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畜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083
颗粒名称: 第七篇 畜牧
分类号: S8
页数: 18
页码: 148-165
摘要: 本篇记述了长春市郊区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其中包含畜禽品种及繁殖改良、畜禽疫病等。
关键词: 长春市 郊区 畜牧

内容

农民饲养家畜、家禽有悠久的传统习惯。解放前,畜禽属自然繁殖和发展,大牲畜以养马、骡、驴、牛为主,主要是耕种土地的农家饲养,大多数农家只养猪、鸡、鸭、鹅、等小畜禽,养羊户甚少。由于年年春秋两季疫病经常发生,畜禽发展缓慢。
  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下,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1949~1957年畜牧业是稳步发展的阶段。1950年大牲畜增加近万头,发展最快的是黄牛,增加近3倍,猪的发展速度也很快。1954年大牲畜发展到历史最高水平,年末存栏达41056头,其它畜禽也有相应的发展。
  1958~1965年,畜牧业发展停滞不前,1965年全区大牲畜大幅度下降,由历史最高水平的41056头,下降到37826头,下降20.1%,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公社化后,大牲畜属集体所有,由于饲养管理不善,使役不当,怀胎率、产驹率及产犊率低,死亡率比较高;二是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草料不足,如1957年比1956年粮食减产7.17%,1958年比1957年大牲畜下降0.01%,生猪下降14.75%,1969年比1968年大牲畜下降1.16%,生猪下降26.3%。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大牲畜存栏在3.2~3.6万头之间徘徊,家禽在3~4.6万只之间徘徊,生猪有所上升,但幅度不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牲畜稳步发展,猪禽发展的比较快,区政府提出“人均养一头猪”的口号,到1981年生猪发展到103487头,家禽发展到6.8247只,年上市鲜蛋1217万公斤。
  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政策的鼓舞下,各级政府积极想办法,定措施,在保证饲料供应的基础上,制定出畜禽收购的保护价,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养畜禽的积极性。1983年区划后,郊区10个乡(镇)养猪存栏已达43173头,1984年发展到55797头,比1983年增加13%;家禽发展到762625只,全年投放市场的活鸡15万只,上市鲜蛋560万公斤;奶牛发展到2798头,全年鲜奶上市量37760吨;黄牛发展到12864头,比1983年增长85%。
  1985年,生猪存栏6.148头,比1984年增长7.8%,家禽年末存栏为1483968只,比1984年增长94.7%,全年上市活鸡67.8万只,比1984年增长35.2%,奶牛发展到3927头,比1984年增长40%,全年上市鲜奶1344吨,黄年发展到11859头,其它大牲畜也有较大的发展。
