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区 (县)委的主要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32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区 (县)委的主要活动
分类号:
D221.34
页数:
8
页码:
477-4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郊区其中包括区 (县)委的主要活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化大革命”时间、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等。
关键词:
长春市
政党
主要活动
内容
解放战争时期 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长春县委领导全县人民开展剿匪除霸、反奸清算斗争,建立和巩固民主政权,发展壮大地方武装力量,进行土地改革,动员青年参军参战,组织群众出战勤,支援前线,配合围困长春的部队封锁长春,在长春县国民党统治地区开展武装斗争。
第一届中共长春县委,于1946年2月在今农安县开安镇成立。在中共中央“力争和平民主,准备自卫战争”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县委书记王晓天、副书记张梅溪与县委一班人在开安、兴隆山、朱家城子等部分区、村进行建设、剿匪和减租减息,肃清敌伪残余势力。4月25日,县委发出布告,要求发动群众,建立民主政权,收缴民间散在枪支,发展武装力量,配合民主联军清剿土匪。5月28日,贯彻中共中央“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战略方针,开始战略撤退,向北转移。途中遇多股土匪阻截,均被县武装力量击溃。
中共长农中心县委,于1946年6月4日成立,董雨航任书记,韩清泉任副书记。
1947年,吉北二团、独立六师、松江三团分驻朱家城子、双庙子、升阳、大青咀、卡伦、万宝山和鲍家沟一带进行剿匪,开仓济贫、收缴枪支、组织农会,建立区、村政权,巩固治安。
第二届中共长春县委,于1948年3月1日,在今德惠县双庙子成立。并组建武装工作大队,下设5个中队,干部20人,战士139人,政委由县委书记郭温庭兼任,江寿田任大队长,负责剿匪、防奸、防盗、保护生产;配合解放军封锁长春;建设新区和支援前线。5月28日,县委发出新区工作指示,动员各阶层男女老少合作互助进行抢种,谁种归谁(地主在内);宣传胜利,讲明形势,揭发谣言,安定人心。6月17日,县委发出封锁长春的决定,长春市周围50华里为封锁区。军人须有团部护照,地方工作人员及群众须有区政府以上机关的通行证,否则一律禁止通行。各区工作队及村干部成立联防检查队,并发动群众共同检查。各要道口和常走私的地方设检查站,长春市内出来的人必须阻回,以破坏敌人疏散人口的计划。严禁往长春市内送一切物品和粮草。7月10日,县委又发出封锁长春的计划,以县、区武装力量为骨干,担负重点地区的封锁任务。各区工作队组成工作组,深入村屯领导督促戒严。村成立中心村戒严队,一般以两三个村组成,由工作组指定中心村长担任戒严队长,绝对做到一粒粮、一根草,一切生活必须品不进长春市,不让一个人进出长春市,断绝与长春市的一切往来。7月中旬,省委派来组织部长,民运部长及县委委员各1人。以加强县委的组织领导。8月21日,召开有各区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县委扩大会议,主要内容是讨论区划、扩兵、充实武装干部问题,并决定设4个难民检查处,一个难民所,安排难民9314人,其中,过路2756人,落户2123人。8月12日,县委发出目前工作的指示,按照伪满政权的村、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乡划为区、村。人员编制:区委会有的书记兼工作队长(公开名义为区主任);未设书记的由较强的干部负责成立工作委员会;区政府设区长、文书、民政助理、财粮助理、公安助理、战勤助理等。区中队设正副队长。工作队,前沿地区每区20名以上,下分小组;村屯组织,前沿地区成立村政府,设村长、武装队长、生产救灾委员、文书兼财粮委员,不成立农会。后方地区有重点地整顿农会,设村长、村主任、文书兼财粮委员、武装队长。有2~4人半脱产。屯设屯长、屯主任、文书。在9月15日前,每区要完成100名的扩兵任务。9月8日,县委发出《关于动员全县搜山查户挤敌人保护秋收的紧急指示》。要求戒严区内成立基干封锁队,每个行政村8~15人。负责剿匪、搜山、查户、封锁、起枪、夜间看查挤敌人等工作。凡是本地老户由长春回家者,必须严格审查,实行监视,并采取连环保,非本地的逃亡户(不管有无难民证)一律交送区政府审查处理。以村为单位召开坦白挤敌会,号召土匪、特务、警察等坦白悔过,立功赎罪,并进行登记。10月17日,县委在朱家城子召开有180人参加的土改动员大会,历时8天。会上调整了土改计划,提出土改与建政并行的意见,抽调125名干部组成土改工作队。会后,分头深入全县9个区,162个村指导土改运动。1949年1月27日,土改工作全面结束。接征132322公顷土地,分给了25478户无地少地的农民,人均分得土地9.4亩。12月,县委提出《县区村政府人员编制草案》,规定县政府设秘书室、民政科(民族事务科)、人民武装科、财政科、粮食科、卫生科、农业科、教育科、工商科、司法科、公安局、税务局、邮电局。区政府设秘书、民政助理(民族事务助理)、财政助理、粮食助理、武装助理、生产助理、教育助理。村(镇)政府设民政委员、财粮委员、调解委员、教育委员、生产委员、武装委员、卫生委员、公安委员、文书。干部来源:主要是土改中积极分子与经过实际工作锻炼的青年,并开办训练班培训村干部、小知识分子、妇女等,把其中历史清白、作风正派、思想进步者提拔为脱产干部。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解放后,县委领导全县人民消灭封建残余势力,巩固人民政权,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积极恢复和发展经济,开展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三反”、“五反”运动,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并开展了农田水利建设。
