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一水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城市供水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52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一水厂
分类号:
TU991.35
页数:
24
页码:
48-71
摘要:
本节记述长春市一水厂的源水,是沿伊通河道流来的新立城水库的源水。分为取水系统、净化系统、送水系统、供电系统。
关键词:
长春市
供水
水厂
内容
第一水厂,即南岭净水厂,是日本侵略者在长春搞伪满洲国国都建设时,于1932年与净月潭水库同时配套修建的,1935年10月竣工,建成第一净化系统,1936年初开始供水,日制水能力2万立方米。1936年,日伪统治者在长春市区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又对南岭净水场加以扩建,建设第二净化系统,1942年投产,使南岭净水场总制水能力达到4万立方米/日。1942年,全市用水人口达到25.3万人,在南岭净水场又计划建一个较大的净化系统,预计日制水量4万立方米。因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工程进行不久即被迫停止。
南岭净水厂位于城市东南部,距市中心区约6公里。1942年第一、第二净化系统建成后,设2条口径600毫米的配水干管通向市区,主要送水方向为朝阳区的桂林路一带和建设广场的配水塔(南长春水塔)。1953年,为了保证第一汽车制造厂和其他重点工程用水,建成了为汽车厂输水的第三净化系统和二级泵站,日制水能力4万立方米。1960年新立城水源地建成后。南岭净水厂的生产设施已不适应制水需要,从此开始了一系列扩建、改造、挖潜工程。1960年,建成一座向二道河子与铁北地区输水的二级泵站;1974年,建成第四净化系统,同时铺设了通往大经路方向口径600毫米的输水管道。为解决长春市西部地区缺水问题,1978年,又建成第五净化系统,并配套建设了第五、第六二级加压送水泵站和铺设口径800毫米的输水管道。至此,南岭净水厂日制水能力达到23.92万立方米(5度标准),比沦陷时期原设计能力提高近6倍(见图2—1)。
南岭水厂除一级泵站建在距厂区约1000米的伊通河两岸外,其他设施均在地形高差较大的小山沟内。在水厂院内,建有集水井、露天沉淀混合反应池、封闭式平流沉淀池、普通快速滤池、清水调节池、投药间、化验室、二级泵站、集中采暖锅炉、机修车间、变电所等等。占地面积,水厂院内36.85公顷,伊通河西1.02公顷,河东14.99公顷。南岭净水厂净化处理过程有两种方式:非雨季节,源水浊度在500度以下时,源水由一级泵站机组吸取并直接输送到净化处理构筑物中处理;如果源水浊度超过500度时,源水则由一级泵站的转取机组输送到预沉池中,源水在预沉池中经预沉(或加混凝剂),浊度下降到500度以下时,再由一级泵站机组输送到净化构筑物进行处理。
一水厂的源水,是沿伊通河道流来的新立城水库的源水。由于沿天然河道流至一级泵站取水口,其浊度一年中变化较大,冬季低,雨季高,变化范围在40——6000度之间,平均在200度左右。此外,源水受沿途生活污水污染,其大肠杆菌值也超过国家源水水质标准(见图2—2)。
一、取水系统
伊通河两岸设有半淹式进水构筑物。进水构筑物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一面进水的岸边取水构筑物,另一种是五面取水的岸边构筑物。为防止河水中杂草等物进入取水机组内,在进水构筑物前设置了钢筋焊成的拦泥栅,源水由岸边取水口进入集水井后,经一级泵站加压,送入一水厂内各净化系统。一水厂在建厂时有两种取水方式:一是从伊通河直接用水泵吸取送至净化系统;二是从伊通河取水场由机泵取水逆送到净月潭水库,在水库沉淀后再经3条输水管道靠高差动能重力流入水厂集水井(由于源水不足已停止逆送),取水方式亦由伊通河经一级泵站直接提取。鉴于源水浑浊,取水除设有加压泵站机组外,还设有露天沉淀除浊设施。根据净水工艺要求,取水一级泵站设在伊通河两岸,分东西两部分,即河东取水泵站与河西取水泵站。其具体构成是:
