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朝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0613
颗粒名称: 第四篇 教育
分类号: G529.55
页数: 38
页码: 80-117
摘要: 本编记述了自清代至1988年长春市朝阳区境内教育工作发展情况。
关键词: 教育 教育史 长春市

内容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境内建立第一所小学堂。沦陷时期1933年建立第一所中学“新京中学校”,随后建立了“白菊”、“樱木”、“顺天”、“春光”、“白山”、“双叶”6所国民学校。1938年建立第一所大学“建国大学”,此外境内还有“锦丘高等女学校”。
  国民党统治时期,境内有钟华、兴安、兴仁、清和4所小学,市立三中、青年中学、松北联中3所中学,在此期间还建立了长春大学,1946年东北军政大学也迁到区内。由于国民党忙于内战,后期校舍被占做兵营,学校停课。
  长春解放后,人民政府立即着手整顿恢复中小学,使中小学教育很快发展起来,到1952年小学发展到14所,中学发展到3所。1950年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迁到朝阳区,随后国家又在区内创办地质学院、汽车工业学校、东北邮电学校、省公安学校等大中专学校。
  1958年全民大办教育,全区中学发展到9所,其中区属7所,小学发展到30所,其中民办小学13所,幼儿班31处,各类业余学校42所。1958-1960年间区里创办了师范学校、职业中学。在此期间国家在区内先后新建光机学院、邮电学院、长春中医学院、吉林艺术专科学校、长春工业专科学校(吉林工学院)、长春水利电力学校等中、高等院校。
  1960年实行“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民办学校和企业办校又有新的发展,全区公立中小学发展到48所,在校学生达到34681人,民办中小学发展到16所,在校学生达到7553人。1961年实行国民经济调整方针,一些中等专业学校有所减少,但中小学仍有一定的发展。到1965年小学达到64所,1030个班,在校学生48152名学生,民办中学9所,在校生1730人。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中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教师被称为“臭老九”,工宣队进入学校,学校实行“开门办学”,影响教育质量。中学管理上调下放,市区更替管理,小学也曾放到街道管理,街道还办起了“抗大小学”。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战线开始出现振兴发展的局面。1983年双德、城西、西新三个人民公社划归朝阳区,三乡所属的6所中学、28所小学随之划入,全区中学发展到37所,小学发展到57所。1988年全区中学42所,其中区属17所,厂办14所,省直3所,市属8所。小学80所,其中区属53所,厂办25所,省属2所。职业教育也有很大发展,职业中学达到5所,6所普通中学附设职业班。由于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活动,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中学毕业生及格率达60.19%,优秀率达21.8%;小学入学率达100%,及格率达99.92%,巩固率达100%,升学率达99.92%。朝阳区于1986年被市评为普及初等教育先进区。高等、中等专业技术教育发展很快,1988年有高等院校40所,中等专业学校50所。高等、中等专业学校之多并且集中,是使朝阳区成为“文化区”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由于近几年人口大幅度增长,中小学发展跟不上人口发展的速度,加之中小学分布不均,中小学就学难,特别是小学就近就学难的问题十分突出。1988年末有小学有238个班,12730名学生实行二部制授课。
  第一章 教育机构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沦陷时期,新京特别市行政处设教育科,国民党统治时期,钟华区公所设民教股。
  长春解放后,1948年11月,区政府设文教股管理小学教育,1950年8月文教股撤销,小学由市教育局直接领导。1952年小学又放回区领导,恢复文教股,1955年文教股改称文教科。1958年8月文教科改称文教处。1965年文教处改称文教科。1968年8月朝阳区革命委员会内设文教组。1969年12月改为教育组。1976年改称文教处。1983年12月改为文教局。
  文教局下设幼教科、初教科、中教科、体卫科、督导室、校外教育办、职工教育办、朝阳电大管理站、秘书科、人事科、计财科等科室。
  第二节 教师进修学校
  朝阳区进修学校建于1957年,负责区属和驻区幼儿园、中小学校教师以及基层领导的业务培训、指导和教学研究工作。
  教师进修学校成立后,为解决小学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于1958年开办了初师、中师3个班,招收204名学员,六十年代前期,进修学校先后开办了在职进修中文师专班、在职中师培训班、脱产师资培训班。1966年8月进修学校解散。
  1973年4月恢复进修学校,1976年改名教育学校,这一时期开办3个师范班,1个中师班、1个外语班、1个幼师班,学制为3年,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为提高在职教师的业务水平,还办在职中师验收班3个。1978年4月恢复进修学校名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师进修学校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活动,加强了师资培训工作。开展了42项中小学教改实验项目,其中小学教学的“读讲精练教学法”被评为省市优秀教改实验项目。1979~1988年间,开办了中师验收班、师范班、教材过关复习班、干训班等18个各类培训班,共培训3196名中小学教师和领导。中、小学教研部教研员每周三天深入各校听课指导,定期组织集中备课,组织开展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等各种类型的教学研究活动。
  进修学校配备校长1人,副校长3人,设培训部、中教部、小教部、幼教部、电教部。
  第三节 教育科学研究所
  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11月,主要任务是与区教育学会、区进修学校密切配合,面向学校,服务于教育实践,研究总结学校管理体制、教育教学改革。
  组织各校教师进行教育科普讲座,撰写教改论文。与教育学会联合主办《教育信息》和《教育通讯》,指导全区的教育工作。
  教育科研所设所长1人,副所长2人,聘请了驻区省、市重点中小学10位教师为特邀研究员,聘请区属学校24位优秀教师为兼职研究员。
  第四节 青少年教育办公室
  1964年成立区校外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中小学生的校外教育工作。并聘请了辅导员69名,义务辅导员2080名,全区形成了一个校外辅导网,建立了校外中队和小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工作停止。1971年春恢复校外教育工作,重新组建了校外教育办公室,工作人员7人。1979年改称青少年教育办公室。
  1971~1978年期间,重点开展与“阶级敌人”争夺校外阵地的工作,先后召开了“用毛泽东思想统帅校外教育经验现场会”、“校外教育工作会议”、“校外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向阳院、政治夜校先进单位和个人代表会”等会议,交流总结校外教育工作经验,指导全区校外教育工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主要是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社会青年的组织管理、教育工作和中小学生的校外教育工作。这期间,聘请了96名校外教育辅导员,以街为单位成立了待业青年教育中心,重点开展“三个教育”(革命人生观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一个竞赛”(在待业青年中开展“五好”待业青年竞赛活动)。中小学校外教育重点是配合中小学二部制授课,开展组织学生的校外知识性、科学性、兴趣性的活动。
  1988年青少办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撤销,其校外教育工作划归教育局管理,是局内的职能部门。
  第五节 教育学会
  成立于1982年4月,是群众性的教育科研团体,负责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和教改实验活动,开展教育科普和教育科研工作。每学期召开一次学术交流会或教学经验交流会。
  教育学会设名誉会长、会长各1人,常务副会长1人、副会长9人,会员338人。会员多系教学骨干、优秀班主任。隶属区教育学会的学科研究会19个,学校研究会54个,会员1750人。
