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章 科技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452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科技管理
分类号:
G322.734
页数:
6
页码:
639-644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61年~1988年长春市郊区科技管理发展情况。
关键词:
科技管理
科研事业
长春市
内容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科学技术委员会1961年3月,根据省、市关于“县(区)一级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指示精神,成立了长春市郊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科委),主任由区长兼任。1962年2月,科委撤销,其业务合并到农业处,专职人员精简为1人。1973年区机构调整,原科委工作纳入区计划委员会,内设专职人员管理科技计划、科技指导等项工作。1978年8月,恢复郊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作任务是综合计划、科技管理、科技干部管理、科技情报及地震工作。1979年10月,在科委内又设计量检定所。
1983~1985年,科委充实了领导力量,配备了业务骨干,编制由6人增至12人。行政领导与技术领导的比例由3∶0变为1∶2;业务骨干的比例由农业技术干部与工业技术干部的2∶1变为3∶3,并配备了2名事业编制,分管科技情报和科技管理工作。内设机构分综合计划、科技和科干管理3个股。
1985年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乡、(镇)企业蓬勃兴起,企业间横向经济联合体大量涌现,科技专业人才由国家分配到单位聘任。在此期间,科委工作人员进一步得到充实和提高,在原有12名编制基础上增加了事业编制3名,达到15人,继续保留科委内设机构。同年,郊区信息办公室改为科委内设机构,定名为科技情报信息股。1986年,全区各乡(镇)普遍成立了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各乡(镇)党、政领导兼任,下设科技助理,各村设科技副村长。1987年,建立了长春市郊区科技发展基金会。
1988年,区政府配备了科技副区长。科技开发和管理机构逐步完善,同时,兴办了一批厂办科研、民办科研机构。科委的内设机构由原来的3个股改为:科技管理、科技干部管理、科技开发、综合计划、后勤管理等5个科。科技事业机构有:长春市郊区商业新技术开发公司、长春市红外技术研究所、长春市电力研究所等9个单位。
科学技术普及协会1979年3月,在区委直接领导下,成立了科技工作者的群众团体“长春市郊区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以下简称科协)。贯彻执行“双百”方针和党的科技路线,依靠科技进步力量,开展科学普及工作,与科委合署办公,同时,又建立了长郊科学技术馆,配备专业技术干部6名,另外,还建立了区级农学、林学、水利、农电、农机、园艺、畜牧、兽医、工业、医药、卫生及教育等10个学会及1个外语学校(英、日语各1班)。
1983年6月,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双百”方针和科技路线,充分发挥科协作用,由科委分出,独立办公,归区委直接领导。内设兼职主席1人,专职秘书长1人,按所管业务,下设学会、文秘、青少年辅导与业余教育组,科教电影队。同年,为普及科学技术,区科协在原编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行政编制4人。1984年,为适应农村商品发展,科协相继成立了专业户协会、理事会,成员15人,发展了养鸡、养奶牛、养鱼、葡萄栽培、种瓜等6个专业研究会,全面普及科技工作。
1987年,为强化科普机构,除由科协负责协调全区科普机构外,乡(镇)设乡(镇)科普协会,村设村科普分会,社有科普小组,服务、咨询到户。
1988年,为加强党对科协的领导,由区委副书记1人兼任科协主席。同时,又成立了咨询部,建立起科技咨询服务中心,进行了科技体制改革,并充实了科技队伍,年末,科协行政和科技馆编制共11人,其中科技人员6人。健全区级学会8个,会员957人,其中科技人员183人。完善区研究会7个,会员81人,其中科技人员55人,占会员数的60.2%;乡(镇)科普协会10个,会员317人,其中科技人员63人,占会员数的20%;乡(镇)学会53个,会员756人,其中科技人员109人,占会员数的14.4%;乡(镇)研究会39个,会员427人,其中科技人员77人,占会员数的9%;村级科普分会92个,会员1712人,研究会174个,会员1089人;社科普小组336个,会员1989人,社研究会137个,会员为1475人,这样就从科普机构上和科普各级网络上保证了科普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第二节 科技干部管理
解放前,主要有教育、卫生和部分农业技术人员,科学技术人员很少,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缓慢。解放初期,农、林、水等科技人员共有17人。1957年,农、林、水、畜牧、卫生等技术人员发展到95人。1961年成立郊区科委以后,对科学技术干部实行统一管理。1977年初,对郊区自然科学技术人员进行普查,大力进行党的科技工作方针政策的教育,尊重人才的教育,并配合有关部门,共同抓了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解决冤假错案,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清理打砸抢分子,安排科技人员归队,解决知识分子入党难问题。同时,为科技人员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改善科技人员工作和生活的条件,安排科技人员子女就业,选择优秀中青年科技人员参加领导工作。自1980年开始,又对郊区科技人员的技术职称进行了套改、复查、确定和晋升工作。