(1)伊通河拦河坝。此坝筑于1934年,坝长110.9米,共有11个通水排放孔。原修建时,拦河坝上部设有30厘米宽木板通道。为便于通行,1960年支架加厚,通行木板加宽至90公分,1980年清淤时,又改为1.2米宽的混凝土板通道。由于取水量增加,1980年以前取水水位为1.85米,以后改为2.0米。
(2)河东取水泵站。建于1934年,由河心取水构筑物、集水井、取水泵
站、露天沉淀池等部分组成。取水头部构筑物始建时为两个河心取水口和两个岸边取水口。河心取水构筑物为20米×2.7米×2.0米的木笼装块石构筑物,内有口径600毫米取水管,由于长期淤泥堵塞清洗不便,于1980年清淤时去掉了河心取水构筑物,改为岸边式取水构筑物,设置了两个口径600毫米管道进入构筑物和一个五面进水的口径800毫米管道进水构筑物。由于河东取水泵站分为两座,所以集水井设在南北两座泵站之间,其容积为15.2米×5.1米×5.0米,供南北两面取水机泵使用。使水井中间无隔墙,分为两格,供南北两泵房机组用。集水井共有6条输水管道,其作用如下表:
河东取水泵站建立时有7台机泵,总计1840马力。南屋3台机泵,130马力2台,180马力一台;北屋两台700马力。其中南屋为转取机泵,北屋为向净月潭水库逆送水和向水厂输水机泵。由于供水量不断增加,1966年北屋又增设2台190KW机泵,并将700马力一号改为380KW,700马力二号改为500KW,以提高其吸水能力。同时,对南屋130马力与180马力机泵也进行改造,其各机泵能力型号如下表:
到1988年,河东取水共有7台机泵。这些机泵吸水通过4条口径600毫米管道向水厂输送源水。口径800毫米管道与河东取水机泵并用。为了保证水质,调节源水量,河东取水设有露天沉淀池一座。该地原为沙坑,1940年利用其自然形状稍加整治,铺设了2条口径600毫米输水管道,使其成为露天沉淀池。沉淀池原容积为30万立方米,由于泥沙淤积,储水量逐年下降。1979年12月7日,经实测其贮水面积为136248平方米,平均水深1.2米,现在储水量为16万立方米。为了充分发挥其预沉作用,在利用“工农干渠”引水期间,1980年在沉淀池南端铺设了2条口径800毫米混凝土质输水管道,与南关区幸福村的一号闸上游连接,便于“工农干渠”来水经一号闸明渠进入露天沉淀池。同年,还铺设了由沉淀池到河东取水集水井的一条口径800毫米输水管道。
(3)河西取水泵站。河西取水泵站与河东取水泵站为同一时期建成,结构大体相同。泵站由河心取水构筑物、集水井、一级泵站、露天沉淀池等组成。河心进水构筑物为20米×2.7米×2米的木笼结构。木笼底部为口径600毫米输水管,上端为口径600毫米喇叭管进水,笼内堆积块石。此结构因常年淤泥,进水量逐年减少,故亦于1980年清淤时将其改成岸边取水构筑物。现在有二个口径600毫米管道的取水构筑物和一个口径800毫米管道的五面进水构筑物。河西取水泵站取水集水井有两个,一个集水井为1934年修建,另一个集水井为1979年修建。两个集水井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979年建的集水井容积为23米×3米×0.5米。这个取水泵站自1934年建成以来,曾多次改建,变化较大。当时仅有一座泵房,4台机组:PA130HP马力水泵2台,PT—M18HP水泵1台,转取水泵MCT—G250HP1台。为提高取水量,1968年增设1台20SH—9B310KW机组。由于老泵房年久和不能适应新设机泵需要,1974年扩建,增设20SH—9B310KW机组,并将MCT—G250HP转取机泵更换成380KW机组,以提高转取能力。为了适应新立城水库最大流量,1978年又在河西老泵站东侧扩建一座新泵站,安装了3台20SH——9B型直取机组与1台24SH——9转取机组。1987年,在老泵房内又增设AS型机泵,并将100米长、口径600毫米输水管道更换成口径800毫米输水管道。河西取水泵站向水厂输水管道有3条:老泵房为2条,口径600毫米与800毫米(此条与河东取水泵的口径800毫米管道串联);新泵房为口径800毫米混凝土输水管道。