  学会成立至1988年共召开五届学术年会,参加学术年会的教师有1800人次,提交论文1500多篇,其中优秀论文318篇。学会还举办了6次专题讨论会,参加教师220人次,提交论文41篇,举办科普讲座19次,3500多人次参加听课,在各种报刊上发表学术文章250余篇。
  第二章 普通教育
  第一节 幼儿教育
  一、幼儿园及校办学前班
  建国初期吉林大学、长影、汽车厂等大单位办起幼儿园,当时仅有8个幼儿班,保教人员20人。
  1958~1965年期间,一些大专院校、驻区企事业单位和街道相继办起幼儿园,全区幼儿园发展到34所,入园儿童达到2800人,入园率为12%。保教人员306人,受过专门训练的30人,占保教人员总数的0.9%。
  “文化大革命”期间,幼教事业发展缓慢,只办起了7所幼儿园。
  粉碎“四人帮”以后,幼儿园发展迅速,到1979年全区幼儿园达到53所,入园儿童5039人。同年为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和领导,区成立了托幼办公室。1982年对全区121所幼儿园进行检查,并根据幼儿园所的规模和保教质量等标准评出类别等级。评出一类一级1所,一类二级15所,一类三级5所,二类一级27所,二类二级23所,二类三级9所,其余皆为三类。
  1984年区委、区政府下发了《关于发展幼儿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乡、街、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到1985年底以前,都要争取办起一所幼儿园;支持发展个体幼儿园。此后,全区各类幼儿园很快兴办起来。为解决未能入园的6周岁儿童的学前教育,自1985年开始全区先后有28所小学,利用有利条件办起41个校带学前班,招收学龄前儿童1620人,学前班参照《幼儿园教育纲要》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同年朝阳区教师幼儿园被省教委命名为省首批办好的“示范园”。到1988年底,幼儿园所发展到265所(班)其中教育部门办2所,机关、部队办29所,企事业单位办66所,街道办5所,个体及校带学前班163所(班)。入园(班)儿童30173人。保教人员近5000人,其中受过专业教育和专门培训的幼儿教师有1463人。
  二、学前教育内容
  五十年代初,在幼儿园里主要是通过早操、作业、游戏、日常生活等向儿童进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初级的智力开发、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和训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对幼儿进行正规教育。幼儿在园期间,按幼儿年龄分大、中、小班,有计划设置一些课程,自编一部分教材进行授课,有目的培养幼儿集体主义观念,爱劳动有礼貌的品德。1958年以后,幼儿园设置体操、语言、手工、图画、音乐、计算等课程。1960年,根据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增加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通知精神,对中班幼儿进行拼音教学,对大班幼儿进行识字教学;小班进行5以内口算加减法,中班10以内加减法计算,大班20以内加减法计算。
  “文化大革命”期间,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的经常性体育活动,开发智力活动被取消。要求幼儿“从小粗知马列”,教师带着幼儿学习毛主席语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1年11月,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纲要》,朝阳区各园所对幼儿教育开始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开设语言、常识、计算、体育、美术、音乐、游戏等7门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培养能力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
  三、重点幼儿园简介
  朝阳区教师幼儿园
  位于西朝阳路39号,建于1976年10月,由区文教局主办。1988年有8个班,其中学前班3个、大班2个、中班2个、小班1个。在园幼儿307人,教职工47人,其中幼儿教师16人。园内环境幽雅,有喷水假山,大理石雕像树立园中央,幼儿活动场地宽阔,设有大型玩具9件,室内设有小型玩具柜,教育桌椅标准化。该园于1986年以来,先后被评为省托幼系统文明单位、市优秀教育活动先进单位、市普及初等教育先进单位、市先进园所、市厂际竞赛先进集体等,多次接待外省、市、区同志参观。
  省政府机关第四幼儿园
  位于南湖新村二栋,成立于1985年,由省政府办公厅主管,1987年被命名为市示范幼儿园。1988年有大班2个、中班22个、小班4个、学前班3个,在园幼儿380人,幼儿教师22人,保健医2人,保育员21人,园内大型玩具9件。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新兴幼儿园
  位于汽车厂厂区,成立于1965年,1987年被命名为市示范幼儿园。1988年有大班3个、中班4个、小班11个、学前班2个,在园幼儿737人。是规模较大的幼儿园,保教人员85名,其中幼儿教师42人都是幼师毕业,庭院栽植了花草树木,环境优美,活动场地宽敞,设置了幼儿户外玩具12件。该园由于科学管理、保教质量较高,1988年为全国幼儿学科学研讨会作过公开课,多次接待中央、省、市领导的视察以及外宾的参观。
  长春市实验幼儿园
  位于北安路44-2号,成立于1988年,主管单位市教委。该园有大班3个、中班3个、小班3个、学前班3个,在园幼儿305人,保教人员36人,其中教师22只,保育员12人,保健医2人。室外活动场地2500平方米,庭院建设具有童话意境,儿童户外活动玩具6件。
  东北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
  位于自由大路16号,成立于1949年。1988年有大班9个、中班6个、小班6个、学前班4个,在园幼儿784人,保教人员73人,保育员28人,保健医4人。园内有大型玩具7件,拥有4146平方米的室外活动场地,该园为全国幼儿学科学研讨会主办单位。
  第二节 小学教育
  一、小学发展概况
  据《长春县志》记载,区内最早的小学堂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二月(1906年)。1927年为乡五区第二小学,仅有教师2名,学生53人。沦陷时期朝阳区为“新市区”先后建立了白菊、樱木、顺天、春光、白山、双叶6所小学。1942年时有114个班,学生5714人,其中中国学生只有46人,其余为日本学生。教师由日本人担任。国民党统治时期,区内有钟华区中心校、兴安、兴仁、清和4所国民小学,共有97个班,3182名学生。
  长春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立即着手恢复教育,钟华区中心完全小学校、西安大路完全小学校很快复课,并新建了安民完小和安达街完小。1952年全区小学由解放初的4所发展到14所,共有14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009人,教师65人。1957年全区又先后建立3所子弟校,全区共有208个班,在校生10561人。1958年掀起了全民办教育的高潮,仅上半年新建起民办小学13所,1960年实行全党全民办教育,小学建立迅猛,到1962年全区小学校达到52所,799个班,在校学生38389人。随着人口的增多,国家加快了小学的建立,到1965年,区内小学达到64所,其中区属35所,省市直属9所,厂办子弟校20所,共有10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8152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9年8月清和公社学习沈阳经验,率先办起“抗大小学”,之后全街道95个居民委办起105个抗大班,招收4406名小学一、二年级学生。1972年民办小学全部过渡为全民所有制小学。1974年“抗大小学”撤销。
  1977年小学教育逐渐走上正轨,1978年解放大路、安达街2所小学被市教育局列为区办重点校。到1979年区属小学发展到48所,在校学生46760人。1980年5月省教育厅确定解放大路小学为首批办好的重点小学。1983年郊区的城西、西新、双德3个人民公社划为朝阳区,随之28所乡、村小学划入,到1984年,区属小学达78所,在校学生47362人。1985年4月,在北安路小学创办“朝阳区弱智儿童辅导班”,招收2个班,24名学生。到1988年末,全区小学发展到80所,其中区属校53所,子弟校25所,省属校2所。共有1295个教学班,63396名学生。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72%。
  1984年后,由于朝阳区人口增长,造成生源增多,学校容纳不下的状况。1988年末有238个班,12730名学生实行二部制授课。
  二、小学管理体制
  沦陷时期,初等学校行政人员由市教育科指派,学校教职员任免调转由教学官、视学与校长斟酌。校长没有人事权,校长、副校长为日本人。国民学校设日系“首席”,下设教务、训育、卫生、体育主任。国民党统治时期,校长由市政府教育部门任命。
