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化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461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文化艺术
分类号: G12
页数: 10
页码: 646-67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郊区文化艺术的情况。其中包括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文艺创作、文化事业单位、文物等。
关键词: 长春市 文化 艺术

内容

民国初期,长春县设民众教育馆。民间主要有蹦蹦戏、皮影、鼓乐、太平鼓等文化娱乐活动。
  解放后,先后建立了文化馆、新华书店、广播站、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吉剧团、文物管理所等文化事业机构。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大革命”期间,传统的文化被视为糟粕而打入“冷宫”,代之以“样板戏”、“忠字舞”、革命歌曲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文化生活水平亦有所提高,不再满足于那种传统的“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利用文化馆、文化室、文化户等文化阵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文艺汇演”、“书画摄影展”、“读书报告会”、“文学创编会”等。至1988年,文化事业有较大发展。全区有影剧院11个(村、社2个),电影队37个,电视录相放映队10个,书店、文化馆各1个,文化室88个,文化户461个。
  第一节 民间文学
  郊区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斗争中,创作了大量的民间文学。主要形式有民谣、民谚、民间传说等。
  民谣民谚
  东北沦陷时期,长春县兴隆山一带流传这样一首歌谣:
  一呀,一更里呀,月牙没出来,
  丈夫奉仕的命令传下来,
  为妻心焦真难挨。
  有钱人家不去,穷人在数难逃。
  一去小命就要交代了,
  这个日子可真难熬。
  二呀,二更里呀,月牙出不高,
  丈夫奉仕他就要走了。
  真叫为妻好心焦。
  锅里煮鸡蛋,口袋装豆包,
  准备小坛咸菜和辣椒。
  很怕以后要缺少。
  火车到钟点,就把那铃铛敲。
  眼巴眼望火车要开了,
  远瞧近瞅也看不着。
  抱孩子往回走,思想起来了,
  该死的鬼子把人坑坏了。
  可把为妻哭坏了。
  家里没有米,没人把水挑。
  一到夜晚睡不着。
  这个日子可真难熬。
  日本侵略者投降时,流传一首《绣十二月》,仅收集到后几段:
  观十出戏,绣上十天堂,
  小日本立满洲,断了五洋。
  断洋火和洋烟,断洋油和洋面。
  庄稼人点根洋蜡都困难。
  观十一出戏,绣冬夏长长青,
  小日本扔满洲,活活发了蒙。
  铁甲车也不中,提起火车更稀松。
  飞机炸弹也不顾扔。
  观十二出戏,绣上十二年,
  小日本扔满洲,这就算玩完。
  康德发了蒙,航空逃跑不顾兵。
  光顾逃命把“新京”扔。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1949年10月),流传的歌谣多为反映土地改革斗争的。如:
  太平山生的戛,
  五月十三雹子打,
  先打“刘十三”,后打“刘丁甲”。
  (注:“刘十三”“刘丁甲”等为地主。)
  1958~1983年,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村实行“大帮哄”,也流传着一些歌谣。
  队长不干活,
  会计趴办公桌。
  出纳织毛衣,
  保管打扑克。
  老头蹭,
  小伙磨,
  只有小姑娘干点活。
  二流子,懒蛋子,
  生产队照顾一半子。
  遛遛达达,十分到家,
  六分留量,四分零花。
  生产队,亲套亲,
  姑爷丈人亲连襟,
  小姨子当出纳,
  老丈人看山林。
  滚子不能压里圈,
  轻活好活亲戚抡,
  苦了老实巴交的外姓人。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又出现新的歌谣:
  户户住新房。
  家家卖余粮。
  小四轮突突叫。
  电视摆在正北墙。
  承包田,是“粮仓”。
  家庭副业是“银行”。
  只要政策不再变,
  小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强。
  气象谚语:
  瑞雪兆丰年。
  春打六九头,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黄牛遍地走。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老云接驾,不阴就下。
  天上灰布悬,地上雨绵绵。
  日落胭脂红,不阴就有风。
  鸟云挡坝,不阴就下。
  云往东,刮大风;云往南,跑旱船;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发大水。
  早雾阴,晚雾晴。
  东虹云彩,西虹雨。
  燕子钻天,山戴帽,蚂蚁搬家蛇过道,水缸出汗大雨到。
  开门风,关门住;关门不住,刮倒树。
  天上鱼鳞斑,半夜雨涟涟。
  日栏不过三,不是下雨就阴天。
  十雾九晴天。
  风三风三,一刮三天。
  旱刮东风不下雨,涝刮东风不晴天。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月亮有风圈,不是刮风就是阴天。
