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文化事业单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465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文化事业单位
分类号:
G12
页数:
8
页码:
662-6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郊区文化事业单位的情况。其中包括文化馆、站、文化站(室)、文物管理所、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等。
关键词:
长春市
文化
事业单位
内容
文化馆、站 1930年,长春县政府设民众教育馆,下设通俗讲演所5处。
东北沦陷时期,日伪统治者利用民众教育馆宣扬“日满亲善”,“民族协和”。1933年民众教育馆内设讲演所、民众学校,阅报社各3处。儿童图书馆1处。馆藏书籍339种,报纸6种。1934年,在卡伦、朱家城子、小双城堡、小合隆、万宝山、大屯各设民众教育馆1所,馆内设藏书室,有职员7人。
解放后,改民众教育馆为文化馆,直到1952年10月市县合并。
1955年冬,长春市文化馆设农村文化工作组,负责郊区文化工作。下设城西、兴隆山、净月、大屯小组。主要工作是组织群众学文化(扫盲),开展多种文艺活动。1956年7月,改长春市文化馆农村文化工作组为长春市郊区文化馆。设馆长1人,馆员7人。馆内设文艺组和图书组。馆内藏书八百余册。馆址在长春市珠江路(现宽城区文化馆后楼),1963年迁到大马路192号,1983年又迁到凯旋路3号。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馆被迫关闭。馆内设施全部被毁,工作人员下放到农村。1971年,文化馆恢复。1972年,改称“毛泽东思想宣传站”,组织群众学习“小靳庄”,学习“样板戏”等活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化馆工作开给走向正轨。
1988年,馆内设创作、文艺、美术、摄影、图书、站室辅导等组。馆藏书7万册,报刊200余份,供读者借阅。
文化站(室) 1950年春,长春县第一个文化站在大屯镇建立,始称“大屯镇文化馆”。秋,开办夜校(文化室),学文化(扫盲),读报、学唱歌曲。1951年,改称文化站。1955年2月撤销。同年冬,长春市文化馆农村文化工作组在各乡、社建立农村俱乐部。农村俱乐部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有板报、业余剧团,还有少量的服装及乐器。到1956年,全区44个乡(镇)都普遍建立了农村俱乐部。1958年10月,兴隆山、净月、城西、大屯4个公社成立文化站。1962年,文化站全部撤销。1972年,农村俱乐部改为政治夜校。主要活动是开展大批判,赛诗会、排练文艺节目等。1973~1978年,兴隆山、永春、大南、大屯、新立城等公社恢复社办文化站。1979年12月,19个社(镇)普遍建立文化站。1985年,全区建立10乡(镇)文化室,40个村文化室。1986年,村级文化室发展到78个,占全区总村数的84.8%。同年,大屯镇文化站改为大屯镇文化馆。1988年,有村级文化室88个,占总村数的94.6%。
文物管理所 按照1982年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1987年6月3日,成立郊区文物管理所。地址凯旋路3号。
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50年代,郊区的电影放映工作由长春市文化局负责。多在近郊或交通方便的远郊放映。每个放映点两个半月放映1次。1960年1月,成立郊区电影管理站,负责区内电影发行放映工作。站设站长1人,工作人员9人。由4个电影放映队下乡巡回放映。有16和8.75毫米的放映机8台。到1973年,全区国办电影放映队发展到13个。放映影片主要有《奇袭》、《英雄儿女》、《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样板戏》等国产影片。年放映百余场,每场观众千余人。
1976年,开始发展社办电影放映队。设电影放映队的村屯每20天可放1场电影;没建电影放映队的大队每30天或3~5个月能放1场电影。1978年撤销了国办电影放映队,社办电影放映队发展到20个。主要放映彩色故事片,年放映7765场次。
1981年电影管理站改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分组承包。年放映10650场次。收入46363元。添设16毫米宽银幕影片。1982年,兰家乡建立全区第一个乡电影站。1983年,各村社办电影放映队全部实行承包制,年放映9413场,收入44945元。1984年,村办电影放映队发展到48个,放映点323个。1985年,成立三道、新立城、大南、大屯等乡(镇)电影站,对各影队进行调整。调整后有电影放映队31个,其中7个队能放宽银幕影片。年放映5000场。1988年,电影放映队增加到37个,年放映7600场。
影剧院 东北沦陷时期,长春县大屯区有1家茶社,设备简陋,演员外请。主要上演“京剧”、梆子”、“落子”等剧种。
1957年,在兴隆山、净月、范家店、大屯区公所所在地修建了4所俱乐部。1959年,俱乐部发展到20所。但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室内均为土地面,舞台、幕布、灯光、座席非常简陋。1988年,全区10个乡(镇)有9所乡(镇)俱乐部,2所村社俱乐部,砖木结构,水泥地面,大部分座席为固定折叠椅。
长春市凯旋宫是全区最大影剧院。1982年7月动工,1984年9月竣工。1985年4月正式开业。剧院造型美观,实用面积2500平方米。座席936个,室内设有舞台、舞厅,35毫米坐机1台。灯光、扩声、幕布、银幕,设备较先进。可举办舞会、放映电影、演出戏剧、接待会议。1986年12月,接待了“东北第一届民间艺术节”活动。
档案馆 档案馆是集中统一管理重要档案的机要部门。区档案馆是1983年12月设立的。1985年12月,列入区政府编制序列,与档案局合署办公。
