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人口构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100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人口构成
分类号:
C924.25
页数:
18
页码:
61-78
摘要:
本节记述了长春市郊区人口构成的情况,其中包括了自然构成、地域分布和社会构成、年龄、性别、人口密度、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
关键词:
人口构成
长春市
内容
人口构成分为自然构成、地域分布和社会构成。包括年龄、性别、人口密度、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诸多方面。清朝,长春厅(府)男女比例失调,自然增长缓慢,人口年龄趋于成年型,人口密度很小。清宣统二年(1910年),每平方公里104人。城镇人口极少,人口中汉族人居多,满、蒙次之。人口中从工、农、商、政者占99.5%,文化教育十分落后,大多数人没有文化,文化素质很差。民国和东北沦陷时期,人口出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致使人口减少,人口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都很差。1933年,长春县人口中84.2%是文盲,男女比例仍然失调。1935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4.7%,汉族人占总人口的99.7%。1946年男女比例为123:100。
解放后,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男女比例逐渐趋于平衡。人口自然增长加快,出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年龄结构向年轻型转变。1971年,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增长速度较前减慢,年龄结构又向成年型转变,人口密度逐年增大,1982年每平方公里433人。文盲占总人口的比例逐年减少,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记载,全区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8.5%,文盲占3%。1987年,人口抽样调查时统计,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1.7%。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区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4.2%,文盲、半文盲占13.55%,人口身体素质也逐渐提高,常见病患病率逐年下降。职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事农业转为其他行业者增多。
自然构成
年龄 根据人口年龄结构不同,可分为年轻型、壮年型和老年型。其标志是:少年儿童系数0~14岁,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40%以上,老年人口系数(65岁以上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5%以下,老少比在15%以下,年龄中位数20岁以下的为年轻型;少年儿童系数在30%~40%,老年人口系数在5%~10%,老少比在15%~30%,年龄中位数20~30岁为壮年型;少年儿童系数在30%以下,老年人口系数在10%以上,老少比在30%以上,年龄中位数在30岁以上为老年型。
清宣统元年(1909年),长春府境内人口年龄结构是:少年儿童系数25.7%,老年人口系数0.66%,老少比2.6%,趋壮年型。
东北沦陷时期,人口年龄结构略有变化,但仍属壮年型。1940年,长春县人口年龄结构是:少年儿童系数39.9%,老年人口系数5.9%,老少比14.7%。
解放后,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婴幼儿的死亡率大为降低。50和60年代出现了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少年儿童系数逐年上升,老年人口系数偏低,老少比及年龄中位数逐年下降。1952年到1964年,少年儿童系数由41.4%上升到46.4%,老年人口系数由9.8%下降到3.5%,老少比由23.8%下降到7.5%,人口年龄结构迅速转向年轻型。70年代以后,计划生育控制了人口增长速度,少年儿童系数开始下降,老年人口系数回升,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逐年上升。人口结构由年轻型转向成年型,进而趋向老年型。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少年儿童系数为33.8%,老年人口系数为4.4%,老少比13.1%,趋向成年型。1987年人口抽样调查时,少年儿童系数为27.79%,老年人口系数为4.47%,老少比16.08%,属于成年型,正向老年型转化。
性别 清朝由于流寓东北的民人多为男性,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宣统元年(1909年),长春府总人口734742人,男性437285人,占总人口的59.52%,女性292457人,占总人口的39.8%,男女比例为149.52∶100。
民国时期,男性仍然多于女性。1930年,长春县总人口513026人,男性266089人,占总人口的51.87%,女性246937人,占总人口的48.13%,男女比例为107.76∶100。1946年,长春县总人口536710人,男性296032人,占总人口的55.16%,女性24.678人,占总人口的44.84%,男女比例为123∶100。
