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旱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10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旱灾
分类号: P426.616
页数: 2
页码: 173-174
摘要: 本节记述了长春市郊区清道光五年(1825年)至1988年发生大、小旱灾25次。
关键词: 旱灾 灾害 长春市

内容

清道光五年(1825年)至1988年,发生大、小旱灾25次。
  据1920年6月4日,长春县知事禀报灾情资料记载,长春县境内,上年秋冬雨雪少,入春以来虽下小雨,但湿润不透浮土,加之气温高,春季干旱,农民虽播种,田苗未见出土,全县除低洼地有少数青苗外,平坦和高岗地有一半未播种,已播种的均未出苗,出现大旱。
  1958年全区出现严重干旱。从播种到7月末未下透雨,5、6、7三个月仅降雨131.3毫米,是平均降雨324.5毫米的40%,7月份只降雨58.7毫米,是平均降雨178.7毫米的32.8%。新凯河、雾开河、永春河全部断流。党和人民政府十分关心旱情,省委和省政府发出抗旱决定。长春市组织15万人抗旱大军,从7月25日分赴郊区各公社同社员一起抗旱。全区社员拿出8000付水桶,2000口大缸,12800个大盆,改装640个水车。同时,社员自动投资1.1万元购买提水工具。秋后菜粮均获得好收成,蔬菜总产量2.5亿公斤,粮豆总产9.167吨。
  1982年,全区遭受旱灾。从4月初到9月末,平均降雨208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512毫米少304毫米,境内的伊通河(除新立城水库至净水场板桥河段外),新凯河、雾开河、永春河都断流,131座水库、塘坝中有40座干枯,66座水库水位在死库容以下;地下水位下降,有149眼机电井抽不上水。全区受旱面积52267公顷。早夏菜4000公顷中有2000公顷基本绝收。旱田有1400公顷缺苗或无苗。国家关心灾区群众,下拨137万元抗旱经费,购买了轻型喷灌机和小水泵368台,运水皮胶囊1500个,胶管42根,抢修抽水站2处,打抗旱井81眼。坐水定植夏菜4400公顷,拉水浇菜4000公顷。旱田坐水种3700公顷,补苗1200公顷。秋后,蔬菜总产3.8亿公斤,粮食总产144608吨。
  1984年春旱,受害面积16117公顷,其中,炕种1.133公顷,芽干4358公顷,坏种1626公顷。从5月15日起,全区为抗春旱夺全苗,日出勤8万人,汽车300台,拖拉机200台,小四轮400台,畜力车4000台奋战在田间。为战胜旱灾,市政府拨给郊区抗旱经费4万元,郊区自筹45万元,社队自筹19.3万元。用这些钱打抗旱井42眼,购买轻型抽水机97台,小水泵43台,大、小胶囊1071个,大缸2000个。全区抗旱面积6911公顷,其中水浇1074公顷,补种2576公顷,毁种3261公顷。秋后,蔬菜和粮豆均获较好的收成。

知识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长春市郊区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志取事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长春厅建制始,下限至1988年。设有概述、大事记、建制沿革、自然环境、人口、林业、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