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口变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00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人口变动
分类号: C924.25
页数: 4
页码: 78-81
摘要: 本节记述了长春市郊区人口变动的情况,原因来自4个方面:一是由于出生和死亡引起的自然增减;二是由于迁入、迁出引起的机械增减;三是流动人口;四是由于行政区域变动而引起的人口增减。
关键词: 人口变动 长春市

内容

人口变动原因来自4个方面:一是由于出生和死亡引起的自然增减;二是由于迁入、迁出引起的机械增减;三是流动人口;四是由于行政区域变动而引起的人口增减。
  出生、死亡 解放前,人口是高出生、高死亡。东北沦陷时期的1932年,长春县人口变动统计,新出生婴儿4641人,死亡3218人。
  解放后,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逐渐上升,死亡率不断下降。1949~1971年间,出生率在30%以上,1972~1981年保持在20‰~30‰之间。1982年为17.6‰,1983年下降到11.35‰,1987年由于放宽政策,允许部分人生二胎,上升到17.22‰,1988年又降为15.74‰。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死亡率较低,并呈下降趋势。1949~1971年间,死亡率在8.46‰~14.2‰之间。1972~1988年间,死亡率最高的是1981年为7.22‰,最低的是1988年为5.11‰。
  人口迁移 解放后,因工作调动、上山下乡、招收职工、随迁家属、投靠亲友、复员转业等引起人口变动。现有资料表明,迁入大于迁出。1963~1988年,迁移率最高的1971年,迁入67566人,迁出18986人,迁入率19.34%,迁出率5.44%,净迁移率24.78%,迁移率最低的为1966年,迁入1584人,迁入率0.65%;迁出2834人,迁出率1.16%,净迁移率1.8%。
  流动人口 清嘉庆五年(1800年)设长春厅时,有2330户,7000人。道光二年(1822年)新增182户,657人。道光十六年(1836年)迁入4494户,12290人。光绪七~九年(1881~1883年)迁入8705户,27952人。
  解放后,百姓安居乐业,自流人口相应减少。因生活所迫而四处流落者甚少。1978年以后,外地大批剩余劳动力走向城市,流入郊区,流动人口增多。1982年全区流动人口2809人,1987年达3938人。
  行政区划变动 历史上因区划变动而引起的最大的一次人口变动为宣统二年(1910年)。长春府所辖之怀惠乡全境及沐德乡数甲划归德惠县,划出人口近19万,总人口由宣统元年(1909年)的734742人骤减到547343人。
  解放后,因区划变动频繁,引起多次人口变动:1966年3月划归长春市区46802人,由双阳划归郊区1537人;1972年划入595人;1978年划入2407;1980年划入661人,划出661人;1983年3月,近郊净月、城西、西新、奋进、五七、英俊、幸福共7个公社划归市区,划出人口186103人。

知识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长春市郊区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志取事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长春厅建制始,下限至1988年。设有概述、大事记、建制沿革、自然环境、人口、林业、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