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群众文化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朝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0660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群众文化活动
分类号: G249.273.4
页数: 5
页码: 137-141
摘要: 本节记述了建国初期至1988年长春市朝阳区境内群众文化活动发展情况。
关键词: 群众文化 文化事业 长春市

内容

第一节 歌咏
  建国初期主要学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等歌曲。1960~1965年,每年都在人民广场举办一次朝阳区革命歌曲演唱会,区属和驻区单位都参加,每次参加人数4000~5000人,演唱歌曲近30首,1963年市人委在歌曲演唱会上组织了包括市领导参加的350人的大合唱,同年组织吉林大学等单位3500名歌手参加市第二届万人歌咏大会。
  1974~1977年,每年5月份在人民广场举办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歌曲演唱会,每次演出节目30~50个,观众达4000余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展征集创作歌曲活动,征集自创歌曲67首,其中《春光明媚》、《祖国的山,祖国的水》、《咱们工人要带头干》等歌曲分获长春市庆祝建国三十周年应征歌曲一、二、三等奖。
  1980~1982年分别在人民广场、长影剧场、省军区“八一”礼堂举办音乐会,有88个单位参加演出,演出节目150余个。
  1983年后,举办青年歌手民歌选拔赛,区首届君子兰青年歌手独唱、重唱比赛,选拔出9人参加市汇演,5名获奖,又选拔10人参加市“振兴长春歌曲大奖赛”,获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3名。
  1977年10月以街划片,先后在重庆、白菊、清和等8个街道办事处成立了9个新歌传授站,同时还在消防支队、兽医大学、81761部队等单位成立了6个新歌传授点,截止1984年,传授新歌近百首,培养教歌骨干300余人。文化馆还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举办教歌学习班10余期,培训了骨干300余人。区文化馆撰写的《我馆是怎样办起新歌传授站的》一文,刊载在市《群众文化》通讯上,1983年11月《长春日报》以《普及革命歌曲,传播精神文明》为题做了报道。
  第二节 舞蹈
  建国初期,群众舞蹈活动主要靠群众自发进行,文化馆只组织少数舞蹈积极分子活动。1960年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为了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开始组织集体舞蹈活动。1961年组织了花伞舞、丰收舞、双扇舞、红绸舞等7队文艺方队参加市“五·一”国际劳动节游行,每队200~400人。
  1978年6月举办舞蹈专场演出,有20个单位演出近30个舞蹈节目。1981年举办青年舞蹈比赛,13个代表队参加。1982~1984年,举办30余期舞蹈学习班,创编了《年轻的心》、《飞吧!鸽子》、《迎宾曲》、《金梭、银梭》、《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我们生活充满阳光》等6个青年集体舞。其中《年轻的心》、《飞吧!鸽子》被省舞蹈协会编入集体舞一书中。
  1984~1988年举办10余期交谊舞学习班,培训骨干近2000人,并于1987年2月举办交谊舞比赛,有9个代表队参加。
  第三节 书法、绘画、摄影
  一、青少年书法、绘画
  1970年文教系统举办了中小学生书法、绘画展览,展出作品千余件。1980年再次举办中小学生书法、绘画展览,展出作品800多件。
  自1981年后,区文化馆每年均举办庆祝“六·一”儿童书画展,参展作品近千件。
  1971~1986年为省、市推荐儿童书画作品700余件,其中参加省儿童书画作品展20件,获奖9件,参加加拿大儿童画展35件。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学生孙红曾应邀在国外表演绘画。1974年有10余件作品参加全省画展,2人获二等奖,1975年组织参加市儿童书画电视大奖赛,10个学校20人参赛,12人获优秀奖。
  1986年有30余幅作品参加长白山儿童画邀请赛,2人获金牌。1987年10月成立了区少儿书画协会,有会员30人,组织表演活动13次,展出作品400余件。
  二、成人书法、绘画、摄影
  1974年8月举办书法、绘画作品展,1979年举办朝阳区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美术摄影展,展出作品205件。1963~1985年,向市推荐成人美术作品140件,获奖19件。
  1984年以来,利用宣传橱窗,分别举办长纺工人、长春搪瓷工人书画展、“三·八”妇女书画展、青年美术摄影展、战士书画展、迎春美术摄影展、纪念长春解放四十周年书画摄影展,共展出作品1500件。
  1985年5月区政协筹办了“北国书画社”。成立大会时,省、市有关领导及书法家出席了会议,会上选举了书画社领导机构,通过了章程,《吉林日报》、《城市时报》做了报道,同年8月该社承办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吉林省分校的任务,招收学员近2000人,得到各界人士的积极支持。
