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朝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0701
颗粒名称: 第八篇 卫生
分类号: R199
页数: 31
页码: 171-20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朝阳区志中卫生的介绍,包含了卫生管理,卫生防疫,卫生保健和卫生医疗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长春市 朝阳区 卫生

内容

民国时期朝阳区为农村,偶有游医、巫医活动,无坐堂医生。
  1931年“九·一八”日本侵占东北,定长春为伪满洲国国都,日伪官吏在这里定居,有“邮电医院”、“华岗助产医院”,日本人开设的私人医院11处。
  1945年日本投降后,日人开设的医院多数关闭,有些民间中、西医随之迁入。1947年大约有中医30多人。
  1948年长春解放,区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组织建立集体联合诊所4个,全民卫生所1个。1952年区政府设公益卫生股。1953年建立区妇幼保健站。1957年成立区联合医院。1958年建立区防疫站,医疗卫生单位已达11家。此间朝阳区域内相继建立省医院、白求恩医科大学临床医院、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等7所大型医院,驻区工企、院校医院20所。
  “文化大革命”期间,卫生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医务人员下放到农村、山区,走“六·二六”道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六·二六”战士返城,卫生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轨,恢复卫生进修学校,成立区中医院。
  1988年末区属医疗卫生单位13个,其中区直4个,街乡(含集体)卫生院9个,村办诊所24个,个体医院5个,个体诊所82所。形成了区、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
  病床不断增加,1961年有病床50张,1988年增至319张,增加了6倍。仅1988年国家就拨款168.4万元。卫生医疗队伍也逐年壮大,1988年有医护人员908人。医疗设备从无到有,不断更新,1988年已拥有200毫安X光机和B型超声等十几种大型医疗设备。
  医疗水平明显提高,预防工作受到重视,许多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先后得到控制。霍乱、天花、白喉、小儿麻痹、斑疹伤寒、疟疾已绝迹。伤寒、痢疾、猩红热、麻疹等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957年以前对外伤仅能做一般处置,现可做胃次全切等规模较大的手术和断指再植等难度较高的手术以及肺性脑病、风心病、心脏停搏的抢救等。妇幼保健工作有较大发展,开展了妇女五期保健和围产期系统护理。1988年开展了儿童计划免疫保健保偿制。
  1988年区属医疗卫生单位门诊量达720913人次,业务总收入614.01万元。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驻区较大企业、事业单位成立了职工医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相继对社会开放,1988年统计驻区主要医疗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职工医院已达到40余所,其中颇有名气的医院有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第三临床学院、吉林省医院、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长春空军医院、长春市儿童医院、长春市第二医院、长春市结核病防治医院等。
  第一章 管理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区人民政府成立,内设民政股兼管医疗卫生。1949年3月中华区政府设卫生股。
  1952年长春市第四区人民政府改设公益卫生股。1953年2月公益业务划出,单设卫生股。1955年8月改称卫生科。1968年朝阳区革命委员会设卫生组。1976年称卫生处。1984年改称卫生局。
  第二节 药政管理
  1984年卫生局设药政股,配药政专职人员,主要对辖区内的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个人依法实施监督管理,落实国家《药品管理法》,对医院制剂核发许可证,对特殊药品进行监督管理,打击游医药贩。
  药品经营管理 据1988年底统计,辖区内有医药公司零售药店6个、集体药店6个、个体药店1个,均已发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此外,还有国营百货商店药品销售点5个。全区药品经营人员500余人,区卫生局对经营人员负责业务培训。
  特殊药品管理 凡毒、麻、剧、限药品,按国务院通知精神进行严格管理,使用毒麻药品,建立专人、专柜、专销、专方统计、专立帐目、明码标签、交接班清点等制度。
  药品监督 1984年始,对药品经营单位和医疗单位中假药、劣药、过期失效药品依法进行查处,发现假劣药品200余种,价值3万余元,全部销毁。
  第三节 经济管理
  朝阳区的医疗收费始终执行吉林省1966年制定的《吉林省各级医疗药品收费标准》,1976年收费部分降价,造成医疗劳务价值低、医疗成本长期不能补偿、财政补助不足的局面。
  1983年9月,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实行两种收费标准,即公费医疗、劳保医疗(药品除外)加倍收费,自费仍按原标准执行。从此各医疗单位业务收入明显增加,经济状况有所好转,补充了经费不足,更新了部分设备,改善了医疗条件。
  卫生事业费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工资、福利、离退休人员工资、基建维修。
  第二章 防疫
  第一节 防疫专业机构
  一、防疫站
