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篇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站前地区综合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宽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0528
颗粒名称: 第二十五篇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站前地区综合管理
分类号: F299.273.4;X321
页数: 17
页码: 359-3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宽城区的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站前地区综合管理、其中包括了道路建设、房屋开发建设、住宅小区建设、公园建设与管理、街路绿化与庭院美化、苗圃建设、街路清扫保洁、排水管线建设及污水排放治理、垃圾清运及处理、公厕建设与管理、城市管理、乡村公路、环境状况、环境监测等情况。
关键词: 建设 宽城区 开发 管理

内容

第一章 城乡建设
  第一节 机构
  1989年,宽城区城乡建设委员会(简称区建委)内设党委办公室、综合办公室、财会科、市容科、环卫科、“三整顿”办公室和规划科等7个科室。局直属单位有宽城区市政维护工程处、园林管理处、君子兰公园管理处、环卫保洁管理处、环卫运输管理处、环卫设施管理处、宽城城建建筑公司、宽城房地产开发公司等8个单位。
  1991年7月,区建委改名为长春市宽城区城市建设局(简称区城建局),内设党委办公室、行政综合办公室、财会科、环卫科、市容科、“三整顿”办公室和规划科等7个科室。局直属单位变化情况:1991年,增加宽城区春港房地产开发公司;1993年,宽城区城管监察大队由市管下放到区城建局管理;1994年底,宽城房地产开发公司组建宇海集团,脱离建委系统;1995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兴隆山自来水管理所和兴隆山环卫所划归区城建局管理。
  1996年1月,区城建局更名为长春市宽城区城乡建设局(简称区建设局),内设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财会科、市容科、环卫科、园林科、“三整顿”办公室等7个科室。1998年,调整充实园林科,成立园林物业科,撤销“三整顿”办公室。1996年,春港房地产开发公司被广东中振集团接收,脱离区建设局。局直属单位有区市政维护处、区园林管理处、君子兰公园管理处、环卫保洁管理处、环卫运输管理处、环卫设施管理处、宽城城建建筑公司、区城管监察大队、兴隆山自来水管理所、兴隆山环卫所等10个单位。
  1998年~2000年,局直属单位有区市政维护处、区园林管理处、君子兰公园管理处、环卫保洁管理处、环卫运输处、环卫设施处、宽城区城建建筑公司、区城管监察大队、兴隆山自来水管理所等9个单位。
  2000年,区建设局内设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财会科、市容科、环卫科、园林物业科等6个科室;兴隆山环卫所划归兴隆山镇政府管理,脱离区建设局。
  第二节 城市建设
  一、道路建设
  区市政维护工程处 区市政维护工程处是区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专业队伍,具有国家市政建设二级资质。2000年,下设5个施工队,有各种施工设备80多台,主要承担全区409条街路大中修和新建任务及管理工作。
  道路建设与管理工作1989年~1995年,以改善铁北地区环境质量、提高城市道路功能为重点,在铁北团山、兴业、柳影等地段,新建团山街、西扶余路、榆树北街等12条街路,面积60317.2平方米;翻建首山路等3条道路,面积22803平方米;中修黑山路、凯旋路等16条道路,面积270498.2平方米。新建榆树南街、团山街等5条街路排水管线2663米。1995年,宽城区市政基础设施道路总量为510条,铺装面积1768740平方米,道路排水管线197000米,各类检查井和雨水井11320座。全区道路完好率达到85.4%。
  1996年~2000年,进一步加强铁北地区道路建设。新建长新街、西环城路、基隆路、亚泰大街等8条主干道路,面积71430.6平方米;翻建道路5条,面积131372.4平方米;中修道路19条,面积157204.7平方米;新建基隆路、西北环路等6条道路的排水管线5915米。
  1989年~2000年,全区新建道路20条、131747.8平方米,翻建道路8条、154175.4平方米,中修道路35条、427702.9平方米,新建11条街路排水管线8578米。此外,铺设和维护方砖步道191327平方米。
  截至2000年,宽城区道路总量409条,铺装面积1653770平方米,道路排水管线186000米,各类检查井、雨水井9616座,道路完好率达87%。
  二、房屋开发建设
  房屋开发建设从 1990年起,宽城房地产开发公司、吉林联合置业集团、宽城春港房地产开发公司等10多家公司陆续在铁南地区进行房屋开发建设工作。
