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篇 党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朝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0843
颗粒名称: 第十五篇 党派
分类号: D665
页数: 31
页码: 320-350
摘要: 本编记述了1948年至1988年长春市朝阳区境内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发展情况。
关键词: 党派 朝阳区 长春市

内容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第一节 朝阳区委及历届领导人
  中共长春市朝阳区委员会建于1948年11月13日。当时称第四区党的临时工作委员会,11月21日正式建立中共长春市第四区委员会,11月27日更名中华区委。1949年11月17日中华区委撤销。将全区工厂、学校、企业党组织分别划归市委所属的各系统党组织领导。1951年8月建立中共长春市第四区委员会。1955年7月改称中共朝阳区委员会。1956年9月召开了中共长春市朝阳区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委员会。1957年9月区委设书记处。1959年11月根据上级指示撤销了书记处。1967年1月区委被造反派夺权。区委瘫痪,停止工作。
  1971年6月召开中共长春市朝阳区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了第二届委员会,第二届区委班子由军代表、干部代表和群众代表中的党员组成,军代表担任主要领导职务。1975年6月,军代表全部撤回部队,市委调整了区委班子。1980年9月召开中共长春市朝阳区第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三届委员会。1984年2月召开了中共长春市朝阳区第四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四届委员会。1987年3月召开了中共长春市朝阳区第五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五届委员会。
  区委书记、副书记更迭情况见下表。
  第二节 区委组织机构
  1948年11月,市委批准第四区临时工委设立组织部、宣传部,1949年6月,市委撤销了中华区委组织部、宣传部两部,将人员上调市里。
  1951年8日恢复区委,1952年6月开始先后建立了组织部和宣传部。1952年10月,建立区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53年1月建立工业研究组,1954年6月工业研究组改为工业部。1955年6月建立财经部。1956年2月建立农业部。同年3月建立办公室,并将纪律检查委员会改为区委监察委员会。1957年4月财经部改称财贸部,同时建立统战部和文教部,1958年11月撤销农业部。1961年2月建立机关党委。1962年8月恢复农业部,撤销文教部。1964年9月建立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办公室。1965年4月建立街道工作办公室,将工业部、财贸部分别改称工交政治部、财贸政治部。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1967年区委工作部门随区委一起被造反派夺权。
  1971年6月恢复区委,但因当时党政不分,区委工作机构均未恢复,只成立党委秘书组做为区委办事机构。1972年2月恢复机关党委。1976年1月恢复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和青少年校外教育办公室。1978年7月恢复纪律检查委员会,10月建立信访办公室,11月恢复工业部、统战部、财贸部。1980年1月建立区委政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年4月建立档案科,隶属区委办公室。1983年4月政法领导小组改为政法委员会,5月撤销财贸部,9月建立老干部局隶属组织部,11月区委纪检委改为中共朝阳区纪检委(为副区级)。12月建立区委审干办公室,并将档案科改为档案局(1986年编入政府序列)。1984年1月撤销工业部,1985年3月建立组织员办公室隶属组织部。1987年8月撤销青少年校外教育办公室。
  第三节 党的街道委员会
  朝阳区党的街道委员会建立于1960年5月,当时有重庆、永昌、桂林、清和、红旗5个人民公社党委。1965年10月建立绿园、孟家、东风3个人民公社党委。同年12月建立白菊人民公社党委。1967年1月全区9个人民公社党委被造反派夺权。1969年通过整建党,党委陆续恢复,各公社先后召开了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1980年8月,各人民公社党委改称街道党委,并召开了各街道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1984年1月各街道召开了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对街道党委进行换届选举。1984年12月建立南湖筹备处党委。1986年11月建立普阳、春城、建设、锦程、湖西、宽平6个街道党委,并将南湖筹备处党委改为南湖街道党委。1987年1月新建的7个街道先后召开了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原有的9个街道先后召开了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对街道党委进行换届选举。
  第四节 党的乡委员会
  1983年2月从郊区划入3个(城西、西新、双德)人民公社,1983年12月3个人民公社改为乡,公社党委改为乡党委。同时各乡先后召开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了乡党委会委员。1986年12月~1987年11月,城西、西新、双德3个乡先后召开了党员代表大会,对各乡党委进行了换届选举。
  第五节 党的基层组织
  1948年11月,建立公安第四分局党支部,朝阳区开始有了第一个党的基层组织。
  1951年市委将37个工厂、学校以及其它行业的党支部划归区委管理,全区共有9个党支部。
  1952年后,朝阳区(第四区)进行了整建党,到1955年末,全区共有党总支4个,支部40个。
  1957年扩大城区管理权限,市委陆续下放给朝阳区一批工厂、商店、学校等单位的党组织。党的基层组织骤然增加。1958年全区共有2个党委、15个党总支、120个党支部。1963年末,全区有6个党委、9个党总支、179个党支部。
  1964年后,长春市对工厂、商店、学校等实行集中领导,区管理的一些基层组织陆续上调,1965年末,朝阳区先后上调4个党委,9个党总支,59个党支部。
  1967年1月,造反派夺了区委的领导权,区委失去了对基层党组织的管理能力,因此朝阳区的12个党委、5个党总支、128个党支部全部瘫痪。
  1969年开始整建党,1971年末先后恢复9个党委,114个党支部。
  1975年市委再度下放一批工厂、商店、学校的党组织,使朝阳区委所属的党组织由1974年的10个党委、119个党支部增加到11个党委,4个党总支、205个党支部。
  1983年市委将郊区的3个人民公社划归朝阳区,并先后将市属的部分副食商店、集体所有制工厂下放朝阳区,1983年末,全区有20个党委、6个党总支、410个党支部。
  1986年,新增设7个党委、9个党总支、36个党支部。1988年末,全区共有28个党委、25个党总支、536个党支部。
  附:朝阳区各年度党组织、党员分布情况统计表。
  第六节 党员
  1948年10月,朝阳区(中华区)只有几名党员,以后陆续增加到10余名。1949年11月区委被撤销,10余名党员的组织关系归市委各系统党组织管理。