  解放后,学校设校长、副校长具体管理学校。教导主任在校长领导下管理教学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及学籍,班级由校长任命班主任全面负责。校长、副校长由区政府任命,教导主任由区文教部门任命。
  1968年,解放军、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各小学,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工宣队”负责人兼任革委会主任管理学校。
  1971年,区革委会决定,区属小学一律放到街道公社领导,各公社成立教育组管理小学,1973年小学重新收回区管。1983年由于3个乡划归区管,所属小学随之归区文教部门管理,1984年12月,对乡村学校按“谁办学、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实行区乡共管,以乡为主的管理体制。
  1984年全区普遍推行校长负责制,实行“上级行政领导,校长全面负责,教工民主管理”的三位一体管理体制,从此,校长由区教育局聘任,教导主任、班主任以及科任教师均由校长聘任。
  三、思想政治教育
  沦陷时期的日人学校开设“王道乐土”、“日满亲善”等国民道德课,培养学生对日伪统治者的“忠心”。国民党统治时期实行“党化”教育,宣传“反苏反共”的思想。
  建国初,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共同纲领》和《宪法》中规定的“五爱”教育为主要内容,向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1954年根据省市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爱劳动,守纪律的教育。1956年《小学生守则》公布后,围绕贯彻《小学生守则》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纪律教育。1958年省教育厅公布《吉林省小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及奖励处分试行办法(草案)》,开始对学生思想品德按甲、乙、丙、丁等级评定。1962年后,对学生操行只定评语,不再评定等级。
  1963年以后,广泛开展各种传统教育和学雷锋做好事等活动,小学出现了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艰苦朴素为荣的良好风气。
  “文化大革命”期间,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动辄大批大斗,学生的思想纪律极为混乱,少年儿童心灵受到严重摧残。
  粉碎“四人帮”后,小学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得到重视。
  1979年10月,省教育厅、团省委联合发出《关于认真贯彻中小学生守则试行草案的通知》,各校以贯彻《守则》、开展学雷锋、创“三好”评比竞赛活动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教育。
  1982年,省教育学院组织编写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各校设置了思想品德教育课,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道德风尚的教育。
  四、教学
  建国后,主要学习苏联教学经验,运用凯洛夫《教育学》提出的“五个原则”“六个环节”进行教学。并实行“五级分制”。1958~1960年“大跃进”期间,由于开展勤工俭学,学生参加劳动过多,破坏了学校的正常教育秩序。
  1962年,普遍学习辽宁省“黑山县北关小学”识字教学经验,精讲多练,讲透关键,增加实践。长春市在宽平大路小学进行学习黑龙江省“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经验的试点,学生直呼拼音能力增强,识字量增多。1965年,贯彻毛主席“七·三”指示,部分小学学习郭兴福教学法,在教学上试搞“启发式”、“少而精”,改变填鸭式、多而杂的教学方法。
  “文化大革命”期间,实行开门办学,学工、学农、学军,教学秩序被打乱。
  粉碎“四人帮”后,教学秩序逐渐恢复正常,各类教学改革实验相继开展起来,朝阳区进修学校于1984年开始在解放大路、宽平大路、明德路等10所小学进行“读讲精练教学法”实验,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采用了“复习检查、设疑生趣、讲读探究、初试验证、系统整理、分组精练、自批自改和概括总结”八个环节进行教学。主持这项实验的教师撰写的论文《读讲精练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曾在省市教育学会教学年会和1985年全国教育学会小学教学第二届年会上做了交流,并在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其经验。
  五、学制
  民国时期实行“四、三”学制。1937年5月,伪满政府颁布了“新学制”,在小学阶段实行国民教育制,初小四年称为“国民学校”,高小二年称为“国民优级学校”。国民党统治时期仍沿袭“四、二制”学制,一律称国民学校。
  解放伊始,小学学制实行“四、二”分段制,即初小四年,高小二年,春季始业。1952年,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发出《东北地区实行新学制过渡期间工作处理方案》,小学开始实行五年一贯制,学生一律改为秋季始业。1954年根据国家教育部“暂缓推行小学五年一贯制”的指示,小学五年一贯制停止实施,仍实行“四、二”制。在“大跃进”期间,根据省委提出的“一条龙”改革学制的新路子,1960年在二中、解放大路小学、康平街幼儿园进行七年一贯制试点,招收6周岁试验班。中小这“一条龙”试点工作不到一年即停止。
  1962年根据中央“适当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的指示,朝阳区部分小学试行五年一贯制。1963年,小学五年制试点工作停止,恢复六年“四、二”分段制。1968年按照毛主席的“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指示,小学又实行五年学制。1971年在安达、解放等7所小学附设初中班(俗称小学戴帽),一年后转入中学,1972年秋取消了小学附设初中班。1983年秋,根据教育部指示,小学一至四年级全部改为六年制,成绩好的三分之一的五年级学生仍执行五年制,五年毕业后升入初中,其余五年级学生改为六年制毕业,1984年以后,小学全部实行六年制。
  六、课程设置与课时
  沦陷时期,初小设日语、“满语”、团体训练、算术、作业、图书、音乐7科,高小除设以上科目外,增设实物课。初小每周26课时,高小每周32.5课时。
  国民党统治时期,初小开设国语、团体训练、算术、作业、图书、体卫、音乐、常识8科;高小不开常识,增开自然、公民、历史、地理科,其它科目相同。初小每周22.5课时,高小每周25课时。
  建国初期,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小学一至四年级,开设语文、算术、自然、常识、体育、音乐课,每周30课时,五、六年级增设历史、地理课,每周32课时。
  1958年各年级普遍增设了社会主义教育课,列入教学计划,每周一课时。
  1959~1960年,小学开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唱歌、图画、手工劳动课。一至四年级每周24课时,五、六年级每周27课时,1960年下学期停授地理课,教学时数移给语文、算术各一课时。
  1968年复课后,开设政文、算术、革命文艺、军体、图画课,政文课以《毛主席语录》、毛主席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和报刊上重要文章为教材。7所小学试开英语课,部分小学把算术改为三算(珠算、心算、笔算),学工、学农、学军列入教学计划。
  1977年,省教育厅规定,小学四、五年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常识、体育、音乐、图画课、每周24课时。
  198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教学计划规定开设品德、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体育,三年级以上增开自然(或常识)、历史、地理课,每周26课时。
  1988年,开设品德、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课。五六年级增设历史、地理课,一至二年级21至23课时,三至六年级24至26课时。
  七、重点小学简介
  安达小学
  位于安达街36号,建于1948年11月,原名清和街小学,1949年6月改称安达街小学。校园面积6432.21平方米,教学楼三栋。1988年30个教学班,1622名学生,教职工78名,其中超高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35名,一级教师30名,二级教师9名。