  房屋开发建设主要地段 站前广场、人民大街两侧的商业繁华区域成为开发的黄金地段。
  房屋开发建设大项目 1992年5月,长春火车站站舍拆除;1995年9月,长春火车站新站舍建成投入使用。同时,拆除长春铁路公安处办公楼,在原址建成长春国商大厦。
  1991年,开始建设长春电信大楼和农业银行大厦,1995年投入使用。1991年,启动辽宁路太阳城、太阳世纪居至华正商圈和黑水路商圈的开发建设。1995年、1996年、1999年分别完成华正商圈、黑水路商圈、太阳城商圈建设。
  1992年,宽城区房地产开发公司先后开发兴建西广小区、北京大街小区和长江路市场犬厦。1993年,长江路西段两侧建筑全部拆迁,1995年建成长春科技电脑商品城,1998年建成长江路商业步行街。
  1993年,启动贵阳街东侧的房屋开发建设,1997年建成商居两用住房和办公楼,1998年居民入住。
  2000年,珠江路新世纪广场、北京大街联合置业高层建筑成为半截子工程。
  三、住宅小区建设
  1989年~1994年,宽城区有住宅小区13个;1995年~2000年,宽城区有物业公司13个,住宅小区发展到18个。宽城区在小区管理工作中开展创文明达标活动。太阳世纪居、太阳城小区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文明住宅小区,铁路花园小区被评为省级文明住宅小区,北京大街小区被评为市级文明住宅小区。
  第三节 绿化与美化
  一、公园建设与管理
  宽城辖区内有两座公园,一座是位于铁南地区,占地338250平方米的市属单位胜利公园;一座是位于亚泰北大街1068号的君子兰公园,由宽城区君子兰公园管理处负责建设与管理。
  胜利公园 胜利公园原名“西公园”,位于人民大街955号,由日本满铁附属地当局于1915年修建,1925年初见规模。1938年,日本人将公园改名为“儿玉公园”。1946年国民党占领长春后,将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1948年长春解放后,将公园改名为胜利公园。
  该公园占地338250平方米,设有动物观赏区、花卉区、儿童游戏区、水上活动区、金鱼观赏区和休息区等六大功能区。1978年,园内先后建成宇宙飞船、电动碰碰车、飞旋卫星椅、高空观览车等现代化游乐设施。1986年,公园的动物全部迁往长春动植物园。改革开放以来,公园不断举行冰灯展、雕塑展、秧歌赛和节假日游园活动,为长春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君子兰公园 君子兰公园有东、西两园,占地18.5万平方米,其中东园占地8.3万平方米,西园占地10.2万平方米。园内有树木23个品种4000多株,女贞绿篱1440米,松柏绿篱280米,花窖10栋1800平方米,人工湖11000平方米,假山、仿古凉亭和儿童游艺区2500平方米(仿古凉亭1993年6月被游人纵火烧毁)。1995年,先后两次补植黑松、垂柳、丹东松、云杉、丁香等乔灌树木2000余株。1989年9月,举办君子兰公园庆祝建国40周年首届百花展,展出君子兰、盆景、根雕、草本花等四大类70多个品种。1993年6月~1995年6月,人工湖对游人开放,实行有偿垂钓。1993年8月,在西园开办兴业街宠物市场。1994年8月,举办君子兰公园首届盆景展销会。1996年5月,君子兰公园西园9000平方米空地租给新组建的长春鞋城。2000年,园内修建3条人行步道,清出职工住户2户,新建花池1个,增设果皮箱16个,使公园环境进一步美化。
  二、街路绿化与庭院美化
  绿化彩化管理单位 区园林管理处1989年位于青龙路1号,1998年9月迁至台北大街375号,是区内绿化、彩化和管理的专业队伍,负责街路绿化和庭院绿化的检查指导。2000年,有职工101人,有除草机8台、吊车1台,其他施工设施8台。
  绿化彩化工作 1989年~1995年,宽城区建成幸福园、海狮园、新发园、芷江园、团山游园、铁西园、客车园、生物园、208园、芙蓉植物园、汉口小园、海鸥园、长盛园、长油园等14个街头绿地景点小园,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1989年~1995年,宽城区在街路绿化建设中,突出特色,形成不同树种的绿化街路。其中,以杨树为主的青年路青年林,1988年开始建设,1995年建成,共植树18540株,绿化面积达74160平方米。凯旋路两条绿化隔离带植丁香树,形成丁香一条街。一街一品一特色的街路有团结路京桃一条街,松江路垂榆一条街,西三条街唐槭一条街。
  1995年长春市行政区划调整时,宽城区将位于铁西大房身水库南侧占地23000平方米、绿化面积10000平方米的溪园,宽城区园林处所在地占地180000平方米的宽城区苗圃,有各种树木3万余株的青年路上的“青年林”和被称为森林工厂的长春客车厂等一批大面积绿地划给绿园区。宽城区绿化面积由1021公顷降到527.8公顷,绿化率由32.2%降到18.2%,绿化覆盖率由1994年的37.5%降到1995年的20.7%。
  1996年,为迎接第三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树立长春北大门的窗口形象,宽城区在站前广场摆花13万盆。当年宽城区被评为市绿化工程一等奖,团结路获市绿化彩化二等奖。1996年~1998年,全区中小学校开展创建花园式学校活动。南京小学、长春市第四十八中学等20座学校被评为市级花园式学校。
