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各类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431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各类教育
分类号:
G527
页数:
20
页码:
611-612
摘要:
本章记述了长春市各类教育,包括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等。
关键词:
长春市
教育
各类教育
内容
第一节 幼儿教育
1958年“大跃进”时期,郊区办了各种形式的幼儿园,计518所。学龄前幼儿95%进了幼儿园。1961年后,农村的幼儿园相继解散。
“文化大革命”期间,镇办向阳院,大队办育红班。办得较好的是新立城公社先锋大队育红班。
1977年恢复5所幼儿园,入园儿童120名,教师20名。1985年,大屯、兰家、合心、永春、兴隆山等8个乡(镇)建立了中心幼儿园。当年,全区为幼儿教育集资30万元,总投资116万元,106所小学创办了105个学前班,入班儿童3600名,教师110名。当年,在人口集中的大屯、兴隆山两镇由部分离退休老教师和待业青年办起7个个体幼儿班,入学儿童205名。
1988年全区10个乡(镇)均建起了中心幼儿园,共33个班,入园儿童766名,教师92名。房舍总面积4060平方米,比1985年增加2110平方米。全区共有学前班89个,入班儿童2936名。
各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由当地乡(镇)党委选派,教师多为幼师班毕业生或当地初、高中毕业生中选用的民办教师。
幼儿园的学制一般为3年,设大、中、小3种班。小班招收4~5岁幼儿;中班招收5~6岁幼儿;大班招收6~7岁幼儿。每班人数30~40人。
根据儿童活泼好动等特点,中班每节课20~25分钟,大班每节课25~30分钟。
幼儿教育注重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教学和日常生活之中,开设拼音、识字、计算、常识、音乐、活动、美术等课程。
附:重点学校简介
长春郊区实验小学,该校位于长春市郊区大屯镇。1948年10月建校,名为大屯小学。1949年改称长春县第一区完全小学,1951年改名为长春县第一区中心小学。1984年,改称长春市郊区实验小学。
1953年,该校首先试行“注音识字”教学。学习凯洛夫教育学,课堂实行5大教学环节,成绩考查采取5级记分制。
1958年,试办1个“红旗实验班”,学生吃住在学校,行动集体化、军事化。两个月后解体。
1959年,该校和长春市第九中学联合搞“一条龙”实验,招收满6岁的儿童入一年级实验班,次年停办。
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课。1974~1976年,实行开门办学,其主要形式是:“走出去”,“请进来”,“小将上讲台”,请“三老”讲家史。
1976年秋,该校办了4个初中“戴帽班”,招收学生200名,一年后撤销。
1979年,学校注重抓了整顿纪律,建章建制,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工作。暑期毕业的220名学生全部升入初中,其中考入重点中学的有90名,占升学人数的43%。
1983年秋,建立占地10822.7平方米的校园,有微机室、实验室、图书室、仪器库、卫生室各1个,微机5台,摄影机2台,收录机7台,显微镜10架,投影仪28个。
1984年,在该校实行“注音字、提前读写”实验,教给学生识字,看书、读报和作文的方法,培养学生听、读、说、写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使学生在3年内达到或超过5年级的读、写水平。同年,本着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的精神,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先后成立微机、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学习小组。
1985年,该校搞了“五步教学法”,语文课的“循序法”、“变序法”、“引读法”,数学课的“尝试法”、“自学法”、“愉快教学法”和“发现法”等实验。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充分利用实验室,加强电化教学。自然课以实验为主,学生亲手实验,动脑、动口、动手,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1988年,该校与大屯镇中心校合并,仍称为郊区实验小学,分初小、高小两部上课。原大屯中心校为初小部,实验小学为高小部,共有学生1685名,35个班。
第三节 中学教育
1924年,长春县改劝学所为教育局,县设中学2所,师范学校1所。
1942年,在今农安县开安镇成立长春县国民高等学校,招收学生400名,学制4年,开设国民道德(当年改为建国精神)、日语、满语(汉语)、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体育、军体(军事训练)、农业、畜牧、生物等课程。日语被列为主要学科。
1945年8月,东北光复后,国民党长春县政府将长春县国民高等学校改称长春县中学(初级中学),学制3年,并恢复了民国初期所设的课程。
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重视革命教育,学校教育以摧毁日伪奴化教育为主要内容,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外语等课程。历史课讲革命史,语文课学习以抗日为主题的好文章,使学生树立革命人生观。1952年,市县合并,长春县中学划归农安县。
1954年,在大屯成立长春市第九中学(初级中学),学制3年,秋季始业。
