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006
颗粒名称: 第四篇 农业
分类号: F327.34
页数: 40
页码: 84-123
摘要: 本篇记述了长春市郊区农业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生产条件、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农作物分区与种植业结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与栽培技术、肥料、植保、农田基本建设、蔬菜、瓜果、经营管理、场站公司等。
关键词: 农业 长春市 经济

内容

郊区,地处长春市四周。1988年耕地面积48386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2公顷。土质肥沃,适宜发展农业生产。
  解放前,受封建社会所有制束缚,农业生产水平低下。解放后,改变了生产关系。实行耕者有其田,粮食生产有明显的增长。1957年建立郊区后,以粮食生产为主,同时发展肉、蛋、奶、果、鱼,服务于城市。
  1958年在“左”的错误影响下,建立“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三化”、“五风”越刮越烈,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推行所谓的“突出政治”,批判工分挂帅,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没收社员自留地,严重地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稳不高,1969年粮食每公顷单产1550公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农村经济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增加玉米面积,实行科学种田。引进良种,粮食生产获得连年丰收,列为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1988年粮食每公顷单产5348公斤,比1969年增长2.45倍。
  1983年近郊7个蔬菜生产公社划归市区。郊区在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发展蔬菜生产,到1988年蔬菜面积达6933公顷,种菜专业屯40个,专业户4800个,年生产蔬菜242897万公斤。补充市场,调节余缺,服务于城市。
  第一章 生产条件
  第一节 土地利用
  长春厅建治前,民人逐渐迁入伊通河、饮马河、雾开河流域,垦荒种田2600公顷,谁垦谁有。
  清嘉庆五年(1800年),建治长春厅,幅员面积为12350平方公里。到光绪十五年(1889年)有熟地40多万公顷。同年改厅为府,将恒裕乡十四甲、十五甲划归农安县。清宣统元年(1909年),又将怀惠乡全部和沐德乡的七甲划出,建德惠县。两次共划出耕地13万公顷。1922年长春县耕地面积26万公顷。1948年长春县全境解放,耕地面积27万多公顷。1957年建郊区,耕地面积81214公顷。1982年对土地利用进行现状调查,土地总面积为82113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8633公顷,占总面积的71.4%;林地面积4673公顷,占总面积的5.7%;草地面积3046公顷,占总面积的3.7%;园地面积573公顷,占总面积的0.7%;水域为5540公顷,占总面积的6.7%;工矿用地为353公顷,占总面积的0.43%;交通用地2546公顷,占总面积的3.1%;特殊用地40公顷,占总面积的0.05%;难利用的土地566公顷,占总面积的0.7%;其它用地6143公顷,占总面积的7.5%。
  耕地耕层土壤大致分为3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高肥广适应性土壤。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北部,面积为15133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25.8%。地势平坦,黑土层厚,有机质及养分含量丰富,中性反映,土壤结构及物理性状较好,基本上无障碍因素。施肥效果也较明显,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土地资源,属一级土地,是农作物高产稳产区。根据黑土层厚度,养分含量熟化程度和适种性等条件,分为二、三等。二等黑土层厚,熟化程度较高,适种性广,耕性和透性良好,面积为8510公顷,占第一种类型的56.2%。三等黑土层厚,耕性和透性较好,面积为6623公顷,占第一种类型的43.8%。
  第二种类型:中肥中适应性土壤,是二级土壤,分布面最广耕种最多的土地,面积为33673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57.4%。分布在南部和西南部。根据肥力和限制因素分为三个等别:一等地面积为19245公顷,占第二类型面积的57.2%,这类耕地黑土层较厚,理化性状接近一级土壤,但有机质养含量低于一级土壤,尤其是速效磷明显不足,此类土壤耕性较好,底土质较粘,保水保肥,是郊区增产潜力最大的一类耕地。二等地面积为9846公顷,占第二种类型耕地面积的29.2%,这类耕地黑土层厚度中等,或黑土层虽厚但有石灰反应,其理化性状指标也明显偏低。三等地面积为4582公顷,占第二种类型耕地面积的13.6%,黑土层30厘米左右,底层土壤漏水漏肥。
  第三种类型:低肥低适应性土壤,是三级土壤,面积为9827公顷占总面积的16.8%。分布在东部和东北部,这类耕地土层薄,水土流失较严重,伴有石灰性反应,地势复杂,适种性较差。分为三个等别:一等地面积为1500公顷,占第三种类型耕地的15.3%。这类耕地黑土层薄,有石灰反应,有些耕地黑土层虽厚但水土流失较严重,底土有季节性贮水,妨碍透水、通气,影响作物根系的发育。二等地土壤有石灰反应和轻度盐碱化,面积为4200公顷,占第三种类型耕地面积的42.7%。三等地侵蚀严重,土层薄,不满一犁或完全侵蚀露出底土,面积为4127公顷,占第三种类型耕地面积的42%。
  不适合农业利用的土壤,分布于东南部,面积为5800公顷,黑土层很薄,并夹砾石,有的地势很洼,质地粘重,排水不畅,目前虽有零星开垦,但常被弃耕、撂荒或隔年耕种。1983年3月近郊7个公社划归市区,郊区只剩10个公社(镇),耕地面积为48386公顷。
  第二节 土地管理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吉林常顺将军决定给民人开垦的土地发放执照。确定土地垦者所有。1906年,规定租地条例:特等地每亩每年收租洋36元,一等地每亩每年收租洋24元,二等地每亩每年收租洋18元,三等地每亩每年收租洋12元,四等地每亩每年收租洋7.2元。
  1912~1945年,不论民国政府还是伪满政权时期,都颁布过土地管理法和发放地照。土地允许自由买卖,凡买卖双方经协商同意,立地契为证就可到县土地管理部门换地照,缴纳地税。
  解放后,进行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并发放地照。规定土地经营者无权买卖土地,但1952年以前农村曾出现了买卖土地的现象。
  1956年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土地统一归集体经营,杜绝了土地买卖。
  1983年,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到户,给农民发放了土地使用证。
  根据土地法和中发〔1986〕7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地的通知》精神,长郊府发〔1986〕67号《关于清查非农业用地中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其中规定对出卖、出租土地者没收其非法所得,并处以罚款;凡未经土地部门批准,征占的土地为非法用地,原则上一律退地;凡征用二年未用,也未办延期手续的建设用地,一律收归国有;凡征用不一、占用不一的土地均未改变用途,原则上应退地;买卖房屋时,同时办理土地转用手续,否则视为非法占地或买卖土地;乡镇企业占地未办理占地手续或自批自用者,应视为非法占用;凡在承包田自行建设永久性设施,一律限期拆除恢复耕地;对未经批准乱挖砂石,取土破坏土地资源,没收其全部销售款。
  根据《土地法》第25条规定,征用耕地三亩以下,其它土地十亩以下的,由区人民政府批准。坚持合理利用每寸土地,保护耕地的原则。保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严格控制单位征用土地,对征用土地的单位,采取征前、征中、征后的踏查、测量,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双方签订征地协议,确定土地补偿标准和安置人员等事宜。
  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吉林省土地管理条例》,郊区制定乡(镇)村级审批制度和审批时间。居民用地要向村土地规划员提出占地申请,经审核同意报乡(镇)政府土地所复审后,报区土地局按规定审批,方可占用,并发给使用证。审批时间是每年的春、秋两季。居民建房按照各乡(镇)户数多少按比例的1%下达分配指标。1988年全区居民建房485户,总占地面积13公顷,其中耕地11公顷,荒地、废弃地建房72户,占地面积2公顷。当年计划指标17.4公顷,只用13公顷,节余4.4公顷。
  乐山镇乐山村居民违章建房的93户,其中,少批多占的71户,占76.3%;未批就建的15户,占16.1%;卖房建房的4户,占4.3%;有房建房的2户,占2.2%;顶名建房的1户,占1.1%。
  对违章建房者本着教育从严,处理从宽的原则。要求违章建房者写出书面检查;违章建筑物原则上拆除;倒卖房屋的没收非法所得;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的罚工程造价的30%;少批多占的按工程造价罚款3~10%;超除宅基地面积标准部分,可用自留地顶替。没有自留地的按征地标准收取各种费用。
  1988年6月,三道镇卫星村居民李有贵、崔思荣二人,擅自占用耕地0.09公顷建房。经教育仍无改悔,区土地管理局协同公、检、法部门依法强行拆除违章建筑,有力地打击了违章建房户,教育了群众。
  1986~1988年,处理了1982年以来的违章建房户531起。其中国家、集体各1起,要案5起,拆除非法建住宅2栋,退耕地0.09公顷。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增强了干群法制观念,全区呈现出合理使用土地,节约耕地的好局面。