  农事谚语: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蜇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署不算热,大署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署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碴上,冬至不行船。小寒大寒又一年。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沙土掺黑土,一亩顶两亩。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三春不如一秋忙,收到囤里才算粮。
  谷锄八遍饿死狗。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种荞麦。
  高梁开花连天旱,坐在家里吃饱饭。
  大豆重茬火燎秧,谷子迎茬少打粮。
  秋后不深耕,来年虫当生。
  种地选好种,等于多两垄。
  插秧夹上稗,草旺水稻坏。
  买卖要狠,庄稼要紧。
  干铲干蹚如上粪,湿铲湿蹚如夹棍。
  联产到了户,没有良种不致富。
  责任到了田,种地有了自主权。
  包了工,联了产,又治穷,又治懒。
  警世谚语:
  上梁不正下梁歪。
  喝凉酒,吃脏钱,早晚是病。
  惯子如杀子。
  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不懂装懂,一辈子是饭桶。
  莫饮过量之酒,莫贪意外之财。
  树怕烂根,人怕坏心。
  贪食鱼易上钓,刀上蜜不可尝。
  井掏三遍出好水,人从三师武艺高。
  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健身谚语:
  常吃萝卜和生姜,不找医生开药方。
  早起早睡,精神百倍。
  饭后走百步,省去上药铺。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喝开水,吃熟菜,不拉肚子不受害。
  结婚太早,悔恨到老。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三分吃药七分养。
  饭后三口汤,免去胃受伤。
  酒大伤身后悔迟。
  咸多伤心;辣多伤肝;酸多伤脾;甜多伤肾。
  瓜豆消肿又利尿;花生多降胆固醇;禽蛋益智营养好;蕃茄补血美容颜。
  长寿诀:
  人活百岁不足为奇,
  健康长寿自有奥秘;
  早起早睡,贪眠无益,
  劳逸适当,作息有律。
  新鲜空气,务必多吸,
  环境整洁,阳光沐浴。
  琴、棋、书、画,强身健体。
  饮食有节,烟酒双忌。
  少肉多菜,温茶健脾,
  偏食暴饮,日久成疾。
  用药谨慎,有病求医。
  乐观开朗,遇事不急。
  少停多动,增添活力。
  武术气功,焕发朝气。
  跑步做操,大有裨益。
  体力劳动,防病去疾。
  歇后语:
  郊区流传的歇后语具有北方民间流传的歇后语的普遍性。多年来,人们口头流传了大量的歇后语。
  狗撵鸭子……呱呱叫
  哑巴吃黄莲……有苦难言
  癞蛤蟆要吃天鹅肉……竟想高口味
  杀猪不吹……蔫退
  打乌米的眼睛……往上看
  耗子给猫捋胡子……溜须不顾命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三九天穿凉鞋……自动(冻)自觉(脚)
  坐飞机吹喇叭……响(想)的高
  窗户眼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坐飞机撒高粱壳……小帽不大满天飞
  打酱油钱不买醋……专款专用
  小丰满拉电闸……全闭(毙)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白菜地耍镰刀……把棵(喀)唠散了
  吃甜杆上楼梯……步步高节节甜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茶壶煮饺子……肚里有货嘴倒不出来
  快刀打豆腐……八面见光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兔子尾巴……长不了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秃头虱子……明摆着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够人
  癞蛤蟆上菜板子……硬显大堆肉
  武大郎卖棉花……人熊货也囊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吹喇叭扬脖……起高调
  民间传说
  乐山的传说:乐山原名“勒克山”,其名源于乐山镇南一小山。山虽不大,但形状奇特,曲折蜿蜒,将乐山镇环抱其间,远远望去,好象一条飞腾千里,来此伏卧的土龙。山脉西连大黑山,连绵20余里,到这里形成山头。山根下有一口泉眼,流成一条小溪,顺着山势东流入伊通河。
  传说清乾隆年间,有一道士从很远的南方云游到此。说这条山脉叫“土石龙”。山头是龙头,泉眼是龙嘴,“土石龙”能不断地长。如果“龙头”伸入到伊通河,就要再出现一个“真龙天子”和当今皇帝争位。于是,根据道士的建议,在山头上设立一口“神钟”,镇住“土石龙”,免其长到伊通河。到了同治十三年,道士单礼祯来到此地,他说以前所立的神钟“经风雨撞磕,不再显灵”,山还是要长。他让人们在山头下盖玉皇阁、观音庙;山腰建娘娘庙、关帝庙;山头上建一钟楼。七月,庙宇落成,上悬一生铁大钟,钟上端铸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正面铸“吉林尚礼社三甲,勒克山”。从此,人们就把这座山称为“勒克山”,叫白了,说成了“落虎山”,“落花山”。“乐山”这一名字便由“勒克山”谐音而来。
