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朝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0772
颗粒名称: 第十一篇 农业
分类号: F327.34
页数: 24
页码: 255-278
摘要: 本篇记述了长春市朝阳区农业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农业生产条件、蔬菜种植业、粮豆种植、畜禽生产、多种经营、农业管理机构、农民生活等。
关键词: 农业 长春市 朝阳区

内容

朝阳区辖双德、西新和城西3个农业乡,27个村,102个自然屯,总面积166.7平方公里。有农田8468公顷,其中菜田3740公顷,粮田3066公顷,其它1662公顷。自1948年解放以来,农业生产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的变化之后,广大农民由单纯的小农经济走上了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生产由联产计酬到组、到户和小段包干等各种形式责任制,发展到1983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又一次发生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菜、粮生产,多种经营都有很大发展。其中蔬菜1988年总产量达到15627万公斤,为城市提供蔬菜13231万公斤。猪肉105.3万公斤、禽肉161.4万公斤、禽蛋136万公斤、牛奶727万公斤。人均收入由1983年的393元增到843元。1988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1006.7万元。
  第一章 农业生产条件
  第一节 农业人口与劳动力
  解放前,城市工业不发达,农村人口中流入城市极少,农业人口与劳动力比较稳定。解放后,随着国家工业建设的发展,靠近城市的耕地被征用,大量劳动力进城当了工人。随之又有新的农户从外地迁入朝阳区农村,成为新的农业劳动力。(附表)
  第二节 农田基本建设
  一、水利建设
  解放初期,农民种地靠天,无力搞水利建设,成立互助组、初级社后,依靠集体力量打了一些抗旱井,挖了一些排水沟,对促进农业生产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958年“大跃进”期间,农村掀起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高潮。
  实验农场宽平生产队(今双德乡红旗村)建起第一座蔬菜水利电灌站,装机17千瓦,管路150米,浇灌菜田15公顷,结束了朝阳区蔬菜生产没有水浇条件的历史。1961年区农业科设置了蔬菜水利化办公室,蔬菜水利建设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1963~1968年投资180多万元,完成三家子、日月青、阳光、西水等水库塘坝21项水利工程建设,其中1964年7个农场,一年之内建电灌站13座,蔬菜水浇面积由2500亩增到6500亩,占当时菜田面积59%。当时还修了西新水库、四间水库。
  1983年,三个乡划归朝阳区后,国家投资796万元,区乡筹资金58万元进行水利基本建设。到1987年,全区已建成小Ⅰ型水库2座,小Ⅱ型水库9座,塘坝26座,蓄水量达500多万吨。拦河闸5座,拦河坝1座,电灌站83座,电机井4眼,固定喷灌2处,蔬菜水浇面积近27000亩,占菜田面积的40%。
  主要水库两座:
  西新水库 西新水库建于1956年,库容量10多万立方米,开发水田20多公顷。1974年扩建,坝长1500米,库容量增大到240万立方米,到1988年已发展水田近350公顷。
  1969年,在水库北端建成八孔泄洪洞。1986年,被大水冲毁。1987年又在水库南端建成三孔泄洪闸。
  四间水库 四间水库建于1970年,库容量131万立方米。建成后,浇灌面积727公顷,其中菜田705.4公顷,是区的蔬菜灌溉水源基地。
  二、整修土地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集中人力进行改土造田,平整土地,治理了部分涝洼地。1968年“农业学大寨”中,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修台田350公顷、条田35公顷。1973年以后又陆续修建了一些台田和条田,到1981年有台田433公顷、条田70公顷、梯田8公顷、畦田45公顷。1983年后条田、梯田、畦田已不复存在。