  1982年后,学校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开辟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基地、劳动基地,第二渠道、第三渠道教育十分突出。1983年市教育局在该校先后召开了“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第二渠道教育现场会,1986年教育局把安达小学列为市开放学校之一。该校有印刷厂,年产值达90万元。1988年被省教育部门评为“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解放大学小学
  位于解放大路92号,建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1947年7月,当时称钟华区国民中心小学,1951年改为第四区中心校,1956年改称朝阳区解放大路小学。“文化大革命”中改为长春市铝制品厂五七学校(九年制),仅一年即恢复了解放大路小学名称。1988年学校自筹资金和社会集资建起4300平方米的新教学楼,按小学教学的要求设有电教室、图书室、音乐和体育教室等。1988年学校有28个教学班,1867名学生,教师77名,其中超高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33名,一级教师30名。
  该校注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品德教育,下功夫抓教师的备课、板书、作业批改、试讲等基本功训练,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入学率、及格率、巩固率和升学率是全区最好的。(附表)
  第三节 中学教育
  一、中学发展概况
  沦陷时期,一些日本人带其家属移居长春,朝阳区做为“新市区”,居住的大多数是日本人。1933年建立新京第一中学校,1936年建立新京锦丘高等女学校,这2所中学招收的都是日本学生,教师也为日本人。1942年,新京第一中学有27个教学班,1321名学生,新京锦丘高等女学校有18个教学班,975名学生。国民党统治时期,区内有市立第三中学(后改为省立二中)、青年中学、松北联中3所中学,有学生2000多人。
  长春解放初期,区内相继建立了市立第三中学(师大附中),市立第四中学(二中),1952年建立了市立第五中学。1953年创办了朝阳区民办文化实习学校,招收2个初中班,110名学生。1954年从吉林市迁来省实验中学。1956年在解放大路、和平大路2所小学附设了8个初中班,招收了440名学生。1957年市教育局决定把和平大路小学改为第十六中学(1958年为汽车厂中学),并建立市第十七中学。到1958年末,全区中学发展到7所,在校学生6770人。
  1960年以后,在党的“国家办学、单位办学和群众办学相结合”的办学方针指引下,公立和民办中学相继在区内建立,到1965年民办中学发展到9所,即朝阳区民办中学,绿园民办简易中学、红旗民办简易中学、孟家民办简易中学、清和民办简中学、东风民办简易中学、桂林民办简易中学、白菊民办简易中学、朝阳区私立中学,共有36个班,1730名学生。公立中学发展到19所,即二中、五中、十中、十七中、三十中、三十六中、三十八中、四十四中、四十五中、四十六中、五十中、五十一中、六十一中、六十八中、六十九中、一百零八中、省实验中学、师大附中、汽车厂中学。同年将2所民办中学改为职业中学。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朝阳私立中学解散。1968年10月原省市所属的18所中学下放区里,同时,6所民办中学分别改称八十六中、八十七中、八十八中、八十九中、九十中、九十一中。1971年撤销三十中学、一百零八中学。撤销八十中、九十中学,同年重新建立了三十中学。全区共21所中学,有585个教学班,30016名学生。1973年民办中学转为公办中学,4月21所中学全部调市管。1974年市教育局将二中、十中、十七中、三十中、三十六中、三十八中、四十四中、四十五中、四十六中、五十中、五十一中、六十四中、六十五中、六十八中、六十九中、八十六中、八十七中、八十九中、九十一中19所中学下放区管。1975年全区中学已发展到32所(其中厂办8所),共计78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8498人。“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学曾一度停课,随后又实行“开门办学”,工宣队进驻学校,中学教育质量明显下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学教育逐渐走上正轨,重建九十中学,到1980年区属中学已发展到21所,53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6603人。随着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入,三十六中、四十六中等中学改为职业学校,普通中学有所减少。1983年3月城西、西新、双德三乡划归朝阳区,原郊区所管理的十九中、二十二中、一百一十一中、一百一十八中、一百二十五中、一百二十六中随之划入朝阳区。全区中学达到37所,其中区属中学16所,213个班,在校学生11832人。1980年后,社会办学发展较快,汽车厂、光机学院、光机所等建立起8所子弟中学。1985年,区文教局制定了《朝阳区学校目标管理方案》,对全区中学实行了“统一规划,分类管理,划分档次,全面提高”的管理办法。根据学校的师资水平,办学条件,领导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条件划分“标准、合格、提高”三个档次,其中标准学校3所,合格学校8所,提高学校6所。1986年成立了长春市第六十七中学。截止到1988年全区中学发展到42所,67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4142人,其中区属17所,24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805人,省市直属校11所,26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087人,驻区子弟校14所,17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250人。同年区属校中有三十中、四十五中、九十中3所中学被省教委命名为首批办好普通初级中学达标校,6所中学被教委命名为“振兴学校”。
  二、思想政治教育
  沦陷时期日本人开办的中学向学生灌输“日满亲善”、“共存共荣”、“王道乐土”等思想和培养“武士道”精神。国民党时期的中学向学生宣传“反俄反共”的思想。
  建国初,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教育,肃清封建思想影响。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思想教育。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后,用总路线精神教育学生。1963年,中央发布《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结合宣传贯彻《条例》,在学生中开展学习雷锋创“三好’活动,教育学生发扬革命优良传统,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习毛主席语录,阶级斗争大批判代替了思想政治教育。
  1979年后,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创三好”活动,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前途教育,1982年以后,对学生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法制教育,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三、教学
  沦陷时期和国民党统治时期主要是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建国后,中学主要学习苏联教学经验,运用凯洛夫提出的“五个原则”、“六个环节”进行教学,废除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方式。1958年在教育革命高潮中,各中学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实验,有的学校对主要学科教材进行砍换、补移、打破旧教材体系,冲破旧框框,还有的中学试行学科分别集中讲授和主科两节连上等方法。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朝农”、“学海龙县五、七中学”,开门办学,学工、学农、学军,“大批判”是学生的主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语文课教学上,各中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改革活动。1983年进行了“先导教学法”的实践项目,数学教学进行“加强概念教学,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改革实践。1985年进行初中语文“四步教学法”的实践,1986年被市教育局评为优秀教学改革项目。
  四、学制
  沦陷时期,伪政权颁布了“新学制”,在中学阶段将六年制缩短为四年制,改为分科的“国民高等学校”。国民党统治时期,实行高中三年、初中三年学制。