  成立于1958年,位于西安大路53号,当时仅有13人,内设卫生组、防疫组,区卫生科长兼站长。1959年末迁至安达街,1960年迁至百草路,1962年迁至西安大路55号。1963年建立检验室。1980年增设食品卫生、劳动卫生、环境卫生等科,全站职工85人。1982年由上级拨款和自筹资金,在原结核病防治所址新建办公楼一栋。1983年又增设学校卫生科、流行病科、计划免疫科、肝炎防治科、消杀科、宣传科。同年购进了200毫安X光机,CO2激光仪等设备,配备了技术力量。1983年职工总数13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21人。1984年防疫站、结核病防治所、妇幼保健所、白菊卫生院四家组成防病联合体,定名预防保健中心。1985年被评为市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1988年预防保健中心职工21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4人。
  二、结核病防治所。
  成立于1961年。人员由长春市结核病医院下派和朝阳区选派组成。工作人员17人。位于建设街109号。主要开展结核病的门诊治疗,宣传结核病预防知识。当时设诊断治疗、X光、化验、药房、卡介苗等科室。
  1963年迁至南昌路,1970年迁至康平街9号。增设结核病地段医办公室、卡介苗接种等科室,并开展健康普查,年均门诊普查15000人次,下厂普查120000人次,普查率36%。1972年专职、兼职相结合,防疫普查同治疗相结合,建防疫点57个,形成全区防疫网。
  1984年与防疫站妇幼保健所合并。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的33人,卫生技术人员30人,总门诊量35000人次,胸透29043人次。发宣传单5万份、宣传画5万张、小册子5000册。年业务收入91923.31元。
  三、地段防治站、预防保健科(组)
  963年根据上级指示,由区医院、重庆卫生院、桂林卫生院抽调医护人员组成地段防治站,给有困难的病人送医送药,承担驻地居民的疾病防治任务。之后,其它卫生院也相继增设地段防治专职人员。1975年全区有地段医30名。1978年根据上级指示,加强了地段防病网的建设,1981年10月区卫生处成立地段医办公室,各医疗单位成立地段防治站或预防保健科(组),区属、驻区医疗单位分片包干,按驻地居民委户数多少相应派出地段医。1981年开始建立家庭病床,解决住院难的问题。截至1988年累计建家庭病床28383张。1984年,区地段医办公室改成预防保健股。有计划组织地段医开展预防保健工作,1988年全区有地段医171人。
  第二节 疫病防治
  一、计划免疫
  1958年区防疫站设卫生防疫组,开展季节性预防接种。1983年由站内计划免疫科负责四种(麻疹病毒活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吸附白百破三联、卡介苗)疫苗计划免疫工作。按照省计划免疫程序,由地段医定向接种,接种率逐年提高。1988年末,四苗覆盖率100%,麻痹和白喉1985年起至1988年止朝阳区无病例,其它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1980年,朝阳区开始建立儿童预防接种卡,按规定计划接种。1985年建儿童计划免疫手册,1988年全区建卡、建册率达100%。
  二、肠道传染病
  细菌性痢疾痢疾 是朝阳区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传染病,常在夏、秋两季流行,冬、春季节也时有病例发生。1958年发病为5962人,发病率269.35/10万。
  病毒性肝炎 1958年始有疫情报告,年年有发病。1958~1988年30年间共发病21689例,死亡26例。1983年加强了对肝炎的防治,各医院成立了肝炎门诊,医疗器械严格消毒,建立了“五、一”制度(即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从此,发病率有所下降。1962年发病率为6880/10万,1988年降至910.1/10万。1982年对儿童开展表抗监测,1987年开展乙肝疫苗接种,到1988年共接种7700人次。
  伤寒、副伤寒 1958~1985年朝阳区均有发病。1962年出现一次发病高峰,发病334人,此后,每年发病均在10~20人左右。
  脊髓灰质炎 1958年朝阳区发病2例,截止1988年共发病326例,死亡9例,占发病总数的2.76%。其中1963年、1964年为发病高峰,共发病203例。此后,朝阳区对适龄儿童普投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糖丸,发病率逐年下降。1984年后没有典型病例发生。
  三、呼吸道传染病
  猩红热 1958年以来,朝阳区年年都有猩红热患者。截止1988年共发病17476人。近年发病率有所下降。
  麻疹 朝阳区历年都有麻疹患者。1962年麻疹疫苗问世,1964年、1965年朝阳区出现二次麻疹大流行,患者13639人,死亡86人。1979年国家列入计划免疫项目,全面开展接种,接种率95%,1987年后未发生麻疹流行。
  百日咳 1958~1988年共发病11547人,死亡16人,近年实行《白百破三联混合疫苗》接种,发病率明显下降。
  白喉 1962年朝阳区首次发现白喉42例,1969年呈下降趋势。10年间共发病208例,死亡5例。1976年后已无病例记载,1983年白喉病已绝迹,但仍采取全面接种白百破疫苗或对重点人群采取接种白喉类毒素预防措施。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朝阳区自1958年起共发病1091例,死亡60例。1967年发病423例,死亡24人,为发病高峰。之后,逐年下降。
  四、血行传染病
  疟疾 1960年以来,每年均有疟疾病例,1960~1986年共发病183例,1987年以后未发现疟疾病患者。
  斑疹伤寒 1950~1962年朝阳区发病近千人。1963年曾有一次发病高峰,患者142人,患病率在0.05%以下,之后,每年患病均为3人,1979年后无病例。
  乙型脑炎 1959~1988年朝阳区内共发病26例,死亡13例。
  五、结核病
  此病解放前流行广泛,死亡率很高,俗称痨病。
  建国后,结核病防治所开展健康普查,对结核病人,无症状感染者做到心中有数。1961~1968年门诊普查透视约162000人次。1973年后下厂下校普查132000人次,普查率占人口总数的36%,发现病人12人,占普查总数的0.017%。1979年后改为抽样调查,1979~1984年共抽查3347人,没发现新患者。目前采取查、管、防、治四项综合措施,防治结核病。1988年团检4000人,发现病人320人,发病率8%,复诊病人227人,治愈率82%,好转率19.5%。
  对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落实监督化疗与家庭病床管理,重患设家庭病床。1983~1988年共设家庭病床1072张,使初治病人痰菌阴转率、治愈率达95%以上。