  1997年~1999年,加强铁路沿线绿化。先后两次对团山地区1000多米铁路沿线和周边街路进行集中绿化建设。清运残土2198车、10925吨,更新营养土158车、790吨,栽植各种树木9705株,在周边四条街路更新补植树木23000株,使昔日的垃圾带变成绿色长廊。
  2000年,全区绿化街路194条,植树29万株,绿地面积477096平方米。绿化站前广场、西广场、南广场,绿化面积15341平方米,植树20790株,种草10624平方米,种花980平方米,植绿篱1509米,建花坛造型2个,种花5万株,年摆放盆花12万盆。绿化庭院120多个。除省委、省政府、机车厂、粮食中心库等一批老绿化先进典型外,又涌现出热电厂、达兴药业、39001部队等50多家先进单位。其中,热电厂1998年投入资金50万元,栽植树木1618株,使厂区绿化面积达7600平方米。
  1989年~2000年,市、区两级政府投入资金近3400万元,宽城区植树114.9万株,种草47.86万平方米,美化彩化面积779.8万平方米,新增绿地514公顷。2000年,全区绿化覆盖率由1995年的20.7%提高到22.48%。
  三、苗圃建设
  1989年~1995年,宽城区苗圃位于青龙路1号,占地18万平方米,1995年行政区划调整时划归绿园区。
  1995年,区园林处在奋进乡邱家村购地16公顷,建立苗圃。苗圃内建1座300平方米的玻璃花窖,建塑料暖棚4个,计720平方米。苗圃内种植云衫、桧柏、京桃、垂榆、白桦、小叶丁香、榆叶梅、黄刺梅、女贞等10多种树木。一般年出圃3万至5万株,最大年产量为6万株。
  第四节 环境卫生
  一、街路清扫保洁
  区环境卫生保洁处 区环境卫生保洁处是区内街路清扫和保洁的专业队伍。1989年~1995年,下设12个分队,有职工684人,承担区内272条街路、260万平方米清扫保洁任务。1995年行政区划调整时,划归绿园区22条街路、34万平方米,划走职工57人。2000年,下设10个分队,有职工627人,垃圾装卸车3辆、扫道车1辆,承担区内276条街路、339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铁南地区袋装化垃圾收集清运,站前广场、人民大街、胜利大街、北京大街、凯旋路等街路果皮箱、垃圾箱清扫管理,人民大街、新发路10万平方米街路清雪等项工作。
  1989年~2000年,城建环卫事业进行改革。1993年以来,街路清扫保洁推行《目标管理、三级核算、落实岗位责任制承包方案》,实行分队承包管理。1999年,凯旋路清扫保洁进行公开竞标,个人承包管理。2000年,凯旋路、北京大街、新月路进行公开竞标承包管理。
  街路清扫保洁工作 1989年~2000年,街路清扫保洁方式主要是人工作业,坚持晨清扫、日保洁,人均清扫面积5407平方米。2000年,以创建国家卫生城为目标,街路保洁实行一日两扫(晨扫、中午扫),全天保洁。2000年12月,按照市政府关于在二环路以内实行垃圾袋装化的要求,区环卫运输处、环卫保洁处分别增加5台和2台垃圾压缩车,使铁南地区站前、新发、东广、南广等4个街道办事处辖区8.11平方公里、41460户居民实行垃圾袋装化,取消垃圾箱斗,减少二次污染。
  二、排水管线建设及污水排放治理
  区市政维护工程处 区市政工程维护处是区内排水管线建设与管理的专业队伍,负责排水管线、雨水井、下水井、检查井等排水设施的建设工程。2000年有职工300人。
  排水管线建设 全区有186公里道路排水管线,9616座雨水井、下水井、检查井。1989年~2000年,新建排水管线8578米。
  污水排放治理 城市污水主要通过街路下水管线排放,雨水通过雨水管线排放,城乡结合部和城市边远地区通过暗管暗渠流入伊通河。1996年,对经常在汛期发生洪涝灾害的团山地区千山路地段进行综合治理,区政府投入50万元,修建300米排水明渠,铺装1800平方米柏油路,改造10条小巷,使该地汛期发水和脏乱状况得到彻底改变。
  三、垃圾清运及处理
  区环卫运输处 区环卫运输处是区内垃圾管理清运的专业队伍。2000年有职工287人,各种垃圾清运车辆55台,负责全区9个街道办事处辖区29.43平方公里、30.64万人口、150条街路的垃圾管理和清运工作,年清运垃圾20万吨,运输总里程160万公里。1992年10月,垃圾清运全部实现机械化,结束人工装卸垃圾的历史。2000年,宽城区二环路以内全部实行垃圾清运袋装化。
  垃圾清运及处理工作1992年8月,经市政府批准,在城西乡大营村附近投资64.26万元,建设一座占地2万平方米的长春市第一座粪便无害化处理场和一座占地9.8万平方米的垃圾综合处理场。1993年6月,垃圾场正式投入使用,日处理垃圾540吨。1997年,根据市建委的指令,大营子粪肥无害化处理场和大营子垃圾综合处理场无偿转让给美国加州永凤国际开发有限公司。
  1995年建立南广场垃圾中转站,1996年建立团结路垃圾中转站,1998年建立吴淞路垃圾中转站,1999年建立新月路垃圾中转站。1989年~2000年,共增加垃圾箱斗763个。
  四、公厕建设与管理
  区环卫设施管理处 区环卫设施管理处是城区内公厕建设、维修管理和粪便清掏的专业队伍。2000年有职工85人,下设1个清掏队、7个清掏班,有吸粪车等各种车辆20台。
