压在0.5公斤/平方厘米以下的面积为6.06平方公里,占市区供水面积的5.74%,人口6.25万;水压在0.5公斤—1公斤/平方厘米的面积为39.44平方公里,占市区供水面积的37.36%,人口73.02万;水压在1公斤—2公斤/平方厘米的面积为44.29平方公里,占供水面积的41.96%,人口52.41万;水压在2公斤/平方厘米以上的面积为15.77平方公里,占供水面积的14.94%,人口9.33万。由于管网严重堵塞和锈蚀,致使水压相对提高的地区漏水严重,有时每天跑、冒、滴、漏达5万立方米。1986年,全年漏水1673处,平均每天4.6处,冬季漏水多达每天十几处。不少地段成了无水区,仅西部地势较高的朝阳区就有25万人吃水难。管道陈旧,资金不足,常常顾此失彼。曾采取加压送水的措施,而管道承受不了,以致发生断裂;不加压上不去水,加了压又到处跑水。居民怨场载道,反映强烈。有人描述这种缺水状况:“上班议论水,回家没有水,坐等三更接不到水,唉声叹气去排队”。
  除管网锈损以外,另一个问题是供水管网负荷过大。解放初期,长春市日供水量为5.98万立方米,市区干管460公里。1988年全市日供水能力45.62万立方米,供水干管767公里,供水能力增长7.6倍,而管道长度只增长0.7倍。在人口密集、用水量大的市中心区,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如长春站以南,上海路以北、以东和西广场之间的原“满铁附属地”,1910年—1917年铺设管网87.7公里,30年代这个地区的人口为3300人,1986年为16.8万人,增长50倍,用水量增长60倍,而管道只增长5%,而且老管道的锈蚀又非新管道的增加所能弥补。
  管网负荷过大的原因,除管网数量少以外,还有一个管网不配套的问题。在767公里的输配水管道中,口径300毫米以上管道与口径100毫米—250毫米的管道之比为1:1.9。这一比例说明,主干管压力很高,支管压力很低,按过水面积计算,等于输水量的2分之一左右,大量的水憋在主干管,泻流不畅。这个状况是由于偏重发展输配水主干管,忽视了配水支管的配套。“中日人民友好水厂”工程投产后,水厂供水能力日增13万立方米,因资金不足,口径400毫米以下的48.5公里配套管网无法铺设,结果使新建水厂能力不能正常发挥。
  配水管网与用水管网之间也存在着同样问题。市中心区解放前用水人口不过20万,到1986年,已超过70万,还不包括单位数。解放前,长春的建筑一般在二层以下,供水支管口径一般在50毫米以下;解放后,尤其是1978年以来,高层建筑不断出现,供水支管口径要在100毫米以上。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普通干管必然要接上很多支管。在市中心区,原有的配水干管多数是口径100毫米和150毫米,干管与支管口径一样,从普通干管通水到用户,就出现接近干管的用户有水,远离干管的用户就没水了。“文化大革命”前,是统一由管道把水分配到用户,用户缺水情况,容易掌握,便于制定配水方案。1978年以来,新建五层以上楼房都有自备水箱,地下又设储水池。由于储水池水位低,干管水先流入,在水量不足时,新建筑占有大量的水,老建筑则无能为力,这样一来,水压难以平衡,影响到供水的统一管理。从发展管网来说,原有的口径100毫米和150毫米管道再做为干管已不适用。
  40多年来,长春虽然发展供水干管300多公里,使供水能力提高7.6倍,但是新发展的供水管道多半是为了水源开发和水厂建设,而且新设管道绝大多数用于发展新的生活区和大中型企业。在市中心区很少增设供水管道,也没有对老管网加以改造。新中国成立,在一定时间里,为加强供水设施建设,实行过优惠政策,如管道铺设与维修,实行道路费减半或者按恢复成本收费等。然而,这个有利于管网改造的政策未能坚持下来。1985年—1986年管网改造,投资300万元,由于道路恢复费的提高,竟耗去近四分之三的费用。实际用于管网改造已不足80万元。