  自1961年实行对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成为杜绝儿童感染结核病的有效措施。多年来为基层培养防痨医生300人次。1988年新生儿接种4903人,接种率98%,集居儿补种1100人,小学生接种6886人,接种率99.7%,大学生接种2752人,接种率99.5%。
  六、其它传染病
  1987年朝阳区出现灭绝多年的性病患者83人,1988年上升为145人。患病率为20.95/10万。
  第三节 食品卫生
  1958年区防疫站设专人负责食品卫生管理,对食品生产和销售,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
  1979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后,区防疫站成立了食品卫生科,除对食品卫生加强管理外,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体检合格者发给健康证和营业执照,有五病(菌痢、肝炎、肠伤寒、活动性肺结核、化浓性渗出性皮肤病)必须调出食品行业。
  1983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实施后,区防疫站增加了食品卫生管理人员,举办食品生产和经营单位领导人及从业人员学习班。1983~1988年办班82次,参加15812人,确定食品卫生监督员和检查员,组织不定期巡回检查,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的单位和个人,采取教育、停业、整顿、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办法给予处理。
  食品卫生监督工作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由1987年17人增加到24人,从集中管理转为网络化管理,实行国家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站内设食品环卫监督检验所,为网络化管理指挥系统,各街道建立监督检查站,对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实行联合监督。
  1952年后,朝阳区食品中毒时有发生,1983年后发生11起。
  第四节 饮水卫生
  朝阳区从1960年起,开始水质监测。1988年朝阳区水质监测末稍水154件,合格率100%,自备水源90件,合格率84.4%,二次供水77件、监测茶具164件,合格率34.7%,空气220件,合格率87.7%。
  第五节 劳动卫生
  1958年区卫生科开始抓劳动卫生。1965年成立测尘小组,对工厂的粉尘作业环境进行测试,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测试停止。1977年恢复劳动卫生工作。
  一、防尘防毒
  1978年对区属和驻区的所有工厂进行调查,60%的尘毒作业点有通风设备,40%不符合要求。废气废液处理,除第一汽车厂、东光无线电器材厂、东北光学仪器厂、制锁厂外,其余工厂均无处理设施。1978年重点抓了搪瓷厂、铝制品厂、半导体厂、灯泡电线厂等。这些单位生产中产生的对人体有害因素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严重危害工人健康,卫生防疫部门责令其限期改进。
  1977年以来区防疫站每年组织各厂进行一次联合检查,召开一次防尘、防毒、防物理因素工作现场会,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1980年区防疫站劳卫科被评为吉林省卫生工作先进集体。
  1988年朝阳区防尘作业点230个,监测69个,合格率55.5%。物因点123个,监测40个,合格率42.5%。
  职业病1986~1988年,朝阳区职业病定诊人数:尘肺病Ⅰ期36人,Ⅱ期3人,其中Ⅰ期已死亡6人。
  苯中毒1985年慢性轻度中毒12人。1980~1988年中毒3人,固液氯罐泄漏急性中毒1人。
  二、射线防护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医用X线卫生防护”文件精神,区防疫站劳卫科于1979年4月对有X光设备的医疗单位进行卫生防护工作调查,48家医院有X光机95台,仅有两家大医院采取隔室透视。体检发现,153名X线工作人员中,血象有改变的13人,其中白血球偏低者10人,放射性白内障2人,放射线皮炎1人。
  1979年在东北光学仪器厂职工医院、白菊卫生院等单位进行X线防护工作试点,采取多种方法、防护射线危害身体,取得明显效果,并在区内进行推广。
  1988年驻区和区属49个单位97台X光机,进行建立档案工作,建档100%。同年进行两次X线工作人员剂量调查,共发放X线剂量片520个,回收520个,监测率100%,合格率100%。
  第六节 学校卫生
  1978年始,区防疫站对中小学学生进行健康检查,每年1次,并建立学生身体检查表。1982年成立学校卫生科,对学生健康实行系统管理。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健康情况、办学环境及常见病。1982~1988年朝阳区学生沙眼、近视、脊弯异常发病率明显下降。1982年起对全区中小学教室采光、部分桌椅进行监测,发现部分桌椅及采光不符合要求。近年全区配备新桌椅13202套,黑板209块,新建校舍23294平方米,装备17个卫生室。
  第七节 驱绦灭囊
  1980年朝阳区成立驱绦灭囊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1980~1988年,年均驱绦虫40条左右,共驱绦虫400条。1984~1986年连续3年朝阳区被省政府授予驱绦灭囊先进单位,1987、1988年被市政府授予驱绦灭囊先进单位。
  第八节 爱国卫生运动
  1952年根据东北人民政府的决定,组建区防疫委员会,驻区党、政、军、群众团体负责人为其组成人员,主要负责人是区级行政领导。同年12月区防疫委员会改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其办公室一直设在区卫生行政部门之内。1985年1月区政府决定,爱卫会办公室单设,成为区政府一个职能部门。
  爱委会主要任务是坚持“预防为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针,组织和发动群众改善环境,控制和消灭疾病,开展创建文明卫生单位活动,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卫生知识水平,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爱卫会成立后,按季节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春季重点抓环境卫生突击,清理入冬以后积存的垃圾污物,夏、秋两季主要发动群众捕打苍蝇、蚊子、老鼠,控制传染病发生。同时经常组织检查,开展评比竞赛活动。