  1961年以前,中学实行“三、三”制,即三年初中、三年高中。1961年根据中央提出的“适当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的指示,朝阳区在二中和安达小学、五中和北安路小学进行了十年一贯制试点,即小学、初中、高中学习十年毕业,试行不到一年即停止实施。1968~1978年实行四年制,1978~1982年实行“三、二”制,即初中三年,高中二年,1982年后实行“三、三”学制。
  五、课程设置与课时
  沦陷时期,中学开设国民道德、“满语”、日语、实业讲习、实业实习、史地、数学、自然科学、体育、音乐、语言、图书、军训等课程,每周42个课时。
  国民党统治时期,开设国文、实业实习、史地、数学、自然科学、体育、音乐、图书、公民、军训等课程,每周28个课时。
  建国后,中学课程设置变化较大。建国初,初中开设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自然、生物、物理、化学、外语、政治常识、体育、音乐,每周课时。
  1958年,初中一年增设手工劳动课,教材自编,初中二、三年级、高中二年级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教材由省教育厅编印。
  1963年秋起,初中一年级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汇编的新教材,试用教育部制订的新教学大纲。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国家教育部通知,中学语文、政治合为政文课,高中采用《毛泽东选集》甲种本,初中采用《毛泽东选集》乙种本,全日制中学教学计划停止使用。新学年计划按《人民日报》登载的《全国都应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的精神安排。
  1968年8月复课后,中学开设政文、数学、军体、音乐、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外语等课。
  1977年,省教育厅对中学课程和课时做了调整,开设政治、语文、数学(代数、几何)、农业、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课,每周27课时。
  1986年,初中增设了劳动技术课。初中一年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植物、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课,每周31或32课时。初中二年增设物理,初中三年增设化学课,撤销生物课,每周30课时。
  1988年一年级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生物、地理、历史、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课、二年级增设物理课,三年级增设化学课,撤销生物、地理课。每周30~32课时。
  六、重点中学简介
  长春市第三十中学
  位于永安街19号,建于1972年3月。校舍面积8548平方米,教学楼1900平方米,现有22个教学班、3个职业班,在校学生975人。教师290人,其中高级教师18人,中级教师38人。建有2500平方米的实验室楼,楼内有标准的实验室、准备室、仪器库、阅览室,因此被省教委命名为“实验室标准化学校”。1985年被省教委命名为“省首批办好的普通达标初级中学”,1987年被市政府命名为“振兴学校”,1988年被市政府评为“长春市教学工作先进校”。
  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
  位于红旗街37号,建于1963年。原校舍系长春冶金建筑学校食堂,1984年,通过集资新建教学楼3700平方米。1988年有18个教学班,1092名学生。教职工118人,其中高级教师15人,中级教师45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结合实际,实行“一年衔接,打好基础;二年抓好转折,防止分化;三年狠抓中差,夺得大面积丰收”的教学管理办法和任课循环制,各科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连续五年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名列全区第一名,被省市政府命名为“六、五”期间先进单位和“振兴学校”,是市政府确定的开放学校之一。
  长春市第九十中学
  位于隆礼路37号,原为白求恩医科大学子弟校,建于1972年,1975年移交给朝阳区,当时称新疆街学校,1978年改为长春市第九十中学。学校设有理、化、生物实验室、准备室、图书室。操场宽敞,设施齐全。1988年末有19个班,在校学生1082人,教职工118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实行“宏观控制与微观自我调节”的管理办法,与重点小学结合实行初中四年、小学五年的学制改革,教学上采用了“目标管理,分类推进”的管理手段和“分层次教学与课堂教学多样化相结合”的教学程序,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学校几年来入学率、及格率和优秀率均列市区前茅,在省市和全国性中学生中各项竞赛活动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1987年被市教育局命名“振兴学校”,同年被省教委命名为“吉林省首批普通中学达标校”。(附表)
  第四节 教师队伍
  一、小学教师
  1927年乡五区第二小学仅有教师2人。沦陷时期的樱木等6所日本人小学有教师124人,都为日本人。国民党统治时期4所小学有教师103人。
  解放后的小学全部留用了国民党时期的教师。当时有教师105人,年龄大多数是在20~35岁之间,87%是师范和国高毕业生。1952年小学发展到14所,教师已达到265人,新增的教师是从其他行业改业过来的或高中毕业生。大跃进时期小学发展较快,师资严重缺乏。1958年区文教局为解决小学教师不足的问题,委托区教师进修学校开办了师范学校,招收初师1个班40人,中师2个班119人,这些学生毕业后,全部分配到小学任教。五十年代末期开始,一些师范学校的毕业生陆续分配到小学任教。这一时期兴办的民办小学,教师主要是退休老教师、分配到外地没去的中师毕业生和从社会上招收的知识青年。1960年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204名社会知识青年充实到小学教师队伍,同年还招收18名初中毕业生到小学担任低年级教师。1963年朝阳区小学教师达到570名,其中胜任的537人。1965年对代课教师进行培训,经考核后有150名代课教师转为正式教师。
  随着小学的发展,教师队伍逐渐扩大,到1968年小学教师达到1078人,
  但仍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1971年遵照毛主席关于“教改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的教导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精神,加强了教师队伍的改造和建设,区文教局选用工人到小学任教。1973年全区小学(含驻区校)教师达到1804人,文化结构为本科毕业生的31人,专科毕业的103人,中师毕业的998人,初中和高小毕业的672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把教育提到重要的战略地位,教师队伍得到加强,同时加强了对小学教师的培训,不胜任的教师下岗接受培训,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省、市、区教育系统进修。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文化提高班,师资培训进修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仅1981年就办了11期业务进修班,有600名教师参加了学习,到1982年末,小学教师中有90%能胜任教学工作。
  1983年三乡所属的28所小学划入朝阳区,使区属小学教师达到1446人。到1988年末,全区小学教师达到2875人,其中区属小学教师1787人。区属小学教师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教师总数的71.5%,特级教师6人,获高级职称的10人,中级职称的855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656人,36~45岁的中年教师532人,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6.4%。
  二、中学教师
  沦陷时期,2所日本人中学1942年时有教师67人,都为日本人。国民党统治时期区内3所中学有教师116人。
