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食、衣、住、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48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食、衣、住、行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2
页码: 706-70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郊区
关键词: 长春市 民俗 风尚习俗

内容

饮食 解放前,境内人民主食以高粱米、玉米面、小米、杂粮为主,逢年过节吃顿面食(饺子、面条)、米饭及少量鱼肉。富人多食小米、粳米、白面,年节杀猪宰羊。
  解放后,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农忙日食三餐,农闲日食两餐,多以小米、高粱米和玉米面为主食,兼食大米、白面和杂粮。副食平时以蔬菜、豆类制品、禽蛋为主。菜有萝卜、白菜、马铃薯、酸菜、角瓜、茄子、菜豆、黄瓜、辣椒、大葱、大蒜等。逢年过节,能吃到肉和鸡。长期以来,饮用井水解放后,部分乡(镇)也安装自来水。很多家庭在饮水上抛弃了饮用生水习惯,改饮熟水或茶水。
  服饰 解放前,人们经济地位不同,服饰亦有所不同。富人身穿绫、罗、绸、缎,单、夹、棉、皮,四季更换。妇女多穿流行旗袍,刺绣镶边,色式多样。腕佩金、银镯和手表,指带戒指,耳挂耳环。贫家男女老少衣料均以白、黑、兰色土布为主。东北沦陷时期,农民穿用棉布限量,穿土纺土织土布或更生布。夏穿家制布鞋,冬穿靰鞡。
  解放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在穿着上发生很大变化。城乡之间的衣服颜色、衣料、款式差距逐渐缩小。农民穿衣也讲究美观、大方。男服按照年龄特点,多选用黑、白、兰、灰、草绿各色棉布、卡其布、化纤或毛呢。女服一改过去穿红挂绿习俗,花色款式多样,更换频繁,各种绒衣、羽绒袄、呢大衣、夹克衫逐渐成为农村男女爱穿衣着。妇女开始注重打扮,除腕带手表外,有的也指带戒指,耳挂耳环,并讲究发型,烫发者较为普遍。农民穿胶鞋、皮鞋者渐多。
  住宅 解放前,农民在住房上,贫富差别很大。富者住四合房、大院套,贫苦农民住茅草屋,土坯房。一间房,顺山炕;三间房,两家住,中间是厨房。人口多者南北炕。村屯建房无统一规划,随地而建,房舍座落散乱。
  解放后,农村住房与城镇住房差距逐渐缩小,草房逐渐减少,砖木结构房屋逐渐增多,建房一般都按村屯统一规划。小城镇建房还注意环境、水电、交通等设施。1982年以来,很多农家改善了居住条件,新型屋宇增加,设计合理,功能明确,冬暖夏凉,通风透光。有的还盖起了两层楼房,各户都有整齐的院落。有的住宅还建有客厅、厨房、室内厕所和洗澡间,安装土暖气。室内装潢也较为讲究,注意美观、朴素、大方。
  交通工具 解放前农村的道路都是土路,且多属荒径小路,代步工具极为缺乏。富人外出骑马坐小车或自行车;贫人赶集上店,买卖货物,手提肩挑,推车或乘坐大车,骑自行车的亦不多见。
  解放后,村村都有晴雨畅通的砂石路。农民外出乘坐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乘坐摩托车的越来越多。进入80年代以来,公路四通八达,村村都有汽车、拖拉机,乘用方便。

知识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长春市郊区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志取事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长春厅建制始,下限至1988年。设有概述、大事记、建制沿革、自然环境、人口、林业、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