  环卫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1989年~2000年,宽城环卫设施建设获得长足发展。市、区两级政府投入建厕资金158.56万元,新建、改建公厕171座,其中新建水洗公厕16座。全区公厕平均完好率达76%。
  2000年,全区共有公厕475座,其中水洗公厕18座,旱厕457座。公厕完好率达78%,年清掏粪便82167吨。在公厕管理中做到消杀、灭蛆及时,粪便清掏文明作业。
  第五节 城市管理
  1989年~2000年,宽城区城市管理工作的行政执法主体部门是区城建局有关业务科室和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
  市容市貌管理 1989年~1993年,以人民大街、胜利大街、北京大街、上海路等街路和商业繁华地段为重点,进行市容秩序、环境卫生的管理,做到市容整洁、文明卫生。
  1994年,宽城区以办好第二届长春国际电影节、树立长春市北大门良好形象为目标,重点整治站前地区、辽宁路、汉口大街、人民大街、胜利大街、长白路周边的市容环境秩序。清理违章占道60处、“三马五堆”(马路工厂、马路仓库、马路作业;垃圾堆、煤堆、砖堆、沙土堆、柈子堆)1585处,拆除“三小建筑”(小棚子、小栅栏、小偏厦)9509处,整顿牌匾广告2000块。1995年,市容管理采取联合执法、综合治理的形式,对全区77条主次干路的市容市貌进行集中治理整顿。清除违章占道773处,拆除“三小建筑”752处,整顿牌匾4000多块,清除各种条幅1536条。1996年~1998年,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提出城市管理“七个起来”(垃圾装起来,空地绿起来,黄土盖起来,市场管起来,街路亮起来,交通畅起来,城市美起来),全区重点治理整顿嫩江路、珠江路、农安北街、兴业街、九台路、长新街、一心街等露天早市和农贸市场的市场外溢现象,对东二条街、柳影路、青年路、兴业街等街路露天烧烤进行专项治理整顿。
  1999年~2000年,对人民大街、北京大街、柳影路等15条街路进行重点管理,落实责任,强化检查,严管严罚,收到明显效果。同时,全区开展街路市容管理达标竞赛活动。2000年,人民大街、北京大街、新发路、辽宁路、凯旋路、北安路、康平街等7条街路被评为区市容管理文明街路,上海路、团结路、胜利大街、柳影路、兴业街、台北大街、长白路、东五条街等8条街路被评为区市容管理达标街路。
  “门前三包”管理 1989年,宽城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方针,开展街路“门前三包”(商家业户自我管理店铺门前的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管理。全区组建人民大街、北京大街、胜利大街、长白路等4个“门前三包”管理委员会,设立管理人员50多人。1997年,“门前三包”管理街路由4条发展到18条,参与管理的商家业户达1275户,“门前三包”管委会人员达到80多人。“门前三包”管理人员做到配带胸签、臂章上岗执勤,管理工作走上标准化,规范化。1996年和1998年,宽城区两次在全市城市管理经验交流会议上介绍“门前三包”的做法和经验。1998年8月,省政府下文将“门前三包”管理费作为乱收费加以取缔。1999年以后,“门前三包”管理工作难度越来越大。2000年,“门前三包”管理处于停滞状态。
  环境卫生管理从 1989年开始,在每年的春季爱国卫生活动中,都清出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卫生死角的越冬垃圾千余吨。1990年以来,加强对建筑工地渣土排放的管理。坚持对主要街路巡查,对建筑工地车辆出入检查,保证运输车辆轮胎出入不带泥,运输渣土苫布覆盖、沿途不撒落,发现违章严管严罚。1995年以来,全区主要街路清扫保洁工作实行自检自查打分的办法,自检分每年都保持在99.6分以上。1996年,加强各街道办事处小保洁队伍建设,强化辖区背街小巷清扫保洁力度。1997年~2000年,环境卫生管理开展评选清扫保洁免检创优街路活动,站前广场、人民大街、北京大街、西广场、新发路、凯旋路等成为首批免检创优街路。
  建筑工地管理 1989年~2000年,宽城区建筑工地先后有112个,按照长春市建筑工地管理的要求,做到围圈整齐,出入口硬覆盖,工地内物料堆放整齐。1995年以后,开展建筑工地管理达标竞赛活动,使工地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2000年,优秀管理工地达50%以上,工地管理达标率100%。
  第六节 乡村公路
  1989年~1995年,宽城区乡村公路总里程294.243公里,其中1993年奋进乡政府、马家村和小南村联合出资修建马家至小南长达8.9公里的柏油路。
  1995年12月,区公路交通管理站成立。从此,宽城区的农村乡路建设发展加快,逐渐形成比较合理的农村公路网络。
  2000年,宽城区乡村公路总里程364.1公里。其中,油路79.5公里,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26%;水泥路31.3公里,占10.2%;砂石路195.1公里,占63.8%。宽城区各村屯均达到全覆盖通车。
  第二章 环境保护
  第一节 机构