  1986年,生猪发展到67320头,比1985年增长12%。家禽存栏1912835只,比1985年增长28.9%,其中蛋鸡存栏1806829只,比1985年增长31.7%,为城市提供活鸡102万只,提供鲜蛋18050万公斤。大牲畜存栏26356头(匹),其中奶牛4182头,为城市提供鲜奶12455吨,其它牲畜也相应的有所发展。全区的畜牧业产值6382.0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4439万元的44.2%,比1985年增长34.6%。由于受“卖猪难,饲料贵,养猪不如养鸡挣钱”的影响,全区生猪生产下降幅度较大。1987年末,生猪存栏48356头。
  1987年畜牧业产值为6439.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5585.6万元的41.3%。
  1988年,随着党的开放搞活政策的深入,“大搞科技兴区”,以养鸡为龙头,以养猪为重点的思想指导下,饲养业有新的突破和增长。年末家畜存栏2541738头,比1987年增长21.9%,其中,生猪68571头,比1987年增长41.8%。母猪发展较快,年末成龄母猪达4321头,比1987年增长25%。生猪直线育肥有了新突破,全年共育肥23272头,年末出栏14095头,奶牛存栏4308头,提供鲜奶10181吨。全区牧业产值由1987年的6439万元增加到672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2.99%。
  第一章 畜禽品种及繁殖改良
  第一节 品种
  大牲畜品种
  马:有阿尔登马、苏重挽马、蒙古马、本地马、重杂马、轻杂马等6个品种。纯种的阿尔登、苏重挽、蒙古马分布在土地平坦的合心、大南、兰家、兴隆山和三道等乡(镇)。
  骡:有马骡、驴骡,分布地与马相同。
  驴:有关中驴、山西驴和本地驴,以本地驴为主,分布在大屯、合心、兰家、兴隆山、新立城、三道等乡(镇)。
  牛:有黄牛、奶牛。黄牛有蒙古牛、西门达尔牛、草原红牛、延边黄牛、滨州牛和本地牛等6个品种;奶牛有黑白花、改良黑白花和黄白花,分布在三道、大屯、兴隆山、兰家等乡(镇)。
  猪羊品种
  猪:有长白、吉白、苏白、哈白、吉黑、吉花、克米、新金、东北民猪、北京黑猪、杜洛克、斯格等12个品种,大多数是改良猪。全区现有吉黑、吉花种公猪19头。
  羊:有山羊、绵羊、东北细毛羊、高加索羊、苏联美利奴羊和杂种羊等6个品种,分布在兴隆山、三道、兰家等乡(镇)。
  家禽品种
  鸡:有吉林白鸡、星杂288、洛曼、星杂579、岩石、罗斯、星布罗、8220、火鸡、宝星、爱维因、海兰717、海兰414和本地鸡等20个品种。吉林白鸡是50年代引进的,星杂288、尼克、罗曼、红波罗等是70年代引进的,星杂579,罗斯、星布罗、火鸡、岩石是1981年后引进的。肉食鸡主要品种是星布罗、八A和罗曼,罗曼是1988年引进的。
  鸭:有麻鸭、白鸭、北京鸭、康贝尔鸭、金定鸭、狄高鸭和本地鸭7个品种。康贝尔鸭是1982年从哈尔滨引进的,金定鸭、狄高鸭是1984年从上海引进的。
  兔、鹿、蜂
  兔:有青紫兰兔、比利时兔、利克斯兔、长毛兔、獭兔和白兔等6个品种。以青紫兰兔为多,分布在三道、乐山、大南、农林、新立城、兴隆山、兰家、合心等乡(镇)。
  鹿:主要是梅花鹿。1988年末共有337只,分布在大南、乐山、新立城、三道等乡(镇)。
  蜂:有东北黑蜂、意大利蜂。到1988年末已有24户养蜂431箱,分布在乐山、农林两个乡(镇)。
  第二节 繁殖改良
  解放前,畜禽属自然繁殖,本交乱配,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
  解放后,党和政府注重大牲畜的繁殖改良工作。初期试行马的配种,选择体质健壮的种公马进行本交。牛、驴、猪还是本交乱配,自然繁殖,畜牧业发展缓慢。从1973年开始,抓了马匹繁殖改良工作,全区设3处马匹人工授精站,其中大屯配种站调配阿尔登种马2匹,山西种驴2头,一年内人工配种马、驴500头(匹);兴隆山配种站有种马2匹、种驴1头,除负责兴隆山300头母畜配种任务外,还为德惠、九台两县配种100多头(匹);净月配种站,有种马1匹、种驴1头,年内配种300多头(匹)。