1949年3月,县委召开区委书记、区长联席会议,布置扩兵工作,全县扩兵580名。5月3日,县委发出《关于深入发动群众贯彻土改消灭封建的决议》,开展反封建运动。在运动中成立村代表会,把优秀的积极分子选进政府,巩固基本群众的优势。这次运动,划清了阶级、分清了敌我,给封建势力以严重打击。在贫雇农中查出地主15户,在中农中查出富农36户,地主25户,富农降为中农的107户,贫农38户,雇农14户,其它24户。原有干部个别有成分不纯、失掉立场、贪污、腐化者,是贫雇中农出身的以教育为主,腐化分子给予洗刷,按原阶级对待。5月,县委先后召开区委书记和机关干部会议,进行镇反动员。要求广大干部深入宣传镇反的意义,稳、准、狠地打击反革命分子。
1950年,县委领导全县人民响应中共中央“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号召,组织起各类互助组10013个。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县委动员广大青年积极响应中共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踊跃参军参战。全县于11、12月两次扩兵5610名,组织两个担架连452人,均赴朝参战。
1951年6月,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历时半年多,先后逮捕反革命分子1005人,根据政策分别进行了处理。1951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开展“三反”开展反贪污的指示,从此,“三反”运动在全国展开。1952年1月中央提出“五反”的指示。县委召开了有县、区两级干部参加的“三反”、“五反”动员大会。在县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和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和反偷工减料和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1952年10月,贯彻中共中央互助合作会议精神,农村互助合作运动有新发展,各类互助组发展到6514个,参加户数达34720户,占总农户的62.9%。
1953年12月,农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学习中共中央批转中宣部编写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的宣传提纲(即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学习和宣传提纲)。在1951年试办两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又先后建起14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1月17日,农委抽调12名区委副书记,分别在十、十一区办互助组长和骨干训练班。有105名组长、53名组员参加,历时8天。12月中旬,农委第一副书记刘洪福(夫)带领9名区委副书记,分别在九区的电台、十一区的万顺堡、十四区的泉眼村进行建社试点。经过12天左右,建成两个社,其中有一个菜社。
1954年1月中旬,在上年试点的基础上,开展了第一批建社工作,到2月末结束。共建8个社,其中有两个菜社。9月上旬,农委派出两个工作组,分别到十二区赵发(菜社)、十四区刘福祯(农社)进行收益分配概算试点。取得经验后,于9月23~26日召开农社收益分配会议全面推广。10月,农委举办了新社主任训练班,有9名区委副书记和41名新社主任参加,历时4天。老社主任徐毓文、刘福祯、马奎介绍了经验。
1955年上半年,农委贯彻“秋前停止发展,全力巩固现有社、搞好生产、适当收缩”的方针,改组了12个社。12月,农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和毛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会后,农业合作化高潮迅速形成,出现了成批成屯的参加合作社。农委和各区委训练了1000多名建社骨干,指导建社工作。整党建党工作同整社建社工作一并进行。将198个社并为71个。年底有初级社907个,参加户数为26818户,占总农户的80%;高级社发展到13个,参加户数为1400户,占总农户的4.2%。
1956年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一年,也是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一年。高级社迅猛发展,1月有185个,参加户数为31730户,占总农户的87.8%;2月合并为99个,参加户数为32526户,占总农户的90%;4月合并为85个,参加户数为34333户,占总户数的95%;7月发展到87个,参加户数为35541户,占总农户的98.3%。并掀起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投资额达520万元,修建水利工程59项,打电井和马拉井126眼,开改水田1524垧,相当于过去几年总和的6倍多,使部分涝洼塘变成良田。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这一时期,区委领导全区人民整顿和巩固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植树造林,农业学大寨,整风反右,纠正人民公社出现的“五风”和“大跃进”中受处分干部的冤假错案,战胜了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显著成就。
1957年6月,全区开展整风运动。8月,区直机关、群众团体和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肃反运动,有18人被定为反坏分子。
1958年1月6日,在全区中,小学和文化系统开展整风反右运动,有35人被划为右派分子。年内大规模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技术改造,建成八一、富强、爱国、西新、三间等小型水库和塘坝84座,并兴建了大量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涝洼地,普遍进行植树造林,控制水土流失。5月,区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全区掀起了“大跃进”。8月23日,在小河台乡建立郊区第一个人民公社——红旗人民公社(后改为净月人民公社)。接着,在兴隆山建立卫星人民公社,在大屯建立跃进人民公社,在城西建立黎明人民公社。9月18日实现了全区人民公社化。当时不从实际出发,不量力而行,白手起家,大办一切,刮起了“一平二调”的“共产风”。