  第三节 劳动力
  清嘉庆五年(1800年),至东北沧陷期间,农村劳动力95%以上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其中从事种植业劳动的占90%。
  1948年,有居民86338户,487094人,178500个劳动力,其中,男128739个,占72.1%(18~25岁的21653人,占16.8%;26~45岁的56701人,占44%;46~55岁的23739人,占18.4%;56岁以上的26646人,占20.7%);女49761人,占27.9%(18~25岁的27550人,占55.4%;26~45岁的22211人,占44.6%)。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区96940户,449711人,187893个劳动力,其中,男102534人,占54.6%(20~34岁的61636人,占60.1%;35~49岁的27177人,占26.5%;50~59岁的13721人,占13.4%;女85359人,占45.4%(20~34岁的67511人,占79.1%;35~49岁的17848个,占20.9%)。男女劳动力的文化构成是:高中毕业的占5.5%,初中毕业的占55%,小学毕业的占26.5%,文盲、半文盲占13%。
  1988年,全区59459户,248726人,75836个劳动力,其中从事粮食生产的53100人,占70%;从事林、牧、副、渔业生产的11375人,占15%;从事乡镇企业生产的6066人,占8%;从事城乡建筑和运输业的5258人,占7%。劳动力的文化构成是:高中毕业的占6.5%,初中毕业的占57%,小学毕业的占25.5%,文盲、半文盲占11%。
  第四节 生产工具
  翻地整地工具 解放前,使用传统的镐、锹、二齿子、钉耙子、拉子、铁木犁杖等。解放后,除沿用传统农具外,徐毓文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于1952年开始使用马拉双轮双铧犁、双轮一铧犁、综合号铲蹚机,并逐步向全区推广。从1960年起,购进国产、进口拖拉机,到1988年基本实现了田间作业半机械化。
  播种工具 继续沿用木犁、铁犁、耲耙。用点葫芦播种。用粪箕子滤粪,铁锹扬粪,用木、石滚子镇压保墒。70年代后期开始推广机械播种,到1988年全区机播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25%。水稻从1971年开始用机械插秧,到1988年,机插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19.3%。
  中耕工具 沿用传统的锄头和手把锄进行除草,用木犁、铁犁进行中耕。1960年开始,部分生产队用综合号铲蹚机和悬挂七行中耕机与东方红——75、铁牛——55型配套机械及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中耕犁进行中耕。1983年以后,由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行制,地块小而分散,不适于机械中耕。农民仍沿用传统的锄头和犁杖除草、中耕。
  植保工具 解放前,农作物发生虫害,农民祈祷“虫王爷”保佑。解放后,有了农药,农作物发生虫害用农药扑杀。初期,将农药顺着风向撒在田间或把农药装入布袋里,用木棍敲打散落田间。1953年开始推广喷雾器和喷粉器,到1988年全面普及。
  收割工具 一直沿用传统的镰刀收割。
  脱粒工具 沿用传统的牲畜拉石磙子碾压。解放前有的地方还使用过“连枷”(以木棒为原料,分经纬编成拍子,着一轴与握杆平行相连,一人操作)。1960年开始,大豆、高梁、玉米、水稻用胶轮拖拉机、电动打稻机、谷物脱粒机。到1988年,全区有玉米脱粒机433台,电动打稻机174台,谷物脱粒机40台,精选机205台。场上作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运输工具 解放前,用扁担、手推车、大铁车、花轱辘车,还有极少数用胶轮大车运输。解放后,以花轱辘车为主,胶轮大车不断增加。1958年,“大跃进”时期实现运输工具轴承化,所有花轱辘车全被淘汰。以后,生产队逐渐购买胶轮大车和胶轮拖拉机,使农村运输工具胶轮化。1983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运输工具发展很快,到1988年,全区有胶轮大车9747台。胶轮拖拉机419台,小四轮和手扶式拖拉机2040台,运输汽车246台。基本实现了运输工具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粮食加工工具 古代用石臼舂米,后用石磨、石碾子加工粮食,用木榨加工食油。自解放后的60年代开始用机械加工粮、油和饲料。到1988年,全区共有米、面、油、饲料、加工机械1439台,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第二章 农村生产关系变革
  第一节 土地私有
  清嘉庆五年(1800年),长春厅境内民人垦荒,自垦自有。到光绪十五年(1889年),农民已垦熟地40万公顷。1922年因行政区划变动,耕地面积减少为26万公顷。东北沦陷时期耕地面积27万公顷。土地占有情况是: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五左右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八十的土地。地主阶级以出租土地的经营方式对农民进行盘剥。
  地租,大体上以土质、地势等条件分为三等:一等地每公顷450公斤;二等地每公顷350公斤;三等地每公顷250公斤。每公顷平均产粮1000公斤左右,佃户除去应纳地租和官府征收各种苛税,所剩无几。遇有天灾人祸,婚丧嫁娶,则不得不向地主借贷。一般为三分利,以月计息,到期未还,息上加息。
  随着富农经济的出现,地主阶级内部也开始分化。除大多数坚持土地出租外,部分地主与佃户份种土地。一是内份子,即地主出土地、车马、农具,佃户出劳动力,秋后收入按“四六”或“三七”分红,(就是收获的粮食和柴草地主分六或七份,佃户分四或三份)。二是地主只出土地,车马、农具和劳动力均由佃户负责,分红比例为倒“四六”。或倒“三七”。(大头归佃户、小头归地主),也有五五分成的。但不论哪一种生产方式和经营形式,都没有摆脱小生产的经营模式,均属自然经济。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富农经济开始发展。雇佣长工,一年给1500公斤左右粮食,短工(月工)高于长工(忙的季节)所得。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948年10月,长春县全境解放,中国共产党长春县委员会,根据《中国土地法大纲》的规定,把农村阶级划分3种类型,9种成份。3种类型是:雇贫农、中农、地主富农。9种阶级成份是:雇农、佃贫农、贫农、佃中农、中农、富裕中农、佃富农、富农、地主。
  从1948年冬到1949年1月,历经3个月的土地改革运动,共没收地主、富农耕地132322公顷,分给无地和少地的25478户农民,151748人。平均每人分得耕地0.87公顷,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地主、富农同样分得了耕地,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没收地主、富农的牲畜708匹,大车324辆,农具1977件,粮食335030斤,衣服5404件,家俱5466件,黄金二两四钱三分,白银26斤,以填平补齐的办法分给雇贫农搞生产自救。
  为巩固土地改革胜利成果,全县9个区建立了162个村政权,标志着农民在政治上彻底翻了身,经济上获得了解放。地主阶级宣布彻底垮台,封建势力已被推翻。
  反封建运动:长春县辖16个区(包括农安县、怀德县代管的七个区划归长春县)于1949年12月全面地开展了反封建运动。在326个村(街)中有181个村作为反封建的重点村。反封建运动中,从雇贫农中查出地主23户,中农中查出地主183户,富农下降为中农的215户,降为贫农38户,降为雇农14户,同时查出地富隐瞒土地和黑地共808公顷,房子239间。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
  互助组 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响应党中央“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号召,在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原则下,组织各种类型的互助组。1949年春,兴隆山区兴隆山村后兴隆沟屯,徐毓文组织起全县第一个互助组,有16户,86口人,14个男劳动力,41.5公顷耕地,8匹大牲畜,2台大车。当年每公顷地产粮1250公斤。1950年每公顷产量提高到1750公斤。显示了走互助合作道路的优越性。同年徐毓文被评为长春县一等劳动模范。徐毓文互助组被评为吉林省一等生产自救模范互助组。1949年末,全县组织起来的互助组达8045个,有37500户参加,占全县农户的70%。
  1950年,全县组织起来各类互助组10013个,其中常年互助组254个,季节性互助组4456个。临时插犋换工组5303个。