  1973年,在原配种站的基础上建立了郊区家畜良种场,更换了优良种马:有阿尔登马、苏重挽马、卡马金马等5匹、种公驴3头、种母驴8头,种公猪10头、种母猪22头。同时,增加了人员,当时有行政人员3名,技术干部4名,饲养工人12名,农业工人20名。1975年,将家畜良种场改为郊区谷物良种场。
  1974年开始,对奶牛的人工冷配、马的常温人工配种逐渐推广和应用。1984年8月,成立区繁殖改良服务站,翌年,建起19个基层配种站。此后,对猪、鸡也采取了人工授精进行繁殖改良。
  马、驴的繁殖改良 用阿尔登马做父本,与本地马杂交,繁殖一代杂交马。种驴是关中驴和山西驴做父本与本地马杂交繁殖骡子。
  牛的繁殖改良 从1974年开始实行奶牛的人工授精,用北京种公牛站的中国黑白花奶牛精液,通过人工授精改良当地黑白花奶牛,提高生产性能和产奶量。据1981年统计,2920头可繁殖母牛中受配2482头,其中人工授精1648头,占66.3%,受胎1204头,受胎率为73.1%。1985年末统计,全区奶牛人工授精率达80%。到1988年奶牛人工授精在89%以上,受胎率达88%,杂交改良的犊牛,体型、花片及产奶量都占优势。从1983年开始,搞黄牛的人工授精,用西门达尔的种公牛精液或中国黑白花奶牛种公牛精液改良当地黄牛,其后代体大,生长快,产肉多,经济效益好。
  猪的繁殖改良 1988年全区有6处猪配种站,开始推广人工授精。种公猪有长白、大约克夏,与本地猪和东北民猪杂交,受胎率96%。繁殖的后代,生长发育迅速,适应性强,耐粗饲料,出栏快。
  羊的繁殖改良 主要是防止近亲繁殖,注意对沙能奶山羊、吐根堡奶山羊和东北细毛羊的纯种选配繁殖,保持这些品种羊的纯正。
  家禽繁殖改良1984年从辽源引进Ⅱ系岩石鸡雏34100只,种蛋5000枚,公杂1号良种鸡3000只,星杂579鸡1000只,西德洛曼肉鸡父母代中雏4319只,父母代洛曼肉鸡种蛋1200枚,美国AA肉鸡父母代中雏630只,红波罗父母代中雏59只,星杂579成龄种公鸡110只,全部投放到大南乡刘家学房屯,将该屯的本地公鸡全部淘汰,当年孵出杂交一代鸡雏7880只,羽毛全为红色,外貌特征接近星杂579,为第二代杂交奠定了基础。1985年从吉林、公主岭、北京等地引进蛋用父母代良种鸡93597只,肉用父母代种鸡8290只,狄高鸭种蛋3000枚,金定鸭5000只。
  区畜牧局同养鸡专业户李湖(永春乡农民)联营筹建了种禽场1处,养良种父母代星杂579种鸡2000只,组装大型孵化器8台,当年提供父母代种鸡25000只。
  为了保证繁殖改良工作顺利发展,1988年又推行了“双包双保”责任制。双包双保就是乡(镇)、村干部,包收配种费,保投配头数,配种站和技术员包配种,保受胎率,对两率超过或未完成者有奖有罚。全区有大屯、兴隆山、大南、新立城、乐山、兰家、农林、永春8个乡(镇)为“双包双保”乡(镇)。推行此法后,推动了繁改工作。
  第二章 畜禽疫病
  据1979年全区畜禽疫病普查,畜禽中患有传染病、寄生虫病、中毒病、普通病等4大类、121种。其中传染病27种、寄生虫病22种、中毒病12种、普通病60种。
  第一节 疫病
  马主要疫病有马传染性贫血、鼻疽、流感;牛有牛布氏杆菌病、口蹄疫、结核病;猪有口蹄疫、猪瘟、猪肺疫、猪丹毒、猪气喘病、流感、囊虫、仔猪副伤寒;鹿有坏死杆菌病;羊有布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鸡有新城疫病、禽霍乱、鸡痘、球豆、白痢、马立克氏病。其中,危害较大的疫病有:
  马鼻疽,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1977年有4个生产队暴发马鼻疽病,患畜14匹,死亡9匹,死亡率64.3%;1978年10个生产队33匹马发病,死亡8匹,占24.2%;1979年5个生产队26匹马发病,死亡19匹,占38.4%。