  白龙驹的传说:白龙驹山又名阜丰山,位于大屯镇西北3华里处。相传,有一位以凿石为生的青年刘柱住在北山脚,常年为财主凿石效命。一天,因饥饿交加而昏厥于地。突然,一声巨响,刘柱所凿之石洞喷出云雾,一白马驹疾驰而出。蹬下一规整青石,然后腾云驾雾而去。当年除夕之夜,白龙驹又于雪中复现,暗送小石匠三枚银蛋。相传,此马为白龙所生,只因它不善行雨,而被驱赶下界山中。小石匠巧碰镇锁龙马之机关,才把白龙马解救出来。”此后,人们常见白龙驹进出山洞,饮水觅食,方园百里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怀念白龙驹的恩泽,将此山称为“白龙驹山”,将山北小村改称“白龙驹村”。
  兴隆山的传说:相传大约在清嘉庆元年,关内一批汉族移民落脚于此。兴隆山南侧有两道大岭,似两条“长龙”,呈东南西北走向而卧。适有裴、张二氏依其地势而居。裴氏居岭前,取屯名“前龙山”,张氏居岭后,取屯名“后龙山”。
  数年后,裴氏族旺。张氏则平平如初,心怀嫉妒。适有一风水先生从南方云游至此。张氏请其看地势,风水先生观后,指其土岭说:“五千年前上天龙子遭贬下凡,择地化身为土。此乃宝地。汝与裴氏之差,在于居其龙之首尾。首当盛,尾当衰。欲使其变,当施妙法”。张氏见说,急求一破。于是,和风水先生密谋策划斩断龙脉。
  一日晚,张氏家族依风水先生指点方位,岭头(即龙首)一水沟处,挖一数丈长数尺深沟。第二天早,岭头被挖处有雾气腾飞。张氏以为龙已斩,裴氏盛气已泄。裴氏则聚族中长者商议对策。更屯名,人说斩龙我兴龙。故将前龙山改为兴龙山。此后,兴龙山取其兴龙之谐音而定其名为兴隆山。
  卸甲山传说:卸甲山位于新立城镇南,新立城水库东。
  相传很久以前,有位将士因久战疆场疲惫不堪,来到这秀丽的山上,拴上战马,脱掉衣甲,卧地而眠,醒后染病而故于此山。战马挣脱缰绳,在主人面前悲啸不止。饿食野草,渴饮河水,守护主人,终不离去。不久,战马亦死于将士身边。
  后来,人们发现将士、战马和盔甲,以为天将下凡,卸甲显灵,遂在此修建了石桌、石凳,以祭“天将”。从此,人们就把这座山称为“卸甲山”。
  雾开河传说:雾开河位于郊区三道镇和九台县交界的地方。相传在很久以前,这一带是原始森林。群山巍峨。在山中有一片红色洼塘,无法耕种。岸边的住户只好靠打猎为生。一年夏天,接连下了三天三夜大雨,山洪暴发。天水相接,白雾茫茫。雨后又出现三天大雾。雾散天晴以后,人们发现原来的红色洼塘处出现了一条由南向北的河流。沿河两岸出现了千亩良田。从此,人们就把这条河称之为“雾开河”。
  石虎屯传说:石虎屯位于郊区合心乡哈达村。相传,很早以前这里土地肥沃,水草繁茂。方园百里没有人家。有一年,一户姓姜的看中了这块地方,开荒种草,择地而居。十几年之后,这里成为二十几户人家的小屯落。人称“姜家屯”。
  嘉庆年间的一个风和日丽的中午,屯中间的水塘突然泛起一团淡蓝色的雾气,渐渐地罩住了整个水面。水面上有两个青色的怪物在嬉戏。雾气散后,人们看见北岸有两个石虎并排仰卧,眼睛眨动着晒太阳。此后村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天,一群孩子在水边玩,一男孩不小心滑到深水中,其他孩子慌忙跑回村中报信。家人跑来时,只见那个男孩正坐岸边望着水塘发呆。据那男孩讲,当他掉入池塘时,先是喝了几口水,但很快就被什么东西驼住了。然后将他举出水面,送到岸边。人们猜想这准是石虎帮的忙。第二年夏天,天气大旱。连续3个月滴水不降,池塘的水渐渐干涸。露出两个石虎,人们心急如焚。于是聚集商议,将石虎送到附近的庙里供起来。此后,姜家屯便改称为“石虎屯”。一直沿续至今。
  第二节 民间艺术
  解放前,长春县最为普及的群众文艺活动,每到春节,各村屯自发地组织秧歌队,走屯串院。
  解放后,流传大量的革命歌曲。当时,妇女会和儿童团组织教唱歌曲。流传最广泛的有《解放区的天》、《阴湿的地方需要太阳》、《谁养活谁》、《东方红》、《兄妹开荒》、《夫妻识字》、《月牙五更》等30余首歌曲。
  “文化大革命”时期,全民学唱“样板戏”,大唱革命歌曲。当时,最为普及的歌曲有《国际歌》、《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北京有个金太阳》、《心中的太阳永不落》等几十首;最为普及的舞蹈为“忠字舞”。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群众文化活动日趋丰富。12月,举办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首届文艺汇演,全区17个公社演出52个节目。民间艺术获得新生,二人转《小王打鸟》、《滦河怨》等重新搬上舞台。
  80年代后期,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利用文化馆及村社文化阵地,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1986年3月,新立城镇举办了第一届“文化户之星音乐会”,全区10个乡(镇)演出48个节目,展出少儿美术作品600余件;兰家乡举办了第一届“春芽”文艺汇演;三道镇举办首届“剪纸”作品展;7月,兴隆山镇举办了“高星”书画展;8月,大南乡举办了第一届“百花会”;乐山镇举办了第一届“山柳”书画展;9月,大屯镇举办了“希望之星”音乐会。
  1986~1988年,区、乡、(镇)村、社举办“文艺汇演”、“音乐会,,、“美展”、“书画摄影展”、“读书报告会”、“读书讲演会”及“文学创编会”、“文学研讨会”等各类文化活动30余次,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秧歌 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境内东北大秧歌历史悠久。每逢春节,各乡村都有秧歌活动。村民自行组织,人数不等,分列二行。主要扮演形式:踩高跷、跑旱船、跑驴、狮子舞、老汉推车、古戏人物等。从正月初三直到十五日陆续不断。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秧歌最为兴盛。逢年过节,各社队都要组织秧歌队,走屯串户,热闹非常。“文化大革命”时期,代之以“新秧歌”。旱船、跑驴等传统形式被舍弃,不踩高跷,不分上下装,男女各一队,着彩色绸服,腰系彩带,一手执扇,一手拿花棍或鲜花,随《社员都是向阳花》、《农业学大寨》等新曲调,作出点种、锄地、收割、扬场等有劳动形象的动作。