  二、管网改造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长春的经济建设高速发展。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供水管网连续进行了更新改造。1980年—1983年,在市区内共新设口径100毫米以上配水管网98.95公里;1984年—1988年新设100毫米口径的配水管网24公里。9年间共新设配水管网123公里。这些新设的配水管网,改善了市区各地的供水状况:
  1980年,在二商店至长白路方向的上海路,新设口径300毫米铸铁管1650米;在康平街至西民主大街方向的西民主大街,新设口径200毫米铸铁管700米;在翔云街至车轮厂方向的青年路,新设口径400毫米铸铁管1700米、口径300毫米混凝土管2300米、口径200毫米铸铁管450米;在西郊路至锦西路的绿园地段,新设口径200毫米铸铁管1750米。
  1981年,在结核病院至西郊路方向的正阳街,铺设了口径200毫米与300毫米铸铁管1750米;在凯旋路至九台路方向的二酉街,铺设了口径150毫米与200毫米铸铁管1720米;在浙江路至辽宁路方向的西一条,铺设了口径300毫米铸铁管500米;在临河街至民康路方向的岭东路,铺设了口径150毫米—400毫米铸铁管3630米;在远达街至北环城路方向的远达街,铺设了150毫米—400毫米铸铁管3248米;在青年路至缝纫机厂的一三三厂地段,铺设口径200毫米与300毫米铸铁管1876米;在西安大路至西郊路的赛马街,铺设口径200毫米铸铁管960米;在兴业食品厂至一分局方向的兴业街,铺设了口径150毫米—800毫米铸铁管2424米;在白狗街至柳影路、菜市街至榆树街方向的宋家洼子地段上,铺设了口径150毫米—300毫米铸铁管8780米。
  1982年,在临河街至民康路方向的吉林南胡同,铺设了口径100毫米—300毫米铸铁管11590米;在吉林大马路至四通路方向的东环城路,铺设了150毫米—300毫米口径铸铁管3266米;在缝纫机厂至客车厂方向的缝纫机厂地段,铺设口径200毫米的铸铁管1580米;在兴业街至鞍山路方向的一匡街,铺设了100毫米—300毫米口径铸铁管3078米;在新乡路方向的安宁路,铺设口径150毫米一300毫米铸铁管3445米;在宽平大桥至西环城路方向的西开运街,铺设口径200毫米—400毫米铸铁管4280米;在正阳街至汽车发动机厂方向的西郊路,铺设400毫米口径铸铁管1700米;在永长路至东大桥方向的长春大街,铺设了口径300毫米铸铁管870米;在一分局至东大桥方向的长通路,铺设口径300毫米铸铁管1300米;在一分局至全安广场的永长路,铺设口径150毫米—400毫米铸铁管3342米;在西安大路至西郊路方向的翔云街,铺设口径200毫米铸铁管1235米;在正阳街至创业大街的春城大街地段,铺设口径300毫米铸铁管1955米;在崇智路至解放大路方向的东民主大街地段,铺设口径400毫米铸铁管1888米。
  1983年,在东七条至西三条方向的黄河路,铺设了口径300毫米铸铁管2192米;在西三条至崇智路方向的北安路,铺设口径400毫米铸铁管2095米;在西安大路至西安广场方向的西安大路地段,铺设口径200毫米—700毫米
  铸铁管1360米;在一匡街到西三条方向的凯旋路,铺设了口径150毫米—600毫米铸铁管2338米;在民丰街至东环城路方向的安乐路,铺设口径100毫米与200毫米铸铁管1425米;在远达街至伊通河方向的同康路、宜良路、迁变路等地段,铺设口径150毫米铸铁管577米;在永长路至东大桥方向的东天街,铺设口径100毫米—200毫米铸铁管883米;在东广场至胜利大街方向的黑水路,铺设150毫米与200毫米铸铁管957米;在永长路至电力街、永长路至天主教堂胡同、东门里路至天主教堂胡同等方向上的东四道街、天主教堂胡同和东门里路胡同等地段上,铺设口径150毫米与200毫米铸铁管1163米;在西三条至斯大林大街方向的嫩江路,铺设了口径100毫米—200毫米铸铁管1566米;在全安广场至自强街方向的大经路地段,铺设口径75毫米—200毫米铸铁管1250.5米;在和平大路至职工医院方向的西郊路,铺设了口径150毫米—