  第三节 农业生产工具
  一、传统农具
  人力农具有铁锹、大镐、锄头、镰刀、铁叉、木叉、扫帚、二齿子、掐刀子、筛子、箩、扁担、筐、土篮子、水桶、锄刀等。畜力农具有马车、耙犁、犁杖、耘锄、双铧犁、丁齿耙、碾子、磨、磙子等。
  二、农业机械
  解放前无农业机械,农业生产完全靠传统的手工劳动和畜力牵引农具。解放后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和电气化的普及,农村从田间作业到加工运输逐渐用上机械。
  1957年全区有了第一台农田作业拖拉机,之后,农业机械逐年增加,到1988年,已有各类拖拉机1089台,17196马力。农业机械的配套机具有五铧犁93台,轻型耙51台,中耕机39台,镇压器42台,六行播种机6台,地膜复盖机6台,后勤加工用的磨米机、饲料米粉碎机306台,锄草机近700台。
  1963年双德公社长青大队购进123型汽车一台,它是全区第一台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随着运输业的发展,各类运输机械大量增加,1987年末,有各种类型汽车213台,9912马力。1988年有汽车305台,14000马力。
  第四节 农业固定资产
  农业的生产资料有车、马、农具、农业机械和实行社有乡管的公共积累财产。
  (附表)
  第二章 蔬菜种植业
  第一节 蔬菜的品种
  蔬菜品种,有历史延续下来的,也有近几年引进和开发的。历史上和现在种植的蔬菜种类主要有26类,近百品种。
  春菜主要品种:
  菠菜:光头菠菜、刺菠菜;
  水箩卜:水五樱、大五樱;
  韭菜:竹杆青、气死风;
  油菜:白帮、青帮;
  夏菜主要品种:
  早豆角:沙哈、自来由;
  早甘兰:报春、迎春、中甘11号;
  半夏甘兰:京丰;
  晚甘兰:京丰;
  早黄瓜:农安叶三、吉杂一号;
  架黄瓜:津研2号、4号、7号、夏丰、龙黄2号;
  蕃茄:强丰、齐研矮粉、黄牛奶;
  青椒:甜三道筋、麻辣三道筋、吉农方椒、九椒一号;
  茄子:长茄一号、黑山长茄、盖县长茄、旅大长茄;
  尖椒:六寸红、本地尖椒;
  晚豆角:大花皮、623、长菜豆、扁豆角;
  伏土豆:红眼圈、苹果红。
  秋菜主要品种:
  白菜:75~8、吉林矬、兴城矬、九白一号、秋杂二号;
  大萝卜:磨盘、灯笼红、青萝卜、花心。
  胡萝卜:地八寸、鞭杆红;
  秋芹菜:空心、实心;
  秋菠菜:洋大叶、花叶;
  秋葱:海洋葱。
  第二节 蔬菜的生产
  解放前,从山东来的农民在二道岗子、水平沟、范家店、四间房一带种植蔬菜,挑担进城出售。种植面积和品种都是按习惯安排,没有计划。生产采用传统的直播和先育苗后种植的方法。解放后,蔬菜生产由一家一户自由耕种逐步纳入国家计划,其栽培方法、技术都有较大进步,蔬菜品种、产量都有大幅度增加。
  一、蔬菜生产方式
  蔬菜生产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依靠自然环境露地生产,这是传统的蔬菜生产方式。二是保护地生产,人工创造的小气候环境条件下生产蔬菜。保护地生产,早在解放前少部分农民也采用过,不过面积小,设备简单,品种单一。例如有的农民挖一条沟,用油纸或玻璃复盖,形成与自然环境隔绝的小气候条件,栽培一些韭菜、蒜苗等,它是“温床”型保护地生产。
  大面积蔬菜保护地生产始于五十年代初期,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之后,依靠集体的力量修建6栋温室,栽植果菜、叶菜,但产量不高。1970年全区开始搞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当年建大棚6栋,面积达4000平方米,产菜近3万公斤。1983年各种形式保护地发展到11.4万公顷,生产蔬菜80万公斤。1988年保护地发展到162.7公顷,生产蔬菜772.4万公斤。大棚内栽培的蔬菜品种很多,有黄瓜、蕃茄、青椒、菜花、甘兰、豆角、茄子、芹菜、油菜等十几种蔬菜。
  蔬菜栽培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蔬菜直接播种下田(简称直播),有菠菜、香菜、胡萝卜等品种。二是先育苗后定植,即先在室内育苗,苗长到一定程度后移栽到田地里。