1959年2月,贯彻中共中央第二次郑州会议精神,开始纠正“大跃进”中的错误。
1960年12月,区委召开五级干部会议,参加人数1500人,区委书记刘洪福(夫)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即《十二》条)和省委补充规定。会后,全区掀起了贯彻《十二条》的热潮。
1961年初,在贯彻《十二条》热潮中,全面掀起了纠“五风”和退赔高潮,260个单位平调生产队4690公顷耕地、303辆大车、1242匹耕畜、521名劳动力、2718间房屋、12.5万公斤粮食,全退赔给生产队,并允许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家庭副业。
1962年春,区委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简称《农业六十条》),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将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对“大跃进”中以拔“白旗”,反“右倾”等名义受处分的各级干部进行了甄别。
1963年7月23日,区委成立了农村社会主义教育领导小组,全区普遍开展清理帐目、清理仓库、清理财物、清理工分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后称“四清”)运动。
1964年,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学大寨人,走大寨路,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树立人定胜天思想。
1966年2月,区委决定在全区党员干部中开展学习焦裕禄活动。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区委陷于瘫痪,党组织停止活动。
1966年5月下旬,区委根据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精神,成立了“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向中学派进工作组,在文化、教育、新闻单位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
1967年2月,区委被非法夺权,陷于瘫痪。区委一班人绝大多数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大、小会上进行批斗。
1968年4月,成立长春市郊区革命委员会,实行党政一元化领导。
1969年8月,成立区整党领导小组,遵照“吐故纳新”的原则,在全区开展“开门整党”和建党。一些所谓“造反精神强”、“路线斗争觉悟高”的“造反派”入了党,造成组织不纯。
1970年3月,全区普遍开展“一打三反”运动。1971年12月开始逐级传达中共中央下发的《粉碎林彪反革命政变的斗争》的三批材料,开展揭批林彪的罪行活动。
1971年2月,召开中共长春市郊区首届一次代表大会,恢复了区委。大会强调深入贯彻“九大”精神,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武装全党。5月,区委召开17级以上干部会议,学习“批陈整风”文件。全区开展“批陈整风”活动。
1972年3月,区委提出“学大寨、赶小乡、苦战三年五载,誓把郊区变昔阳”的口号。8月15日,区委召开扩大会议,着重学习毛主席致江青的信,《我的一点意见》和《毛主席在外地巡视期间同沿途各地负责同志的谈话纪要》。
1973年4月2日,区委召开首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决定开展“批林整风”。12月6日,区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总结交流3年来大干快变的经验,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掀起农业学大寨新高潮。
1974年,区委成立“批林批孔”办公室,全区普遍开展“批林批孔”、“批小生产”、“割资本主义尾巴”活动。把公社、大队、生产队干部集中起来办学习班,爬“唯生产力论”的坡。
1975年11月1日,区委召开农业学大寨动员大会,号召全党紧急动员起来,大办农业,苦战一二年,誓把郊区建成大寨县。
1976年10月,区委举行盛大集会,热烈庆祝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历史性胜利。11月10日,召开区委扩大会议,动员深揭狠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罪行。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这一时期,区委领导全区人民批判“两个凡是”,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理论上拨乱反正,纠正了前进中的一些失误。进行了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加强了“两个文明”建设,使郊区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
1977年4月,区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号召全区各级干部和群众认真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并提出“高举大寨旗,狠批‘四人帮’,拼命干一年,郊区变昔阳”的口号。
1978年2月24~29日,区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
