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房屋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朝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059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房屋建设
分类号: F299.27
页数: 4
页码: 63-66
摘要: 本章记述了长春市朝阳区城市房屋建设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朝阳区 城市建设 房屋建设

内容

“九一八”事变前,朝阳区城区部分是旧城外村屯,农民居住的房屋绝大部分是土坯草房,只有零星砖瓦房。
  伪满洲国建立后,拟把长春建成一流的国都。在“新市区”进行重点开发建设,强行迁走20多个村屯的居民,拆毁农民的房屋。从1932~1941年建成了一大批各类房屋,包括日伪机关、会社、高等院校、官邸、公寓和民宅等建筑物。房屋建筑由伪国都建设局规划,承担建筑的单位也是日本人的建筑企业。这一时期的主要建筑物有:伪中央银行大楼(今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建筑面积近26800平方米钢框架。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今市电信局),建筑面积18339平方米。在大同大街建有康德会馆(今市政府大楼)、日毛会式(今通达商场)、三中井百货店(今百货大楼旧楼)、丰乐剧场(今春城剧场)、银座舞厅(今音曲厅)、国都饭店(今省交通厅),伪新京官吏消费组合(今省革命博物馆)等商业建筑群。在北起杏花村(今白山公园),南至南湖公园北岸,建有“行政中心街”区的建筑群,北端以“新皇宫”(今地质宫)为首(未建成),以下依次建有伪国务院(今医大基础楼)、伪军事部(今医大一院)、伪司法部(今医大校部)、伪经济部(今医大三院)、伪交通部(今医大预防医院)、伪综合法衙(今空军长春医院)、伪兴农部(今师大附中)、伪文教部(今师大附小)等建筑。这群建筑自北向南排列在长1.2公里、宽550米地带,与周围景色互相映衬。伪国务院占地面积60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50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五层,地下一层。在东万寿街(今东民主大街),位于杏花村和牡丹公园间,专为日伪高级官员建造140多幢风格多样,造型各异、设施齐备的庭园式住宅群、当时称“大臣公馆区”。西万寿街(今西民主大街)主要建有“使馆”、庭园式住宅和厅舍。建有德意志驻满公使馆(今省气象局),意大利驻满公使馆(今省委机关大修队),伪满国务院总理大臣官邸(今省军区招待所)、伪外交部(今省社会科学院)、市公馆(省军区干部宿舍)。在兴仁大路(今解放大路)与大同大街(今斯大林大街)交叉处建有世界红卍字会(原市图书馆旧址)、伪水电建设局(今市人大、政协办公楼)、伪民生部(今省石油化工设计院)等建筑群。在斯大林大街西侧建有日本神武殿(今吉林大学礼堂)、伪建国大学(今空军学校)、伪大陆科学院(今长春应化所)。在洪熙街(今红旗街)建有满洲映画协会株式会社大楼和厂房(今长影),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在市区西南(一汽散热器分厂址)是日本100部队建筑群。此外,在红旗街、建设街、西安大路等街路两侧建有2~3层的民宅和商业用房。这些建筑上下水、煤气、电气等设施齐备。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房屋的建造全部停了下来。
  1946年5月国民党军队占领长春后,房屋一栋没建,为准备内战,拆毁房屋,修建堡垒,30%的建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长春解放后,人民政府一方面发动群众、组织力量修缮了被国民党军队毁坏的建筑,一方面开始了建设现代城市的工作,城市建筑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从1953年开始重点进行了第一汽车制造厂、东光无线电器材厂、东北光学仪器厂、长春纺织厂等工业厂房的建筑,仅第一汽车制造厂,1953~1957年间就建厂房和办公楼410945平方米。随着省政府迁来长春,吉林大学、地质学院等大专院校,光机所、应化所等科研单位在区内相继建立,办公楼、科研楼、教学楼、图书馆、宾馆等建筑不断建起。五十年代建起了长春市体育馆、长春光机所科研楼、吉林省图书馆、吉林大学物理楼、南湖宾馆、地质宫等闻名建筑。这些建筑,布局合理,造型新颖,既有继承,又有变化、创新。长春光机所科研楼,根据地形条件和用地要求,运用了不对称的平面布局,创造出造型适用而比较美观的建筑。长春体育馆,四层高的“工”字型大楼,室内跨度宽为42米,长60米,整个建筑雄伟美观,具有独特风格。地质学院主楼(地质宫),利用“伪皇宫”的基础,把中国古典建筑形式运用到新建筑中去,高大台基、绿色琉璃瓦屋顶红色廊柱,是宫廷式建筑。这一时期,各机关、科研、大专院校、工厂等单位在区内都建起了家属宿舍,少则1~2栋,多者几十栋,仅第一汽车制造厂就建职工宿舍339020平方米。
  这一时期的楼房一般4~5层,宿舍一般为平房或者2~3层,楼房基本上都是砖木结构,配套设施也不齐全,有的楼房甚至没有上下水。
  “文化大革命”时期,建筑的房屋很少,后期一些单位为解决回城的“五·七”干部住房问题,建了一些宿舍。大量的建筑材料被投入地下,修建人防工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市楼房建设特别是住宅建设明显加快,国家、地方、企业、个人纷纷投资住宅建设。从1979年开始,一方面加快了旧区住房改造,扒倒简陋房屋,集中建起楼群,形成新式住宅小区。一方面在住户稀少的边缘地区成片开发,建成住宅新区。1979~1988年长春市开发改造10个小区,其中有清华、安达、春郊、崇智、新华5个小区在朝阳区。绿园小区和南湖新村是长春市新开发的住宅区,绿园东起正阳街、西至环城路、南起西郊路、北至西安大路,面积4.5平方公里,开发前这里只有稀少的房屋,配套设施全无,市政府把此地规划为“绿园新区”进行开发建设,“绿园新区”占地39公顷,经过十年的开发建设,建成住宅31.5万平方米,有5496户居民搬进新居。南湖新村位于南湖西南部,新开发区占地35公顷,省机关等单位在这里建起成片的楼群,建成住宅28.74万平方米,有4000余户居民搬进新居。1988年改造建设的5个住宅小区、2个新开发居民区,竣工面积达84.9万平方米,已有14318户居民搬进新居。小区新区内布局合理,设置有花园、凉亭和商业服务网点,供热、供水、供气等设施齐全。室内设计合理,每个单元都设有厨房、厕所、阳台和方厅。建筑结构,也由原先的3~4层砖木结构发展到石、桩基础、予制楼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6~7层楼房。
  与此同时三乡约有50%农民改善了住房条件,农民新盖房全部实现了砖瓦化,有些农民还建起了小二楼,外有瓷砖、大理石等挂面,内设寝室、厨房、餐厅等。
  改革开放以来,一幢幢高楼大厦在区内不断建起,1981年竣工的长白山宾馆主楼12层、高51米,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1988年竣工的省彩电中心,主楼高17层,建筑面积17623平方米,省电力微波楼主楼26层,建筑面积18738米。这些大楼都是框架结构。此外省人大常委会办公楼,长春宾馆、省老干部活动中心、长春百货大楼(新楼)、地质学院图书馆等建筑是近几年长春市的十佳建筑。

知识出处

长春市朝阳区志

《长春市朝阳区志》

本书主要记述了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长春后,朝阳区的历史和现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朝阳区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人口、军事等发展与演变。按照“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发展变化。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朝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