1978年开始,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1984年全区总人口252969人,男性129892人,占总人口的51.35%,女性123077人,占总人口的48.66%,男女比例105.5∶100。1988年全区总人口248726人,男性127715人,占总人口的51.35%,女性121011人,占总人口的48.65%,男女比例为105.5∶100。
民族构成 长春厅(府)境内有满、蒙等少数民族。清初,汉族人始从关内移居境内,此后,汉族人迅速增多。到民国初期,已占70~80%,满族、蒙族、朝鲜族等占20~30%。东北沦陷时期的1940年,总人口487788人,其中汉族483457人,占99.1%;满族666人,占0.14%;回族308人,占0.06%;日本人3410人,占0.7%;其他7人。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全区有8个民族,其中汉族273718人,占98.2%;满族3367人,占1.21%;朝鲜族1074人,占0.39%;回族442人,占0.16%;蒙古族31人,占0.01%;彝族1人,壮族2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8人。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区已有14个民族,其中汉族439903人,占98.2%;满族5461人,占1.21%;朝鲜族3433人,占0.76%;蒙古族62人,占0.01%;回族831人,占0.19%;维吾尔族1人,苗族1人,彝族3人,壮族2人,侗族5人,瑶族1人,白族1人,锡伯族2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5人。
文化构成 解放前,由于教育事业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只有少数人能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多数人目不识丁。据1931年统计,识字人口74776人,只占总人口的15.18%。
解放后,受教育的人逐渐增多,文化水平不断提高。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全区总人口278643人,其中,文盲78651人,占28.2%;初小文化程度的6.209人,占21.6%;高小文化程度的4.243人,占14.4%;初中文化程度的16230人,占5.8%;高中文化程度的3622人,占1.3%;大学文化程度的467人,占0.2%;不详的79218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区总人口449711人,其中,文盲84058人,占18.7%,比1964年减少了9.5%;小学文化程度的163025人,占36.3%,比1964年增长了0.3%;初中文化程度的11.592人,占24.6%,比1964年增长了18.8%;高中文化程度的3.274人,占6.7%,比1964年增长了5.4%;大学文化程度的(大学毕业、肄业或在校)3192人,占0.7%,比1964年增长了0.5%。职工人口文化程度:文盲、半文盲2.593人,占11.1%;小学文化程度的67522人,占36.5%;初中文化程度的73925人,占39.9%;高中文化程度的2.2万人,占11.9%;大学毕业(肄业)的1036人,占0.56%。1987年人口抽样调查时,全区4个抽查点共11551人,其中,大学毕业3人、大学肄业1人,占0.035%;高中文化程度的698人,占6.04%;初中文化程度的3151人,占27.3%;小学文化程度的4379人,占37.9%;文盲或半文盲2111人,占18.3%。
职业构成 清宣统二年(1910年),长春府劳动人口(妇女除外)208970人,占总人口547343人的38.2%,其中,官绅78人,占劳动人口的0.04%;兵士1932人,占劳动人口的0.93%;从事农业的17.225人,占劳动人口的81.5%;从事手工业的5773人,占劳动人口的2.8%;从事商业的8640人,占劳动人口的4.1%;兵勇6207人,占劳动人口的3%;书吏226人,占劳动人口的0.1%;差役432人,占劳动人口的0.2%;从事染业的14492人,占劳动人口的6.9%;无业966人,占劳动人口的0.46%。
民国时期,就业人数逐渐增多,1931年长春县劳动人口31.371人,占总人口的473032人的65.6%。其中,从事农业的281989人,占劳动人口的90.9%;从事工业的7745人,占劳动人口的2.5%;从事商业的15345人,占劳动人口的4.9%;学界2402人,占劳动人口的0.7%;军界1761人,占劳动人口的0.6%;医界425人,占劳动人口的0.1%;政界708人,占劳动人口的0.2%。
解放后,人口职业构成不断变化,从事农业者转为其他行业特别是工、商业者渐增。1982年,全区在业人口185076人,其中,从事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990人,占劳动人口的4.32%;机关企事业工作人员3839人,占劳动人口的2.07%;商业及服务行业人员13008人,占劳动人口的7.03%;农业106866人,占劳动人口的57.7%;工业53302人,占劳动人口的28.8%;其他人员71人,占劳动人口的0.04%。
人口密度 清初,长春属蒙古游牧之地,茫茫荒原,地旷人稀。清中期以后,由于关内民人的源源流入,人烟渐稠。宣统元年(1909年),长春府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4人,1935年每平方公里153.2人,1940年由于抓壮丁、劳工和青壮年外逃等原因,人口减少,每平方公里116.5人,光复后的1946年,每平方公里129.9人。
解放后,人口密度逐渐增大。1954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37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每平方公里278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每平方公里433人。1988年,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45.3人。