  1979年以后,恢复了传统秧歌样式和技法。1984年春节,全区秧歌大赛,有30多伙秧歌参加了比赛。1988年春节,全区各乡(镇)组织了38伙秧歌队,观众达15万人次。
  二人转 俗称“蹦蹦戏”,是农村群众最为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之说,可见群众对二人转喜爱之深。
  二人转最早形成于清代中期。台词源于北方大鼓词,东北叙事民歌,舞蹈步伐取东北秧歌、河北秧歌。主要表演方式有唱、说、做、舞、绝。表演者两人,一旦一丑,随剧情需要进入角色。曲调有胡胡腔、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等曲牌。影调、大神调、歌剧调亦被吸收。民间艺人在演出中,常以流行歌曲,评剧、京剧片断穿插其中,伴奏乐器多用喷呐、板胡、堂鼓、锣、钹、梆子、竹板等民族乐器。
  民国初年,长春县二人转艺人有张兰舫、任海全(艺名任老窝瓜)、赵才、李振才(艺名十里香)、朱有富(艺名朱老丫)、张真、白洪仁等。
  解放前,二人转艺人一直被歧视,不能登“大雅之堂”,多在大车店、花子房演唱。演唱者多为男性。
  解放后,二人转仍然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1956年,郊区首届农民文艺汇演时,兴隆山区业余剧团张永发、梁琴演唱了二人转。1957年冬,郊区第二届农民汇演,三分之二的节目为二人转,且多为传统剧目。
  “文化大革命”初期,二人转被打入“封、资、修”冷宫。1972年,电台播出坐唱《处处有亲人》、二人转《小鹰展翅》等,二人转又获新生,但传统剧目一直未能上演。这一时期,演出的二人转剧目有《鸿雁拦车》、《二嫂夸公社》、《献车轮》、《养猪模范》等。
  1979年以后,民间二人转艺人纷纷重操旧业,活跃乡间,演出剧目除传统剧目外,还有新编二人转《张海迪学医》等,到1988年止,全区有二人转民间艺人20余名。
  驴皮影 人称“影人子”。用驴皮制作人、马、器械等,由人操纵。以银幕为背景,配以音乐,由鼓乐者演唱完整的故事。“影人子”分生、旦、净、末、丑等角色。
  解放前,驴皮影颇为流行。逢年过节,庆祝丰收、求雨、赶会,均有影戏演出。兴隆山区太平村五马架屯任子兴、任礼兴兄弟影戏班最为著名。建国后,影戏渐衰。“文化大革命”时期,基本绝迹。
  鼓乐 指吹打艺术。俗称“对棚子”、“上买卖”。乐器有唢呐、笙、管、胡琴、鼓、钹、锣、板等。演奏形式有打通、唢呐独奏、重奏与合奏,还有笙、唢呐、各种卡戏、串三件及三龙吐须、顶盘子、跨碗等杂耍绝技,以唢呐演奏为主。解放前,唢呐艺人有张洪义、赵长海(艺名赵老疙瘩)、刘万海(艺名刘楞子)、范洪全(人称范老疙瘩)等20余人。解放后,移风易俗,破除迷信,鼓乐艺人曾经一度被禁止活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老一代艺人重操旧业,并培养一批新鼓乐艺人。1988年,全区有鼓乐艺人百余人。
  太平鼓 又称“单鼓”、“烧太平香”。解放前,广为流传。烧香时,主人杀猪宰羊,大摆宴席。鼓者手持扁鼓,腰系铜铃,边敲、边唱、边舞,叮咚作响。“单鼓”多为“烧香还愿”所用,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解放后,破除迷信,禁止“单鼓”活动。
  第三节 文艺创作
  50年代,是文学、戏曲创作兴起时期。创作人员多为业余作者。这一时期作品多以当时农村生活为题材,反映了建国初期在党的领导下,农村革命斗争的历史。农民作家王志贤曾为中国作协长春分会理事,其代表作品《买马》被选入《吉林短篇小说选》。程俊的短篇小说《山雨蒙蒙》,1957年在《人民日报》上发表。1958年“大跃进时期,盛行诗歌创作,大兴“赛诗会”。全区有千余人写诗。“文化大革命”时期,文艺创作萧条,传统的古典文学被视为“封、资、修”而遭禁闭。受“左”的文艺路线干扰,文艺创作要体现“三突出”(突出正面人物,突出正面人物中的主要人物,突出主要人物中的英雄人物)。文艺作品形成了“模式化”,人物“脸谱化”,情节“简单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区文化馆、乡(镇)文化站有专业和业余创作人员百余人。涌现出关音光、崔北桥、孙玉良等一大批创作人才。文学、戏曲、音乐、美术等创作日趋兴盛。1978~1988年,先后有诗歌《饮》,短篇小说《天边有颗金色的星》,改编话剧《燕赵悲歌》等近40个作品在省、市报刊发表。水彩画《集市》、《正月里》、《集市一角》、《赛》、《蒸年糕》等10余幅美术作品参加国家级展出并获奖。其中《赛》、《蒸年糕》等8幅作品在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展出。舞蹈《油恋》在全国民间舞蹈大赛中获《丰收杯》奖。
  第四节 文化事业单位
  文化馆、站 1930年,长春县政府设民众教育馆,下设通俗讲演所5处。
  东北沦陷时期,日伪统治者利用民众教育馆宣扬“日满亲善”,“民族协和”。1933年民众教育馆内设讲演所、民众学校,阅报社各3处。儿童图书馆1处。馆藏书籍339种,报纸6种。1934年,在卡伦、朱家城子、小双城堡、小合隆、万宝山、大屯各设民众教育馆1所,馆内设藏书室,有职员7人。
  解放后,改民众教育馆为文化馆,直到1952年10月市县合并。
