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科学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朝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0636
颗粒名称: 第五篇 科学技术
分类号: G322.7
页数: 16
页码: 118-13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朝阳区科学技术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科技组织、科技队伍、科学普及活动、科技成果。
关键词: 朝阳区 科学技术 长春市

内容

东北沦陷时期,在今朝阳区境内,有伪满“厚生研究所”(今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址)、“大陆科学院”(今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址)及日本帝国主义建立的“军马防疫厂”,后改为一〇〇给水部队(细菌工厂)。
  国民党统治时期,“厚生研究所”、“大陆科学院”变为兵营,原有的科技人员纷纷逃离,设备和资料大部分散乱丢失。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技的研究。五十年代,在朝阳区境内,国家先后建立了东北科学研究所(现长春应化所),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之后,又陆续建立了长春地理研究所、物理研究所、黄金研究所等50余个科研院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群众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广泛开展,民办科研所应运而生。1988年全区民办科研所达213个。朝阳科研单位之多,人才之密集,列长春市各城区之首,是得天独厚的一大优势。在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指引下,朝阳区提出了“科技兴区”的战略方针,制定了科技兴区二十二条优惠政策。召开了驻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1988年“科技兴区衔接大会”,调动了驻区单位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朝阳区经济献计献策,推动了朝阳区经济的振兴和发展。
  第一章 科技组织
  第一节 行政机构
  1975年10月,根据省市有关部门要求,为加强防震抗震工作,成立朝阳区防震抗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1979年2月,成立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全区科学技术工作。1980年8月,撤销区地震办公室机构,其工作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承担。
  第二节 群众科技团体
  一、科学技术协会
  1984年12月28日,召开科技工作者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区科学技术协会。其宗旨是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团结全区广大科技工作者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它是长春市科学技术协会区级组织。
  区科学技术协会1988年有会员223人,主席1人,副主席6人,常务委员19人,委员20人。
  二、街乡科技群众团体
  街道科技协会 1987年10月,区科协组织南湖、绿园等街道办事处赴哈尔滨市参观学习街道办科协的经验。1988年6月、11月建立了南湖、红旗两个街道办事处科技协会,这对于团结驻街单位的科技工作者,振兴街道经济起了促进作用。现两个街道协会共有会员99人。
  城西乡科学普及协会 1986年成立,1988年有会员215人,其中科技人员111人。协会成立后,积极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宣传活动,为农民传送技术信息,为开拓致富门路,教会致富方法做了大量工作。
  三、研究会
  朝阳区食用菌研究会 成立于1986年2月,隶属区科协。研究会成立后,开展食用菌的裁培技术研究,培养了大量的平菇、凤尾菇等菌种,常年举办食用菌培训班,先后培训学员5000名,同时对食用菌种植者进行业务咨询和技术指导。
  第三节 区管民办科研单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办科研单位发展很快。1988年全区民办科技机构达到213所,其中市管171所,区管42所。在42所民办科技机构中,专、兼职科技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有900多人,其中科技人员631人,在科技人员中有高级职称的116人,中级职称的260人。几年来,他们自行研制开发了一些新产品、新项目,转让技术成果,开展技术咨询活动。仅1988年自行研制新项目51项,列省市计划项目5项,向区市及外地转让项目7项,为基层企事业单位技术咨询33项,创产值86万元,实现利润9万元。
  一、长春市企律技术应用研究所
  建于1987年3月,位于同志街32-1号。是双德乡投资兴办的集体性质的科研机构。职工28人,其中科技人员21人,占全所人员总数的75%。有中级技术职称的5人,初级职称16人。该所研制的红外线测温仪畅销国内外。1988年10月份美国一次订货10台,每台1.2万美元。同年12月国家举办的民办科技机构成果展览,该所参展的铝焊条获国家奖励证书。1988年创产值68万元,实现利润15万元。
  二、长春市防锈材料研究所
  位于西康路38号,1982年4月成立。全所1988年有人员8人,其中科技人员7人,中级技术职称3人,初级技术职称4人。该所不仅承担防锈材料厂内的科研项目,还承担国防科工委下达的科研项目。共开发新项目100多项,自行研制4项,其中自行研制兵器气相防锈纸1984年获国家银牌奖。该所所长工程师成身俊于1988年5月被评为朝阳区的拔尖人才。(附表)
  第二章 科技队伍
  第一节 职称评定
  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始于1978年,区成立技术考核委员会,负责对区属企业单位申报技术职称的技术干部进行全面技术测试和考核。1980年8月区成立技术干部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负责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等初级职称的评定,负责向省市技术干部职称评定委员会推荐中高级职称的评定人选,到1983年8月31日止,全区评出工程师职称9人、助理工程师43人、技术员49人、会计师1人、助理会计师3人。
