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篇 建置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0948
颗粒名称:
第一篇 建置沿革
分类号:
K293.4
页数:
19
页码:
1-10
摘要:
本篇记述了长春市建置沿革,包括了历史沿革、历代辖境变迁、行政区划等。
关键词:
长春市
建置沿革
政区
内容
第一章 历史沿革
嘉庆五年(1800年),清政府在长春堡东5公里处(今新立城镇卫星村新立城小街)设长春厅,管理民人事宜。隶属吉林将军。厅置理事通判。
道光五年(1825年),长春厅衙北移20公里,建衙署于宽城子。
同治四年(1865年),商民集资,修筑城墙,高3米,长10公里。
光绪八年(1882年),理事通判改为抚民通判,加理事衔,并增设农安分防照磨,(驻农安靠山屯后移驻朱家城子)。
光绪十五年(1889年),长春厅升为长春府。改抚民通判为知府。
宣统元年(1909年),添设西路道,道署驻长春府城。同年8月,西路道改称西南路分巡兵备道。
1913年1月,西南路分巡兵备道改称吉长道。道尹公署仍驻长春城。同年3月,长春府改称长春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境沦陷于日本帝国主义之手,1932年3月,建立伪“满洲国”,定长春为伪满国都,称“新京特别市”。长春县仍存,隶属吉林省。4月,伪长春县公署设在长春市西四道街。
1945年抗战胜利后,伪长春县政权瓦解。同年10月,国民党政府将长春县公署改名长春县政府,仍设在原伪县公署旧址。同年11月,长春县人民自治政府设在今农安县开安镇。
1946年4月14日,东北民主联军解放长春后,同年6月,国民党又在长春市设长春县政府。
1948年3月1日,长春县民主政府在双庙子正式成立,继则移驻朱家城子。同年10月19日,长春市解放。11月,长春县民主政府迁到长春市四道街原国民党县政府旧址。
1949年9月16日,又迁到斯大林大街2段9号。
1952年10月10日,市县合并,长春县委机关并入中共长春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长春县的16个区分别划给长春市和九台、德惠、农安县管辖。
1957年3月28日,成立长春市郊区人民委员会。郊区人民委员会设在长春市黑水路53号。
1968年4月25日,成立郊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9月30日,改称郊区人民政府。1988年5月23日,区机关由黑水路迁至春城大街8号。
第二章 历代辖境变迁
第一节 清代时期的辖境
嘉庆五年(1800年),清政府设长春厅,辖沐德、怀惠、抚安、恒裕4大乡。辖境以厅址为点:东至穆什河(今九台县沐石河),距厅址95公里;南至伊通边壕,距厅址17.5公里;西至巴延吉鲁克山(今大屯阜丰山)根,距厅址20公里;北至季家窝铺(今农安县巴吉垒乡),距厅址86公里。
光绪十五年(1889年),长春厅升为长春府。府境以府址为点:东至松花江东岸,伯都讷厅(今榆树县)界142公里;西至白龙驹奉天昌图府(今怀德县)界17.5公里;南至伊通边壕吉林府界27.5公里;北至两仪门农安县界60公里;东南至望坡山吉林府界140公里;西南至伊通边门伊通州界27.5公里;东北至红石砬子松花江伯都讷厅界150公里;西北至十二马架子20公里。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县境