为了预沉高浊度水,1944年河西取水泵站修建了1组2池的混凝土质露天沉淀池,长160米,宽45米,平均深2.5米,2个预沉池容积各为1.8万立方米。沉淀池前端设有反应池,全长38米,宽7米,深2.5米。该池中间原有一道混凝土质隔墙,使源水形成回流沉淀。由于冻害,于1966年全部倒塌。此外,河西泵站另有一座土露天沉淀池,原为挖沙场,后修成长270米,宽130米,平均深1米的简易露天沉淀池,容积约35100立方米。其中间分为3个水池。为提高其运行效果,1986年7月修建了简易投药间、混合反应池,安装了出口水的表面取水装置。
(4)输水管道。输水管道有三种:一种为源水集水吸收管道,一种为源水输送管道,一种为泵站输往净月潭水库的逆送管道。源水吸收管道,1936年水厂投产时有4条口径600毫米管道,其中河东2条,河西2条。为适应供水需要,1967年河西取水铺设了口径800毫米吸水管道;1969年河东取水亦铺设一条口径600毫米吸水管道;1978年河西新泵站修建时,又修建了2条600毫米吸水管道。至此,取水共有8条源水吸收管道。输水管道,1936年建水厂时共有3条,河东有口径600毫米的一条,口径700毫米的一条,口径900毫米的一条(其中口径700毫米、900毫米的为净月潭至水厂的输水管道)。为适应供水发展需要,1969年河西铺设了口径700毫米输水管道1条,河东铺设口径800毫米输水管道1条。这两条管道后来合并成1条口径800毫米的输水管道至净水系统。此外,1978年水厂修建取水新泵房时,从新泵房到水厂净化系统铺设了一条口径800毫米的混凝土质输水管道。至此,取水泵站到净化系统共有6条输水管道。
二、净化系统
一水厂共有5个净化系统,日净化能力为23.92万立方米(浑浊度按5度计)。
1.第一、第二净化系统
这两个系统于1935年和1936年相继建立。第一净化系统,主要由水平隔板反应池、平流式沉淀池、滤池、清水池和送水泵站构成。其中跳跃式水平隔板反应池,有效容积为430立方米,反应时间20分钟;沉淀池容积1789立方米,沉淀时间1.5小时,沉淀能力3万立方米/日;滤池有10个,总面积280平方米,过滤能力2万立方米/日;清水池一座,蓄水量5250立方米;送水泵站一座,装有200马力水泵3台,送水量为2万立方米/日。这个系统建立后,供水能力为2万立方米/日。
1936年,城市人口增加,供水状况紧张,日伪当局决定扩建南岭净水厂,建设第二净化系统。第二净化系统的反应池有效容积为400立方米,反应时间20分,反应能力3万立方米/日;沉淀池面积2524立方米,按沉淀时间1.5小时计,沉淀能力2万立方米/日;滤池共6个,面积180平方米,滤过能力2万立方米/日;清水池一座,容积6300立方米;送水泵站一座,装有250马力HESG水泵3台,其中一台备用,送水能力2.16万立方米/日。第二系统于1942年投产运行,使南岭净水场总供水能力达到4万立方米/日。新中国成立后,1959——1960年,对第一净化系统二号平流沉淀池进行改造,在其前部增加了反应部分,同时对沉淀池由尾端取水改为表面取水。1963年,开始投加活性二氯化硅助凝剂。1959——1960年,还将第一净化系统一号平流沉淀池南半部分改为澄清池,由于效果不理想,1974年又将其改成穿孔反应、斜管沉淀,效果仍不好,易被杂物堵塞。1981年8月,又将穿孔反应室改为双层回流反应室。为了适应城市用水需要,1971——1972年修建露天沉淀池。到1981年,第一、第二净化系统的净水能力达到7.5万立方米/日(按浑浊度5度计算)。此时,第一、第二净化系统由集水井、投药室、混合反应池、沉淀池、滤池等部分组成。
集水井容积为416立方米,分为两部分:前部分是源水进水室,为了稳定计量水位,设有2条口径600毫米进水管道和一条口径700毫米输水管道;后部分为配水室,计量矩形堰设在隔墙上,矩形堰高2.10米、宽2.00米。在配水室内设有2条口径800毫米和600毫米出水输水管道,分别进入第一、第二净化系统的混合反应室和第一净化系统一号斜管沉淀池。