  灭蚊 在朝阳区活动的蚊类有库蚊、伊蚊。主要用化学药物(六六粉)灭孑孓。清除杂草,掩埋水泡,清理沟塘污水,消灭蚊子滋生地。室内采用作用大、毒性小的药物灭害灵消杀。
  灭蝇 在朝阳区经常活动的有家蝇、厕蝇、厩腐蝇、丽蝇、绿蝇。主要消灭蛆蛹,对公厕、便池喷撒“六六粉”。1956~1958年发动学生和居民挖蛹,小学生交1火柴盒蝇蛹,奖给铅笔1支或笔记本1册。对家蝇,五十年代用粘蝇纸加糖粘蝇,还要求人手1蝇拍、见蝇就打。1980年以后主要采取高效化学药物灭蝇,朝阳区蚊蝇逐年减少。
  灭鼠 朝阳区鼠类有小家鼠、褐家鼠。每年冬春两季开展两次较大规模的灭鼠活动。灭鼠方法主要两种,一是投放灭鼠药,二是器具捕杀。1984年10月,根据1983年国务院《关于开展春季灭鼠活动的通知》精神,区成立灭鼠办公室,设在区防疫站,1985年5月改设在区爱卫会办公室。1986年全市开展无鼠害城市活动,朝阳区发出宣传品14.2万份,培训投药员6837人,投药复盖率96.8%,共投鼠药35.71吨,灭鼠66915只。1987年朝阳区被市政府命名为无鼠害区。
  1988年重点抓了贯彻消毒管理办法和建档工作,使71所医院、109所托幼单位和有碍卫生行业中的34个单位建立了档案,消杀工作的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1987~1988年连续两年,区被省政府评为爱国卫生工作先进区。
  第三章 保健
  第一节 妇女保健
  1953年8月建立区妇幼保健站,开始全面妇幼保健工作。
  一、新法接生和孕妇保健
  1954年开展新法接生助产。区保健站组织培训新法接生员。并定期下基层指导。1957年建立孕妇登记卡片,进行产前检查和产后指导。1960年医疗单位设地段医负责妇女保健工作。
  1966年,增加产事访视,指导产妇育婴等项工作。1975年对驻区已婚妇女免费进行妇女病普查,1976年区属各医疗单位相应设立妇科门诊,对妇女常见症进行治疗,实施人流术、上取环术等。
  1982年对街、乡妇幼人员培训45天,并开展围产期保健工作,为孕妇登记建卡,发给围产期保健手册,并进行产前产后保健指导。
  1984年实行孕妇系统管理。从怀孕12周始在卫生院保健站建册,孕期中查8次。住院分娩、产后访视3次,42天时对产妇及婴儿进行健康检查,对高危孕妇不能处理及时转诊,回来介绍病情,进行登记。1988年从事保健工作职工41人,卫生技术人员38人,全区孕妇建册率95%,早孕建册率73.89%,产前检查8次以上占96.47%,产后访视占85%,产后42天检查中70.3%,高危筛选率占19.8%,矫治率占83.68%,产妇系统管理率72.4%
  二、妇女病普查、防治
  1975年开展以防癌为主的妇女病普查。对可疑者进行阴道脱落细胞检查,对宫颈糜烂等妇科常见病积极开展治疗。
  1983~1988年,妇女病普查107632人。到1988年全区各单位建卫生冲洗室53个,对女工百人以上的单位妇女保健指导率达95%。
  三、计生宣传、措施
  1957年始,宣传计划生育,宣传妇幼卫生知识。特别是1979年后,把宣传计划生育列为卫生系统的重要工作,同时,新婚登记前对男女双方进行婚检,育后采取节育措施。对计划外妊娠的积极采取人工流产、引产等补救措施。1983~1988年婚检21,538对,人流800人次,上取环947人。
  第二节 儿童保健
  1956年始,妇保部门管理托儿所,对佝偻病患儿进行免费治疗。投胎盘粉钙质药物,注射V~J胶性钙。
  1960年开展育婴常识宣传。1976年开展儿童健康检查,地段医负责对托保单位散居儿童的卫生保健指导、对新生儿定期检查,卡介苗预防接种。1980年开始对入托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测定。
  1985~1988年对入托儿童体检39995人次。儿童保健体检69909人次。
  1988年对集居儿童体检1636人,体检率95%,其中体重超均值占67.2%。对佝偻病和贫血两病调查300人,其中佝偻病48人,患病率1600/万,贫血41人,患病率1388/万,身长超均值占57.3%。调查散居儿童3.678人,其中身长超均值占53%,体重超均值占60.2%,佝楼病患病率54%,贫血占20.8%。
  1976~1988年对保教人员培训28次,共135天,4168人次。三级站培训妇幼人员73次,103天,1900人次。培训接生员8次,31天,参训291人次。
  第三节 公费医疗
  1952年7月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实行公费医疗。全区享有公费医疗百余人,1980年达到5896人。1988年增到9136人,其中党政机关786人,文化团体26人,教育部门4653人,卫生部门490人,其他3181人。
  开展实行公费医疗,国家每人每年拨款18元,1980年增到30元。公费医疗支出大于拨款的趋势日益突出。1986年始,在国家拨款的基础上由地方财政补贴15元,公费医疗人均标准达到45元。但实际开支仍大幅度超出。为防止无病开药、小病大治,根据“应治必治”的原则,采取限量开药的办法。1987年始,普通患者一张处方,控制在1.50元左右,老干部适当放宽。
  公费医疗由区财政局、卫生局共同管理,因此,卫生局内设公费医疗办公室,设编2人。
  第四章 医疗
  第一节 医疗机构
  一、区医疗单位
  朝阳区人民医院1957年3月由白菊、桂林、重庆、清和、永昌、孟家等6家卫生所组成的联合医院。医务人员55人。院址在现白菊卫生院处,年末迁至永昌路。1958年迁至同志街28号。此时医院设内科、外科、药房、处置室、办公室、财总科、挂号室,医护人员近百人。1960年增设中医科、针灸科、按摩科、妇产科,建立化验室、简易病床、收治浮肿病人。1962年设住院部,病床50张。增设手术室、X光室、理疗室。1963年增设牙科诊室、公费、儿科门诊、五官科。同年更名为朝阳区医院。1978年恢复院长负责制。1980年扩建住院部,病床100张,增加电诊室。同年,医院由集体所有制转为全民所有制,改称朝阳区人民医院。
  1983年与白求恩医大三院骨外科建立协作关系,1985年恢复口腔科,增设理疗室、肠道肝炎门诊、预防保健科、器械修理科。
  1988年全院职工25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3人,添置了B超、200毫安X光机等设备,成为朝阳区医疗中心。1988年总收入2354361元。
  朝阳区中医院 中医院前身为绿园卫生所,成立于1962年。当时职工仅6人。1970年移交区医院,改为区医院绿园门诊部。1972年下放绿园公社管理。业务仍受区卫生处指导。1978年收回区卫生处管理,1982年与东风卫生院合并,东风卫生院改为绿园卫生院门诊部,职工53人。1984年设内、外、妇、儿、口腔、中医手术、注射、药房、制剂、供应财会、办公室等科室,病床15张。同年与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建立协作关系。1987年改为朝阳区中医院。充实了中医人员,扩建了房舍,增添了设备。1988年,职工7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1人。年门诊量57000人次,1988年总收入586400元。