1956年以后,又陆续建立了长春市第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中学。全区共有初中5所。到1958年,全区共有初中8所,完全中学4所,即九中、十九中、二十中、二十一中学,学生3835名。学制为3、3制,初、高中各3年。学校教育注重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初中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音乐、图画等课程;高中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等课程。1959年,在“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指导下,初、高中加开劳动课。同年3月,第十九、二十一中学增设的高中班合并到二十中学,同时,合并了4所初中:二十五中合并到二十一中;二十三中合并到二十中;二十七中合并到二十六中;二十九中、三十中合并为二十五中。10月,因新立城水库占地,伊通县第三初级中学(校址在乐山镇)划归郊区,改称长春市第二十三中学。
1962年10月,大南中学分别合并到长春市二十一中和二十三中。1965年,新建5所中学,即长春市五十五中(校址在大南公社)、五十九中(校址在农林公社)、七十七中(校址在大屯镇)、六十中(校址在永春公社)、十六中(校址在净月公社)。
文化大革命初期,学生的课桌椅损坏了80%;文体、办公、电器设备和门窗玻璃、实验仪器绝大部分被损坏;图书全部被拿走,档案全部被毁掉。1966年10月,停课大串联。1968年10月,各中学陆续复课,半天上课,半天搞斗、批、改。同年冬,初、高中毕业生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工、贫、军宣传队相继进驻学校斗、批、改,清理阶级队伍,一些教师遭到迫害。1973年,开展“开门办学”活动,各中学纷纷办起红医班、兽医班、电工班、木瓦工班、农技班、蔬菜班。翌年,开展教师和农民“对流活动”,教师下放到生产队参加劳动,贫下中农进校讲课。
1976年,在“小学不出屯,初中不出大队,高中不出公社”的口号下,盲目发展中学。中学发展到42所,615个教学班。学生达30775名,教职工1162人。由于发展过快,师资力量,办学条件都达不到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的要求。同年,中学学制改为2、2制,即高、初中各2年。1977年,改学制为3、2制。即初中3年,高中2年。翌年,各中学学习北京第一小学按学习成绩分班的经验,开始分快慢班。确定长春市第九中学为省、市、区三级重点学校。初中开设政治、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高中开设政治、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体育、历史、地理等课程。
1980年,改革中学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中由12所压缩到9所。初、高中加开生物课。1983年,初中加开法律常识、生理卫生等课程,恢复了建国初期的学制,即3、3制,初、高中各3年。同年,因近郊7个公社划归市区,划出中学20所,到1988年末,全区只有第九、十六、二十中3所高中,23所初中,在校生11066名。流失学生919名,占在校生的8.3%,其中,自动休学184名,自动退学735名。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到1988年止,全区共培养初、高中毕业生85726名,其中升入大、中专3183名,占3.74%。1977年,全区高中毕业生3232名,升入大、中专330名,占10.2%。1985年,全区初中毕业生2783名,升入中专130名。高中毕业生571名,升入大、中专171名,占25.5%。1988年,全区初中毕业生2508名,升入中专96名。高中毕业生1164名,升入大、中专148名,占12.7%。
附:重点中学简介
长春市第九中学校址在大屯镇,始创于1954年秋,为初级中学,设14个班,招收学生700名,教师29名。
1957年,首届初中毕业生获全省初中升学考试第一名。此后,连续3年,升学率在长春市名列榜首。1959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8.8%,《人民日报》、《吉林日报》分别为此发表文章,推广九中的教学经验。
1960年,该校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校党支部书记王继社出席了省和全国文教群英会。国务院颁发了奖旗和奖状。同年暑期,学校增设高中。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全校停课,到1969年复课。
1977年,该校被定为省、市、区三级重点。1984年,成为独立的高级中学。1985年,该校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为主线”的“三主”原则,实行目标管理,即各科期末的及格率不低于70%,优秀率不低于30%,毕业班升学率不低于35%。同时,开展创最佳课和评选优秀课活动,促进了教学改革和质量的提高。当年,高中毕业生385名,升入大、中专137名,升学率35.6%。
第四节 专业教育
师范学校东北沦陷时期的1942年2月,长春县师道讲习所成立。校址在今农安县开安镇。招收学生100名,学制2年。开设国民道德教育、国语、实业、历史及地理、数学、理科(物理、化学)、图画、手工、体育、音乐等课程。1946年,该校合并到万宝山中学。
1958年,长春市郊区中等师范学校成立,校址在今长春市第二十六中学,学制2年,共有教师6名,学生80名,为小学培养师资。次年末,该校停办。1975年夏,该校重建,新校址在大屯镇铁北,当年,招收学生135名,学制2年。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历史、体育、音乐、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等课程。1981年7月,学校停办。毕业生分配到区内中、小学任教。