混合室 第一净化系统混合室为隔板回流式。由于木隔板损坏,1981年11月将混合室改为砖质结构。混合室容积分别为3×3.4×2.45米、3.8×3×2.4米、2.8×3×2.4米、2.2×3×2.45米,总容积95.6立方米。第二净化系统混合室亦为隔板回流式,但混合设施为2个格式,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格式隔板间距为0.7米宽,长4.45米;第二格式隔板间距为0.75米,长1.7米。混合室容积为168立方米。
反应室 第一净化系统反应池为平流回流式,1981年11月将木质隔板改为砖质结构,反应室容积为138平方米。由于过水量高,反应时间不足,1960年将2号平流沉淀池截去217.6立方米做为反应部分,所以反应池总容积达到355.6立方米。第二净化系统反应室,原为木质隔板回流式。1960年把木质隔板改为混凝土板,并将反应池面全部用混凝土板覆盖,反应池总容积为304.71立方米。
沉淀池 第一净化系统有沉淀池3个,一是与反应室直接连通的二号平流沉淀池;二是由集水井直接连通的半部为斜管式、半部为平流式的一号沉淀池;三是露天沉淀池。一号沉淀池原为平流式,源水经过口径800毫米的输水管道,由集水井与其直接连通,缺少混合反应部分。该池1959年时将其南部平流沉淀池改为加速澄清池,1961年投产运行后效果不好,1963年又将其改为穿孔反应平流沉淀池,1974年将平流沉淀部分又改为斜管沉淀池。由于穿孔反应效果不好,经常堵塞,水头损失达0.8米,因而1981年8月将穿孔反应改为双层回流反应。该池北半部一直是缺少混合与反应的平流沉淀池。一号沉淀池总容积为2245.32立方米。二号沉淀池为平流式,属埋没式混凝土结构的封闭沉淀池,池顶埋土深1.2米,容积31.5米×14.5米×4.5米,除去反应部分剩余容积为2476.63立方米,过水断面为32.62平方米。由于第一净化系统反应池在提高过水量后反应时间不够,所以于1960年将平流沉淀池截去4米,修成反应池。露天沉淀池是平流沉淀,为第一、第二两个净化系统共用。该池建于一水厂西北处,利用一个天然土沟建成。1972年投产,投资30万元。投产后日净水能力增加3.2万立方米。露天沉淀池,是因伊通河水雨季浊度高,为提高第一、第二净化系统源水沉淀能力而建。露天沉淀池为2个长100米、宽20米、深3——4.5米的平流沉淀池,单池容积8000立方米。沉淀池由口径800毫米输水管道来水,进水管为口径500毫米的铸铁管道,经口径300毫米的配水管配出,经过沉淀后清水由汇水槽进入口径600毫米管道,流入第一、第二净水系统平流沉淀池的末端集水槽中。沉淀池四壁使用块石加固,池底采用柏油铺面,利于清理。该池建成后,有效地提高了第一、第二净化系统的沉淀能力。因为缺少混合,反应部分尚不完善,为此1986年在其首端修建了水平回流反应池,同时修建了投药间。由于东北地区冬季寒冷,该池结冰后便不能使用。
第二净化系统的沉淀池为平流式地下混凝土质结构。沉淀池中间有隔墙,分为两部分。沉淀池体积为3825.86立方米。
滤池 第一净化系统,共有10个穿孔管式大阻力(石英砂)系统快滤池。建于1934年,1936年投产。每个滤池体积为5.6米×5.8米×2.8米,总容积909.44立方米。单池滤过面积为32.48平方米。除去排水沟,每池有效面积为28平方米。滤池底部有两根口径200毫米的出水管,在口径200毫米干管两侧设有间距20厘米口径40毫米的滤过管,每根管上钻有直径8毫米孔15个。滤池滤料为石英砂单层滤料。滤池为反冲洗方式,修建时为空气—水混合反冲洗。1970年将空气反冲洗装置拆除,改为单一的水冲洗方式。第二净化系统滤池共有2个部分,一是二净滤池,另一是老四净滤池(1936年第一、第二净化系统建成时,为提高净水能力,先在南岭水厂院内增修了第三净水间,其后又引用二净沉淀池水为水源,增修一滤池间,定名为四净。由于增修的第三净水间使用较短时间便拆除了,所以剩下的四净水间称为“老四净”)。第二净化系统滤池为普通石英砂穿孔管过水的大阻力系统,共有6个滤池,滤池有效面积51平方米,建于1934年。反冲洗方式,即空气——水混合冲洗。1970年将空气装置拆除,改成单一水冲洗。池底有2根口径300毫米的过水管,管两边连有口径40毫米的滤水管,滤水管间距200毫米,钻有直径8毫米的滤水孔。老四净车间共有3个滤池,滤池有效面积为41平方米,建于1934年,1956年停用。1960年恢复使用时,采用石英砂滤料小阻力系统。1980年8月,又将其改成无烟煤——石英砂双层滤料,1986年又改成单一石英砂滤料。该系统反冲洗时,由水泵输入高位水池,高位水池容水量为250立方米。滤池为斗式球体填料。滤斗上大下小,上口100×100毫米,下口为30×30毫米,斗高90厘米,装有一个大球,直径60毫米,9个小球,直径30毫米。滤池滤料,第一、第二净水系统的滤池均使用同种类滤料。