1913年3月,长春府改称长春县。隶属吉长道尹公署。县治仍设在长春府旧衙所在地宽城子。当时的县境:北至农安县两仪门60公里;西北至长岭县弓棚子90公里;西至奉天怀德县大岭37.5公里;西南至伊通县伊通边门25公里;南至双阳县边壕25公里;东南至潘家染房9公里;东至饮马河50公里;东北至德惠县刁家油房90公里。县境东西长140公里,南北宽125公里。
第三节 沦陷时期的县境
沦陷时期,长春县隶属吉林省。长春市改称“新京特别市”。伪长春县公署仍设市内。县境从伪县公署驻地算起,东至九台县卡伦30公里,西至怀德县弓棚子90公里,南至莲花泡15公里,北至农安县两仪门60公里。全境从南到北75公里,从东到西120公里。
1946~1948年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长春县的县境与沦陷时期相同。
第四节 新中国建立后的县境
1949~1952年的长春县境与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相同。
1952年10月,市县合并后的区境为东经123°02′(今合心乡后石虎屯河西)至125°34′(今农林乡白庙子);北纬43°26′(今乐山镇莲花泡)至44°05′(今兴隆山镇高家店屯北)。南北长72.5公里,东西宽42公里。南靠双阳县、伊通县,西接怀德县,北靠农安县,东与德惠、九台县为邻,环绕长春市区。
第三章 行政区划
第一节 清代行政区划
嘉庆五年(1800年)清政府设治时,全厅辖怀惠、沐德、抚安、恒裕4乡,每乡分若干甲,甲下设牌,牌设牌头。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行政区划
1912年,一度推行地方自治,相继成立县议事会、乡议事会。划全县为30乡,后编为6镇14乡。后又合并为乡一、乡二、乡三、乡四、乡五区。
30乡:德济、德普、沐泽、沐恩(以上原属沐德乡);安仁、安定、安天、安乐、安道、安怀、抚顺、抚来、抚远、抚靖、抚绥乡(以上原属抚安乡);裕生、裕民、裕国、裕忠、裕顺、裕信、恒清、恒庆、恒康、恒和、恒太、恒平、恒升、恒富、恒丰乡(以上原属恒裕乡)。
6镇14乡。6镇:永清镇——由安定、安道、安怀3乡编并,镇址在今长春东站;德安镇——由德济、德普、沐泽、安天、安乐5乡归并,镇址在东卡伦(今九台县卡伦镇);来远镇——由抚来、抚远2乡归并,镇址在万宝山(今德惠县万宝山镇);泰和镇——由恒康、恒泰、恒和3乡合并,镇址在小合隆(今农安县小合隆镇);恒平镇——即恒平乡,镇址在烧锅店(今农安县烧锅店镇);绥恩镇——由抚绥、沐恩2乡归并,镇址在鲍家沟(今农安县鲍家沟乡)。
14乡:安仁、抚顺、抚靖、裕生、裕民、裕国、裕忠、裕顺、裕信、恒清、恒庆、恒升、恒富、恒丰乡。
5区。1912年重新区划,全县划为5区。乡一区:在县治东包括沐德乡的头、二、三甲及抚安乡头甲至六甲。乡二区:在县治东北,包括抚安乡的七甲至十一甲及沐德乡的八甲。乡三区:在县治北,包括恒裕乡六、七、八甲及上九、中九、下九甲。乡四区:在县治西北,包括恒裕乡的十一、十二、十三甲。乡五区:在县治西,包括恒禄乡的一、二、三、四、五、十甲及南六、中六甲。
第三节 沦陷时期行政区划
东北沦陷后,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吉林时期,仍设长春县,隶属吉林省。伪长春县公署设在“新京特别市”。1932年,长春县第一区(今九台县放牛沟乡一部分)划入九台县。1934年,长春县行政区分编为5区,80乡,1815屯。
1938年,长春县划为26个行政村。分设6个警察署。
26个行政村:大屯、西新、福仁、烧锅、南新、米沙子、朱家城子、滨河、万宝、同太、鲍家、开安、桦家、朝阳、北新、合隆、龙王、卡伦、兴隆山、双城堡、三岗、裕明、和气、太平山、李药铺、老爷庙。