  1955年冬,长春市文化馆设农村文化工作组,负责郊区文化工作。下设城西、兴隆山、净月、大屯小组。主要工作是组织群众学文化(扫盲),开展多种文艺活动。1956年7月,改长春市文化馆农村文化工作组为长春市郊区文化馆。设馆长1人,馆员7人。馆内设文艺组和图书组。馆内藏书八百余册。馆址在长春市珠江路(现宽城区文化馆后楼),1963年迁到大马路192号,1983年又迁到凯旋路3号。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馆被迫关闭。馆内设施全部被毁,工作人员下放到农村。1971年,文化馆恢复。1972年,改称“毛泽东思想宣传站”,组织群众学习“小靳庄”,学习“样板戏”等活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化馆工作开给走向正轨。
  1988年,馆内设创作、文艺、美术、摄影、图书、站室辅导等组。馆藏书7万册,报刊200余份,供读者借阅。
  文化站(室) 1950年春,长春县第一个文化站在大屯镇建立,始称“大屯镇文化馆”。秋,开办夜校(文化室),学文化(扫盲),读报、学唱歌曲。1951年,改称文化站。1955年2月撤销。同年冬,长春市文化馆农村文化工作组在各乡、社建立农村俱乐部。农村俱乐部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有板报、业余剧团,还有少量的服装及乐器。到1956年,全区44个乡(镇)都普遍建立了农村俱乐部。1958年10月,兴隆山、净月、城西、大屯4个公社成立文化站。1962年,文化站全部撤销。1972年,农村俱乐部改为政治夜校。主要活动是开展大批判,赛诗会、排练文艺节目等。1973~1978年,兴隆山、永春、大南、大屯、新立城等公社恢复社办文化站。1979年12月,19个社(镇)普遍建立文化站。1985年,全区建立10乡(镇)文化室,40个村文化室。1986年,村级文化室发展到78个,占全区总村数的84.8%。同年,大屯镇文化站改为大屯镇文化馆。1988年,有村级文化室88个,占总村数的94.6%。
  文物管理所 按照1982年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1987年6月3日,成立郊区文物管理所。地址凯旋路3号。
  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50年代,郊区的电影放映工作由长春市文化局负责。多在近郊或交通方便的远郊放映。每个放映点两个半月放映1次。1960年1月,成立郊区电影管理站,负责区内电影发行放映工作。站设站长1人,工作人员9人。由4个电影放映队下乡巡回放映。有16和8.75毫米的放映机8台。到1973年,全区国办电影放映队发展到13个。放映影片主要有《奇袭》、《英雄儿女》、《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样板戏》等国产影片。年放映百余场,每场观众千余人。
  1976年,开始发展社办电影放映队。设电影放映队的村屯每20天可放1场电影;没建电影放映队的大队每30天或3~5个月能放1场电影。1978年撤销了国办电影放映队,社办电影放映队发展到20个。主要放映彩色故事片,年放映7765场次。
  1981年电影管理站改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分组承包。年放映10650场次。收入46363元。添设16毫米宽银幕影片。1982年,兰家乡建立全区第一个乡电影站。1983年,各村社办电影放映队全部实行承包制,年放映9413场,收入44945元。1984年,村办电影放映队发展到48个,放映点323个。1985年,成立三道、新立城、大南、大屯等乡(镇)电影站,对各影队进行调整。调整后有电影放映队31个,其中7个队能放宽银幕影片。年放映5000场。1988年,电影放映队增加到37个,年放映7600场。
  影剧院 东北沦陷时期,长春县大屯区有1家茶社,设备简陋,演员外请。主要上演“京剧”、梆子”、“落子”等剧种。
  1957年,在兴隆山、净月、范家店、大屯区公所所在地修建了4所俱乐部。1959年,俱乐部发展到20所。但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室内均为土地面,舞台、幕布、灯光、座席非常简陋。1988年,全区10个乡(镇)有9所乡(镇)俱乐部,2所村社俱乐部,砖木结构,水泥地面,大部分座席为固定折叠椅。
  长春市凯旋宫是全区最大影剧院。1982年7月动工,1984年9月竣工。1985年4月正式开业。剧院造型美观,实用面积2500平方米。座席936个,室内设有舞台、舞厅,35毫米坐机1台。灯光、扩声、幕布、银幕,设备较先进。可举办舞会、放映电影、演出戏剧、接待会议。1986年12月,接待了“东北第一届民间艺术节”活动。
  档案馆 档案馆是集中统一管理重要档案的机要部门。区档案馆是1983年12月设立的。1985年12月,列入区政府编制序列,与档案局合署办公。
  档案馆藏有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及区机关各部门、群众团体和各人民公社(镇)形成的文书档案及专门档案。内容有记录1957年郊区建置以来全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行政区划变动、机构演变、干部任免、落实政策以及各种重大事件的文书档案;有记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反映人民生活变化的统计档案;有人口普查,地名普查的专门档案;还有记录党和国家及省、市领导同志到我区视察、检查的文书档案和声相档案。到1988年底,区档案馆收藏13个门类的档案,共125619卷(占应进馆档案总数的62%),录音带4盘,照片557张。此外,档案馆还藏有各类参考资料150多卷(册),配合档案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档案馆设备,随着档案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增加。到1988年底,库房增加到150平方米,办公室180平方米。有战备档案箱239个,移动档案架1组,录音机1台,照相机2架,复印机1台。