  二、街乡医疗单位
  朝阳区街乡卫生院多为1952~1955年成立的联合诊所。1988年末共9所(清和、重庆、桂林、孟家、红旗、白菊街道和城西、西新、双德乡)除双德乡卫生院为全民所有制外,均为集体所有制。1957年,街道各院所均为区联合医院门诊部,1963年各院所退出联合医院,独立核算,更名为各街道卫生所。1970年各卫生所又归区医院管理,成为区医院门诊部。1972年各门诊部下放各街道公社管理,为各公社所属卫生院。1978年各公社卫生院隶属区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至今。
  清和卫生院 成立于1955年,由几名中医、中药人员组成,名为清和联合诊所,位于西朝阳路20~1号,面积130平方米。1982年新建楼房一栋300平方米,设内、外、妇、中医、化验、X光、药房、地段、财会等科室。1983年与白求恩医大一院神经内科建立协作关系,为白求恩医大第一临床学院协作医院,设协作病床24张。院内增设综合办公室、预防保健科,妇幼保健科,因与医大合作主要治疗脑血栓、偏瘫等老年性病,因此,1988年改称老年病医院。
  1988年,职工5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3人,年门诊量43000人次,1988年总收入509100元。
  重庆卫生院 成立于1951年,由几名中医联合组成,名为重庆联合诊所。位于西安大路北侧,1963年迁至重庆路69号。1978年职工21人,设内、外、妇、中医、公费、化验、注射、药房、药库、地段、财会等科室,1984年8月设立病房,病床8张,收治骨科患者。1985年院舍扩大到300平方米,增设儿科、手术室、理疗室。租民房两处,病床增至21张,先后与白求恩医大三院骨科、泌尿科门诊和市医院外科门诊建立协作关系,又称朝阳区普外医院。1986年开展肝功检验。
  1988年,职工54人,其中卫生技术员48人,病床33张,年门诊量57633人次,年总收入536600元。
  桂林卫生院 成立于1953年,当时名为桂林联合诊所,位于桂林路。1955年迁至桂林路32~2号。1976年新建院舍,位于桂林路38~17号,面积250平方米。设内、外、中医注射、药房、药库等科室,职工12人。1978年增设口腔、化验科室,因以地方病防治为主,1988年又称朝阳区第二防治院。职工增至3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6人,年门诊量35000人次,1988年总收入292597元。
  孟家卫生院 成立于1954年4月,由几名个体医组成,名为孟家联合诊所。位于孟家新立屯,租房三间。1963年职工28人,1978年职工21人。1981年3月上级拨款建新房450平方米,设内、外、妇、药房、化验、X光、财会等科室。1983年8月与医大神经科协作,成立协作病房,病床10张1987年以医治肿瘤为主,又称肿瘤医院。1988年,职工3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8人,病床21张,年门诊量17000人次,1988年总收入425000元。
  红旗卫生院 成立于1958年。原名安民卫生所,位于长影后侧。当时职工13人。1960年改称红旗卫生所。1963年迁至宽平大路,1978年改称红旗卫生院。设内外科,职工28人。1985年与双德卫生院合并,改称红旗双德卫生院,增设公费科、住院部,病床28张。1986年6月与双德卫生院分开,单独核算,以地方病防治为主,1988年又称朝阳区第一防治医院。
  1988年,职工3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7人,年门诊量53000人次,1988年总收入260400元。
  白菊卫生院 成立于1951年,由5名个体医组成,名为白菊联合诊所。位于建设街209号,面积200平方米。1978年更名为白菊卫生院。增设X光室,职工29人。1984年10月加入区预防中心,改为预防中心附属医院。1985年退出中心,恢复白菊卫生院。设内、外、中医、药房、化验等科室,职工4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6人。
  1988年4月,重庆卫生院全员承包白菊卫生院,并同省医院眼科建立协作关系,又称省医院眼科分院,设病床20张,建手术室,手术收入双方各半分成。
  1988年职工3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2人,年门诊量45000人次,年总收入427200元。
  城西乡卫生院 成立于1951年9月。由个体医组成,名为第九区第一联合诊所。1957年划给长春市郊区。改为城西卫生院。1958年划归南关区,改为曙光公社卫生院。1959年又划回郊区,改为郊区中心卫生所。1960年改为郊区城西公社中心卫生院。1966年划归宽城区,更名铁西公社卫生院。1971年又划回郊区,称城西公社卫生院。1980年建立病房。1983年随同城西公社划归朝阳区改为朝阳区城西卫生院。院房面积560平方米,职工61人,1986年称吉林省康复研究医学会朝阳医院。1988年10月又挂中西医结合医院牌子,职工5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6人,病床38张、年门诊量15000人次,1988年总收入376852元。
  西新乡卫生院 成立于1955年。在1952年市立医疗点基础上建立的联合诊所。1968年社办公助修建砖瓦结构平房一栋,面积560平方米,职工18人,接收宽城区“六·二六”医护人员9人。1978年建平房600平方米,设内、外、妇、中医、口腔、化验、X光手术、注射、财会等科室。1983年,随同西新公社划归朝阳区,改称西新卫生院,1984年建平房346平方米,尚未利用。1988年职工2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2人,年门诊量34000人次。1988年总收入151800元。
  双德乡卫生院 成立于1971年,当时双德乡名为“五·七”公社,故定名为“五·七”公社卫生院。位于抚松路5号。职工15人,设内、外、妇、儿、防疫、处置、注射、药房、药库、挂号科室。1975年增设X光室、化验室。1982年增设口腔科。1983年“五、七”公社改为双德乡,卫生院改称朝阳区双德卫生院,增设观察床22张。1985年与红旗卫生院合并,称红旗双德卫生院。1986年红旗卫生院划出,又称双德卫生院。1987年新建楼房一栋,设内、外、妇、儿、皮肤科、地段防病等科室,职工2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0人,年门诊量10800人次,1988年总收入71875元。