6个警察署:大屯、米沙子、开安、卡伦、双城堡、太平山。
同年6月1日,将长春县南新村马架屯、大顶子屯、炮手屯、小安屯、东碱草沟屯、李家洼子屯、邢家台屯划入市区。
第四节 解放战争期间的行政区划
1946年国民党政府军占领长春后长春县所辖的26个行政村改为26个乡、418保、7510甲,实行保甲连坐制。
26个乡、镇:兴隆山、卡伦、米沙子、朱家城子、同太、鲍家、滨河、北新、万宝、合隆、开安、桦家、朝阳、烧锅、三岗、龙王、双城、和气、裕明、太平山、李药铺、老爷庙、福仁、西新、大屯、南新。
1948年3月1日,在双庙子(今属德惠县),成立长春县民主政府,废除保甲制,实行民主自治,改为区、村、闾。县辖双庙子、朱家城子、万宝、米沙子、滨河、鲍家、同太、卡伦、兴隆山9个区。区下设121个村。
双庙子区辖双庙子、徐家店、瓦房店、梨树园子、董家油坊5个村。
朱家城子区辖朱家城子、哈拉哈、驿马、福来、沿河、西兴、东兴、大房、瓦盆、丁家、东头道、干沟子、兴隆堡、西头道、杨柳15个村。
万宝区辖万宝、富强、山西头、广太、赵家、大王家、刘城子、善人、东升、前进、万祥、曾家、顺山、獾子台、戴家15个村。
米沙子区辖米沙子、四家子、梁家、广宁、铁岭、永平、长岭、天吉、兴顺号9个村。
滨河区辖滨河、三家子、新立堡、农安堡、十八家子、獾子洞、潘家岭、前唐家、魏家、曹家岗、优胜、闫家12个村。
鲍家区辖鲍家、双马、双庙子、孟胡、烧锅、王家、库塘、苇塘、太平、小桥、段家、孙家、前岗、桑家沟子、新开、三间、腰道、义合、三合、永德、耿家、兴河、全新、于家24个村。
同太区辖刁家、前山、新立、宫家屯、侯家、八家子、邓家、海川、东二道、西二道、五福堂、苇子、吉祥、苇塘14个村。
卡伦区辖镇郊、西山、小北、壕里、三家子、太平庄、魏家窝堡、东站、孙家染房、弓棚子10个村。
兴隆山区辖兴隆山、毛家、太平、佟家、龙泉、一间堡、寸金、三间房、分水岭、苇子沟、朝阳堡、高家、拉拉屯、陈家口子、三道林子、四合、安龙泉17个村。
1948年10月19日,长春全境解放,11月,县委机关由朱家城子迁到市内。大屯区从伊通县回归长春县管辖。
第五节 新中国建国后的行政区划
1949年7月29日,怀德县的双城堡,农安县的开安、龙王、烧锅、合隆和西新6个区划归长春县后,长春县辖16个区、4个街、322个村、2385个屯。(1950年5月10日将烧锅区划分为烧锅区、和气区)
1950年1月25日,长春县西新区的桑家窝堡、大西河堡、开原堡划归长春市。
1952年10月10日,长春县撤销,原辖16个区分别划拨。即将一区(大屯)、二区(西新)、七区(合隆)、八区(兴隆山)、九区(卡伦)、十区(米沙子)及十二区(万宝)7个区另有三区(烧锅)新开河以东的4个行政村划归长春市。其余十一区(朱家城子)、十五区(同太)2个区划归德惠县,六区(龙王)、十三区(开安)、十四区(鲍家)及十六区(滨河)等4个区划归农安县,四区(和气)、五区(双城堡)两个区,另有三区(烧锅)新开河以西的19个行政村划归怀德县。另外,将双阳县的九区(劝农)、六区(奢岭)2个区也划给长春市。
1952年11月25日,设中共长春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辖长春市7~18区的12个区,2个街,219个村。
1955年8月改为4个区公所,辖43个乡,1个镇。
1957年3月28日,郊区人民委员会正式成立,同时撤销4个区公所,仍辖1镇43乡:
1镇:大屯镇。
43乡:兴隆山、太平、龙泉、一间堡、金钱、新立、三道林子、朝阳、和平、范家店、四间、潘家油房、大西、伊通、于家、东安、孟家、姜家窝堡、唐家营子、城西堡、合隆站、平安堡、长春堡、富强、拉洛、白龙、分水岭、大广、双庙子、繁荣、开源、西新、三家子、黑嘴子、钟家窑、小河台、净月、靠山、生产、逯家湾、小河沿子、石碑岭、森林乡。