  马传染性贫血(马传贫),1977年全区有12个公社,33个大队,94个生产队,6个养畜单位,有204匹马发病,死亡161匹,死亡率78.97%;1978年有10个公社,39个大队,152个生产队,6个养畜单位,603匹马发病,死亡134匹,占22.2%;1979年有17个公社,68个大队,181个生产队,10个养畜单位,299匹马发病,死亡60匹,占20.1%。
  猪口蹄疫病,对猪危害较大,仅1979年3~7月,全区有12个公社、21个大队,30个生产队,2个养猪单位,602头猪发病,死亡161头,死亡率占26.7%。
  猪瘟,1977年底,农林公社黎明大队黎明生产队,集体养猪14头,8头发病,死亡5头(其中,有2头母猪,3头克郎),死亡率62.5%。
  猪囊虫病,1979年春节,乐山公社东方红大队西沟生产队,杀自食猪14头,其中,有4头猪患囊虫病,发病率占28.6%。
  禽霍乱,属家禽常见病,此病面广,蔓延快,死亡率高。1977年全区有16个公社,85个大队,233个生产队,87224只发病,死亡22301只,占59.9%。1978年有15个公社,66个大队、186个生产队,29674只发病,死亡19719只,占66.5%。1979年4个公社,55个大队,98个生产队,2.464只发病,死亡8298只,占43.7%。
  第二节 防治
  为了搞好疫病防治,采取领导、科技人员、兽医三结合的办法,本着“防重于治”的方针,建立疫情报告网,区设防疫站,乡设防疫组,村设防疫员,对畜禽进行临时抽查和定期检查,发现疫病,该防治的及时防治,该扑杀的则扑杀,把疫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1979年以来,对马鼻疽、马传贫、牛结核、牛、羊布氏杆菌病等每年定期检查一次,检出的马传贫、马鼻疽和牛、羊布氏杆菌病患畜及时扑杀。对奶牛结核患畜进行隔离饲养,对患畜逐年淘汰,培养健康牛群。对临床发现的马传贫患畜,跟踪检疫及时处理。1985年从内蒙古及河北省购入156头黄牛,经检疫发现该牛群为结核牛群,为防止疫病在区内蔓延,经区政府批准,先后把该牛群及接触过的牛一并进行了扑杀处理。
  为消灭猪口蹄疫病,每年进行6次以上的疫病普查,发现口蹄疫病患畜及时扑杀,到1985年,全区达到了消灭口蹄疫的标准县(区)。
  1982年,奋进公社五星大队杜家屯,全屯养6万只肉食鸡,其中一家养鸡500只,一次死亡230只。区防疫队及时赶到现场,确定是鸡新城疫,为保住全屯的鸡群不受传染,该户剩余的200多只鸡全部就地烧掉,并对本屯养的鸡进行紧急接种免疫,防止了疫源的扩散,保住了全屯的鸡群。
  为了防止传染病的传入,多次进行宣传教育并做出相应的规定,要求牲畜交易必须进行检疫,不准到疫区购畜,大牲畜外出时,自带草料、饲槽、水桶。购入的畜禽,经检疫后,确认是健康的方能混群饲养。养畜单位和个人要搞好畜舍、用具、饲料的卫生,结合爱国卫生运动,随时清除粪便,堆积发酵,搞好消毒,及时治疗处理病畜。
  为提高易感动物抵抗疫病能力,增强畜禽个体的抗病能力,在加强科学饲养管理的同时,对已有疫苗的传染病,如炭疽、布氏杆菌病、口蹄疫、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仔猪副伤寒,马传贫、鸡新城疫、禽霍乱、马立克、禽瘟等进行了定期预防注射,密度均在95%以上。为做到畜禽头头注射,个个免疫,制定了合理的免疫程序。在免疫程序上,采取了新方法,改猪瘟、鸡新城疫一年两次免疫为一年一次免疫,并专门规定了养鸡专业户同孵化厂(户)的免疫程序,从而大大提高了防治工作的效率。
  第三章 医政药政管理
  第一节 医政管理
  1957年,区畜牧科有专人负责医政管理工作。兽医站、所都持有市政府的营业执照。随着畜牧业的发展,1958年,各公社先后建立了兽医站,人员来自民间中兽医和大、中专毕业生。