  1951年8月恢复区委,经过3年的整建党,先后发展了660名新党员。
  1957年市委扩大了区委的权限,陆续将一批驻区的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下放朝阳区。1958年末,全区党员已由1956年的911人增加到1860人。
  1964年,长春市实行企、事业集中管理的体制,把一些工厂、商店、学校上调市里领导,使党员数量减少。1965年,全区党员只有1413人,比1964年减少1100多人。
  1969年经过整建党,到1971年先后发展216名党员,占党员总数的20%。
  1975年,市委将驻区的部分商店、工厂、学校的党组织下放区委领导,使区党员总数由1974年的971人增加到2072人。1982年末,全区已有党员3739名。
  1983年长春市郊区所属的3个人民公社、部分副食商店和集体所有制工厂下放朝阳区,由此,党员数量大幅度增加,党员总数达到5563人。
  1984年后,朝阳区认真贯彻执行“积极慎重”的组织发展方针,五年间发展新党员2000余名,截止1988年末,全区已拥有7410名党员。
  第七节 党校
  区委党校建于1958年9月25日,当时校名为“中共长春市朝阳区委初级党校”,校址在永昌路43号。由区委第一书记兼任校长,主要任务是轮训区属各级党员干部和培训党的积极分子。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党校被撤销。1972年2月成立长春市朝阳区革命委员会毛泽东思想学习班,1973年改为中共长春市朝阳区委干部学习班。主要轮训区属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理论骨干及新党员。1976年初改为长春市朝阳区“五·七”干校,校址在泰来街31号。主要轮训区、街机关干部和区属基层单位的领导干部,边学习理论边参加生产劳动。
  1978年3月“五·七”干校撤销,恢复中共长春市朝阳区委党校,校址未变,区委书记兼任校长,日常工作由专职副校长负责。校园有5万平方米,其中教室380平方米,办公室383平方米,家属宿舍270平方米,藏书8700余册。学校分为长班、中班、短班3种,长班为半年、2年;中班1~2个月;短班1~2周不等。还设有政文专业的中专班、党校的函授班、半脱产的行政管理班,还经常办领导干部读书班、轮训班、整党骨干培训班、党员干部学习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青年干部理论进修班、街道企业干部业务培训班等。
  建校初期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形势任务、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的基础知识。
  1973~1976年干部学习班时期,举办各种类型学习班10期,轮训区管干部和基层理论骨干600多人次。主要学习《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国家与革命》、《哥达纲领批判》、《帝国主义论》等马列著作和党中央文件及重要会议决议、新党章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1976~1978年3月“五·七”干校共办3期轮训班,每期半年,轮训100多人,主要以社会为课堂,坚持开门办学,边学习理论,边生产劳动。
  1978年4月~1988年末,十年来共办各种类型学习班40多期,培训各级干部2400多人次。课程按培训对象需要而开设。有经济理论、形势任务、真理标准大讨论、统战理论与政策、计划生育与政策、新党章和党的决议、《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世界近代史》、《中国近代史》、《马克思主义道德科学》、《国民经济概论》、《法学》、《领导科学》、《行政管理学》等。
  党校教员除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还积极撰写科研文章。近几年在省市各种理论讨论会、电台和各种刊物上交流和发表的有20余篇文章。其中主要有《谈谈新时期党政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统一战线为经济体制改革服务》、《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试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官倒”是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严重障碍》,他们还参加了《毛泽东思想新时期发展史》的编写工作,其中有的文章获征文一等奖、优秀科研成果奖、优秀论文奖。
  第八节 宣传工作
  社会宣传 建国初期主要宣传国内外形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各阶层的思想动态。宣传《兵役法》、《婚姻法》、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意义,加强街道宣传网的建设。1952年下半年重点宣传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组织全区干部群众学习中央文件。1954年宣传学习《宪法》草案,整顿宣传网,全区宣传员由203人增加到430人。组织节日庆祝活动和宣传教育活动。主要宣传爱国主义和建国后取得的伟大成就,组织专场报告会。1955年进行了坚决解放台湾,反对使用原子武器和平签名运动的宣传。组织区属干部听讲“原子能科学讲座”,在街道训练了700余名宣传干部,抽调150名干部协助居民委进行宣传教育和组织和平签名,全区签名人数达全区成年人数95%。这一时期还进行了粮食统购统销,棉布计划供应的宣传。
  1956年党的“八大”会议以后,集中一切力量宣传“八大”决议,宣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意义。1957年反右派开始后,宣传了反右派斗争的意义,组织干部批判右派分子反动观点。“大跃进”时期,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思想指导下,宣传“三面红旗”,组织批判“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这一时期,开展了反修防修,艰苦奋斗的宣传教育。同时还重点地宣传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号召全区人民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抓革命,促生产,团结互助,渡过难关。1963年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1964年宣传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前十条)和《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即后十条)组织干部学习。1965年组织干部学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二十三条),开展了学习焦裕禄事迹的活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向全区人民宣传“文化大革命”的意义及“五·一六”通知精神。1968年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后,组织干部群众跳“忠”字舞,搞早请示、晚汇报、学唱样板戏等。1970年后,围绕党各种政治运动开展宣传工作。粉碎“四人帮”以后,开展了揭批“四人帮”反革命罪恶活动的宣传。