  现有人员5人,其中馆员1人,助理馆员4人。
  新华书店 1948年,长春市图书馆成立时设专人负责长春县的图书发行。1956年2月,成立郊区发行股,有职员3人。1958年10月,改为郊区新华书店,有职员5人。最初只有郊区及城区农村供销社几个销售网点。年销售额20余万元。发行图书主要有《毛泽东选集》,文学作品和中、小学生课本。“文化大革命”时期,各种古代文学作品被列为“四旧”而封存起来。1977年开始整顿发行工作,文学作品,科技读物,学生课本及各种词典大量发行。1981年,实行经营责任制,发行量及销售量不断增长。1985年,销售网点发展到97个,年销售额超过30万元。销售图书130万册。其中销售量超过万元的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邓小平文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1988年,发行图书200万册。
  文艺团体 长春市郊区吉剧团建于1970年8月,始称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74年,改称长春市郊区文工团。1978年秋,改称长春市郊区吉剧团。1984年秋,改称长春春城吉剧团。建团后,参加省、市汇演12次,有8个剧目,44人次获奖。
  剧团成立初期,有演员40余人,年演出90场,观众10.9万人次。主要演出舞蹈、快板、相声、对口词、单弦、京东大鼓、表演唱、“样板戏”等文艺节目。年产中、小型剧目1~2个。
  1974年改称文工团以后,转向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1975年11月,在省调演中演出的二人转《鸿雁拦车》获优秀节目奖。1975年至1976年,文工团送戏下乡,肩挑行李、道具和乐器,徒步往返于各个村屯,行程千里,演出近百场,深受农村群众欢迎,被誉为“扁担剧团”。
  1978年,改称吉剧团,转向编大、中型戏剧。上演剧目多为移植传统剧目。年产剧目6~7个。当年,上演了第一个大型吉剧《姊妹易嫁》。先后共演出300余场,为上座率最高的剧目。1980年,演出290场次,观众14万人次。演出剧目有《杨三姐告状》、《邻居》等。同年,在省调演中,吉剧《人参鸟》获综合三等奖。1982年,实行承包,剧团分组到市、县和区内乡(镇)演出,年演出151场次,观众15万人次。1983年,吉剧《冯三作证》在省吉剧汇演中获创作、导演、编曲、伴奏、舞美设计三等奖。韩淑芳获表演一等奖,优秀唱功奖。1984年,吉剧《双双夫妻》获省调演综合三等奖,韩淑芳获表演一等奖。1985年6月,为适应改革形势,调整文艺团体不合理布局,撤销了区吉剧团。
  区办业余剧团,1962年末,郊区业余剧团成立,名为郊区农闲文工团。演出内容多为传统剧目,以二人转、拉场戏为主。次年,即解散。1977年初,区业余剧团恢复,名为郊区地方戏队。演职员20余人,翌年解散。
  乡(镇)办业余剧团,1950年,大屯镇文化馆,长春堡乡创办乡(镇)剧团。宣传婚姻法、抗美援朝,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开展演出活动。最初,利用业余时间排练,后改为季节性脱产。服装、道具、乐器均由演员自己解决。演员来自青年工人和教师。主要演出评剧、歌剧。上演的第一个剧目评剧《小女婿》。1951年,大屯镇白龙村成立了文艺队。1955年末,全区有30余个文艺队。1958年3月,在原有文艺队的基础上,全区44个乡(镇)相继成立了业余剧团。各业余剧团以排演现代戏为主。上演剧目有评剧《花生种》,表演唱《夫妻比赛》,二人转《“天神”入公社》等。
  1974年,在全国学习“小靳庄”热潮中,全区建立了以生产大队为单位的文艺队60多个。名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演出剧目多为“样板戏”,亦有地方戏,但均为现代戏,二人转《二嫂夸公社》、《鸿雁捎书》、《养猪模范》,拉场戏《二大妈探病》,评剧《春花向阳》等。1976年,各文艺队解散。1979年,全区又建起公社业余剧团10余个,主要演出传统剧目,有二人转《包公赔情》,拉场戏《马前泼水》,评剧《小姑贤》等。1983年后,剧团陆续解散。
  第五节 文物
  境内发现大量古代遗址。其中有:古生物遗址1处,青铜时代遗址19处,汉代遗址3处,辽金时代遗址8处,近代遗址2处,1961年列入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处;1986年列入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3处,列入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8处。
  庙宇 解放前,长春县有庙宇十几座。解放初期,破除迷信,大部分庙宇被拆除或移作学校校舍。“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所有庙宇荡然无存,其中较有名的有庆云观、兴隆寺等。
  庆云观:位于大屯阜丰山,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1万平方米。以石墙为院,山门悬一“庆云观”匾额。进入山门,东侧有砖筑钟架1座。正面为老爷殿,内供关云长塑像,后为庆云观正殿,即娘娘殿,内有泰山圣母娘娘塑像。老爷殿东侧有佩殿3间。中间供太上老君神位。娘娘殿后有房3座,两侧草正房5间,中间草正房3间,东侧为大仙堂,内供狐、黄仙牌位,娘娘殿东侧有厢房两座10间,供道人居住。院东南、西北两角各设炮台1座。观内主持张本顺,道士7人。
  据载,庆云观曾为伪满政权58个主要祭祀地之一。每当庙会之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整个山上人流攒动,摩肩接踵。到晚间,尚有戏曲演出。庙会盛况仍不见减。
  解放后,禁止庙事活动。1959年,庆云观被毁。
