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医疗机构及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宽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050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医疗机构及管理
分类号: R197
页数: 5
页码: 343-3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宽城区1989-2000年卫生医疗机构及管理情况,分别记述了医疗机构、卫生技术队伍、农村卫生等。
关键词: 宽城区 卫生 医疗机构

内容

第一节 医疗机构
  一、区级医疗机构
  宽城区医院 二级乙等医院,位于宽城区吴淞路24号。1989年,建筑面积6136平方米,其中975平方米为自有产权。职工39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29人。门诊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诊科、中医科、五官科、眼科、口腔科、针灸科、理疗科、公费科、肝肠道门诊、注射室、观察室、放射线科、电诊科、检验科、脑电超声室、血流变室、药剂科、预防保健科等22个医疗科室。住院部设有内科、外科、妇科、神经科疗区、中医科、骨科、五官科、干部病房、家庭病床科、手术室、供应室、制剂室等12个业务科室,床位305张。年门诊量327413人次,年业务收入540.3万元。1998年,与省肿瘤医院合作引进CT设备一台。1989年~2000年,在临床应用上开展非手术治疗脑积水,液氮冷冻治疗早期白内障,介入治疗前列腺肥大、膀胱结石等35项新技术。
  2000年,全院有职工29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10人。年门诊量68415人次,年收入1094.3万元。
  宽城区铁北医院 二级乙等医院,位于宽城区铁北二路51号。1989年,占地面积3025平方米,建筑面积3305平方米。有职工22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8人。门诊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科、五官科、口腔科、急诊室、肝肠道门珍、皮肤科、公费科、针灸按摩理疗室、预防保健科、药剂科、放射线科、检验科、电诊科、注射室、观察室等19个业务科室。住院部设有内科、外科、妇科疗区,骨科、中医科、神经科病房和供应室、制剂室等8个业务科室,床位166张。年门诊量129285人次,年业务收入132万元。
  1998年,宽城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成立,与铁北医院两块牌子一个机构,下设北十条社区卫生服务站和铁北二路社区卫生服务站。
  2000年,医院占地面积3052平方米,建筑面积5567.41平方米,自有产权3397平方米。全院有职工20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82人。年业务收入561.49万元。
  宽城区中医院 1993年9月被省中医管理局评定为二级乙等中医院。西医门诊部位于宽城区南京大街33号,中医门诊和住院部位于宽城区长江路16号。1993年,西医门诊部建筑面积592平方米,中医门诊和住院部建筑面积1470平方米,制剂室建筑面积141平方米,珠江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筑面积75平方米。该院是一所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综合性中医院。职工18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1人。西医门诊设急诊室、西医内科、眼科、妇科、公费科、激光治疗室、家庭病床科、保健科、供应室、电诊室、X光室、西药室、注射室、观察室等14个业务科室。中医门诊和住院部设有中医内科、中医儿科、中医神经病科、中医妇科、中医骨科、肾病诊室、按摩科、针灸科、B超室、电诊室、化验室、中药室、放射线科、骨科、儿科、内科病房等16个业务科室。床位100张。年门诊量199839人次,年业务收入153.54万元。
  1991年,该院研发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小儿腹泻和呼吸道疾病。1992年,聘请北京西苑医院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时振声来医院开设门诊,并为医院带徒3人。2000年,全院有职工13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6人。年门诊量22995人次,年业务收入358.96万元。
  长春民族医院 二级乙等医院,位于宽城区贵阳街9号。1989年建筑面积1053平方米。有职工9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3人。医院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科、皮肤科、骨科、碳素光科、整形美容科、预防保健科、电诊室、化验室、X光室、病房、制剂室等15个业务科室。床位60张。年门诊量127855人次,年业务收入151.6万元。
  2000年,有职工9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8人。年门诊量330460人次,年业务收入331.33万元。
  二、街道医疗机构
  站前医院 一级乙等医院,1989年位于宽城区长江路71号,建筑面积550平方米。职工7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3人。设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口腔科、X光室、电诊室、化验室、药剂科、预防保健科、注射室等12个业务科室。1989年4月,与省医院眼科合作建立眼科病房,设病床19张。1993年,因长江路改造,临时迁到区文教招待所(四平路)开展医疗业务工作,眼科病房撤销。1995年,回迁到宽城区杭州路649号。
  2000年,有职工7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5人。年门诊量110000人次,年业务收入142万元。