档案馆藏有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及区机关各部门、群众团体和各人民公社(镇)形成的文书档案及专门档案。内容有记录1957年郊区建置以来全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行政区划变动、机构演变、干部任免、落实政策以及各种重大事件的文书档案;有记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反映人民生活变化的统计档案;有人口普查,地名普查的专门档案;还有记录党和国家及省、市领导同志到我区视察、检查的文书档案和声相档案。到1988年底,区档案馆收藏13个门类的档案,共125619卷(占应进馆档案总数的62%),录音带4盘,照片557张。此外,档案馆还藏有各类参考资料150多卷(册),配合档案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档案馆设备,随着档案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增加。到1988年底,库房增加到150平方米,办公室180平方米。有战备档案箱239个,移动档案架1组,录音机1台,照相机2架,复印机1台。
现有人员5人,其中馆员1人,助理馆员4人。
新华书店 1948年,长春市图书馆成立时设专人负责长春县的图书发行。1956年2月,成立郊区发行股,有职员3人。1958年10月,改为郊区新华书店,有职员5人。最初只有郊区及城区农村供销社几个销售网点。年销售额20余万元。发行图书主要有《毛泽东选集》,文学作品和中、小学生课本。“文化大革命”时期,各种古代文学作品被列为“四旧”而封存起来。1977年开始整顿发行工作,文学作品,科技读物,学生课本及各种词典大量发行。1981年,实行经营责任制,发行量及销售量不断增长。1985年,销售网点发展到97个,年销售额超过30万元。销售图书130万册。其中销售量超过万元的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邓小平文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1988年,发行图书200万册。
文艺团体 长春市郊区吉剧团建于1970年8月,始称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74年,改称长春市郊区文工团。1978年秋,改称长春市郊区吉剧团。1984年秋,改称长春春城吉剧团。建团后,参加省、市汇演12次,有8个剧目,44人次获奖。
剧团成立初期,有演员40余人,年演出90场,观众10.9万人次。主要演出舞蹈、快板、相声、对口词、单弦、京东大鼓、表演唱、“样板戏”等文艺节目。年产中、小型剧目1~2个。
1974年改称文工团以后,转向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1975年11月,在省调演中演出的二人转《鸿雁拦车》获优秀节目奖。1975年至1976年,文工团送戏下乡,肩挑行李、道具和乐器,徒步往返于各个村屯,行程千里,演出近百场,深受农村群众欢迎,被誉为“扁担剧团”。
1978年,改称吉剧团,转向编大、中型戏剧。上演剧目多为移植传统剧目。年产剧目6~7个。当年,上演了第一个大型吉剧《姊妹易嫁》。先后共演出300余场,为上座率最高的剧目。1980年,演出290场次,观众14万人次。演出剧目有《杨三姐告状》、《邻居》等。同年,在省调演中,吉剧《人参鸟》获综合三等奖。1982年,实行承包,剧团分组到市、县和区内乡(镇)演出,年演出151场次,观众15万人次。1983年,吉剧《冯三作证》在省吉剧汇演中获创作、导演、编曲、伴奏、舞美设计三等奖。韩淑芳获表演一等奖,优秀唱功奖。1984年,吉剧《双双夫妻》获省调演综合三等奖,韩淑芳获表演一等奖。1985年6月,为适应改革形势,调整文艺团体不合理布局,撤销了区吉剧团。
区办业余剧团,1962年末,郊区业余剧团成立,名为郊区农闲文工团。演出内容多为传统剧目,以二人转、拉场戏为主。次年,即解散。1977年初,区业余剧团恢复,名为郊区地方戏队。演职员20余人,翌年解散。
乡(镇)办业余剧团,1950年,大屯镇文化馆,长春堡乡创办乡(镇)剧团。宣传婚姻法、抗美援朝,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开展演出活动。最初,利用业余时间排练,后改为季节性脱产。服装、道具、乐器均由演员自己解决。演员来自青年工人和教师。主要演出评剧、歌剧。上演的第一个剧目评剧《小女婿》。1951年,大屯镇白龙村成立了文艺队。1955年末,全区有30余个文艺队。1958年3月,在原有文艺队的基础上,全区44个乡(镇)相继成立了业余剧团。各业余剧团以排演现代戏为主。上演剧目有评剧《花生种》,表演唱《夫妻比赛》,二人转《“天神”入公社》等。
1974年,在全国学习“小靳庄”热潮中,全区建立了以生产大队为单位的文艺队60多个。名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演出剧目多为“样板戏”,亦有地方戏,但均为现代戏,二人转《二嫂夸公社》、《鸿雁捎书》、《养猪模范》,拉场戏《二大妈探病》,评剧《春花向阳》等。1976年,各文艺队解散。1979年,全区又建起公社业余剧团10余个,主要演出传统剧目,有二人转《包公赔情》,拉场戏《马前泼水》,评剧《小姑贤》等。1983年后,剧团陆续解散。
知识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志取事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长春厅建制始,下限至1988年。设有概述、大事记、建制沿革、自然环境、人口、林业、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栏目。
阅读
相关机构
长春市郊区文化馆、站
相关机构
长春市郊区文化站(室...
相关机构
长春市郊区文物管理所
相关机构
长春市郊区电影发行放...
相关机构
长春市郊区档案馆
相关机构
长春市凯旋宫剧院
相关机构
长春市郊区新华书店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