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风尚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485
颗粒名称:
第一章 风尚习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5
页码:
706-710
摘要:
本章记述了长春市郊区的风尚习俗情况,其中包含食、衣、住、行、婚嫁、祝寿、丧葬等。
关键词:
长春市
民俗
风尚习俗
内容
第一节 食、衣、住、行
饮食 解放前,境内人民主食以高粱米、玉米面、小米、杂粮为主,逢年过节吃顿面食(饺子、面条)、米饭及少量鱼肉。富人多食小米、粳米、白面,年节杀猪宰羊。
解放后,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农忙日食三餐,农闲日食两餐,多以小米、高粱米和玉米面为主食,兼食大米、白面和杂粮。副食平时以蔬菜、豆类制品、禽蛋为主。菜有萝卜、白菜、马铃薯、酸菜、角瓜、茄子、菜豆、黄瓜、辣椒、大葱、大蒜等。逢年过节,能吃到肉和鸡。长期以来,饮用井水解放后,部分乡(镇)也安装自来水。很多家庭在饮水上抛弃了饮用生水习惯,改饮熟水或茶水。
服饰 解放前,人们经济地位不同,服饰亦有所不同。富人身穿绫、罗、绸、缎,单、夹、棉、皮,四季更换。妇女多穿流行旗袍,刺绣镶边,色式多样。腕佩金、银镯和手表,指带戒指,耳挂耳环。贫家男女老少衣料均以白、黑、兰色土布为主。东北沦陷时期,农民穿用棉布限量,穿土纺土织土布或更生布。夏穿家制布鞋,冬穿靰鞡。
解放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在穿着上发生很大变化。城乡之间的衣服颜色、衣料、款式差距逐渐缩小。农民穿衣也讲究美观、大方。男服按照年龄特点,多选用黑、白、兰、灰、草绿各色棉布、卡其布、化纤或毛呢。女服一改过去穿红挂绿习俗,花色款式多样,更换频繁,各种绒衣、羽绒袄、呢大衣、夹克衫逐渐成为农村男女爱穿衣着。妇女开始注重打扮,除腕带手表外,有的也指带戒指,耳挂耳环,并讲究发型,烫发者较为普遍。农民穿胶鞋、皮鞋者渐多。
住宅 解放前,农民在住房上,贫富差别很大。富者住四合房、大院套,贫苦农民住茅草屋,土坯房。一间房,顺山炕;三间房,两家住,中间是厨房。人口多者南北炕。村屯建房无统一规划,随地而建,房舍座落散乱。
解放后,农村住房与城镇住房差距逐渐缩小,草房逐渐减少,砖木结构房屋逐渐增多,建房一般都按村屯统一规划。小城镇建房还注意环境、水电、交通等设施。1982年以来,很多农家改善了居住条件,新型屋宇增加,设计合理,功能明确,冬暖夏凉,通风透光。有的还盖起了两层楼房,各户都有整齐的院落。有的住宅还建有客厅、厨房、室内厕所和洗澡间,安装土暖气。室内装潢也较为讲究,注意美观、朴素、大方。
交通工具 解放前农村的道路都是土路,且多属荒径小路,代步工具极为缺乏。富人外出骑马坐小车或自行车;贫人赶集上店,买卖货物,手提肩挑,推车或乘坐大车,骑自行车的亦不多见。
解放后,村村都有晴雨畅通的砂石路。农民外出乘坐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乘坐摩托车的越来越多。进入80年代以来,公路四通八达,村村都有汽车、拖拉机,乘用方便。
第二节 婚嫁
旧时婚嫁,受封建礼教束缚,婚姻制度以“男权”为核心,婚嫁礼俗繁杂,男婚女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富家子女少数在14~15岁,多数在18~20岁左右即令完婚。民间还有“童养媳”、“娃娃亲”和指腹为婚的婚俗。在配偶年龄上,男小于女2~5岁者甚多。
历代婚俗婚序繁复,旧时婚俗先由男方托人到女家说亲,谓之求婚。结婚时,男方备彩轿、彩车,披红迎娶新娘。轿到男家后,燃放鞭炮,“倒红毡”,“拜天地”,入洞房,程序繁琐。婚礼仪式,富家讲排场,鼓乐喧天,大摆筵宴,招待亲朋好友,庆贺3天,贫者一切从简。
解放后,提倡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反对买卖婚姻。1950年,第一部“婚姻法”规定,男到20岁,女到18岁方可结婚。结婚男女,同到人民政府办理登记手续,领取结婚证书,即成为合法婚姻。为不影响生产,结婚多选择在节假日。婚礼从简,用糖、果、烟、茶招待来宾,或实行旅行结婚,集体结婚。女方大要彩礼,婚礼大操大办者为数不多。
“文化大革命”时期,大破“四旧”,婚礼仪式从简,进入80年代以来,婚嫁旧俗抬头,女方要彩礼,结婚讲排场等风气有所滋长,办婚事,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较以前为甚。
第三节 祝寿
解放前,人到60岁,便可称寿。以后每增10岁,到诞辰那天,子女亲友都来为老人祝寿。大户人家张灯结彩,中堂供奉寿星画像,或大书金、墨寿字,两旁悬挂幛联,供摆寿桃寿果,邀请亲友做寿,设宴款待。富者常以祝寿为名,广发请柬,借机敛财,祝寿人或献寿幛、寿桃、寿果,或献酒肉,或献财物;贫苦人家很少庆寿。