  1979年,着重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意义,开展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宣传新时期的总任务。这个时期重新组织和培训宣传骨干2950多人,组织3480场宣讲会、报告会。听讲人数达218000多人次,受教育面达90%。
  1980年在全区开展“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教育,各条战线划分专题组织报告会,职工干部都受到教育。“五·一”节前,举办了关于“台湾形势报告会”,又开展了新《婚姻法》的宣传。
  1981~1983年,开展了“文明礼貌月”活动,广泛宣传“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和内容。开展了学英雄,建设祖国,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的活动,开展了向身残志坚的女青年张海迪学习的活动。举办宣传员、报道员、信息员培训班,还分别培训宣讲“十二大”文件的骨干,组织副科级以上的干部下街道宣传“十二大”精神,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4~1986年,主要宣传中央关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党中央一系列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1985年区委做出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决议,宣传部结合工厂、商店的具体情况,多次召开在改革中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1986年初分别深入到区属工业,街乡企业20多个单位,对生产状况、职工思想状况进行调查,总结经验,召开了“我为‘七·五’做贡献”的大讨论及经验交流会,1987年重点宣传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宣传区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旗帜鲜明地宣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1988年开展了关于生产力标准的大讨论,指导各系统搞好思想教育与形势教育,开展了普法和计划生育的宣传活动,调整了宣传员、报告员、信息员(简称“三员”)队伍,开设了“三员”培训班,召开了6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
  理论学习 根据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作重点,组织干部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确定每周三下午为学习时间“雷打不动”。
  建国初期学习《社会发展史》,继而学习《政治经济学》,分中、初级两个组,中级组学习《政治经济学》,初级组学习《政治经济学(初级读本)》。1954年开始,中级组学习《联共党史》,初级组学习《经济建设常识读本》,此间组织11次理论学习报告会,并举办党史、政治常识测验。
  1957~1964年,主要组织干部学习《政治经济学》、“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和《毛泽东选集》,轮训47名理论骨干。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主要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毛主席著作,抓学习典型,推广学习经验。1968~1970年召开3次区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平时学习毛主席的《老三篇》,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继而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等。学习新时期的总任务,新《宪法》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召开理论学习经验交流会。就《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宏观控制与政府职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分配关系与工资改革》、《商品经济中价格职能与价格改革》、《商品经济与观念更新》、《科学社会主义及其历史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经济》、《生产力标准与商品经济新秩序》等8个专题做了学习辅导报告。1987年、1988年两年中分别组织在职干部进行两次关于《中国革命史》、《当代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的知识考试,1191人参加考试,对不及格及未参加考试者进行了补考。1988年重点学习了“生产力标准”理论的文章,并在8月份召开了讨论汇报会,交流了学习心得体会。
  党员教育 党员教育工作从区委成立后一直由组织部管理,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工作主要由基层党支部负责。结合实际上党课,学习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1980年党员教育从组织部划归宣传部管理,首先对全区党的基层组织与党员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对党员进行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后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以街道、企事业系统为单位由宣传部领导分别上党课,系统地学习了党章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1985年、1986年连续召开两次优秀党员事迹报告会,弘扬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推进党风建设,经常深入街、乡、工厂、商店、学校等基层单位对党员思想、工作、作风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起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在全区进行宣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用较多的时间深入3个乡,对党员作用和思想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撰写了《深入开展党员教育,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的调查报告,1987年通过报告会、学习会、座谈会等形式,在党内开展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
  街道离退休党员越来越多,东风街道党委组建了离退休党员学校分期分批地组织党员学习,通过学习,离退休的老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为振兴东风作出了积极贡献。1988年开展了党的基础知识竞赛活动,提高了党员的政治素质。
  第九节 统一战线工作