2.第三净化系统
第三净化系统原为长春沦陷时期的遗留工程,1943年底设计,始建于1942年,预定1946年竣工,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遂即停止。当时,该系统的水源工程已完成30%,土建工程完成了70%;机电器材已购齐入库。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在长春建第一汽车制造厂,为了保证汽车厂的用水,市人民政府决定利用这个遗留工程,续建一水厂第三净化系统。
第三净化系统于1952年重新设计,1953年动工续建,当年竣工投产,日净化能力为4万立方米。此项工程包括:①从一水厂第三送水室开始,铺设口径700毫米铸铁管1条,经一水厂西南至南湖广场一号道,之后改为口径600毫米铸铁管,直至汽车厂。这条输水管线是汽车厂的专用管线,日流量3.5万立方米。②从一水厂第三送水室东部口径600毫米铸铁管,接出一条口径400毫米的铸铁管,经一水厂西部、斯大林大街、工农广场、工农大路、新民广场、延安大路、南湖广场、南湖大路至汽车厂,这是汽车厂的备用输水管线,日流量为1万立方米。③从一水厂第三送水室东部铺设口径600毫米铸铁管1条,经气象厂、动植物园东墙、民康路、斯大林大街东胡同、崇智路至铁西,这条输水管线供客车厂及铁西一带工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用水,日流量为3万立方米。以上3条输水管线的日流量共7.5万立方米。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三净化系统的净化能力,1960年,将沉淀池前部截去一部分,改为反应池。1970年,又在滤池空气反冲洗部位,修建了4个32平方米的小滤池,使日净化能力提高到8.7万立方米。第三净化系统的流程是:来自河东、河西的源水进入集水井,投加混凝剂,反应后进入平流沉淀池,沉淀后的清水进入滤池,过滤后输入清水调节池。这个系统的净化设施有集水井、混合室、反应池、沉淀池、滤池。
集水井 为混凝土质结构,内有进水管、水门室、稳压室、三角流堰。进入集水井的源水管道分为口径900毫米与600毫米,1968年又增设口径800毫米的进水管道。集水井容积为647.35立方米。三角流堰高1.45米,宽1.80米。
混合室 为砖质结构隔板跳跃式,共有2个,每个容积132.24立方米。混合室共有29个隔间,隔板间距为600毫米。
反应室 为混凝土质结构,回流平流式。1953年修建时,表面覆盖了玻璃罩。为解决混凝剂堆放位置,1960年将其表面改为混凝土结构的预制板覆盖。反应室长40.69米,宽5.1米,高3.2米。回流板间距为1.2米,隔墙厚250毫米。为提高第三净化系统净化能力,1961年将平流沉淀池首部截去11.75米,做为反应室,从而延长了反应时间。扩大的反应室容积为1938.7立方米。
沉淀池 为混凝土质结构,平流沉淀,地下埋设,分为南北两部分。沉淀池原来的容积为11988.4立方米,由于截去1970立方米做反应池,所以沉淀池的容积净剩10018立方米。沉淀池排泥方式为人工手动进行。
滤池 为普通石英砂大阻力快速滤池。1970年将一号滤池由大阻力改为斗形球式小阻力系统。滤池修建时采用空气——水混合式反冲洗,1970年改为单一式水冲洗,同时在原空气反冲洗位置修建4个32平方米的小阻力系统滤池。所以,三净化系统共有14个滤池。原来10个滤池容积各为115.5立方米,滤过面积各为41.25平方米。滤池底部设有口径300毫米输水管,还有口径100毫米的小干水管,在小干水管上连接着口径40毫米管,上面钻有直径28毫米的过水孔。新增设的4个32平方米的小滤池,为斗式排水小阻力系统。漏斗上端为100×100毫米,下端为30×30毫米,高90厘米,内装直径60毫米大球1个和直径30毫米的小球9个。