  长春市宽城区环境保护局(简称区环保局)是主管全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区政府组成部门。1989年,内设综合管理科、环境监理站、环境监测站等3个科室。1990年4月,区环境保护委员会成立。2000年,区环保局内设科室未变。
  区环保局下设区排污收费管理站和区环境监测站等2个全民事业单位。1995年,区排污收费管理站,更名为区环境监理站。
  第二节 环境状况
  大气环境 宽城区采暖、生产能源以煤炭为主,因此大气污染特征为煤烟型污染。通过锅炉治理及积极推行使用煤气、天然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宽城区在1989年有6个街道办事处实现烟尘控制区。2000年,全区9个街道办事处全部实现烟尘控制区,面积为29.39平方公里,烟控区覆盖率达100%。存在问题:一是虽然加大锅炉治理力度,但仍存在少量不合格锅炉;二是锅炉运行管理存在问题,人为冒黑烟现象比较严重;三是城区范围内还有部分裸露地面,经常造成扬尘污染。
  声环境 宽城区噪声污染主要为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存在问题:一是胜利大街、北京大街(新发路至胜利公园)、人民大街(火车站至胜利公园)交通噪声超标严重;二是噪声扰民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夏季建筑噪声、居民区及居民连体楼内小工厂、饭店、浴池等噪声,导致信访案件经常发生。
  固体废物 宽城区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炉渣、工业固体废物及医疗废弃物。1989年,产生炉渣0.20万吨,综合利用率100%;产生生活垃圾14万吨,垃圾清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为100%;产生医疗废弃物8.4吨,全部集中焚烧处理,处理率为100%;2000年,产生炉渣0.29万吨,综合利用率100%;产生生活垃圾16.3万吨,垃圾清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为100%;产生医疗废弃物10吨,全部集中焚烧处理,处置率为100%。存在问题: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多,填埋式处理方法已明显落后。
  农业生态 2000年,宽城区共有11万亩农田使用农药,农药使用量为0.4公斤/亩。存在问题:一是农药及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土地得不到休养;二是兰家镇、兴隆山镇无市政下水,发展规模化养殖受到制约;三是少数分散小型屠宰点废水超标排放,直接排入明沟或渗井,污染地表水及地下水。
  第三节 环境监测
  区环境保护监测站承担全区环境监测的各项工作。1989年~1992年,通过4年的建设,区环境监测站已通过吉林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合格证,并达到环境监测三级站标准,主要开展废水、废气、噪声的监测。1990年~1995年,共测试锅炉959台、茶炉195台,监测废水82家,测试噪声722处,测试噪声源193个。1996年~2000年,共测试锅炉730台,监测废水172家,测试噪声源639个。
  第四节 环境管理
  一、大气环境管理
  1989年~2000年,宽城区把改善空气质量作为环保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按照市政府的要求,积极开展烟尘控制区的创建工作,坚持不懈地进行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每年均开展“冬季锅炉冒黑烟专项治理战役”,并按《宽城区开展冬季锅炉冒黑烟专项治理战役检查方案》进行检查,保证治理效果。
  1989年,区环保局成立锅炉检查小组。1989年~2000年,共检查锅炉1544台,检查率达100%。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企业解决,保证锅炉消烟除尘设备运行率达到98%。同时加强对司炉人员的培训,以减少人为冒黑烟问题的产生。每次检查均将检查结果输入微机,根据不同用途,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填写“宽城区锅炉情况普查表”、“宽城区冬季采暖期不合格锅炉普查表”、市环保局统一表格“锅炉普查表”等3套表,使管理系统化、科学化。
  1989年,区环保局实行同基层单位签定环保管理责任状制度,使单位从被动的接受管理状态转为自觉主动地遵守环保有关规定。当年共签订环保管理责任状258份。通过加大管理力度,签订环保管理责任状,解决一些多年来解决不了的老大难单位的问题。2000年,区环保局按区、街(乡、镇)、单位三级管理体制,实行全面监督,定额管理。锅炉运行管理分三条线:区环保局对区域内锅炉进行全面巡回检查,街道和乡、镇实行周检、周报、周考核,单位实行日记、日检、日考核。区环保局设专人负责考核,保证现场环境检查到位。
  二、水环境管理
