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章 农作物品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021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农作物品种
分类号:
S323
页数:
8
页码:
99-107
摘要:
本章记述了长春市郊区农作物品种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种植品种、农作物面积与产量、良种繁育等。
关键词:
农作物
品种
长春市
内容
第一节 种植品种
玉米 解放前,主要品种有火苞米:粒小而圆,米质好,产量低。黄八趟:粒大稍长,米质中等。老来瘪:粒扁而长,顶端塌陷,米质差,产量低。白马牙:粒长而扁,米质中等,易贪牵青,产量较高。还有粘苞米、洋苞米,但种植数量少。
解放后,从1953年起,推广金顶子、马牙子、麦穗黄。1957年试种黄粒子:穗大,籽粒饱满,米质中等,耐旱性强,产量较高。1961年大面积推广。1963年又试种黄金顶、白金顶,由于产量低,生育期长,不适宜郊区种植,陆续被淘汰。1964年,先后引进双杂交种吉双2号、吉双4号试种,产量高,效益好,比传统品种增产5%,1965年,在全区普遍推广。其共同特点是适宜密植,产量高,亩产300~400公斤。1972年,种植面积达1.86万公顷,单产(公顷)3165公斤。1974年,引进吉单101、吉双83、吉双107、吉双147、吉单103、吉单104等杂交品种经试验后,吉单101、吉单102增产效果明显,在全区大面积推广。到80年代吉单101成为郊区主推品种。1984年后,引进晚熟高产品种,铁单4、中单2、4单8。其共同特点是密植,适宜和大豆间种。1987年,种植面积达2.6万公顷,单产(公顷)6075公斤。
谷子 解放前广为种植的品种有大粒黄:茎杆坚韧,不易倒伏。刀把齐:抗风磨,喜温喜肥,米,草质均优,亩产150~200公斤。红粘谷:米质粘,适应性广,亩产120~150公斤。解放后,又增加了白沙谷、竹叶青、早八石、水里占和齐头黄等品种。1957年,引进公谷6号,品种好,产量高,取代了传统品种。1964年以后,又引进了公谷5号、公谷27号、23号,到了80年代又有新品种4谷1号。全区种植的品种多而杂,共有20多个品种,造成种子退化。到1985年以后,主要品种仍是公谷6号。但是由于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高梁 解放前,主要品种有大、小护脖子:穗大,茎短,米质好,抗旱耐涝,喜肥,亩产150~200公斤。歪脖张:黑壳圆粒,抗劳喜肥,米质好,亩产150~200公斤。还有红穗等。解放后,先后引进米棒子、大红穗、白高粮。到1957年全区试种护2号、护4号,1963年开始大面积推广。1966年试种杂交品种,吉杂1号、吉杂11号。1968年全区实现高梁品种杂交化。进入80年代后期,杂交品种出现抗病能力差,逐渐被淘汰。又种护2号、歪脖张、矬1号、矬2号和新杂579等品种。其共同特点,杆坚不倒伏,抗劳性强,耐肥,耐低温,穗大,易脱粒,亩产可达300~500公斤,是全区主推品种。
大豆 解放前,大豆多为地方品种,有铁夹子、一窝蜂、小金黄、大粒黄等品种。解放后的50年代时期,品种有满仓金、压破车、铁夹子、大粒黄、平顶子、千层塔等。1957年开始推广国家认定的小金黄1号、集体4号、大粒黄。1970年,主推品种是吉林3号、4粒黄、铁夹子。60~70年代推广的品种由于产量低,抗病能力差,含油率不高,亩产一般100~120公斤,大部分品种逐渐被淘汰。1980年以后,主推品种有吉林20号、长农2号、吉林17号、九农11号、吉林3号。其基本特点是,植株高大,主茎发达,节多,节间短,四粒夹多,耐肥,耐湿性强,杆坚抗倒伏,抗食心虫性突出,耐荫性强,适于间种混种,产量较高,一般亩产150~200公斤。显示了高于其它品种的优势,比当地品种增产15%~20%。
水稻 解放前,品种单一。只有大红毛,生育期短,苗耐寒,茎长易倒伏,产量较低,一般200~250公斤。70年代开始试种长白6号、东农12号、先锋等品种,其特点是无芒,抗倒伏,抗稻瘟病,但产量不高,亩产300~400公斤。1985年后,主推品种有早锦、吉梗60、61、双丰8号、系选14号等品种。1988年松辽2号和长白5号为主推品种,茎杆粗壮,株型紧凑,叶短而直立,分蘖力中等,抽穗整齐,成熟率高,耐肥,抗稻温病较强,抗倒伏较差,米质优良,一般亩产700公斤左右。全区保留品种有25个。
旱稻 解放前,旱稻品种有小青芒、大青芒。农业合作化以后,基本绝迹。1983年实行农业联产承包到户,又有部分农民小面积种植,品种仍是小青芒、大青芒。其茎秆粗状,抗旱强,叶枯病轻,抽穗整齐,一般亩产100~120公斤。
小麦 解放前,品种有秃头、小红芒。解放后,有丰强1号、51号等品种,抗黑穗病,高度抗秆锈病,苗期耐旱性强,后期耐高温,抽穗整齐,一般亩产100~150公斤。
第二节 农作物面积与产量
玉米 清末时期,种植玉米极少,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2%。民国时期,玉米播种面积有所增加,单产1000公斤左右。1935年,出现了玉米加工业,播种面积增加到10028公顷,占播种面积的8%,单产1250公斤。