400毫米铸铁管1215米;在永长路至大经路方向的西五马路,铺设了口径150毫米—400毫米铸铁管1097米;在永安桥至81中学方向的东岭街,铺设口径100毫米与200毫米铸铁管1251.5米;在天光路至菜窑方向的利国街,铺设口径200毫米铸铁管450.5米;在东盛路至民丰街方向的兴隆路,铺设口径150毫米铸铁管412米;在宽平大路至湖西胡同方向的大屯西胡同,铺设了口径100毫米—300毫米铸铁管1202米;在宽平大路至湖西胡同方向的第二机床厂地段,铺设了口径100毫米—300毫米铸铁管1685米;在东民主大街至立信街方向的东中华路地段,铺设口径75毫米—300毫米铸铁管1157米;在东民主大街至同志街方向的建政路,铺设了口径100毫米—200毫米铸铁管830米;在永长路至桃园路方向的柳明街,铺设了口径100毫米与200毫米铸铁管520米;在大兴路至青海路方向的大兴路、东四道街地段,铺设口径100毫米与150毫米铸铁管359米。
  1984年—1985年,在西中华路铺设口径300毫米铸铁管962米;在南岭大街铺设口径300毫米铸铁管1170米;在红旗街铺设口径300毫米铸铁管710米;在东荣大街铺设口径400毫米铸铁管1483米;在西安大路铺设口径300毫米铸铁管630米;在牡丹街铺设口径300毫米铸铁管1568米;在凯旋路铺设口径300毫米铸铁管2640米,在铁西街铺设口径200毫米铸铁管800米;在孟家屯新区铺设口径50毫米—200毫米铸铁管1570米。
  1986年—1987年,在大马路铺设口径400毫米铸铁管1340米;在义和路铺设口径700毫米铸铁管301米;在安达街铺设口径300毫米铸铁管318米;在北安路铺设口径400毫米铸铁管820米;在新民胡同铺设口径200毫米
  铸铁管301米;在西部加压站铺设口径400毫米—700毫米铸铁管1700米。
  1988年,在崇智路胡同铺设口径100毫米与300毫米铸铁管943米;在青云街铺设口径100毫米与300毫米铸铁管442米;在白山胡同铺设口径200毫米铸铁管350米;在西安大路铺设口径300毫米铸铁管680米;在西环城路铺设口径300毫米铸铁管903米;在虎林路铺设口径150毫米与400毫米铸铁管339米;在至善路铺设口径150毫米与300毫米铸铁管1600米;在重庆胡同铺设口径300毫米铸铁管565米;在南岭水厂宿舍铺设口径200毫米的铸铁管200米;在西郊路铺设口径800毫米与200毫米的连接管120米;在汪清街铺设口径100毫米与200毫米铸铁管430米;在大马路铺设口径400毫米铸铁管614米;在西安大路南胡同铺设口径200毫米与400毫米铸铁管456米。
  整个城市供水管网经过一系列改造之后,不仅增加了管网密度而且改善了管网布局,一步步形成大小环状结合的循环供水体系,尤其使城市各区域口径300毫米以上的输配水管网的分布趋于均衡合理。
  朝阳区
  经过1980年到1983年的大规模管网改造,朝阳区口径300毫米以上输配水管道发展到14条,具体位置:在工农大路,有工农广场至新民广场的口径400毫米和600毫米管道各1条,有工农广场至南长春水塔方向口径600毫米管道1条;在延安大路,有通往新发广场口径400毫米管道1条;在斯大林大街,有工农广场至卫星路口径400毫米管道1条;在宽平大路,有通向正阳街口径800毫米管道1条;在春城大街,有西郊路至西安广场口径300毫米管道1条;在东开运街,有宽平大路至安达街口径300毫米管道1条;在西开运街,有宽平大路至孟家屯口径400毫米管道1条;在西郊路,有正阳街至和平大路口径400毫米管道1条;在建设街,有通往西安大路口径300毫米管道1条;在解放大路,有解放广场至建设广场口径300毫米管道1条;在东朝阳路,有解放大路至西安大路口径400毫米管道1条;在东中华路,有东朝阳路至斯大林大街口径300毫米管道1条。
  南关区