  1983年9月根据国务院通知,职称评定工作停办。
  1985年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为1983年9月以来够条件参加评定专业技
  术职称人员补办手续。经过职称评委会评定,市科技干部局审核,又评定助理工程师8人、助理农艺师1人、技术员18人、工程师8人。
  1986年5月,长春市召开职称改革工作会议,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12月开始评聘工作,到1988年在全区共评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649名,其中高级职称的195人,占评聘总数4.3%;中级职称的2097人,占37.1%;初级职称2870人,占50.8%。
  第二节 科技人员分布
  朝阳区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和聘任按18个系列进行,科技人员分布于全区各个行业之中。(附表)
  第三章 科学普及活动
  第一节 科普宣传
  1975年区防震抗震办公室成立后,即在全区开展地震知识普及宣传,并举办一次地震知识展览,提高群众对地震的预测预防的认识,消除恐震心理,树立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区科委成立后,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宣传活动,组织科技人员收听北京2000年规划录音报告,收听“是否有飞碟”的科普报告,观看科普电影,举办青少年科技讲座,普及科学知识。
  1981年与卫生系统在南湖举办卫生科普知识游园会,广泛宣传卫生科学知识。当年,朝阳区被评为卫生科普知识宣传先进区。
  第二节 青少年科技创作活动
  1981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中小学科普活动的决定,全区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了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并举办了小发明展览会,长春二中、十七中、六十五中、安达小学、崇智小学、北安小学、师大附属小学等校的青少年都有作品参展,其中安达小学、崇智小学参展作品上百件。作品有防盗门铃、小电风扇、小动力船、小布朗定律演示仪和一些小模型、小动物、矿物标本等。同年7月,全区有78件小发明、小制作选送市里参观展览。其中六十九中学学生制作的电子遥控船,四十五中学生制作的条件反射演示仪评为一等奖。安达小学制作的宇宙箱,富锦小学的风车等3件作品评为二等奖。吉林大学附属小学制作的电风扇,九十中制作的胎儿发育标本等4件作品评为三等奖。参加省展的15件作品7件获奖,其中一等奖1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3件。
  1982年4月,长春市发出《关于举办第一届长春市青少年科学小发明和小论文百花杯竞赛的通知》,区召开动员大会并成立了青少年科技辅导协会,推动了全区各中小学科技活动的开展。中小学生热情很高,在3个月时间里,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作品上百件,经区鉴定评出一等奖9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3名、优秀小论文6篇。
  第三节 地震预测预报
  1975年全区建立9个微观群测地震网点。主要观测手段有土地电、地应力、地磁、地温等。在观测中,汽车厂一中土地电观测较好,对应了唐山7.8级大地震。1978年后,区科委多次办了土地电、土地应力测震办法学习班。1984年,根据市地震办指示精神,全区保留了汽车厂一中的地震观测点和体育馆水井点。汽车厂一中地震观测点自1984年以来一直被评为长春地区先进群测网点。区科委1988年被评为长春地区地震管理先进单位。
  第四章 科技成果
  第一节 科技成果鉴定
  朝阳区1980年开始搞科技发展计划,到1988年共列科研项目243项,其中国家鉴定1项、省级鉴定21项、市级鉴定20项、区级鉴定14项。
  1980年区科研项目25项。其中市阀门四厂的可调自闭式冲洗阀通过区级技术鉴定,1500型高频水处理设备列市科技发展计划。年末,评区级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9项。
  1981年区科研项目15项。其中金属清洗剂通过市级技术鉴定,轻体半金属摩擦材料通过区级技术鉴定。
  1982年区科研项目16项,其中LC型金属清洗剂和SHW2~7型水管锅炉列省科研项目,珍珠岩多孔石膏装饰板列市计划项目。
  1983年区科研项目25项,其中固体凝胶蓄电池,油母页岩代替油燃烧设备列省科研项目。
  1984年区科研项目58项,其中结转7项,新列51项,稀土着色器皿、血糖试纸等列市科研项目,血糖试纸等5个项目通过市级鉴定。
  1985年区科研项目39项,其中结转8项,新列31项,120万大卡/吨燃烧劣质煤热水锅炉等4项列省科研项目,有11项通过省市区级鉴定。
  1986年区科研项目45项,其中结转5项,新列40项,干燥剂、燃烧劣质煤锅炉列省科研项目,12项通过省市区级鉴定。
  1987年区科研项目25项,其中结转2项,新列23项,干燥剂等10项通过市、区级技术鉴定。
  1988年区科研项目19项,其中结转2项,新列17项,环氧树脂粉沫涂料、汽车强制怠速节油器、冷冻式空气干燥机列省科研项目,汽车离分器等6项列市科研项目。汽车强制怠速节油器等2个项目通过市区级技术鉴定。(附表)
  第二节 科技成果的应用
  几年来,列入省市区科技项目243项,通过省市区鉴定的有54项,有些项目投入生产,不仅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填补了省市区工业的空白。
  区防锈材料厂研制的兵器气相防锈纸,其质量达到国际水平,被评为兵器工业部的部优产品。仅此一个产品每年可获利润20余万元。
  阀门四厂研制的“可调自闭式冲洗阀”,1980年经省科委鉴定,填补了一项国内同类产品的空白。
  1986年市文教锅炉厂申报的2吨双层炉排热水锅炉,被列为市科技开发计划项目,经科技人员努力,该项产品当年鉴定,当年投产就创产值124.8万元,实现利润56万元。
  1986年区同心橡塑制品厂研制的橡塑防水油膏,投入生产后,一年就创产值70万元,获利润10万元。
  1987年区电池厂科技人员研制的摩托车电子打火器新产品,投入批量生产后就盈利30多万元。
  第五章 科技经费
  第一节 经费来源
  朝阳区科技发展基金于1985年建立,其资金来源主要是省科委和区财政拨款。
  1985年区财政拨款3万元;
  1986年区财政拨款3万元;