  宋家医院 一级乙等医院,位于宽城区柳影路61号。1989年建筑面积980平方米。有职工7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4人。设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口腔科、肿瘤科、化验室、X光室、电诊室、妇幼保健科等10个业务科室。床位50张。年门诊量53700人次,业务收入75.88万元。1987年~1998年,曾更名为宽城区肿瘤医院,1999年又恢复原名宋家医院。
  2000年,有职工6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4人。设床位30张。年门诊量20072人次,年业务收入164万元。
  长春脉管病医院 一级甲等医院,位于宽城区西天光路37号。1989年建筑面积916.70平方米,自有产权。有职工9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7人。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口腔科、周围血管外科、预防保健科、手术室等8个业务科室和二道河门诊部(位于二酉街12号,建筑面积129平方米)。床位30张。1989年,年门诊量7357人次,年业务收入116万元。1989年,与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院血管外科协作,建立了长春市第一家脉管病专科医院,引进股动脉注射技术,开展周围血管外科手术,成为长春唯一一家治疗周围血管外科疾病的专科医院。
  2000年,有职工8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4人。设床位30张。年门诊量1223人次,年业务收入163.5万元。
  团山医院 一级乙等医院,位于宽城区团山街44号。1989年建筑面积700平方米。有职工22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8人。设有内科、外科、妇科、中医科门诊,肛肠科、预防保健科、针灸科、理疗科等8个业务科室。床位22张。1989年,年门诊量21981人次,年业务收入35.3万元。2000年,有职工4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8人。年门诊量23762人次,年业务收入35万元。
  三、个体医疗机构
  1989年,宽城区有个体诊所46家,从医人员138人。其中内科、中医科诊所占80%,其他占20%。截至2000年末,个体诊所发展到102家。
  区内比较有影响的个体诊所:
  李春凯中医内科诊所 位于宽城区小南街长铃集团对面。诊所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年门诊量7000多人次,年收入近10万元。法人代表李春凯副主任医师是宽城区个体名医。
  刘振伍中医内科诊所 位于宽城区农安南街豪邦宿舍楼109室,建筑面积120平方米,职工3人。年门诊量4000多人次,年收入8万元左右。医术是刘振伍家祖传。
  朱少明西医儿科诊所 位于宽城区机车厂宿舍133栋4门3号,建筑面积90平方米,职工3人。年门诊量7000多人次,年收入10万元左右。法人代表朱少明一直从事西医儿科临床工作,是长春机车厂医院退休的儿科主任医师。
  第二节 卫生技术队伍
  一、专业技术人员
  1989年,宽城区的区属医疗卫生人员中,西医多,中医少;高级职称少,中级、初级职称多;护理人员多数为中专学历。2000年,有卫生技术人员990人,其中高级职称49人,中级职称312人,初级职称629人。个体医疗机构从业人员184人,其中西医和中医医师102人,护理人员82人。
  二、技术培训
  (一)在职培训
  1989年~2000年,全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市、区以及本单位各类培训2782人次。
  (二)脱产培训
  短期培训 1989年~2000年,全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市、区以及本单位的短期培训1257人次,培训内容包括医疗、护理、药剂、医技、疾病控制及公共卫生、食品卫生监管、监测。
  升学深造 1989年~2000年,全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研究生和大学本科、专科深造的有44人。
  临床进修 1989年~2000年,全区卫生技术人员中有88人到上级医院进修。
  全科培训及继续医学教育 1989年~2000年,全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长春市继续医学教育培训6871人次。
  三、宽城区卫生学校
  长春市第一中等卫生技术学校(区卫生学校),1989年位于农安北路西一胡同(原奋进乡医院用房),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主要招收应届城乡初中毕业生,开设护理、助产、公卫等3个专业,招收学员180名。学制为3年。另外,承担宽城区医疗卫生单位的初级卫生技术人员培训任务。1993年12月,区卫生局将区卫生学校并入区医院,进行统一管理。
  第三节 农村卫生
  1989年~1995年,宽城区乡、镇医疗机构只有奋进乡卫生院一家。1996年,兰家镇卫生院和兴隆山镇卫生院划归宽城区管理后,区卫生局对奋进乡医院、兰家镇卫生院、兴隆山镇卫生院进行业务指导,重点对乡、镇医院的医疗服务、医疗质量、医疗市场进行整顿,并对农村合作医疗、农村防保站乡村医疗培训工作进行规划指导。
  宽城区所属乡、镇医疗机构:
  奋进乡卫生院 1989年位于宽城区农安街2号,建筑面积400平方米。1991年迁至北环城公路南侧、菜市北街东侧,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有职工2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3人。设内科、外科、妇科、中药科、检验科等5个业务科室。1994年迁至青年路5352号,拥有1栋2200平方米的四层楼房和1栋500平方米的平房,并与吉林省中西医结合肝病防治中心联合兴办吉林省中西医结合肝病中心医院。1996年,吉林省中西医结合肝病中心医院解体,医院仍保持奋进乡卫生院名称,承担全乡6万多人口防病治病、计划生育、妇幼保健等工作。2000年,有职工3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7人。
  兰家镇卫生院 1996年,由郊区划归宽城区。医院位于兰家镇兰家大街3720号,建筑面积800平方米。2000年,有职工2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8人。设内科、儿科、中医科、防保科、药剂科、放射线科、化验室、口腔科、处置室、针灸、按摩科等11个业务科室。承担兰家镇2万多人口的保健、医疗服务等工作任务。
