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货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29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货币
分类号:
F822.734
页数:
5
页码:
425-429
摘要:
本节记述了自清代至1988年长春市郊区货币发行发展情况。
关键词:
货币
货币发行
长春市
内容
清嘉庆五年(1800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50年间,长春境内流通的货币种类,有金属货币,有纸币;有全国统一发行的,有地方发行的,还有外国发行的。有时是几种货币同时流通。新中国成立后,统一了全国的货币。
制钱 制钱又称铜钱,是旧中国流通时间最长的1种铸币。清朝制钱为片状,园形,中有方孔,正面铸有汉文年号和“通宝”字样,背面为满文。制钱成份各代不同,嘉庆年间的制钱,由紫铜52%,白铅14.5%,黑铅6.5%配铸。制钱的计算单位为文,1枚为1文。1000文为1吊或1贯。由于各地规定不同,在流通中吊的比价相差很大。辽宁以160文为1吊,称“东钱”。长春以500文为1吊,称“中钱”。
长春设治后,流入长春境内的清代制钱,约有20余种。有“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咸丰通宝”、“光绪通宝”等。这些制钱有沈阳盛京局铸造的,有吉林宝吉局铸造的,也有从关内流入的。制钱计价比较低,便于零星买卖,但不便携带。进入民国后,制钱只在偏远农村流通,集镇市场上逐渐绝迹。
银两 银两在市场上流通一般都铸成银元宝,又叫“宝银”、“马蹄银”或“大翅银”。历代政府收支和民间大宗交易多用银锭。普通银锭重53两。重10两的称“中锭”,重3至5两的称“小锭”,又叫“锞子”或“古娄银”,1两以下的称“碎银”。称量银两重量的“平”,表示含银纯度的叫“色”。银两重量标准分官平和市平两大类。官平是政府规定的重量标准,市平是民间通用的重量标准。长春的市平银,由长春银炉铸造,以长春的平砝为标准,每锭重53两5钱,成色实为98。长春的市平银俗称“银元宝”。1912年纸币流入长春后,平银开始减少。1932年,伪政府颁布《旧货币清理办法》后,平银被禁止流通。
银元 银元是银质铸币的通称,俗称“大洋”或“现大洋”。分大银元和小银元2种:1元主币称大银元,不足1元的辅币称小银元。清代银元以角为计算单位,实行12进位制,12角小银元折合1元大银元。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吉林将军延茂根据清政府币制条例,试铸大元(1元)、中元(5角)、五开元(2角)、十开元(1角)、十二开元(5分)5种大小银元。发放各地使用,便于计量,易于携带,使用方便,很受商民欢迎。这一时期,市场上流通的银元,主要是清政府和地方政府铸造的大小银元。此外,还有西班牙银币、墨西哥鹰洋、日本龙洋,闽粤小银元等。市场流通则以小银元为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银价暴涨,小银元多被毁铸外流,加上官帖、奉票、小银票等纸币发行日多,小银元很快在市场绝迹。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于1948年发行金元券,不许人民保存银元,限令一个月内兑换金元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虽禁止银元流通,但允许人民保存银元,随时可向人民银行兑换。
铜元 铜元是清末民国初期各铜币的通称,俗称“铜板”或“铜子”,是为了弥补制钱不足而铸的一种辅币。长春境内市场上流通的铜元,多为吉林省铸造的铜元。铜元的计算单位与制钱相同,有50文、20文、10文、2文4种。铜元铸造精确,不易伪造,携带方便,但币值较低,不利于大宗交易。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发行铜元时,清政府规定100文铜元可兑换银元1元。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曾一度停铸,市场铜元减少,铜元价格上涨。1912年,北洋政府铸制新铜元,有开国纪念币和中华民国铜币2种,与清代铜币通用。民国铜元以分为单位,有2分、1分、5厘、2厘、1厘5种。铜元计算采取10进位制,银元1元兑换2分铜币50枚,兑换1分铜币100枚。自1919年发行铜元票后,铜元的用途随之变小,价格日跌。1914年,银元1元兑换铜元155枚,1922年兑换160枚,逐渐失去辅币作用。1929年9月,东三省官银号铸制新铜元,代替旧铜元。在长春境内流通时,100枚新铜元可兑换大洋1元。长春沦陷后,东三省官银号铜元于1937年停止流通。
私贴 私贴未取得发行权的单位所发行的纸币,统称私帖。长春厅移址宽城子后,随着农业的不断开发,商业逐渐繁盛,原有的流通货币实感不足,现银短缺,制钱不足。民间信用交易随之兴起,店铺之间的贸易往来,多采取记帐的办法,弥补制钱不足。平时交易记帐,每到年节进行结算,彼此相互抵消,差额部分由债务一方,凭信用,出具欠据。出具欠据的店铺,多为殷实商号,信用良好,兑换可靠,可以相互转让,与货币一样在市场上流通,逐渐形成了私帖。
光绪年间是长春私帖最兴盛时期,较大的油坊、粮栈、当铺、钱庄、有信用都发行私帖,用来收买粮食和支付工资。初期发行的私帖,以制钱为本位,分10吊、20吊、50吊、100吊、200吊5种。自银元流入长春后,私帖改为以银元为本位,分1角、2角、5角3种。1932年伪满政府公布《私帖及其他类似纸币的证券暂行管理办法》,清理私帖,才停止流通。
官帖 官帖是指吉林永衡官帖局发行的钱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吉林将军延茂以银3万两为准备金,设立永衡官帖局,发行官帖。最初发行的官帖,以银为本位,称银元官帖。由于面值较大,流通不便,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改发以制钱为本位官帖,称制钱官帖,分1吊、2吊、3吊、5吊4种,又称“小帖”或“零帖”。吉林官帖的发行,补充了银元的不足,既可以兑换货币,又可以用它缴纳赋税,信誉颇著,商民称便。1932年,伪满政府公布《旧货币清理办法》后,吉林官帖停止流通。
羌帖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战败,沙俄势力乘机侵入东北,以近代信用货币面目出现的俄币—卢布,随之流入长春。其中,有沙俄政府发行的“罗曼诺夫票”,有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发行的“克伦斯基票”,有西伯利亚军事独裁政府发行的“鄂木斯克票”,民间统称为“羌帖”。