解放后,祝寿旧俗已改,但老年人每逢诞辰,其子女仍为其祝寿,俗称“过生日”。到了80年代,由于农民广辟致富门路,经济收入增加,老人每年过生日,都由儿女为其父母祝寿,赠送钱财,寿糕、寿桃、寿酒或糖果之类礼品,并和父母聚餐一次。朝鲜族为老人祝寿时还有歌有舞。
第四节 丧葬
旧时,丧葬一律实行棺木土葬。贫富葬仪差距很大。富者年逾60岁,就置办棺木、寿衣,并有“看风水”、“择坟地”等迷信之举,丧事过程仪式繁多,封建迷信色彩浓重;在死者灵前焚香、置灯烛,金、银箔及纸人、纸牛、纸马、纸车等冥物;门悬“过头纸”,子女披麻戴孝,围尸大哭;富豪之家,扎金山、银山,请僧、道、尼众诵经,作“道场”,曰“超度亡魂”,并设筵招待宾客,操办3~7天。有的出大殡,操办21天。人死后,还有“烧七”,“烧百日”、“烧周年”之举。
建国以后,特别是1955年,推行殡葬改革,破旧习,树新风,禁止迷信活动。1973年以来,推行火葬,提倡丧事简办。丧主及亲友吊唁,送赠花圈、挽帐,臂缠黑纱,胸挂白花,向遗体告别,将遗体送往火葬场焚化,骨灰盒寄存殡仪馆。
第五节 节日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旧称“过年”,现称春节。农历腊月初八日以后,就着手准备过年,二十三日祭灶,称“过小年”,各户均以香烛、灶糖等供物祭灶。自是日起,家家妇女赶制新衣、新鞋,拆洗被褥,淘粘米,做豆包,蒸馒头、做豆腐、杀鸡。二十八、九日家家户户扫房,贴春联和年画,准备“过年”。
农历腊月三十日晚上,称“除夕”或“除夜”,(俗称“大年三十”)合家团聚,彻夜不眠,请“神”祝福,供“家谱”,祭天地,燃放鞭炮。长辈向未成年儿孙赐“压岁钱”。初一,俗称“大年初一”,人人穿着一新,晚辈给长辈拜年。邻里亲友之间送往迎来,互相拜年,见面拱手称贺:“过年好,恭喜发财”。
解放后,随着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的深入普及,春节期间祭祀鬼神等封建迷信活动逐渐减少,但节日气氛更浓,文娱活动丰富多彩。春节期间,迎新春贴春联,燃发鞭炮,举行家宴,老少亲友见面,互致问候;师生、师徒之间互赠年画、贺年片、挂历;正月初二日以后,敲锣打鼓,慰问烈、军属及五保户,送礼品、年画、春联、送灯、担水、扫院子活动。。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称灯节,古称“上元节”。当天家家包饺子,煮元宵。夜里,家家户户悬挂彩灯,小儿提花灯,燃放鞭炮,赛灯观火。村民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鼓乐喧天,十分热闹。
解放后,正月十五日闹元宵之风极盛。每年各乡(镇)组织秧歌队,除在本村、本乡(镇)演出外,有的还到区机关演出。所到之处,燃放鞭炮相迎。各村在文化室举办灯展和灯谜、文艺汇演等娱乐活动,欢天喜地,共庆盛世良霄。
清明节 解放前,此日家家都到祖先墓前扫墓、焚香,吊祭,修墓填土。解放后,清明节当天,子女都到先人墓地或殡仪馆上供礼拜,祭祀先人,缅怀前辈业绩,不忘养育之恩。各单位,各中、小学师生都到附近革命烈士墓地或革命烈士陵园祭祀,佩白花、献花圈、读祭文,填土扫墓,寄托哀思。有的学校还在烈士墓前举行入团、入队仪式,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阳(午)节,俗称“五月节”。五月,古称“恶月”,是月有“瘟疫滋生”之说。每届端午节,家家插艾蒿,挂纸葫芦,系五色线和布条,吃鸡蛋,意“避邪、除虫、除疾”。有的在中堂张挂钟馗或张天师像,多数人家吃粽子,纪念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解放后,端午节发展成讲卫生、除四害传统节日。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俗称“八月节”,又称“团圆节”。旧时,当晚庭院摆设香案,供奉瓜果、月饼于月下,全家人一起拜月,祭月、赏月,并吃水果、月饼,共庆团圆。
解放后,节日习俗沿袭未衰,除保留了上述传统节日外,又有一些新的节日:元旦,“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八·一”建军节,“九·十”教师节,“十·一”国庆节等新的节日,受到普遍重视,各系统分别举行庆祝会,形式多样,气氛热烈。
知识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志取事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长春厅建制始,下限至1988年。设有概述、大事记、建制沿革、自然环境、人口、林业、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