长春市郊区中等专业学校1980年成立。该校校址在长伊公路2公里处,招收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培养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和专业知识技能的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学制3年。毕业后,承认中专学历,由国家统一分配。当年,经营管理专业招收学生100名。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体育、珠算、预算会计、商业会计、工业会计、企业财会管理、财政学等课程。1984年,为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设两个体育班,招收学生90名,开设政治、语文、田径、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医学、体育理论、体操、教育学等课程。
1985年,为培养中学外语师资,设两个英语班,招收学生80名。开政治(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道德修养)、语文、欧美历史、欧美地理、体育、音乐等基础课和英语、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课。1988年,该校有英语专业2个班,学生80名;财会专业2个班,学生90名,共170名。
职业学校1982年,根据省、市教育部门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指示精神,调整了部分高中,分别将二十四中、六十中、一一0中学的高中班改为职业技术班。前两校又分别改为第一、第二职业学校。当年,第一职业学校招收服装、土木建筑专业各1个班,学生50名;第二职业学校招收服装、财会专业各1个班,学生116名;一一〇中学职业班招收服装专业1个班,学生26名。
1985年,区政府投资60万元,群众集资16万元,在原六十二中旧址建成郊区职业教育中心,总面积2500平方米。根据郊区地处城郊的特点,开设了农业技术、电器修理、缝纫、财会、幼师、果树、畜牧、土木建筑、服装设计、农学、蔬菜等11个专业。到1988年,为郊区培养出350名专业技术人才。
长春农民中等专业学校1980年,在原长春市62中学旧址成立。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和农村青年。国家不包分配,实行定向招生,结业后发给中专毕业证书,为农村培养各种专业人才。学制2年。开设畜牧兽医、蔬菜、农学、果树、财会等专业。到1988年培养的350名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全部返回农村参加生产。
长春郊区农业机械化学校1979年5月成立。该校前身为1974年9月设立的郊区农业机械化培训班,校址在长春市迎宾路,宗旨是培养全区拖拉机驾驶员及农机技术人员。到1988年,共举办各种培训班96期,培训学生2835名。
长春市郊区卫生中等技术学校1978年6月成立,前身是郊区卫生局中医培训班,1987年改称郊区卫生中等技术学校。校址在长春市宋家街。办学宗旨为培训郊区卫生系统的医务人员。学员毕业后,享受医士待遇。开设生物、解剖、生理、生化、医用化学、药理、病理、内科、外科、儿科、诊断基础学、传染病、中医、针炙等医学基础课。到1988年,共培养专业医护人员589名。
长春市郊区园艺学校1965年成立。校址在东郊果园,实行半农半读。当年招收学员170名,学制3年。开设园艺、果树、蔬菜等专业。1968年停办。1984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承认该校毕业生中专学历。
第五节成人教育
1919年6月,长春县劝学所开设民众教育馆19所,招收学生2161名。
1932年,东北沦陷时期,长春县开设民众教育馆、民众夜校等。1934年,县设民众教育馆6处,学制4个月。1937年,设民众讲习所17处,招收学生622名。
1948年长春解放后,县、区、村都建立了冬学委员会,掀起了办“冬学”、上“夜校”,学文化的热潮,主要学习农村常用的汉字,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民师由群众推选。
1950年,长春县政府建立扫盲组织机构。各区分设扫盲助理,实行定人员、定时间、定内容、定任务的学习制度。11月中旬,举办16处民师集训班,吸收了1007人参加学习。全县组织起冬学1062处,1766个班,炕头小组132个,学员50023名,识字最多的识1500字,教材由原来的识字课本,逐步变成农民学习专用的课本。农民不仅学习文化,还受到思想教育和生产技术教育。
1951~1954年,推行“速成识字法”,帮助农民识字,80%的学员脱盲。
1958年11月,郊区扫盲工作委员会成立。各公社、各管理区都有专人负责。全区共扫除文盲2500人。1960年,全区参加扫盲学习的学员达19715人,占全区青壮年文盲总数的95%。开办业余高小302个班,招收学生6671名;业余初中98个班,招收学生1827名。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郊区成立了工农教育委员会,农民教育的重点转移到初等文化科学技术教育上来。1979年,全区12~40岁人口中有文盲、半文盲14900人,成立861个扫盲班,选配并集训1120名民师。通过考试验收扫除文盲8480人。
1980年夏,组织农村夜校高小班374个,有5062人参加学习。高小毕业和相当高小毕业文化程度的到初中班学习,初中毕业和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到专业技术班学习。培养了一批农机、畜牧、园艺、卫生、财会等方面的初级专业人才。同年,扫除文盲3110人。
1982年,全区成立农民业余技校172所,举办各类长、短班211个,学员6136名。1985年,设乡级农民技术学校6所,学员246人。各乡(镇)还设有农业广播技术学校,全区有306人参加学习。1986年,全区10个乡(镇)均建立农民技术学校,培训技术人员7346人。1988年,先后组织各种类型技术培训班864班次,培训18834人。
知识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志取事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长春厅建制始,下限至1988年。设有概述、大事记、建制沿革、自然环境、人口、林业、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