解放后,玉米播种面积、产量分3个历史阶段:195~1960年为大稳定小发展阶段。播种面积基本在7500~8000公顷之间,占粮豆播种面积的15~17%。单产在1440公斤左右。70年代开始,推广玉米良种,黄粒子和试种玉米杂交品种,明显增产。1973年良种面积扩大到1.86万公顷,单产提高到3165公斤,比1960年面积增加1.3倍,单产提高1.2倍。80年代,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玉米在粮食作物中占首位,成为对外出口创汇的主要商品粮。玉米抗旱涝,好管理,被农民称为“铁杆庄稼”。玉米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1987年全区玉米播种2600公顷,占粮豆播种面积的60.1%,单产6075公斤。
谷子 清末时期,谷子的播种面积年平均占粮豆播种面积的30%左右,产量低于高梁。谷子耐储备,是农民的主食,谷草是大牲畜的主要饲草,适宜“三三制”轮作。1935年,谷子种植面积73615公顷,占播种面积的32%,单产495公斤。
解放后,谷子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但由于互助合作的兴起,大牲畜猛增,饲草需求量过大,谷子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20~25%,单产1500公斤左右。70年代玉米面积大幅度增加,谷子种植面积相对逐年减少。1975年全区谷子播种8866公顷,占粮豆播种面积的10%左右,单产1920公斤。1983年以后谷子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88年全区谷子种植1007公顷,占粮豆播种面积3%,单产2415公斤。
高梁 解放前,高梁与谷子面积持平。1935年播种面积73193公顷,占总播种面积25%,单产614公斤。
解放后,高梁播种面积逐年下降,1973年,高梁播种面积9800公顷,占粮豆播种面积15%,单产2700公斤。1988年全区高梁播种面积2600公顷,占粮豆播种面积6%,单产4140公斤。
水稻 1935年,在万宝山、大房子、一间堡开始种植水稻,面积共1216公顷,单产1000公斤左右。1958年,水稻播种面积达3215公顷。但1962年降为945公顷,单产3008公斤。1976年以稻治涝,水稻面积一跃发展到5000公顷,占粮豆播种面积15%,单产4215公斤。1983年区划后,水稻种植面积为2133公顷,单产5655公斤。1988年又发展小井灌溉,水稻面积增加到3333公顷,占粮豆播种面积的10%以上,单产6990公斤。
大豆 解放前,播种面积6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25%,单产570公斤。1951年大豆播种面积35324公顷,占粮豆播种面积的17%,单产1087公斤。70年代玉米面积增多,大豆面积被挤。1982年只播种5800公顷。1988年调整了粮豆比价,大豆面积才达到1万公顷,占粮豆播种面积24%,单产2505公斤。
第三节 良种繁育
解放前,农民长期沿用当地品种,当年秋季靠穗选或风选以备翌年使用,退化现象较为严重。粮食平均亩产100~120公斤。
解放后,从1952年开始繁育良种,到1978年,为“四自一辅”(自繁、自选、自留、自用,国家辅以必要调剂)阶段,区、公社、生产队三级进行种子繁育,各公社都有种子繁育田,为推广良种起到示范作用。1979年恢复区种子管理站,各公社建立良种场,全区选定22个生产队为种子繁育基地。区种子管理站在兰家乡丛家大队、广宁大队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把全区良种繁育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繁育种子以玉米杂交,高粱杂交为主,3年时间提供玉米良种475万公斤,高粱良种225万公斤。由于生产队制种,隔离区小,去杂不彻底,去雄不及时,晾晒、烘干条件差,出现种子不纯,出芽率低,成本高的现象。
1982年,种子生产搞“四化一供”即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质量标准化,种子加工机械化,品种布局合理化,以区为单位实行统一供种。到1988年通过内繁外引相结合的方法,为全区提供各种作物良种80.5万公斤,其中玉米60万公斤,大豆11.5万公斤,高粱7.5万公斤,谷子1.5万公斤。
知识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志取事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长春厅建制始,下限至1988年。设有概述、大事记、建制沿革、自然环境、人口、林业、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