  1951年,有各类互助组10480个,其中常年互助组2195个。占各类互助组20.9%,季节性互助组4133个,占39.4%,临时性互助组4152个,占39.6%。在组建互助组的工作中,县委发现有强搭强,富搭富,老弱搭个病残户的倾向。于1952年初分四片召开了2000多名互助组组长参加的训练班,重新学习了有关文件,总结几年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村不拉屯,屯不拉户的号召,还要求,干部带屯,党员带户。但由于思想急于求成,工作中强迫命令,出现了上级压下级、干部压党员、党员压群众的现象,有的村屯从东往西排户编成互助组,也有的按车马搭配定户编组,违背了自愿互利的原则,影响了互助组稳定发展。因而一部分互助组出现春插夏乱秋垮台,明年再重来的反复过程。县委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召开了第三次农业工作会议,使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1952年市县合并后,互助组为7313个,其中常年互助组2220个,季节互助组3018个,临时互助组2075个。1954年贯彻中央互助合作会议精神。使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有了新的发展,规模由小到大,逐渐稳定,管理有所改善。各类互助组为6990个,其中临时互助组1336个,占19.1%。季节互助组2609个,占37.3%,常年互助组3045个,占43.6%。参加农户34348户,占农业总户的81.4%,平均每公顷粮豆产量1319公斤。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随着生产深入发展,互助组的组织形式已不适应生产再发展的需要。1951年9月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会作出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决议根据土改后农民存在发展个体经济和实行互助合作的两种积极性,以及农村出现新的两级分化的情况,要求各级党委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和可能的条件,按着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愿互利的原则,逐步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要求在有比较丰富经验而又有比较坚强的领导骨干的地区,有重点地发展第三种形式,也就是土地和生产资料入股分红统一经营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根据中央决议精神和东北人民政府农林部于1952年制订的,东北农业生产合作社试行章程草案。长春市郊区(长春县)1952年试办两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一是:兴隆山区兴隆山村徐毓文农业生产合作社;二是:卡伦区狍子沟村马奎农业生产合作社。徐毓文初级农业合作社,有18户参加,117户人,27个劳动力,共产党员4人,团员1人。耕地面积46公顷,胶车2台、铁车1台,综合铲蹚机2台。当年粮食总产量达42500公斤,1953年每公顷比1952年增产384公斤,平均每公顷产量2268公斤。卖给国家余粮9000公斤,受到上级的表扬。
  1953年,两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试办成功。对全区农业合作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不少地方农民自行组织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根据“积极领导、稳步前进、只须办好、不能办坏”的建社方针,当年只批了17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5年9月毛泽东的《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发表后,市委农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年末发展到907个,有26860户参加,占全区农户的80%。合作社建管理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会计等,一般由5~7个人组成。负责制订农业生产计划,组织社员参加各项生产劳动,搞好收益分配和处理日常工作。在劳动上,按劳动强度,工作性质,技术水平,进行合理评工记分。基本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在初级农业生产合作期间,粮食产量稳步提高。平均每公顷产量为1376公斤,比互助组时期增长4.3%。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5年党的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提出的,“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方针。市委农委在同年10月两次召开三级干部会义,培训了1000多名建社骨干。1956年1月20日,在兴隆山区徐毓文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试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命名为“工农友谊”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不到半年时间,全区共建584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有96.4%的农户参加,完成了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任务。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土地无偿入社,车、马、农具作价转归集体所有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村经济组织。一般是一屯一社,居住集中的一屯两社。实行集体劳动,统一经营,按劳分配。但是由于要求过急,匆忙向高级社过渡,不少农民是在运动高潮中被卷进来的,也有的是被干部强迫加入的,农民思想不通。特别是比较富裕的农民顾虑重重,在劳动中出工不出力。有部分高级农业社出现了草荒地,粮食减产,同年国家又购了过头粮,全区大部分农民吃国家反销粮,造成人心浮动,情绪不稳,有百余农民拉马退社。西新乡大广村农业社的社员,聚众闹粮荒。市委农委总结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经验教训,实行三包(包工、包产、包费用)一奖,基本上稳定了农民的生产情绪。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改进耕作制度,加速农田基本建设,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但生产过分集中,分配上存在平均主义,给发展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粮豆平均每公顷产量只有1050公斤,比初级社时期下降24%。
  第四节 农村人民公社
  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8月,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人民日报》发表了毛主席“还是办人民公社好”的号召。中共吉林省委向全省发出建立人民公社的指示。郊区首先在小河台乡进行试点,同年8月24日建起了第一个人民公社——红旗人民公社(后改为净月人民公社)。全社共有3365户,16700人,4800公顷耕地。事隔24天,又先后在兴隆山建起卫星人民公社,在大屯建起跃进人民公社,在城西建起黎明人民公社。共有88个管理区,1143个生产队,36000户,占总农户的98%。1958年9月17日全区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人民公社是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政社合一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组织。土地、车、马、农机具、公共建筑、水利设施、公积金、公益金等都归公社所有。公社内管理区之间抽肥补瘦,土地、车、马、农机具大体拉平。管理区内生产队之间也基本平衡。实行公社、管理区、生产队三级管理,管理区为核算单位。社员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按工分计酬。
  在“大跃进”中建立的人民公社,一建立就搞起了“三化”,出现了“五风”。
  “三化”是:组织军事化,生活集体化,生产战斗化。在人民公社、管理区、生产队、组建民兵师、团、营、连、排、班。搞全民皆兵,大兵团作战,人海战术,劳武结合。按着年龄、性别组成什么“罗成队”、“穆桂英连”、“老黄忠队”。上工听敲钟,干活听命令,出工、收工列队走。外出要请假,食宿在“兵营”。
  大办食堂、托儿所、幼儿园,全区四个人民公社共办食堂734个,有30117户,15万多人在大食堂就餐。托儿所、幼儿园765所,群众怕归大堆,三天就杀猪700多头,杀鸡3300多只,造成了人财物极大的损失浪费。
  “五风”是:“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风”、“强迫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一平二调“共产风”刮起之后有260多个单位平调农村土地4690公顷,大车303辆。牲畜1242匹,劳动力521个,房屋2718间,粮食125000余公斤,都是无偿的占用,折合人民币567万元,全区人均承担32元。说假话、大话、空话、浮夸成风。计划高指标,层层加码,不从实际出发,在“人定胜天”的口号下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苦干两三年,战胜大自然”,“一年实现纲要指标,一年实现绿化、卫生化,二年实现水利化、化肥化、文化化,三年实现机械化、电气化,一年实现一人一头猪”。郊区4个国营农场要各建一个万头猪,10万只鸡的饲养场。各人民公社要建一个5000头猪,5万只鸡的饲养场,管理区要各建1个5000头猪,万只鸡的饲养场,生产队要各建1个300头猪,千只鸡的饲养场的高指标。
  生产瞎指挥成风。1958年夏季,全区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旱,持续两个多月没有下雨,区委号召打井抗旱,队队组织打井队。不论岗地、洼地,地下水贫富,遍地打井。兴隆山公社,一昼夜打井300多眼,挖两锹就算一眼井,不管有水无水都算井,全区一夜打井一万眼,提出要为13万眼井奋斗。兴隆山工农友谊管理区,打井60多眼基本无水,全部报废。同年秋季大搞深翻地,庄稼没拉完,就号召大搞深翻地,组织大兵团作战,有的把粮食翻到了地里,有的地块深翻三尺作样板,召开现场会议,推广所谓的深翻地经验,打乱了土层,破坏了土壤结构,造成极大损失。
  强迫命令成风。领导机关指挥生产一律化、一刀切。号召“挑灯夜战”,谁不听指挥就“拔白旗”。
  干部特殊化也一时成风。少数干部借职权之便,多吃多占,不参加集体生产或少劳动也同社员记一样的工分。
  群众反映:“五风”把“生产秩序刮乱了,把社员思想刮散了,把群众劲头刮没了,把党的威信刮低了,把共产主义标准刮偏了”。
  “三化”、“五风”的人祸,加上自然灾害,从1959~1961年出现了3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1960年,购了过头粮,人均口粮标准低到180公斤。出现了人缺口粮,牲畜缺草料,生产缺资金,群众以瓜、菜代替粮食。