  区委统一战线工作部成立于1957年4月。1967年区委被造反派夺权,统战部被撤销。1975年统战工作由区委办公室兼管,1978年恢复统战部。1985年初管理对台工作。初期的统战工作主要任务是对爱国人士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根据党在各时期的中心工作,随时召开座谈会,办小型学习班,组织各党派负责人、无党派人士及工商业者学习,发挥他们的参政议政作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认真落实了党的统战政策。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有68人定为“右派分子”,1978年按中央指示精神,经过调查核实,全部给予纠正,做了妥善安置。这些同志由所在单位拿出16000元补偿了损失,对家庭困难的同志给予补助,对受株连的家属也落实了政策,其中解决“农转非”23人、“乡进城”8人。1978年秋到1980年初落实小商小贩小业主的政策,有68人改划了成份,调动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平反“文化大革命”中统战对象冤假借案112件,历史老案复查改正35件,对被查抄财物的统战对象给予了经济补偿4236元。
  1985年8月按中央文件精神对原国民党起义投诚26人,先后全部承认了起义身份,并颁发了证书,其中1人40年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
  统战理论宣传是统战工作的长期任务。1984年成立朝阳区统一战线理论研讨会,制定了研讨会章程,设名誉主席2人,主席1人,副主席7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6人,常务理事31人,截止1988年发展会员101人。每年召开一次理论研讨会,研究探讨党的各个时期统战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收到论文166篇,10篇刊登在长春市《统一战线论文选》中,这一项工作受到中央、省、市有关部门的表扬。1984年编印了《统一战线论文选》。统战部领导到区委党校、街乡讲授统战理论。合作共事是团结爱国人士的实质性任务,1985年、1986年,先后召开党与非党合作共事经验交流会。对台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1985年有台属26户,台胞3户。1988年末全区有台属89户、台胞4户、有通信往来的73户。从1985年1月起,有少数移居到美国的台胞陆续回大陆探亲,1987年11月台湾松动对大陆探亲的政策,大量的台胞陆续回大陆探亲。从1987年到1988年末共接待探亲者40人次,还帮助解决一户要求在大陆定居的台胞落户问题。每年都组织台胞、台属到祖国名胜古迹地区参观游览。1987年12月成立黄埔军官学校同学会朝阳区联络小组,成员21人。他们虽然年事已高,但能经常开展活动,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贡献。
  第十节 纪律检查工作
  1952年10月,成立中共长春市第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1955年改为中共朝阳区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56年3月改为中共朝阳区委监察委员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监委工作停止,1968年8月区革命委员会成立,纪律检查工作由组织组兼管,1978年7月恢复中共朝阳区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83年11月朝阳区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改为中共朝阳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提格为副区级。1984年2月区第四次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纪律检查工作的主要职责是对全区党员进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检查党员违纪案件;处理违纪党员;受理控告申诉案件。
  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有5名党员划为“右派分子”。1978年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1961年10月成立区甄别小组,对1957年以来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批判处理的928名党员干部、群众予以甄别,其中党员干部419名。经过甄别,部分错的49名,完全错和基本错的266名,正确和基本正确的613名。
  1980年、1981年纪检委着重检查、监督《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贯彻执行情况,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深入学习《准则》。1982年在区委统一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精神,纪检委抽出4人参加这一工作,同年区委成立打击经济犯罪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纪检委代管。6年来共追缴赃款赃物折合人民币585.6万元。
  1983年、1984年区纪检委根据中纪委提出的实现党风明显好转的要求,集中力量查处了影响党风的几股不正之风,重点查处56名乡以上干部利用职权侵占集体利益建私房问题,全区共清退款项1.1万元,还清理职工欠公款19万余元,查处“三招三转”(招生、招干、招工、农转非、工转干、转业军人安置)和征兵工作中的不正之风10件。
  1985年根据中央关于纠正新形势下不正之风的决定。对区党政机关干部经商办企业,滥发奖金实物,用公款请客送礼,大吃大喝,滥发服装等不正之风逐项进行了检查纠正。
  1986年在抓党风的工作中,着重抓了整顿作风工作,以区直机关为重点,区委成立了整顿机关作风办公室,经过教育、检查、整顿,机关作风得到好转。
  1988年,根据中央治理整顿的精神,纪检委对区属的公司、离退休干部经商、基建项目等问题进行了调查摸底,清理整顿。又对党政机关清政廉洁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其结果在全区大会上公布,推动了全区廉政建设。
  第十一节 老干部工作
  1983年11月根据市委〔1983〕66号文件精神,成立了区委老干部局,由区委组织部代管。截止1988年末,共有离休干部314人,其中享受厅、局级待遇的14级老干部3人,县(处)级待遇的300人。这些离休干部分布在区内16个街道办事处、3个乡、工业、商业、农业、教育、城建5大系统和区机关各部门,还有一部分易地安置的离休干部。
  老干部局的职责是贯彻中央关于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省市、区委的有关规定;检查、督促并协同有关部门做好安排照顾工作;帮助退下来的离休干部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发挥他们的作用等工作;开展有益于老同志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掌握、指导区内离休老干部的政治和生活待遇的落实。办理离休干部中符合提高待遇手续的呈报工作;接待处理离休干部及家属的来信来访。
  几年来,针对老干部工作的特点,本着“基本政治待遇不变,生活待遇略为从优”的原则,把落实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作为工作的中心,定期组织老干部学习政治、传达文件,组织他们参观工农业生产。原电台小学校长、老红军王富有同志于1986年恢复党籍后,老干部局及时地为他办理了离休手续,为其解决三室一厅的住房。几年来组织285人到外地疗养,节假日进行走访慰问。接待来访300多人次,解决了一些符合上级文件精神的实际问题。