3.第四净化系统
这个系统采用了60年代国内较先进的净化工艺,1972年设计,1973年修建,1975年投产。总投资为208.76万元。这个系统包括集水井、脉冲沉淀池、无阀滤池3个主要部分。工艺流程为:由第三净化系统既设的口径800毫米、900毫米两条管道,将源水引入集水井,投加混凝剂之后,由两条口径700毫米管道引入脉冲沉淀池。经脉冲式混合、反应、沉淀后,清水由集水槽汇集,流入无阀滤池进行过滤,滤后通过口径800毫米清水管道流入第三送水清水池。该系统日净水能力为5万立方米,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净化后水质等各项指标基本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在施工过程中,脉冲沉淀池的钢筋混凝土池壁曾出现53条裂缝,裂缝最大者宽7~8毫米,长2米。经过多次补强,才达到工艺要求,消除隐患。
集水井 这个系统的集水井有4个部分:源水闸门室、稳流室、出水室、药库。集水井有2条源水进水管,口径分别为800毫米和900毫米,来自河东取水池。在稳流室投加混凝剂后,直接进入脉冲沉淀池。集水井建筑面积129平方米,容积为531.48立方米。
脉冲沉淀池 共2个,每个面积为466.3平方米;容积为2331.5立方米。脉冲沉淀池采用钟罩式脉冲发生器,由钟罩式脉冲发生器、配水渠、配水管、污泥浓缩器、清水集水槽等组成,这个沉淀池设计能力为5万立方米/日,为保证水的浊度不超过20度,日产水量为4万立方米以下。
无阀滤池 共10组20个,每个滤池面积为16.81平方米。滤池底部采用塑料滤头,固定在1米×0.5米×0.1米规格的混凝土板上,板上设有直径10毫米的滤孔40个,滤孔间距100毫米。由于滤头易积泥渣,过滤水量逐年降低,从1979年至1983年逐步将滤头拆除,用10目和30目的尼龙网代替。
4.第五净化系统
第五净化系统,由东北给排水设计院设计,1977年末动工,1980年10月投入运行。原设计净化能力为3万立方米/日,为保证沉淀后水的浊度在20度以下,其沉淀能力仅达2.4万立方米/日,而且沉淀池排泥效果亦不好。因此,1987年把沉淀池虹吸排泥改为穿孔管排泥,1988年又把机械反应改为网格反应,增加了机械混合,并在稳流区增铺斜管,从而扩大了沉淀面积,保证了出厂水的浊度在5度以下,沉淀能力也达到3万立方米/日。
投药间 建筑面积为237.84平方米。其中,药库43.05平方米,值班室23.4平方米,投药室169.2平方米。投药间内设6个溶药槽,有4个溶药槽容积各为3.6立方米,2个溶药槽容积为7.2立方米,6个溶药槽总容积为28.8立方米。混凝剂为固体硫酸铝液体投加,此外又加入活性二氧化硅进行助凝。溶药方式为空气搅拌溶解,使用SX—2水环真空泵进行压冲空气,使药于水中溶解。
混合室 混合室的混合、反应均在同一构筑物中,共有12个混合反应槽,每个混合反应槽容积为63.48立方米。原设计为管道式混合,由于运行效果不好,经两次改造后,采用机械混合方式,搅拌机为“摆、织针轮减速机”。原设计的反应室为每条列6格,分为3种规格:一、二混合反应格是B—LD2715型;三、四格是B—LD330、130型;五、六格是B——ELD39/22型。搅拌机转速为7~8转/分——1~2转/分。由于此种反应方式效果不好,所以1988年改为木制网格反应。
沉淀池 原为聚丙乙烯斜管沉淀池,后改为玻璃钢环氧树脂制品斜管,总容积为702立方米。沉淀池分为2个,每个容积351立方米。沉淀池包括集水槽、斜管区、清水区、积泥槽、排泥系统等部分。排泥系统原为直径200毫米快开闸门斗式虹吸排泥,共有8组16个,每2个排泥斗为一组,每个排泥斗上口为3.575米×3.575米,下口为0.3×0.6米,高1.5米。由于这种方式排泥效果不好,1987年将斗拆除,改为口径200毫米管穿孔排泥。