  1959年2月17日~3月5日,中共中央在郑州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郑州会议),解决人民公社的所有制和纠正“共产风”问题。中共郊区委认真贯彻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精神,纠正人民公社运动中出现的“一平二调三收款”问题。到1960年春,“五风”问题得到纠正,开始恢复“小自由”,社员在不妨碍集体劳动的条件下。可以经营一些家庭小副业。如喂养一、两头猪或一、两只羊和鸡、鸭、鹅、兔等。社员房前屋后的小块空地集体不能经营的,可以由本户种植。但自留地仍全部归公社。
  同年秋季,贯彻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庐山会议)精神,揭发批判右倾机会主义思想,冬季开展了整党整社运动。为了摸索农村人民公社,由管理区为基本核算单位,向以公社为基本核算单位过渡的经验。在净月人民公社进行试点。因急于创造过渡的条件,又无偿地调用劳动力、拖拉机、大车和物资,大搞“花果山”、“温室宫”、“凤凰岭”、“鸭子湾”、“养猪城”等项工程,“一平二调”的“共产风”又有抬头。其它公社也相继搞起了养猪十、百、千,养鸡百、千、万的饲养场。结果有场无猪、鸡,劳民伤财,严重挫伤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
  1961年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即十二条)。对平调管理区生产队和社员的土地、劳动力和其它物品全部退赔。相继解散了大食堂、托儿所、幼儿园,停办了大多数集体养猪场、养鸡场、实行公养私养并举。重新分给社员自留地,社员在不影响集体劳动的条件下,可以经营自留地、小片荒、饲养畜禽和其它家庭副业。
  1961年冬,在兴隆山人民公社工农友谊大队,进行贯彻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和《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的试点。1962年1月全面铺开,到二月底结束。全区所有农村人民公社都实行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基本核算单位由大队改为生产队。
  “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业学大寨运动推向高潮,强制推行大寨式“死分活评”、“自报公议”的评分方法,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割资本主义尾巴,取消社员自留地,限制社员家庭副业和劳动力外流,关闭农贸市场;批判“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出现了增产不增收,分配不兑现等作法,严重地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生产责任制的通知》,区委抽调一批干部在兴隆山公社朝阳大队,兰家公社东道大队,幸福公社光明大队,进行专业月,在全区1312个生产队中搞以组承包,联产计酬的生产队有876个,占生产队总数的66.8%;包产到户,后勤到组计酬的生产队有47个,占生产队总数的3.6%;小段包工、定额计酬的生产队389个,占生产队总数的29.6%。
  3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经济效益和社员利益基本上挂钩,对调动社员的劳动积极性起到了推动作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同年3月5日,区委发出了《关于搞好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复查验收和干部报酬的通知》,复查验收中发现:干部经验不足,认识不一,作法有差异。工作开展不平衡,不稳定,不完善。主要是因循守旧,顾虑重重。有的干部认为是复辟到退。说:“辛辛苦苦30年,一夜退回解放前”。落实政策中,干部怕生产队搞垮了,工作打乱了,把部门架空了,行动上左顾右盼,裹足不前。月末,区委举办两次以农村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大队长训练班,清除“左”的思想影响,提高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意义的认识,改进领导方法,明确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规定大队、生产队干部职权范围和劳动报酬,推动了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当年蔬菜总产量达4737万公斤,比1980年增长67%,上市商品菜34000万公斤,比1980年增长54.5%;粮食生产在面积减少1854公顷的情况下,总产仍达到149292吨,交售商品粮41424吨,社员人均收入达154元,比1980年增加12元。
  根据中共中央〔1982〕1号《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郊区在2月18日——21日召开了各级主要负责干部参加的农村工作会议。对各类型的生产责任制进行调整、巩固、完善和提高,推行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全区有69个生产大队实行农业生产包干到户,把土地分等定级合理搭配,按人口和劳动力确定口粮田、责任田的承包面积,签订土地使用合同,一定15年不变。生产经营活动分户进行。一切生产投资,均由承包者承担。车、马、农具作价。土地平均分配,3至5年还清作价款。征购粮和集体提留粮,按各户承包耕地面积分担(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余为自己的)。生产队的房屋,加工机械变价卖给社员。供电设备大队统一管理。年末有63个大队大幅度增产增收,粮食产量增长16%。收入平均增加40%,大屯公社白龙六队,是个落后的生产队,粮食产量、收入、分配、多年倒数第一,全队38户几乎家家欠款,生产队离开贷款就停摆。社员不干活,队长不管事,成了一个生活靠救济,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的“三靠生产队”。采取一次到底,包干到户,当年翻了身,粮食总产量达122500公斤,比1981年增长72%,总收入4.7万元,比1981年增加124%,人均收入170元。
  兰家公社孟家八队包干到户前,是个生产形势好,社员生活水平高,富裕的生产队,后勤加工有磨米机、磨面机、粉碎机、脱粒机和铡草机配套成龙,固定资产总值4.8万多元。1982年实行联产承包到户,总收入18.6万元,比1981年增加65879元,增长了54.8%,人均收入439元,比1981年增加234元,增长114%,最高的户人均收入1400元。
  乐山公社长红大队岳家窝堡生产队。被群众称为“要命窝堡”。从1971~1980年的10年中6年有分无值,4年平均劳动日值不到4角钱,10年中6年没向国家交售一斤粮,1981年和1982年连续两年包干到户。1980年粮食总产量14.5万公斤,1981年18.9万公斤。比1980年增长28%。1982年达26万公斤。比1980年增长77%,1980年总收入是4.7万元,1981年达到8.6万元,比1980年增长近1倍。1982年总收入达到9.2万元,比1980年增加4.5万元。1981年向国家交售商品粮534吨,比1980年增加2.8万公斤,增长77%。1982年交售商品粮90吨,比1981年增加3.66万公斤,增加54%。
  全区于1983年2月在10个公社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了健全合同,减轻农民负担,两次调整了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了督促、检查、兑现制度,印发了12万份合同书。达到承包合同趋向合理,趋向统一。当年粮食产量,收入分配,多种经营都突破了历史最高水平。粮豆产量2258.5万公斤,比历史最高的1982年增产45%,人均收入达413元,比历史上较低年份的1958年的63元,增加了5.5倍,比最高年份1982年249元增加了66%。向国家交售粮食超10000万公斤,比1982年增加130%。
  1984年,根据中共中央1号文件精神,区委从实际情况出发,种养业以发展商品经济为重点,逐步走向社会化、区域化、专业化;工副业要社办、村办、个体办和联合办,4个轮子一起转,努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同年7月份召开多种经营专业会议。介绍了种养业、工副业9个依靠政策,把握信息,广开门路,科学种养,灵活经营的发财致富的典型经验。给广大农民指出了发财致富的门路。到1984年末,全区出现了3个专业村,109个专业屯,10134个各类专业户。根据中共中央〔1985〕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的文件精神,进行了第二步改革,进一步给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把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转向多元化。全区有3700户,占总户数的6.7%转让土地4100多公顷,解决了部分农民消极经营土地问题。以养殖业为重点的各种专业户有了很大的发展,产值比1984年增长75%,占农业总产值的41.5%。种植业以庭院经济为主要内容的菜园、果园、温室、大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1987年粮豆总产量达到212495吨,农业总产值12800万元,向国家提供商品粮96283吨,养殖业和瓜菜收入为3539万元,人均收入666元。1988年,粮豆总产量229943吨,比1987年增加8.2%。向国家提供商
  粮57.3万公斤,农业总产值为15582万元,比1987年增加22.2%。养殖业和瓜菜收入5668万元,比1987年增加37.56%。人均收入709元,比1987年增加6.5%。
  第三章 农作物分区与种植业结构
  第一节 农作物分区
  1983年以前,中远郊的兰家、大南、乐山、三道、农林、新立城、合心、兴隆山、大屯、永春10个公社种植粮豆作物;近郊奋进、城西、双德、西新、幸福、净月、英俊7个公社种植蔬菜。区划后10个乡(镇)以种植粮豆为主,兼种蔬菜和瓜果。
  第二节 种植业结构
  解放前,主要种植高梁、谷子、大豆、玉米、小麦。
