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区文化阵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朝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065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区文化阵地
分类号: G127.34
页数: 3
页码: 134-137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49年至1988年长春市朝阳区境内文化阵地发展情况。
关键词: 文化阵地 文化事业 长春市

内容

第一节 区文化单位
  一、文化馆
  建于1949年11月。是在原长春市民众教育馆中华区阅览室基础上建立的,当时称中华区文化馆,位于西安大路41号。1951年3月改为长春市第四区人民文化馆,1952年迁至西安大路35号,1955年冬又迁至西安大路17号,改为朝阳区文化馆,工作人员11人。
  建馆后开办夜校,根据时势,进行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政策教育。为群众代写书信、诉状,设置画廊、板报,组织居民读报,放映幻灯,宣传英模事迹等。
  1957年后为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工作人员增至19人,馆内设文艺组、美术组、图书组、宣传组、总务组。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各大单位组建俱乐部、业余文工队,举办各种形式的文艺培训班,为工厂、农村培训业余文艺骨干,还举办画展、组织歌咏和游园活动,并建立区中心创作组、区业余文工团,年节假日开展文艺辅导工作。
  “文化大革命”初期,文化馆被视为宣传“封、资、修”的阵地,停止活动。1971年易名毛泽东思想宣传站,群众文化活动被“忠”字舞所取代,宣传画廊改为“大批判专栏”,宣传站组织群众排演现代京剧,举办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大型展览等活动。
  1978年恢复了文化馆名称,充实了业务人员,开展了群众性文化活动。
  1986年和1988年文化馆被评为区、市先进单位。
  二、图书馆
  1949年文化馆内设图书组,面向社会开展图书阅览和借阅活动,1960年藏书1700册,期刊50种,报纸20余份。
  1960年,区政府决定成立区图书馆,与文化馆合署办公,工作人员5人,分馆内图书阅览、外借和辅导两部分。
  1962年7月,撤销图书馆,合并于区文化馆,馆内设图书组。
  1975年1月,图书工作从文化馆内分出,成立区图书馆,工作人员5名。
  图书馆成立后,积极开展图书阅览辅导工作,帮助基层单位建立图书室,共帮助24个工厂、18个中学、4个卫生医疗单位、7个商业单位建立了图书室,还建立图书流动站31个。先后与市图书馆、市工人文化宫联合举办图书管理员学习班,召开经验交流会,为基层培训了一批图书管理工作骨干。区图书馆关于“开展基层图书辅导工作,创办基层图书室”的经验受到省总工会、省图书学会的好评,并向全省推广。
  1980年9月撤销图书馆,人员、设备全部并入区文化馆,恢复文化馆内图书组。
  1984年对开馆时间、阅览形式进行了改革,闭架改为开架,增加阅览时间,1986~1987年间利用阅览阵地开拓新的服务领域,晚间闭馆时间办起了自习室,近500人次来馆自学。部分新书实行交纳抵押金租阅的办法,加速新书周转,深受读者欢迎,《长春日报》、长春电视台分别做了报道。
  1988年6月取消阅览室,创办“春城图书博览社”,扩大了文化服务覆盖面,提高了社会效益,“博览社”有图书4000余册,期刊80余种。
  第二节 街、乡文化站
  全区16个街道办事处,3个乡政府,其中有5个街乡先后建立了文化站。西新乡、双德乡文化站建于1987年,城西乡文化站建于1979年,清和、白菊街道文化站建于1981年和1982年。
  每个文化站设专职站长1人,根据各时期的中心任务积极主动开展图书阅览、游艺、棋类、讲故事活动。重大节日到来之际,组织秧歌队和其它文艺活动。农村各乡文化站还紧跟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落实,组织农民进行农业科学知识讲座,举办农民科技业余学习班,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第三节 村文化室
  城西、西新、双德三个乡共有27个村,于1980年先后有21个村建立了文化室。城西乡的兴隆、四季青、民丰、衣家、四间、大营子、跃进、红民等8个村建立了文化室;西新乡的开源、西新、西山、东山、繁荣、双丰等6个村建立了文化室;双德乡的同心、长青、三家子、南湖、光辉、红旗、前进等7个村建立了文化室。
  21个文化室都有房舍、桌凳、书柜等。每个文化室有图书百余本、报刊十余种和各种棋类,供农民学习和开展活动。
  第四节 文化专业户
  1980年后,农村文化生活逐渐活跃起来,各乡的自然屯涌现出文化户,经常开展文化活动。
  城西乡36个自然屯,有24个文化户;双德乡29个自然屯,有32个文化户;西新乡36个自然屯,有30个文化户。
  文化户在屯里的主要活动是经营图书、报刊、棋类和民间手工艺品及文艺演出。演出的节目有二人转、快板、大鼓书、歌曲等。

知识出处

长春市朝阳区志

《长春市朝阳区志》

本书主要记述了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长春后,朝阳区的历史和现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朝阳区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人口、军事等发展与演变。按照“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发展变化。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朝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