  兴隆山镇卫生院 1996年,由郊区划归宽城区。医院位于兴隆山镇内,建筑面积1715平方米。2000年,有职工4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8人。设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口腔科、针灸理疗科、防疫科等8个业务科室,承担兴隆山镇6万多人口的保健、医疗服务等工作任务。
  第四节 医疗设备
  1989年,宽城区卫生系统医疗设备主要有X光机、A超诊断仪、B超诊断仪、心电机、口腔诊治设备及各种检验检测设备。随着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的深入开展,医疗设备投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到2000年,区属医疗机构已经拥有CT、B超彩色显示仪等大批现代医疗设备。
  第五节 医疗保障
  西医技术 内科:1990年,区医院开展非手术治疗脑积水、鞘内给药脑脊液置换治疗脑膜炎,当年收治45例,效果良好。1991年,区医院开展血氧治疗高血脂、脑血栓、高血压,当年收治80例,效果良好。1996年,区医院开展异舒吉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效果良好。
  外科:1992年,区医院开展胃次全切术(结肠前ROUX-Y术),当年收治4例。2000年,区医院开展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当年收治8例,效果良好;开展直肠吻合器行直肠乙状结肠端吻合术,达到市级水平。
  骨科:1991年,区医院开展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效果良好。
  口腔科:1991年,区医院开展牙外科正畸术,达到市级水平。
  妇产科:2000年,区医院开展新剖宫产术(横切口),当年收治30例,达到市级水平。
  五官科:1994年,区医院开展液氮冷冻治疗早期白内障,当年收治36例,达到市级水平。1996年,区医院选用中药穴位按摩治疗近视、远视、弱视、角膜炎、青光眼等,效果良好。1998年,区医院引进OK技术治疗近视,取得较好疗效,当年收治38例。
  介入科:2000年,区医院开展治疗前列腺肥大、慢性前列腺炎、膀胱结石,当年收治48例,达到市级水平。
  中医技术 1991年,区中医院开展中医外治疗法(穴位贴中药膏剂)治疗小儿腹泻和呼吸道疾病,解除小儿吃药打针的痛苦,效果良好。1991年,区中医院采用中药离子渗透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和腰、颈椎间盘突出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1992年~1995年,长春民族医院研制的“清肾解毒散、肾病散、血尿散、降压散、益肾散”系列中药,治疗慢性肾炎,临床观察300例,达到省级先进水平。1994年~1998年,区中医院采用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养不良临床观察210例,达到省级先进水平。1996年,区中医院研制用“凉血益肾丸”治疗肾性血尿,用“补肾健脾丸”治疗蛋白尿,达到省级先进水平。长春民族医院研制用“消斑丸”、“乌生丸”、“消斑酊”中药治疗白癜风1300例,达到省级先进水平。
  中西医结合技术 1992年,区中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症。1994年,区中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气管炎。1995年,区中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颈椎病。1999年,区中医院采用中药治疗风湿病。这些中西医结合技术,均取得明显效果。
  护理技术 1989年,按全市护理工作要求,区属各医院取消交班本,改为护理登记单,并随医疗病历存档。1997年,区医院、区铁北医院引入整体护理,建立整体护理模式病房。2000年,全区全面开展整体护理,推行护士长领导下的护士负责制。
  第六节 社区卫生服务
  1995年,宋家医院以该院保健科为主体,在柳影街道办事处辖区内首先尝试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得到市卫生局的肯定。1997年,随着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区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专门成立宽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宽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远期发展规划》。1997年~2000年,区政府共投资85万元,用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街道医院全部改为社区卫生服务医院,全面开展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功能的社区卫生服务。2000年,宽城区初步建立起以区医院、区铁北医院技术为依托,以社区医院为主体,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双向转诊制度。
  宽城区建站早、发展快的社区卫生服务站:
  三辅街社区卫生服务站 建于1998年,隶属于长春脉管病医院。建站初期,有医护药剂人员7人,服务社区人口5万人。设药房、内科、妇科、口腔科、静点室、处置室、计划免疫、急症科等8个科室。月均收入6100元。2000年,月均收入9075元。
  北十条社区卫生服务站 建于1998年,隶属于宽城区铁北医院。租用群英街道办事处房屋,使用面积120平方米。服务4个委、3195户、12543人。该站有医护药剂人员7人,设全科诊室、注射室、观察室、防保科、电诊室、健康教育室、康复室等7个科室。2000年,门诊量3600人次,年收入18700元。
  2000年,宽城区共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4家,其中模范站3个,标准站11个。社区卫生服务用房面积980平方米,入户调查率58%,健康档案建档率70%,年收入93万元。社区卫生服务站均配备电诊机、计算机、冷链水箱、心电机、化验设备等。

知识出处

长春市宽城区志

《长春市宽城区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长春市宽城区1989年至2000年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共设26篇138章352节。

阅读

相关地名

宽城区
相关地名