  1943年,耕地面积为27万公顷。其中杂粮面积19790公顷。
  解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种植业比例关系逐渐变化,但粮食生产始终占主导地位。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比例:1949年为96:4;1953年为95∶5。1971年以后,在郊区生产为城市服务的方针指导下,比重调节为80∶20。1983年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和蔬菜生产,粮豆作物种植有所面积有所减少,比例为:79∶21。1988年粮豆面积继续下降,比例为77∶23。
  粮豆作物内部结构也有很大的变化,玉米与大豆的变化最突出,1959年以前大豆面积约为11930公顷,玉米约为6000公顷,谷子约为13万公顷,高粮约为1.35万公顷。1970年以来,高产玉米杂交品种问世,实行科学种田和施用化肥,玉米单产有了明显的提高,国家对玉米生产实行鼓励政策,郊区又处于东北玉米带,土壤、气候的自然条件适宜玉米生长,因而玉米种植面积急剧上升,1984年增加到27267公顷,玉米占粮食作物的50%,大豆下降到13%。1985年以后,注重发展城乡型商品经济,注意发展玉米生产的同时,注重大豆、水稻作物的发展。提出在稳定玉米生产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大豆、水稻播种面积。1988年玉米种植面积减少到24133公顷,大豆面积增加到1万公顷,水稻面积增加到3333公顷。
  第四章 农作物品种
  第一节 种植品种
  玉米 解放前,主要品种有火苞米:粒小而圆,米质好,产量低。黄八趟:粒大稍长,米质中等。老来瘪:粒扁而长,顶端塌陷,米质差,产量低。白马牙:粒长而扁,米质中等,易贪牵青,产量较高。还有粘苞米、洋苞米,但种植数量少。
  解放后,从1953年起,推广金顶子、马牙子、麦穗黄。1957年试种黄粒子:穗大,籽粒饱满,米质中等,耐旱性强,产量较高。1961年大面积推广。1963年又试种黄金顶、白金顶,由于产量低,生育期长,不适宜郊区种植,陆续被淘汰。1964年,先后引进双杂交种吉双2号、吉双4号试种,产量高,效益好,比传统品种增产5%,1965年,在全区普遍推广。其共同特点是适宜密植,产量高,亩产300~400公斤。1972年,种植面积达1.86万公顷,单产(公顷)3165公斤。1974年,引进吉单101、吉双83、吉双107、吉双147、吉单103、吉单104等杂交品种经试验后,吉单101、吉单102增产效果明显,在全区大面积推广。到80年代吉单101成为郊区主推品种。1984年后,引进晚熟高产品种,铁单4、中单2、4单8。其共同特点是密植,适宜和大豆间种。1987年,种植面积达2.6万公顷,单产(公顷)6075公斤。
  谷子 解放前广为种植的品种有大粒黄:茎杆坚韧,不易倒伏。刀把齐:抗风磨,喜温喜肥,米,草质均优,亩产150~200公斤。红粘谷:米质粘,适应性广,亩产120~150公斤。解放后,又增加了白沙谷、竹叶青、早八石、水里占和齐头黄等品种。1957年,引进公谷6号,品种好,产量高,取代了传统品种。1964年以后,又引进了公谷5号、公谷27号、23号,到了80年代又有新品种4谷1号。全区种植的品种多而杂,共有20多个品种,造成种子退化。到1985年以后,主要品种仍是公谷6号。但是由于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高梁 解放前,主要品种有大、小护脖子:穗大,茎短,米质好,抗旱耐涝,喜肥,亩产150~200公斤。歪脖张:黑壳圆粒,抗劳喜肥,米质好,亩产150~200公斤。还有红穗等。解放后,先后引进米棒子、大红穗、白高粮。到1957年全区试种护2号、护4号,1963年开始大面积推广。1966年试种杂交品种,吉杂1号、吉杂11号。1968年全区实现高梁品种杂交化。进入80年代后期,杂交品种出现抗病能力差,逐渐被淘汰。又种护2号、歪脖张、矬1号、矬2号和新杂579等品种。其共同特点,杆坚不倒伏,抗劳性强,耐肥,耐低温,穗大,易脱粒,亩产可达300~500公斤,是全区主推品种。
  大豆 解放前,大豆多为地方品种,有铁夹子、一窝蜂、小金黄、大粒黄等品种。解放后的50年代时期,品种有满仓金、压破车、铁夹子、大粒黄、平顶子、千层塔等。1957年开始推广国家认定的小金黄1号、集体4号、大粒黄。1970年,主推品种是吉林3号、4粒黄、铁夹子。60~70年代推广的品种由于产量低,抗病能力差,含油率不高,亩产一般100~120公斤,大部分品种逐渐被淘汰。1980年以后,主推品种有吉林20号、长农2号、吉林17号、九农11号、吉林3号。其基本特点是,植株高大,主茎发达,节多,节间短,四粒夹多,耐肥,耐湿性强,杆坚抗倒伏,抗食心虫性突出,耐荫性强,适于间种混种,产量较高,一般亩产150~200公斤。显示了高于其它品种的优势,比当地品种增产15%~20%。
  水稻 解放前,品种单一。只有大红毛,生育期短,苗耐寒,茎长易倒伏,产量较低,一般200~250公斤。70年代开始试种长白6号、东农12号、先锋等品种,其特点是无芒,抗倒伏,抗稻瘟病,但产量不高,亩产300~400公斤。1985年后,主推品种有早锦、吉梗60、61、双丰8号、系选14号等品种。1988年松辽2号和长白5号为主推品种,茎杆粗壮,株型紧凑,叶短而直立,分蘖力中等,抽穗整齐,成熟率高,耐肥,抗稻温病较强,抗倒伏较差,米质优良,一般亩产700公斤左右。全区保留品种有25个。
  旱稻 解放前,旱稻品种有小青芒、大青芒。农业合作化以后,基本绝迹。1983年实行农业联产承包到户,又有部分农民小面积种植,品种仍是小青芒、大青芒。其茎秆粗状,抗旱强,叶枯病轻,抽穗整齐,一般亩产100~120公斤。
  小麦 解放前,品种有秃头、小红芒。解放后,有丰强1号、51号等品种,抗黑穗病,高度抗秆锈病,苗期耐旱性强,后期耐高温,抽穗整齐,一般亩产100~150公斤。
  第二节 农作物面积与产量
  玉米 清末时期,种植玉米极少,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2%。民国时期,玉米播种面积有所增加,单产1000公斤左右。1935年,出现了玉米加工业,播种面积增加到10028公顷,占播种面积的8%,单产1250公斤。
  解放后,玉米播种面积、产量分3个历史阶段:195~1960年为大稳定小发展阶段。播种面积基本在7500~8000公顷之间,占粮豆播种面积的15~17%。单产在1440公斤左右。70年代开始,推广玉米良种,黄粒子和试种玉米杂交品种,明显增产。1973年良种面积扩大到1.86万公顷,单产提高到3165公斤,比1960年面积增加1.3倍,单产提高1.2倍。80年代,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玉米在粮食作物中占首位,成为对外出口创汇的主要商品粮。玉米抗旱涝,好管理,被农民称为“铁杆庄稼”。玉米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1987年全区玉米播种2600公顷,占粮豆播种面积的60.1%,单产6075公斤。
  谷子 清末时期,谷子的播种面积年平均占粮豆播种面积的30%左右,产量低于高梁。谷子耐储备,是农民的主食,谷草是大牲畜的主要饲草,适宜“三三制”轮作。1935年,谷子种植面积73615公顷,占播种面积的32%,单产495公斤。
  解放后,谷子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但由于互助合作的兴起,大牲畜猛增,饲草需求量过大,谷子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20~25%,单产1500公斤左右。70年代玉米面积大幅度增加,谷子种植面积相对逐年减少。1975年全区谷子播种8866公顷,占粮豆播种面积的10%左右,单产1920公斤。1983年以后谷子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88年全区谷子种植1007公顷,占粮豆播种面积3%,单产2415公斤。
  高梁 解放前,高梁与谷子面积持平。1935年播种面积73193公顷,占总播种面积25%,单产614公斤。
  解放后,高梁播种面积逐年下降,1973年,高梁播种面积9800公顷,占粮豆播种面积15%,单产2700公斤。1988年全区高梁播种面积2600公顷,占粮豆播种面积6%,单产4140公斤。
  水稻 1935年,在万宝山、大房子、一间堡开始种植水稻,面积共1216公顷,单产1000公斤左右。1958年,水稻播种面积达3215公顷。但1962年降为945公顷,单产3008公斤。1976年以稻治涝,水稻面积一跃发展到5000公顷,占粮豆播种面积15%,单产4215公斤。1983年区划后,水稻种植面积为2133公顷,单产5655公斤。1988年又发展小井灌溉,水稻面积增加到3333公顷,占粮豆播种面积的10%以上,单产6990公斤。
  大豆 解放前,播种面积6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25%,单产570公斤。1951年大豆播种面积35324公顷,占粮豆播种面积的17%,单产1087公斤。70年代玉米面积增多,大豆面积被挤。1982年只播种5800公顷。1988年调整了粮豆比价,大豆面积才达到1万公顷,占粮豆播种面积24%,单产2505公斤。
  第三节 良种繁育
  解放前,农民长期沿用当地品种,当年秋季靠穗选或风选以备翌年使用,退化现象较为严重。粮食平均亩产100~120公斤。
  解放后,从1952年开始繁育良种,到1978年,为“四自一辅”(自繁、自选、自留、自用,国家辅以必要调剂)阶段,区、公社、生产队三级进行种子繁育,各公社都有种子繁育田,为推广良种起到示范作用。1979年恢复区种子管理站,各公社建立良种场,全区选定22个生产队为种子繁育基地。区种子管理站在兰家乡丛家大队、广宁大队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把全区良种繁育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繁育种子以玉米杂交,高粱杂交为主,3年时间提供玉米良种475万公斤,高粱良种225万公斤。由于生产队制种,隔离区小,去杂不彻底,去雄不及时,晾晒、烘干条件差,出现种子不纯,出芽率低,成本高的现象。
  1982年,种子生产搞“四化一供”即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质量标准化,种子加工机械化,品种布局合理化,以区为单位实行统一供种。到1988年通过内繁外引相结合的方法,为全区提供各种作物良种80.5万公斤,其中玉米60万公斤,大豆11.5万公斤,高粱7.5万公斤,谷子1.5万公斤。
  第五章 耕作制度与栽培技术
  第一节 耕作制度