  为52户老干部解决了住房问题,为特殊生活困难的老干部补助3000多元。
  1987年初区委投资21万元,修建老干部活动室,总面积540平方米,内设会议室、录像室、台球室、阅文室、书画室、健身室等12个房间,订阅50余种报刊、杂志。
  离休老干部虽然在岗位上退了下来,有35%的老同志投身于各条战线的工作中,他们“离休不离党,离岗不离工作”为四化建设做出了新贡献,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
  区委组织老干部积极参加晨练及各种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在市里组织的老干部乒乓球、门球、文艺汇演中均取得较好成绩,1986年在长春市首届离休老干部运动会上,区代表队荣获团体总分第二名。1988年在市第二届离休干部运动会上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并获最佳组织奖和精神纪律奖。老干部局还经常组织气功、交谊舞、棋类比赛等项活动。
  第十二节 区委重要活动简述
  区委从1948年11月建立至今四十余年。四十年来,区委认真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市委的具体指示,带领全区人民致力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奋图强,艰苦奋斗,不断开拓进取,使朝阳区“旧貌换新颜”。作为区一级党的组织,四十年来发挥了重要领导作用。其主要领导活动简述如下:
  一、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8年10月~1956年末)
  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以蔚肖天为首的区委根据市委的指示,发动群众开展救生埋死和难民安置工作。发放救济粮,清理废墟,埋葬尸体。翌年初,建立生产合作社,发展生产实现生产自救。在农村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在城市发动群众召开斗争伪保甲长大会,摧毁旧的保甲制度,建立了街道人民政权,稳定了人心和社会秩序。
  1950年6月,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区委根据省市委指示,在全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动员了数百名青年参加了志愿军赴朝作战,2000多名青壮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担架队,3000多名妇女参加了拆洗队。全区捐献钱款(东北币)3000亿元。区委还发动和组织了全区人民反对美帝的灭绝人性的细菌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搞环境卫生捕杀蚊蝇,经过紧张、艰苦的努力,维护了人民身体健康。
  1951年12月中央发出《关于反贪污斗争必须大张旗鼓地去进行的指示》,1952年1月中央又发出《关于在城市中限期展开大规模的坚决彻底的“五反”斗争的指示》。区委按照中央、省市委的部署,多次召开区委委员会、全区干部大会和群众大会进行层层动员,号召广大干部和群众积极行动起来,揭发检举贪污受贿和资产阶级施放的“五毒”行为。一个大规模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和“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窃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三反”、“五反”运动在全区很快开展起来,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起了重要作用。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宣部编写的关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宣传提纲。1954年1月,区委根据市委部署,决定首先在桂林街道掀起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学习热潮。区委领导为基层领导干部先后做了4次辅导报告,推动了宣传学习总路线工作的进展。
  1955年上半年按照市委的指示,区委先后召开了7次区委全委(扩大)会议,学习中共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开展党内思想斗争,检查批评区委集体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肃清高岗的影响,增强了党的团结。
  1955年7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开展对暗藏的反革命分子清查和打击的指示》,8月,区委召开了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肃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肃反工作。并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肃清一切暗藏反革命分子运动的初步计划》。到1963年区属单位先后分6批进行肃反运动,全区共清除暗藏的反革命分子及其他坏分子223名。
  1955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了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根据省市委的部署,区委按照“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方针,制定了《朝阳区关于农业合作化运动方案》,区委、区政府抽调部分干部和5个农业街道办事处主任,组建一个农村建社工作队,深入到绿园街道进行建社试点工作。之后,又召开5个农业街道干部会议,对农业合作化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全区建立了4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80%以上农民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在城市,抓了私人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上半年,城市组成6个手工业合作社(组),78户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公私合营,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6月,区召开党员代表会议。会上区委书记做了《发挥积极因素和调动一切力量,深入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为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的报告。会议做出必须积极广泛深入地开展同工种同行业的社会主义竞赛,保证生产和肃反两不误等六条决议。