  1987年省科委拨款5万元;
  1988年区财政拨款4万元;
  合计15万元。
  第二节 经费使用
  朝阳区科技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扶持各企业开发的新产品,研制新项目。
  1986年华丰饲料加工厂新产品羽毛粉,区投入2万元,1988年已回收。
  1986年城西再生胶厂的“829”脆化剂在再生胶中的应用,投入2万元,未回收。
  1986年乳胶制品厂的脲醛树脂胶和热芯树脂胶两个新产品项目,共投入2万元,未回收。该厂生产的祖型模用料,投入1万元,当年已回收。
  1987年乳胶制品厂生产的草酸投入5万元,未回收。
  1987年南湖街道办事处中型游艺设备——飞龙,投入3万元,已回收。
  1988年湖西街道办事处恒通电子仪器厂的锅炉测温仪,投入2万元,未回收。
  以上共投入17万元,已回收6万元。
  第三节 驻区主要科研单位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成立于1948年10月。
  它位于朝阳区的南湖之滨,有职工3246名,其中高级研究员及工程技术人员220余名,中级研究员及工程技术人员700余名。其主要科研领域是现代应用光学、光学技术基础、精密机械与机械学、光谱技术与激光光谱仪器、光电工程等五大项目。
  建国初期,在光学玻璃熔制、光学镜头设计、薄膜工艺以及显微镜、测定仪器、精密计量仪器、光谱仪器等方面为建立我国的光学工业起了先驱作用。机械方面曾在实验应力分析、压力加工、黑色铸造等方面作出贡献。1958年、1961年分别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和第一台激光器,以及大型水晶摄影仪、万能工具显微镜、高温全能显微镜、高精度经纬仪、晶体谱仪等,先后为我国航空、宇航事业、原子能事业、光学、电视、医疗、冶金机械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七五”期间,该所大力加强技术基础,调整科研结构,提高素质,充分发挥光、机、电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完成“七五”攻关项目和科研任务,扩大国内外横向联系和学术交流,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简称长春应化所),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成立的,当时称“东北科学研究所”,座落在南湖之畔。1954年6月与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合并,组成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1988年有职工1396名,其中副研究员以上科技人员69名,中级科技人员407名。
  主要研究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和现代分析化学,承担国家、科学院的重点攻关任务,同时广泛开展横向联系,为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和发展乡镇企业进行大量的应用化学研究。
  该所在合成橡胶、稀土化学、特种高分子材料、多相聚合物、催化、电化学、结构化学、分析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较有特色,在我国的经济和科学发展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简称长春生研所),是在解放前原伪满“厚生研究所”的旧址上,1946年建立起来的。该研究所一部分在朝阳区内,它担负
  生物制品及血液等制品的生产和研究任务,有职工1100余人,制品由十几种发展到近百种。几十年来,该所为预防、诊断和治疗传染病做了大量的生产和研究工作,为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流行做出重要贡献。该所研制的“吸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于1982年曾获国家银质奖,被卫生部选为援外制品出口。白喉疫苗、破伤风类毒素的生产技术,超过了当时的国际水平。
  根据防病灭病的需要,在“七五”期间该所已发展成为东北地区实用免疫学的中心,在进一步研究传染病免疫的基础上,逐步向非传染免疫、自家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等领域扩展,研制更多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免疫制剂。
  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简称长春物研所),位于南湖北侧,创建于1958年。
  该所以发光学及其应用为主要研究方向,同时开展集成光学和电子学的专业化研究。职工2775人,其中高级科技人员79人,中级科技人员256人,初级科技人员142人。
  主要研究:光源及照明技术;显示显像技术;光电子学技术;微波遥感、数学通讯及微机的应用技术;发展和发光学交叉的边缘科学与技术。在国内发光学领域中取得成果276项,已成为一个新型发光学的研究基地。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简称长春地研所),建于1958年,地址在朝阳区工农大路。是中国科学院在东北地区的综合性地理研究单位。设有沼泽、经济地理、化学地理、遥感应用和地图五个研究室。1988年有职工295人,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及高级技术人员42人、助理研究员及中级职称人员66人。
  建所以来取得120多项重要科研成果。先后与芬兰、美、日、德、英、荷兰、罗马尼亚等国家建立联系。在“七五”期间承担国家攻关项目,面向东北地区,为有关省、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与“四化”服务。

知识出处

长春市朝阳区志

《长春市朝阳区志》

本书主要记述了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长春后,朝阳区的历史和现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朝阳区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人口、军事等发展与演变。按照“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发展变化。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朝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