  整顿兽医队伍 1959年挖掘内部潜力,全面考核中兽医,同时培训各兽医站青年学徒工及各管理区临时防疫员、养畜员,每5年进行一次兽医考核甄试。同年8月,进行第一次甄试,参加考试54人,考试内容有兽医临床、内科、外科、传染病和药理,考试结果21人合格,合格率为28.9%。1964年5月,进行第二次甄试,参加考试的55人,有27人合格,合格率占49.6%。1982年9月15日,进行第三次甄试,115人参加考试,有75人合格,合格率为65.2%。1985年末统计,全区兽医共有113人,其中102人领取了兽医合格证。1987年,根据长郊(1987)16号,《关于加强农村兽医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对80名兽医重新进行审核,有72人符合文件精神,办理了兽医行医执照,在72人当中乡(镇)站一级15人,占20.8%;村一级57人,占29.2%;具有大专学历的2人,占2.8%;具有中专学历的5人,占6.9%。
  提高医疗水平 1964年成立畜牧兽医总站后,设有门诊和化验室,对一般的病例自行诊断,疑难病症实行会诊。为了提高治愈率,临床除了常规检查外,还采用了病理解剖学诊断,血清鉴别诊断,请专家教授知名人士会诊,以及到先进的单位取经学习,充实提高医疗业务水平。
  内科50年代治愈率为60%,随着国家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60年代治愈率为75%,70年代为85%,80年代已达到95%。1982年,根据国内外报道,应用磁棒吸出牛胃内铁物,对牛的创伤性网胃炎、心包炎的预防和治疗很有应用价值。6~12月吴毓民兽医师与丁延玲合作先后在郊区、德惠种马场等32个单位和9个个体户,309头牛进行了临床实验,效果很好。这一学术报告已载入吉林省畜牧兽医学会论文摘要汇编。
  外科在50年代治愈率只能达到60%,60年代为65%,70年代的85%,80年代已达到90%以上。马、骡、牛、猪的去势手术50年代有40%左右感染发病,60年代有25%左右。从70年代开始,临床应用血清后,去势畜易患引起的恶性水肿、破伤风的发病率只占0.05%。
  采取新疗法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马、骡风湿症、角膜炎、骨折、子宫脱垂等症效果良好。1972年开始,应用电针针炙麻醉,无副作用,伤口易愈合。1981年,兽医师吴毓民发明创造了应用各种家畜食物中毒、药物中毒、胃扩张、反雏兽胃瘤积食及各种家畜子宫炎的电动冲洗机,总站兽医金英豪等,应用万分之五的锌硫磷农药治疗免疥癣病。
  第二节 药政管理
  解放前,旧政权没有兽药管理机构,缺医少药,临床用药以中草药为主,西药很少。
  解放后,人民政府建立了兽医兽药管理机构,自60年代起,国家建立了兽药厂,缓解了兽药奇缺的状况。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国家对兽药生产、销售、管理越来越重视。1982年,农牧渔业部作出关于兽药管理的规定,省、市有关部门也下发了有关兽药管理的文件,明确规定,兽药、医疗器械,由畜牧部门管理和经销。区于11月建立起药械供应管理站,除供应兽药、器械外,还负责药品监督,控制伪劣药品的进入和使用。对全区各乡(镇)畜牧站进行了检查,2000多只伪劣及过期失效药品当场销毁。基本上控制了私购乱购药品的现象,保证了用药质量,提高了兽医临床治愈率。
  1987年5月21日,国务院发布了“兽药管理条例”,对全区10个乡(镇)的畜牧站和66个兽医所,进行了检查,严格规定了无批号的兽药,假劣、过期失效药不购不销;对手续不健全,不具备经营兽药条件的,一律不发经营执照,取消经营资格。1988年8月,又对全区经营兽药的部门和个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共查处假劣无批号的药品55种,当场销毁。对无证药贩进行了打击。在大屯镇市场上发现由湖南来的无证药贩李某贩卖无批号的药品920袋,其中800袋属不合格的药品,当场销毁。全区合法经营兽药单位和个人共22家,其中局一级的有1个药械供应站,乡一级的有10个畜牧兽医站,供销社经营的有6家,个体户经营的有4家,乡政府多种经营办公室办的有1家。