  第四节 戏剧
  建国初期,戏剧活动主要是配合各个时期中心工作,开展一些群众性辅导和演出活动,一些大的企事业单位成立业余文工团。第一汽车厂建厂初期,成立了职工业余文工团,到1957年文工团有京剧、话剧、评剧、沪剧、越剧等演出队,先后编演了沪剧《双推磨》、评剧《茶瓶记》、京剧《打渔杀家》、黄梅戏《夫妻观灯》、话剧《夜闯完达山》等剧目,六十年代初,演出大型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七十年代排演八场话剧《陈岱山》、《青春的旋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单位的戏剧创作演出活动比较活跃。东北水利电力学校排演的独幕话剧《小楼风波》1979年获市职工业余文艺汇演优秀剧目奖,第一实验小学创作的儿童话剧《小狗汪汪》获1979年市业余戏剧汇演优秀剧目奖,东北水利电力学校的独幕话剧《爱情与道德》获1980年市职工业余戏剧汇演优秀剧目奖、创作奖,第一实验小学的儿童话剧《这样做对吗?》获1981年市汇演编导奖,第二实验中学的神话剧《红宝石》获1981年市优秀剧目奖,第一实验小学的小舞剧《鹏鹏的梦》获1982年市群众业余文艺汇演优秀剧目奖,《教室里发生的故事》获1983年市中学生汇演编导奖。
  198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排练的传记体话剧《海迪》,巡回演出百余场,并受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派遣,到第二汽车制造厂、南京汽车制造厂、北京汽车制造厂、四川汽车制造厂等兄弟企业演出,观众达10万人次。
  1988年区举办“振兴朝阳”业余文艺汇演,双德乡拉场戏《有钱之后》获创作奖。
  区文化馆从1983~1988年先后举办6期业余演员、导演训练班,为基层单位培训演员200名,导演20名。
  农村地方戏演出活动颇受农民欢迎,城西乡范家店、兴隆村从1956年起群众自发组织“二人转”演出队,每队10余人,主要在节日、农闲时演出,演出剧目有“杨八姐游春”、“双锁山”、“包公赔情”等。西新乡双龙村1981年成立了业余地方戏队,利用业余时间演出“二人转”。
  第五节 板报
  区文化馆从建国以来,在西安大路省革命博物馆东侧和西朝阳路分别设立10米长的黑板报两处。
  五十年代主要宣传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抗美援朝,英模事迹等。六十年代宣传内容为科普知识、党的路线、政策等。“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大批判专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主要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为重点的宣传活动,前后出刊15期。1979年在《吉林日报》社对面设立画廊宣传橱窗,橱窗宽1米,长32米,每月出刊一期,有时半月一期,宣传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先后出刊11期。1983~1988年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同时还展出工人、学生的业余美术作品。每年出刊12期,橱窗6期。
  第六节 秧歌
  朝阳区从建国后开始,每年在重大节日期间,在人民广场和主要街道组织群众性秧歌表演和比赛,1979~1988年每年正月十五分别在西安大路、人民广场、地质宫、汽车厂等处举办群众性秧歌表演比赛,参加表演的单位共272队次,秧歌队员20661人次。秧歌形式有高跷、陕北秧歌、花灯秧歌、红绸秧歌、旱船、龙灯、狮子舞、扮相秧歌等。
  1981~1984年,文化馆在街道、工厂举办秧歌辅导班40期,参加学习人员达2000人次。朝阳区1983年、1988年两次被市评为秧歌表演优秀区。
  第七节 灯展、谜语
  1980年前群众自发悬挂彩灯欢度元宵节。1981年后区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在重庆路、汽车厂厂区、朝阳公园及主要街道组织一年一度的迎新春灯展、比赛,参展单位上千个,展出各种花灯近万盏,参展的花灯做工精细,造型各异,深受群众欢迎。1982年被市评为灯展最佳区。
  “文化大革命”后,从1977年起,每年元宵节,区文化馆与市工商银行人民广场办事处、保险公司联合在文化馆门前举行有奖灯谜晚会。每次用幻灯放映近1500条谜语,参猜人达5000余人,活跃了灯节气氛。

知识出处

长春市朝阳区志

《长春市朝阳区志》

本书主要记述了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长春后,朝阳区的历史和现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朝阳区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人口、军事等发展与演变。按照“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发展变化。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朝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