  兴隆寺:位于兴隆山镇太平山水库西北百米处,建于清道光十五年。南为正山门,门旁有石狮各一只,内有娘娘殿、关公殿,院外西北部设有狐仙堂、龙王庙,寺内主持隆合。此寺毁于1958年。
  青云观:位于今新立城小学。始建时间无考。关帝庙7间居正中,左边有钟鼓楼,楼南有参天大树,右边为鬼王庙,庙南有一狐仙堂。距关帝庙20米处为娘娘庙,药王庙分居左右。观内主持杜芳圃。
  瑞云宫:位于大屯白龙驹村,始建于清光绪十五年,有房舍2间,主持王志强、苏志和。
  兴隆宫:位于兴隆山镇新农村广宁洼屯。始建时间无考。有房舍6间,主持刘元清,建国初期拆毁。
  兴隆观:位于兴隆山镇兴隆泉,始建时间无考。有房舍8间,主持林琛伯。
  九圣寺:位于长春堡屯,建成于清道光十八年。
  龙王庙:位于大屯镇,始建于清道光十年。
  古遗址 境内有古遗址30余处,分布于10个乡(镇)。
  古生物遗址:在郊区三道镇卫星村下贾家店屯西南0.5公里处,发现猛犸象牙门齿,臼齿各一枚,还有部分残碎肢骨。门齿化石略残,最大直径为9厘米,长145厘米。骨质化石程度较厚,表皮呈黄白色,有部分光滑表皮剥落,形成裂痕,臼齿较完整。此遗址于1986年9月5日列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铜时代遗址:境内发现青铜器时代遗址19处。出土文物具有西团山文化特点,时间相当于中原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些遗址遍布郊区各乡(镇)。主要有:莲花泡遗址,位于永春乡柳家村,分布面积3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有:罐的板耳、桥状耳、直口方唇的壶口沿、圆唇斜腕的陶碗残片、圆唇敞口的豆盘残片和圆型陶彷轮等。
  黄家窝卜遗址:位于永春乡柳家村,分布面积6万平方米。出土文物为陶器。主要有鼎、罐、碗、杯等。鼎足为方锥形,罐有截面为椭圆形桥状耳。直口圆唇的口沿,还有中间穿孔的圆形彷轮。
  永春砖厂遗址:位于永春乡柳家村,分布面积5万平方米。出土文物多为陶器,亦有少量石器。陶器有鼎、鬲、罐、豆、杯、碗等。鼎足为锥形。鬲足圆锥形。罐为平底,腹部横安桥状耳(或按耳、截面椭圆形的柱状耳),豆为豆盘与豆座伏仰相接的短柄豆或豆柄粗大实心的长柄豆。杯有稍凸的小平底,收腹。碗有圈足和假圈足两种。
  南长垄子遗址:位于乐山镇长胜村,分布面积5万平方米。出土文物多为石器,亦有一些陶器残片。有斧、铲、刮削器等6件。其中石斧3件,一件下半部已残,形状较大,圆首,横截面近圆型,体长,整体形状似磨棒。另外两件基本完好,形体小于前者。一件圆首弧刀,1件圆首斜直刀,横截面均为椭圆形。石铲1件,刃部有琢磨痕迹,形状不规整,上部略圆。单面弧刀,整体近似长方形刮削器打制而成,刃部和周边有压制痕迹。
  老齐家坟遗址:位于乐山镇东二道沟村,分布面积8千平方米。出土文物为陶器,均不完整。有罐、杯的平底部,尖唇的口沿,桥状器耳,短豆柄。
  磨盘山遗址:位于新立城水库林场,分布面积3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有少量石器,主要为陶器,有足、鼎足、器耳、罐口沿、罐底,彷轮等。
  东山遗址,位于新立城水库林场,出土陶器有桥状耳、罐底部、腹部残件。
  小庙地遗址:位于新立城镇卫星村,分布面积4.5万平方米。出土陶器有桥状耳、鬲足、缸底、乳丁耳等。
  陶家屯遗址:位于农林乡建国村,分布面积1.2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有磨制石器、陶器。其中石斧2件,石铲1件,陶鼎、鬲、豆、罐、碗等。
  东硷草遗址:位于农林乡建国村,分布面积3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有石斧4枚,石器残体1枚,陶器有鼎、鬲、罐、碗等。
  刘家炉遗址:位于三道镇丰产村,分布面积3万平方米。出土陶器有鬲档、鬲足、桥状耳等。
  大顶子山遗址:位于三道镇丰产村,分布面积3500平方米。出土陶器有桥状耳1件,残破口沿1件和部分残片。
  秃山遗址:位于大南乡西湖村,分布面积7500平方米。出土文物有陶器残片,桥状耳、鬲足、板耳,可辨别的器形有钵、鬲、罐、瓮等。
  东照地遗址:位于大南乡西湖村,分布面积2.5万平方米。出土陶器有桥状耳、陶罐底部、腹部残片、空心豆柄、喇叭型陶杯。
  团山子遗址:位于大南乡常山村,分布面积7500平方米。出土陶器有罐口沿、长圆椎体鬲足、假圈足、陶罐底部等。
  太平山遗址:位于兴隆山镇兴华村,分布面积1500平方米。出土陶器有罐的残片及一些零碎陶片。
  山西头遗址:位于兴隆山镇龙泉村,分布面积7.5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有陶器残片,可辨别器形的有瓮、罐、碗、盘等及1件双面刃石锛残体。
  山上屯遗址:位于大屯镇新兴村,分布面积1万平方米。出土大量陶器残片及石锄1件。陶器有陶平底,直口圆唇的陶罐口沿和瓮罐残片等。
  汉代遗址:境内发现汉代遗址3处。北山遗址,位于乐山镇北山,分布面积1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有残破石器和陶器。石器有斧、石锛、石铲,陶器均为残片可辨器形有鬲、豆、罐等。东老烧锅遗址,位于农林乡建国村,分布面积6万平方米。出土陶器有罐底、板耳、小扁耳、短柄豆腰等。二十里堡遗址,位于永春乡柳家村,分布面积2万平方米。出土大量陶器残片,可辨器形有鼎、罐、碗、壶等。