  建国后的中学留用了国民党时期的教师,随着中学数量的增加,教师队伍不断扩大,除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分配到中学任教外,还从小学教师和中学职员中提调中学教师,同时还在社会招用高中毕业生任代课教师。1958年开始创办民办中学,民办中学的教师来源主要是中学退休的教师,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和待业的高中毕业生。1960年区属中学有教师527人,其中民办教师46人。六十年代本着“自力更生,就地取材,能者为师,水涨船高”的原则,实行长期与短期培训相结合,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离职学习与在职进修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了师资不足与质量不高的问题。
  “文化大革命”前每年都有大专毕业生分配到中学任教,同时从外地调入教师,从小学教师中提调,从其他行业转入,加之区内的自培,使中学教师队伍迅速扩大,到1968年中学有专任教师1100人,民办教师116人。1972年民办教师中有40人转为正式教师。1974年实行开门办学,各中学还聘任1~2名工人担任教师。1977年在民办中学任教的60名民办教师全部转为全民教师。
  年底,区属25所中学有教师1666人。
  1978年后,年年有师范院校毕业生分配到中学任教。1981年,为使中学教师达到相应学历(大专以上),区组织教师参加市教育学院的师资培训班,同时区进修学校还组织各种类型培训班和提高班,提高师资水平。1983年三乡5所中学调入,区属中学教师达到了1716人。到1988年底全区中学教师达到2819人,其中区属中学教师879人。在区属中学教师中有高级教师108人,中级教师420人。中学教师中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726人,占教师总数的82.6%。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343人,占教师总数的39%,36~45岁的中年教师457人,占教师总数的52%,46岁以上的老教师79人,占教师总数9%。
  第五节 校舍建设
  沦陷时期的新京中学、樱木小学、白菊小学、锦丘高等女学校、顺天小学、春光小学、双叶小学的校舍都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建于1936~1940年间,有的校舍除教室之外还建有室内体育室。国民党进入长春后,不但没能建设新校舍,有的校舍(锦丘高等女学校)还被占作兵营。
  解放后,对沦陷时期的旧校舍进行维修,继续使用,同时利用战争期间被破坏的民宅、机关住房,废弃的工厂、仓库进行改造作为校舍,1949~1955年期间维修、改造10所小学校舍,中小学校舍面积达9564平方米。从1958年开始民办中小学迅速增加,但基本上利用废弃的房屋,加以改造或师生自己动手盖起简易的校舍,仅1960年,师生自己动手盖了2725平方米的简易教室,同时政府也加快新校舍建设,到1960年新建了慧春小学校楼房校舍1260平方米,清华、五十一中、三十八中平房校舍5260平方米。
  1961年区文教局成立了基建办公室,负责全区中、小学校舍的规划和建设,同时,国家加大了对校舍建设的资金投入,使新校舍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仅1962年,国家投资18.4万元,完成8000平方米的基本建设,新建、扩建小学校舍4处,2793平方米,改建校舍7处,5207平方米,增加了90个教室。1963年利用工业“下马”的厂房、其他闲置的房屋,因陋就简地改造成5所小学校舍,新建了2处校舍,到1965年总计新建了西民主、育光、慧春、六十八中、三十中、春郊、宁静、延安、五十一中、城西中心校12处校舍,16646平方米,其中楼房11071平方米,平房5575平方米。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校舍建设速度放慢,到1970年五年间只建4处新校舍,由于这时期,学校“停课闹革命”和“打、砸、抢”,校舍无人管理,一些校舍遭到破坏,维修又跟不上去,校舍中的危房数量增加。1970年成立了朝阳区文教基建维修队,负责全区中小学校舍的管理、维修和建设。1972年对五中、四十四中、孟家、白山、西中华等15所中、小学的校舍进行了大修,维修和翻修,面积达14100平方米。驻区单位积极支援校舍建设,1972年,校舍建筑投入62.57万元,其中地方自筹30.59万元,建筑面积8540平方米,到1975年共建了开运、南湖、六十九、八十七、八十六、翔云、五十一、西中华、富锦、新民、育光等中小学校舍,面积达18399平方米。1975年中学校舍建筑面积达到117074平方米,教室818间,小学校舍建筑面积79213平方米,教室726间,1976~1980年间新建了九十一中、职业高中、延安小学、一百二十五中校舍,对双德中心校和西新中心校校舍进行扩建,建筑面积达1291平方米。
  1980~1988年间,拆除了宽平、安达、富锦、北安、安民、西中华、解放、六十七中、四十五中、三十八中、三十中等11处旧校舍,面积达11495平方米,翻建、扩建成新校舍,面积达31942平方米,其中新建和扩建的开运、正阳、新民、八十九中、区进修学校、职业高中校舍,面积达7915平方米。这一时期乡村小学新建、扩建校舍15栋总面积达35415平方米。在翻建新建校舍的同时,也加强了校舍的管理和维修工作,朝阳区教育局制定了《朝阳区各级各类学校校舍管理办法》、《关于重申中、小学校舍设备管理的几项具体规定》,每年对各校的校舍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比,1984年至1986年朝阳区连续三年被省市教育部门评为校舍建设和管理先进区。区文教基建部门抓紧对校舍的维修工作,仅1986~1988年,全区中小学校舍维修投资121.7万元,其中维修房屋面积169253平方米,土建维修85411平方米,门窗维修24469平方米,围墙25763延长米。
  截止1988年底,全区共有小学校舍(不含驻区)117栋,其中楼房35栋,平房82栋,总面积97503平方米,教室903间,一类校舍29栋,二类校舍64栋,三类校舍24栋。中学校舍(不含驻区)95栋,其中平房81栋,楼房14栋,总面积75030平方米。一类校舍14栋,二类校舍45栋,三类校舍15栋。
  第三章 职业教育
  第一节 职业教育发展
  解放后,国家把发展职业教育做为一项重要工作,区内大专院校和大型企业纷纷兴办职业教育,1958年区内先后建立起省邮电中级技术学校、长春市五厂联办中级技术学校、长春市交通中级技术学校等职业学校。区里也开始兴办职业教育,1958年8月区教师进修学校开办了一所师范学校,招收1个初师班和2个中师班,159名初中毕业生(只办一届就停办了)。同时,区开办一所职业中学,后改为普通中学。1964年,根据全国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部署,朝阳区开始大力兴办职业教育,当年把城郊分水农场中学改为半农半读农业中学;将红旗简易中学改为红旗汽车修配学校,收2个班122名学生;清和简易中学与省建三公司合办建筑工程技术学校,收2个班110名学生;白菊民办中学与市汽车公司挂钩,办起“半工半读”职业中学。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主要是聘请有经验的老工人和技术人员担任,到1965年,区内有第一汽车厂中级技术学校、吉林邮电中级技术学校、长春商业中级技术学校、长春市第二职业中学,长春市五厂联办中级技术学校、长春市交通中级技术学校、长春市建筑工程技术学校、朝阳区汽车修配职业学校、农业中学9所职业学校,在校学生1570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各企业办的职业学校解散,区属职业学校全部改为普通中学。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市委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指示,朝阳区职业教育发展较快。1980年将长春市第三十六中学改为长春市第三外语中学,开设英语、日语两个专业,学制三年,同年还建立了朝阳区职业技术学校(后改为培新职业高中),开设财会和护士两个专业,学制四年,招收4个班200名学生。1981年五十一中、六十九中两所中学的高中部分别改为长春市第一职业中学、第二职业中学。第一职业中学开设缝纫、财会两个专业;第二职业中学开设缝纫专业。1982年建立了园林花卉职业学校、长春市第六职业中学,开设园艺、铆焊、服装、幼师专业。同年市第二职业中学被评为长春市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先进集体。
  1984年末,按照市教育局关于“调整、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指示精神,将市第二职业中学与市第六职业中学合并,建立了朝阳区女子职业学校。
  在兴办职业学校的同时,普通中学也积极创造条件开办附设职业班。1980年八十九中开办了烹饪、会计两个职业班。1984年三十中学开设了锅炉制造职业班,六十九中学开设了机械加工职业班。1987年试行教育结构改革,在五十一中学实行“三加二”分流,即初三毕业后,一部分升入上级学校,一部分继续留校接受二年职业教育。1988年一百二十六中学也开始实行“三加二”职业教育分流。
  1988年末,全区有女子职业学校、园林花卉职业学校、汽车厂职业技术学校、汽车厂附属职业高中、培新职业高中5所职业中学,有三十、五十一、六十九、八十九、一百二十六、长影子弟校6所学校附设了职业班,共有58个职业教学班,在校学生2232名,开设了园艺、幼师、财会等15个专业。专业课教师268人,职业学校的教师基本是由中学教师经过培训和自修后改任的,同时聘请有关院校的专业教师、企业的技师兼任专业课教师。
  第二节 学生来源与去向