  第四章 饲草饲料
  第一节 饲草
  郊区境内没有大面积草场。一些零散草场分布在沿河流域或农作物不易生长的低洼地,东南部丘陵、荒山等零散地块上(不包括疏林草场和一些弃耕面积)。草场面积有2491.2公顷。共有117种植物,可食植物107种。按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分,牲畜喜食的优良牧草有44种,占41.1%;中等牧草21种,占19.6%;低劣牧草42种,占39.3%。按每亩地产456公斤牧草计算,平均每年可产鲜草851.5万公斤。草场面积较大的属大南、农林、乐山等乡(镇),其中,大南乡有草场830.55公顷,农林乡有草场588.87公顷,乐山镇有草场388.14公顷,3个乡镇的草场面积占郊区草场面积的70%多,而且这些草又是大牲畜比较喜食的优质草,是发展肉食牛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但是现有草场、远远不适应畜牧业发展的需要,而且有些草质已退化,有些草原被开荒种地,还因取土、拉伐子、打柴等使饲草资源遭到破坏。
  第二节 饲料
  精饲料 精饲料主要有玉米、高粱、大豆、豆饼、豆粕、麻籽饼、葵花籽饼及糠麸等。据1981年调查,全区年产精饲料4043万公斤。其中:玉米1610.5万公斤,占总数的39.83%;高粱841万公斤,占21%;大豆457.5万公斤,占11.32%;豆饼93万公斤,占2.3%;麻籽饼20.5万公斤,占0.51%;葵花籽饼1万公斤,占0.027%;糠麸1.195万公斤,占25.22%。
  1985年以后,在精饲料的利用上引起了重视,基本上做到了科学配料,合理喂用。精饲料中的玉米、糠麸和高粱属于能量饲料,含粗蛋白质较低,必须改变饲料结构,以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粗饲料 粗饲料占饲料总数的85%以上,主要是秸稞类和壳类、糟渣类。据1981年调查,全区可利用的粗饲料总产量为29837万公斤。
  玉米秸,全区年产玉米秸2517万公斤。利用玉米秸做饲草方便、经济、营养丰富,不仅可干用,还可搞青黄贮,增加饲料的利用率,提高玉米秸的营养价值,补充冬春饲料不足,喂养大牲畜节省精饲料,特别是喂奶牛效果更佳,可提高产奶量。
  谷草,全区平均每年可产谷草1387.5万公斤,占粗饲料的第二位。
  糟渣,全区平均年产酒糟31万公斤,醋糟3.5万公斤,豆腐渣51万公斤,酱渣15.5万公斤,粉渣62.5万公斤,合计总产163.5万公斤。市饲料部门供应457.5万公斤。糟渣类饲料喂用方便、营养丰富、畜禽爱食。
  青饲料 青饲料的主要来源是蔬菜及副产品茎、叶,产量高,营养丰富,利用方便。风干后的白菜叶粗蛋白含量高达76.6%,是玉米蛋白含量的3倍。还有甜菜、南瓜、葫萝卜、苜蓿草、聚合草、西米谷和水生饲料,也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据1981年统计,全区年产青饲料11061万公斤(温季),其中,人工种植23万公斤、蔬菜、瓜秧3143.5万公斤、各种野菜、树叶及籽实6139万公斤、水生饲料34.5万公斤、青贮饲料1129万公斤、野草592万公斤。
  动物性饲料及矿物质饲料 动物性饲料是一种蛋白质丰富的精饲料。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对动物性饲料的利用越来越引起重视。近几年从浙江、大连、黑龙江和省内等地购进大批骨粉、鱼粉等。1985的统计,全区年利用鱼粉6.05万公斤,骨粉3.17万公斤。