  现在先育苗后定植的蔬菜品种很多,有茄子、青椒、蕃茄、甘兰、黄瓜、角瓜等。根据定植期的早晚以及苗子的抗寒程度,有的采取温室育苗,有的冷床育苗等方式。(附表)
  二、蔬菜科学种植
  随着农业科技的普及和推广,较为先进的蔬菜种植技术,如育苗移栽黄瓜、蕃茄、豆角上架等得到发展和应用。再如地膜复盖、化学除草、棚黄瓜嫁接等先进技术被广大农民逐渐接受,使蔬菜产量大幅度提高。
  在采用蔬菜生产新技术同时,广大农民为提高地力,重施有机肥,增施化肥上做了努力。1983年以来,对土地的肥力投入逐年增加。农肥一般作底肥,化肥作追肥,农家肥近几年增加了施用量,每公顷平均施60吨,对培肥地力发挥了很大作用。(附表)
  第三节 蔬菜的产量
  蔬菜生产由于利用新技术,提高防灾能力,加强科学管理,产量逐年提高。特别是落实生产责任制后,充分调动了农民种菜的积极性,蔬菜商品量、蔬菜品种都有明显的增加。(附表)
  第四节 蔬菜的销售与贮藏
  一、销售
  从长春解放到1958年,蔬菜敞开销售,产销直接见面。农民卖菜与市民买菜都是自由交易。1958年蔬菜产销列入国家计划,实行统购包销。生产队按国家下达的计划落实种植面积,菜收后交商业部门。1983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蔬菜生产计划仍由市里下达,按面积和品种落实到户。国家采取“大管小活”的政策,管的品种由多到少,逐步放开。1980年国家管几十种,1988年仅管7种,并给予经营自主权。
  二、贮藏
  五十年代,因为物资条件所限,当时市蔬菜公司每年冬季都挖一些大土窖,贮一些大白菜、萝卜、土豆等鲜菜,丰富节日市场,满足市民需要。六十年代,国家投资建了一批永久性菜窖,增加调控手段。朝阳区在1958年修建了南岭菜窖,当时为土窖,1971年改建成为钢筋水泥结构,现有两个窖眼,面积为1万平方米,可贮存各种蔬菜350~500万公斤。
  第五节 蔬菜病虫害防治
  蔬菜的病害和虫害,在栽培蔬菜的初期和栽培面积小的村屯,发生得比较少,被害程度也较轻。随着栽培期的延长及种植面积的扩大,出现倒茬难,病虫害发生也较多,对某些蔬菜和黄瓜、茄子生长影响较大。由于不断摸索、总结,防治病虫害方法也多了。(附表)
  第三章 粮豆种植
  第一节 生产面积
  在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时,粮豆种植面积在9000公顷左右,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1983年以后,由于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粮豆的种植面积在3000~3400公顷之间,占总耕地面积的35%左右。(附表)
  第二节 品种与分布
  一、品种
  粮豆品种有玉米、高粱、谷子、大豆、水稻五大种类及一些小杂粮。互助组到生产合作社时期,玉米马牙子、金顶子、火苞米、白苞米;高粱有歪脖张、胡脖子、小棒子、雪里红;谷子有刀把齐、白沙谷、红粘谷、黄粘谷;大豆有大粒黄、小金黄等。这个时期粮豆种子均是农家自选,基本上以粮代种,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不大。六十年代末,一些品种得到改良,玉米采用了单交和双交种,如四单8,吉单101、黄早4、铁单4、铁单118、沈单4、沈单704等。高粱采用了吉杂2、吉杂26、吉杂64等。大豆采用了吉林3号、群杂1号、吉林20、长农4号、丁70等。
  二、分布
  从互助组到高级社时期,大部分耕地种植粮豆作物,人民公社时期,发生了一些变化。双德和城西部分村改粮田为菜田。1978年以后,粮豆种植面积趋于稳定。主要在西新公社的双龙、西山、八家了大队;双德公社的大三家子大队;城西公社的红民、民丰、跃进、依家、大营子大队。
  第三节 粮豆产量
  人民公社之前,种的不是优良种子,管理技术也差,粮豆的总产和单产都不高,总产在350万公斤左右,公顷单产在2000~2500公斤。人民公社后,由于选用良种,特别是杂交种,再加上采用新技术,粮豆的总产和单产都有较大幅度提高。(附表)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
  高粱、谷子、玉米、易患“黑穗病”;防治用“赛粒散”、“西粒生”拌种防治。
  二、虫害
  危害高粱的有高粱条螟、夜盗虫、蚜虫;防治用“敌敌畏”、“六六六粉”、“敌百虫”等杀虫剂。
  危害玉米有玉米螟、夜盗虫、蚜虫;防治用“敌百虫”、“敌敌畏”。