  1966年前的职业学校的学生,来源一般招收本届高小毕业生或历届末升学的高小毕业生。企业办的职业中学为照顾本厂职工,先录取职工子女,毕业后安排本厂就业。
  1980年以后的职业中学,招收应届初中毕业,与同届毕业生同时报考,按考试成绩择优录取。国家办的职业中学学生毕业后一般不包分配,根据社会需要由劳动部门推荐,经用人单位考核,按专业对口,择优录取。1983年以来全区职业学校和职业班毕业生安置率一直在87%左右。企业办和校企联办的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基本上为本企业接受。
  第三节 课程设置与经费
  职业学校仍属中学范围,但学生在校期间以学习专业课为主,同时也开设高中(1966年为初中)的主要文化课。语文、数学、理化、政治、体育是必修课,如要升学可以报考。
  职业学校教育经费主要由国家拨款,新招学生每年每人60元,原有在校生每年每人50元。普通中学附设职业班的经费,由区政府和学校共同解决,经费不足时用勤工俭学收入补充。
  第四章 成人教育
  第一节 扫盲
  解放后,党和政府为了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采取各种措施,开展了文化学习活动。解放初期开始抓扫盲教育,1951年推广《速成识字法》,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识字运动,组织文盲每周用8~12小时时间识字。1952年以区委、区政府、文化馆、区工会等单位为主,成立了扫盲协会,并开始建立扫盲夜校。当年开办了13个速成识字班,有学员635人,教员16人。同时开办了一处扫盲师资训练班,学员77名,为全面扫盲工作准备了师资力量。1953年开办职工业余学校6所,入校学员850人,到1956年职工业余学校发展到14所,参加学习的学员达到5039人,群众业余学校发展到20个班,学员7076人。从1949~1956年末全区共扫除文盲1538人。
  1957年,区人委提出:苦干半年,扫盲任务提前完成,“七·一”向党报捷,“十·一”文化区实现的口号,全区各工厂、街道办起一大批夜校、扫盲班、业余学校,进行突击扫盲,当年建起职工业余学校21所,入学职工24533人。业余学校分初小班和高小班,招收文盲半文盲职工入学,主要开设语文、算术和自然三科课程。扫盲班的教师主要由小学教师、高中生、机关干部以及文化人士兼任。1958年掀起全民扫盲高潮,办起各类扫盲班337个,入学学员达15453人,扫除文盲11000人,占文盲总数的89%。到1961年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年末扫盲工作结束。
  第二节 职工业余教育
  解放后,各工厂、企事业单位、机关纷纷建立了职工业余文化学校,进行文化和技术教育,根据职工文化水平分为初级班、高小班、初中班、高中班、大专班。利用晚间及休息时间进行学习,每周学习3~4次,每次时间为1~2小时,学习年限为半年至二年不等,开设语文、数学、政治、理化及实用技术等科目。1949~1956年全区共建立职工业余学校21所,入学职工24533名,占职工总数的14.9%。
  1957年后,区里加强了对职工业余教育的领导,成立了业余教育委员会,制定了业余教育发展规划,职工业余教育有了快速的发展。1958年全党全民大办工农业余教育,全区共建立53所各级各类学校,其中从小学到大学的有26所,从小学到中学的27个所,还办起半工半读的业校37个班,参加学习的学员达17188人,占全区职工总数的52%。到1960年全区已经办起各类业余学校60多所,业余学习班223个,工业系统办起10个技术专业班。全区有小学班125个,学员5005人,职工入学率达到67%。同年3月创办了长春市朝阳区机关干部业余大学,学制五年,业余学习。学生主要是区机关和驻区单位机关干部,当年收4个班,200人左右。每班四、五十人不等。教师除少数专职外,主要由吉林师大中文系教师承担。1962年增设了英文班,学制三年,1965年有30人毕业。中文系实行单科结业,学完五科,成绩合格者,发毕业证书,共有25人毕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类业余学校相继停课。1976年成立了朝阳区工业系统“七·二一”大学,招收区属工业单位职工,开设了机械、热处理、电机3个班,学制为半年至一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区里成立了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并设置办公室,制定三年职工教育规划,对全区的职工业余教育实行统筹安排。1979~1980年,社会各界及各企事业单位办起各类文化、技术补习班140余个,参加人员达2800多人。1980年4月“七·二一”大学改为朝阳区技工学校,为区属单位培训技术人员。1981年成立了朝阳区卫生进修学校,培训在职医护人员。同年区成立职工教育办公室,重点抓职工普及初中文化和初级技术教育。根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开始对中青年职工文化和技术补课,“双补”对象是1968~1980年进入企事单位的初中毕业生和未经专门培训的三级工以下的工人,文化课以普通中学课为主,技术课专业对口为主。文化课教师聘请中学教师担任,技术课教师聘请技师担任。1982~1985年共举办各类文化补习班166个,各类技术补习培训班129个,参加培训人员到8281人次,经考试验收文化补课合格率达97%,4209人晋升了技术等级。1985年以后的业余教育主要是参加电大、函授学习和参加自学考试。
  第三节 电大辅导站
  1985年后,成人教育向高层次发展。当年成立了吉林省广播电视大学朝阳管理站,面向社会招生,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在职职工及社会青年均可报考,学制三年。1985年招收图书专业38人,法律专业115人,这两个专业的学员已于1988年7月毕业。1986年招收财会专业79人、商企专业38人、财税专业20人。1987年又续招财税专业23人,学制二年,脱产学习。截止1988年7月,管理站共办大专班5个专业,已有313人毕业,获得了大专文凭。
  管理站设1名专职教师,6名管理人员,聘请大专院校教师授课,学生每年缴纳学费250元。
  电大根据社会需求,还办了职工高中文化补习班和成人高考补习班,从1985年开办以来,到1988年有2059人参加系统考试,其中310人获得高中毕业证书,1600人获两科以上的单科结业证书。
  第五章 驻区大中专院校
  沦陷时期,1938年区内建立第一所大学“建国大学”,国民党统治时期建立了长春大学,1946年东北军政大学也迁到区内。
  解放后,中央、省市先后在区内建立数十所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1988年区内高等院校(含成人高等院校和军事院校)有40余所,中等专业学校50余所。
  第一节 大专院校简介
  一、吉林大学
  位于解放大路83号,吉林大学是国家教委直属的一所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前身是东北行政学院,1946年创建于哈尔滨。1950年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随后迁到长春。1958年改名为吉林大学。
  经过40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吉林大学已成为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门类比较齐全,能培养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的高等学府。现在学校设有两个学院、即经济管理学院和包装函授学院。全校共有20个系、43个本科生专业,学校先后建立了数学、理论化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现代哲学、经济、法学、中国文化等17个研究所。
  1988年,全校有教职工3715人,其中教师1600人,在教师中有教授110人、副教授463人、讲师678人。学校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各类房舍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有中外图书200万册,1988年末有全日制学生8000人,其中本科生5500人、专科生180人、研究生1600多人、进修生和干修生730人,此外还有各类成人教育在籍学生近3000人。
  二、长春地质学院
  位于长春市西民主大街6号。长春地质学院是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之一。创建于1952年9月,是由长春地质专科学校、山东大学地质矿物学系和东北工学院地质系及物理系合并而成。初为东北地质学院,后更名为长春地质勘探学校,再更名为长春地质学院。
  具有36年历史的长春地质学院由单科性逐渐发展成为以地学为中心,以工为主,理、工、文、管兼备的综合性高等学校。学院有大学本专科专业17个,研究生博士、硕士专业19个,还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在校在籍学生5388人、教职工2090,有教师787人,其中教授、研究员75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49人。学院校园面积39.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8万平方米,图书馆面积达1万平方米,藏书85.4万册,地质博物馆拥有丰富的岩石、矿物和化石标本2.5万余块,配有投影电视等,可供师生学习、研究并接待国内外专家学者参观。