1958年3月,全区合并为1镇14乡。
1镇:大屯镇。
14乡:小合隆、伊通、唐家、范家店、森林、一间堡、兴隆山、和平、小河台、净月、永春、长春堡、富强、新开乡。
1958年8月,成立红旗(净月)人民公社,又先后建起跃进(大屯)、曙光(城西)、卫星(兴隆山)共4个人民公社。
1959年4月,为保证建设新立城水库工程的需要,省决定将伊通县大南乡、双庙子乡全部、乐山乡、榆树乡部分地区(距库区以内5华里)划归郊区。
同年7月,成立大南、乐山两个人民公社。至此,郊区共辖6个人民公社,即兴隆山、城西、大屯、净月、大南、乐山人民公社。
1961年,增设西新、兰家、合心、永春4个人民公社。
1964年,增设大屯、兴隆山两镇。
1965年12月,净月人民公社的全部及永春公社光明、黑嘴子,大屯公社的东山,城西人民公社的城西、大营子、车家、兴隆、同心等部分大队划归市区。
1966年,增设三道、农林人民公社。
1968年4月27日,撤销兴隆山、大屯两镇,设12个人民公社。
1969年4月11日,南关区东风公社,朝阳区五七公社,宽城区红旗公社,二道河子区净月、英俊公社划归郊区。全区共辖城西、大屯、西新、兰家、合心、兴隆山、大南、乐山、永春、新立城、三道、农林、净月、英俊、东风、五七、红旗17个人民公社。
1976年,郊区东风公社改称幸福公社,红旗公社改称奋进公社。
1978年12月,恢复大屯、兴隆山两镇。原17个人民公社不变。
1983年2月25日,原郊区的西新、五七、城西公社划入朝阳区;奋进公社划入宽城区;净月、英俊公社划入二道河子区;幸福公社划入南关区。
同年11月20日,原12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为12个乡镇人民委员会。
2镇:大屯镇辖11个居民委员会;兴隆山镇辖9个居民委员会。
10乡
大屯乡辖富强、范家、万顺、宋家、双山、拉洛、前程、白龙、红光、迎新10个村。
兴隆山乡辖工农、毛家、安龙、兴华、太平、龙泉、铁北、一间堡、三合、团结、朝阳、新农村、镇郊13个村。
大南乡辖红田、西湖、长山、林家、新农、新兴、加官、榆树、柳树9个村。
乐山乡辖乐山、二道、长胜、长兴、辛屯、糖坊、长红、莲花、松林、杨木、兴中、晓光12个村。
合心乡辖三间、东安、新农家、哈达、踊跃、于家、岳家、马家、新立9个村。
新立城乡辖齐家、五四、十里堡、先锋、丰收、新立城、爱国7个村。
农林乡辖农林、胜利、黎明、东升、友好、建国、勤俭、潭西8个村。
兰家乡辖邵家、六马架、孟家、姜家、邰家、丛家、郭家、广宁、合隆站、东道10个村。
三道乡辖丰产、香水、三道、四合、和平、卫星、山河7个村。
永春乡辖义和、柳家、长春堡、向阳堡、农丰、平安、长岭子7个村。
1984年11月15日,三道、乐山、新立城乡改为镇。
1985年4月2日,大屯乡与大屯镇合并,建立大屯镇。兴隆山乡与兴隆山镇合并,建立兴隆山镇。
至1988年,区辖5镇5乡。5镇:大屯、兴隆山、乐山、三道、新立城;5乡:兰家、合心、农林、永春、大南。
第四章 镇乡概况
第一节 镇
大屯镇大屯镇建于嘉庆元年(1795年),位于长春市西南部,距长春市区环城路7公里。东经125°9′,北纬43°46′。东接朝阳区双德乡,南连郊区永春乡,西接怀德县凤响乡,北与怀德县大岭乡交界。长大铁路、长沈公路经过镇区。镇西北1公里有阜丰山,海拔282米。该山由火山爆发形成,为长春市较大石山,蕴藏石材资源。有新开河流经镇北十二马架村。1988年,镇辖11个居民委员会和迎新、富强、范家、万顺、宋家、双山、拉洛、前程、白龙、红光10个行政村,36个自然屯。