城乡分布 多年来,由于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农业人口一直居多,非农业人口时增时减。宣统二年(1910年),长春府城镇人口65141人,占总人口的11.9%,农业人口482202人,占总人口的88.1%。1935年,农业人口436462人,占总人口的94.7%,非农业人口16610人,占总人口的5.3%。1940年,农业人口409692人,占总人口的91%,城镇人口38728人,占总人口的9%。
解放后的1949年,农业人口218632人,占总人口的95.3%,所占比例较1940年增长4.3%,城镇人口1.345人,占总人口的4.7%。1963年,全区非农业人口39998人,占总人口的14.6%,农业人口233855人,占总人口的85.4%。
“文化大革命”时期,因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部分干部下乡插队落户等原因,致使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下降。1966年,全区有非农业人口24152人,占总人口的9.8%。此后,因招工、知识青年返城、安置复员转业军人等原因,非农业人口逐渐增多。1973年,全区非农业人口45384人,占总人口的12.6%,较1972年增加4778人,其中,招工、招生175人,临时工转正143人,安置复员转业军人55人,职工家属进城178人,知识青年返城7人,非农业人口迁入543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逐渐增多。1978年全区非农业人口48139人,占总人口的11.9%,农业人口356735人,占总人口的88.1%%。1982年非农业人口61536人,占总人口的13.7%,农业人口388175人,占总人口的86.3%。1985年,全区非农业人口46934人,占总人口的19.1%,农业人口199014人,占总人口的80.9%。1988年全区非农业人口46650人,占总人口的18.8%,农业人口202076人,占总人口的81.2%。
行政区域分布 宣统二年(1910年),长春府总人口547343人,分布在6镇14乡,即永清镇(今长春车站)、德安镇(今卡伦镇)、来远镇(今万宝山)、泰和镇(今小合隆)、恒平镇(今烧锅店)、绥恩镇(今鲍家沟)6镇;安仁、抚顺、抚清、裕生、裕民、裕国、裕忠、裕顺、裕信、恒清、恒庆、恒升、恒富、恒丰14乡。
1927年,有59397户,47.031人,分布在5个区,其中一区13420户,104996人;二区13324户,109877人;三区11138户,81384人;四区9039户,79796人;五区12476户,93978人。
东北沦陷时期的1936年,有61753户,465170人,分布在5区,80乡,1815个村屯,其中卡伦区8233户,56280人;米沙子区16322户,127536人;小合隆区13265户,99987人;双城堡区11817户,92147人;大屯区12116户,89220人。
解放后的1948年11月,有43629户,219719人,分布在9个区,101个村,7个街,1058个自然屯。其中米沙子区4494户,22164人;滨河区3693户,19579人;卡伦区4641户,2.546人;朱城子区5569户,22417人;双庙子区5226户,35205人;万宝山区6430户,32886人;鲍家区4990户,24504人;同太区4759户,23122人;兴隆区3827户,19296人。
1949年10月,有86838户,487094人,分布在16个区,4个街,322个村,2383个自然屯。1952年10月,市县合并后,有12个区,2个街,59个村,共31776户,168683人。
1957年3月,有37024户,183994人,分布在1镇,43个乡。
1982年,有449711人,分布在2个镇,17个公社。其中大屯镇14452人,兴隆山镇11910人,英俊公社2.072人,幸福公社26863人,五七公社15397人,奋进公社22240人,西新公社26539人,农林公社15563人,三道公社22632人,合心公社22908人,城西公社41787人,大南公社23429人,大屯公社19223人,乐山公社26207人,兰家公社21854人,永春公社15334人,净月公社36703人,兴隆山公社36196人,新立城公社3.402人。
1983年,西新、五七、城西、奋进、净月、幸福、英俊7个公社划归市区,划出人口186103人。
1988年,全区总人口248726人,分布在5乡5镇,32个居民委员会,92个村,564个自然屯,778个生产合作社。平均每村609户,2252人;每屯平均90户,447人。其中兴隆山镇5.026人,大屯镇32913人,三道镇23308人,新立城镇22901人,乐山镇25198人,合心乡2.784人,兰家乡21339人,农林乡14025人,大南乡22644人,永春乡15588人。
婚姻家庭 解放前,男女婚姻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成,普遍盛行早婚。允许一夫多妻,家庭中普遍存在着“多子多福”的观念,并以此做为家庭兴旺的标志。清宣统元年(1909年),长春府平均每户6.9人;1922年长春县平均每户7.9人;1930年平均每户8.9人。东北沦陷时期,家庭人口较前减少,平均每户7.6人。
1950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结婚年龄普遍推迟到男20岁,女18岁。70年代,提倡晚婚,结婚年龄一般男25岁,女23~24岁,亦有更大年龄成婚的。由于新中国男女平等,妇女大多数参加工作,大家庭逐渐解体,家庭规模缩小,家庭人口相应减少。1949年平均每户4.5人,1952年平均每户5.3人,1964年平均每户5.3人。1978年提倡一对夫妇一个孩,三口之家逐渐增多。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区15周岁以上人口297739人,其中未婚82701人,占总人口的27.8%;已婚215038人,占72.2%,平均每户4.4人。1987年人口抽样调查时,平均每户3.2人。
知识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志取事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长春厅建制始,下限至1988年。设有概述、大事记、建制沿革、自然环境、人口、林业、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