  辽金时代遗址:8处。姚家烧锅遗址,位于三道镇先锋村,分布面积2万平方米。地表存留一些布纹瓦和青砖残块及大量的陶片(罐的卷沿、平底)等;腰兴隆泉遗址,位于兴隆山镇龙泉村,分布面积5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有灰褐色布纹瓦及陶器口沿;西兴龙泉遗址,位于兴隆山镇龙泉村,分布面积8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有六耳铁锅、三足铁锅、铜钱等,还有一些陶片,形制为大卷沿、平底等及黄油的瓷器残片、形制为碗盘等类;郭家遗址,位于兰家乡郭家村,分布面积1.5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有残碎片,形制为瓮、罐,特点为卷唇、广肩、鼓腹、平底,内壁可见轮制痕迹。还有瓷器残片,为碗、盘等小型器物残件;黄家坟遗址,位于大南乡红田村,分布面积4500平方米。地表可见大量灰褐色布纹瓦、大卷沿瓮、罐残破沿口及少量的青砖残块;陶家园子遗址,位于兴隆山镇兴华村,分布面积6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有石斧5件,陶器2件;西三间遗址,位于合心乡三间村,分布面积5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有古建筑构件、陶器、瓷器残片及瓮、罐等大型器物的口沿、腹片等。
  近代遗址:2处。柳条边遗址,位于三道、净月、幸福、新立城、永春等乡(镇);长春厅遗址,位于新立城镇卫星村。
  古城址 长春厅遗址:清嘉庆五年(1800年),清政府在今新立城镇卫星村新立城屯南,设地方行政机关长春厅。筑土城,故称之为“新立城”。此城东西长约里许,有杂货商店10余家,清光绪年间为最繁盛时期。
  长春厅衙署遗址在新立城屯南,略呈方形的房舍基地,略高出周围田地0.3米,其面积近万平方米。当地人称此处为“衙门地”,长久相传为清代官署。在遗址中发现一些青色砖瓦残片及白石灰残块等。其青砖为清代遗物。在此东南30余米处有一略高于地表的小片基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也有清代砖瓦建筑构件出土,这两处基地即是当时长春厅衙署遗址。
  古墓 完颜娄室墓位于今三道镇丰产村刘家炉屯,墓地在岭腹的南坡之上。
  墓地可见残存的石龟两尊,均坐北朝南,一东一西,间距12米。龟背上刻有比较完整的一圈雷纹,西南一尊无首龟体,体长2.4米,宽1.5米,厚0.7米。东南一尊身首分离,首位放置在西南4米处,龟体长1.6米,宽1.2米,厚0.3米。首长0.6米。
  在龟趺附近的耕地中有零散的青石板,石板凿刻规整,呈矩形或方形。矩型长1.8~2.0米,宽1.1米;方形,边长1米,且在边缘凿有凹槽。据文献记载,完颜娄室墓地1912年曾被日本人盗掘。这些是在土层中的石棺遗骸,共发现石板20余块,说明墓地埋有数座石棺,是一处以完颜娄室为中心的家族墓地。
  从墓中被盗掘出的文物共32件,现仍在旅顺博物馆收藏的有银毛钹1件,银冠1件,玉柄铁刀3件,狮形玉饰1件,荷花佩件2件,荷花石饰2件,骨质带具2件,共12件。其余随葬品已不见。据有关文献记载丢失的文物有:结纽状金花饰3件,均宽7厘米,中间有一直径2厘米的圆圈,里面分成4个内弧,并以此为中心,形成纽结的花形。在纽结中心嵌以1个个圆宝石。纽结的花瓣表面,呈凹槽状,边缘是一颗颗细珠连成的镶边。叠全杯一副,由较粗的金属丝折成双环状。金钏一副,外缘圆弧状,内侧平直,通体素面,外径6.2厘米。鎏金箕1件,长12.3厘米,双叉。宝石金钳2件。台座编缀花瓣纹饰,内镶长方形宝石。胡桃形石饰1件,上下两端为金属,中间镶以石胡桃,长3厘米。金饰件2件,为覆盖某器物的金器。1件有上盖,1件只有底,周边刻划流利的波状纹或草叶纹。附带两环的鎏金饰1件。整体做横截面半圆形直棍,两端附以小圆环,长11厘米。金剑鞘端头1件,上刻草叶纹。磨石1件,长方形,长11厘米,宽3厘米,厚1.5厘米。
  这些文物多以动物、花卉为主题,富有女真文化特色,是珍贵的金代文化遗物。
  完颜娄室神道碑碑文4千余字。记载了该人的一生。神道碑“高八尺八寸,宽四尺五寸,厚一尺三寸,顶高三尺。南面镂蛟龙,其阳篆残毁。阳篆二十字五行,文曰‘大金开府仪同三司金源郡壮义王完颜公神道碑’,碑身文字楷书”。
  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年间,墓地还留有石人3尊,石羊2尊,后被挪走,从现存照片看,这些石雕具有金代早期墓前石雕特点。该墓地为吉林省重要金代遗址之一,于1961年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重新修葺。
  柳条边遗址:柳条边边墙高3尺,宽3尺。墙上栽种3行柳树,树距5尺,树间用柳枝连结,称为“布柳结绳”,以阻行人。故称柳条边或柳边或边墙。
  柳条边有老边新边之分。新边是清朝康熙初年(1670~1681年)从开原的威远堡边门附近,开始向东北方向挖沟垒土修筑一条边墙。经四平、伊通县、长春市郊区、九台县,至今舒兰县的法特哈门以东的亮子山。全长约345公里,新边共有4个边门,自东南向西北方向依次排列为:布尔图库门(今四平市东),赫尔苏边门(今怀德县南),伊通边门(又叫一统边门、易屯门,在长春市南),法特哈边门(今舒兰县西)。设边台28个,头台、二台在舒兰县内,三台至八台在九台县境内。
  郊区境内的柳条边是新边的一段,全长约25公里,南起第三座边门易屯门位于伊通河东岸,今新立城水库库区内。经新立城镇的靠边王屯、靠边孙屯、幸福乡靠边吴屯、净月乡的边沿子屯,三道镇和平村的西边屯,四合村的栾家岗子屯,后入九台县放牛沟乡双山村任家屯,至今边壕遗迹在西边屯断断续续隐约可见。
  重要出土文物 在古遗址中发现古生物化石和大量的原始社会打制磨制石器和陶器,金代的一些器具及装饰物等。

知识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长春市郊区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志取事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长春厅建制始,下限至1988年。设有概述、大事记、建制沿革、自然环境、人口、林业、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