  1980年至1983年的管网改造,南关区口径300毫米以上的输配水管道发展到9条。具体位置是:在磐石路,有南岭大街至工农广场口径600毫米管道1条;在南岭大街,有磐石路至南岭派出所口径300毫米管道1条;在吉顺路,有自由大路至解放大路口径600毫米管道1条;在康平街,有解放大路至人民广场口径600毫米管道1条;在大经路,有永安桥至上海路口径600毫米管道1条;在永长路,有全安广场至长春大街口径400毫米管道1条;在长春大街,有永长路至东大桥口径300毫米管道一条;在长通路,有永长路至东大桥口径300毫米管道1条;在五马路,有大经路至永长路口径400毫米管道1条。
  二道河子区
  二道河子区口径300毫米以上的输配水管道,主要是在1982年发展起来的,共有8条(其中1条建于1962年)。具体位置是:在远达街,有在天光路至北环城路口径400毫米管道1条;在东荣大路,有远达街至长哈铁路口径600毫米管道1条;在远达街,有东荣大路至吉长铁路口径600毫米管道1条;在一面街,有南岭耙场至吉林大马路口径600毫米管道1条;在吉林南胡同,有一面街至乐群街口径300毫米管道1条;在岭东路,有一面街至乐群街口径400毫米管道1条;在乐群街,有岭东路至荣光路口径300毫米管道1条;在东环城路,有荣光路至长吉铁路口径300毫米管道1条。
  宽城区
  宽城区的口径300毫米以上的输配水管道发展到14条。其中11条是在1980年至1983年铺设的。具体位置是:在同志街,有斯大林大街通往辽宁路口径500毫米管道1条;在北安路,有通往康平街、康平街北路、西三条口径400毫米管道1条;在白菊路,有西安大路至嫩江路口径300毫米管道1条;在西安大路,有青年路至西安广场的口径600毫米管道1条;在国营长春机械厂,有缝纫机厂至青年路口径300毫米管道1条;在青年路,有西安大路至柳影路口径900毫米管道1条;在柳影路,有青年路至凯旋路口径900毫米管道1条;在凯旋路,有天光路至辽宁路口径600毫米管道1条;在天光路,有凯旋路至东荣大路口径600毫米管道1条;在兴业路,有天光路至长春大街口径400毫米管道1条;在黄河路,有东广场至斯大林大街口径300毫米管道1条;在大经路,有上海路至北京大街口径300毫米管道1条;在东二条,有上海路至黑水路口径300毫米管道1条;在凯旋路,有天光路至铁北四路的口径300毫米管道1条。
  城市供水管网的改造工作,“八五”期间,将随着“引松入长”工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但扩大供水规模以适应2000年前后城市经济与生活的需要,而且将使供水管网布局更科学合理。
  第四节 管网维修
  供水管道漏水,是城市供水管网的一个主要问题。大量的漏水,既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又影响到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长春市供水能力较低,且低压运行,仍难免漏失,即使是历史上漏失较少的1988年,仍损失1014.5万立方米水,损失率为7.65%。漏水分为经营性漏水和跑冒性漏水。经营性漏水指计量不准、漏查水表或消防用水等,计量问题主要出自计量仪器不精确。长春市经营性漏水量较大,约占漏失量的一半以上。如1986年漏失总量为1448万立方米,其中750万立方米属于经营性漏水。经营性漏水(消防用水除外)只影响供水企业的收入,不影响水量与水压。跑冒性漏水,是指管道年久或管材质量差,发生爆裂、锈蚀穿孔、施工接口不严、管基变形下沉引起管线离轨,或因气温、土温以及地震等外力破坏造成的漏水。长春市输配水管道的材质大部分为铸铁管,只有少量预应力、自应力混凝土管和石棉混凝土管。输水管道的接口方式有2种,即青铅接口和橡胶圈接口,其中青铅接口的管道占80.74%;配水管道也以青铅接口居多,占84.76%,其余为膨胀水泥和胶圈接口。这些接口方式各有利弊,不是造成漏失的主要因素。造成跑冒性漏水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管道施工质量差。以“中日人民友好水厂”为例,1988年,第二阶段铺设的口径1000毫米源水管道中漏损达34处,占该厂全年漏水总量的89.5%。测查原因,没有发现管理上的失误。