  配合饲料 养禽用的配合饲料,除区粮食部门办的饲料站供应外,主要来源于公主岭饲料公司,长春市华春公司和大屯镇的正大饲料公司,每年可提供3万吨饲料。
  第五章 畜牧站
  第一节 区畜牧总站
  解放前,没有专门的畜牧管理机构。解放后,畜牧工作直接由农业部门管理。1952年,成立长春市家畜兽医院,1953年,成立长春市畜牧兽医总站,1956年,范家店、兴隆山、大屯、净月4个区分别成立畜牧兽医推广站。1957年,郊区人民委员会设畜牧科,1964年,改为畜牧兽医总站,内设防疫队、化验室、财会组、后勤组。总站站长1人,副站长1人,工作人员44人。1980年,成立郊区畜牧局,负责全区的畜牧工作。
  第二节 乡镇畜牧站
  解放前,境内有31名中兽医,行医方式有3种:一是坐堂行医;二是游动行医;三是卖方行医。
  解放初期,畜牧系统技术力量薄弱,人才缺乏,境内仅有23名民间中兽医,他们有的办个人治疗点,有的游动行医。由于防治水平低,药品不全,致使畜禽疫病时有发生,死亡率高。
  1957年,先后将兴隆山、净月、大屯、城西4个站下放到所在区,4个区建立了兽医站。1961年又建立了永春、乐山、农林、大南、兰家、合心、新立城和西新8个兽医站。1969年从兴隆山站分出三道兽医站。1969年将五七、幸福、英俊、奋进公社划归郊区,全区共有17个公社兽医站,到1982年,17个公社兽医站共有职工112人。1983年又将一部今公社划归城区,郊区保留10个乡(镇)畜牧兽医站,1988年共有职工96人,其中畜牧兽医师16人、助理畜牧兽医师17人、技术员14人。
  乡(镇)畜牧兽医站开展了防疫、门诊、繁改服务、药械供应、科技咨询服务等项业务及生猪屠宰等项工作,基本上做到了大牲畜、猪及家禽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不出乡(镇),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不出村屯。
  兴隆山镇畜牧站是1956年6月1日建立的,当时由3人组成,1988年职工发展到13人,其中畜牧兽医师2人,助理畜牧兽医师3人,技术员3人,站内分设防疫队、门诊、繁改服务、生猪屠宰点、药械供应、科技咨询服务站、动物食品卫生检疫等7项业务,是乡镇综合办站较好的单位之一。防疫注射率高达90%,畜禽发病率低,死亡率低,繁殖改良效果好,培育的吉林黑猪、吉林白鸡、黄牛与奶公牛杂交的改良犊牛,曾于1958年在胜利公园科技展览会上展出。
  门诊能治疗的内科病有疝痛、牛瘤胃臌气、肺炎、破伤风等;外科有跛行外伤等,产科有难产、胎衣不下及奶牛乳房炎等。每年诊治600~700头(匹)次,治愈率为86%。畜禽各种传染病预防接种76万头(只、次),预防接种率达91~94%,活畜检疫450头(次),有效的防止了疫病发生流行,1987、1988年两年奶牛人工配种440头,受胎率达85%以上,马人工受精300匹,猪改良配种600头;全年咨询服务300多人次。1987年固定2人专职检疫员负责城镇市场、饭店的动物食品卫生检疫工作,有效地控制城乡病腐肉流入市场、1988年又设立了生猪屠宰点,一年屠宰生猪1000头,收缴屠宰税5500元。
  大屯镇畜牧站是1956年建立的,当时由3人组成。1988年职工8人,其中助理畜牧兽医师3人,技术员3人。每年诊治内外产科病畜800头(次),禽的防疫密度达97%以上。1987年成立家畜综合配种站,为猪、牛、马开展人工配种工作,到1988年共改良马87匹,奶牛53头,猪298头。1985年成立生猪固定屠宰点,年屠宰生猪1400头,代收屠宰税7000元。
  永春乡畜牧站建立于1961年,当时由5人组成。到1988年有职工7人,其中畜牧兽医师1人、助理兽医师1人、技术员1人。该站门诊全年治疗马、牛、猪500~600头(匹、次)。每年防治各种畜禽传染病80万只(次),预防注射率93%;年人工授精配马213匹,配牛132头,受胎率分别为93%、95%。