  三、村办诊所
  朝阳区村办诊所多由个体乡村医生组成。1956年农村个体医实行联营组建村级诊疗所。1967年实行合作医疗后,90%的村屯实行合作医疗,社员免费就诊。公社卫生院负责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后因财力困难,合作医疗解体,实行自费医疗。1983年村办诊所实行个人承包,自负盈亏。1988年末全区有25个村办诊所,医务人员71人,其中预防保健人员30人,房间72.5间,面积1588平方米,预防保健人员补贴300~800元,每个诊所收入1500~2500元之间。
  四、个体医院、诊所
  根据国家卫生部文件精神,朝阳区自1981年8月至1988年末,经区卫生局批准,开业的个体医院5家,已停业2家,现存3家。个体诊所82家,其中内科17家,外科11家,中医18家,气功2家,口腔18家,按摩2家,妇科3家,眼科4家,针灸7家,行医人员317人,病床350张。
  个体医院规模较大的有:
  现代化医院 成立于1985年4月23日,位于万宝街。此院与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协作,招聘从业人员7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0人。设内、外、儿、妇、骨、手外科,中西医结合科、电诊室、X光室、病理室、化验室、手术室及药剂科等。还设观察室1个,观察床4张。病床200张。
  该院设备较全,诊断技术比较先进,主要设备有日产B超一台,50、400毫安X光机各一台,纤维内窥镜一台,日产冷光源二台,医学双像装置一套,纤维结肠镜一台,国产脑,心电图机各一台,电动脑心机一台,光学显微镜一台,总投资20万元。
  长春工农医院 成立于1988年8月15日。位于工农大路20号。人员3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0人,设内、外、妇、口腔科、肿瘤科、X光科、检验室、理疗室、心电室、电诊B超室、药局。内科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气管炎为主,同时重点收治肝硬化、脑血栓患者。口腔以矫形与镶复为重点。设备有F50B型X光机一台,心电图机一台,A型超声一台,同步治疗机一台,肝病治疗机,电冰箱、干燥箱、显微镜各一台。
  红十字医院 成立于1987年9月5日,原名康复医院。位于斯大林大街南端西侧。面积3200平方米。职工2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人。1988年改为红十字医院。设内、外、理疗、X光、电诊、显微窥镜、药剂、手术、体疗、传统疗法、血液流变疗法、培养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等科室。病床100张。设备有200毫安X光机一台,B型超声SD-32一台,心电图机、万能手术床、麻醉机、自动呼吸机、高压灭菌器、显微镜、裂隙灯、光电分析天秤、胃镜各一台,十二孔冷光无影灯二台。1988年获利20万元。
  第二节 医疗技术
  一、卫生防疫技术
  随着卫生技术人员水平的提高和先进设备的购进,卫生防疫、监测技术逐年得到提高,监测项目逐年增加。
  1963年开展细菌与水质、饮料化验检查工作。1965年开展劳动卫生检查。1980年开展乙肝表面抗原监测。1981年开展肠道(痢疾、沙门氏菌)的分离培养和生化血清鉴定。1983年开展抗酸杆菌的培养和耐药试验,同年开展霍乱、副霍乱杆菌的分离、培养出化血清鉴定。1984年开展原子吸收、铝铜、气相色谱、杂醇油、甲醇测定,同时开展6种引起腹泻的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生化血清鉴定、乙肝e抗原、e抗体的测定。1985年开展椰氏杆菌的分离、培养、生化试验。侵击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1986年开展空肠弯曲菌的分离培养、生化实验。1987年开展乙肝抗心抗体鉴定,开展尿碘,食用碘的测定。应用酶联、A蛋白快速方法检验沙门氏菌。1988年对粮食中磷化物、DDV残留量的定性分析,豆油掺假试验,木耳掺伪试验,花椒掺伪试验,灭鼠药中敌鼠钠盐的测定,开展羟基价检验。
  二、西医技术
  内科 1963年前朝阳区西医内科只能解决常见病的治疗,1963年后建立病床,能治疗小儿麻疹合并心衰,合并脑膜炎、心肌炎、中毒性痢疾。1970年后治疗风心病心衰,肺心病及合并症。休克型肺炎、诊断白血病、结核性脑膜炎、气胸、阿米巴肝脓肿、可做胸穿、腰穿、骨穿、腹穿。1980年后可诊治各种心律失常、各种心脏病的急慢性心衰、抢救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各类休克合并DIC、心肌梗塞、心脏骤停复苏、上消化道出血、脑血管意外电解质紊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亢及危象的治疗可部分缓解。
  外科 1962年前外科只能做小伤小病的处置。1963年开始,进行阑尾切除术、皮下良性肿瘤切除。1983年,区属各医疗单位分别与白求恩医大第三临床学院骨外科,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长春市人民医院外科建立协作关系,现已能完成常规骨折、骨牵引术、疝囊修补术、肛门痔、瘘、裂根治术。胃次全切除术、胆囊、胆道手术。1988年开展的主要项目有慢性骨髓炎持续灌注的应用、断指再植术、加压钢板的临床应用,脊柱骨折合并并截瘫芦氏棒内固定,炭质人工关节的临床应用,截肢术、牵引术等。
  妇科 1960年妇科只能治疗妇科常见病。1964年始,逐渐开展妇科疾病的诊治,实行人工流产术及上取环等技术。1980年开展剖腹产、难产、产钳术以及子宫剔术等妇科项目。
  口腔科 1970年口腔病治疗技术有新进展,进行牙再植术。1984年开展牙齿脱色、1987年开展牙齿光敏固化的医疗技术。
  三、护理技术
  建国初期因医疗单位小,无病房,护理人员少,所以护理水平低。1962年护士增加,多数经专业训练,护理水平有所提高。从此,护理工作开始走向正轨。开展了头皮针穿刺,输液等新技术。1970年狠抓建章建制,开始专科护理。1985年,开展责任制护理和专科护理,使护理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同时,选拔骨干护士送医大学习,回来给护士讲课,每季度对护理工作考核一次,成绩进技术档案。1988年1月市卫生局在朝阳区医院召开“责任制护理现场会”,推广朝阳区医院的经验。
  第三节 医疗设施
  1958年前,区属各医疗单位,没有任何成型的医疗设施。
  1958年后,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逐年增加医疗设施。尤其1978年后,各医院重视了医疗设施建设,购置了较多的大型设备,使医疗逐步走向现代化。
