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七节 防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478
颗粒名称:
第七节 防疫
分类号:
R184
页数:
4
页码:
690-693
摘要:
本节记述了自清代至1988年长春市郊区卫生防疫工作发展情况。
关键词:
防疫工作
卫生事业
长春市
内容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长春牛痘局成立,设在医学研究所院内。
清宣统二年(1910年),长春府因“城乡疫症盛行”,提出“禁令”八条。其中有“禁用不洁之水,禁卖变质之食品”等。11月,制定《四乡防疫简章》。次年,设长春防疫委公部办事司,负责处理疫症事宜。
1921年2月,设立长春县检疫所和临时防疫总事务所。3月,发布《乡村防疫简便办法》。
1951年3月,长春县建立卫生委员会。5月建立县卫生防疫所。5月30日,成立县种痘推行委员会。1952年3月成立县、区、村各级防疫委员会和民办防疫队,其中区级防疫委员会16个,村级防疫委员会326个,配置责任医生475人。在城镇实行卫生日制度,每周确定一天为“人民卫生日”,强化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宣传教育活动。
1959年10月6日,成立郊区卫生防疫站,下设大屯、兴隆山、城西、净月、乐山、大南6个防疫站。防疫站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重视卫生防疫宣传,采取多种措施,使各类传染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逐年下降,有些卫生防疫指标已达到省级和国家规定的控制标准,鼠疫、天花、霍乱等传染病已基本绝迹,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
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1949年,为消灭天花,开始定期接种牛痘。当年,接种(包复种)546723人份,并对3个鼠疫区(4区、5区、6区)注射鼠疫疫苗86712人份。1951~1952为粉碎美帝国主义细菌战的阴谋,加强了防疫工作进行了伤寒、鼠疫、霍乱等疫苗的注射。1959年,接种卡介苗5730人份,白喉类毒素3708人份,百日咳4453人份。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预防工作中断。70年代后,预防工作重新开始,但一直未能系统地、有效地预防,致使有的传染病时有发生。
1978年,按照卫生部颁发的《关于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的通知》和1980年《预防接种工作实施办法》等有关文件规定,区防疫站加强了三级防疫的建设,培训各级防疫人员,计划免疫工作重新开始。
1979年,开始对儿童施行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联合制剂,麻诊疫苗、骨髓灰白质炎疫苗、卡介苗等基础免疫,全区共接种各类疫苗246510份。1981年,全区共接种各类疫苗193398人份,平均接种率94.62%,比1980年提高4.5%。为加强计划免疫的科学管理,区、社、队分别建立了“四表十簿”制度,全区17个公社有16个实现“双无麻”(无麻疹、无小儿麻痹),占94.1%,比1980年提高82.3%,有效地提高了免疫水平。1984年,郊区5种疫苗接种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即麻疹疫苗接种10869人份,接种93.6%;小儿麻痹疫苗19000人份,接种率97.9%;乙脑疫苗28000人份,接种率93.1%;百日咳接种20000人份,接种率92.3%。1985年,建立“双卡、三表、六簿”及计划免疫档案,计划免疫工作日趋规范化。1987年,实行免疫工作访视制度,区防疫站访视36个村,各类疫苗接种率达97%以上。1988年,各类疫苗覆盖率达94.8%。
传染病防治 1946年7~8月,发生霍乱流行,全县有1838人患病,死亡1211人,发病率0.5%,死亡率65.9%。接着又有鼠疫等7种传染病流行,给人民生命造成严重危害。
结核病防治:建国初期,由于医疗水平低,发病率一直较高。1963年,区妇幼保健站开始对儿童施行种卡介苗,结核病及时得到预防。1973年,区医院设结核病科,负责全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结核病发病率不断下降。1979年2月,成立区结核病防治所,配备了人员、技术设施,对区内农林公社东升大队进行了抽样调查,患病率0.19%。1986~1988年,实行复查月制度,定期到各乡(镇)卫生院主持复查,定期到中小学校进行健康周检,发现新患及时治疗。结核病发病率逐年下降。
驱绦灭囊 1960年,成立长春市郊区驱绦除囊防治委员会。各管理区、农场成立相应的防治机构,各卫生院具体指导,医务人员分片包干,进行宣传,普查防治。全区培训防治人员226人,普查176741人,查出绦虫病患者198人。经治疗,驱下绦虫68条。为加强对猪囊虫病的防治,大力开展畜牧业环境卫生和囊便无害化处理。全区新建63处屠宰场,培训840名兽医检验人员,做到“有宰必检”,对痘肉做到无害化处理。1980年3月,成立区驱绦灭囊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卫生院为主,大队卫生所配合,边查边驱,绦虫患者逐渐减少,到1988年共驱绦虫1446条,治愈病人1443人,绦虫检出率0.555%,达到省和国家级控制标准,连续5年被评为省驱绦灭囊先进单位。
布氏杆菌病 1960~1975年,全区共有21人。1979~1980年,区畜牧部门对全区存栏牛、羊进行检疫,免疫率分别为90.8%和85.77%。1985年,区医院组成布氏杆菌病治疗小组,对该病患者施行中西医综合治疗,到1988年,已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地方病防治 郊区地方病为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多分布在境内丘陵半山区的村屯。
据1959年“地甲”病普查资料记载,35个自然屯的52469人中,发现患“地甲”病4376人,其中男性1029人,女性3347人,发病率8.3%。
1974年,区防疫站在农林公社建国大队进行普查普治工作,全大队1080人中,查出“地甲”病人611人,对患病的514例“地甲”病人投碘化钾片及针剂治疗,160天后,痊愈331人,治愈率64.4%。同时,对农林公社2200余户进行酱缸内加碘预防。是年,对全区24万人口进行“地甲”普查,发现“地甲”病人16620人,发病率5.3%。普遍建立了登记表,对查出的“地甲”病人投放碘化钾片,并辅以针剂治疗,普及了碘酱。
1979年7月,区建立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组织区防疫站地病科和部分医务人员组成普查普治专业队,对农林公社建国大队进行试点查治工作。
1980年,全区抽调了207名医务人员组成10个小分队,普查了359775人,普查率92.4%,查出“地甲”病人26369人,患病率7.32%;克汀病33人,患病率0.009%。全区投碘化钾片80万片,分大剂量(200mg/片)和小剂量(35mg/片),每周1次,每次服1片,6个月为1个疗程。完成疗程后复查。患者由原来26369人减少到19615人,治愈6551人,治愈率24.8%。
1981年5月,对区内“地甲”病实行了全面普查,在204816人中患生理肿大1281人,患者856人,计2137人,肿大率1.043%。
1987年,全区“地甲”病患者4913人,患病率2.21%。对部分患者投甲状腺素片进行治疗,治愈率10%。同年,为改良水质,全区投资8.7万元。在农林乡黎明村打深井,在部分村屯安装自来水。
慢性气管炎:1971年1月,郊区成立了攻克老年慢性气管炎领导小组,区卫生局组建了慢性气管炎普查工作队,对全区12个公社12个大队的35400人进行了慢性气管炎的发病率与致病因素的全面普查,总发病率达4.94%。对部分病人施行石灰水加10%黄岑、双花石灰水等药物治疗,治愈率达2.2%,好转率达47.8%。
知识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志取事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长春厅建制始,下限至1988年。设有概述、大事记、建制沿革、自然环境、人口、林业、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长春市郊区传染病防治...
相关专题
长春市郊区结核病防治...
相关专题
长春市郊区驱绦灭囊防...
相关专题
长春市郊区布氏杆菌病...
相关专题
长春市郊区地方病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