滤池 为虹吸滤池,容积为62.5立方米,单池滤过面积12平方米,共有6组12个滤池,为普通石英砂小阻力系统。滤池底部为混凝土质滤板,铺设20~30毫米两层尼龙纱网。
三、送水系统
一水厂共有6个送水泵站。第一、第二送水泵站,建于1936年;第三送水泵站,建于1953年;1964年,为解决二道河子及铁北地区供水问题,建成了第四送水泵站,此泵站水源来自第一、第二、第三净化系统;第五送水泵站建于1972年,水源来自第四净化系统;第六送水泵站建于1977年,与第五净化系统配套。
1.第一送水泵站
第一送水泵站水源来自第一净化系统,设有清水调节池、泵站机组、备用柴油机。泵站原设3台200HP机泵和1台200HP柴油机泵。为提高送水能力,1978年6月又增设1台14SH——6B500KW机组。清水调节池为封闭式隔板回流,混凝土质结构,上覆浮土保温层,总容积为7146.6立方米。清水调节池隔板间距3米,共有11隔。调节池原设有一条口径600毫米输水管道,为满足供水需要,1960年又增设1条口径600毫米输水管道。为调节第一、第二清水池储水能力,1982年7月在第一、第二清水池间又铺设1条口径600毫米连接管。
2.第二送水泵站
第二送水泵站的水源来自第二净化系统,设有清水调节池、泵站机组、备用柴油机。1936年建站时,有3台HS—SG型200马力水泵,为了保证断电时正常供水,除了原3台机组2台带有200HP柴油发动机外,1965年又将3号机组的水泵装上功率为300HP的坦克发动机,以加强停电时的应变能力。由于供水量不断增长,1983年又将一号机泵改为12SH—6型。为提高泵站输水能力,1953年前,曾于泵站东侧修建一个补充泵房,内设1台250HP机泵。由于第三泵站的修建,1965年将此泵房拆除。第二送水泵站清水调节池为混凝土结构,平流回流式,容积8437.5立方米。清水调节池有2个部分,即调节水池和配水池,有2个口径500毫米进水管。清水池内有13个隔墙,间距3米。来水除第二净化系统外,“老四净”的水也进入这个清水池。为保证“老四净”机组的运行,清水池接有口径800毫米混凝土管道通往第四送水系统配水池。清水池内的配水池容积为244.18立方米。
3.第三送水泵站
第三送水泵站清水池主体部分,为1945年以前所建。为适应第一汽车制造厂建设需要,1953年利用原基础建成第三送水泵站。这个泵站设有清水调节池、投氯间、配水池和泵房。泵站有2条口径为600毫米和700毫米的输水管道。泵站修建时装设7台SSM型190千瓦机泵和2台200HP柴油发电机组。为提高送水能力,1970年将四、五号机组改为12SH—6型,将六、七号机组配备了柴油机组,7台机组并联运行。泵站的清水调节池为混凝土结构,包括:进水闸门、清水池、配水池三个部分。清水调节池容积11780立方米。由第三、第四净化系统通过口径800毫米管道输入清水,并经过口径800毫米的混凝土管道通向四送配水池。
4.第四送水泵站
第四送水泵站建于1962年,1964年投产运行。泵站原设置3台14SH—6B型机泵。1979年和1981年,又安装了14SH—6与14SH—9型机泵3台。这个泵站没有清水调节池,只有配水池,清水来自第二、第三送水泵站的清水调节池。泵站铺设2条口径900毫米与800毫米的输水管道。一、二、三、四号机泵与口径900毫米输水管道连接,五、六号机泵与口径800毫米输水管道连接。
5.第五送水泵站
第五送水泵站是为了平衡第四净化系统滤水功能而修建的,建于1979年,1980年投产运行。这个泵站由清水调节池、配水池和泵房等部分组成。泵站共有3台机组,均为12SH—6型300KW,2台运行,1台备用。泵站铺设2条口径600毫米的输水管道。泵站的清水调节池为圆形混凝土结构。池高5.8米,直径31米,容积为4000立方米。清水调节池共2个,并联使用。清水从第四净化系统经口径800毫米的管道输入。配水池也是混凝土结构,全封闭承压式,容积217.14立方米。承压井上设有入孔和1个直径50毫米的排气管,通过口径800毫米输水管道与清水调节池连接。
6.第六送水泵站