  第五章 卫生队伍
  朝阳区卫生队伍发展较快,建国初期有卫生医疗人员40余人,1988年发展到917人,卫生技术人员770人。其中中医75人,西医283人,中西药剂76人,护理216人,技士10人,其它初级卫生技术人员110人。
  第一节 队伍发展
  中医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朝阳区有中医近30人。1958年有中医32人。1959年经卫生科、劳动科批准从社会招收初中毕业生4名,在区联合医院学徒4年,每月补贴15元,学习期满经考试成绩合格,承认中专学历,分配做中医。1962年长春市卫生局主办中医高徒班,招收高中毕业生,学习五年经考试成绩合格,享受大学本科待遇,朝阳区招收2人。1973年长春中医学院毕业生分给朝阳区2人,从事中医工作。之后通过调进和代培等形式,增加了一批中医大夫。1988年有中医75人,其中主治中医师28人,中医师34人,中医士13人。
  西医1951年区卫生所有西医2人。1952年增至10人。之后医科大专院校毕业生陆续分配朝阳区和外地一些医生调入。到1963年有西医80余名。1977中年专毕业生和工农兵大学生陆续分到朝阳区工作。1988年有西医283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102人、医师103人、医士73人、助产士2人。
  中西药剂人员 朝阳区药剂人员最初为建国前个体开业人员,建国初期从事个体药剂工作的大多数人合营到联合诊所做药剂工作,1955年后从部队陆续转业的人员分配到朝阳区从事药剂工作。1964年市卫校中西药剂班毕业生分到朝阳区2人,1977年后长春市卫生学校中西药专业毕业生陆续分到朝阳区,1982年卫校大专药剂班毕业生分配及外地中西药剂人员调入,中西药剂队伍得到壮大,1988年有中西药剂人员76人,其中主管药师25人,药师28人、药士23人。
  护理人员1955年有护士10余人,1960年后有长春市卫校、空军卫校、朝阳区卫校、区卫生科与长春地质学院联办护士学校毕业生相继分配到朝阳区,护理队伍扩大,素质不断提高。1962年,实行护士组长制,1964年始,任命护士长。1972年从上山下乡知青中招收80人,经培训从事护理工作。1972~1975年朝阳区卫生部门和省医院卫校、南关区卫校合办了两期护士班,学习6个月至2年,培养近百名护士。1988年全区共有护理人员216人,其中护士63人,护师99人及主管护师54人,其中从事护理工作30年获荣誉证书的有40人。
  第二节 技术培训
  一、业余培训
  1960年成立朝阳区卫生职工业余大学,学制5年,招收区属和驻区卫生医疗单位的医护人员。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办。1980年区卫生处对坚持学完五年课程,成绩合格者发给毕业证书。1977年举办西医基础理论学习班,授课66学时,学员530人。1978年区举办了心电学习班,授课66学时,学员87人。1979年区举办内科专业学习班,授课120学时,学员420人。1980年区举办初级药剂人员学习班,时间3个月,业余时间授课,学员20人。1981年区举办医用外语学习班,学习英、日语,时间半年,业余时间授课,学员80人,达到借助工具书能阅读专业外文资料程度。
  二、脱产培训
  短期培训1962年驻长空军卫校为朝阳区代培医士6人,学习1年半。1974年办“红工医”班1期,学习5个月,培训16人。1975年从社会招收80名待业青年,区卫生处与省医院联合举办护士培训班,学习1年,成绩合格发给结业证书。1976年区办西医学中医学习班两期,每期3个月,学员70人。
  升学深造1950~1959年朝阳区医务人员考入大学本科、专科深造的10余人,1983年考入大专5人,中专4人。
  临床进修1961~1983年全区84人到上级临床医院进修。
  第三节 区卫生学校
  1981年成立朝阳区卫生进修学校,位于永昌路15~2号,校舍面积100平方米。教职工30人,教员均从医大聘请。1982年招收公共卫生医士专业52人,护士专业26人,学制2年。1984年办护士中专班,招收在职初级卫生人员57人,学制1年。1985年培训在职卫生人员40人,学制1年。1986年举办护士班,向社会招学员53人。1987年举办X光班,学员43人,检验班64人,学制均为3年。均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1987年8月卫生进修学校改为长春市朝阳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工总数17人,卫生技术人员12人。1988年3月校址迁至抚松路5号,校舍面积500平方米。同年举办检验班。从社会招收学员63人,学制3年。同年10月该校改为长春市第二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
  第六章 卫生群众组织与科研成果
  第一节 卫生群众组织
  红十字会1950年成立朝阳区红十字会,部分卫生技术人员为会员,他们积极参加抗美援朝活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止活动。1984年6月恢复活动,吸收会员2266人,为非洲灾民募捐600元,1985年为省肿瘤医院募捐320元,1988年会员达到7834人。培训红医少年4061人,占中小学生总数15%。
  卫生工作者协会 成立于建国初期,“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活动。1983年恢复活动。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党和政府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法令和规定,对会员进行思想、文化、道德、纪律教育,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同时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协助政府对个体医管理、监督。对不符合条件的个体医予以取缔,对违法医药贩坚决打击,对开业行医者,发现问题依法处理。该协会设有会长、理事,会员173人。卫协每年还组织个体医药人员开展学术活动,表现突出者给予精神和物资鼓励。
  第二节 科研成果
  1983年,区防疫站学校卫生科对北安路小学三年级学生173人进行了近视防治操的效果测察。经过3个月的观察,结果证实“近视防治操”能尽快解除睫状肌痉挛,防止因近作业引起的调节性近视发生。对已发病者,有防止近视发展和使视力好转直至恢复正常的作用。此项研究,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