  解放前,受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主要农作物一年一作,大垄稀植,耕作粗放,用镐头或用木铁犁耕种。硬茬扣种,软茬耲种,实行大豆——高粱——谷子交替轮作。东北沦陷时期,由于大豆商品价值的提高,出现4年轮作制度。大豆——谷子——大豆——高粱,实际是4年种两年大豆。
  解放后,由于新式马拉农具的推广使用,改进耕作制度,从1965年起全区普遍改垄增行,把2尺2寸的大垄,改成1尺8寸的小垄,实行宽播密植。耕作制度改为大豆——高粱——谷子——玉米4茬轮作。
  1970年后,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变化,玉米面积逐年增加,改变了历年大豆、高粱为主的种植习惯,形成以玉米、大豆为主的新布局;玉米——大豆——玉米——谷子——玉米——高粱的两茬轮作制。
  1980年以来,全区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到60%左右,农作物轮作制度已打破,在保证玉米面积的同时,安排大豆、高粱、谷子和其它作物,还采取玉米间种大豆、大豆间种玉米的办法来保证玉米种植面积。
  第二节 栽培技术
  解放前,农作物沿用传统的栽培技术:清种、混种、复种。
  解放后,栽培技术不断改进,推广玉米催芽种,玉米、大豆间作,谷子宽播,玉米、水稻喷洒激素,水稻大棚育苗等新技术。
  玉米 玉米的栽培方法是:扣种、挤种、刨埯种和小面积的混种大豆、小豆和绿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期间,玉米与大豆混种,刨埯种,一埯双株,一埯三株、甚至一埯多株。1970年后,玉米种植发展为混、间、套、穿,四周大镶边。1979年推广玉米与大豆按比例间种以玉米为主,按玉米与大豆2∶2.2∶1或3∶1间种,比清种、混种增产20%~25%。小比例间种占玉米播种面积的60%左右。由于玉米单交品种不断发展,出现生育期长的无霜期短的矛盾,受低温冷害和霜冻的威胁。三道乡创造玉米催芽种的先进技术,实现了早种不粉种,晚种不晚收的效果,催芽种玉米早出苗5~7天,早成熟10天左右。全区推广了这项新技术。改变了过去刨埯种,扣种和两犁挤的作法,解决了10年9春旱,底墒不足的矛盾。1983年实行联产承包到户后,玉米大面积清种,单株密植1公顷留苗5~6万株,单产达6000~7500公斤,达到了稳产高产。
  高粱 高粱历来清种,以耲种为主。1952年学习黑龙江省肇源县丰产经验,高粱扣大垄,宽播留拐字苗,1公顷保苗10万株左右。1980年以来,推广高粱喷洒30烷醇促进了早熟。
  谷子 耲种,宽播,等距留苗。1952年,推广肇源丰产经验,改为大垄宽播,两次间苗,合理留鸡爪苗,施口肥和抽穗前追肥,低产变高产。1978年出现垧产万斤粮的地块。
  大豆 大豆以清种为主,也有大豆与玉米混种,以大豆为主,玉米在田间呈“满天星”不规则状。农业合作化后,大面积实行高矮棵作物搭配种植:混种、穿带,使农作物单一群体变为复合群体,大豆混种玉米面积不断扩大。1970年以来,小比例间种,在郊区盛行一时,大豆的比例越大,单产越高,而玉米单产相对减少,大豆和玉米2:2间种,比清种减产50%左右,4∶4间种减产30%以上,6∶6间种减产20%。
  1983年,国家调整了大豆收购价格,鼓舞了农民种大豆的积极性,各乡(镇)调整了农作物的布局,改变了把大豆作为玉米的“通风道”,使大豆有面积无产量的耕作制度。1985年全区清种大豆9466公顷,占粮豆播种面积近四分之一,单产2100公斤。1988年,大豆清种面积10933公顷,单产2505公斤。大豆有扣种,前茬是谷茬,实行扣种,两犁合成。先破茬后掏墒,复土后再进行镇压。一犁挤种,先把种子、肥料点在垅沟里,踩格子,破原垅、镇压。耲种,在软茬上耲种,开沟、撤种、踩格子,复土一次完成。
  水稻 解放前,以直播为主,草荒严重。解放后,小面积条播,利于田间管理,产量较高。1958年后,推广水床育苗新技术,早整地,早做床,早播种,早扣膜育苗法。移栽秧苗复壮快,产量有明显的提高。1981年,幸福公社红光生产队引进日本水稻大棚盘育苗法:播前先把子盘放在母盘里,秧盘内装好底土,土厚度为2~2.5厘米为宜,每盘浇水1.5克。每盘用0.5克1500倍敌克松药液为盘土消毒,播种后再均匀复土,0.7厘米为宜。经试验获得成功,全区普遍推广应用。大棚盘育苗法,保温性能好,气温稳定。通过10℃的日期比棚外提前16天,增温13℃,秧苗素质好,根系发达,白根多,茎杆粗,成苗率高,生产成本低于习惯育苗法42%,早成熟3天,平均每公顷增产1000公斤,节约种子75~80%,节约塑料薄膜25%,节省化肥78%。
  第三节 新技术推广
  推广玉米复膜播种 垅作复膜或畦作复膜,每亩施优质农肥2立方米,磷酸二铵15公斤,尿素30公斤。复膜时,先喷洒除草剂,每亩用200~400克杜尔,加水7~10公斤,再复膜,两侧用土压严,以防风寒。复膜播种有两种方法:一是先播种后复膜,出苗时及时开孔引苗;二是先复膜后播种,在地膜上打眼点籽,用土压好点籽孔。玉米产量不断提高,一般每公顷单产达7500~8000公斤。
  推广水稻栽培新技术 全区普遍用大棚育稻苗。大棚育苗:用两幅塑料薄膜做棚膜复盖,骨架用铁管、宽竹枇子、细木杆等比露地平均温度高8~10℃。开闭式地棚育苗:用两幅塑料薄膜做棚膜,骨架多用竹枇子。苗床宽3.2米,长15~20米,比露地平均温度高6~7℃。小地棚育苗:苗床宽1.1~1.2米,比露地平均温度高5~6℃。旱育苗,苗床的长宽、骨架、塑料薄膜按苗床而定,播种秧苗返青快,秧苗生长期长,叶龄大,根系发达,茎叶粗壮,成苗率高,保温效果好,平均气温高,氧气充足,抗低温能力强,省种省苗,管理方便。小井稻:小井分为机井、电井。小井要打在稻田地最高点,根据出水量计算开发种植面积。
  建立健全农业技术组织,通过培训技术力量,推广农业新技术。从70年代开始,每年冬、春季节,集中一二次培训或召开现场会议,实地传授农业技术。主要讲授粮豆和蔬菜的选种催芽、大棚、地膜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有3900多人次参加学习。印发科技小册子、小传单4500份,接受农民咨询4200人次。
  第六章 肥料、植保、农田基本建设
  第一节 肥料
  农家肥 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各种农作物施农家肥,肥源较广,品种多,主要有人粪尿、过厩肥、草炭土、房框子土、扒炕土、烟囱灰、沤绿肥、草木灰等。
  施肥方法:底肥(播种前施),口肥(细肥随种下地),追肥(发酵后的人粪尿根据作物生育期追肥)。
  施肥数量:底肥,一般每公顷20吨左右;口肥,一般每公顷2~3吨。农家肥每公顷用量,50年代平均,每公顷40吨;60年代平均每公顷54吨,农家肥施用量很少。
  化学肥料 解放前使用过少量硫酸铵(肥田粉)。60年代实行科学种田,农民对化肥开始有认识,到70年代,全区施用量1.5万吨,平均每公顷200公斤。1983年后,全区年施用量为22281吨,平均每公顷500公斤。施用的化肥有:氨水、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铵、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硝酸磷、磷酸铵、磷酸二氢钾。
  氨水,旱田开沟深施肥复土,水田随水淌灌。碳酸氢氨,作底肥或追肥(10厘米左右)覆土,不能作种肥。硫酸铵,作种肥、底肥或追肥。氯化铵,作底肥、追肥,用于水田比硫酸铵效果好,不能作种肥,盐碱地不能施用。硝酸铵,适用于中性和酸性土,可作追肥,干旱地区可作底肥,不能作种肥,水田和盐碱地不能施用。硝酸钙,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各种农作物,用于追肥效果好,不能作种肥和水田施用。硝酸铵,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各种农作物,不宜作种肥和水田施用。尿素,适用于各类土壤和各种农作物,用底肥、追肥,不宜作种肥,作根外追肥最为理想。过磷酸钙,用于中性或碱性土壤,应配有机肥料,可作底肥、种肥施用,应施于根部。硫酸钾,用于各种作物,对烟草、亚麻、葡萄、土豆,可作底肥,追肥,深施。早施集中施效果好。硝酸磷,用于底肥或追肥,水田不宜施用。磷酸铵,适用于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可作底肥、种肥、追肥,但作种肥不能与种子直接接触。磷酸二氢钾,用于根外追肥或浸种。施用化肥由单一施用氮肥,改为氮、钾混合施用,特别是当增加磷肥的配比时增产幅度在20~30%左右。
  化肥施用方法:有底肥、口肥、追肥和叶面喷洒四种。磷、钾肥多用于底肥、口肥,氮肥多用于追肥,硫酸铵、磷酸二氮钾和含硼锰等微量元素化肥用于叶面喷洒。
  底肥:在播种前,把化肥施于垄沟,复土后播种,把化肥埋入垄底或把化肥埋于土中部,利于保持肥效,使种子与化肥隔离避免烧坏种子,有利于作物增产。1980年以来,磷、钾肥全部用于施底肥,氮肥有三分之一作底肥。
  口肥:在播种时化肥与种子同时施入,多用于高粱、谷子作物。种植玉米也有施底肥和口肥的,称为“双施肥”。施口肥多用磷酸二铵和尿素等化学肥料。
  追肥:在作物生长旺盛时期进行追肥,以氮肥为主,重点是玉米,高粱、谷子、水稻等禾本科作物,有的追一次,有的追两次。第一次追肥,一般在铲完二遍地,促进作物生长;第二次在作物抽穗前,促进作物籽粒成熟。追肥对玉米、西瓜等株距较远的作物,进行埯追;对植株较密的高粱、谷子等作物,进行条追。肥与作物根部,保持3~6厘米距离,施深6~9厘米。
  水田追肥:采取散施法,将化肥直接施放浅水层中。
  叶面喷洒:化肥溶解于水,将溶液喷洒作物叶面,用硫酸铵、磷酸二氢钾和含硼、锰等微量元素化肥调配即可喷洒,施用化肥应按土施肥,按需施肥,按作物施肥。
  第二节 植物保护
  病害 解放前,农作物的病害有:小麦黑穗病、高粱黑穗病、水稻稻瘟病等,一般年份发生病害面积占播种面积的20~30%。
  70年代以后,常见病害有:小麦叶枯病、麦散黑穗病、白粉病,谷子白发病、黑穗病、谷瘟病、玉米丝黑病、大斑病、花白苗、水稻稻温病、立枯病、绵腐病、高粱散丝黑穗病、大豆霜霉病、菌核病等十几种。最严重的是玉米丝黑病。
  虫害 解放前,农作物虫害有:黑绒金龟子,危害大豆、高粱、玉米、甜菜;粘虫危害禾本科作物;蚜虫、蝼蛄危害小麦、玉米、高粱、谷子、水稻、马铃薯。
  解放后,虫害种类增多,先后出现象鼻虫、食心虫、红蜘蛛、水稻潜叶蝇、玉米螟、二代粘虫、玉米蚜虫等。苗期虫害以金龟子、象鼻虫为主;地下虫害以蛴螬、蝼蛄为主。黑绒金龟子、象鼻虫危害面积:1957年1.6万公顷,1980年1.1万公顷,1982年520公顷。二代粘虫危害面积:1976年900公顷,1980年200公顷。草地虫危害面积:1982年1200公顷。大豆蚜虫危害面积:1979年5400公顷,1982年5300公顷。高粱蚜虫危害面积:1979年5000公顷,1982年4400公顷。玉米螟危害面积:1981年达8600公顷,1985年5700公顷。稻温病危害面积:1986年1800公顷。