第二阶段铺设的管道起点为石头口门水库取水泵站,经8.15公里至放牛沟加压泵站,又经20.35公里至苇子沟的净水厂,全长28.5公里,工程设计取水量为11万立方米/日,管道流速为1.62米/秒,水力坡降1000i=2.8米,管线上设排气阀24个,排水阀20个。从管道通水以来,一直在设计负荷范围内运行,流量小于11万立方米/日,石头口门取水泵站压力小于7.5公斤/平方厘米,放牛沟加压站压力小于或等于6公斤/平方厘米。每次空管充水时,都先使用阀门上的直径100毫米旁通阀,待管中水满后再使用大阀门调整。每当需要提高流量,均以0.1公斤/平方厘米为单位,稳定30分钟后再逐次增加。每次减少流量,均间歇式关闭,使流量缓慢减少。每次停泵,均在出口阀门将要关闭时才拉闸。在运行调度上,尽可能不调或少调二水厂的机泵。在维护管理上,把全线分3段即石头口门取水泵站,放牛沟加压泵站和苇子沟净水厂,每星期各段检查一次,每月全线检查一次。实行这些措施,1988年仍出现34次大漏损。经统计分析,在34次漏损中,2次是口径300毫米排水管道因供电线路瞬间停电被推出,6次是管道承口破裂,其余26次均为施工质量和管材质量不好而造成的。在13个施工区段中,只有5个区点无漏水,承口漏水率高的区段管道破裂率也高。可见施工质量是造成跑冒性漏水的主要原因。造成跑冒性漏水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长春市供水管网陈旧。2000多公里的旧管已普遍锈蚀,口径小的支管和配水管尤为严重,其中焊接管、钢管已经锈腐,水量、水压稍有增加,就会穿孔或爆裂。长春解放后铺设的供水管道,年代最长的达34年,业已全部锈蚀。尤其是石棉管,均已酥脆。按供水管道质量估算,年漏失率不少于20%,连同经营性漏失,年漏失率在26%左右。尽管管网修漏及时率1988年达到99.9%,由于大量旧管道病入膏肓,虽然修漏人员疲于奔命,也无济于事。造成漏失还有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城市中各种工程施工的破坏。如1973年吉林省第一建筑公司在市动植物园东吉顺街修建冰球场,因爆破冻土将通往客车厂的口径600毫米输水管炸断,造成南关区、宽城区部分地区3昼夜停水;1985年在宽平大路建筑一栋楼房,不弄清地下管道的位置便打桩将口径300毫米水管打断;63路无轨电车设置线路电杆时,竟将电杆整排立于自由大路供水管道之上,留下漏水的隐患,上述原因造成的漏失,每年愈千次,仅1988年,就达2654次,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及时修漏,保证生产与生活需要,保证城市的正常运行,从1982年起,采用“双轨制”方法,一是对口径75毫米以下配水管网的修漏,由各行政区的供水管理所小修队负责;二是对口径100毫米以上输配水管网的修漏,专设大口径管道抢修队负责。各区供水管理所,专设管道巡检人员,按照管网系统,定期巡检并做出记录,发现问题迅速解决。仅1988年,通过主动巡检,就发现漏水213处。与此同时,各供水管理所设专人负责漏水台帐登记,按报漏登记维修的程序及时下达维修作业单,修复后即反馈到台帐上。大口径管道抢修队,配备了风镐、发电车、挖掘机等高效能施工器具,昼夜值班,一旦接到漏水报告,立即出动,即使是几十公里之外口径1000毫米输水管道漏水,也可在24小时内恢复通水。大管道修漏,要求进入现场后连续工作,不许停顿,直至修复通水。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城市供水志

《长春市志 城市供水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本志下限止于1988年。记述了长春市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包含水源、水厂、管网、水质、营业、管理、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