幅员面积1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41公顷。1988年总人口31913人。其中,农业人口2.052人。镇区主要农作物有高粱、大豆、玉米、谷子。粮豆总产量2695万公斤,奶牛保有量780头,生猪发展到3924头,蛋鸡存栏184172只,肉鸡出栏31.6万只,利润574万元。蔬菜、水果保护地面积242公顷,葡萄栽植4.7万株,西瓜商品量65万公斤,鲜鱼1万公斤。农业总产值931万元。镇村企业总收入514万元,人平均收入857元。
大屯镇有国营企业37个,集体企业19个,镇办企业19个,村办企业29个,个体企业824个。
镇内有中学3所,小学10所,供销社、敬老院、派出所、幼儿园、卫生院各1处,还有烈士陵园1处。
驻镇单位有:吉林省物探大队、吉林省石油普查大队、长春药厂、吉林省育才中学、长春市社会福利院、大屯采石场等。
兴隆山镇兴隆山镇建于1911年,位于长春市东北伊通河东岸,距市区环城路9公里,位于东经125°28′,北纬43°57′。东靠九台县,西接英俊乡,南连三道镇,北与德惠县毗邻。境内东高西低,伊通河经西缘流过。长哈、长图铁路,长吉、长德公路从境内穿过,交通便利。
1988年镇辖9个居民委员会和工农、毛家、安龙、兴华、太平、龙泉、铁北、一间堡、三合、团结、朝阳、新农村、镇郊等13个行政村,80个自然屯。幅员面积192.5平方公里,总人口5.026人,其中,农业人口34395人。汉族居多。全镇朝鲜族22户,116人。耕地面积6751公顷。盛产大豆、玉米、高粱、谷子和水稻。葡萄栽植1.24万株,西瓜商品量35万公斤,鲜鱼5万公斤。奶牛保有量912头,生猪发展到2.1万头,蛋鸡存栏201800只,肉鸡出栏155120只,利润815万元。粮豆产量3375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302.6万元。人均收入710元。
镇内有国营企业10个,集体企业6个,镇办企业33个,村办企业26个,个体企业650个。中学2所,小学15所,厂办学校1所,幼儿园1所,供销社、敬老院、卫生院、派出所各2所,烈士陵园1处,还有粮库、粮食所、工商分局、税务所、邮电所。
驻镇单位有:铁道部第十三工程局二处,东北齿轮厂、吉林省交通厅公路工程局第一工程处、省石油管理局修配厂、市陶瓷厂、市农机校、农业学校、省长春北郊劳改管教支队、市奶牛场等。
新立城镇新立城镇历史悠久,清嘉庆五年(1800年),在长春堡东5公里处设长春厅。清代构筑的柳条边壕遗迹依稀可辨。该镇位于东经125°23′,北纬43°46′,西临伊通河,与永春乡为邻,东接农林乡,北连环城公路,南依大南乡和新立城水库。距长春市区环城公路11公里。
长伊公路从镇内穿过,路西多为水田,路东属丘陵地带。有小河5条,发源双阳县境内,东西走向。新立城河流经爱国、新立城两村;五里桥子河流经爱国、丰收两村;高家窝堡河流经齐家、五四两村;逯家窝堡河流经农大农场一队、五四村。境内有大、小水库4座,水渠6条。清代柳条边经靠边王、靠边孙等屯经直向南,入新立城水库(原伊通河东侧)。
全镇土地面积5520.7公顷,耕地面积3402公顷。1988年总人口22901人。其中农业人口17802人。镇辖齐家、五四、十里堡、先锋、丰收、新立城、爱国7个行政村,53个自然屯。
该镇盛产水稻、玉米、大豆、高粱。1988年,奶牛保有量224头,生猪发展到1.800头,蛋鸡存栏409593只,肉鸡出栏228712只,利润734万元。蔬菜、水果保护地面积117.6公顷,葡萄栽植两万株,西瓜商品量17.4万公斤,鲜鱼3.5万公斤。矿产资源丰富。
镇内有国营企业1个,镇办企业9个,村办企业23个,联户企业118个,个体企业384个。粮豆产量1669万公斤,工农业总产值3176万元,人均收入831元。
