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章 宗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501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宗教
分类号:
B9
页数:
4
页码:
716-719
摘要:
本章记述了长春市郊区的宗教情况,其中包含佛教、天主教、道教、基督教。
关键词:
长春市
民俗
宗教
内容
第一节 佛教
清嘉庆二年(1797年),佛教信徒在小城子屯集资修建万寿寺1座,自南向北共三殿。殿内供奉马童(伽兰菩萨)、玉皇、药王,均系泥塑。院内还建有法师的灵骨塔1座。清宣统元年(1909年),殿内有僧众30余人。1934年5月,在长春县万宝山、小城子、车家窝堡等处,有龙王庙、斗牛宫、风云观等寺庵10座。信徒多达12061人。到1938年,各寺庵的住堂和尚、尼姑共63人。长春县参加佛教会的会员包括“居士”,共发展到18868名。
解放后,长春县内佛教活动一度停止。“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破“四旧”,立“四新”,原境内寺庙悉被拆毁,和尚被迫还俗,仅剩几位年老和尚。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宗教政策,由佛教协会对佛教徒统发“归一证”,各乡(镇)信徒达千余人,定期参加活动。
第二节 道教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由道士张义策划单礼祯以化缘方式集资,在勒克山(今乐山)顶建成玉皇阁、观音庙,在山坳还建有娘娘庙、关帝(关羽)庙。从此道教传入境内。清光绪五年(1879年),在大南屯建有保安寺,凡三殿,供奉关羽,三霄女,赵公明。宣统元年(1909年)长春府全境有道士7人。
东北沦陷时期的1934年5月,长春县境内有兴隆观、庆云寺、慈云宫、瑞云宫、德霖宫、关帝庙、碧霞宫、青云观、龙泉宫、青龙观、兴隆寺、观音庙等寺庙12座,布教者26人,道士、道姑20余人,信徒755人。各乡常搞“降神”、“扶乩”、“坐观”等活动。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日,举行庙会,信徒纷纷前往焚香膜拜,“求福、求财、求子”。
解放后,境内庙宇均被关闭。“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庙宇悉被拆毁。
第三节 天主教
清道光十年(1830年),法国人袁司铎同教徒到长春厅乡三区王胡窝堡传教,发展天主教信徒400余人。道光十四年(1834年)4月1日,有15名天主教徒,在齐家窝堡(现怀德县和气乡)创建天主教堂。光绪元年(1875年)教徒达500人。光绪五年(1879年),大南屯(现大南乡)建天主教堂,教徒200人,宣统元年(1909年),男女教徒增至341人。
东北沦陷时期的1934年,原长春县有天主教堂4座,教徒500余人。布教者初为2人,后增至20余人。1938年长春县教堂增至10座,教徒多达1000余人,传教公所10余处,隶属于长春市天主教会(今长春市四道街8号),当时有法籍博教士20余人。这些传教士于1952年回国。
解放后,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加强对宗教活动管理,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到保护。省、市均成立了天主教爱国会。长春县天主教传教公所隶属长春市天主教爱国会,领导教徒走“自传”、“自活”、“自养”,独立自主办宗教的道路。
1985年,全区有天主教徒200余人,分布在兴隆山、新立城、三道、合心和兰家等乡(镇)。兰家乡有信徒97人,合心乡有53人,均到农安县小八家子屯教堂参加活动。其他乡(镇)教徒到二道河子区和顺五条的教堂参加活动。
第四节 基督教
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基督教的新教一耶稣教传入长春厅境内。长春教会设在今东三马路,另在西三道街设有福音讲堂,英国牧师传教。教会一直控制在英国传教士手中。
宣统元年(1909年),长春府境内有教徒205人,其中女教徒30人。东北沦陷时期的1934年,长春县有基督教堂1座,布教者1人,教徒101人。1941年,英国人将教会转交给伪满政权。规定每周的星期日为教徒集会讲圣经之日。教会活动经费由教徒自愿奉献。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徒减至20人。1978年以后,宗教政策逐步落实,教徒逐渐增多,郊区部分教徒到省基督教爱国会参加活动。
1983年,营城煤矿基督教教徒宋爱主来到三道镇传教,发展教徒3人,1985年发展为155人。1988年全区教徒增至192人,其中朝鲜族35人。
第五节 伊斯兰教
清嘉庆九年(1804年),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民,随着大批流民由关内陆续迁至长春。道光四年(1825年),在今长春市西三道街集资创建清真寺。同治元年(1862年),在长春厅城北门外重建清真寺,信徒逐渐增多。宣统元年(1909年),全府男女信徒达15651人。东北沦陷时期的1944年5月22日,伪吉林省回教协会指令成立县回教协会,在大屯设办事处。
解放后,宗教信仰自由,得到政府保护,参加宗教活动的人逐渐增多。
“文化大革命”期间,参加宗教活动人数逐年下降。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落实了宗教政策,参加活动的人数又有所增多。在大南乡榆树村小营子屯有回族58户,420人。其中,伊斯兰教信徒246人。1986年,由区拨款8000元,大南乡榆树村孤榆树屯,新建92平方米的清真寺,同时由政府帮助解决了教长及管理人员工资等问题。回教信徒马伯凤为阿訇,王佐臣为管理组长。
知识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志取事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长春厅建制始,下限至1988年。设有概述、大事记、建制沿革、自然环境、人口、林业、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