  危害大豆的有食心虫、蚜虫;防治用“敌百虫”“敌敌畏”“乐果”等农药。
  危害谷子主要是夜盗虫也叫粘虫;防治办法一是用扑蛾灯、醋液诱杀顺风而来的成虫;二是及时发现用“敌敌畏”等高效农药消灭幼虫,达到治早、治小、治了的目的,以及采取捕抓办法消灭虫害。
  第四章 畜禽生产
  第一节 家畜饲养
  家畜饲养有猪、马、牛、羊、驴、骡等。解放前基本是户养,有的农户养一、二头驴、骡、猪等,富裕大户则成群饲养。解放初期也是户养,人民公社时期,集体饲养为主,社员个人不允许饲养大牲畜。一般生产队都饲养几十匹马、牛等。
  土地承包到户后,牲畜饲养又以户养为主,一般农户都有马和牛等。(附表)
  1983年以后,养牛以奶牛为主,并逐年增长。解放初期,个别农户饲养奶牛,但数量极少。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集体饲养成群奶牛,牛奶作为一项重要副业收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奶量日益增长,为饲养奶牛创造了宽松的市场环境。加之“黑白花”等优良品种的推广,饲养政策优惠,防疫措施得力,奶牛发展很快。
  (附表)
  第二节 经济动物饲养
  七十年代以后,出现一些农户饲养兔、狗、鹿、貂、狐狸、麝鼠、海狸鼠等经济动物。1988年已饲养经济动物10余种,但数量不多。
  第三节 家禽饲养
  家禽饲养一直是以户养为主,饲养鸡、鸭、鹅。解放以来,一般农户养十几只鸡、鸭、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区的家禽饲养有很大发展,出现了一批饲养专业户,饲养抗病的、产蛋高的新品种,产蛋鸡有“228”、“伊莎”、“海赛克斯”、“罗丝”、“星杂579”等,肉食鸡有“星布罗”、“超级星布罗”、“爱拨益”等;鸭子的优良品种是“康贝尔”等。1988年养500只鸡以上的专业户有273户,饲养鸡13万余只,提供了大量的商品鸡、商品蛋。1984年被市政府评为蛋鸡生产先进区。(附表)
  第四节 疫病防治
  一、家畜常见病及防治
  马,常见病有鼻疽病、炭疽病、马传染性贫血病;分别用马鼻疽菌素、炭疽病疫苗、马传贫疫注射防治。
  牛,常见病有结核病,用结核菌素防治;牛布病,牛布氏杆菌5号疫苗防治;口蹄疫;用口蹄疫苗防治。
  猪,常见病有猪瘟、肺疫、丹毒、副伤寒;分别用猪瘟疫、肺疫、丹互、副伤寒疫苗防治。
  羊,常见病口蹄疫,用口蹄疫疫苗防治。
  二、家禽常见病及防治
  常见病有鸡瘟病、霍乱病、马拉克氏病和句痢病;前三种分别注射鸡瘟、霍乱、马立克氏疫苗,后一种用克痢灵。
  第五章 多种经营
  第一节 养鱼业
  养鱼业兴起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有的农民承包塘坝、水库及自然水泡养殖鱼类,品种有白莲、草根、鲤鱼、鳙鱼(胖头)等。1987年养鱼户26户,水面养殖11万平方米,产鱼36000公斤。1988年养鱼户发展到42户,水面达30万平方米,产鱼105000公斤。
  第二节 果树业
  解放初期,一般农户房前屋后栽植几棵杏、李子、海棠等果树,产果多自食。人民公社时期,集体种植果树也不多。落实承包责任制后,果树种植发展迅速,1987年种植面积达293亩,有葡萄、“123”苹果、海棠、杏、樱桃、李子、山楂等,总数达34510株,产量5900公斤,产值1.2万元。1988年果树面积发展到307.7亩,产量6200公斤,产值1.3万元。
  第三节 作坊加工业
  农村作坊有豆制品、粉条制做和榨油。解放后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一些社、队办起了制作豆腐、粉条和榨油作坊,作为一项主要副业,而且有了较大发展。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集体的粉坊、油坊所剩无几,私人豆腐坊有了大发展,1987年豆腐加工作坊511家,年产值达23万元。1988年豆腐加工作坊540家,年产值达24.2万元。
  第四节 运输业
  解放初期,有个别农户从事马车拉货跑运输。合作化以后,生产队利用农闲时间从事马车运输,增加集体副业收入。“文化大革命”中拉脚跑运输被视为“不务正业”受到批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运输业再度兴起,马车运输发展到拖拉机、汽车等机动车运输。到1987年从事运输的马车390台,机动车440辆,年运输收入达410万元。1988年马车达410台,机动车470辆,年收入达430万元。