  三、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
  位于长春市卫星路7号,1958年6月27日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创办,1960年11月,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长春光机学院与长春机械学院合并,校名仍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该院隶属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
  学院占地近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30年来,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科、应用理科为主体,兼有管理和人文、社会学科、具有光学特色的光、机、电、算相结合的理、工、管、文兼设的多科性理工大学。学院设9个系,有13个本科和5个专科专业。全院在校本科生2800余名,专科生414名,研究生140名,助教进修班30名,夜大函授生1000余名。学院有教学、科技人员600余名,其中教授18名、副教授124名、讲师411名。学院科学研究工作始终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院科研工作进展迅速,成绩较大,先后承担国家、部、省科研课题200多项,其中40多项获得了国际、国家、机械委和吉林省奖励。
  四、长春冶金地质专科学校
  位于长春市同志街38号。始建于1952年7月,校名为长春测量地质技术学校,1953年10月改称长春地质学校,1958年10月,学校改为长春冶金地质专科学校,招收部分专科生,1961年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方针,学校停招专科生,继续招收中专生。1963年校名改为冶金地质学校。1985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中等专业教育改为高等专科教育,校名定为长春冶金地质专科学校,隶属冶金工业部领导。
  学校设有金属矿地质与勘探系、勘察工程系、工业分析与地质经济管理系、基础课部和马列、体育、思想政治教育3个直属教研室。设有地质与勘探、探矿工程、工程地质、工业分析、地质经济管理6个专业。
  该校占地面积总计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校图书馆面积1812平方米,藏书15万册,期刊100多种,有教职工436名,其中专任教师215名、教授1名、副教授25名、讲师60名、工程师9名、助教74名,在校生1240名。
  五、东北水利水电学校
  位于长春市宽平大路4号。创办于1953年,原名长春水力发电工程学校。1958年11月,学校升格为吉林省长春水利电力专科学校。1960年,学校又升格为吉林省水利水电学院。1962年学校更名为长春水利电力学校。1970年学校改称吉林省水利电力学校。1979年隶属水电部领导,并定名为吉林省水利电力学校。1980年经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1985年7月,经国家教委批准,以水利水电学校为基础,建立东北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建校后,学校专科设8个专业,即水利工程、电厂燃料系统机械化与自动化、工业与民用建筑、电力工程、机械制造工艺等。中专部设电厂燃料系统机械化与自动化、农田水利工程、电力工程3个专业。
  1988年有教职工54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0人、高级讲师16人、工程师113人。学校占地面积1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有21个实验室和1个拥有电视录像及制作的电化教室、一个图书馆和一个实习工厂。学校建校35年来,已向全国输送了25届近万名水利电力建设人才。
  第二节 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一、吉林省邮电学校
  省邮电学校创建于1958年3月。其前身是吉林省邮电管理局举办的干部训练班,校址在朝阳区红旗街1号。
  1961年5月与长春电信局、四平邮电局、延边州局所办的三所技工学校合并。校址迁至红旗街21号。
  “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1969年5月停办。1977年12月恢复。当时借用208总站办公楼做为教学基地。
  1982年10月校舍由208总站迁至长春市朝阳区前进大街2号。
  1988年有教职工273人,教员124人,实验员19人,其中高级讲师11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43人。
  学校设国际邮电业务、邮电财会、电话交换、载波通信、邮政管理、邮电企业管理等6个专业。还担负着全省邮电高中函授和在职培训工作。
  校园6万平方米,教学楼8900平方米,综合楼4600平方米,设有600平方米的室内体育馆和电源、电话交换、物理、化学、微机等12个实验室。
  为加强吉林省的程控培训工作,省邮电管理局决定将全省程控培训中心设在该校,1987年从日本引进一套价值1.06亿日元的程控设备,现正在安装调试中。邮电学校已成为全省邮电企业人才的培养基地。
  二、长春市财政学校
  长春市财政学校的前身是吉林省财政学校,创建于1960年9月。
  六十年代初,经省委、省人委批准,在长春市南关区民办财政中学的基础上,由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省计委、省统计局联合创办了“吉林省财政金融学校”。旨在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理论和业务技术水平的财经干部。校址朝阳桥外。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停止招生,1969年撤销停办。
  粉碎“四人帮”以后,1978年6月31日经省革委会批准恢复,校名改为“吉林省财政学校”。
  1985年11月21日,校址迁至建设广场天宝街3号。与长春市财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合并。
  1988年5月21日学校由省财政厅主管改为长春市财政局主管。校名改为“长春市财政学校”。在校生规模暂定为320人,设财政、企业财务专业,面向长春地区招生。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二年。
  学校占地面积2667平方米,拥有5000平方米的教学楼,2500平方米学生宿舍楼,具有先进的电化教学设备,计算机实习系统和会计模拟实验室。1988年末学校专业教师52名,其中高级讲师5名,讲师23名。
  三、吉林省交通学校
  省交通学校建于1958年,原址在长春市二道沟。1963年在宽平大路新建面积22018平方米的新建校舍。1965年迁至宽平大路。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止招生。1971年恢复招生。
  粉碎“四人帮”后,学校扩大了招生规模,除路桥、汽车专业外又增设了“交通监理专业”、“汽车运输管理专业”和“公路、财会、运输财会、企业管理”等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从1986年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改为四年。三十年来,学校培养出中专毕业生3700余名。
  1986年在长春市朝阳区电台街建新校舍。校舍设计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第一期工程4.2万平方米的楼群已经竣工,并于1987年7月迁入新校舍,新校舍建筑中包括:教学大楼、实验中心大楼、图书情报中心大楼、实习工厂等。该校1988年招收大专班,成为全省公路运输战线培养大专和中专人才的基地。
  1988年,学校有教职员工300余人,其中有高级讲师19人,讲师59人,高级工程师1人。在校生700人,除上述6个专业外,还有与吉林工业大学、哈尔滨建工学院及西安公路学院联办的函授本科班、交通部电视中专班。(附表)

知识出处

长春市朝阳区志

《长春市朝阳区志》

本书主要记述了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长春后,朝阳区的历史和现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朝阳区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人口、军事等发展与演变。按照“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发展变化。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朝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