  同年9月,召开中共长春市朝阳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区委书记做了工作报告。报告认真总结了区委过去几年的工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提出存在的不足。主要是区委对经济工作领导不够全面,重视工业,忽视财贸和农业,领导作风不适应形势的需要,需进一步改进,会议通过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可用力量,为完成与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努力”的决议。党代会后全区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生产劳动竞赛高潮。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年~1966年5月)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区委于11月9日研究制定了《关于在我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中进行“八大”文件学习和宣传的具体计划》。为了帮助党员干部深入领会“八大精神”,区委主要领导结合实际先后给党员、干部讲了6次党课。通过3个多月的学习,使党员和干部认识到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实现国家工业化。
  1957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区委于6月4日召开了全委会,讨论制定了《关于开展整风运动的初步计划》,对全区的整风运动做了详细安排部署,整风运动很快在全区开展起来,不久即转入反右斗争,严厉打击了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进攻,但是由于反右斗争扩大化了,致使部分知识分子和党员干部被错划成右派分子受到伤害。
  在整风反右斗争即将结束的时候,中共中央于1958年5月召开“八大二次会议”,会议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区委于6月4日召开了常委会,讨论研究了《关于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推动当前工作的意见》。在总路线提出后,中央又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左倾错误影响下,全区掀起大办人民公社、大办工业、大炼钢铁高潮。全区建起炼钢炉、小高炉、冲天炉100多个。到1958年末土法炼钢564吨、铁860吨,生产焦炭7162.5吨,办起工厂178个。在“家务劳动合作化,生活集体化”的口号鼓动下,办起大中小型食堂259个,就餐人数达7万多人,托幼园所168个。城区街道相继改成街道人民公社。
  1960年2月,区委召开了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誓师大会。区委书记做了题为《全党动员起来,鼓起更大的革命干劲乘胜前进,将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运动推向新的高峰》的报告。工业系统开展了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的活动,对提高工业生产机械化、半机械化水平起了一定作用。文化教育方面,开展了勤工俭学,办起校办工厂,教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为纠正指导方针的“左”倾错误,1961年后,党中央在经济上提出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根据调整方针,区委1961~1962年两年间先后召开5次常委会、常委扩大会研究讨论了区属工业,社办工业的调整问题,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了调整方案。通过“关、停、并、转、交”,到1964年区直属手工业厂社全部调归市管。同时精简了区委、区人委机构,压缩了人员编制,精简了职工1216人,其中区属职工509人,社属职工707人。1962年7月区委召开了基层领导工作会议,区委主要领导做了《全党一心,团结一致,为战胜当前困难而奋斗》的报告,号召全区人民群众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努力工作,与党一起共渡难关。
  这一时期,区委按照市委部署,成立甄别办公室,对在拔“白旗”、整党整社、反右整风、新三反等历次政治运动中受过批判和处分的928名党员干部群众进行甄别,对处理错了的同志按照政策予以纠正,给12名“右派分子”摘了帽。
  1963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区委根据市委部署,1964年1月在长青农场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工作,抽调35名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组由区长带队深入长青农场具体指导运动的开展。不久即在全区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直至“文化大革命”开始。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5月~1976年10月)
  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开始。区委于5月30日召开常委会,传达了市委关于“文化大革命”问题的部署,决定成立区委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区“文化大革命”运动。6月23日区委又召开了基层领导干部会议,会上,明确要求各单位都要按市委指示“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6月7日又召开常委扩大会,决定派工作队和联络组进入省建校、省实验中学、长春十中等单位。1967年1月造反派夺权,区委、区人委机关失去领导能力,大批干部和群众开始遭到批判斗争。
  1968年7月成立了党政合一的区革命委员会,革委会成立后,下发了《关于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掀起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伟大群众运动新高潮的决定》,全区上下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到1970年3年间,区先后召开3次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1970年按照市委部署开展了清理阶级队伍和“一打三反”运动。与此同时,开展整党建党,恢复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生活。到1971年末,建立9个街道党委、114个党支部。在“清队”、“整党”、“一打三反”运动中,又使一部分党员干部和群众受到触及和伤害,蒙受不白之冤。
  整党建党之后,1971年6月中共长春市朝阳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区革委会中心组领导做了题为《高举党的“九大”团结胜利旗帜,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为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奋斗》的报告。这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区委领导班子。会议通过了“关于深入开展批修整风运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决议。区委成立后,按照中央、省、市委的部署,开展了批陈整风,多次举办常委、中层领导干部批陈整风学习班,搞所谓路线爬坡,检查执行路线中存在的问题。