  1989年~2000年,区环保局在防治水污染方面,注重从源头抓起,严控严查。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要求,对所有新建、扩建、改建中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严格把关,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审批项目坚决不批。同时对建设项目中有防治水污染的设施,从设计到施工、投产进行全程监管,使之达到环保要求。对违反“三同时”(建设项目需要配合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规定的,依法给予严肃处理,执行率达到100%。1995年,胜利公园体育场一家豆腐房未办环保手续,私自生产,废水严重污染公园小河。区环保局发现后立即处理,予以查封,令其停业,使污染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对此,《长春晚报》和长春人民广播电台分别予以报道。区环保局还对大型企业、医院及城区的印染、电镀、造纸等“小”企业污染,依据《水污染防治法》规定,依法进行限期治理,有5家均按限期完成治理任务。对不能按期完成废水治理任务的单位坚决予以关停。1998年,区环保局对没有完成废水治理任务的3家企业予以关停。此外,区环保局还对5家有废水治理设施的单位加强设备的日常运行管理,设专人每月进行两次检查、监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三、噪声管理
  1989年~2000年,按照从源头上狠抓噪声污染控制的工作思路,宽城区先后在站前、南广等8个街道处创建噪声达标区,使宽城区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到28.69平方公里,覆盖率达98%。按市环保局要求,还加强对企业、建筑工地、餐饮、洗浴等行业固定噪声源的治理工作。尤其在每年的中、高考期间,对考场周围的各类噪声源进行集中整治,确保安静的考试环境。
  四、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
  1989年~2000年,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区环保局严格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执行,注重把好审批关、群众关、验收关。制定《建设项目审批汇签制度》,即对重点、难点审批项目的审批,由局一把手及主管领导、各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汇签小组,针对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现场检查、监测,部门内实行一票否决制;执行时,两人现场执法,建立现场踏察记录登记制;现场踏察记录要求企业人员签字,作为项目审批的原始材料,与审批表一起存档,避免出现审批与建设过程产生不一致的现象。
  从1989年开始,区计经局、区环保局和区工商分局在重大经济项目立项和办理工商执照时密切配合,对所有区内立项项目及生产加工项目实行分类管理,该评价的评价,实施环保一票否决。1989年~2000年,共审批“三同时”项目793件,确保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100%,有效地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
  五、环境监督管理
  重视信访案件处理 1989年以来,区环保局为使信访问题得到高效快速解决,制定《信访工作制度》、《局长接待日制度》、《宽城区环保110工作制度》等。专门设置信访接待室,设专人负责信访接待工作,领导每周对信访工作进行督促检查。要求一般案件3天内结案,重大案件1星期内结案。设专人负责环保110的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接到投诉,立即到现场处理。坚持“回访”制度,及时把处理结果通报来访群众,直至群众满意。
  1989年~2000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111件,结案1111件,结案率100%。
  提高排污收费工作效率 1989年以来,区环保局针对收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召开收费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办法。同时要求监察人员在查找费源、扩大收费面、提高工作效率、改变工作方法上狠下功夫。为完成收费任务,对监察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共分4个收费小组,为每个收费小组配备一台机动车,由业务骨干担任收费组长。根据街(乡、镇)位置及费源等情况,合理下达收费指标,做到既有计划指标,又有力争目标。在排污费征收过程中,严格执行收费标准、收费程序,依法在全区开展排污申报。监察员对申报表进行严格审核、把关,不留费源死角,做到收费有依据、征收有标准,保证收费工作的公开、公正、全面、足额。对拒不申报和缴纳排污费的单位,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1989年收缴排污费15万元,1990年~1995年收缴排污费520万元,1996年~2000年收缴排污费571万元。