羌帖流入长春的主要渠道是华俄道胜银行长春支行。1900年华俄道胜银行在长春设立支行后,极力推行卢布制,不断扩大罗曼诺夫票的流通范围。该票是沙俄罗曼诺夫王朝发行的国家信用券,俗称“老帖”或“旧帖”。面额有1卢布、3卢布、5卢布、10卢布、25卢布、50卢布、100卢布、500卢布8种。
1918年12月,长春道胜银行奉中东铁路督办兼护路军总司令霍尔瓦特的指示,发行霍尔瓦特票。面额有100卢布、10卢布、3卢布、50戈比5种。俄国羌帖在长春流通的时间长达24年,长春商民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自沙俄势力侵入长春后,俄国人购买长春农产品和土特产品,不是用黄金或白银,而是通过长春道胜银行用纸币巧取豪夺。从羌帖“等于黄金”到变成废纸的过程中,长春商民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群众说:“使用羌帖受了羌(枪)伤”。
钞票 钞票是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发行的一种银币,又称“正金钞票”。1902年,牛庄横滨正金银行发行钞票,以日本银元为本位,是一种见面即付的银元票。面额有1元、5元、10元、100元4种。日俄战争后,大连横滨正金银行于1906年发行钞票。面额有10钱、20钱、50钱、1元、5元、10元、100元7种。乘沙俄战败羌帖贬值之机,向长春、哈尔滨一带推行,占领东北中、北部金融市场。1936年伪满政府统一币制后,正金钞票不再发行,并停止流通。
金票 金票是日本朝鲜银行与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发行的一种纸币。
1907年,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在长春设立分支机构后,金票随之流入长春。券面额有1元、5元、10元、100元4种。辅币有10钱、20钱、50钱的纸币。东北沦陷后,金票与伪满币等价流通。1935年12月3日起停止使用。
伪满洲中央银行券 伪满洲中央银行券,是伪满洲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简称“中银券”,俗称“伪满币”。伪满币属银本位,以纯银23.91公分为价格单位,称为元。货币计算采取10进位制。1元的1/10为1角,1角的1/10为1分,1分的1/10为1厘。货币种类共有9种,纸币有100元、10元、5元、1元、5角5种;白铜币有1角、5分2种;青铜币有1分、5厘2种。
苏联红军票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8月20日苏联接管了在长春的伪满洲中央银行。根据国民党政府与苏联政府签定的《关于苏军进入东三省后之财政事项协定》,1945年12月11日,苏军在东北三省发行苏联红军司令部票,俗称“红军票”。面额有1元、5元、10元、100元4种,与满洲币等价流通。
东北九省流通券 东北九省流通券,是由国民党政府中央银行发行,面额有1元、5元、10元、50元、100元5种。
1946年5月,国民党占领长春后,原有的小额东北九省流通券已不敷使用,便发行大额货币。面额有500元、1000元、2000元、5000元、10000元5种。1948年1日发行小额本票。小额本票有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450万元、500万元7种。同年6月又开始发行大额本票。大额本票有1000万元、3000万元、5000万元、6000万元、1.2亿元、1.8亿元6种。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东北九省流通券与本票停止使用。
东北地方流通券 东北地方流通券是1945年11月东北银行发行的,在解放区流通的纸币。面额有5角、1元、5元、10元、50元、100元、200元7种小额东北币。1948年又发行大额东北币。面额25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50000元、100000元7种。解放后,多使用大额东北币,50元以下的东北币很少使用。
旧人民币 旧人民币是中央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面额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百元、2百元、5百元、1千元、5千元、1万元、5万元12种。
1951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统一关内外币制的命令》,决定用人民币收回东北币,兑换率为人民币1元兑换东北币9.5元。实现了币制统一。
新人民币 1955年2月11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发行新的人民币和收回现行人民币的命令》,决定从3月1日起发行新版人民币,收回旧版人民币。新旧人民币的折合比率为1元比1万元。新人民币面额有1元、2元、3元、5元、10元5种;辅币面额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6种。1957年12月1日,又增发了10元券纸币及1分、2分、5分3种金属币。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于1987年4月和1988年5月,分两批发行1980年版人民币。面额有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9种。1988年5月10日,发行100元、2元、1元和5角券4种。1988年末,流通的人民币共有24种,除3种金属分币外,其余均为纸币。
知识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志取事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长春厅建制始,下限至1988年。设有概述、大事记、建制沿革、自然环境、人口、林业、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长春市制钱发行情况
相关专题
长春市银两发行情况
相关专题
长春市银元发行情况
相关专题
长春市铜元发行情况
相关专题
长春市私贴发行情况
相关专题
长春市官帖发行情况
相关专题
长春羌帖发行情况
相关专题
长春市钞票发行情况
相关专题
长春市金票发行情况
相关专题
长春市伪满洲中央银行...
相关专题
长春市苏联红军票发行...
相关专题
长春市东北九省流通券...
相关专题
长春市东北地方流通券...
相关专题
长春市旧人民币发行情...
相关专题
长春市新人民币发行情...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