  研究成果还有先天性髋骨关节脱位骨盆旋转截骨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加压钢板的临床应用、断指再植术成活的研究,外科医师王东林研究的长骨复位加压接骨板,低应力膜外加压接骨板,自攻型加压螺纹锯等科研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
  1980年以来朝阳区有很多医学研究论文在省、市级医学刊物上发表。
  第七章 驻区医疗单位
  驻朝阳区医疗单位较多,据统计有40余所。其中有省市属医院、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部队、厂矿医院。
  第一节 主要医院简介
  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位于新民大街1号。医院设门诊部,住院部和干部病房,系卫生部所属一所综合性教学医院。该院建于1949年,当时全院职工2342人,其中医疗技术人员1070人,设病床220张。收容量平均每月749人次。分内、外两科,以内科为主。1954年与中央军委天津第一军医大学合并,改为第一军医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此时,医院仍以内科为主,设消化、内分泌、循环、神经等四个临床科室,有病床410张。1954年6月下放地方改为吉林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978年恢复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医院有万元以上大型仪器135台(件),主要仪器有美国产8800型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机、日本岛津头部CT、日本产800毫安遥控式X线诊断仪、超高离心机、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日本产105型临床分析系统,B型超声诊断仪等。该院医疗技术水平在省内享有盛誉,国家批准的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有刘多三、韩国铉教授,带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有26人,医院神经内科为国家培训中心。为推动科研深入发展,设有脑血管病、肝病、老年病3个研究所,1个聋儿语言康复中心。学院占地面积60159平方米,建筑面积46802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万余册。
  吉林省人民医院 位于红旗街,前身是1908年(宣统2年)创建的“吉林官医院”。1932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后,接管了该院,改名为“吉林省立医院”,院址在吉林市。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吉林省立医院由吉林省军区卫生部接管。1949年春、解放军南下,将医院交给地方,又复名为“吉林省立医院”。1954年10月吉林市群众医院合并到吉林省立医院,当时职工570人。同年,吉林省人民政府迁至长春市,在长春市红旗街6号新建省医院。省医院几经扩建,到1988年医用建筑面积28460平方米,1988年职工1300余人,卫生技术人员近千人,病床600余张。大型设备有1250毫安的X光诊断机、800毫安遥控X光机、B型扇型多晶体超声诊断仪、颅脑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摄影机(CT)、核磁共振(MR)成像扫描机等,是省内闻名的综合医院。医院附设吉林省眼科研究所,吉林省临床检验中心肿瘤研究室、遗传研究室、校办卫校等。
  长春市儿童医院 该院是一所全民所有制儿科专科医院,隶属市卫生局。院址在北安路21号。该院是1957年6月1日在长春市医院儿科基础上建立的,当时职工235人,设4个疗区,病床100张,日均门诊量400人次。1980年扩建一幢楼房,设立儿童病房,床位扩大到210张。1984年成立五官科病房,床位达304张。临床科室,内科系统有心肾、消化内分泌、呼吸、神经、新生儿血液和中西医结合;外科系统有基本外科、胸、骨、泌尿、烧伤外科和五官科,医疗技术科室7个和1个科研室。万元以上医疗设备有EDR-750毫安X光机、超低温冰箱、多功能显微镜、脑电图仪、二氧化碳培养箱等,1988年末职工621人。
  第一汽车制造厂职工医院 院址在长春市东风大街67号,系隶属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承担着全厂职工和家属及区划范围内居民共20余万人的医疗任务。1953年7月筹建,同年12月9日正式开诊。1957年4月建住院部,病床180张。1974年10月和1977年8月分别把门诊部、住院部迁至东风大街67号新建的职工医院内。临床科室有内科系统4个科,外科系统3个科,另有妇产、儿、耳、鼻、喉、职业病等10个科和1个干部病房。并设有结核病防治所1处,拥有万元以上大型医疗仪器76台(件)。1988年病床700张,职工1443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16人,日均门诊量2500人次。
  东北师范大学医院 位于斯大林大街101号。建于1958年,前身为东北大学医务室。房屋面积2440平方米。该院承担本校10763名教职员工医疗及学生就诊任务。全院职工95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1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42名。临床科室有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五官科、中医科、传染科、保健科,设置病床85张。主要医疗设备有800毫安X光机1台、A、B型超声诊断仪各1台、心电机2台、生物显微镜1台。

知识出处

长春市朝阳区志

《长春市朝阳区志》

本书主要记述了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长春后,朝阳区的历史和现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朝阳区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人口、军事等发展与演变。按照“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发展变化。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朝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