  第五节 污染源治理
  1989年开始,宽城区积极推行使用煤气、天然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1989年,改造锅炉249台、茶炉256台。1990年~1995年,改造锅炉173台、茶炉360台、大灶234台、小灶29台。1996年~2000年,改造锅炉94台,安装除尘器14台。2000年,全区实现烟尘控制区。
  从1989年开始,宽城区对辖区内建筑施工实施城区外搅拌、封闭运输混凝土管理。所有工地全部实行硬铺装,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同时,还加强对运输煤类、粉煤灰、垃圾、水泥等易产生扬尘物质车辆的监督管理。
  1989年,开始积极推进全区主要水体综合治理。1992年,完成对奋进乡淀粉厂、团山机械水泥厂的工业废水治理。1996年,完成对铁北医院废水、市春城日用化工厂电镀水治理,责令前进洗染厂关停。1997年,完成对铁南医院废水治理。1998年,完成对宽城化工建材厂废水治理。1999年,完成对宽城建材造纸厂废水治理。
  第六节 宣传教育
  面向社会的宣传 每年的6月5日环保日,区环保局采取中小学书画百米长卷、秧歌、板报、标语、横幅、环保法制宣传单、有奖回收废旧电池、设立环保法制咨询台和信访台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1989年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美化社区,从我做起”公益活动、创建“绿色社区”活动、在社区内招募“环保义务宣传员”等活动。
  面向企业的宣传 1989年~2000年,区环保局把面向企业宣传作为宣传工作的重点,注重发动各基层单位搞好内部宣传工作。全区各企业在单位内、外制作固定宣传标语200余条,并利用广播、板报、标语、横幅、座谈会、报告会、环保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宣传。区环保局还通过为企业征订《中国环境报》来宣传国家对环保工作的新政策、新动态。同时,大力倡导区、街(乡、镇)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到企业进行环保法规辅导的活动。
  开展青少年及幼儿环境教育活动 2000年,风华学校获省级“绿色学校”称号,省政府机关第一幼儿园获市“绿色幼儿园”称号。在市环保局组织的系列评选活动中,宽城区有2个单位被评为环保先进单位,20个家庭被评为环保达标家庭,98名青少年被评为环保标兵。
  第三章 站前地区综合管理
  第一节 机构
  1994年7月,根据市政府决定,成立长春市火车站站前地区管理处(简称站前地区管理处),为隶属于宽城区政府的事业单位,正处级建制。1994年11月,市政府确定站前地区的工作实行“属地管理”,站前地区管理处以政府派出机构角度统一协调、指导站前地区的各项工作。其主要职责: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对站前地区实行统一管理;制定站前地区的管理规划并组织实施;统一指挥、协调各专业执法队伍联合执法,并对驻区单位实施监督;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对火车站站前地区内的经营场地、施工场地、管理设置等进行审批。其管理范围:以站前广场为中心,北起长白路、火车站一步台阶下、辽宁路,西至西三条,南至杭州路、黄河路,东至东一条,总面积0.2平方公里。
  第二节 主要工作
  法律、法规宣传 为加强长春市火车站站前地区的管理,创建文明、整洁、优美、安全、有序的站前地区环境,1995年4月,市政府颁布《长春市火车站站前地区管理规定》,市公安局颁布《长春市公安局加强站前广场交通管理的通告》。为加大宣传、贯彻法规的力度,站前地区管理处把相关法律条文汇编成册,印发到每一个企事业单位,做到人人皆知。1996年,随着新《市民守则》的颁布,在广场周围设立60多处宣传牌,并安排火车站广播室每日进行一次《市民守则》宣传广播,时刻提醒人们遵守《市民守则》。1997年7月,在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的贯彻落实《市民守则》现场会上,站前地区管理处作经验介绍。1998年,组织站前地区企事业单位及业户学唱《市民守则》歌。1999年,在站前广场临街单位和服务网点门前的适当位置设立醒目美观、图文并茂、富有创意的《市民守则》条文版及管理法规宣传图板,在站前广场各出入口设立内容精炼、图文新颖的文明言行提示标牌。每月开展一次《市民守则》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日活动,引导市民遵纪守法。2000年,利用铁路部门的大型电子广告牌宣传站前地区管理的有关规定,使过往行人遵纪守法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市容环境卫生管理 1995年,对乱搭、乱建、乱贴、乱摆、乱放的行为进行重点治理,共摘除违章牌匾413块,勒令停业3家不法业户,拆除违章建筑18处,清运垃圾11卡车,处理无证商贩5000余人次,处罚违章机动车5000余辆、残疾人车900余台、人力车1500余台,处罚违章人员3万余人次。
