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民间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46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民间艺术
分类号: J193
页数: 3
页码: 655-6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郊区民间艺术的情况。其中包括秧歌、二人转、驴皮影、鼓乐、太平鼓等。
关键词: 长春市 文化 民间艺术

内容

解放前,长春县最为普及的群众文艺活动,每到春节,各村屯自发地组织秧歌队,走屯串院。
  解放后,流传大量的革命歌曲。当时,妇女会和儿童团组织教唱歌曲。流传最广泛的有《解放区的天》、《阴湿的地方需要太阳》、《谁养活谁》、《东方红》、《兄妹开荒》、《夫妻识字》、《月牙五更》等30余首歌曲。
  “文化大革命”时期,全民学唱“样板戏”,大唱革命歌曲。当时,最为普及的歌曲有《国际歌》、《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北京有个金太阳》、《心中的太阳永不落》等几十首;最为普及的舞蹈为“忠字舞”。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群众文化活动日趋丰富。12月,举办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首届文艺汇演,全区17个公社演出52个节目。民间艺术获得新生,二人转《小王打鸟》、《滦河怨》等重新搬上舞台。
  80年代后期,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利用文化馆及村社文化阵地,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1986年3月,新立城镇举办了第一届“文化户之星音乐会”,全区10个乡(镇)演出48个节目,展出少儿美术作品600余件;兰家乡举办了第一届“春芽”文艺汇演;三道镇举办首届“剪纸”作品展;7月,兴隆山镇举办了“高星”书画展;8月,大南乡举办了第一届“百花会”;乐山镇举办了第一届“山柳”书画展;9月,大屯镇举办了“希望之星”音乐会。
  1986~1988年,区、乡、(镇)村、社举办“文艺汇演”、“音乐会,,、“美展”、“书画摄影展”、“读书报告会”、“读书讲演会”及“文学创编会”、“文学研讨会”等各类文化活动30余次,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秧歌 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境内东北大秧歌历史悠久。每逢春节,各乡村都有秧歌活动。村民自行组织,人数不等,分列二行。主要扮演形式:踩高跷、跑旱船、跑驴、狮子舞、老汉推车、古戏人物等。从正月初三直到十五日陆续不断。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秧歌最为兴盛。逢年过节,各社队都要组织秧歌队,走屯串户,热闹非常。“文化大革命”时期,代之以“新秧歌”。旱船、跑驴等传统形式被舍弃,不踩高跷,不分上下装,男女各一队,着彩色绸服,腰系彩带,一手执扇,一手拿花棍或鲜花,随《社员都是向阳花》、《农业学大寨》等新曲调,作出点种、锄地、收割、扬场等有劳动形象的动作。
  1979年以后,恢复了传统秧歌样式和技法。1984年春节,全区秧歌大赛,有30多伙秧歌参加了比赛。1988年春节,全区各乡(镇)组织了38伙秧歌队,观众达15万人次。
  二人转 俗称“蹦蹦戏”,是农村群众最为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之说,可见群众对二人转喜爱之深。
  二人转最早形成于清代中期。台词源于北方大鼓词,东北叙事民歌,舞蹈步伐取东北秧歌、河北秧歌。主要表演方式有唱、说、做、舞、绝。表演者两人,一旦一丑,随剧情需要进入角色。曲调有胡胡腔、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等曲牌。影调、大神调、歌剧调亦被吸收。民间艺人在演出中,常以流行歌曲,评剧、京剧片断穿插其中,伴奏乐器多用喷呐、板胡、堂鼓、锣、钹、梆子、竹板等民族乐器。
  民国初年,长春县二人转艺人有张兰舫、任海全(艺名任老窝瓜)、赵才、李振才(艺名十里香)、朱有富(艺名朱老丫)、张真、白洪仁等。
  解放前,二人转艺人一直被歧视,不能登“大雅之堂”,多在大车店、花子房演唱。演唱者多为男性。
  解放后,二人转仍然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1956年,郊区首届农民文艺汇演时,兴隆山区业余剧团张永发、梁琴演唱了二人转。1957年冬,郊区第二届农民汇演,三分之二的节目为二人转,且多为传统剧目。
  “文化大革命”初期,二人转被打入“封、资、修”冷宫。1972年,电台播出坐唱《处处有亲人》、二人转《小鹰展翅》等,二人转又获新生,但传统剧目一直未能上演。这一时期,演出的二人转剧目有《鸿雁拦车》、《二嫂夸公社》、《献车轮》、《养猪模范》等。
  1979年以后,民间二人转艺人纷纷重操旧业,活跃乡间,演出剧目除传统剧目外,还有新编二人转《张海迪学医》等,到1988年止,全区有二人转民间艺人20余名。
  驴皮影 人称“影人子”。用驴皮制作人、马、器械等,由人操纵。以银幕为背景,配以音乐,由鼓乐者演唱完整的故事。“影人子”分生、旦、净、末、丑等角色。
  解放前,驴皮影颇为流行。逢年过节,庆祝丰收、求雨、赶会,均有影戏演出。兴隆山区太平村五马架屯任子兴、任礼兴兄弟影戏班最为著名。建国后,影戏渐衰。“文化大革命”时期,基本绝迹。
  鼓乐 指吹打艺术。俗称“对棚子”、“上买卖”。乐器有唢呐、笙、管、胡琴、鼓、钹、锣、板等。演奏形式有打通、唢呐独奏、重奏与合奏,还有笙、唢呐、各种卡戏、串三件及三龙吐须、顶盘子、跨碗等杂耍绝技,以唢呐演奏为主。解放前,唢呐艺人有张洪义、赵长海(艺名赵老疙瘩)、刘万海(艺名刘楞子)、范洪全(人称范老疙瘩)等20余人。解放后,移风易俗,破除迷信,鼓乐艺人曾经一度被禁止活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老一代艺人重操旧业,并培养一批新鼓乐艺人。1988年,全区有鼓乐艺人百余人。
  太平鼓 又称“单鼓”、“烧太平香”。解放前,广为流传。烧香时,主人杀猪宰羊,大摆宴席。鼓者手持扁鼓,腰系铜铃,边敲、边唱、边舞,叮咚作响。“单鼓”多为“烧香还愿”所用,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解放后,破除迷信,禁止“单鼓”活动。

知识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长春市郊区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志取事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长春厅建制始,下限至1988年。设有概述、大事记、建制沿革、自然环境、人口、林业、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