镇内有卫生院、派出所各1处,中学1所,小学10所。
驻镇单位有:省属新立城水库管理局、长春市第一煤矿、第二煤矿、长春市苗圃等。
长春厅旧址、寿星山庄等旅游景点建设已列入规划兰图。
镇政府所在地:下齐家窝堡。
三道镇三道镇在1984年11月15日改乡为镇,距市环城公路8公里。东北与双阳、九台县毗连,南与农林乡为邻,北与兴隆山镇接壤,西靠净月乡。东经125°27′,北纬43°51′。该镇属丘陵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低山多丘,北部平原。境内有石碑岭、大顶子山,雾开河自南向北,流经丰产、和平两村,水利资源比较丰富,有小型水库5座。境内有长吉、长九公路通过。镇政府驻地石头坑屯。镇辖三道、丰产、香水、四合、和平、卫星、先锋7个村,52个自然屯。总人口23308人。其中,农业人口17799人。全镇土地面积6139.17公顷,耕地面积3786公顷。盛产高粱、大豆、玉米、谷子及水稻。奶牛保有量1232头,生猪发展到18402头,蛋鸡存栏96590只,肉鸡出栏1万只,全年利润148万元,蔬菜保护地面积2363平方米,栽葡萄1万株,用地5公顷,鲜鱼1万公斤,收入5万元,集体、个体各半。镇内有国营企业5个,镇办企业16个,村办企业42个,联户企业57个,个体企业298个。工农业总产值5500万元,农业总产值2540.9万元,全镇总收入464万元。粮豆产量1560万公斤,人均收入884元。
镇内有敬老院、卫生院、派出所、供销社、邮电所、粮食管理所各1处,中学2所、小学12所(包括农场、市矿子弟小学)。
石碑岭,在三道镇丰产村刘家炉屯,上有金大定17年(1177年)金代开国名将完颜娄室墓。1912年,墓地被日本人盗掘,大部分文物被盗走。清代修筑的柳条边遗迹,经过镇政府北0.5公里至净月乡的边沿子屯。
稗子沟东岭建长春市革命烈士陵园1处,清幽肃穆。
省、市驻镇单位有:市石碑岭煤矿、市第四机砖厂、省供销学校农场、省水利工程局第五工程处等。
乐山镇乐山镇地处区境南部。东经125°17′,北纬43°34′,距市环城公路30公里。东临新立城水库,并与大南、伊通县新兴乡隔河相望,西南与伊通县接壤,北邻永春乡。镇驻地乐山街。境内群山起伏,伊通、伊丹、新开河流贯其间,予全镇以灌溉之利。
清康熙九年(1670年)修筑柳条边墙。沿乐山5公里东端设有伊通边门(又叫一统边门)。满族祖居于此,自雍正元年开始,五间房、霍家店等地才有人开发定居,繁衍成屯。民国及东北沦陷时期,属伊通县。1947年10月1日,乐山解放,1948年设乐山区。1959年4月,划归长春市郊区,同年7月,成立乐山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乐山乡,1984年11月15日改乡为镇。
镇辖10个委,乐山、二道、兴中、晓光、长胜、长兴、辛屯、糖坊、长红、莲花、松林、杨木等12个行政村,67个自然屯。全镇总人口25198人,其中农业人口22826人。全镇土地面积1.556.46公顷,耕地面积6128公顷。
该镇盛产水稻、玉米、大豆、高粱等,1987年总产量222207公斤,还种植甜菜、麻、小豆、绿豆。1988年生猪存栏数17209头,蛋鸡存栏7.723只,肉鸡出栏15.6万只,利润150万元。葡萄栽植2.250株,西瓜商品量160万公斤,鲜鱼27200公斤,蘑菇5000公斤。主要企业有铁器加工厂、钢木家具厂、砖厂、织布厂、塑料制品厂等,1988年总产值2583万元。人均收入690元。
镇内有中学2所,小学11所,幼儿园1所。此外,还有卫生院、变电所、邮电支局、粮食管理所、供销社、敬老院、派出所各1处。
第二节 乡