  1996年,借长春市管理年的东风,开展“洗脸”战役,共摘除违章牌匾1524块,责令31家业户停业整顿,拆除违章建筑18处,清运垃圾29卡车,没收无证商贩营业用具及商品5000余具,捣毁无照行医黑窝点7处。在长春市牌匾、广告标准化、规范化联检中,站前地区管理处所辖各街路均进入样板化街路行列。1997年,采取日常管理与重点突击清理相结合的办法,设立固定岗进行监督执法,强化市容管理工作。清除违章占道1000余起,摘除违章牌匾广告950余块,会同市规划局拆除违章建筑10余处、300余平方米。
  1998年,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与站前地区内121家单位和业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对重点部位重点路段在内容、字迹、摆放、悬挂等方面不符合要求的广告牌匾,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清理整顿,使之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全年共清除违章广告牌匾150余块,清理违章占道路边烧烤18次,清理违章占道经营1700余人次,清理违章占道物150余件。1999年,重点对站前地区主要街路和广场的无证经营、非法占道进行全面清理,共取缔违章广告牌匾300余块,拆除违章建筑5处,清除东一条街垃圾25吨,使站前地区的市容环境得到明显改观。对“门前三包”责任制实行过程控制,在管理上坚持以单位和业户为“点”、以专业管理人员包路线为“线”、以联合执法综合治理为“面”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使“门前三包”工作形成制度化,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
  2000年,根据市政府取缔马路市场的规定,重点清理打击散卖、烧烤、占道经营、违章牌匾广告。采取集中清理与突击清理、宣传动员与常态管理相结合的办法,顺利地取缔丹东路市场。全年打击无证商贩占道经营1000多人次,清理违章广告牌匾280多块,收缴烧烤用具110多副和半成品、成品肉100多筐,教育处罚400多人次,基本上解决多年来小商贩占道经营的“顽症”,站前地区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综合治理1995年,成立站前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对综治工作加强管理。全地区发案12起,破获10起,其中大案8起,破获6起。在这些案件处理中,打击处理人犯53人,教育31人,拘留79人,罚教50人,警告40人,收审129人。
  1996年,在区交警大队的密切配合下,全方位治理站前地区的交通秩序。坚持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一起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一起管,严肃处理各种违章行为。全地区共处理违章停放出租汽车600余台次、机动三轮车720余台次、人力三轮车2400余台次。1997年,破获大、小案件40余起,处理人犯100余人。交警支队为站前地区增加警力,严格整治交通。采取定时、定点、全封闭管理的办法,突击治理与日常监控相结合,处罚违章机动三轮车2000余台、农用车30余台,教育处罚违章行人10万余人。
  1998年,重点开展整治交通秩序的专项治理,清理非法营运机动三轮车1900余辆次、人力三轮车800余辆次,清理乱停乱放自行车1800余台,教育处罚违章行人12万余人。1999年,与区交警大队密切合作,多次联合行动,对交通秩序进行综合整治,共扣留违章出租车46辆、机动车620多辆、人力三轮车400多辆,清理违章停放自行车1500多辆,改变站前地区交通秩序混乱状况。同时,还积极配合派出所开展治安管理工作,对“市霸”、“街霸”、“车霸”等恶势力进行严厉打击,维护站前地区的公共秩序。
  2000年,协助交警大队对进入广场的人力三轮车、随意停放的自行车进行不间断清理、整顿,共处罚人力三轮车1250余台,清理乱停乱放自行车11000余台次。在净化治安环境工作中,还对“黑车”非法营运、出租车司机宰客、无业人员倒票等违法乱纪情况进行治理,共打击黑车20多辆,拘留108人。

知识出处

长春市宽城区志

《长春市宽城区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长春市宽城区1989年至2000年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共设26篇138章352节。

阅读

相关地名

宽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