  农作物病害防治 解放前,对于发生虫害,不是积极防治,有迷信思想,祈祷虫王爷,求神退虫,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
  解放后,发生虫害用人工捕杀,对粘虫进行捕捉,蚜虫用手撸,笤帚扫,打作物底叶,虽有一定效果,但捕杀有限,防治面积小。以后采用药物防治,效果显著。50年代用“砷酸铝”拌种,或以“666粉”做毒铒诱杀。60年代用“滴滴涕”,“1605”、“1059”、“3911”、“敌克松”“硫酸铜”、“克菌丹”、“霉素”、“黑白净”防治虫害效果显著。70年代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农药被淘汰,开始用高效低毒农药,有“乐果油”、“氯化乐果”、“敌百虫”、“锌酸磷”、“敌敌畏”、“呋喃丹”和用赤眼蜂等生物防治,灭虫率达90%左右。禾谷类作物黑穗病,用“赛力散”、“公主岭毒素”、“萎锈灵”、“克菌丹”、“多菌灵”或用“瑞毒霉”等农药拌种,防治效果好,发病率降到2%左右。稻瘟病 使用“五赛合剂”、“代森锌”、“代森铵”、“稻瘟净”、“春雷霉素”等药物拦种,防治效果好,发病率降到3%以下。水稻立枯病用“敌克松”农药浸种或在苗床喷洒,效果最佳,基本能达到消灭枯病的作用。
  第三节 农田基本建设
  改造涝洼地 乐山、新立城的五里桥、何家屯、兰家乡东道、大屯镇的红光十二马架子、兴隆山镇幸福、合心乡新凯河等涝区,面积达4500多公顷。
  以稻治涝70年代在乐山、新立城、兴隆山涝区,引伊通河水和打井种稻,以稻治涝近2500多公顷。
  修台田、条田治涝 将涝洼地土壤含水量减少,达到提高地温,防治内涝,到1980年全区修台、条田面积近1000多公顷。
  兴修水库 主要防治下游耕地内涝成灾。80年代全区共有水库、塘坝30余座。达到大雨不成灾,小雨保丰收。
  第七章 蔬菜1983年前,蔬菜生产是郊区的主要任务。区划后,重点发展庭院经济服务于城市,补充市场,调剂余缺,对稳定蔬菜市场起到了一定作用。
  第一节 蔬菜栽培技术
  1950年以前,蔬菜种植基本是按自然气温直播,除大葱外都是坐定苗。60年代以后,陆续采取温床、温室、塑料大棚育苗的方法,提高了气温,增强地力,使蔬菜生产淡季不淡,常年不断。
  温室 主要为春季保护地蔬菜栽培和露地茄果类及早甘蓝等早熟蔬菜育成苗和小苗。
  塑料拱棚 可分为大、中、小3种棚。大、中棚先期用于露地早熟栽培茄果类、早甘蓝移苗,后期用于瓜果类栽培,促进早熟。
  温床 在床土下面铺放发酵后的马粪、格荛,以提高地温。
  蔬菜育苗床土,用腐熟草木灰44%,腐熟马粪25%、大粪10%、陈炉灰25%、或用田土50%、腐熟马粪20%、大粪10%,陈炉灰20%。
  蔬菜育苗播种期,主要根据蔬菜种类,育苗设备,定植时期和苗龄长短来确定。主要蔬菜播种在2月下旬或3月上旬,撒籽均匀,复土1~1.5厘米,然后复盖薄膜,晚上盖上草苫子,保持温度。
  黄瓜育苗:适宜温度20~25℃,低于10~12℃或高于30~35℃,生长要受阻碍。大棚黄瓜苗龄在55~60天,露地黄瓜育苗35~40天。
  茄子、青椒育苗:种籽皮厚,出芽慢,可采用55~60℃水浸种,茄子用70~80℃热水浸种,达到灭菌和加快出芽的目的。室温白天25℃左右,夜间15~18℃。
  番茄育苗:适时播种,苗龄60天左右,温度白天20~25℃,夜间15℃左右,育苗温度不能过高防止徒长。
  甘蓝育苗:早、中、晚生甘蓝都需要育苗。早生4月下旬定植,中生5月上旬定植,苗龄50~60天;晚生甘蓝5月上旬育苗6月下旬定植,苗龄30~40天,白天温度15~20℃,夜间6℃左右。
  地膜复盖 一般地畦高5~10厘米,宽60~80厘米,适用于穴播的快豆、角瓜和育苗移栽的茄子、青椒、甘蓝等。沟栽地膜复盖,一般种苗部位在60~80厘米宽的高畦上,开一条宽20~25厘米,深15~20厘米的沟,将苗斜栽或卧栽在沟内,然后盖好地膜。适用于甘蓝、青椒、茄子等。还有可在畦上开2条10厘米深的播种沟,进行点播或条播,幼苗出土后生长5~10天,再引苗出膜。适于角瓜、快豆、水萝卜等。
  平畦地膜复盖:整地作畦后,将地膜盖在畦面上,可先播种后复膜,也可以先复膜后播种,适合栽培密度较大,喜冷凉条件的蔬菜,元葱、大蒜、芹菜和菜花等。
  平畦近地面复盖:根据膜幅做成平畦,在畦埂上横放些竹杆或木杆,播种后盖上地膜,将四边压埋在畦埂上,使地膜不贴于畦面,适于种植香菜、芹菜、水萝卜等。
  第二节 主要蔬菜面积与产量
  蔬菜生产是小菜园、小瓜园。重点分布在兴隆山、大屯、兰家、新立城、三道等乡(镇)。到1988年全区种菜专业户4800户,专业屯发展到40个,温室和大棚面积为409654平方米。其中日光温室有138栋,23045平方米,大棚种菜1128栋,面积131762平方米,用地膜复盖夏菜138公顷,全区保护地面积213公顷,露地种春菜500公顷,夏菜2986公顷,秋菜2000公顷,薯类1447公顷。1988年产量是:温室生产蔬菜87万公斤,大棚生产蔬菜770万公斤,地膜复盖生产蔬菜1016万公斤,露地生产春菜1830万公斤,夏菜产量110704万公斤,秋菜120170万公斤。
  第三节 蔬菜品种
  葱:海洋葱、鸡腿葱等。
  菠菜:光头、大叶、尖叶、秋根等。
  白菜:吉研1号、长春快、大青帮、核桃纹、兴城麻叶、兴城矬、唐山包头菜等。
  菜豆:沙哈、五月先、自来油、花皮、马蹄弯、青皮、猪耳豆等。
  番茄:长春粉红、可果美、小黄柿、小红柿、牛奶柿、大红桃、罗城1号、苹果青等。
  茄子:长茄1号、吉茄1号、紫水茄、鹰咀青茄等。
  韭菜:马莲宽、大马莲、二马莲、竹杆青等。
  甘兰:吉春等。
  青椒:麻辣、三条筋等。
  黄瓜:长春密刺、津研四号、七号、叶三、九月青等。
  萝卜:灯笼红、青头、心里美等。
  辣椒:油椒、尖椒等。
  芹菜:空心、京芹等。
  南瓜:甘力、英咀等。
  角瓜:青皮、白皮、花皮等。
  蒜:小白皮、大红袍等。
  长豆:十三粒、一尺青等。
  马铃薯:红眼圈、苹果红、黄二号、克山白、白二号等。
  香菜:紫根、延西等。
  第四节 蔬菜病虫害和防治
  病害有:枯萎病、霜霉病、炭疽病、黄萎病、猝倒病、软腐病。
  虫害有:蚜虫、蛴螬、蝼蛄、地老虎(截根虫)、蛆虫、夜盗虫、菜夜蛾、黄条跳甲(地蹦子)、地蛆、菜青虫。
  病害防治:黄瓜霜霉病,用50%代森锌,1000倍的稀释液进行防治。黄瓜、茄子、辣椒、番茄的猝倒病,用代森锌、克菌丹、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500~1000倍液进行喷洒。黄瓜、茄子、辣椒、番茄等蔬菜的立枯病,用65%的代森锌或50%代森铵1500倍液,浸种30分钟后再洗净催芽。白菜的白斑病,用50%的代森铵800倍液,或65%的代森锌500倍液,进行喷雾。
  虫害防病:蛴螬、蝼蛄,苗床进行秋翻地或幼苗出土后,用90%的敌百虫30倍液0.5公斤,加炒香的谷糠、麦麸15~25公斤拌匀后撒在苗间,防治效果尚好。地老虎用2.5%敌百虫粉剂或喷洒80%敌敌畏1000倍液进行杀害。蚜虫用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进行喷雾。夜盗虫,用50%的敌百虫5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100倍液进行灭虫。菜青虫用90%敌百虫原粉,每亩用75~100克或80%敌敌畏乳油每亩用50~75克兑水喷雾。黄条跳甲用2.5%的敌百虫粉剂,每亩1.5~2公斤喷粉,或50%辛硫磷乳油2500~3000倍液喷雾。
  第八章 瓜果
  第一节瓜
  郊区种植瓜历史悠久,品种有甜瓜、西瓜、臊瓜、癞瓜等。
  甜瓜有顶心红、羊角蜜、白糖罐、牙瓜、丰瓜、八里香、虎皮黄等。顶星红瓜以产量高取胜,羊角蜜、白糖罐以甜度高占优,近年多选用产量高,口味好的丰瓜、八里香、灰鼠子以及从黑龙江引进的虎皮黄等品种。
  丰瓜早熟,从育苗到罢园不足百天。平均亩产2500公斤,果味香甜,在市场上竞争力强。
  灰鼠子瓜结果早,产量高,皮薄肉厚,甜度高,抗病力强。
  甜瓜种植以大南、兴隆山、大屯、永春等乡(镇)为多。大南乡红田村农民房向贵,1986年,采用地膜复盖,试种3亩甜瓜,收入7600元,1988年创出了垧获利4万元记录。
  地膜复盖栽培培瓜,4月上旬育苗,7月中旬开始采摘,15天左右罢园,之后可种植秋菜。
  1986年,永春乡义和村二社农民,甜瓜罢园后再复种白菜,2亩地产瓜7500公斤,收入4200元,复种白菜收入860元。
  甜瓜种籽要消毒浸种:用60℃的热水浸种7~8分钟,然后将水温调到30℃,温水浸种6~8小时。用10%磷酸钠溶液浸种20分钟,经清水冲洗。催芽:将浸好种籽用干净的湿毛巾包好,置于30℃恒温下催芽,当种籽芽露白,温度要降到25~28℃,大部分胚根露头时,即可播种。
  甜瓜地膜复盖栽培:有畦作、垅作。其中畦作保温保湿效果较好,可节约地膜,每亩施农家肥3000~400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
  甜瓜整枝摘心:甜瓜分枝性强,通过整枝摘心,促进开花结果。主蔓摘心促进子蔓发生,子蔓摘心,促进孙蔓发生,结果枝及时摘心,促进座果。整枝摘心,以晴天中午为宜,避开早晨阴雨天,以免茎叶脆嫩或有露水,使伤口愈合慢、易感病。甜瓜整枝以三蔓整枝为宜。第一次整枝,主蔓4片叶摘心留3片叶,同时掐掉2片子叶;第二次整枝,当三条子蔓长到4~5片叶时摘心,留3~4片叶,每条子蔓上留1个瓜;第三次整枝孙蔓,4叶时摘心,保留3片叶,在整枝瓜秧的孙蔓上留2个瓜。重孙蔓以后的分枝,视瓜苗叶片复盖地面指数而定,一株瓜秧可结3~4个瓜。
  西瓜种植:选好种籽和配好营养土。营养土的配方有田土4份、猪圈粪3份,草炭土3份或用田土6份、陈马粪2份、大粪干2份。无论哪种配方配制的营养土,每立方米的混合土中都要加入1公斤的过磷酸钙、5公斤草木灰,经搅拌均匀过筛后用75%甲基托布津和90%的敌百虫各50克,兑水40公斤配制成800倍液的混合药液,进行土壤消毒和灭虫处理。
  温床育苗要选购10×10厘米的微膜袋或用纸袋。将用药剂处理过的营养土放入微膜袋或纸袋内,边装边按实,土装到离袋口1厘米为止,然后把装好的营养钵摆在准备好的苗床内。要摆紧,高矮一致纵横成行,再用消毒过的细土填充钵间缝隙。
  播种前要先将已摆好营养钵的苗床浇透水,然后在营养钵中间用秫秸杆札1个小孔,孔深以能放入芽为宜。将种子芽向下播入小孔内,每一营养钵播一粒种子,随播随用营养土复土,复土与钵口齐,播种后室内温度25~30℃,夜间在8~15℃。苗床适宜土壤含水量要保持40~50%,其他时间应保持30%左右。
  西瓜整枝留瓜:有单蔓式、双蔓式、三蔓式(无霜期短,不宜采用)。单蔓式适合大棚,小拱棚双膜复盖,一畦双行,种两垅隔两垅的栽培方法。单蔓整枝留主蔓,双蔓式单垅或畦上平行种植,整枝除留主蔓外还要留一侧蔓做为第二主蔓,两条蔓子背向引蔓。西瓜压蔓结合整枝同步进行,有明压蔓和暗压蔓,一般是瓜前一次瓜后一次,压蔓最好是晴天下午进行。
  第二节 果
  解放前,境内农民在房前屋后种植的果树有杏、李子、樱桃、海棠、葡萄等,品种老化,产量低,果味差,销售不畅,经济效益低下,果树逐年减少。