1978年6月18日,区委召开清理打砸抢分子动员大会。区委书记石立志讲了清理打砸抢分子的重要意义,强调必须搞好这项工作。10月16日,区委召开干部会议,讨论真理标准问题,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2月,区委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后,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
1980年1月6日,区委召开公社党委书记会议,交流了3个公社、5个大队、3个生产队以菜粮为主,全面发展家庭副业致富的经验。
1981年4月6~9日,区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就如何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发展个体饲养户及整风问题,分别提出意见。5月8日,区委发出通知,要求各级领导紧密结合实际,继续清理“左”的思想影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搞好统战工作。6月23日,召开区委二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传达邓小平在听取辽宁省委汇报时的讲话。区委副书记罗积夫作《关于抓紧做好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的工作》的报告。7月,区委发出《关于认真学好〈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知》,要求全区人民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同心同德,努力完成新的历史任务。9月,区委抽调一批干部,深入兴隆山、幸福、兰家等公社进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试点。年内,在全民所有制企业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
1982年2月18~21日,区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总结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经验教训。推行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3月,区委领导全区人民开展以“心灵美”为核心,以“环境美”为突破口,以解决脏、乱、差、旧为重点的文明礼貌月活动和查禁黄色书、画、歌曲及有害录像(音)制品活动。16~17日,区委召开二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进一步贯彻“郊区生产为城市服务”的方针,通过《郊区1982年工作意见》。12月2日,区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传达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布置包干到户的试点工作。6~8日,区委召开二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通过区委《关于整党准备工作的部署意见》并对区委《关于革命化措施的规定》,提出了修改意见。
1984年1月17~19日,区委召开中共长春市郊区第三届代表大会,确立了“服务长春,富裕郊区”的指导思想。5月,区委召开三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传达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区委书记李玉亭就改革问题提出4点意见:1.搞好工交系统的体制改革。2.搞好商业体制改革、疏理流通渠道。3.在工商、物价、信贷、税收方面进行改革。4.在劳动人事制度方面进行改革。7月,区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制定了发展商品生产的具体措施。
1985年1月9日,全区普遍进行农业生产合作社体制改革,以村为单位建立经济联合社。2月5~6日,区委召开三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通过了区委书记李玉亭作的《坚持改革,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开拓创新,促进经济起飞》的工作报告。5月15日,区机关开始整党,纠正不正之风。8月中旬,洪水泛滥,区委领导带领区机关干部奔赴一间堡、马哨口、大房子等受灾严重地区,组织当地干部和群众战胜洪水。
1986年3月,区委发出《区党政领导班子实现党风根本好转的八条规定》,3月15日,区委发出《1986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竞赛方案》。8月上旬,连降大雨和暴雨。乐山、大南、兴隆山、兰家、合心不断发生险情。区委组织200多名区机关干部深入第一线抗洪抢险,战胜了洪水。9月,区委动员全区职工捐献钱物救济灾民。共捐人民币13899元,粮票3.679公斤,衣物近千件、献工879个。
1987年1月,区委发出《关于在全区进行形势教育的安排意见》和《关于认真学习中央1号文件的通知》,要求把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列入党委议事日程。10月19日,区委发出《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共十三大文件的通知》,要求分层次、分领域、有重点、有步骤,用分批轮训的方法组织学习。
1988年3月,区委领导全区党员干部开展生产和为政清廉大讨论,并作出“五大班子”同心协力抓党风的规定。4月9日,区委发出《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竞赛方案》。9月13日,兴隆山镇定为特镇,农林乡定为特乡,日用化工厂定为特厂。
知识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志取事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长春厅建制始,下限至1988年。设有概述、大事记、建制沿革、自然环境、人口、林业、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