第六送水泵站与第五净化系统是配套工程,1979年修建,翌年运行。这个泵站有清水调节池、承压稳压井和泵房等部分构成。这个泵站的清水调节池为混凝土结构,圆型,直径31米,高58米,容积4000立方米。清水通过口径600毫米管道输入清水调节池,并用口径600毫米输水管道进入承压稳压井。这个站的承压稳压井,为长方体封闭式,混凝土结构,容积为142.8立方米。这个泵站共有3台机组,并联运行,1台运行。2台备用(见《送水机电设施性能表》)。
7.清毒
一水厂的消毒原用漂白粉。从1949年到1959年,消毒室设在第二净水室内,溶解配制好漂白粉液,从高位槽中流入第一、第二净水系统的滤后清水槽中。第三净水系统的消毒室设在第三送水的清水池前端,将溶解并配制好的消毒剂投入清水池。为解决消毒剂的供应问题,1959年该水厂设立了电解制氯班,利用简易厂房,以塑料质0.5平方米水平电解槽和玻璃制氯整流器制氯,然后再用硝石灰制成漂白粉进行消毒。为稳定投氯,保证消毒,1960年修建了电解厂房,安装了每台0.5平方米的20台小型水平电解槽和硅整流器,日产氯气80公斤用于消毒。同时,将投氯改设在各清水池,并增加了投氨装置,进行了氯氨消毒。此方式运用了5年。由于生产发展,1970年6月,建立化工厂,将水平电解槽改装成8型虎克电解槽30台。同时,在第四送水泵房西侧,修建了制造盐酸、合制三氯氢硅和提炼多晶硅的设备。在第三净水系统投药间,安装了制造三氯化铁的设备,在制氯消毒的同时,还试生产三氯化铁及多晶硅。由于工艺设备不正规,1972年终止生产多晶硅和氯化铁,单一生产氯气、盐酸。为了维护水厂环境,1981年5月停止自制氯气,改为外购氯气消毒。随之,建立了6个送水泵站的投氯室。
8.混凝
一水厂的源水混凝始为明矾(硫酸钾铝)。1952年,学习投加硫酸亚铁混凝法,在第一、第二净化系统试行,并投加硝石灰和硫酸亚铁。1959年改为粗制硫酸铝,1962年应用活性二氧化硅进行助凝,1983年投加自制的聚合氯化铝。
四、供电系统
1960年以前,一水厂装机容量仅有3800KW,电源由长春市电业局南岭变电所供给,电压为3300伏安,日耗电量为5万度。由于城市供水的增长,1961年一水厂修建第四送水泵站时,修建了二次变电所,安装2台1800KW变压器,水厂3300伏安电源由一水厂从长春其它地区变电站供给。1979年水厂扩建时,拆除了原二次变电所,建成容量为1万千伏安、一次电压为6.6万伏、二次电压为6.6千伏的一次变电所。1980年以后,水厂用电均由水厂变电所供给,日耗电量12~13万度。水厂第一、第二、第三送水泵站,河西的老泵房、河东等机组仍用3300伏安电源;河西新泵站,第四、第五、第六送水泵站和第一送水泵站则采用6.6千伏安电源。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城市供水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本志下限止于1988年。记述了长春市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包含水源、水厂、管网、水质、营业、管理、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
南岭净水厂
相关地名
南岭水厂
相关地名
伊通河拦河坝
相关地名
长春市河东取水泵站
相关地名
长春市河西取水泵站
相关地名
长春市第一送水泵站
相关地名
长春市第二送水泵站
相关地名
长春市第三送水泵站
相关地名
长春市第四送水泵站
相关地名
长春市第五送水泵站
相关地名
长春市第六送水泵站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第一净化系统混合室
相关作品
第一净化系统反应室
相关作品
第一净化系统沉淀池
相关作品
第一净化系统滤池
相关作品
第三净化系统混合室
相关作品
第三净水系统反应室
相关作品
第三净水系集水井
相关作品
第四净水系集水井
相关作品
第三净化系统沉淀池
相关作品
第三净化系统滤池
相关作品
第四净化系统无阀滤池
相关作品
第四净化系统脉冲沉淀...
相关作品
第五净化系统混合室
相关作品
第五净化系统投药间
相关作品
第五净化系统沉淀池
相关作品
第五净化系统滤池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