  解放后,全区先后建起果园22个,面积达105公顷,栽植苹果、海棠、葡萄、杏、李子树。1965年兴隆山公社建安龙、太平、兴隆山、兴华等果园,占地面积达30公顷,年产果达15万公斤。全区果园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遭到严重破坏。
  1983年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把果园承包给个人,调动了果农的积极性。引进葡萄优良品种有巨丰、康贝尔、罗一尔,采用先进的科学方法栽培,改挖沟平栽为换土平栽;改栽休眠苗为袋育大苗;改露天栽为地膜复盖;改土防寒为秸棵防寒。
  栽植果树,按果树种类和品种测定栽植点。挖坑时,把表土和底土分别放在坑的两侧。要秋栽就夏挖,春栽就秋挖,使下层土壤充分熟化,以利根系生长。栽植坑深、宽不应小于1米,土质不好可挖大坑换土栽植,栽植前每坑按20斤左右腐熟的有机肥和100克左右的磷钾肥与从坑中挖出的表土混合,填入坑内,然后填底土到坑深三分之二将苗木放于坑中央,使根系自然疏展,培土、踏实、浇透水。果树栽植时期,是在落叶后至萌芽前进行栽植,苗木处于休眠状态、栽后易成活。1986年全区采用袋育大苗栽葡萄,占栽植总面积的71%,成活率达96%以上,比栽休眠苗成活率提高40%。3年生葡萄树亩产达2020公斤,是旧栽培法的5倍。1988年,共栽袋育大苗葡萄35万株。
  果树必须进行整形修剪。果树是多年生,多分枝,生长旺盛的树种,在自然生长情况下,往往枝条混乱,树冠郁密,产量低而不稳,经济效益不高。经整形修剪,一是培养坚强的树体骨架,形成树体合理的结构,负担较高的产量;二是控制树势,减少养分消耗,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三是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果实品质,减少病虫害;四是延长树体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果树嫁接,嫁接苗是用优良品种植株上的枝或芽作接穗,嫁接在砧木上形成新的植株。栽培的苹果、梨、李子、杏、山楂、葡萄等都用嫁接法繁殖苗木。嫁接的苗木,能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特性,能提早开花结果,能增强抗寒、抗旱、抗盐碱等抗逆性,生长旺盛,成形快。嫁接苗的砧木,苹果用山丁子和海棠做砧木;梨用秋子梨(山梨)做砧木;葡萄用山葡萄和贝达做砧木;桃、李子、杏用毛桃、山桃、山杏、毛樱桃和李子(中国李子)等做砧木;山楂用山里红做砧木。
  果树施肥:全园施肥,将肥料均匀地撒在地上,然后翻入土中,深度20厘米左右。结合春、秋耕地或灌水时施用氮肥和液态肥料。环状施肥,在树冠外围挖一环形沟,沟宽20~50厘米,深度要按树龄和根的分布范围而定。放射沟施肥,在树干1米左右向外挖沟6~10条,宽、深与环状沟相同。条沟施肥,在果树行间开沟,施入肥料。果树追肥,结果树每株每次追硫铵2公斤左右,过磷酸钙2公斤左右。果树叶面喷肥,用腐熟人尿10%,硫铵0.2%,尿素0.3~0.5%,过磷酸钙1~3%,磷酸二氢钾0.3%,硫酸钾0.3%,草木灰浸出液3~10%。
  果树病虫害防治:果树有举尾虫、八角虫、蚜虫等虫害。举尾虫,在幼虫尚未分散前,及时剪除有虫害的幼虫枝条,用火烧掉,或用药剂在7~8月幼虫3龄前用杀虫剂“7216”400倍液防治,效果达100%。八角虫,在冬季及早敲碎树上及附近防风林中的“洋辣罐”或在7月中旬、8月下旬幼虫发生期,喷洒90%敌百虫1500~2000倍液。蚜虫,用乐果、敌敌畏、“1059”喷洒,效果均较好。
  第九章 经营管理
  第一节 财务管理
  互助组时期,坚持“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分配原则,互相换工插犋,收获的粮食归农户各自所有。换工的差额,用现金或粮食找齐。
  初级社时期,实行土地、车、马、大型农具入股分红,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分配。从总收入中扣除当年管理费、生产费用、农业税、提留的公共积累,再扣除入股分红,剩余部分按社员劳动工分进行分配。财务收支设专人管理,会计管帐,出纳管钱,支出要经过审批,专款专用,定期公布帐目,实行民主理财。
  高级社时期,取消了土地分红,车、马、大型农具作价归集体,逐年还清,不计利息。以社为单位进行核算,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统一劳动日值。对生产队推行“三包一奖”(包工、包产、包费用、超产奖励)制度,设专人管理财务,会计管帐、出纳管钱,支出审批,专款专用,定期公布帐目的民主管理制度。
  人民公社建社初期,以公社为基本核算单位,后改为以管理区为基本核算单位。1962年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建立了比较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队队有会计、出纳,各项支出经过审批。
  1983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时期,一户就是一个核算单位。各户的全年总收入除向国家交农业税,向集体交公积金、公益金外,其余全由农户自己支配。各社的财务由村统一管理,社有村管,联社会计一人分管几个社的帐目。每年集体提取的积累归村所有,由村管理。
  1985年以后,对1983年以前的集体积累实行折股到户,性质仍为劳动者集体所有,由乡集中统一分户管理。折股后的积累资金不能用于各项费用支出,只能作为周转资金,其增益给股金所有者分红。
  第二节 劳动管理
  初级社时期,社员参加集体劳动,劳动力分等评工记分(10分为一个劳动日)。社员除参加集体劳动外,可作其它劳动。
  高级社时期,以生产队为单位按社员专长,统一组织劳动,社员参加集体劳动,视定额完成情况评工记分。
  人民公社时期,以生产队为单位组织集体劳动,普遍实行定额管理,劳动力分等定级,以级定分,底分活评,死等级、活工分。“文化大革命”期间,批判所谓“工分挂帅”,推行大寨式的记工方法。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到户后,农民生产劳动直接与责、权、利挂钩,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第三节 收益分配
  初级社是土地、车马、大型农具按股分红(约40%)。劳动力按劳分配。
  高级社和人民公社时期是在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下,扣除公益金、公积金和当年的生产费用,剩余部分以分定值,按劳分配,一般不低于60%。联产承包到户以后,收益分配的核心是合同兑现。主要抓提留合同,保护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
  第十章 场站公司
  第一节 良种繁育场
  1971年郊区建畜牧良种繁殖场,1975年改为郊区良种繁育场,占地面积8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75公顷。1988年场内有职工124人,其中干部7人。
  1975年开始良种繁育,品种有:玉米双交、单交种。1979年为全区提供良种27.5万公斤,制种亲本吉〔63〕5万公斤,繁育高粱、谷子优良品种10万公斤。
  1980年由于受隔离区面积的限制和严重的病虫害影响,停止了良种繁育,改种植粮豆为主,兼营养殖业。每年平均区财政给政策补贴13万元,但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人员超编,造成连年亏损,到1983年共有内、外债22.9万元。
  1984年实行个人承包土地和养殖业,农工各得其所,经营收入逐年增加,到1986年扭亏为盈。
  1988年,实行场长承包制,年总产值68498元,全年实现利润4045元。
  第二节 种子公司
  1960年建郊区种子管理站,1979年改为郊区种子公司,编制5人,到1988年编制13人。种子管理站从1960年到1979年近20年,为郊区农业生产引进、示范、推广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的优良品种和调剂区内种子余缺,还为发展全区良种做了大量的技术指导工作。
  种子公司,1980~1984年,繁育杂交和优良品种800万公斤,提供优良品种590万公斤。1985年后在承德、抚顺建立11个玉米良种繁育基地,为黑龙江省8个县代繁育良种210万公斤。
  为发展繁育蔬菜新品种,种子不断更新换代,在市内、大屯分别建立4个蔬菜种子销售门市部,经营30个品种,年销售量达6万公斤,满足了菜农的需求,几年来获得经济效益20万元。
  第三节 果树场
  郊区果树场,前身是郊区民政科福利农场。“文化大革命”时期改为郊区“五七干校”,后改称东郊果园。1975年郊区果树场改由农业局领导。
  全场面积119.9公顷,其中果树占地面积74.4%,防护林带占总面积占8%,房屋、厂房等占总面积的4.6%,水利工程占总面积的3%。
  1988年全场有职工170人,其中干部14人,有固定资产120万元。
  果树场以葡萄生产为主、兼顾其它苗木的栽培。1983年总产值67万元,其中果树产值占33%,工副业产值占67%,实现利润11万多元。
  果树场为发展葡萄生产,培训果树栽培技术骨干472人次,提供各种苗木136万株,其中葡萄苗118万株。从1979~1988年为城市居民提供各种水果226万公斤。
  第四节 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郊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现有职工37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6人,助理农艺师11人,技术员11人,工人28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共有技术人员58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8人,助理农艺师23人,技术员26人。村有农业科技小组和农业科技示范户,形成区、乡、村、户四位一体的新的农业科技网络。

知识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长春市郊区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志取事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长春厅建制始,下限至1988年。设有概述、大事记、建制沿革、自然环境、人口、林业、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