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公路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20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公路运输
分类号:
F542.8
页数:
3
页码:
291-293
摘要:
本节记述了长春市郊区公路运输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运输工具、货运等。
关键词:
公路运输
交通
长春市
内容
运输工具 郊区境内早期主要交通工具大致有3类:其一是大铁车,木制车轴,车轮周缘用铁瓦包围,体大笨重,一般3~5匹马驾车,多则10几匹,载重3~5千斤不等;其二是骡马驮子,在骡马背上放一木架,可驮一、二百斤货物;其三是爬犁,用牛、马驾驶,只在冰雪路面上行驶,载重百十斤。这三类运输工具以大车为主,据1903年统计,境内已有大车800多台。1927年全县有载货汽车24台,马车837台。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运输车辆亦不断增加,到1934年,全县有大车12979台,其中一区(卡伦区)1218台,二区(万宝山区)2291台,三区(小合隆区)1246台,四区(双城堡区)1172台,五区(大屯区)7052台。
解放以后,公路运输随着路况的好转,车辆不断增加,据1949年11月统计,全县有胶轮大车772台,大车11055台。50年代至70年代的30年间,农村生产队占有汽车已达290台,各种拖拉机900台,畜力车6000台。进入8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机动车辆大幅度增加,畜力车相对减少,1983年全区有载重汽车280台,大型拖拉机501台,小型拖拉机564台,畜力车400台。1985年全区有载重汽车399台,大、中、小拖拉机803台,1988年有载重汽车723台,各种拖拉机1125台。
货运 咸丰十年(1860年)境内已修长春—吉林,长春—四平的公路,运输事业有所发展,由于道路质量标准较低,冬季贩运比较活跃,当时主要交通工具是大铁车。1927年,出现了汽车运输,通往农安、双阳、盘石、长岭。1945年,国民党统治时期,长春至沈阳的铁路被破坏中断,运往沈阳的货物由汽车运输,但因长途运输关卡多,费用大,运输量明显减少。
解放以后,路况有所改善,各种车辆大幅度增加,但这些运输工具基本上属于封闭式的自我服务,不以运输经营为主要目的,只是在农闲季节搞些短途运输,此间区内的运输任务大部分为专门从事运输业的合作社、市联营、国营运输公司所承担。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个体、联户运输业发展较快。1982年全区货运总量150千吨,货运周转量3500千吨/公里,农村个体货运量0.76千吨。1985年农村运输专业户和联户拥有车辆1300多台,年产值1321万元。仅大屯镇白龙村就有解放牌汽车21台,成立白龙村联合汽车运输队,为郊区第一个“汽车村”。这个运输队当年产值45万元,实现利润12万元。郊区运输公司当年货运量955千吨,货运周转量402.9千吨/公里,实现产值89.3万元,利税9.5万元。1988年货运周转量36400千吨/公里,比1987年增长7.3%,其中,个体运输周转量33700千吨/公里。货运总量2400千吨,其中,个体1656千吨,实现产值3755万元,比1987年增长141.1%,其中,郊区运输公司货运周转量744千吨/公里,货运量664千吨,产值120万元,利税5.1万元。
客运 1923年,长春出现第一家长途客运汽车行“天泰栈”,开辟了由长春通往农安、双阳、盘石、长岭4条营运线路。1953年以后,由市区通向郊区的营运线逐渐增多,到1961年全区17个公社均设停车站,每日往返4~6次不等,到1988年,郊区公路客运路线四通八达,以市公交公司所属的郊线客运站为中心,通向郊区各乡(镇)的营运路线14条,日客流量近万人次,高峰时可达1.5万人次。
知识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志取事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长春厅建制始,下限至1988年。设有概述、大事记、建制沿革、自然环境、人口、林业、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