  第六章 农业管理机构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1956年6月区设农业科,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机构瘫痪,1968年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农业由区生产指挥部管理,1968年秋,农村公社划归郊区,农业科撤销。1983年2月,郊区西新、城西,“五·七”人民公社划归朝阳区管辖,同年6月区设蔬菜副食局,管理粮、菜生产。11月设农林水利局管理农村的林业、水利、农机、交通。1985年6月,区设农业局,蔬菜生产和农林水利局管理的业务一并划入农业局,农林水利局撤销。农业局下设: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站、农机站、林业站、公路管理站、水利管理所、水利工程队、动物食品检疫站。农业局对全区农业科学技术、畜牧、农机等负责管理、指导、服务。
  第二节 土地管理机构
  1986年区设土地管理局。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发后,土地局大力宣传贯彻《土地法》,开展了土地清查工作,加强了土地管理,依法查处私建滥建违法用地的行为,使“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得以落实。(附表)
  第七章 农民生活
  第一节 建国前生活水平
  解放前,朝阳区农村的广大农民生活困苦,穿的多是家织粗布,交出荷粮领回来的是“更生布”,身上衣服不遮风避寒,多数农民穿着带补丁的衣裤;吃的是苞米面和高粱米,一年中有二、三个月以菜代饭,个别农户赤贫如洗,吃糠咽菜;住的是简陋土坯房、马架子,窄小拥挤,南北炕,挂幔帐,几代人挤住一间房,靠搂柴做饭取暖,困窘相惨不忍睹。
  第二节 建国后生活水平
  解放后,农民成了国家的主人,衣食住行得到了明显改善。在五、六十年代,农民基本上有自己的住房,部分农民盖上了新房,多数农民冬有棉、夏有单,吃的基本上解决温饱,逢年过节能吃上细粮、猪肉,一些较为富裕的农户买上了自行车、收音机和缝纫机,戴上了手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生活水平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衣 有四季时装,讲究高档,西服套装、毛呢料服,皮鞋替代草鞋、布鞋,自家做的衣服鞋帽基本不见了。
  食 细粮比例有了大幅度增加,大米饭成为主食,副食增加了鸡、鱼、肉、蛋等。绝大多数农户家逢年过节,来朋去友,饭菜都较丰盛,过春节时,一些农民杀猪自食。
  住 全区约有50%农民改善了住房条件,七十年代末期以后,农民盖房全部实现了砖瓦化的“四不漏”。有些农民还盖起了小二楼,美化居室,外有瓷砖、大理石等挂面,内设寝室、厨房、餐厅等。家具式样新颖,组合柜、写字台、沙发、茶几已在平常百姓家落户。
  行 青壮年出门以车代步,自行车平均每户1~2辆,少部分农民还买上了摩托车、汽车、拖拉机。
  生活消费品 广大农民已不满足过去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3大件,60~70%的农家购置了收录机、黑白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电饭锅等。一部分农民还购置了彩色电视机、冰箱、录像机等高档生活用品。(附表)

知识出处

长春市朝阳区志

《长春市朝阳区志》

本书主要记述了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长春后,朝阳区的历史和现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朝阳区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人口、军事等发展与演变。按照“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发展变化。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朝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