大南乡大南乡原属伊通县。1948年设大南区民主政府,1959年划归长春市郊区。1983年改称大南乡。
该乡位于市南部,距长春市环城公路33公里。东经125°22′,北纬43°36′,东与双阳县奢岭、鹿乡交界,西与乐山镇隔新立城水库相望,南与伊通县新兴乡为邻,北与新立城、农林乡毗连。境内有卸甲山、恒山、大顶山。伊通河沿乡西缘而过。乡驻地大南街。幅员面积1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996公顷,辖红田、西湖、长山、林家、新农、新兴、加官、榆树、柳树9个村,65个自然屯。1988年总人口22644人,其中农业人口2.715人。
1988年,奶牛保有量80头,生猪存栏7510头,蛋鸡存栏31万只,肉鸡出栏30万只,利润690万元。蔬菜、水果保护地面积220公顷,葡萄栽植4万株,西瓜商品量130万公斤,全乡养鱼水面1254亩,年产鲜鱼9万公斤。山菜1万公斤。粮豆产量2998万公斤,总收入5000万元,人均收入655元。
全乡有中学3所,小学10所。还有粮食管理所、邮电所、供销社、敬老院、卫生院、派出所各1处。有乡办企业10个,村办企业6个,个体企业200个,联户企业50个。
乡内有烈士墓1处。
农林乡农林乡原属新立城乡。1960年建立农林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农林乡。该乡位于市东南部,东经125°23′,北纬43°41′。地势南高北低,属丘陵地带。南与大南乡为邻,东接双阳县奢岭乡,北与南关区逯家湾毗邻,西与新立城镇接壤。乡驻地双庙子,北距长春市环城路22公里。长双公路西线由境内穿过。境内有大顶子南北二山,盛产珍珠岩和白土子。朱大屯河向北流入净月潭。山多林茂,是我国著名的人工林场。北有绿化中心的野游区,风景优美,野生植物繁多。
该乡幅员面积1319公顷,耕地面积2945公顷,辖农林、胜利、黎明、东升、友好、建国、勤俭、潭西等8个村,74个自然屯。林业面积99646公顷。人口总数14025人。其中农业人口12125人。该乡盛产玉米、大豆、高粱、谷子、木材、药材(有桔梗、益母蒿、柴胡等),还有蕨菜、黄花菜、蘑菇等各种山菜。潭西村有矿泉1眼,为国内稀有矿泉水。
1988年农业总产值708万元,粮豆总产量1290万公斤,总收入1600万元,人均收入666元。奶牛保有量228头,生猪存栏3461头,蛋鸡存栏14850只,肉鸡出栏13.9万只,利润69.5万元。葡萄栽植4.2万株,西瓜商品量27万公斤,年产鲜鱼2.5万公斤,山菜1万公斤。
境内有中学2所,小学8所,供销社、粮食管理所、法律事务所、农机管理站、畜牧兽医站、邮电所、卫生院、敬老院、派出所各1处,国营企业2个,集体企业1个,乡办企业10个,村办企业11个,个体企业190个。
在净月潭南有石羊、石虎等古迹,有烈士墓1座。
驻乡单位有:市新立城煤矿一、二、三矿井等。
兰家乡位于长春市北部。1961年4月由城西人民公社划出,1983年改称乡。南距市环城公路10公里。东经125°14′,北纬43°59′。东邻伊通河,西接合心乡,南连市区奋进乡、城西乡,北依农安县合隆镇。兰家地势平坦,伊通河流经东道、合隆站两村。辖邵家、六马架、孟家、姜家、邰家、丛家、郭家、广宁、东道、合隆站10个村,53个自然屯。乡驻地邵家村兰家屯。长农公路穿境而过。
该乡幅员面积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81公顷。1988年总人口21339人。其中农业人口2.121人。盛产玉米、高粱、大豆、谷子及蔬菜。东部沿伊通河有丰富的建筑用砂。蔬菜水果保护面积135公顷,葡萄栽植28万株,甜瓜和西瓜的商品量65万公斤,总收入400万元。年产鲜鱼8万公斤。工农业总产值2977万元,粮豆总产量2180万公斤,人均收入657元。