  乐山镇畜牧站是1961年6月建立的,当时由5人组成。1988年有职工7人,其中,畜牧兽医师2人、见习技术员1人。每年防治各种畜禽传染病50万头(只、次),预防注射率达95%;门诊每年治疗各种病畜1000头(匹)。1988年市场检疫马、牛各300头(匹)、白条猪2000头。3月成立生猪屠宰点,到年底屠宰生猪1500头,代收生猪屠宰税7200元。
  农林乡畜牧站建于1961年,当时由3人组成。1988年有职工6人,其中助理畜牧兽医师1人、技术员1人。该站虽然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但畜牧防疫工作搞的比较好,在防疫工作中多次被省、市、区评为先进单位。70年代到80年代该乡实现一人一头猪,受到区里的表彰和奖励。1975年成立了配种站,是郊区最早建站的乡。主要任务是黄牛配种,每年配500头以上。到1988年,奶牛人工配种200头,产良种牛犊120头。
  大南乡畜牧站建于1961年,当时由3人组成。1988年站内有职工7人,其中,畜牧兽医师1人、助理畜牧兽医师4人,技术员1人。该站人员少,但技术力量比较强,畜牧防疫和黄牛改良工作抓的实,成绩突出。从70年代开始,一直被评为先进站。1982年开始搞笼养鸡等养鸡模式,在全区起到了示范推广作用。1986年开始办了饲料代销点和畜禽疫病咨询服务站,即方便了群众,又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87年成立了配种站,主要任务是改良黄牛,开展人工授精技术。1988年人工配种黄牛400头,奶牛30头,猪100头。
  兰家乡畜牧站建于1961年,当时由2人组成。1988年有职工7人,其中,畜牧兽医师2人、助理技师2人。1975年成立了家畜配种站,建站初期以配马为主。1986年开展了牛和猪人工授精工作,共配马5000匹、奶牛1200头、黄牛350头、猪1500头。1988年猪直线育肥8000头,鹅活体拔毛7000只,星杂579祖代鸡的饲养管理及生产性能测定,饲养成功。该站在70年代建立公社、大队、生产队一条龙的三级防疫网,在全区各公社(镇)推广,曾多次被评为先进站。
  合心乡畜牧站建于1961年当时由2人组成。1988年有职工7人,其中,畜牧师1人、助理畜牧兽医师3人、见习技术员1人。1988年建立种猪场一处,养种公猪2头、母猪和肉猪50头,既便于推广新技术示范,又增加收入5000元;设立饲料供应点,年收入1.2万元;外引鸡雏6万只,自孵雏3万口
  新立城镇畜牧站建于1961年,当时由4人组成。1988年有职工9人,其中兽医师1人、助理畜牧兽医师3人、技术员2人。1986~1988年,该镇先后推广“网上育雏”、“庆大霉素滴鼻防治雏白痢”等新技术,全镇养鸡专业户育雏成活率由90%提高到93%。3年多成活2.7万只。1986年建立家畜改良配种站。到1988年共配马1035匹,产良种驹767匹,奶牛人工授精319头,产良种犊290头。为便于养鸡专业户咨询买药,扩大了门诊药房,成立畜禽咨询点。
  三道镇畜牧站建于1969年,当时由4人组成。1988年职工6人,其中,畜牧兽医师2人,该站门诊每年诊治马、牛、猪800头(匹、次),治愈率85%以上。防疫每年各项预防注射8万头(次),年检白条猪850头,收入1700元,代收生猪屠宰税4000元。

知识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长春市郊区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志取事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长春厅建制始,下限至1988年。设有概述、大事记、建制沿革、自然环境、人口、林业、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