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用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13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用电
分类号: TM92
页数: 4
页码: 209-212
摘要: 本节记述了50年代~1988年长春市郊区境内用电情况,包括生活用电、农业用电、工业用电的情况。
关键词: 用电 电力 长春市郊区

内容

第一节 生活用电
  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在50年代,长春市电网开始向四周近郊农村扩展,英俊、奋进、双德等乡的少数居民陆续开始用电照明,覆盖面很小,仅有200多户,灯头300多盏。
  1963年以后,电力建设发展很快,西新公社架设10千伏配电线路4.5公里,低压线路6.3公里,容量650千伏安。五七公社架低压线路2.5公里,容量320千伏安。奋进公社城西大队架低压线路4.4公里,容量500千伏安。这一大批线路和设备的兴建投运,使生活用电覆盖面达到8万户,用电设备总负荷59.7千瓦。到1970年末,全区农村生活用电量已达100多万千瓦小时。1977年末,全区1310个生产队全部通电。农村照明负荷3489千瓦,年生活用电总量达483万千瓦小时。1980年,全区生活用电达86010户,用电负荷达6529千瓦,全年生活用电高达724万千瓦小时。1988年末,全区用电达88804户,生活用电量达3075.8万千瓦小时。
  第二节 农业用电
  50年代后期,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水利排灌工程开始出现。1963年郊区农电安装工程队,当年就完成安装65眼电机井,架设10千伏配电线路25.3公里,架设低压线路30公里,总装机容量450千伏安。为提取地下水,全区打电机井452眼,架设6.6千伏输电线路94.4公里,配电线路82.46公里。
  1965年以后,先后完成王家哨屯、东苟家屯、大房子屯3个电灌区的建设,架设10千伏输电线路12.74公里,安装变压器容量合计2270千伏安,还兴修百千瓦以上小型提水灌区48处,架设线路18.72公里,安装变压器24台,总装机容量1550千伏安。
  1970年末,全区已建电灌工程30处。架设线路68.2公里,总装机容量1.2万千伏安。全年农业用电量达590万千瓦小时,受益面积1500公顷。
  1974年,兴建了李家店、榆树、警子、团山、张家烧锅等重点排涝灌溉工程,架设10千伏配电线路42.3公里,装机容量5485千伏安,受益面积2970公顷。
  1975年,电力建设以农业排灌为重点,先后修建了莲花、韩家岭、跃进、哈达等电力排灌工程,架设配电线路28.7公里,装机容量1310千伏安。又修建了三间、姜家店、施家沟、王小店等排灌分支线路2749公里,装机容量1470千伏安。
  1977年,先后修建了西新公社、合心畜牧场、辛屯、范家店等电灌用电配电线路9.89公里,合计容量745千伏安。
  1979年,电力基本建设以安装抗旱排涝设施为重点,先后兴建了双丰、雷家店、万元号、马家等水库32条农业生产的电力线路,总长度95.21公里,总装机容量11781千伏安。到1980年末,农业用电设备总容量已达53547千瓦,农业总用电量达1692万千瓦小时。
  1988年,全区有机电排灌站56处,实灌面积4402公顷。配套电机井374眼,农业用电总量达1385万千瓦小时。
  第三节 工业用电
  1970年以前,郊区乡(镇)工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电力在工业生产中应用不大,到1970年,全区工业电力设备容量仅为810千瓦,年用电量不足110万千瓦小时。
  1973年,奢大送电线路和大南变电所建成投运后,推动了农林、大南两个公社的工业发展。为工业生产而架设的10千伏配电分支线路4.3公里,装机总容量1150千伏安,用电户21家,用电量达49.3万千瓦小时,成为全区工业中用电大户。全区工业用电量为250万千瓦小时。
  1977年,全区乡(镇)工业发展迅速,机砖瓦厂,已发展到49家。全区全年合计总容量达7000千瓦,用电总量为638万千瓦小时。
  1988年末,全区工业企业和乡(镇)工业企业496家,工业用电总容量已达57793千瓦,用电总量达3088.2万千瓦小时。

知识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长春市郊区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志取事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长春厅建制始,下限至1988年。设有概述、大事记、建制沿革、自然环境、人口、林业、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