乡内有国营企业及集体企业各1个,乡办企业12个,村办企业11个,联户企业2个,个体企业3个。年产值875万元。
乡内有中学2所,小学11所。供销社、卫生院、粮食管理所、邮电支局、敬老院、派出所各1处,烈士墓1座。
合心乡合心乡位于长春市西北,乡政府驻地三间村。东经125°08′,北纬43°56′。东连兰家乡,南靠长春市朝阳区西新乡,西接怀德县大岭乡、农安县烧锅乡,北与农安县合隆镇交界。距市环城公路10公里。境内有新凯河流经西部。
该乡原属长春县的合隆、西新、烧锅3个区所辖的部分村,1952年撤销长春县后划归长春市。1958年成立伊通乡,划归曙光人民公社,1961年3月,由城西人民公社划出,建立合心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社为乡。长白公路从境内穿过。全境幅员面积1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23公顷,辖三间、东安、新农家、哈达、踊跃、于家、裴家、岳家、新立9个村,51个自然屯。人口2.784人。其中农业人口17663人。盛产玉米、高粱、大豆、谷子等。1988年奶牛保有量228头,生猪发展到5877头,蛋鸡存栏124590只。肉鸡出栏5670只,利润5万元。蔬菜、西瓜、葡萄商品量1037万公斤。西瓜在长春地区享有盛名。农业总产值466万元。粮豆产量2210万公斤。人均收入702元。
乡内有乡办企业5个,村办企业11个,联户企业11个,个体企业21个。
乡内有中学2所、小学10所。供销社、粮食管理所、邮电支局、敬老院、卫生院、派出所各1处。
有烈士墓1座,占地3600平方米。名胜古迹有:石虎2个,二百多年前的古榆1株。
永春乡永春乡位于市南部。西邻怀德县四合乡,东接新立城镇,北连南关区幸福乡,南与乐山镇毗邻。1961年前该乡属大屯人民公社,1961年建永春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永春乡。乡驻地幸福乡永春堡屯,距市环城公社6公里,东西宽8公里,南北长12.5公里,幅员68平方公里。境内有伊通河流经乡东南部,长乐公路从境内穿过。
乡辖义和、柳家、长春堡、向阳堡、农丰、平安、长岭子7个村,33个自然屯。人口15588人,其中农业人口14499人。耕地面积3433公顷。
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高粱、大豆、谷子。1988年奶牛保有量292头,生猪存栏9300头,蛋鸡存栏114000只,肉鸡出栏10.4万只,利润270万元。蔬菜、水果保护面积245公顷。葡萄栽植3.1万株。西瓜商品量2.1万公斤,年产鲜鱼5000公斤,产值1306万元。粮豆总产量1800万公斤,总产值407350元。人均收入749元。乡办企业11个,村办企业9个,个体企业471个。主要企业有乡办砖厂、食品罐头厂、饮料厂、长白人参酒厂和化工厂等。
乡内有中学2所,小学5所,派出所、敬老院、供销社、卫生院各1处。
境内有烈士墓1座,占地3000余平方米。
知识出处
《长春市郊区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志取事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长春厅建制始,下限至1988年。设有概述、大事记、建制沿革、自然环境、人口、林业、水利、电力、交通邮电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