  1971年9月13日林彪叛逃事件后,区委又领导全区人民群众开展了批林整风运动,批判清算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罪行。
  1974~1976年,区委开展了“批林批孔”、“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反对教育回潮”、“城区基本路线教育”等运动。致使全区党员干部群众思想混乱,部分群众身心再次受到伤害。
  “文化大革命”造成社会秩序极度混乱,犯罪率大幅度上升,区委在1974年后用很大精力抓社会治安,稳定秩序。区委几乎每个月都拿出许多精力和时间研究社会治安,讨论审批治安、刑事案件。
  “文化大革命”中,区内各项工作虽然不同程度受到干扰破坏,但由于区委坚持毛主席提出的“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方针,各项事业仍有一定进展。工业战线的职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守岗位,坚持生产,产值和效益有很大增长。区直工业由1974年的14个厂家发展到1977年的35个厂家,产值由1125万元达到2403万元,社委办工业也有了较大发展。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后,战备成为区委一项主要工作。区委发动了全区人民群众构筑了一大批人防工事,有相当一部分经改造后成为战时能防、平时能用的人防工程。
  四、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6年10月~1988年)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使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进入新时期的初期,区委领导全区人民深入开展了揭批“四人帮”的斗争。成立了“清查办公室”,清查了与“四人帮”有牵连的人和事。按照中央文件精神,对“文化大革命”中造成的冤、假、错案,实事求是地给予平反昭雪,对错划的42名右派分子予以改正。同时落实了党的干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和爱国统一战线政策,使318名干部回到干部岗位,239名知识分子回到科研教学第一线。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区委于1979年1月先后两次召开常委会和常委扩大会,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精神,研究落实全党工作重点转移问题。区委还举办了机关中层领导干部和公社(街道办事处)领导干部学习班,解决各级干部的思想转移问题。
  1979年11月7日,区委召开了“深入讨论真理标准问题”动员大会。全区上下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通过讨论,广大党员、干部消除思想僵化状态,精神振奋,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
  1980年9月,召开了中共长春市朝阳区第三次代表大会。区委书记做了工作报告。报告中强调指出,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区委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全区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会议提出了今后任务:第一解放思想,发挥优势,推动联合,千方百计搞活经济。第二抓好文教卫生等方面改革,为四化建设服务。第三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坚决控制人口增长。为实现这个任务,区委要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大会之后,区委认真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区委狠抓了各级领导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1983年12月,一大批老干部退出领导岗位,一批年富力强的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实现了新老干部的交替。
  这一时期,为解决“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给党组织造成的组织、思想、作风不纯问题,区委按照市委指示,对各级党组织进行了整顿,组织党员学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党规党纪教育。
  经济工作,区委坚决执行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努力克服左的倾向,使经济工作开始走上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1983年,区委在工业管理体制方面做了初步改革,制定了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的规定,实行了厂长负责制,及时做出了《在全区工业商业实行经济承包制的决定》。由区长委托经计委与工业局、街道企业局、商业局签订承包责任制合同。
  在农村认真落实了中央(1983)1号文件精神,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区委加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开展了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工作,组织了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分子的三大战役。1982年根据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厉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分子的通知》,区委成立了打击经济犯罪办公室,查处了一批经济犯罪案件,挽回了大量经济损失。这些都为区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
  1984年2月,中共长春市朝阳区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区委书记做了题为《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共十二大精神,加快全面开创我区各项工作新局面的步伐》的工作报告。报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提出存在的问题:“思想上仍存在‘左’的影响,有时束缚我们的手脚,在执行各种经济责任制时,存在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思想政治工作有所削弱,机关工作作风还没得到根本的转变”。报告提出今后的任务一是抓好经济建设,二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三是加强党的建设。党代会后,区委于1985年6月,开展全面整党工作。经过一年多的思想、组织、作风整顿,提高了党员政治素质,纯洁了党的组织,提高了党的战斗力。在整党同时,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区委先后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坚持纠正新的不正之风的决定》,《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关于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的规定》,机关作风有了明显改变。