自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党政组织重视科学技术,注意培养提高科技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侧重抓了科技干部的业务培训,设立科学技术进步奖,鼓励在科学技术上的试验、示范、推广等方面做出贡献的科技人员。1985年底,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发展到3701人,1988年增加到4547人,其中,高级工程师级122人,工程师级1090人,助理工程师级2575人,技术员级760人。从专业结构上看:从事教育事业的2092人;从事农业生产的375人;从事工交工作的452人;从事卫生事业的635人;从事财会工作的科技人员253人;从事经济工作的71人;从事档案工作的92人;从事编辑工作的科技人员6人;从事新闻广播事业的3人;从事司法工作的科技人员13人;从事文史研究的5人;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25人;从事其他事业的技术人员520人。
科技干部的培训:自1986年以来,对科学技术干部采取集中办班和选送代培等形式进行科技培训。主要有化工、机械、铸造,以及财会、统计、科技、外语、专利等方面的学习班,平均每年培训科技人员都在500人次以上。1986年5月选派5名科技人员组成长春市农业研修团,赴日本进行为时8个月的农业研修。
1986年科技干部的评聘工作: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成立了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到1988年底,全区事业单位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全部结束。共有3335名专业技术人员评定了相应的技术职务,其中,正高级工程师级1人;高级工程师级119人;工程师级980人;助理工程师级1694人;技术员级541人。
第三节 地震监测管理
郊区南部位于伊舒断裂带,西部位于长四断裂带和大屯阜丰山火山的交织处,还有四合堡断裂带,开原堡断裂带,哈达窝堡断裂带等。
1975年海城地震后,郊区的震情活动频繁,当即成立了郊区防震抗震工作领导小组。1976年2月,成立郊区防震抗震指挥部,根据郊区的震情活动频繁情况,翌年建立了10个微观观测站,58个宏观观测点(水井),安置了相应的测震仪器,在长春市第九中学院内埋设了土地电、磁变仪、地应力、水平摆和地温仪等地震监测仪器,各设专人按时负责测报。从1975年10月至1985年底,各站(点)共测得各种观测数据49832个,及时上报市地震办公室。
1986年以来,先后在10个乡(镇)成立了地震领导小组,设置了震情监测信息员,充分利用土地电、水井和鸡、猪、狗、狐、貂等动物为观测手段进行监测。
第四节 科技情报
1978~1980年,科技情报工作处于开始阶段,科技管理部门、工矿企业,都没有情报管理机构,只有少数的兼职科技情报人员。
1981~1983年,科技情报的组织管理工作有了新的发展。1981年12月,根据郊区生产蔬菜、肉、蛋、奶、果、鱼直接为城市服务的特点,为了更好地传递情报和信息,在区委设立专门科学技术情报机构,配置事业编制人员,支拨科技情报经费。
1983年,成立郊区信息办公室,配备3名专职人员。1985年8月,信息办公室和科技情报室合并。1986年8月,各乡(镇)配备了科技助理员。
信息办与《北方信息》编辑部合编了《致富信息汇编》一书,分11个方面,介绍了170条信息,约9万字。不定期出刊《长郊科技》、《长郊信息》,介绍新技术、新产品、新动态。1981年,根据日本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情报资料,在英俊大队十一社进行了小面积地膜覆盖茄子的试验。1982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同年英俊大队十一社种植茄子18.6亩,其中,地膜覆盖14.1亩,在土质、地温、苗龄、定植时间及田间管理相同的情况下,覆盖比露地栽培的增产85.3%,增值1.2倍,收果期提前7天,延后14天;1983年,根据《食用菌技术》一书,在省生物研究所的帮助下,在大南乡进行了食用菌栽培试验获得成功。
1986年,经委、二轻、乡企等系统的企事业单位在长春市、吉林市举办的科技市场交易会,水泥方砖、低锡烯土焊料、红外汽车烤漆炉、人参系列美容霜、人参酒等部分产品参展。
1987年9月,三道新型制药设备厂生产的配液过滤分装机、永春乡和合心乡食品厂的食品系列罐头,无毛边锻磨技术、电动旅游船以及日用化妆系列产品等在长春市第三届全国科技发明展览会参展。
1988年,通过《长郊科技汇编》等形式开展同省内、国内各市、县、区情报资料交换,把适合郊区发展的科技成果向企事业推荐,被选用的项目,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如乳白胶厂生产的“乳白胶”、“AES活化剂”,化工八厂生产的“橡胶防老剂”,新立城日用化工厂生产的“酶硝痤乳霜”、三道制药厂生产的“PGF—1型配液过滤分装机”、兴隆山金属熔炼厂生产的“低锡烯土焊料”等项产品。其中“乳白胶”、“AES活化剂”等项产品已被评为省、市名优产品。
从实际出发,编写了发展商品经济典型,出版了《庭院经济大有可为》、《科技致富100例》及《大潮浪花》等书,省、市领导为该书作序,区党政领导亲自撰稿,推动了本区科技开发工作的健康发展。
知识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志取事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长春厅建制始,下限至1988年。设有概述、大事记、建制沿革、自然环境、人口、林业、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