  在文化教育方面,1984年2月,区委做出《关于加强和改革普通教育的若干规定》,对中等教育结构进行了改革,部分中学设立了职业班或改为职业中学,对乡村学校实行了区乡共管、以乡为主的管理体制,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朝阳区学生入学率、普及率、及格率、巩固率成为全市之首,并被市评为普及初等教育合格区。
  1984年区成立了“五讲四美三热爱”委员会(后改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开展了以共产主义教育为中心的精神文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人们的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全区涌现出一批文明单位、文明委、文明家庭。
  1987年3月5日,中共长春市朝阳区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区委书记做题为《加强改善党的领导,深化改革,大力推进我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工作报告。并提出今后工作任务:一是深入改革,加快经济建设前进步伐;二是加强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是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四是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会后,区委全力抓经济建设,多次召开常委会研究经济工作,研究健全完善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区委在领导全区经济工作中,逐步认识到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要发挥驻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多,人才密集的优势,为此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亲自带领有关部门领导走访了驻区一些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求助人才和引进项目。1985年区建立科技发展基金,召开“科技衔接大会”。1988年区制定了“科技兴区”的战略方针,召开科技兴区动员大会,发布了“科技兴区”22条优惠政策,促进了区经济的飞快发展。1988年全区工业产值2269.9万元,比1985年增长60%,农业总产值达11006.7万元,比1983年3032万元,增长26.3%,农村人均收入由1983年的393元增加到843元,财政收入1985年1479.5万元,1988年达到3248.1万元。经济的发展,为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第二章 民主党派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朝阳区支部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朝阳区小组成立于1957年10月。当时3名成员,“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活动停止。1979年7月恢复组织生活,组织得到了发展,1982年有成员11人,同年8月成立民革朝阳区支部。1988年末成员21人。组织生活恢复后民革支部组织成员兴办业余教育,开展教育咨询活动,到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讲学以及为企业引进技术、资金、人才做了大量的工作。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朝阳区总支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朝阳区小组成立于1952年8月。隶属于中国民主同盟长春市中学支部,当时5名成员。1955年5月与省实验中学、省教育学院、吉林省艺术学校(现改学院)的民盟组织合并。1966年成立了民盟朝阳区支部,成员20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止组织活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了组织活动,单独成立了民盟支部,成员10人。1988年末成员发展为53人,同时改为民盟朝阳区总支,下设3个支部。该组织多年来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做了许多工作,尤其在社会办学、业余教育方面取得较好成绩,先后办了36个班,学员1642名。还组织盟员到贫困地区送医送药,捐赠价值300元的药品,支援福利事业捐500元现款。同时还深入乡村讲学,培训乡村教师,提高了农村教育质量。
  第三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朝阳区支部
  中国民主建国会朝阳区支部成立于1961年,成员33名。“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止组织活动。1984年组织活动恢复,朝阳区民建支部成员13名,1988年末成员发展到33人。
  第四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朝阳总支委员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朝阳区支部成立于1957年5月,成员11人,当时主要参加市民进活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组织活动停止。1978年下半年恢复组织活动。同年成员发展为25人,成立了民进朝阳区总支委员会,下设3个支部(市属中学联合支部、二中支部、区属中小学联合支部)。
  第五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朝阳区支部
  中国农工民主党朝阳区支部成立于1988年10月,成员11人。支部成立虽然较晚,但工作较活跃,他们利用休息时间,进行社会咨询服务活动,受益者达1500人。
  第六节 九三学社朝阳区小组
  九三学社朝阳区小组成立于1985年,成员2人,1988年末成员6人。九三学社朝阳区小组与朝阳区民盟组织合作,到边远地区开展义务咨询门诊,送医送药上门,受到群众赞扬。

知识出处

长春市朝阳区志

《长春市朝阳区志》

本书主要记述了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长春后,朝阳区的历史和现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朝阳区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人口、军事等发展与演变。按照“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发展变化。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朝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